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酒井光雄,武田雅之寫的 必勝行銷全書:向43家成功企業學習6大行銷戰略 和三木雄信的 孫正義教我的A4工作法:互聯網之王的28個成功法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obile01 - 這輛菱利雖然外型看不出奇特的地方,其實這是搭載 ...也說明:這輛菱利雖然外型看不出奇特的地方,其實這是搭載純電動力的「e-Veryca」;動力比汽油版大、續航里程足以應對都會區使用,87.9萬元的售價也比一般電動車款容易入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雜誌 和大樂文化所出版 。

實踐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 官政能所指導 張家碩的 時尚產品的奢侈概念與表現手法之設計探討 (2020),提出菱 利 Mobile0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時尚產品、奢侈概念、表現手法、概念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陳杏容所指導 盧佳歆的 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關係之探究 (2019),提出因為有 精神康復者、網路使用狀況、充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菱 利 Mobile01的解答。

最後網站[心得] Hyundai新北市保養廠- Mobile01 - 社群貼文懶人包則補充:[心得] Hyundai新北市保養廠- Mobile01-自從牽了SantaFe後,陸續去過幾間Hyundai保養 ... 買的車,保養水準比我另台車價38萬的中華菱利1.2L還差,直到U-CAR山土匪家族推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菱 利 Mobile0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必勝行銷全書:向43家成功企業學習6大行銷戰略

為了解決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作者酒井光雄,武田雅之 這樣論述:

★日本亞馬遜讀者★★★★★4.5顆星好評! ★最詳盡豐富的案例,每家企業必備的行銷戰略祕笈!   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下,企業光是倚靠奠基於過去經驗法則的方法已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的情況,正拚命地試圖找出解決的方法。然而,也有許多企業並未受到價格競爭的影響,透過自己創造出的獨特市場獲取高額的收益、推出具有魅力的品牌,在全球擄獲無數粉絲的心。   仔細分析這些成功企業,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都具有理解「市場理論」的基礎能力,經營者與行銷專員會以自己的發想與思考,擬定「先驅型行銷戰略」並加以執行。   本書將這些優秀企業的做法以「六項行銷策略」加以區隔,並以「企業的成功案例」進行介紹。   讓

43家企業在逆境中得勝的6大行銷策略:   1.分析環境,考量上市時機的行銷策略   2.以市場區隔為主的行銷策略   3.以品牌為主的行銷策略   4以差異化服務為主的行銷策略   5.以創新為主的行銷策略   6.行銷3.0時代的新策略   本書總共分為7章,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領讀者細細探討成功企業如何在經濟低成長與通貨緊縮的逆勢環境下,產生獨創性的行銷創意,藉此突破困境、開創新商機。讀者可從43家企業的案例分析當中,學習最符合現況的行銷策略,並活用於自家公司。   在第一章,說明擬定行銷策略的步驟及應具備的觀點,讓讀者掌握行銷策略的全貌。   在第二章「分析環境,考量上市時機的行銷

策略」,將說明建構行銷策略前,應如何進行總體與個體的環境分析,考量好自家公司所瞄準的市場屬於產品生命週期的哪一個階段後,再著手建構行銷策略。   在第三章「重點放在市場區隔的行銷策略」,說明市場區隔方面的著眼點與重要性,其中會檢討自家公司應放在哪個市場、要怎麼設定等。只要做好市場區隔,預想中的市場、客群,以及市場上自家商品的定位也會隨之完成。   在第四章「以品牌為主的行銷策略」,針對創造品牌、提昇品牌等,說明可以實現「競爭優勢」的「打造品牌」過程。   在第五章「重點放在服務差異上的行銷策略」,我們將說明,面對近年來急速發展的服務化社會,企業與商品應如何以服務獲取成功。   在第六章

「焦點放在創新上的行銷策略」,說明如何透過創新,讓行銷的架構本身也能夠往上升級。   在第七章「行銷3.0時代的新策略」,我們將說明隨著部落格、SNS等社群媒體的普及帶來「參與的時代」後,因全球化而生的「悖論(Paradox)」,以及人們的工作在內容上變得更具創造性後,行銷策略已提升到什麼樣的程度。 學界推薦   別蓮蒂  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益書院執行長   樓永堅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 業界推薦   葉明桂 奧美廣告副董事長暨奧美集團策略長   陳玲玲 晶晶晶廣告公司總經理   黃麗燕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 日本亞馬遜讀者激動好評   1.    誠如本書書

名《必勝行銷全書》所示,作者把為數眾多市場行銷理論與原則,歸納在六大戰略的主題下寫成此書。因此我認為「只要有這一本」就能全盤理解市場行銷這門技術,這是一本由經營者到從事行銷工作的人必讀的好書。   2.    不虧是酒井先生寫的書。閱讀由市場行銷王牌所寫的書,光是讀完它就覺得很有收穫,書中所提的案例與事例也夠豐富,並且很容易閱讀。   市面上充斥為了銷售而寫的書,能夠無視這樣的背景與價格競爭,舉出實例來分類、分析企業如何擬出真正的經營戰略,讓讀者很容易得到啟示,這點是本書和其他市場行銷書籍最大的區隔。這是一本對學習非常有助益的書。  

時尚產品的奢侈概念與表現手法之設計探討

為了解決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作者張家碩 這樣論述:

產品設計除了講求功能性與實用性等考量外,常帶有情感性與象徵性等抽象的附加價值,此關乎人們心理層面的差異化需求;而抽象價值的源頭亦可溯及奢侈概念,其與一般消費品本質上有所不同。本研究即在探討奢侈概念的根本意義、大眾對其消費的欲望動力,以及現代奢侈品牌透過時尚的力量,在產品的表現手法上有其特殊訴求。研究方法上,首先,以文獻探討從奢侈概念的起源、企業界的看法、經濟學的定義到哲學思想家的論述,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釐清其概念;再者,分析人類的情感與認知系統、內在的消費動力與外在的物件演變,釐清奢侈價值的運作原理與人們追求異化的心理需求。此外,亦透過現今奢侈品牌之時尚產品的案例解析,針對其消費趨勢與價值觀,

歸整出理論性的見解及其創作之表現手法。應用上述觀點,本研究進一步以「Kitsch」為命名概念的創作實驗,從中產生了三個主題之包款與首飾配件的概念作品。最後,在本研究結論中提出三項主要的見解。其一,時尚產品藉用奢侈概念,可發揮區隔作用和想望連結,對此,奢侈概念有著體現潛在階級的功能,而現代的時尚品牌與產品,則可借用設計引發人們的崇尚與消費慾望。其二,在表現手法上,需有異於常態的設計訴求,因此在產品形式上,經常可見出「時尚化」、「符號化」與「差異化」的新奇與獨特表現。其三,引用日常元素的創作發想,可發揮顛覆作用並重現新的時尚訊息,在本次創作實驗的產出物件及其視覺意象上,也兼有平常與特殊的認知感受。

孫正義教我的A4工作法:互聯網之王的28個成功法則

為了解決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作者三木雄信 這樣論述:

  為何他號稱亞洲的巴菲特?   他又如何在短短20年,達到10億美元身價?   這麼厲害的他,其實是個沒有背景的平凡人,   而成功的關鍵,竟然簡單到僅憑一張A4紙……      ●他如何用3千萬,換到上兆身價?   1996年,他大膽投資新興的雅虎美金1億元   兩年後光是脫手其中2%股份,就賺進4.1億   2002年,面對第一次見面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他只用了6分鐘,就決定砸下美金2000萬元投資   現在,他的投資已經翻漲數千倍,而且還可能再成長      ●他是誰?你不得不知道的「亞洲巴菲特」   他的眼光獨到,《商業周刊》為了採訪,特地飛往日本   美國《彭博商業周

刊》還稱他是「亞洲巴菲特」   他的成就驚人,美國《時代》雜誌封他為「網路皇帝」   還曾名列《富比士》雜誌「世界最有權勢」排名第53名   更於世界百大富豪榜上有名,甚至曾當過一日的世界首富      ●他的成功關鍵,竟然是用一張A4紙寫下……   本書作者三木雄信曾於孫正義身邊工作多年   從「社長室室長」當到「專案管理師」   別人說,孫正義的50年計畫很厲害   他說,其實他只是堅持把計畫寫在A4紙,時時都能確認   別人說,孫正義的行動力和效率驚人   他說,其實他只是用A4紙條列工作,做完當天進度就休息   別人說,孫正義是能拿出成果的開會狂   他說,其實他只是把會議紀錄在A4紙

上,濃縮重點又易懂      三木雄信透過長年貼身觀察   解析了孫正義與軟銀內部都在用的「A4工作法」   結合多年演講經驗,解答許多人常有的疑問,   並提供孫正義實際採取的行動為參考   歸納出最實用的28個職場成功秘訣      ●他如何面對充滿風險的人生?就是態度決勝負   夢想無法達成時……   他用A4紙,完成驚人的50年計畫   態度:無法成功的人,是因為連要爬哪一座山都無法決定   做法:先訂定長期目標,再細分出每年、月、週、日目標      成為好人才關鍵是……   在A4紙寫下決心,然後就勇往直前   態度:先決定「停損點」,然後就努力不懈   做法:迷惘要選哪一行?問自

己三個問題就能決定      當工作碰到困難……   一張A4紙、一支筆,列出明天的工作清單   態度:工作上的煩惱用工作解決,先徹底完成今天能做的事   做法:今天的事要堅持到「只差一點」,明天就讓大腦「休息」      碰上難以突破的逆境……   他用「公開」對自己施壓,找「反對者」當明鏡   態度:不要挑三揀四,機會就在人人厭惡的工作之中   做法:在公司就當「萬事屋」,在會議上就當「書記」      三木雄信在孫正義身邊工作多年,本書濃縮了他親身體驗的「孫式思考與人生態度」,以及在傳統大企業與新創企業的經驗累積。沒有高不可攀且難以實行的方法,而是融會貫通後,提供職場工作者最需要的28帖

「良方」,不論對職場新鮮人或老鳥,都可以是提點、是建議、是善誘、也是通向成功的指引。 本書特色   ‧條列問答形式,「發生什麼?怎麼解」都一目了然   ‧輔佐故事情境說明,迅速掌握孫正義在想什麼   ‧列舉實際反饋,歸納28個成功法則 作者簡介 三木雄信   1972年出生於福岡縣。就讀久留米大學附設中、高等學校,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系。1995年進入三菱地所,曾推出活化丸之內的計畫。1998年跳槽至軟體銀行,曾參與CarPoint(現Carview)、日本那斯達克(現JASDAQ)、青空銀行等收購案。2000年擔任社長室室長,2001年負責Yahoo! BB企劃案。接著,陸續擔任

過管理本部長、服務程序管理本部長、服務企劃本部長、品質管理本部長、光能事業本部長。   2006年成立Japan Flagship Project與TRION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擔任日本年金機構理事、厚生勞動省系統開發委員。2013年則擔任日本內閣府核災對策本部之廢棄爐・污水對策團隊的計畫管理顧問。 譯者簡介 林以庭   文藻外語大學日文系畢,現為專職譯者。推理題材成癮者及資訊焦慮症患者,與一隻黑貓的共同生活邁入第三年。 作者序  想要成功,就先想「如果我是孫正義……」 第1章 做事態度 他用A4紙,完成驚人的50年計畫 成功法則01  沒有日日播種,就別想變

富翁 買下iPod做促銷,換來iPhone獨家販售權 時時散布資訊,讓外界對你產生興趣 成功法則02  想要實現夢想,就要先過著「有風險」的生活 面對新事物時,嘗試是風險、不嘗試更是種風險 把計畫寫在A4紙並摺成四等份,時不時就拿出來確認 成功法則03  動手做才能累積經驗,累積經驗才能建立自信 孫正義總是自信滿滿,因為他相信自己是「天才」 大企業會停滯不前,是因為失去自信 他的一句話,如何讓下屬重拾自信? 讓業務累積「銷售經驗」,就是產生自信的契機 成功法則04  你怕的不是困難而是失敗,因此得用四個原則面對 接受委託的當下,就告訴自己「我要做這件事」 面對困難時,請拆解成數個「小任務

」去達成 成功法則05  遇到困境時,你還記得自己的擅長領域嗎? 擺脫危機,比起「該做什麼」,你該知道「別做什麼」 找到你事業的「逃生口」,然後把它做大 成功法則06  工作難免有瓶頸,遇上了就要學著讓大腦冷靜 平時不常見面的好友,能給你靈感與創意 你眼中的困境,其實是因為你忘了過去的自己 成功法則07  再怎麼「博學」也沒用,確立目標再學必要技能就好 多數人無法成功,因為遲遲不決定要爬哪座山 委託專家製作報告,再用問題考倒他們 沒有專家當靠山,就起身前往書店吧 成功法則08  找不到想做的事時,請試著找到學習楷模 楷模可以是職場前輩、名人,也可以是崇拜對象 師法麥當勞模式,成功建立Y

ahoo!王朝 成功法則09  確立你的「工作價值」,為了「理念」繼續拚搏 美國人認為工作是「懲罰」,日本人認為工作是「修養」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自然沒有停止發展的理由 超越「個人實現」,建立「為了社會」的長壽企業 第2章 成為人才 用A4紙寫下決心,然後就勇往直前 成功法則10  不斷磨鍊自己,直到成為「企業渴望的人才」 大企業要的是「普通人」,新創企業要的是「萬事通」 為成功事先做準備,就能贏在起跑點 成功法則11  先決定「停損點」,然後就勇往直前 因為投入大量心血,所以更要「停損」 別把放棄當結束,而是轉化成邁向成功的墊腳石 成功法則12  只要有好點子,資金會自己找上門 為

什麼創業不需要等資金湊足呢? 別再想「賺到資金」,而是該努力寫「創新的企劃書」 成功法則13  到底該選哪一行?用三個原則就搞定 創業三原則:平台、第一、有成功案例 符合三原則的事業,就算失敗也別馬上放棄 成功法則14  你父母的簡餐店要接手嗎?還是去上班呢? UNIQLO老闆柳井正,也是接手父母的服飾店才成功! 繼承家業前也得去上班見見世面,對未來才有助益 擁有得天獨厚的家業,你要想的是如何永續經營 第3章 問題解決 一張A4紙、一支筆,列出明天的工作清單 成功法則15  輾轉難眠就別睡,「今天可以完成的事」今天就做 用A4紙畫分今明任務清單,明天的事就明天再想 直到「好!只差一點了

!」前,都要堅持不懈 成功法則16  主管的工作是,訂目標、分工作、負全責 領袖特質自古不變,就是要「給方向、做決定」 好主管的關鍵是「負起責任」 成功法則17  別怕接手風險高的案子,成敗經驗都是你的 老是接手爛攤子?這也是老闆對你的信任 每個大獲成功的案子,剛開始時通常是個燙手山芋 風險越高的計畫,成功後獲得的掌聲越大 成功法則18  每天寫一張發明卡,排列組合後就是「商機」 創新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加減乘除 事實是,沒有一項發明是從無到有的 新穎的企劃案,其實也是排列組合的結果 成功法則19  先做年度計畫,再用一張紙列出短期目標 拆解年度計畫,制定月、週、日計畫 臨時的變動,就用

例行會議來調整 成功法則20  計畫安排後就別想,只顧著完成就對了! 多工不是效率,是浪費腦力和體力 別想太多,只要想十秒也無解就放棄 利用大腦運作機制,試著「暫停一天」讓它消化吸收 成功法則21  自願的、非自願的工作,都要全力以赴 看清工作本質是哪種,突發奇想的任務,還是爛攤子? 看報紙這種瑣碎小事,也能成為培育自己的肥料 第4章 深思考 找個反對者,用A4紙寫下「自省的機會」 成功法則22 換個思考方式,試著集合大家腦力變轉機! 無法獨力完成的作業,就成立專案召集同儕協助 站穩專案管理立場,每個動作都是經驗累積 重要的不是「做得到什麼」,而是「做不到什麼」 成功法則23  一張

A4紙能寫完的四個重點,就是最有效率的會議 當書記其實很重要,還可以學到最多 會議資料其實只有兩種:「資訊」和「決定事項」 做好事前準備,決定這場會議的時間效率 成功法則24  公開「發誓」,竟然能扭轉劣勢 把想法化為語言,幫自己施加「務必完成」的壓力 成功法則25  別把反對者當敵人,他們是要給你自省的機會 想當反對者,你最好要有能力提出「其他對策」 成功法則26  絕不輕視微小的成功,實績的累積讓你更有說服力 拿出實績實力,就能讓反對者閉嘴 成功法則27  辯論到精疲力盡為止,把反對者都變成自己人 你如果當自己是專家,就是要辯論到底 將計畫告訴主管以前,先聽聽親近的人的意見 成功

法則28  不要挑三揀四,機會就在人人厭惡的工作之中 什麼都做不會吃虧,表示大家都會想到你 結語   不論是管理者還是工作者,請牢記這三個原則 前言 想要成功,就先想「如果我是孫正義……」   我想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你可能都曾因被迫做出決定而感到迷惘。   「該怎麼做才好呢?」   「該堅持下去,還是就此放棄?」   「該選哪邊比較好呢?」   想當然耳。沒有人能毫無煩惱、平淡度過一生。就連被稱為天才的孫正義也是如此。然而,孫正義卻輕而易舉地屢屢擺脫困境、取得成功。究竟,他擁有什麼解決問題的祕訣呢?   我在一九九八年進入軟體銀行(SoftBank,下稱軟銀),於二○

○○年開始擔任社長室室長一職,並參與創立Yahoo! BB、成立日本那斯達克(NASDAQ Japan)及收購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現青空銀行)等案子。      本書整理出我任職於軟銀時,從孫正義身上學習到的事,並以問答方式呈現(內文省略敬稱)。   軟銀在二○○六年收購日本沃達豐(Vodafone Japan)後,將其更名為軟銀電信(SoftBank Mobile)。隨著iPhone的暢銷以及銳不可當的銷售實力,持續擊敗同業,名列獲利榜首。更在二○一三年收購了美國的電信公司斯普林特(Sprint),以成為世界第一的電信業者為目標,積極地擴張版圖。   許多人想要師法孫正義的經營手法,因此,

過去曾為軟銀社長室室長的我也接獲了大量的演講邀約。      本書所彙整的問題,大多是我實際上碰過的提問。這些問題來自演講過後或在大學的課堂結束後的問答討論,有些甚至來自聚餐閒談。提問的人不乏事業有成的經營者、商務人士,偶爾會再向我報告狀況的人也不少。當然,也有人表示我的建議並沒有發揮作用。我試著思索他們之間的差異後發現,如何將我的建議實際運用在行動上,將導致不同結果。   基本上我是以孫正義的思考方式,與我任職於軟銀期間的經驗為基礎來提供建議。能夠善用建議的人,並不會認為「因為對方是孫正義或軟銀,所以和自己不同」、「因為企業規模不一樣,所以不適用」,而能將得到的建議靈活運用在自己的情況上。

即使同樣聽了演講、也提出問題的人,能否確實掌握內容並運用在自己身上,將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也能將情境活用到自己的狀況。   本書共分為「做事態度」、「成為人才」、「問題解決」、「深思考」四個章節。在「做事態度」中,介紹的不僅是職場上,還包含在人生道路中要如何確立目標、加以實現,又如何像「稻草富翁」一樣,無中生有並取得成功的方法。      在「成為人才」中,彙整了在人生道路上面對二擇一的問題時,要如何找出答案,又如何在各式各樣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斷。推薦給時常為做決定而苦惱的讀者。「問題解決」中則是列舉出我在軟銀學到的,如何迅速完成大量工作的工作技巧。      

最後,在「深思考」這一章節中,將探討不論在人生道路或職場上都無可避免、與人或團體的相處方式。例如,「當與對方的意見相左、發生衝突時,要如何提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或是「在公司苦無表現機會時,該如何自處」等等,是商務人士必讀的章節。   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先從目錄中找出和自己的煩惱最相近的段落開始。就算沒有相關段落,也可以將文中的問題設想為自己有可能碰到的狀況,提前知道屆時該如何行動的話,離成功就更近一步。若能再以「如果我是孫正義的話,我會……」的方式思考,想必你的問題與煩惱都能迎刃而解。 第1章  態度:他用A4紙,完成驚人的50年計畫01 沒有日日播種,就別想變富翁Q:要如何提升運

勢並掌握時機呢?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吧?每個人都想提升運勢,也希望能抓住機會。說到善於掌握時機的能力,大概沒有人能夠贏過孫正義。不只是我,很多人都認為「沒有比孫正義更好運的企業家」了。在其他IT企業從市場相繼退場的洪流中,只有軟銀仍急速成長。再者,孫正義在iPhone開賣之初,就掌控了日本國內的獨家販售權,若是提到掌握時機,恐無人能出其右。那麼,孫正義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他實踐著宛如「稻草富翁」般的經營模式。大家應該都聽過《稻草富翁》這則日本童話故事吧。從前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他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希望能成為住豪宅的大富翁。當他參拜完正要回家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起身時手裡恰

巧抓到一根稻草。他拿著稻草走在路上,看見了一隻虻蟲(又稱馬蠅),便將牠綁在稻草的前端,繼續邁開步伐。這時,看見虻蟲的小孩向父母哭鬧著想要虻蟲。小孩的父母只好向年輕人詢問:「我可以用橘子跟你交換虻蟲嗎?」年輕人用虻蟲換到了橘子,從此踏上成為「稻草富翁」的旅程。之後,他不斷以相同的方式,用橘子換到布匹,布匹換到馬,再用馬換到一棟房屋。最後,正如同他向觀世音菩薩所祈求的,成為了住豪宅的大富翁。這則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價值天差地遠的稻草和房屋,透過數次以物易物,讓年輕人最初握在手中的稻草,最後變成了一棟房屋。買下iPod做促銷,換來iPhone獨家販售權孫正義正是一個宛如「稻草富翁」般的成功例子。

他在一九八一年剛創業時,誰都沒能料想到,軟銀現在竟成為足以代表日本的電信業者。一路走來,每一步乍看之下都是伴隨著高風險而顯得徒勞無功,但仔細分析後會發現,軟銀其實是不斷地打著有勝算的戰役。舉例來說,軟銀能夠開始活躍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擁有iPhone在日本的獨家販售權。當然,現在其他業者也能販售iPhone,但當時軟銀是唯一的販售商。在和其他業者的激烈競爭中,軟銀得到了日本國內的獨家販售權。那時,為了取得販售權,各公司的社長紛紛前往美國拜訪蘋果總公司。不過在這場爭奪戰之中,孫正義打從一開始就已經擁有壓倒性優勢。

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關係之探究

為了解決菱 利 Mobile01的問題,作者盧佳歆 這樣論述:

現今社會網路使用的狀況越來越頻繁,網路幾乎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且因著網路的可近性使回到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也有相當高的機會能夠接觸到網路,而透過網路我們能增強知識的獲得,也提供我們與他人互動等功能,而網路固有的特性與功能也許能夠對於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有所幫助,故本研究以居住於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希望能了解精神康復者目前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之情形,並探討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其充權間的關係。使用「精神疾病汙名量表」、「網路使用動機量表」、「充權量表」三個部分整體問卷之Cronbach’s α分別為.87、.89、.90 並在實際施測前邀請兩位

精神康復者針對問卷中的用語給予回饋及意見,以確認受訪者了解無礙。以G-Power軟體計算預計需要85位受訪者,針對實際所蒐集到的106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針對研究問題,運用統計軟體SPSS,以描述性統計、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複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年資大多在十年以上,每週平均上網30.61小時,最多精神康復者會使用的類型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利用搜尋引擎 找資料、線上影音網站,最常使用的網路類型與功能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其次為上網聊天,而網路使用動機以工具性動機得分最高。2.根據宋麗玉(2013)將充權量表區分「高度

充權」、「中度到高」、「尚可至中度」、「低度充權」四種程度,目前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整體狀況為低度充權,且處於低度個人充權、尚可至中度的人際充權及社會政治充權,而在此三層面的充權中,人際充權整體狀況最好,其次為社會政治充權整體,個人充權整體狀況最差。3.網路使用年資對於充權不具有顯著預測力。網路使用狀況對於充權整體及個人充權皆不具有顯著預測力。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與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對於人際充權具有預測力,且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越長人際充權越差,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人際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人際充權。而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及網路使用動機

對社會政治充權具有預測力,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社會政治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社會政治充權,且社交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工具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能夠藉由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動機,提升他們的社會政治充權並考慮適度運用電子郵件、網路互動服務平台作為社會工作與精神康復者互動的工具協助他們適應生活,且家人與專業人員共同合作協助降低網路所可能對精神康復者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減少社會對他們的汙名,進而提升精神康復者的充權,但也提醒社工在使用網路與精神康復者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並注意倫理

上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