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亦鴻寫的 3天搞懂股票買賣:「靠股票賺錢」需要的常識,一問一答間,輕鬆學起來!(最新增訂版) 和梁亦鴻的 3天搞懂財經資訊:看懂財經新聞、企業財報不求人,找出年年下蛋的金雞母!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荔枝网』办理格拉茨技术大学文凭 - 江门市文豪办公家具有限 ...也說明:尽管有预计Oj bV下月FOMC会议将上调bK Lw率,但交易MO SY仍落后于美OO re储当前的观0b v7,即2018年的隔夜借PU Jz利率应加息3次,每次提C6 yw25个基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鼎 和寶鼎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資訊與財金管理EMBA專班 林淑玲所指導 李高明的 金融機構實施赤道原則之研究 -以華南金控為例 (2021),提出華南金每月ep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責任投資、綠色金融、CSR、ESG、赤道原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杜秉叡所指導 黃亞萍的 臺灣金控業人力資本與財務績效之關係 (2019),提出因為有 金控業、人力資本、財務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華南金每月eps的解答。

最後網站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880?ch...則補充:沒有這個頁面的資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華南金每月ep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3天搞懂股票買賣:「靠股票賺錢」需要的常識,一問一答間,輕鬆學起來!(最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作者梁亦鴻 這樣論述:

博客來熱銷商業理財書 長踞誠品、金石堂書店暢銷排行榜 股票投資新手入門寶典「最新增訂版」 新增「KY股」、「高殖利率股」買賣須知 聰明投資賺錢不求人 更豐富的圖解與解說 讓你第一次買賣股票就上手   理財小白Q&A+視覺系人類需要的圖表=全世界最實用的圖解股票大全!   沒有買賣過股票的你,或是邊買邊納悶為何都不賺錢的你,每次收看財經節目時,是不是左耳進、右耳出,腦袋完全無法消化內容?聽到所謂的股市專家名嘴報名牌,會不會心癢癢想跟著出手,又怕踩到地雷、血本無歸?網路上的股票投資資訊這麼多,正確性到底有多高?菜逼八的股票新手究竟如何投資才聰明?     本書請到很會講解股票市場的梁亦鴻老

師,用最簡單的解說方式搭配超直白的圖表,教大家買賣股票的常識和撇步,讓你買得放心、賺得安心。更棒的是,老師把複雜的股票買賣問題簡化成12個單元,只要3天就能全部搞定!從此再也不怕聽不懂專業術語,無論是大盤漲跌、財報數字、外資報告或是技術分析6大指標,凡是和股票有關的資訊都能看得懂!   比方說,開戶的時候一定要買股票嗎?要準備多少錢才能買股票?怎麼知道一檔股票是賺是賠?什麼時候才能拿到股息?在「第一次就上手」專欄,像這樣真槍實彈的問題也都有詳細的解答。   ▲看懂大盤隱藏的漲跌與進場訊號,觀察三重點:   1 從價量關係嗅出行情漲跌端倪,從價量變化看出市場裡投資人的動態與心態。到底是人人搶

買還是主力出貨?看不懂價量就看不懂行情的走向。   2 看到個股爆量長紅就想搶進?該進場或hold住,還得看融資餘額與股市潮流。   3 跟上潮流不跟政策作對;搭乘政策順風車,搶賺下一波賺錢波段。   ▲特別公布挑選股票祕訣,教你早一步看出會賺錢的股票:   1 挑賺錢股票的五個技巧,讓你避開賠錢地雷股。   2 看對趨勢,登上賺錢列車;看外資動向,看本益比、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   3 學巴菲特長抱高殖利率股,不必天天盯盤,選擇基本面佳的個股,長抱股票每年配股或配息,年年穩穩賺。 本書特色   1. 不用複雜難懂的艱澀理論,直接告訴你跟賺錢有關、必須知道的常識!例如大盤指數是如

何計算出來的?為什麼大盤漲的時候,還是有些股票不動如山?為什麼國安基金、四大基金都愛權值股?財經新聞裡常講的「量價背離」、「量先價行」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投資人需要關注美股、日股,台股的ADR、GDR又是什麼?   2. 完全圖解!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列舉案例分析「影響股價漲跌」關鍵因素。每個單元皆附有買股筆記,讓重點容易理解、容易記憶。   3. 由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投資操作的梁亦鴻老師親自授課。上過梁老師課程的學員常說:「再難理解的技術分析、宛如有字天書的財經資訊,從他嘴裡說出來,一下子就被點通了!」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必花時間出門上課或是費力錄音、錄影。   第一次就輕鬆看懂

,之後還可以隨股票漲跌查找梁老師技術分析重點,增進賺錢功力。  

華南金每月eps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天盤面各大類股當中以生醫股漲勢最強勁,漲幅達3.9%,電機機械,航運、化學生醫等也漲逾3%,而上週五扮演撐盤腳色的大立光(3008-TW)、台積電(2330-TW)盤中一度翻紅,也是推升大盤指數回到平盤之上的主要因素,但比較可惜的是表現漲勢並未持續,終場台積電是以平盤作收,大立光在尾盤擴大跌幅下跌1%收盤。

昨天選後台股第一個交易日,生醫長照、國防航太、環保節能、智慧機械及第3次金改等「小英概念股」展開謝票行情出現飆漲,其中,新任總統副總統對生技產業多所著墨,生技股也搶搭題材利多漲勢明顯,包括優盛(4121)、中化生(1762)、F-康友(6452)等均亮燈漲停,太醫(4126)、安克(4188)、大江(8436)也漲逾5%。不過生技股昨天上漲的主要還是以中低價為主,高價的新藥三雄,包括浩鼎(4174)、中裕(4147)、智擎(4162)則相對疲弱,僅智擎小漲0.5元,浩鼎下跌9元,中裕也下跌5.5元。

同樣是跟選後題材,節能族群基本面轉好,加上新政府政策利多的想像空間,推升類股也是全面紅通通, 由於蔡英文力推節能,昨天LED及太陽能上演慶祝行情,晶電 (2448) 及艾笛森 (3591) 盤中高掛漲停板,太陽能的昱晶 (3514) 及昇陽科 (3561) 也都同步大漲,帶動LED個股及太陽股走強。

而蔡英文新政府的政見當中「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包括航太國防,指標個股漢翔 (2634) 大漲5%。

工具機大廠上銀在股價跌深之後出現反彈,尤其綠營可能將在大肚山規畫智慧機械園區,上銀可能因此受惠昨天漲停作收

網通股則因為物聯網概念再度發酵,推升股價強勢反攻,包括波若威(3163)、智邦(2345)漲停坐收。

在其他強勢股部份,股后漢微科(3658)跌深反彈,連續兩個交易日攻上漲停版價位

東陽 (1319) 三大投資案利多發酵,今年營運可望再創新高,法人估今年每股稅前淨利將突破5元,延續上周五帶量上攻氣勢,終場大漲7%。

POS廠伍豐 (8076) 近期受到台股走勢疲軟拖累,股價自去年底的91.2元一路下滑至上周五(15日)的71.8元,修正幅度超過2成。股價跌深後出現反彈,昨天上漲近7%

航運股當中,萬海 (2615)布建印度市場,2月27日起華北到印度孟買線開航,股價一度終場大漲超過7%。

F-大洋 (5907) 安徽銅陵店開幕業績破紀錄,加上庫藏股守護股價,早盤直拉漲停板。

百和 (9938) 去年EPS 3.8元,今年營收挑戰百億元,終場大漲6%。

在弱勢股部分,選後個股也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勝選的綠營概念股強勢,敗選的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岳父公司倫飛電腦,連續兩個交易日重挫,

另外 電子權值股當中,台達電(2308) 研華(2395)跌勢在2%上下賣壓比較重,另外,金融股也持續偏弱整理,華南金(2880) 第一金(2892)股價跌幅在1%,今年以來金融股跌勢慘重,指數這波從去年11月初開始走跌,12月初跌破千點大關,指數不但不能回到千點之上,反倒跌跌不休,昨天盤中低點來到849點,創近三年來新低。

金融機構實施赤道原則之研究 -以華南金控為例

為了解決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作者李高明 這樣論述:

國際金融市場全球化下,隨著金融工具的創新及金融環境的改變,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既有的金融法規及授信業務原有5C及5P原則已無法適用現代金融業的責任投資規範及評估授信綜合綜效。2003年提出赤道原則(EquatorPrinciples, EPs),以做為金融界對融資、借貸評估與管理準則,一般亦稱為「綠色金融」。金融機構簽署赤道原則並作為專案融資的審查依據已被視為實踐ESG 方面的積極作為,金融機構可拒絕授信予危害自然環境及人文社會的企業,金融機構履行責任投資時既可要求或推動授信戶盡到企業社會責任對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的保護及維護,同時亦可以促進經濟成長、人文社會發展

及自然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目前我國多家金融機構已簽署赤道原則且均以民營金控為主,且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9年開始公布「大到不能倒銀行」(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D-SIBs),截至目前為止列為我國「大到不能倒銀行」共有6家銀行,係為國泰世華銀行、富邦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兆豐銀行及第一銀行。我國簽署赤道原則,最早簽署者為國泰世華銀行,進而擴及整個金控集團實施及落實ESG政策,反觀國內公股銀行簽署赤道原則者居少數,相關國內文獻中也鮮少對已簽署赤道原則之金融業以其歷年的各項財務數據的表現加以分析、探討,作為其他未簽署赤道原則

金融機構可以作為學習的典範。本研究顯示國泰金控在2015年3月正式加入赤道原則銀行,成為台灣首家赤道原則會員銀行後,將赤道原則精神內化於授信審查原則中成立「永續金融科」,全責處理赤道原則專案融資項目,以高標準檢視專案融資放貸流程,針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大型專案融資,要求借款企業制定環境管理計畫並執行,接受外部的監督。放款總額自2015年新台幣(以下同)2.54兆元逐年增加至2021年3.36兆元;放款業務逾放比率自2015年0.14%逐年下降至2021年0.09%。反映在資產報酬率(ROA)、權益報酬率(ROE)、稅後純益、每股盈餘(EPS)上國泰金控均有相當優良的表現,目前在2021年我國16家

金控公司中,國泰金控資產規模排名第一,每股盈餘排名第二,皆名列前段班。本研究進一步討論個案公司-華南金控,在該金控欲加入簽署赤道原則之際,借鏡國泰世華金控公司實現赤道原則之作法,為華南金融控股申請加入赤道原則提供了參考。須應優先制定明確赤道原則作業規範事項、注意要點及審核辦法,俾營業單位遵循以強化內控機制。成立單一專案融資項目審查單位,俾營業單位有效及明確簡化討論授信案。在內部教育訓練上制定赤道原則案例,供營業單位參考並分析參與。且藉由專案融資授信即為金融機構的責任投資表現,更能清楚瞭解企業的營業狀況及績效、有效掌握企業戶資金去路是否合規,有效降低逾期放款發生。專案融資企業戶一般均為我國上市櫃

公司、跨國公司,或者是國際跨國公司,華南金控為大型金融控股公司,旗下除銀行子公司外,尚包含證券、投信、投顧、保險及資產管理子公司,參與赤道原則專案融資授信案對華南金控益處,除可以皆同企業戶一起盡到企業社會責任及實現ESG外,更可以發揮集團綜合行銷及業績綜效,除能提高放款業務量外且應更能提高資產報酬率(ROA)、權益報酬率(ROE)、稅後純益及每股盈餘(EPS),對金控集團的經營續效可產生相輔棓乘的效果,應可作為參考。

3天搞懂財經資訊:看懂財經新聞、企業財報不求人,找出年年下蛋的金雞母!

為了解決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作者梁亦鴻 這樣論述:

每天看財經新聞像在看「有字天書」?短短幾個字的標題竟然看不懂! GDP跟GNP只差一個字,影響層面有多廣? 明明賺錢的公司,怎麼會有黑字倒閉的風險? 有些企業的財報數字夠漂亮,買了股票卻沒有漲? 本書教你看懂財經指數、判斷經濟情勢、解讀財務報表,擺脫盲目投資的命運!   薪水不漲,愈存愈「薪酸」,怎麼辦?央行降息、台幣貶值,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想學別人投資理財,偏偏小道消息滿天飛,總是抓不到要領,愈想解讀愈中毒,往往賠錢或套牢!請教理財專員彷彿鴨子聽雷,一堆專有名詞有聽沒有懂,到底該從何下手?這本財經資訊圖解筆記就是助你擺脫「薪貧」的良方,是最簡單易讀的超強入門工具書!   ●進場投資停看聽

!搞懂財經趨勢,錢隨金流方向去   從專有名詞到數據指標,梁老師帶你走進財金科系的基礎課堂,先看懂財經消息真正的意涵,才會產生正確的判斷!從GDP到房產、匯市,哪些指數有關係?什麼樣的貨幣政策會讓你的資產縮水,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對中產階級有利?以及哪些新聞看過就好,不必為它傷腦筋!   ●企業經營的祕密都藏在財報裡,企業體檢大解密   了解各種經濟指標的數字含意,學會分辨資金的流向與趨勢之後,下一步就要學習看懂財務報表,來個企業大體檢。本書以圖解方式,一步步引導你了解公司的主力市場在哪個地區?進一步評估該區的經濟狀況?了解產品賣到哪裡去,是不是真有獲利?當你能看穿企業財報表面賺錢、暗地裡卻

藏著黑字倒閉的危機,就能避免誤踩地雷──買錯股票、血本無歸又捶心肝的窘境。   此外,財務報表中還隱藏許多投資訊息,例如企業EPS是什麼意思?公司利潤是分給股東多,還是分給員工多?可靠消息哪裡找?梁老師巧妙地運用圖解和案例詳細說明,為你一一解惑!   ●「內功」財務比率分析簡單學,投資高手就是你   看懂財報只是基本外功,學會財務比率分析,才有內功的底蘊。一家公司的獲利、償債能力與經營效率都是分析出來的。首先,要對公司體質進行把脈,瞧瞧資金放哪兒去──是花在研發上、或是拓展新市場用,還是轉投資燒錢中?學分析自然要作比較,拿今年的財報跟往年比一比,經營效率是否有進步?償債能力有沒有提升?定

期作財務比率分析,才能避開投資風險,謹慎獲利。   長期投資是精打細算的行家理財之道。隨著全球化的金融活動連動效應愈趨升高,財經消息已不再是單一地區的經濟問題反映而已;許多經濟指標皆化成連鎖反應,一切都跟我們的荷包緊密相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體現的消費市場,和通貨膨脹、企業利潤形成無法割捨的「三角關係」,將會影響你我的荷包胖或瘦;投資理財當然要趨吉避凶,讓我們一起跟著梁老師精準的眼光,從國家財政看金融趨勢,揭開產業新聞與財務報表背後的祕辛,找出年年下蛋的金雞母,獲利滾滾來! 本書特色   1.一問一答方式,讓你迅速掌握財經訊息的重點:GDP和GNP有何不同?央行降息是降哪種息?台幣

貶值為什麼是救出口?房市漲跌有沒有先機?   2.搞懂投資訊息不求人: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GDP、GNP、EPS、ISM、PMI、B/B值、CPI……等專有名詞;另有筆記專欄詳細解說,輕鬆易懂!   3.完全圖解!將獲利關鍵全部記下來: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不必死記硬背,自然而然融會貫通!附有各種圖表、財報,快速找到重點、容易記憶。   4.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投資操作的梁亦鴻老師親自跨刀授課: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用花時間出門上課,教你如何觀察國際經濟情勢、進場時機、學會避開投資風險。 作者簡介 梁亦鴻     職稱:   精進財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國立台北商業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金融業及講座經歷: Ÿ  台北國際商業銀行(營業部、信託部) Ÿ  日盛證券(國外事業處) Ÿ  亞洲證券(金融商品部、總經理室) Ÿ  華南永昌證券(金融商品部) Ÿ  南山人壽財富管理部 顧問(投資顧問團隊主管) Ÿ  正平會計師事務所 顧問 Ÿ  台灣財富管理規劃發展協會 監事 Ÿ  證基會「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校園巡迴講座 講師 Ÿ  經濟日報全國財富管理競賽(金融組、大專院校組)命題委員 Ÿ  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 兼任講師(衍生性金融商品實務分析) Ÿ  中華民國證券商同業公會、文化大學、台北商業大學、輔仁大學推廣教育部 兼任講師 Ÿ  CFP各模組講師∕證券分

析師 序 照著讀、照著作,你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財專員!   第1天 每天的財經新聞讓你很挫敗?短短幾個字的標題竟然也看不懂! 第1小時 選股先選市,哪一個市場會漲?先來看懂經濟指標! 客觀看待財經新聞,不輕易隨之起舞 抓出事實、掌握數據 旁徵博引、舉一反三 鑑往知來、避免重蹈覆轍 第2小時 經濟數據數十種,這些重點你要懂 國家經濟好不好,看GDP成長率就知道 關鍵轉折點-掌握GDP成長率的變化 經濟指標公布,牽動市場投資人的神經 製造業經濟活動指標,是景氣榮枯的先行指標 「耐久財訂單數字」預測製造業生產變化和景氣波動的情形 從B/B值判斷半導體設備產業景氣良窳 第3小時 解讀經濟指標,

學會預測市場走勢 觀察「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 「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經濟強弱的溫度計,與景氣好壞有高度的相關性 房地產相關統計數據,重要的景氣領先指標之一 就業報告——連Fed升降息,都得要參考的數字 「非農就業報告」的變化,與美國景氣息息相關 「失業率」是一項經濟的「落後指標」 第4小時 政府救市的兩帖藥方: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金融情勢之間的關係 瞭解貨幣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解讀央行升降息:利率、貼現率、重貼現率及聯邦基金利率之間的差別 第2天 營收創新高,股價卻跌停?看懂財務數字,這輩子不用再走「薪酸」路! 第1小時 如何解讀財報四大表 盡信書,

不如無書——學會判讀資訊的要領 望、聞、問、切——重點解讀公司的四大張財務報表 賺錢VS.虧錢——看「綜合損益表」 本業VS.業外——看「綜合損益表」 實VS.虛——看「現金流量表」及「資產負債表」 股東的待遇好VS.差——「看權益變動表」 第2小時 解讀財報四大表,買股不再買心酸! 資產負債表——公司的資金來源及資金去處 綜合損益表——最受投資人重視的一張報表,可用來分析公司的獲利情況 現金流量表——以實際現金收付的角度解讀「資產負債表」及「綜合損益表」 權益變動表——公司對股東的「待遇」如何? 第3小時 機會VS.風險——搞懂財務比率分析,讓你不再誤觸地雷! 財務報表是公司的體檢報告書

,見微可以知著 「財務結構」相關的比率——瞭解公司體質是否健全 解讀「負債比率」應考慮產業及景氣變化 解讀「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應評估其資金是否「以短支長」 借得起錢,但也要還得起——解讀「償債能力」相關的比率,瞭解公司適不適合舉債經營 解讀「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應考慮一段時期比率的變化走勢 第4小時CEO的成績單——經營效率及獲利能力分析 企業的「經營能力」是以「週轉率」的概念來衡量 「應收款項週轉率」明顯下降,為經營的警訊 「存貨週轉率」愈高,資本的運用效率也愈高 由「固定資產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高低可看出公司的經營管理效率 是會下蛋的金雞母,還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獲利能

力」相關的比率分析 獲利能力比值無絕對的高低,須與相同產業比一比 是真金還是K金?解讀「現金流量」相關的比率 「現金流量比率」愈高,代表企業的財務彈性愈好 「現金流量允當比率」愈高,代表對應資本支出的能力及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愈強 「現金再投資比率」愈高,代表可再繼續投資的資金愈多 第3天 新聞幕後——解讀財經資訊釋例 第1小時 指標數值之增減,不等於財富之增減 對於未來經濟有沒有信心?敢不敢消費?「消費者信心指數(CCI) 」是指標 解讀指標,洞察希望 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漲?小心!不要強作解人! 油價走升,會有通膨的隱憂——須注意油價走勢 第2小時 先見之明的指標,可以讓你及早因應、趨

吉避凶 什麼是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 目前公布的值,連結前面已經公布的數值所形成的趨勢如何? 這樣的趨勢,將如何影響金融市場(股票市場)? 信用評等的意義 如何解讀信用評等? 降評的衝擊 第3小時 營收創新高,股價卻跌停,甚至於還跌個不停?仔細看財報,可以避免讓你存「股」,卻變成存「骨」! 營收創新高,股價卻跌停?關鍵在於毛利率! 爆量收黑的幕後黑手是誰? 股價高貴不貴——本益比告訴你 解構本益比,破解股價高低迷思 財報亮眼再下手,不用擔心錯失良機 是存「股」?還是存「骨」? 第4小時 庫藏股是公司護盤萬靈丹?小心良藥變成毒藥,反倒讓投資人對企業失去信心! 庫藏股,救股價的良藥? 執行庫藏

股再搭配基本面,宏達電股價趁勢而起 庫藏股-公司護盤的萬靈丹? 庫藏股制度——股份之買回 庫藏股票在公司解散時,是無法變現的 從股東/投資人的立場看庫藏股的執行 從公司的立場看庫藏股的執行 買進庫藏股 停、看、聽!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石油價格漲跌關係民生,也關係到你我的資產淨值 景氣是藍燈還是綠燈,會影響台股走勢嗎? 匯率變化跟台股走勢息息相關,你知道嗎? 序   照著讀、照著作,你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財專員!     2015年8月的國際股災,從中國開始蔓延到歐美,其令投資人驚恐的程度,仿若金融海嘯再現!可是推估其原因,既沒有經濟大幅度衰退的跡象(美國還因為總經數據步入佳境,在當時還有

打算啟動升息循環),也沒有如2008年前後大型的公司宣告倒閉,或是某國債務再度敲響警鐘等情況。那又是為何會造成美股開盤道瓊重挫千點(2015/8/24),為了讓投資人冷靜,得要使出盤中暫停交易的非常措施?  還有人民幣會在2015年8月中旬「開貶」,其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接著,為何瑞士央行決定與歐元脫勾?而中國大陸積極催生亞投行,只不過想與世界銀行分庭抗禮嗎?一直到今(2016)年以來,不時就有油價大跌,引發美股重挫的新聞,以及中國和歐洲打算擴大QE,還有多國實施負利率,使得美國Fed的升息步調放緩……。諸如此類,每天投資人翻開報紙,成篇累牘的財經訊息,充斥著各大版面。     有時候,你還

會注意到,某報刊載了這家公司為何被調降評等、哪個地區又被列為投資首選、中國政府「國家隊」打算如何出手救股市、日本的負利率政策竟然造成日圓大幅度的升值……。可是,大多數的投資人面對著這些財經資訊時,似乎是有看沒有懂的,雖然他們知道,在制定商業以及金融投資策略的同時,應該關心如何在有限的風險當中追求利益極大化,也就是如何在風險和利潤之間取得平衡點,這有一大部分將取決於投資人如何應變經濟環境的改變,進而作出合適的決策。     雖然我們也都明白,掌握目前所處的經濟環境,抓對趨勢並做出判斷,將是投資人趨吉避凶不變的鐵律,可是面對著財經報紙上面的報導,雖然沒有之乎者也,但是通篇讀下來,搔頭弄耳、不知所云

的,卻是大有人在。有時文字讀懂了,卻不明瞭其弦外之音,這樣的一知半解,反倒是最可怕的,因為可能因此就作錯決策了:本來是該賣的訊號,卻誤以為是加碼的號角,那豈不冤枉! 因此,解讀財經新聞背後的弦外之音,將會是你持盈保泰、掌握契機、投資勝出的關鍵!     有了以上的基本觀念之後,接下來,就是練就如何解讀的功力了。本書在以下的各個章節,除了會先說明某些數據或指標的基本觀念之外,也會援引時事新聞當作例子,來說明適當的解析方式及作法。     常有讀者或學員在問我:有沒有哪一個媒體或網站,可以提供給我們「最正確」、「最客觀」、「最詳實」、「最迅速」的觀點,讓我們可以按照它的資訊,來作投資決策?希望讀者

在翻看本書之後能夠明白,這樣的期待也許要落空了!因為不管是媒體或是網站,都是「人」在經營的,而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是同一個人跟同一個媒體(或網站),因為在不同的時間點,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動機而呈現出不同的觀點。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擁有解讀財經資訊的能力,那麼,不管何時,就既可以「解讀」、也可以「解毒」財經資訊了! 第1天  每天的財經新聞讓你很挫敗?短短幾個字的標題竟然也看不懂! 第1個小時 選股先選市,哪一個市場會漲?先來看懂經濟指標! 財經資訊滿滿滿,可是卻有看沒有懂?很多人在接收財經資訊時,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因此,看報紙做股票卻虧錢,卻來怪罪財經資訊是騙人的!

真的是這樣嗎?重新學會看報紙的財經新聞,讓你不再因此而懵懵懂懂進出股市! 【單元重點】●客觀看待財經新聞,不輕易隨之起舞●抓出事實、掌握數據,而不要人云亦云●旁徵博引、鑑往知來,避免重蹈覆轍 客觀看待財經新聞,不輕易隨之起舞 Q:我們在投資任何一種金融商品,或者涉獵投資工具時,往往會發現,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會突如其來的飛來幾隻黑天鵝、或者某些財經事件干擾盤勢。面對這些財經新聞,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以解讀呢? A:在這個資訊爆炸、行動網路當道的時代,蒐集資訊只要一下「指」;但說到要正確地「解讀」這篇資訊,究竟是偏多還是偏空,可就不太容易。主要原因是,讀者太過入戲-特別是很容易「同仇敵愾」。當我

手中有某檔股票時,遇到有壞消息,立刻成為驚弓之鳥,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把股票出了-結果是籌碼被洗出來之後,眼睜睜看著股票扶搖直上!另一種情節是,我的手中沒有某檔股票,可看到早報斗大的營收創新高新聞,不禁心癢難搔,擔心買不到股票,一開盤,就用市價單(漲停價)搶著敲進數張-結果之後股價不僅沒有上漲,還跌停;更慘的是,還跌個不停!因此,如果沒有辦法正確解讀資訊,常常道聽塗說的話,還不如先咀嚼這句古諺-盡信書,不如無書! Q:所以,我們在看財經新聞時,不能只是解讀標題字面上的意義,就貿然買進買出?那有什麼要點可以掌握的嗎? A:剛踏入投資領域的新手,常常免不了會看報紙新聞-特別是報紙標題-進出市場;然而

,常常會遇到結果與預期相反的情形發生,心理不免會有:報紙的資訊是真的嗎?其實在資訊爆炸、訊息充分流通的時代,報紙的新聞多半不會是空穴來風;只是要提醒讀者朋友注意的是,這些資訊的時間差問題-換句話說,你看到的新聞,會是第幾手?如果不是第一手的資訊,那麼當這些新聞發佈的時候,會不會正好是「利多(空)出盡」的時候?

臺灣金控業人力資本與財務績效之關係

為了解決華南金每月eps的問題,作者黃亞萍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15家上市金控業為樣本,依據2015~2018年出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所揭露之人力資本資訊,以及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市企業之財務績效,以教育訓練時數、離職率、新進員工比例、及主管比例為獨變項,金控業之資產報酬率(ROA)、每股盈餘(EPS)、及稅後淨利(NP)為依變項,探討臺灣金控業人力資本與財務績效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1)教育訓練時數對組織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Bushnell(1990)研究指出教育訓練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可以反映在獲利率、競爭力和生存能力上,若組織能提昇環境的適應力,勢必可增加獲利機會及生存力,因此加強員工教育訓練對財務績效是有正向貢獻;(2)離職率對組織績

效則有負向影響:員工離職會造成公司各項成本增加,因此當公司離職率愈高時,其對於組織財務績效即會愈差;(3)新進員工比例與組織財務績效雖有負向關係但對財務指標預測能力並不顯著,未來研究可再加入其他行業的情況,以進一步觀察新進員工對組織績效的潛在影響;(4)主管比例無法預測組織財務績效,主管比例對組織財務績效並無特別影響,因此從金控業的主管人數比例無法預測該組織的財務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