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臺中空間地圖查詢– Lisolanche也說明:臺中市 政府-空間地圖查詢系統. 市府內部使用者請登入. 本系統已介接「臺中市本府e化公務入口網帳號」,如無帳號者請至「臺中市本府e化公務入口網帳號」首頁申請 ...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倪晶瑋、曹拯元所指導 黃惠鈴的 高密度集合住宅高齡者對社區開放空間之需求 (2020),提出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社會、戶外體健設施、高齡友善城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所 林昭遠所指導 莊元宇的 以雨水花園概念提升臺中市豐樂雕塑公園保水指標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雨水花園、海綿公園、基地保水的重點而找出了 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的解答。

最後網站群琁歷年得獎紀錄則補充:國土地質倉儲暨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靈靈」臺灣地質查詢便民服務 ... 104年加值應用獎臺中市政府空間地圖查詢系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密度集合住宅高齡者對社區開放空間之需求

為了解決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的問題,作者黃惠鈴 這樣論述:

依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佔整個社會人口超過7%就是「高齡化社會」(aging),超過14%是「高齡社會」,超過20%是「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年人口占全國人口比率自1993年達7%進入高齡化社會後,2018年進一步超過14%,轉為高齡社會。預估於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由於受到都市化的影響,居住型態逐漸轉變為高密度、高層化的集合大樓,住宅樓層的垂直分化,降低高齡者在社區中的活動機會與身體功能。因此社區中的開放空間,除滿足實質休閒活動的功能外,更應在高齡社會中,具備維持高齡者身體基本功能之目的。本研究研究目的為:了解高齡者對高密度集合住宅社區開放空間的需求與社

區開放空間中適宜的體健設施。在研究方法方面,以文獻回顧、個案分析、田野調查等方式,探討高齡者對於社區開放空間需求與國內外體健設施種類。研究結果:高齡者退休後,以從事休閒性活動達到社交的效果,與保持日常生活基本活動能力為主。在6大類型的體健設施中,以上肢肌力與下肢肌力需求最高;其次為核心肌群與腰腹臀功能體健設施;需求最低者為平衡感、手眼協調設施。後續研究建議,體健設施的種類之選擇,在預算有限之前提下,應配合社區高齡者年齡的分布情況,分期添置。故未來之研究,可陸續進行在地化之研究。

以雨水花園概念提升臺中市豐樂雕塑公園保水指標之研究

為了解決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的問題,作者莊元宇 這樣論述:

目前全球暖化效應已造成氣候異常現象,豪大降雨屢屢成災,洪水逕流導致淹水頻傳,嚴重影響民生作息,因此,在檢討改善都市排水系統之時,亦應導入以雨水花園概念減輕洪患的新思維;公園為具有生態、永續形象的綠色指標,目前臺中市共有531座公園,若能增強公園自身的吸水能力,將能有效降低極端氣候造成的都市淹水災害。本研究以豐樂雕塑公園為樣區,以綠建築規範計算臺中市政府在2018年完工「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工程」之基地保水指標,並與基地保水基準值相比較;另以CN值計算公園內最大保水量之改善情形。研究指出,豐樂雕塑公園基地保水基準值λC為0.44,改善前基地保水指標λ為0.42,不符法規規範,本次將部分不透水鋪面更

換為透水鋪面,並大量增加綠化面積後,得出改善後基地保水指標為0.51,可達基地保水應符合之水準;有關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前後之最大保水量差值,改善前為5,477.78m3,改善後為6,164.15m3,提升12.53%。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工程是以雨水花園概念建置海綿公園之案例,將約5,000m2的不透水鋪面更換為透水鋪面約1,000m2,及加大植栽綠帶面積約4,000m2,顯示工程改善對於基地保水指標及公園最大保水量有顯著成效,基地保水及最大保水量等指標可用以體檢公園綠地能否兼具蓄水、保水及防災等機能,供公園改善效益之量化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