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多元相關問題Q&A也說明:④ 不加車隊可嗎? 多元計程車「強制加入車隊」,故您仍需接受車隊管理。 ⑤ 高雄車齡限制?

中央警察大學 交通管理研究所 周文生所指導 周恩如的 自用小客車有償參與旅客運送服務規範之探討 (2017),提出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白牌車、共享交通、有償旅客運送、網路運輸服務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曹壽民所指導 林玉華的 都會區計程車數量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副大眾運輸、合理空車率、數量管制、臨界服務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的解答。

最後網站多元化計程車靠行 - Sportsem則補充:牌齡須大於車齡才可掛牌,舉例2015的車必須要2015之前的牌才能掛,越老的車輛越難 ... 個月前裕薪的車子都是自用車,車況跟新車無異,我需要租車camry 油電,找了好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用小客車有償參與旅客運送服務規範之探討

為了解決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的問題,作者周恩如 這樣論述:

政府為提供偏遠地區或身障者公共運輸服務,每年編列巨額經費補貼業者營運,但居住在偏遠地區民眾仍面臨客運的停靠站遠、班次少,甚至某些地區因過於偏僻或道路狹窄,完全沒有公共運輸服務的窘況,僅能仰賴私人運具或白牌車違規攬客。根據內政部統計調查報告,國人的自用小客車閒置率達92%,面對高齡化社會、偏遠地區公共運輸不足等問題,與其不斷地由政府補助巨額經費,如果換個角度思考,當共享經濟已是全球發展趨勢、當共享自行車已經在各都市蓬勃發展,自用小客車是否能夠是共享交通的下一步呢?為使政府能夠開放自用小客車和駕駛人投入有償旅客運送服務,代替需求反應運輸系統(DRTS)計畫中的小巴士、撥召計程車、復康巴士或長照巴

士,期使能夠更完善偏遠地區與身障或行動不便者的運輸服務。本研究蒐集國內外有關共享交通、交通網路平臺、自用車有償運送旅客服務的實施案例、管理規範等文獻,針對旅客服務面之收費標準、共乘服務、收據或發票提供、消費爭議處理與申訴機制、服務評鑑與公開揭露評價機制、旅客遺失物協尋;車輛管理面之車齡與排氣量條件、車外行車影像紀錄器、車內錄影設備、衛星定位系統、車內展示駕駛人許可證明、車外黏貼識別標識、投保旅客責任險、加入合法營運組織或車隊;駕駛人管理面之年齡及取得駕照時間限制、犯罪前科、無責肇事紀錄、重大交通違規;監理管制面之服務地區/時段/日期/對象的限制、參與載客服務的天數/時間或趟數限制、修法建議等課

題,應用德菲法問卷調查方式,了解產官學專家對自用小客車有償參與旅客運送相關管理課題的支持與共識程度,並參照專家之意見,建議修訂《公路法》增加「網路運輸服務業」,以及研擬「自用小客車有償參與旅客運送服務辦法」草案,提供交通部擬訂相關政策之參考。

都會區計程車數量之研究

為了解決自用車改計程車車齡的問題,作者林玉華 這樣論述:

計程車為都市內公共運具之一,被歸類為副大眾運輸,可輔助大眾運輸不足與移轉私人運具旅次使用,隨都市發展,角色更形重要。截至2002年年底,整體台北都會區計程車總數達66,321部。公路法中,規定依照人口與道路面積成長比例發放計程車牌照,台北營業區之標準為每120名人口新增乙付牌照。調查結果顯示,實際之空車率遠高於合理空車率,2002年台北地區之距離空車率達59.8%,原因實與計程車數目過量有關。本研究期望利用數學分析方法,並輔以現況調查資料,推算所需計程車車輛數,並據此探討逐步降低計程車車輛數之辦法,以提供都會區計程車數量管制決策之參考。本研究希望能在同時考慮計程車旅次需求與駕駛員合理維生之下

,求算都會區所需計程車車輛數之上下限。首先求算都會區每日計程車人旅次總數;再分別以駕駛員合理收入或駕駛員合理工作時間為原則,計算單位計程車之最低與最高臨界服務量;最後將兩者相除即得所求。結果顯示,2000年台北都會區每日計程車總旅次數為115,996人次,每部車輛每天至少需服務41.56人旅次 ,即28車旅次,才達收支平衡,故最高約需33,600部計程車營業載客。而每部計程車一天最多可服務約45人旅次,即30車旅次,最低所需計程車數為31,000部。介於31,000部與33,600部間均屬合理。依據車輛依法課徵「使用」牌照稅。且計程車管理規則中,亦有牌照不得轉讓或轉賣之規定,因此認為政府實質上

具有計程車牌照之所有權,計程車牌照應為政府「無償授與」之營業許可證,可當作為資格符合的憑證。因此政府應有資格於牌照被不當使用或放棄使用時將之註銷收回。另外尚建議不應有價回收牌照、車輛使用年限為6年、個人車行牌照只收不發、引入營運許可年限等計程車數量管制相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