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熱垂吊植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80種適合台灣種植的懸垂植物の目錄圖鑑及栽培管理指南@ 藍 ...也說明:垂葉品種的花卉適合作為吊盆、壁盆的種植,在窗台盆栽可以懸垂向外向下,其中垂葉夏堇是專屬於夏天的耐熱花卉品種。 68.垂葉日日春:. 69.垂葉天竺葵:.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張育森所指導 廖婉蓁的 觀賞植物耐陰性指標與光適應之研究 (2018),提出耐熱垂吊植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觀賞植物、耐陰性指標、光適應、光馴化。

最後網站瀑布一樣的垂吊植物都有哪些?則補充:莖懸垂或匍匐土面生長,因此多被當成吊盆植物栽。 愛之蔓. 蘿藦科吊燈花屬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別名:心蔓、吊金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耐熱垂吊植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觀賞植物耐陰性指標與光適應之研究

為了解決耐熱垂吊植物的問題,作者廖婉蓁 這樣論述:

本試驗以常見30種觀賞植物為主,調查在人工環境光強度150 μmol•m-2•s-1,氣溫32±0.5℃環境下,放置一小時後用紅外線熱像儀調查觀賞植物葉溫差值ΔT(℃),以及利用GFS-3000調查在光強度400、800及1200 μmol•m-2•s-1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潛力值。結果發現。30種觀賞植物,屬於陽性植物有17種,葉溫差範圍為-3.1℃至-0.47℃,最低依次為新幾內亞鳳仙花(Impatiens hawkeri)的 -3.03℃、五彩石竹(Dianthus barbatus)的 -3.07℃、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的 -3.10℃;而屬於陰性植物有13種,葉溫

差範圍為-0.16℃至4.95℃,最高依次為密葉蔓綠絨(Philodendron ‘Temptation II’)的4.95℃、萊姆黃金葛(Scindapsus aureum ‘All Gold’)的2.22℃、娃娃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 ‘Dolly’)的1.74℃,是個簡單且迅速的區分兩類植物之調查方法。然而,此方法需特別注意葉片角度與水分狀態,否則會產生很大的誤差值。在光合作用潛力方面,陰性植物再3-7 μmol CO2•m-2•s-1之間,最低為銀后粗肋草(Aglaonema ‘Silver Queen’)的 3.0 μmol CO2•m-2•s-1、萊姆黃金葛

(Scindapsus aureum ‘All Gold’)的 4.0 μmol CO2•m-2•s-1、阿波羅千年木(Dracaena deremensis ‘Compacta’)的 4.4 μmol CO2•m-2•s-1;陽性植物光合作用潛力在7-12 μmol CO2•m-2•s-1之間,最高依次為馬櫻丹(Lantana camara)的 10.7 μmol CO2•m-2•s-1、繁星花(Pentas lanceolata)的 11.6 μmol CO2•m-2•s-1、檸檬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的 11.8 μmol CO2•m-2•s-1,兩種調查方法與

光補償點都具有高度相關性(R=0.8399與R=0.8990),但調查方法相較於傳統的光補償點迅速,因此可作為快速評估植物光適應性的方法。光馴化主要為植物自行調整光補償點(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的特性,這種能力各種屬的品種間差異頗大。利用一串紅(Salvia splendens ‘Vista Red’)、粗肋草(Aglaonema ‘Silver Queen’)、新幾內亞鳳仙花(Impatiens hawkeri ‘Divine Blue Pearl’)與山菜豆(Radermachera sinica),模擬植物從原生環境,經過3、7、10或14天短時間馴

化,後再移至室內環境14或21天,調查其生理與外觀品質,並以外觀品質為基準,找出非破壞性判斷馴化狀況的調查方法。結果顯示,植物在不同光強度下,會改變外觀及生理狀況來適應環境,透過本次試驗得知植物在生產後移至室內環境前,以100 μmol•m-2•s-1馴化7-10天或許可後續提高觀賞品質,但會因植物種類不同有些差異,且可以葉溫差作為調查馴化狀況的非破壞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