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同義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習得同義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藤昭子(ANDOAkiko)寫的 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 和齋藤孝的 職場日語語彙力:學會「日式思維」換句話說,溝通無往不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經濟新潮社 和EZ叢書館所出版 。

文藻外語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王季香所指導 邵氏夏靈的 漢越詞彙對比分析與教學之研究 (2021),提出習得同義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漢越詞彙對比、一對多詞、多對一詞、詞彙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賴惠玲所指導 李美慧的 基於語料庫之近義詞與中介語分析—— 以「改變」、「轉變」、「轉換」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近義詞、改變、轉變、轉換、中介語、語料庫的重點而找出了 習得同義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習得同義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

為了解決習得同義詞的問題,作者安藤昭子(ANDOAkiko) 這樣論述:

網路時代的創新,每一件都與「編輯」的概念有關。 所有需要拆解、重組或整合情報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你做了編輯,全世界的事你都可以做。 ——詹宏志(作家)   有了編輯歷練,等同於修得「精準和美學」兩個學分,終身受益。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編輯不只是一種職稱,而是用新角度觀看事物的能力。 面對龐大資訊、複雜情報時,能夠拆解、複製、學習和調整的思考方法,就是編輯。 身處無法預測變化的新常態時代, 正是磨練「編輯力」的最好時機, 讓你我不是等待變化,而是創造變化!   提到「編輯」,你想到什麼? 或許你想到的,多半都是和職業有關的技能。 事實上,編輯不是職稱,而是思考方式。 本

書所指的編輯,是從新角度、新方法觀看世界和面對資訊與情報,藉此引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潛能。   每天我們都被許多情報圍繞,從「天氣如何?現在幾點?要穿什麼出門?要吃什麼?」這些都是情報,我們一邊編輯繁雜的情報、一邊生活。面對龐大資訊、複雜情報時,自由自在拆解、複製、學習和調整,這就是編輯。   本書作者安藤昭子師承日本著名的編輯教父松岡正剛,安藤將松岡傳授的編輯手法,濃縮為10種編輯常用的思考法,以實例、練習和解說,幫助我們找到學習觀看世界的新角度,包括:   1.注意力濾網:每個人心中都有篩選資訊的濾網,善用注意力濾網,可以得到好故事的線索 2.聯想:舉一反三的能力 3.同義詞:了解情報的「

地」(所在位置)和「圖」(表象),掌握情報的分母(「地」)與分子(「圖」) 4.類比:用相似的例子類推和說明 5.軸:「軸」指的是看世界的角度,換個角度觀看世界,必有新發現。 6.三點思考:  ●三位一體:並列  ●三點一線:順序  ●二點分岐:一分為二  ●一點合成:二合為一 7.原型聯想:找出切入點或起源的能力 8.換句話說:更為精進比喻的能力 9.隱藏和揭曉:面對情報善於想像的能力 10.英雄之旅:以周遭的人物或公司為主角,用「離別→考驗→榮歸」三個歷程,寫出主角的故事   向編輯學思考,就能從新思考、新角度、新方法觀看世界,面對龐大情報,就能勇敢拆解、重組、整合。身處凡事無法預測的新常

態時代,正是磨練編輯能力的最佳時機,讓我們不是等待變化,而是創造變化!   |專文導讀| 松岡正剛(編輯工學研究所創辦人暨所長)   |專文解說| 盧郁佳(作家)   |一致推薦|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周筵川(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詹宏志(作家)

漢越詞彙對比分析與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習得同義詞的問題,作者邵氏夏靈 這樣論述:

詞彙為奠定語言能力的關鍵因素,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項目。漢越詞彙對應情況豐富且多層次,筆者身兼教學與學習者身分,發現對越漢語詞彙上的問題主要在於同近義詞辨析和多詞義之處理及展現。一對多、多對一及交叉對應詞尤其容易混淆。筆者以TOCFL 8000詞為範圍,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為對象加以分析,即得出:有51.9%(260之135)以上的詞組需要進行同近義詞辨析(占漢越多對一詞組的93.1%,145之135組),23.8%(260之62)以上的詞組需尋找各個詞彙(義項)之間詞義關聯(占漢越一對多詞組的53.9%,115之62組)。故擬以對比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法加以探究

漢越詞彙中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的對應情況與各種對應類型歸類及學習難易度排序;並透過義素分析法與三個平面理論,構建同近義詞辨析框架,也基於認知語義學理論將生成詞庫理論中的物性結構與詞彙語義關係相關研究的成果,構建詞彙語義關聯模式;進而提出相關之詞彙教學問題及教學對策。經研究結果顯示:(1)TOCFL 8000詞中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的對應情況可分為16種類型,並依其學習難易度制訂15級的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難度等級體系;(2)通過同近義詞辨析框架19個對比項目進行對越同近義詞辨析,指出詞組中各個詞彙之間的異同;(3)利用詞彙語義關聯模式,尋找各個詞彙(義項)之間的語義關係。最後,提出四點教學建議

:(1)基於指稱論進行上下位詞辨析;(2)利用漢越詞進行漢語詞彙教學;(3)將同近義詞辨析框架運用在詞彙課堂教學上,並將其辨析結果運用在對越漢語詞典、教材的釋義上;(4)將詞彙語義關聯模式運用在詞彙課堂教學上,並將其辨析結果運用在漢、越民族語言思維對比研究上,從而培養學生的漢語思維能力。

職場日語語彙力:學會「日式思維」換句話說,溝通無往不利

為了解決習得同義詞的問題,作者齋藤孝 這樣論述:

當面洽談、擔任翻譯、出席會議、日文簡報 只要改變一句話,就能翻轉印象!   到了職場,還在用朋友聊天的方式說日文嗎? 曾得罪了日本人,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嗎?   溝通力是職場最重要的軟實力。 用對辭彙不只讓對方感受到尊重,更能提升自己的專業形象!     本書推薦給:   1.需要接洽日本人、擔任口譯、參與會議的你。   2.總是為日語微妙的差別所苦,不知道如何分辨與應用的你。   3.希望能利用談吐來提升好感度的你。   本書特色     特色一:8大主題,涵蓋所有商用情境。     應對日本人,禮貌是必要的。在工作場合溝通時,自己有限的語彙能力是否無法完整表達想法,或是不夠尊敬呢?  

  日本溝通專家齋藤孝,帶你透過「升級日常對話」、「開口向別人請託」、「替換難以啟齒的說詞」、「傳達想法」、「不重複說同樣的話」、「讓會議流暢」、「訪問/參與宴會/寫信」、「季節和語」等8種主題內容,學會如何換句話說,替換掉直白的說詞,順利避開任何可能得罪對方的情況。     特色二:說法不只一種!明確標示各種替換說法的效果。     本書針對每個句型補充不只一種的相關說法。其中也特別用「教養」、「好印象」、「強調」等印章圖樣標示重點句,對應讀者使用此句型當下的場合,可以替換成更適切的語句,不只加分更能發揮不同效果。     範例1:將「大丈夫です。(沒關係)」替換成「問題ございません。(沒

問題)」已經很充分,但若想讓對方抱持更好的印象,可以用「差し支えありません。(不要緊)」,可以讓對方更放心,對你印象加分。此處便會蓋上「好印象」的印章圖樣。     範例2:「○○さんのお話はごもっともです(您說得相當有道理)」這個詞是在表示無庸置疑的「もっとも」前面加上表示敬意的「ご」所構成。適合用來表達自己贊同地位較高者的意見。     根據客訴應對專家表示,「おっしゃることは、ごもっともです」這句話,能很有效的緩和對方的怒氣。此處便會蓋上「できる(優秀人材)」的印章圖樣。     特色三:充實語源、字義,加深記憶靈活運用。     作者詳細解說語源、字義,並提出方便記憶的說文解字方式,讓

讀者透過瞭解含意更容易加深記憶、將新詞彙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範例1:確かにそうですね(的確如此)     「確か」意指可信任、沒有錯誤。在對話中表示認為對方發言真實無誤。「確」這個漢字可拆為「石」和「隺」,「隺」意同「硬」,指堅硬之意。只要把這個漢字想成「堅硬的石頭」,就很容易聯想到強烈肯定對方的意象了吧?     範例2:「右に出る者がない」用於形容技藝超群、厲害到無可匹敵。意指無人比此人更優秀,比喻人相當傑出。這裡的「右」指更高的地位,這是因為過去在座位編制上以右側為上位的緣故。   名人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Amber.L|線上日語學校《日語舟》創辦人&YouT

uber   林潔珏|專業翻譯、自由文字工作者   王世和|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王湘榕|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     Amber.L|線上日語學校《日語舟》創辦人&YouTuber   日文說得好不夠,還要讓人聽了心花怒放,對你印象加分!這本書收錄了很多「稍微轉換一下,瞬間提升好感度」的詞彙,非常適合職場上需要用到日文的上班族,或是想要到日本留學生活的人。     林潔珏|專業翻譯、自由文字工作者   本書涵蓋所有商業情境,明確分析不同說法所帶來的效果,並提供豐富字彙,以供實際現場靈活運用。藉由此書相信可以讓您的日語表達更具成熟度,不論是在職場還是日常溝

通都能左右逢源喔。

基於語料庫之近義詞與中介語分析—— 以「改變」、「轉變」、「轉換」為例

為了解決習得同義詞的問題,作者李美慧 這樣論述:

  近義詞教學需奠基於語言本體上的辨析。在本論文中,先歸納前人針對不同詞類的近義詞所採用的分析方式,之後針對目標詞「改變」、「轉變」與「轉換」透過國教院語料庫隨機各取1111筆語料,由字源探究、句法結構、共現名詞與副詞、語意角色、路徑概念與意象圖示多面向分析,並由中介語語料庫觀察學習者的表現。  透過語料歸納發現,「改變」傾向使動用法,最高頻句式為「NP1+改變+NP2」,「轉變」傾向起動用法,最高頻句式為「NP2+轉變」,「轉換」上述兩句式比例接近,不過「AB轉換」結構為其獨有。在共現名詞與語意角色上,這三個動詞的NP1皆以有生命體居多,語意角色多為施事;NP2的語意角色以〈終點類〉之下的

〈內容〉居首,〈主體類〉次之,三者皆可與抽象名詞搭配,另外「改變」以活動類名詞、具體有生命體,「轉變」以心理狀態類與有生命體,「轉換」以具體無生命體為相對高頻共現名詞。在高頻共現副詞上,「改變」較常與態度副詞共現,「轉變」較常與時間副詞共現,與「轉換」共現的「互相」、「相互」則未見於另兩個動詞。路徑上,三者皆極少呈現完整路徑,僅呈現部分視窗,在意象圖示上,「改變」、「轉變」為單一範疇內部有所變化,「轉換」則有兩個以上不同範疇的預設,「改變」的主事者最常共現,「轉變」的外部力量最常隱現。  在中介語表現上,學習者能夠主動使用這三個動詞,但是「改變」有詞類與用法上的系統性偏誤,也有語意搭配上的錯誤

,建議教師可給予學習者這三個動詞的共現句式與由語料庫篩選而出的高頻搭配詞,補充若要與「結果」共現的必備語法成份,並適時採用意象圖示說明語意內涵,由認知角度減少共現名詞搭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