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FLAIR,西村希美,島﨑肇則寫的 特殊印刷・加工事典 和Frank Koschembar的 閱讀平面設計:教你掌握設計的配方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史代新STAT辦公用品也說明:智能燈具; 回上一層. 印刷; 回上一層 ... 卡片圈 · 吸針筒 · 名片收納 · 點鈔用品 · 墊板 · 證件套; 回上一層 ... 瓦楞板 · 定規 · 圓規 · 馬毛刷 · 名片紙; 回上一層.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廖信所指導 高敏的 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要素之研究 (2020),提出網版印刷 名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光電科技學程 馬哲申、陳慶盈所指導 陳順和的 網印、噴印及膠印應用於台灣工業級矽太陽電池生產之評估 (2015),提出因為有 太陽電池、網版印刷、噴墨印刷、膠版印刷的重點而找出了 網版印刷 名片的解答。

最後網站La Vie | 設計美學、生活藝術、創意風格則補充:LaVie雜誌、LaVie網站,以實踐「用設計改變世界」為目標,分享與設計相關的精采內容與活動。包含全球城市、建築、平面、視覺、數位設計、生活旅遊、藝術展覽、時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網版印刷 名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特殊印刷・加工事典

為了解決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作者FLAIR,西村希美,島﨑肇則 這樣論述:

  不曉得該怎麼跟印刷廠講要怎麼印…   不曉得該用哪種印刷方式…   看了這本就能解決這些煩惱!   ○未來要學習各種特殊印刷、加工的人   ○想從新型印刷方式尋找靈感的人   ○想知道怎麼應用特殊印刷、加工的職業設計師   ○想將特殊印刷應用在個人商品製作的人   ○喜歡印刷,想充實相關知識的人   絕對不可錯過的特殊印刷加工寶典!   喜歡印刷的你一定要知道這些內容   從基本到應用,囊括各式各樣的印刷知識!   讓人為之驚豔又興奮不已的「特殊印刷、加工」導覽書決定版!   我們的周圍有各種印刷製品。   雜誌、書籍、名片、明信片、卡片、傳單、手冊……。   本

書要介紹的是職人們下了功夫使用特殊的印刷方法   讓它看起來閃閃發光,或者摸起來柔軟舒服的製品。   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特殊印刷的人,   本書也提到了各種必要的印刷基礎。   只要這一本,就能讓你學到各種與「印刷」有關的知識。   如何製作出能打動人心的印刷品呢?   特殊印刷、加工能夠製作出一般印刷做不到的,   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印刷品。   目前所有「特殊印刷、加工」方法,都一個不漏地收錄於本書中。   ●印刷基本知識●   平版印刷   利用水與油互斥的特性進行印刷,是目前的主流印刷方式。   因為使用的是沒有凹凸起伏的印版,故稱做平版印刷   凸版印刷   一種過去的印刷

方式,會使用有凹凸起伏的印版來印刷。   目前仍用於貼紙、瓦楞紙等多種材質的印刷。   凹版印刷   在柔軟的包裝材料上印製高品質圖樣時使用的印刷方式。   可以印在鈔票之類用途特殊的產品,或者是有凹凸起伏的材質上。   孔版印刷   製作油墨層厚、耐久性高的戶外看板、貼紙時使用的印刷方式。   可以印在塑膠、金屬等材質上。   數位印刷(電子顯像式)   將印刷圖樣轉印到感光鼓上,再讓感光鼓依圖樣吸附碳粉,   然後將碳粉轉印到紙張上,與雷射印表機的原理相同。   數位印刷(噴墨、UV)   有交期短、可印刷變動資料、可少量印刷等優點,附加價值高。   可以表現出漸層、細緻色階的數位

印刷。

網版印刷 名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Illustrator CC 2018出來了!前幾天Adobe在Max創意大會上發表了 Creative Cloud更新,把Illustrator最新版本推到了Illustrator CC 2018,其中一個功能是工作區域,這個功能在2008年的CS4就有了,當我們要設計新的公司識別,你可以把不同大小的信封、信紙、名片、包裝袋等印刷物,放在一個檔案中的好幾個工作區域,方便製作。但是到了現在大家都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它的應用就延伸到手機購物等新領域了。

好比說,百貨公司週年慶又到了,你要設計電子報、banner及大大小小的貼圖,包括Line群組和FB粉絲頁, 你可以先做一組買5000送500的促銷內容,再來就複製第一組貼圖,在Illustrator裡就是工作區域,再製作第二組,這樣可以把不同尺寸的設計都放在同一個檔案,一目瞭然,老闆或客戶審稿也非常清楚。

這版的新增及改進在於
1. 可以使用1000個工作區域(舊版是100個)
2. 可以利用對齊面板把多個工作區域水平或垂直對齊或均分對齊
3. 新增加了許多新範本

錄影版本:Illustrator CC 2018 Mac繁體中文版

~~~
|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NZzSgM 只要有新影片上架,你就會收到通知,立刻可以觀賞內容。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jimmyh519/

| 好學校 |【Photoshop最重要的基本課】 https://hahow.in/cr/jhsiapscc

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要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作者高敏 這樣論述:

當平面設計產業盛行之下,設計師在平面設計成品印製也成為重要關鍵之一。本研究以設計師角度,找出影響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要素,作為日後平面設計成品印製適用參考依據。本研究先以文獻探討蒐集國內外平面設計成品現況與成品印製流程,並對現任職平面設計相關工作之設計師進行專家訪談,以瞭解設計師平面設計印製需求,而後,以問卷調查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要素。訪談對象為七位平面設計師;問卷發送對象為五十位平面設計相關行業之設計師,所收集之問卷資料以模糊層級分析法,最後歸納出三點結論如下:一、平面設計成品現況:對於數位化的時代,平面設計成品產業面臨著挑戰及改變,普遍設計師完稿過度依賴資訊裝置,使平面設計成品的呈

現上與設計想法有所落差,造成設計師與印刷廠之間印製與溝通的問題產生。二、平面設計成品印製:平面設計成品印製流程依序為印前作業、印製作業及印後作業,共三個階段;平面設計成品印製版式可分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網版印刷及數位印刷,共五個版式。三、影響設計師平面設計成品印製品質要素:可分為三項印製要素構面及九項印製因素,印製要素構面依重要程度依序為印製規劃、印刷適性及印製程序;九項印製因素依重要程度依序為印製溝通、色彩表現、成本考量、時間考量、被印材質、印後加工、印製版式、印製作業及印刷油墨。

閱讀平面設計:教你掌握設計的配方書

為了解決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作者Frank Koschembar 這樣論述:

  如果你在個人生活或在職業領域當中和設計有所關連,卻又非專業設計人士,那麼你一定熟悉這種情況:缺乏適當的論點,來客觀評判設計的元素。不管是信紙或是傳單,手冊或是海報牆──這本書為一一解釋,如何分辨出好的設計,而尤其也讓你可以自己動手設計。   法蘭克.寇宣巴爾,美工設計師與攝影師,以易懂而輕鬆的方式,將令人信服的設計規範呈現給你──因為,字體、顏色、和圖片的和諧共舞,也要根據清楚的規則。他舉出許多例子讓人瞭解,造就成功設計的要點是什麼,並且邀請你一起來練習,直接將書中所學到的加以運用。沒有頭緒的感覺,好像一切都亂了?這些都將隨著本書成為過去。 作者簡介 法蘭克.寇宣巴爾  Frank Kos

chembar   西元一九六○年生,大學於德國卡瑟爾市主修德國語文與藝術,接著又在卡瑟爾以及阿姆斯特丹研讀美工設計與攝影。隨後在德國杜塞多夫、漢堡、法蘭克福以及南非的國際廣告網絡公司擔任藝術指導。   他在一九九三年成立企劃與設計工作室「好溝通」(Gute Kommunikation)﹔一九九七至兩千年擔任威斯巴登市的行銷與溝通學院,美工設計與印刷媒體製作課程的講師。他是德國設計師俱樂部的成員,曾獲得許多國家與國際獎項。 譯者簡介 麥德文   台北市人,德國語言文學碩士,自由文字工作者,遊走中、英、德文之間,為眾多業餘設計愛好者之一。 推薦序/設計的學問  黃國榮 2 前言/本書為誰而寫?

7 文字篇知識與力量 10從原始形態到數位時代 12文字的可再製性 12古典字體 16德國花體字 26黑體字 28排版類型 36字體強度 38字體寬度 39字體形態 40字體間隔 41印刷格式專業術語 42可閱讀性 44一般用語 45文字圖像 46何謂好的印刷格式? 55練習作業 57   色彩篇色彩感知 60光的反射與吸收 62色譜的產生 64歐洲色標 66特別色 68色彩分色 70網版再製 72印刷網版 74可能的錯誤 75色彩關係 78字的顏色與圖片 80字的顏色與色塊 84正像與負像字體 86字體顏色 88 圖像篇世界由圖像組成 94文字vs圖像 96圖像呈現的形態 98商標 10

2攝影 112插畫 130 版面編排篇設計的交響樂團 150紙張尺寸規格 152頁面 154版心 156版面網目/底線網目 158分割平面 162製造張力 170留白 174圖片剪輯 184去背的圖片 198 技術論述篇紙張的製造 202紙的走向 206紙張等級/重量 208平版印刷 210凸版印刷 212凹版印刷 213網版印刷 214數位印刷 215加工製造 216 實際運用篇名片 220信紙 226信封 234邀請函 241賀卡 244海報 246摺頁文宣 252廣告 256 廣告公司如何運作? 262 感謝 276 推薦序 設計的學問  黃國榮 平面設計師 / 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

計系講師   如果你覺得設計師看你不懂設計,是個大外行,因而想呼嚨你,那你應該好好閱讀本書,輕輕鬆鬆搞懂設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你的客戶蠻橫不講理、有理說不清,讓你氣淤內傷很深,那你更應該送他一本,讓這本書幫你一把,拉近你們的距離,再次共享共創雙贏的甜蜜!   設計現場狀況A:  設計師面對委託業者無理的要求、一改再改的稿件,私底下搥胸頓足的抱怨:「出錢的就是老大啊……,根本不懂設計!沒有sense……」聽起來似乎是大部分平面設計師一個永不終止的夢魘;那換個場景實況呢?   設計現場狀況B:  委託業者因自己不懂設計,有點畏縮的發出疑問:「字會不會太小了……,好像看得不是很清楚……,

照片可以再放大一點嗎?好像不正耶……,怎麼斜斜的……?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很懂耶……?」看來似乎也是另一個在飽受設計師充滿專業的傲慢,不體貼的「美學暴力」之下受害者的無助呻吟。   這是一本能幫助設計師和委託業者共同建立起良好的設計概念,拉進彼此認知的差距,達到互相理解、良性溝通目的的好書。作者開宗明義即強調本書是為非專攻設計的人所設想的,在詳實豐富的參考圖資,活潑易懂的比較範例、敘述解說方式之下,相信確實能幫助一般人更加了解設計執行實務上的細節與原理,不再為了不知其所以然的不滿意而和設計師僵持不下,或是盲目的被牽著鼻子走。   除此,這也是一本非常實務且輕鬆好讀的專業設計工具書,不會因

艱澀而陷入專業的沉悶,可以在輕鬆悠遊於精采的解說圖文之中,吸收建立起專業必備的重要知識理論與概念,讓專業設計師或是躍躍欲試非專攻設計的業餘者,都能從中獲益,在執行設計上助你一臂之力。   期待透過本書的引介,能讓設計執行端貼心的檢核,有無針對作品所能帶來的最大效能利益為優先而努力;也能讓一般讀者體會與了解,一件好的平面設計作品在美感、優雅與實用等標準上的取捨。 前言 本書為誰而寫?   從信紙到手冊,從傳單到海報:我們的世界由各種紙張尺寸所建構。本書介紹優越設計的基本原則,是為非專攻設計的人,也就是非平面設計師而設想的。   請容許我對自己做個簡短介紹:法蘭克.寇宣巴爾,平面設計師與攝影師,在

德國法蘭克福開設「好溝通」這家企劃與設計工作室已經十五年了。在我的生活當中並非只與平面設計師打交道,也會接觸到許多與設計師合作的人,他們的任務在於評判設計成果,對優越設計的標準卻一無所知--他們並非平面設計師,怎麼會有概念?   太大?太小?這樣比較好?還是這樣比較好吧?不知道應該注意何處的人,也不能提出正確的問題。怎麼樣的海報才夠宣傳性?商標一定要合理嗎?文字一定要可以唸嗎?那麼我該選擇哪些字體呢?要有技巧的玩弄視覺習慣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識:邀請函或是喜帖?留白部分有何意義?文字、色彩、圖片呢?什麼樣的廣告具戲劇性,什麼樣的廣告又太戲劇化了?   這樣比較好?還是這樣比較好吧?為什麼我會喜歡

某個構想?為什麼不是另一個?你們有些人會認識到:這種抓不著頭緒的感覺,好似一切都不確定地游移著--這種感覺將隨著本書成為過去式。   媒體發言人以及從事公眾工作的人,委託印製一份新的形象手冊﹔廣告部門主管、廣告人或是非創意領域的出版社工作人員,持續和廣告商合作﹔各行業獨立開業的人,想要用電腦裡的基本軟體設計一份傳單和招貼﹔或是個人,只想設計一張具有說服力的名片--從現在開始,訓練你的眼光,學習優良設計的原則吧! 色彩感知色彩對我們的情緒狀態有直接的作用,我們因憤怒而變綠,因妒忌而變黃,因盛怒而發黑,因羞愧而臉紅。或是正如歌德所說的:「人類一般對色彩感到非常愉悅。」因此人類一直都嘗試去呈現周遭

環境的色彩,不管是在石器時代人類的洞穴繪畫,在衣著上、繪畫上或是在書籍製作上。而呈現色彩一直都是種昂貴的奢華,有些顏色如紫色和靛藍色,都曾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光是要製造幾公克的紫色,就必須犧牲一萬兩千隻蝸牛的生命。也就難怪凱撒(Caesar)將穿戴這種顏色的權力只賦予自己,以及少數高階的官員。而現在呢?我們喜歡色彩的媒體世界是最新時代的產品,雖然最初幾位攝影師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運用對色彩敏感的感光乳膠來試驗,以繼續發展當時仍維持在黑白照片的製作,然而他們尚未達到突破的成果。起初只能藉助雙手,用特殊的顏料為黑白照片上色。在西元二十世紀中期,攝影技術的突破,書籍與雜誌當中的圖案也越來越要求要能以彩色

來再製。直到一九六○年代,世界上發生的事都是以黑白圖片來呈現的。彩色報紙變成理所當然的事,可說是千禧年才發生的。電視也是如此,在觀看了許多年的黑白電視以後,彩色電視的標準在一九七○年代才確立。原先被看作奢華的,今日已成為標準。光的反射與吸收歌德的最後遺言是:「多一點光!」他其實也可以要求多點色彩,因為每道光都含有色彩,而所有的色彩都來自光。1666年,當時二十三歲的牛頓證明,白色的光是所有色彩的來源。他讓太陽的射線穿過稜鏡,而使光開展成光譜色彩。這個現象起初被當成稜鏡本身隱藏的顏色所共同造成的結果,在後續的試驗當中,牛頓讓開展的光譜光線,再經過第二面稜鏡,然後又結合復原成原本的白光。牛頓的認識

是革命性的,他證明了,整個色彩光譜都已經蘊含在白光當中,白光其實就是我們環境當中所有顏色的共同呈現。稜鏡將單一的光波以不同的強度折斷,而將光的色彩展開。然而通常光的色彩是以另一種方式被分開的:當光線碰到任意一個物體,這個物體會反射某個特定的顏色,而吸收其他的顏色。每種物體一直都會反射它的表面色彩或是混合色彩。白色的物體看起來是白色的,因為它反射所有的光線色彩。有色的物體呈現有色,因為它只反射它的表面特有的顏色,所有其他的顏色都被物體所吞噬,也就是被它吸收了。色譜的產生色彩的世界可以兩大類的色彩混合:相加與相減的顏色混合。藉由兩種色彩混合系統,幾乎我們世界的所有顏色都可因此產生。加法色彩混合加法

的顏色混合以光的三原色出發,也就是紅、綠和藍色。經過這三種顏色不同的重疊,幾乎可以產生光譜中的所有顏色。當這三種光的顏色完全重疊的時候,就會產生白光。在簡單的實驗中可以將三個投影機的光線,它們分別投射出三種基本顏色(紅、綠、藍),將這三束光線重疊,就會產生白光。這再次驗證了牛頓的發現,我們世界裡的所有顏色都蘊藏在白光之中。減法色彩混合這是可以預料到的:減法的顏色混合是加法的相對方式,它並不用光的色彩,而是以物體或身體顏色出發。減法顏色混合的基本顏色──藍綠色、洋紅色以及黃色──是加法顏色混合的三原色紅、綠、藍的互補色。將有顏色的玻璃片相疊而形成一個交叉面,有顏色的面會被降低到物體顏色黑色。互補

的色彩關係只將兩種光的顏色重疊,加法的顏色混合紅、綠或藍色,會形成互補色藍綠、洋紅或黃色。只用減法色彩混合的藍綠、洋紅或黃色其中兩片色片相疊,又會形成互補的紅色、綠色或藍色。注意:電腦螢幕、投影機、卷軸機等機器所運用的是光線,因此藉用的一定是加法色彩混合。四色列印的成品、色筆、染色劑等等都屬於物體顏色,永遠都是根據減法色彩混合。不加控制的混合顏色總是會產生黑黑的印象。相加的方式:使用加法是將不同的顏色,經由光的色彩混合而來。例如,當綠色和紅色光重疊的時候,就會產生黃色的光。三種顏色的射線重疊的時候,混合出來的顏色成白色。光的顏色相加成白色。相減的方式:相減的顏色過程是去除光的成分,使剩下的部分

可見。任何三個平面(黃、藍綠、洋紅)其中兩個重疊,就會產生紅色、綠色或藍色的交叉面。將三種顏色重疊,就產生黑色。顏色相減成「非顏色」黑色。

網印、噴印及膠印應用於台灣工業級矽太陽電池生產之評估

為了解決網版印刷 名片的問題,作者陳順和 這樣論述:

現今世界各國極力發展太陽能發電,國內的再生能源法也在立法中,太陽電池產業極具發展性,目前國內機械設備製造廠的研發製造能力要製造太陽電池印刷製程設備是可行的,國內所製造的機械設備在品質、性能上是不輸國外製造廠,唯一只需解決的是整合的問題,因為目前所看到的國產自動化製程設備在系統整合這塊做的不是很理想,這部分仍須國內機械設備製造廠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解決。設備的好壞與生產製程息息相關,因此評估網版印刷、噴墨印刷、膠版印刷技術在工業太陽電池生產上更顯重要。以網版印刷、噴墨印刷、膠版印刷應用在矽太陽電池印刷製程上的分析得到下列結果:1.以生產良率的觀點來討論,網版印刷、噴墨印刷及膠版印刷都可

達到所需的良率。2.太陽電池電極導線印刷線寬如果要降至40μm以下則只有噴墨印刷及膠版印刷適合。3.以製程速度觀點來討論,網版印刷與噴墨印刷速度比膠版印刷慢。4.以印刷製程中導電材料塗佈方式來討論導電材料的耗費,網版印刷的導電材料耗費比噴墨印刷、膠版印刷來的高。5.膠版印刷擁有高生產良率、有較低製程成本、印刷線寬能達20~35μm、印刷速度極快達22.01m/s,為最適合於太陽電池電極導線印刷技術。因此要考慮線寬、製程速度、製程成本,膠版印刷較佔優勢。面對未來太陽電池需求大增,太陽電池製造廠在擴充生產線時可將膠版印刷列入考量,而現有的網版印刷設備可以以最少經費透過設備的升級、更改印刷機構轉變成

網版膠版印刷,屆時將可以更快的速度生產出品質、良率更高的太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