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卓煇寫的 護眼,從用對光開始:防3C藍害專家教你保護眼睛的終極秘笈 和凱瑞的 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的躍進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郭佳儱所指導 蘇聖淮的 奈米氣泡流體的設計製作並改善RO逆滲透系統的運行效率 (2021),提出空壓機精密過濾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產生奈米氣泡機制、負壓、奈米氣泡、RO逆滲透。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班 董崇民所指導 陳右叡的 利用熔噴製程製配PP濾心 (2019),提出因為有 熔噴、濾心、PP的重點而找出了 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壓機精密過濾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護眼,從用對光開始:防3C藍害專家教你保護眼睛的終極秘笈

為了解決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作者周卓煇 這樣論述:

藍光到底是什麼?竟會掀起「藍害疫情」? 燈光、螢幕到底要多亮才夠? 你的防藍光產品真的有效嗎?OLED產品是轉機? 仰賴3C產品的現代,小孩與大人該怎麼護眼? 好光解密X護眼對策X健康新知 專業光電學家不藏私分享畢生絕學 在每3人就有1人近視的世代,誰眼睛好,誰就是贏家! 本書詳解三大絕招──減亮、去藍、縮時 告訴你如何搭配日常實踐,護眼也護身! 「藍害疫情」已來到,須即刻展開「護眼行動」! ◆藍光傷眼,無所不在的殺手 拜科技之賜,我們有了方便的通訊設備,沒想到這些設備的光線長期使用後,卻會造成眼睛不可逆的傷害,連年輕人也沒有例外。所謂的「藍光」到底是什麼?又該怎麼辨認? ◆

好光護眼,趁還來得及 不同的人,有非常不同的照度需求,這代表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看書、看3C的「適讀亮度」,並不是一般認為的「越亮越好」,還要以「多休息」、「少藍」、「減亮」三個護眼行動,才能減緩此等嚴峻的「國安問題」。 ◆專家解說,聰明選擇真正有效的護眼用品 為避免將要用一輩子的視力,提前用罄,全球人類迫切想保護自己眼睛,抗藍光相關的產品、技術,有極大商機。市面上標榜「護眼」的商品、食品更是百百種,到底這些產品有無功效,能夠阻擋多少損害,讓光電專家解釋給你聽。 喪失「視界」,如此可怕的事情,已像核彈級的海嘯一般,席捲而來,全球受害人口與比率,都正在快速上升中。 這一次,我們要面對的敵人

,不是病毒,而是自己的壞習慣,唯有認清事實,及早遠離既有或正在養成的壞習慣,才能贏得這次的大戰! 司馬庫斯頭目 Masay Sulung(馬賽穌隆)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王錫福 九八新聞台「財經一路發」主持人 阮慕驊 作家 吳淡如 竹科科技生活雜誌社長 林芝華 新竹市曙光女中校長 姚麗英 新竹市曙光女中動手做科學社老師 周明麗 天來創新集團董事長 陳來助 專業媒體人 陳鳳馨 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副總經理 郭蘭玉 台大新竹分院眼科部主任醫師 葉伯廷 中廣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全方位媒體人、飛碟聯播網「生活同樂會」節目主持人 蕭彤雯 熱情推薦  

空壓機精密過濾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把空氣製成新臺幣就對了!

拍攝產品範圍涵蓋低耗能電磁閥、精密氣壓缸以及空氣調理組合等空壓零組件。另外,還有多元的機械手臂夾爪以及各式電動缸。透過空壓及電動零組件的組合搭配,滿足全方位的自動化需求及支援。

#氣動工具 #空壓機 #佳里金器

特別感謝:金器工業 Mindman Industrial Co

成為頻道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kzc03-ycrpB1XIUfRhpnw/join

➡️訂閱我們 ➡️ https://pse.is/Q26YB
【超認真少年IG】https://www.instagram.com/imseriou
【超認真少年FB】https://www.facebook.com/Imseriou
【工業技術交流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mseriou

【熱門影片】
「空壓機」-基礎示範教學,原來每個家裡都要買一台空壓機 How to use Air compressor
https://youtu.be/Wghd4LpM6DE
沒有切不斷的金屬 [電]等離子切割基礎教學plasma cutter
https://youtu.be/DkMWxk3LTzo
五金行連女兒都賣?台灣五金行攻略 Taiwan Hardware Store
https://youtu.be/_Y0jLEeENp8
氬焊教學-5分鐘教五彩魚鱗焊 TIG Welding Tips and Techniques
https://youtu.be/fSFLGxh6AUw
1台車床抵6間工廠 車床基礎介紹 傳統車床 CNC 自動化整合 Taiwan lathe history (traditional lathe , CNC, DMG MORI )
https://youtu.be/60u4TepzKlo

奈米氣泡流體的設計製作並改善RO逆滲透系統的運行效率

為了解決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作者蘇聖淮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目錄 iii表目錄 vii圖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41.3 文獻回顧 51.3.1 奈米氣泡水的製造技術及特性 61.3.2 奈米氣泡水的量測技術 151.3.3 奈米氣泡水的應用技術 201.4 專利回顧 281.5 研究方法 321.6 本文架構 33第二章 實驗基礎原理機制 352.1 產生奈米氣泡原理機制 352.1.1 伯努利定律(Bernoulli's Law) 352.1.1.1 渦流旋轉法 362.1.1.2 多孔性材質法 382.1.1.3 文氏管效

應 392.1.2 空穴效應(Cavitation) 402.1.2.1 超音波震盪法 402.2 奈米氣泡解釋公式 442.2.1 泊肅葉定律(Poiseuille's law) 442.2.2 楊氏-拉普拉斯方程式(Young-Laplace equation) 452.3 奈米氣泡特性 462.3.1 流體力學性質(Hydrodynamic properties) 462.3.2 熱力學性質(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472.3.3 帶電性能(Electrical properties) 472.3.4 溶氧量(Dissolved Oxyge

n) 48第三章 實驗儀器、設備與機構 503.1 實驗設備 513.1.1 飛利浦超活氧調理機(HR3556/03) 513.1.2 通又順40L送料壓力桶 523.1.3 市售微氣泡產生裝置 533.1.4 RO逆滲透機(HM-600G) 543.1.5 HQ400B電子穩壓加壓機 553.1.6 YCM-FV85A高速高效能立式加工機 563.1.7 亞崴電機AF650 CNC立式中心加工機 573.1.8 Zortrax Inkspire LCD光固化3D列印機 583.2 即時量測儀器、視覺檢測設備 593.2.1 5KG直立式水壓表 593.2.2 MAI

R100 0.1KG精密氣壓微量調壓閥 603.2.3 Tektronix TP-2606雙量程直流電源供應器 613.2.4 PROVA A11 AC/DC mA Clamp Meter微電流交直流鉤表 623.2.5 滴定管裝置 653.2.6 PS 3500.R2二位數精密天平 663.2.7 T-2238光電/接觸兩用轉速計 673.3 奈米氣泡檢測設備 683.3.1 奈米粒子追蹤分析儀 NanoSight LM10HS 683.3.2 泰仕電子(導電度/酸鹼度/氧化還原)多功能電位計(TES-1381K) 693.3.3 TWINNO PH30筆形檢測計 70第

4章 奈米氣泡製造之機構設計與特性分析 714.1 實驗流程與原理 714.1.1 文丘里效應(Venturi Effect) 724.1.2 實驗用水的篩選 744.1.3 多孔性塑膠材質特性 764.2 第一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 774.2.1 機構設計及原理説明 774.2.2 二次氣泡細化裝置原理說明 794.2.2.1 文氏管原理細化氣泡 804.2.2.2 空化效應細化氣泡 824.2.3 調理機中心負壓量測 834.2.4 自來水中添加奈米氣泡調理機馬達使水體溫度變化比較表 854.2.5 自來水中添加奈米氣泡調理機馬達轉速變化比較表 864.2.6 自來

水中添加奈米氣泡對調理機馬達負載(電流)變化比較 874.2.7 自來水中添加奈米氣泡水體總體積增量比較 884.2.8 奈米氣泡對於進出水量之增損益比 904.2.9 奈米氣泡水之氣泡濃度與尺寸量測 924.2.9.1 奈米氣泡於不同溫度變化下氧化還原電位數值 944.2.9.2 奈米氣泡於不同溫度變化下pH值 954.3 第二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 974.3.1 亨利定律(Henry's law) 984.3.2 機構設計及3D列印機構説明 1014.3.3 機構設計及原理説明 1034.3.3.1 第二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之上蓋結構 1064.3.3.2 第二代奈米氣泡

產生裝置之轉接環結構 1084.3.3.3 第二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之下蓋結構 1094.3.3.4 第二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組裝圖 1114.3.4 第一、二代奈米氣泡產生裝置中心負壓值比較圖表 1134.3.5 奈米氣泡在不同壓力下調理機馬達使水體溫度變化比較表 1144.3.6 奈米氣泡在不同壓力下對調理機馬達轉速變化比較表 1154.3.7 奈米氣泡在不同壓力下對調理機馬達負載(電流)變化比較 1164.4 奈米氣泡水對於水體的增益性 117第五章 奈米氣泡於RO逆滲透系統上之應用 1185.1 RO逆滲透系統講解與實驗規劃 1185.1.1 機構設計及原理說明 11

95.1.2 愛惠浦EVERPURE單筒式過濾器初步驗證 1225.1.2.1 愛惠浦EVERPURE單筒式過濾器出水量比較圖 1235.1.2.2 滴定管檢測單筒式過濾器氣泡存活率比較圖 1245.2 RO逆滲透系統實驗檢測 1255.2.1 奈米氣泡水應用於RO逆滲透系統後之出水量比較 1265.2.2 RO逆滲透各道程序過濾後之奈米氣泡存活率以滴定管實驗驗證 1275.2.3 RO逆滲透系統使用奈米氣泡水後對於淨廢水比例之影響 1295.2.4 奈米氣泡水應用於RO逆滲透系統後馬達負載之比較 1305.3 RO逆滲透過濾之奈米氣泡水體特性量測 1315.3.1 經RO逆

滲透過濾後淨廢水pH差異值 1315.3.1.1 量測數據解釋與分析 1335.3.2 經RO逆滲透過濾後電導度差異值 1355.3.3 經RO逆滲透過濾後淨廢水之氧化還原電位差異值 1375.4 RO逆滲透系統各過濾程序之奈米氣泡粒徑與濃度 1395.4.1 RO逆滲透系統第一道過濾程序 1415.4.2 RO逆滲透系統第二道過濾程序 1425.4.3 RO逆滲透系統第三道過濾程序 1435.4.4 RO逆滲透系統過濾之淨水 1445.4.5 RO逆滲透系統排放之廢水 1455.4.6 RO逆滲透系統第五道過濾程序 1465.5 奈米氣泡尺寸與濃度講解與討論 1475

.5.1 奈米氣泡經過RO膜之狀態講解 1485.6 RO逆滲透系統裝置小節結論與比較 153第六章 實驗結果與未來展望 1546.1 實驗結論 1546.1.1 學術貢獻 1546.1.2 產業貢獻 1556.2 未來展望 1566.2.1 奈米氣泡水未來發展 1566.2.2 RO逆滲透系統簡述 1566.2.3 實驗設計改進 157參考文獻 158

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的躍進術

為了解決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作者凱瑞 這樣論述:

你知不知道,傳統的苦學方法都錯了   為什麼有些重要的事我會忘記,想忘掉的事卻忘不了?   為什麼有些店老闆的記憶力超強,不用寫下來,也能記得哪桌點了什麼菜,完全不會搞錯?   為愛昏了頭,是一種「選擇性遺忘」嗎?   考前讀得很順,卻考砸了,不是因為我笨或緊張、或考運不佳,   那會是什麼我從來沒想過的關鍵因素?   思路打結、點子不足的時候,我最應該怎麼做,   才能讓創意像煮熟的水餃般,一顆顆從滾水中浮出來?   為什麼練習罰球線投籃時,最好是往前站一步、往後站一步,交錯位置練投,   偏偏就是不該固定站在罰球線上練投?   有什麼速成法,能讓我在一小時內,學會分辨繪畫作品的流派?

  為什麼數學考試前,要晚睡晚起,英文考試之前,要早睡早起?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分心、消遣、貪睡、中輟,都是成功的敵人,要提高學習成效或工作績效,讀書或工作時就應該心無旁騖,就該關掉音樂;想要學樂器、美術,或專精某種球類運動,或是訓練出獨特的直觀力和判斷力,就應該聚焦練習、不間斷的刻苦演練,絲毫不能鬆懈。   但是,你知不知道,傳統的苦學方法都錯了?!《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的作者凱瑞告訴我們:大腦是一臺非常古怪的學習機器和思考機器,幾十萬年來,腦袋最習慣的學習環境,永遠零零碎碎、疲於奔命、隨時隨地、不分晴雨,我們唯有知曉與利用大腦的怪癖,才能讓它端出最佳的表現。   嶄新

的「學習科學」研究成果,已經告訴我們:有許許多多能夠大幅增進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的技巧,與我們素來被告知的最佳學習方法,完全相反!只要採取一些順應大腦習性的小改變,就能有效提升我們的競爭優勢。而這些小技巧、小改變,都是每個人可以應用的,而且是我們馬上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運用的。 名人推薦   亞馬遜「記憶力改善」、「學習技巧」、「認知心理學」暢銷書   事實1:大腦是一部功能強大且古怪的機器,能夠執行記憶和技巧驚人的壯舉。   事實2:凱瑞寫了這本書,能夠激發和武裝你的大腦,讓它效率更高。   事實3:你應該用你的大腦立即下決定,為了自己好,要買下這本書! ——科伊爾(Daniel

Coyle),暢銷書《天才密碼》作者     無論你是很難記住客戶名字的上班族、渴望學習新外語的人、或是為了準備下一回考試的學生,這本都是你必須讀的書。我很確定沒有其他來源,能夠把這麼多有關記憶力的科學論證、實用建議,兜籠在一起,提供給你。 ——魏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這本書幫我揭露了一個真相:我擁有這顆腦袋已經五十四年了,如今才發現它的操作手冊!兩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已悄悄拼湊出心靈、記憶、理解力的奧祕,凱瑞以清晰、熱情、充滿機智的筆觸,呈現了這些奧祕的驚人之處與價值所在。真希望我十七歲的時候就讀過這本書。 ——瑪

莉‧羅曲,暢銷書《大口一吞,然後呢》作者   任何人想學音樂、美術、球類運動、或訓練直覺,也能受益於這本書所提到的練習模式……這本書是既有價值又有趣的工具,特別是對於教師、學生和家長而言。 ——Shelf Awareness,書架情報網站 作者簡介 凱瑞(Benedict Carey)   凱瑞於1960年出生在舊金山,科羅拉多大學數學系畢業,西北大學新聞碩士。歷任《希波克拉底》醫學雜誌編輯、洛杉磯地區的自由新聞記者、《洛杉磯時報》醫藥健康記者,2002年以〈每天喝八大杯水的健康效應〉的深度報導,獲得密蘇里大學生活風格獎。2004年轉到《紐約時報》擔任科學記者,定居紐約。   凱

瑞在2010年的一篇關於學習習慣的電子新聞報導,創下《紐約時報》電子版史上單日最多人分享的紀錄。還寫了兩本以科學為基礎的兒童推理小說:《未知之島》(Island of the Unknowns: A Mystery)和《最毒之瓶》(Poison Most Vial: A Mystery),頗受矚目。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

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推薦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兒腦開竅手冊》、《奇蹟》、《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前  言    你知不知道,傳統的苦學方法都錯了 第1章    左腦是編故事高手——記憶力的腦科學基礎 第2章    遺忘的力量——這是嶄新的學習理論 第3章    破除所謂的好習慣——學習過程中的情境效應 第

4章    留間隔——打散用功時段好處多 第5章    突擊測驗的威力——甩掉流暢的錯覺 第6章    分心的好處——醞釀期在解題過程的關鍵角色 第7章    前進之前,先暫停——讓滲透作用砥礪你的創造力 第8章    交錯練習——幫助我們面對人生的變化球 第9章    不需思考的學習——利用知覺辨識 第10章    小睡一下,你就贏了——睡眠就是閉上眼睛的學習 結  語    覓食的大腦——分心、受干擾,本來就是常態 附  錄    學生、家長、教師須知——關於學習的十一個問題 誌  謝 資料來源 作者序   我是個苦讀的學生。   那是當年的用詞,形容的是一個不放過所有細節的小孩,

一個會自己做閃卡的小孩,埋頭苦幹、斤斤計較分數,是一隻勤快的小蜜蜂。   我就是那種小孩。事隔近四十年,現在我依然可以清楚看見他,拱著身子,在廉價的桌燈下,瞇著眼睛拚命K書。   我可以看見他,一大早,五點鐘就起床讀書;升上高二,他的肚子裡總是有一把小火在悶燒,只因他沒辦法充分掌握。掌握什麼呢?一元二次方程式?「路易斯安納購地」的條件?租借政策?均值定理?艾略特對於……什麼鬼東西的反諷譬喻? 甭管它們了。   這些課程,早已成為過去式。殘留下來的,只有一股擔憂。擔憂時間不夠用,有太多東西要學習,而且有些恐怕再怎麼努力都學不會。但是,這裡頭還有一點別的東西,一種頻率比較低、久不久才會冒出頭

來的信號,就像浴室裡緩慢漏水的水龍頭。這冒出頭來的信號,就是懷疑。   每當看到天分很高的孩子一派輕鬆的踏進校門,我心底就有一股自己可能偏離正道的不安感覺。和許多孩子一樣,我從小就相信,學習最重要的是自律:它是一條艱辛、孤獨的知識攀岩之旅,通往聰明人的居所。鞭策我往上爬的,比較是害怕摔下來的心理,而非好奇心或疑惑。   那股擔憂造就出一種古怪的學生類型。在弟妹眼中,我是完美先生,每一科幾乎都拿「優」的大哥;而在同學眼中,我是隱形人,因為對自己所理解的知識沒把握,所以不敢開口。對於我這種看似人格分裂的個性,我不怪自己,不怪父母,也不怪老師。我怎能責怪任何人?當時的我們全都認定,要加深知識,只

有一種策略,就是鞭策自己,像鞭策雪撬狗一樣,你務必要用功到某個程度。唯有努力,是學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然而那個策略我早就用過了。我需要再加點別的,不一樣的東西——而且我覺得它一定存在。   對我來說,它存在的第一個暗示,就是其他的學生,譬如在數學課或歷史課堂上的兩、三個孩子,他們擁有——該怎麼說呢?他們擁有冷靜的腦袋,不必誠惶誠恐,就能展現最佳身手的能力。就好像有人告訴他們,沒有馬上了解一切,也沒關係,時候到了,自然就會知道;他們那顆常保疑惑之心,本身就是寶貴的工具。   但是真正改變我的經驗,是後來才發生的,是直到我申請大學的時候才發生的。當然,上大學一直是我的目標。結果我卻失敗了。我

送出十幾份入學申請,全都遭回絕。那麼多年的苦工,到頭來,我卻落得兩手空空,只有一把薄薄的回絕信,以及一個候補名額——那所大學,我讀一年就退學了。 我們都需要改變!   到底哪裡出了差錯?   我完全沒概念。我目標太高了,我不夠完美,我入學考試失常。不論如何,我忙著感受自己的挫折,沒功夫思考別的。不,比挫折更慘,我覺得自己像個大傻瓜,就像是受到了詐騙,被某個冒牌的「自我超越」教派給騙了,付錢給一個自稱大師的斂財騙子。於是在退學後,我調整自己的態度。不再逼自己了,我停止只在狹隘的學業路上衝刺。我開始擴展我的邊界,採取梭羅的人生哲學。那不算什麼偉大的策略,畢竟我當時僅是個青少年,目光只看得到眼

前三尺遠;我只是依循一種簡單的本能,設法抬起頭來,張望一下周遭。   我哀求科羅拉多大學讓我入學,我寄了一份入學申請和一封懇求信。科羅拉多大學是一所州立大學,那個年代,大家的心思都比較單純,於是我沒經過太多折騰,就獲准入學了。在博爾德分校,我開始活在當下。常常去爬山,偶爾滑個雪,幾乎什麼活動都參一腳。能晚起就盡量晚起,有機會打盹,絕不放過。至於讀書嘛,就東讀一點、西讀一點,期間還穿插所有大學生都理直氣壯在進行的合法活動。我可沒說我主修的是飲酒作樂;我從沒放棄學業,我只是讓課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生活的核心。   然後,在這亂糟糟的起伏生活之中的某個時間點,我變成了自得自在的大學生——不是

一個隨隨便便的大學生,而是沒有什麼包袱,主修數學和物理,甘願冒失敗風險去選讀困難課程的大學生。   改變不是突然或戲劇性發生的,既沒有靈機一動,也沒有聽到天使高歌。改變是漸進的,這類事情總是如此。多年後,我猜我像很多人一樣,對大學時代的想法是:我表現得還不錯,儘管生活方式散亂,又有一堆壞習慣,但是我從未停下來自問,那些真的是壞習慣嗎? 「學習科學」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學習訣竅   2000年代初,我以記者身分,開始報導「學習與記憶的科學」,起初是幫《洛杉磯時報》,後來幫《紐約時報》。這個科學主題,尤其是關於「大腦如何最有效率的學習」,原本並不是我主跑路線的焦點。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行為相關的

領域,像是精神病以及腦生物學。但我總是會繞回學習領域,因為這些故事很有意思,可是似乎不太可靠。   學習領域裡有一群正統科學家,專門研究一堆顯然很瑣碎的小事對於學習與記憶力的影響,像是背景音樂、研讀的場所(也就是你讀書的地方)、電玩、休息時間等等。說真的,這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在你應試的時候,對於成績的實際表現真的管用嗎?   如果管用,又是為什麼?   每個發現都有一套理由,而每套理由似乎都講到一些和腦袋不是很明顯相關的瑣事。我檢視得愈深入,愈覺得那些結果很奇怪。例如:分心有助於學習;打盹也一樣;在一項研讀計畫完成之前先中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受干擾而未完成的計畫逗留在腦中的時間,遠比已

經完成的計畫來得持久;在你對某個主題有任何了解之前,先接受該主題的測驗,有助於日後學習該主題。   在專家學者的這些發現裡面,某些東西一直糾纏著我。它們乍看並不可信,但卻值得一試,因為都是很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事,沒有藉口忽視。過去幾年當中,每當我接下一個新計畫,不論是基於工作或趣味,每當我想要重溫一項很久沒碰的老技術,像是古典吉他,或是說西班牙語,我總是會自我質疑: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我是否該試試那個……?」   於是我果真嘗試了那些雕蟲小技。親身試驗過那些研究成果裡的小技巧之後,我開始感到心底有一股令人發毛的熟悉感,過沒多久我就找出了它的源頭:大學時期!   倒不是

說,我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時期那種混亂的學習方式,完全體現了最新的認知科學原理。但是那種韻律,感覺很熟悉。當年我所研讀的東西和技術,就以那種方式滲入我的日常生活,滲入我的交談,滲入我的胡思亂想、甚至我的睡夢之中。(在現實世界裡,本來就沒有任何事物完全嚴守規矩、乾淨俐落。)   這種連結的體驗是很個人的,而且它也令我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學習科學(science of learning),而非只是羅列一長串自助小點子的名單。這些小點子或是小技巧,每一個都很合理——這一點倒是無庸置疑。比較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把它們兜合起來。它們一定得以某種方式相互吻合才行。最後,我終於看出它們唯一能相互吻合的情況,就是

這些小點子本身即為「活生生運作的大腦」這個基本系統的古怪癖性!   換個方式來說,現代「學習科學」的整體發現所提供的,不只是「如何學習會更有效率」的訣竅,它們還描述了一種生活方式。一旦了解這點,我就能以嶄新的眼光來回顧我的大學經驗。沒錯,我那時沒有太把讀書當一回事,但是我那樣做,卻讓那些科目以我從未經歷過的方式,流入我的非課業生活中。而且,就在大腦與研讀的資料共同生活之際,大腦揭露了它做為一具學習機器的長處與弱點——它擁有極大的可能性,也有它的局限。   大腦不像肌肉,至少就直接的角度來看。大腦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大腦對氣氛、對時機、對晝夜節律都很敏感,同時也對地點和環境很敏感。大腦記錄的

東西,遠超過我們意識到的,而且常常會在重溫一個記憶或學習一項事實的時候,添加一些你先前沒注意的細節。大腦在夜裡,在你入睡時,仍然會辛苦工作,努力搜尋白天發生事件中所隱藏的連結,以及更深刻的意義。大腦具有很強的傾向:偏愛「意義」勝過「偶然」,而且它對「無意義」很反感。此外,就像你我都經歷過的,大腦也不太服從命令:它會忘記應考所需的重要知識、忘記生活中與工作中的某些不該忘記的事情;但不知怎的,大腦卻能記得電影「教父」裡的每一個場景,或是1986年波士頓紅襪隊的打線。   如果大腦真的是一臺學習機器,那麼它也是一臺非常古怪的機器。唯有知曉與利用大腦的怪癖,才能讓它端出最佳的表現。 出了科學界,這

些技巧大都不為人知   過去幾十年來,科學家發現而且實地測試了一大堆能夠加深學習的技巧。然而,出了科學界,這些技巧大都不為人知。這些技巧並不需要電腦軟體、精密器械或是仙丹妙藥,才能讓人變聰明。這些技巧也沒有以堂皇的教學哲學做為依據,企圖提高整班學生的成績表現(這一點,從來沒有人能穩定的做到)。剛剛相反,它們都是小改變,都是關於我們如何讀書或練習的改變,是每個人都可以應用的,是我們馬上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運用的。但是最困難的部分,可能在於相信這些技巧有用。要做到這點,我們得暫時把懷疑放下,因為這些技巧與我們素來被告知的最佳學習方法,完全相反。   想想看,師長總是一成不變的建議,要我們找個「安

靜的地方」,做為專門讀書的場域。這聽起來似乎再明白不過了:沒有噪音,比較能夠專心,而固定在同一張桌子前,也是一個信號,告訴大腦,讀書的時間到了。然而,科學家卻發現,當我們不斷改換讀書的慣例,放棄任何專門用來研讀的空間場域,改為變換不同的地點,我們的學習會更有效率。換句話說,採取一套固定的學習儀式,反而會拖累我們的學習成效。   另一個常見的假設是,若要專精某項技能,譬如說長除法、或是彈奏某段旋律,最好的辦法是騰出一段時間,反覆練習。這又錯了!研究發現,大腦在面對一群混合交錯的相關任務時,從中找出模式的效率,會高過填鴨式只學習一種任務;不論學生的年齡大小,也不論學習的主題是什麼,是義大利文的片

語還是化學鍵的種類,結果都一樣。我忍不住再次想起我那零亂的大學生活方式,很多時候徹夜不眠,然後下午睡大覺,全然不理會任何時刻表。我不會說,那種自由不羈的生活方式可以造就出專精。但是我會主張,在很多情況下,將學習融入隨遇而安的生活中,可以增強記憶;而那些看起來像是耽擱或分心的事務,往往完全不會有負面效果。   對於當前大家愈來愈擔心的,我們對數位媒體的執迷與分神,「學習科學」投下了不同的看法。許多人擔心:離不開電子裝置的小朋友和大孩子,同時被簡訊、推特、臉書牽著走,必定沒有辦法專心吸收課業上的資訊;更糟糕的是,所有這些散亂的思想,假以時日,將來可能會讓他們的腦力下降。手機、電腦、電動玩具都是讓

人分心的東西。當然,對於某些種類的學習,分心確實會造成干擾,特別是需要吸收或持續專注的那種,像是閱讀一篇故事、或是聽一堂課。而且,常常在社群網站上聊八卦,也會偷走你的時間。但是我們現在知道,當我們困在一道數學難題中,或是困在一個創作的死結裡,短暫的分心反而對我們有所助益。   簡單來說,並沒有一個所謂正確的學習方法,或是錯誤的學習方法。而是有許多不同的策略,每一種都有各自最適合捕捉的資訊種類。一名好獵人,會針對獵物來打造陷阱。 讓學習不再是苦差事   在這本書中,我不會假裝我們已經了解「學習科學」。我們還沒有,而且這個研究領域依然不斷製造出新想法,讓局面更加複雜。譬如說:閱讀障礙能增強圖

形識別和模式識別、說雙語的孩子學習能力較強、數學焦慮是一種腦部疾病、遊戲是最佳的學習工具、學音樂能增進科學才能……諸如此類。但是,這些新說法大都是背景雜訊,是風吹樹葉發出的沙沙聲。本書的目的,在於勾勒這棵大樹的樹幹,也就是禁得起詳盡檢視的基本理論與發現。而我們的學習成效,可以藉由這些基本論點和技巧,確實獲得改善。   這麼說吧,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從下往上展開。一開始要介紹的,是科學界已知關於腦細胞如何組成網路、如何保住新資訊的關鍵。了解這方面的基礎生物學,可以替所謂「學習過程的認知基礎」,提供堅實的生理對照。認知科學比生物學又高了一階,而且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它釐清了記憶、遺忘以及學習之

間如何產生關聯。第1章〈左腦是編故事高手〉和第2章〈遺忘的力量〉將為本書接下來的內容,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將會詳細介紹:增強我們腦袋保住事實的技巧,不論我們想記住的是阿拉伯文字、週期表元素,還是絲絨革命裡的重要人物。第3章〈破除所謂的好習慣〉、第4章〈留間隔〉以及第5章〈突擊測驗的威力〉要談論的,也就是記憶力工具。   第三部分——第6章〈分心的好處〉、第7章〈前進之前,先暫停〉以及第8章〈交錯練習〉,將會聚焦在增進理解力的技巧,也就是我們解數學和科學問題時,所需要的那種技巧,這是我們在進行較長程而複雜的任務時(像是期末專題報告、業務簡報、規劃藍圖、文章寫作等)所需要的方法。了解這

些方法如何運作(或至少是科學家認為它們如何運作),將能幫助我們熟悉這些可增進理解力的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決定這些技巧有沒有實用價值、能不能也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本書最後的第四部分,第9章〈不需思考的學習〉和第10章〈小睡一下,你就贏了〉將探討兩種方法,用來吸收潛意識,以增強前面描述的記憶技巧與理解技巧。我把這兩種方法統稱為不用思考的學習,這聽起來很令人欣慰——我在寫作這兩章的時候,也是頗覺得欣慰:這兩種方法真棒!   但是在這道彩虹盡頭的寶藏,不盡然就是卓越。   追求卓越,是很好的抱負,對於那些擁有天分、動機、運氣以及關係,而能贏得大獎的人,我祝福他們一帆風順。但是,瞄準這

麼模糊的目標,有可能讓人掉進膜拜烏托邦的陷阱,反而沒有擊中目標。不,這本書所講的,既是更卑微,也是更宏偉的東西:如何將新主題的新內容,以一種讓它們能潛入我們骨子裡的方式,整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學習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一樁獨立的苦差事。   我們會挖掘最新的科學,找出達成上述目標所需的工具,而且在這麼做的同時,不會覺得受到壓迫。此外,我們還將證明,以前被告知的某些妨礙學習的最大敵人,例如偷懶、無知、不專心等等,可能反而對我們有益。 遺忘的力量 記憶比賽是會誤導人的大場面,尤其是在總決賽。 到了這個時候,臺上只剩下幾個參賽者,他們的臉上反映出各種表情——疲憊、害怕以及專注。賭注這麼

高,他們熬了這麼久,但是只要一個小閃失,一切就將化為烏有。 在一部記錄施貴寶全美「拼字大賽」的影片中,有一幕場景尤其令人緊張,一個十二歲的男孩栽在「opsimath」(晚年開始學習者)這個單字上頭,他好像知道這個單字,他仔細想,有那麼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但是,他多加了一個其實不存在的「o」。 鈴! 鈴聲響起,意思是答錯了。男孩的眼睛睜得老大,一臉不可置信。觀眾席上傳來一片吸氣聲,然後響起安慰的掌聲。他悄悄溜下臺,神情木然。同樣的場景再次上演,另一位有備而來的參賽者也拼錯了一個字。他們在麥克風前垂頭喪氣,或是茫然眨著眼睛,然後沐浴在同樣淡漠的掌聲中。相反的,那些晉級下一輪的孩子,一臉自信,神情專

注。當勝利者聽到她最後一題的單字時,不禁露出微笑——logorrhea(多言癖),她正確拼了出來。 這些比賽往往留給我們兩個印象。第一,參賽者、尤其是勝利者,一定是超人。他們怎麼做到的?他們的腦袋一定不只比較大、比較快,而且不同於普通的腦袋(例如我們的)。也許他們甚至可以「過目不忘」。 其實不然。沒錯,有些人在記憶量和處理速度上,享有天生的遺傳優勢(雖說還沒有人找到所謂的「智力基因」,或是確知這樣的基因要如何運作。)而且也沒錯,這些參賽者多半來自智力光譜上較高的那一端,來自對於累積事實感興趣的書呆子。但還是一樣,腦袋就只是腦袋,而健康的腦袋,運作方式根本大同小異。只要準備得夠充分,而且夠專心,

每顆腦袋都有辦法展現魔法般的記憶神技。至於過目不忘的記憶,就科學家目前所知,並不存在,或說至少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另一個印象比較陰沉,因為它強化了一般常見的自我挫敗假設:忘記,就是失敗!這一點好像不證自明。世界上到處都有心不在焉的青少年、不知放哪裡去的鑰匙、以及對於痴呆症的恐懼,因為健忘感覺就像是失能或惡兆。如果說,學習是建立技能與知識,那麼遺忘就是失去一部分我們已經得到的。遺忘似乎是學習的敵人。 大自然最智慧的垃圾郵件過濾器 其實不然。真相幾乎剛好相反。

利用熔噴製程製配PP濾心

為了解決空壓機精密過濾器的問題,作者陳右叡 這樣論述:

旭然國際,從事研發生產濾心、濾袋及過濾器,為客戶解決各種過濾相關問題,從前端純水製程到後端廢水處理,甚至到海水淡化,行業應用廣泛,多年前創立自我品牌,從一家單一製造商成長為可提供完整系統性過濾與淨化解決方案的企業。在一年的實習中,歷經所有生產部門,有熔噴課、濾袋課、打折課、射出課、模具與精加工課、濾殼生產課,也學習了生產管理,了解一樣產品從接單到排程生產一條龍的流程,並學習各產品製作原理與生產流程,並收集客戶反饋資訊、以及實際更換耗材等工作。過濾在工業中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擔任分離、回收、純化的角色,而因不同的製程與過濾,衍生出不一樣的精密度與型式的耗材,以達到濾心過濾效果與壽命為選擇的依據

,而選擇前也需注意被過濾物質與流體等因素來提供最適合的產品。熔噴濾心原理為利用高溫使PP原料呈熔融狀態,利用高溫空氣產生熔體細流,冷卻固化形成超細纖維,在收集成圓柱狀濾心,透過各種參數調整精密度、長度、外徑、重量,來達到產品標準,並且利用三層式結構來達到高孔隙率、高截留率與高納汙量濾心。而因每個參數並不只影響一個數據,所以利用風量與溫度的配合來使精密度可以快速達到要求,並且利用光軸與計量泵的搭配來調整外景與重量,避免利用接收台距離調整,會造成精密度偏差,利用這兩個調整方式來達到迅速穩定、降低廢料量。而熔噴製程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大,所以要讓製程無時無刻地穩定生產,沒有靠更多的經驗累積與以及完善

的調整方式,這會讓產能、濾心的品質會受到極大的考驗,所以除了積極培養人才來控管使生產品質、產能得到穩定和控制,能否將環境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會是熔噴濾心製程的一大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