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eremyBrown寫的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 和尾崎友吏子的 沒時間才更要學的理家術:家有三子的職業婦女,讓家事╳家計都easy的方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油門輕快油耗改善除碳就對了】燃燒室也說明:嚴重積碳時:需拆卸引擎清洗燃燒室,積碳清除較徹底,但費用較高。 《平時如何減少積碳產生》 使用高品質油品:添加合格的汽油。 減少長時間怠速:偶爾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方智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萬孟瑋所指導 賴炘煜的 畜牧原廢水經減氮、鈣(鎂)處理後管路抗垢之研究 (2021),提出積碳清洗費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畜殖廢水、防垢劑、磁能抗垢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李崇德所指導 高志元的 活性碳流體化床處理半導體廠異丙醇排氣效能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活性碳流體化床、異丙醇、熱能再利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積碳清洗費用的解答。

最後網站[HK]迪米生活控股(01667):2022/23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則補充:我們已實施各種倡議以減少我們的碳足跡,例如減少能源消耗和提高員工的 ... 此外,當卡車和重型車輛處於潮濕和泥濘的狀況下,除非在清洗區進行有效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積碳清洗費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

為了解決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作者JeremyBrown 這樣論述:

亞馬遜評論★★★★★好評讚譽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導致全球約5000萬~1億人死亡。 一百年後,流感仍然是連環殺手! 2020年,英國暴增3萬6千確診破紀錄, 新冠病毒變異失控,聖誕假期湧現逃難! 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布朗博士: 探討百年前流感始末,開啟未來防疫之窗。   1958年亞洲流感,全球約200萬人死亡。   1968年香港流感,全球約百萬人喪命。   1976與2009於美國和墨西哥爆發的流感疫情,奪走全球數十萬人性命。   SARS、MERS、伊波拉、新冠病毒……1918後的世界,人類不斷和疫情奮戰,不斷受到致命流行病的考驗。   病毒無情

,而我們的世界也從此改變。   ★醫學史X病毒學X經濟學X流行病學   ★獨家收錄臺灣版作者序:從美國衛生研究院醫師觀點,專業分析新冠肺炎與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異同   就風險而言,沒有任何事物可與流感相提並論。──湯姆.弗利登(Tom Frieden),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   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資深急診醫師傑瑞米.布朗,在這本書中詳細說明流感的冷酷過往,帶領我們一覽百年來人類對抗流感病毒那充滿困擾、恐慌,和曲折的歷史。   布朗博士從1918年那場殺死數千萬人的流感大流行開始,帶出一系列充滿爭議的問題:   ‧流感桿菌,為何會演變成具有恐怖

致命性的伊波拉病毒?   ‧注射疫苗有必要嗎?抗流感藥物究竟是救命丹,還是騙局一場?   ‧預測流感,可能嗎?人類是否已做好對抗下一次大流行的準備?   ‧灌腸、毒氣、雞湯治病?人類距離最終治癒流感還有多遠?   ‧誰從疫情中獲利?疫情又會激發哪些科技創新與工作機會?   流感如今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常見且輕微的疾病,但美國每年仍有超過30000人因此送命;根據臺灣衛福部網站資料,每年估計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每10萬人約有20人),相當於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九位。   布朗博士深入探討1918年感染者體內流感病毒之發現與復活過程,還有那些曾經用來對付這種疾病的奇特療法──放血、灌腸、香檳、毒氣

。   他也與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病毒研究專家、醫療物資管理者對話,審視與流感大流行相關的若干重要問題,探討人類戰勝流感的可能藍圖。   本書也打破目前圍繞在疾病的對話,解釋疫苗接種、抗病毒藥物的爭議,流感預測的可能性與局限,以及政府在應對流行病爆發時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大流行病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儘管自1918年災難發生以來,醫學研究和技術百年來已有長足的發展,但布朗博士警告說,關於流感病毒,許多重要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甚至是最優秀的專家也束手無策。這種病毒已經出現在人們面前很久了,他提醒我們,要想徹底戰勝,可能還需要很多年。   然而本書也帶領讀者了解醫師

和急診室照顧流感患者的想法,並提供一些可以預防流感的準備,以及若發生另一波致命性流感大流行時,可以採取的措施。   1918年和2020年的世界,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儘管冠狀病毒已成為一種新的威脅,但流感病毒仍然是每年的季節性大敵,造成全球數百萬人因此喪生。從現在起開始了解1918年那場流感大流行的故事及其教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這個故事吧。 名人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 張上淳 教授專業推薦   白永嘉|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   呂 捷|歷史節目主持人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林氏璧|前臺大感染科醫師   許

書華|輔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番紅花|作家   桑迪普.裘哈爾|暢銷書《心臟的故事》作者   大衛.葛雷格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政治分析師   蓋爾.德奧諾弗里奧|耶魯大學急診醫學系教授   「在歷史前面我們學會了謙卑,在疾病面前我們務必得堅強!」──呂捷,歷史節目主持人   「為什麼需要重新理解1918年全球流感造成的重大影響?不只是因為它與此次新冠肺炎,有著近似傳播方式(後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由於在這網路串聯的年代,全球公民對於資訊公開透明與政府公衛治理的要求,與日俱增。這本書以史為鑒,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帶出積極跨界的對話,從而帶領我們思考──如果短期仍無法完全滅

絕病毒,人類又該如何應變,尋找安然度過的各種解方。」──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傑瑞米.布朗醫師,以專業但又能讓一般人看懂的方式,從各個角度切入,帶領你我了解這一百年來人類和流感的戰爭。」──林氏璧,前臺大感染科醫師   「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永不止息。縱貫古今,不難發現這些微小的致病原,竟也足以在人類世界掀起滔天巨浪,從疾病本身,到民生、經濟、心理乃至全球攻防。與其說是戰爭,實為生物間的互動平衡,從歷史借鏡學習,將傷害減到最低。」──許書華,輔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傑瑞米.布朗寫了一本出色作品。從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到我們

最近的疫情,他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為我們與流感的鬥爭帶來全新視角。他的廣泛研究與不乏幽默的行文,使我們想起現代醫學取得的巨大進步,以及每個流感季我們仍然面臨的危險。」──蓋爾.德奧諾弗里奧,耶魯大學急診醫學系教授   「布朗博士這本書,生動地提醒我們流感是當代最致命的威脅之一。藉由閱讀這本廣博又重要的作品,我們也終於明白一百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該如何追捕這位一直沒有離開過的連環殺手。」──桑迪普.裘哈爾,暢銷書《心臟的故事》作者   「作者以專業又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那場造成史上最多人喪生的致命疾病故事。這本書非常及時、有趣,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大衛.葛雷格里,美國有

線電視新聞網(CNN)政治分析師,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節目主持人   「在這本書中,布朗以他專業的醫學和科學角度出發,講述一個關於病毒的精采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最後有些令人憂鬱,但布朗博士行文幽默與嚴謹兼具,令人不忍釋卷。流感如今仍是一個真實又迫切的威脅,布朗在書中也明確點出現代醫療的進步與局限。」──《華爾街日報》   「流感是連環殺手,布朗從醫學史、病毒學、診斷和治療、經濟學和流行病學、衛生保健政策、疾病預防等各個角度,深入淺出探討這種致命病毒感染。」——《書單》雜誌重點書評   「在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布朗的處女作中,他追溯了流感病毒數百萬年的歷

史,對其進行理解和治療的努力以及該病毒的許多毀滅性爆發,是一本精彩的書籍。──《柯克斯書評》  

畜牧原廢水經減氮、鈣(鎂)處理後管路抗垢之研究

為了解決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作者賴炘煜 這樣論述:

畜牧糞尿(畜殖廢水)本質為高有機及含氮物質,極易於在各個處理單元中形成結垢物,導致管路堵塞,進而造成無預警的停機、引起管路爆裂、設備空燒、經常更換設備零件、維修費用增加與較高的能源支出等問題。解決管線及設備結垢的問題主要使用含有複磷酸鹽類的結垢抑制劑,以化學方式處理管線中結垢物,但使用化學性處理需要設備停止運轉,必然會造成生產的損失;另外,清洗所產生的酸性廢液如未經過處理而排入河川中,勢必增加附近生態環境的負荷,可能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此外,現水處理業者最常使用的方法為:汰舊換新的管線;但這不僅增加業者額外的營運成本,也耗費額外的人力資源使用,更增加廢棄物之處理負擔,對於業者和環境維護皆是沉

重的問題。本研究針對畜牧業之管路結垢防治議題以綠色科技技術解決其相關性問題,達到環境永續發展利用之目標,本研究主要完成之研究成果如下:1. 畜殖原廢水之水質檢驗及分析:離子層析分析顯示陽離子以銨根離子(NH4+)及鉀離子(K+)為主要之陽離子,但陰離子中主要為磷酸根離子(PO42-)、硝酸根離子(NO3-)、亞硝酸根離子(NO2-)與硫酸根離子(SO42-);2. 管線結垢物之組成分析:依據SEM/EDS、XRD及FTIR分析,確定管線結垢物之主要結晶物為磷酸銨鎂及碳酸鈣;3. 除垢/防垢技術之實驗室研究模組建置:添加防垢劑(Mexel 432)、奈米磁能除垢器連續流動式循環系統中,具有減緩模

擬水樣中生成結垢之潛勢:4. 畜殖原廢水減氮、鈣(鎂)處理後執行續流式除垢/防垢技術研究模組,放置磁能除垢器之試驗組於此畜殖原廢水減氮、鈣(鎂)處理後之抗垢潛勢較明顯;5. 藉由實驗後之管線內部照片及304鋼材的重量變化可以發現:添加防垢劑及放置奈米磁能除垢器均能對於管線產生抗垢之作用。本研究已於前述實驗結果與分析中驗證添加防垢劑及放置磁能抗垢器皆能抑制於管線結垢物之形成,但考量畜殖原廢水水質狀況較為複雜且不穩定,雖抗垢設備應能延緩管線結垢之時間,但隨著時間的增加仍會有結晶物而生成結垢。

沒時間才更要學的理家術:家有三子的職業婦女,讓家事╳家計都easy的方法

為了解決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作者尾崎友吏子 這樣論述:

要精簡,不要極簡! 為孩子打造安心生活的未來居家, 為忙碌的自己創造一個不被家事追著跑的優雅生活!   你是否經常出門光鮮亮麗,回家卻被家事搞得灰頭土臉?   你想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心、生活充滿活力的環境嗎?   「才整理好又亂了」「煮三餐好辛苦」「待洗衣物堆積如山」……   你是否也在為做不完的家務而煩惱呢?   畢業於紐約大學,任職於建築業,育有三個小孩的本書作者,曾經也有這些煩惱。   在歷經日本311大海嘯後,她經常想到:地球資源和土地都有限,再這麼下去,孩子的未來怎麼辦?   於是她運用智慧,徹底改變家庭樣貌,現在竟然能:   ※一年省下100萬居住費   ※從「被家事

追著跑」變成「輕鬆做家事」   ※從擁有400件衣服,變成一年14件衣服就夠用   ※五口之家只需要4個碗……   她以一套全新的做家事&維持家計的方法,打造了一個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安心生活的環境,並希望能透過本書,把這樣的理想生活推廣到全世界。 本書特色   ‧職業婦女不必蠟燭兩頭燒,也可以過得從容、輕鬆的理家訣竅。   ‧利用列表管理來理家,不僅一目了然、效率奇佳,更讓忙得沒有自己的婦女找回生活品質。 讀者五顆星好評   ‧比起擺滿漂亮家飾照片的同類書籍,更有說服力。   ‧把400件衣服減到剩14件,五口之家卻只有四個碗,真是太果斷了。   ‧如果大家都能開始實踐小而美的生活,這

個鼓勵消費的社會也會逐漸改變。   ‧跟一般人氣主婦的書完全不同,比起其他極簡主義者的書(總讓人覺得有種勉強禁欲、甚至是宗教感),也更溫馨、合理,一般主婦都可以參考實踐。   ‧我也參考作者的主張,把自家的菜單簡化,輕鬆了不少。   ‧簡單易懂,容易引起共鳴,充滿清爽生活所需的智慧。 作者簡介 尾崎友吏子   紐約州立大學畢業。任職於建設業。具有二級建築師、室內裝潢設計師、整理收納指導員一級資格。「cozy-nest小巧生活」部落格經營者。在日本部落格村中的「簡簡單單過生活」「簡約生活實踐家」「職業媽媽育兒經」分類中名列前茅。曾在不動產等等業界待過,目前任職於建設業。育有高中二年級、小

學六年級、小學一年級三個男孩子,是位職業婦女。居住大阪府。本書為其處女作,推出後獲得讀者廣大而熱烈的迴響。   部落格:www.cozy-nest.net   Twitter:@ozcozynest 譯者簡介 卓文怡   1983年生,在大阪攻讀日中口筆譯。擅長實用書籍、推理小說等各領域之翻譯。譯有《明明是基本款,卻很歐夏蕾的穿搭術》《奇蹟業務心法》《讀書不必靠天分》等。   前言 一個讓家事和家計變得輕鬆的神奇魔法  Part1 為什麼選擇精簡生活? 不再為了擁有非必要性物品,而讓自己增加負債。 ‧我曾有「必須更努力工作」「一定要努力賺錢」的念頭  ‧我曾認為「

家愈大愈好」  ‧自購自住的房子,不是「投資」而是「消費」  ‧別為了不必要的物品,而讓自己負債  ‧省下的支出,即使五年不工作也沒關係  ‧搬到比以前小的房子,償清房貸  ‧精簡生活,減少了一百萬的居住費          ‧在緊急時,擁有寬裕的經濟  ‧省下做家事的大量精力,提升生活品質  圖:我家的居住變遷圖  曲線圖表:我家的居住費變遷  Part2 開始過精簡生活的STEP 應該投資的時間與金錢,以及看清重要事情的方法 STEP 1 決定理想的生活模式  STEP 2 要減少物品時,該怎麼判斷?  STEP 3 處理物品時,想想是否有不丟掉的方法  STEP 4 添購物品前必須思考

的事  STEP 5 添購物品時不買錯的方法    Part3 讓家計變得寬裕、精簡物品的方法 請依類別重新檢視 【大型家具•寢具】 ‧光是把床換成打地鋪,至少可省下一千萬日圓  ‧打地鋪才有的優點  ‧不用準備客人專用的棉被  ‧幻想「有沙發就能放鬆」  ‧丟棄、搬家時相當花錢的大型家具  計算公式:可以節省多少呢?  ▼將床組換成打地鋪▼不再準備客人專用的棉被▼把沙發處理掉 圖表:我家減少的家具、寢具  【衣類•衣櫃】 ‧衣服明明很多,卻不知該穿哪一件的單身時代  ‧因為結婚,衣服從四百件變成八十件  ‧判斷標準是喜歡且穿起來舒服  ‧最重要的是現在需要嗎?  ‧說不定哪天會穿的衣服,

根本不會穿  ‧「喜歡」是由自己決定  ‧適合的顏色會改變  ‧減少季節短的衣服  ‧現在衣服已經減少至十四件  ‧選擇一年四季都可穿的衣服  ‧同一件衣物,思考不同的穿法     ‧以配件改變形象  圖表:衣服的四季列表  ‧先生和小孩的衣服  ‧藉由循環庫存法來減少衣服的收納空間  ‧靠宅配乾洗店,打造清爽衣櫥  ‧與母親共用參加喪禮的衣服  ‧五個家庭成員的鞋子共十九雙  ‧「鞋子每天穿容易耗損?」「皮鞋對雨天沒轍?」  ‧成長期的孩子,只準備一雙尺寸剛好的鞋子  ‧使用天然成分的鞋油,每天擦拭二十秒  ‧家庭成員的傘,每個人不到一把  【紀念性物品•資料類】 ‧一個回憶箱  ‧孩子的

作品,要怎麼處理?  ‧捨棄掉想保留所有影像檔及照片的執著  ‧管理資料,善用外接式硬碟與雲端資料庫  ‧使用說明書、食譜等文件的管理方法  Part4 從「被家事追著跑」變成「追著家事」 當一切精簡時,所有事都能迎刃而解。 【廚房工作】 ‧小型開放式廚房,縮短動線  ‧打造美麗且功能性高的廚房  ‧曾經用過、但目前已處理掉不用的器具  ‧不因憧憬而買不實用的器具  ‧五個家庭成員,四個碗  ‧比起單一功能,我會選擇多功能的物品  ‧以鍋子快速煮飯,一點都不難  ‧多功能的保存盒  【縮短做菜時間的收納訣竅】 ‧光取出東西要花幾秒?  ‧把重點放在方便收,而非方便拿  ‧依照使用頻率,分區

收納  ‧調味料的旋轉盤收納,一秒就搞定  ‧開放式收納和封閉式收納哪個好?   ‧不同種類的物品勿重疊,洋蔥式收納最多疊兩層   ‧以碰水和碰火來分類收納   ‧不把鍋子收進櫥櫃的好理由   ‧水壺也要收納   ‧只收納放得進棚架中的餐具   ‧不準備客人用的餐具   ‧食物庫存只有一個抽屜   ‧不買占空間的物品   ‧日常用品也依季節「換季」   ‧緊急防災食物採循環庫存法   ‧使用粉類專用容器,統一收納   ‧液態調味料不要用補充包   ‧餐費節約法   ‧平日飲食簡單,讓特殊日更顯豐盛   ‧以減法來思考營養   ‧不吃早餐   ‧排出比進食重要   ‧不要設定一天攝取三十種食物 

  ‧不做早餐   ‧不用道具也能測量     【縮短做菜和購物時間的訣竅】  ‧料理時不煩惱   ‧別太依賴食譜的搜尋網站   ‧花點心思,節省購物時間   ‧別讓家庭主婦一人擔起做菜的責任   ‧省時省力做便當     【衣物的保養方法】  ‧想辦法解決每天堆積如山待洗的衣物!   ‧衣服改用衣架來晾乾、收納   ‧全家衣服集中放,大幅減少收拾的時間   ‧在無印良品的鋁製衣架上下工夫   ‧非當季的物品和小東西收納進抽屜   ‧不用衣架掛起來的衣服,可在更衣室裡摺   ‧不摺襪子、內衣褲、毛巾   ‧反過來的衣物,不翻回正面   ‧擬定一個連孩子都能自己處理的流程   ‧不清洗多餘的物品

   ‧只用過碳酸鈉清洗衣物   ‧清除洗衣機槽霉菌的方法     【打掃】  ‧不囤積物品及灰塵的生活   ‧過去在面對我最討厭的打掃,相當痛苦   ‧不用從收拾開始的輕鬆打掃   ‧不放置物品在地板上   ‧不要地毯,盡量少裝飾   ‧打造一個可以隨時邀請客人來訪的家   ‧早上和夜晚,將屋子恢復原狀   ‧沒有收拾玩具的問題   ‧減少消耗品的種類   ‧使用身邊現有的工具,不需要清潔劑   ‧不需要洗碗機專用清潔劑   ‧靠壓克力毛刷,不需要清潔劑   ‧不要浴室的排水蓋   ‧廁所裡只需要衛生紙   ‧平日十分鐘,週末八十分鐘的打掃工作     生活小專欄   不擦任何保養品在身體及

臉上   生理期不再不舒服     Part5 精簡生活迎來的寬裕、富有、自由  讓自己更接近真正想過的生活  【享受與孩子們相處的當下】  ‧平日與孩子們去公園   ‧看著孩子們學習   ‧免費的英語教室   ‧享受與孩子們一起製作小點心及料理     【享受輕鬆自在的家常飯】  ‧買安心安全的食品,親手做   ‧挑選食材的原則     【優先挑選喜歡的物品】  ‧營造舒適氛圍的裝潢   ‧天然材質的睡衣,靠貼身衣物放鬆身心     【心靈的空間及自由】  ‧從「總是不夠」變成「十分滿足」   ‧不受物品和金錢束縛的自由   ‧富裕其實就在這裡     後記 打造一個讓孩子安心、充滿活力的世

界   附錄 我的家當細目  前言    一個讓家事和家計變得輕鬆的神奇魔法      「家裡總是很快就亂七八糟。」   「煮頓飯非常辛苦。」   「囤積一堆衣服要洗。」   「忙到無法照顧孩子。」   「希望先生可以幫忙多做點家事。」   「房貸壓力大。」   「對於孩子的教育費及自己老後的生活感到不安。」   「明明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卻無法感到滿足。」   「拚命工作,卻沒有變得比較輕鬆。」      你是否也正有這些煩惱?   我是一個職業婦女,育有三個分別是十六歲、十一歲、六歲的兒子。   曾經因為理想與現實生活的差距甚大,而感到煩悶和痛苦。   幸好,有一個方法讓我變得輕鬆許多

。   這個方法就是「精簡生活」。   因為過去的我,總是打腫臉充胖子,追求過多的東西。   我真正想過的「理想生活」到底是什麼?   該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不斷反問自己「真正珍貴的」是什麼,   並開始逐漸過著精簡生活。   此後,不可思議的變化發生了—   我每年減少一百萬圓以上的居住費,   從「被家事追著跑」變成輕鬆追著家事,   每一天都深刻感受到寬裕、豐富、自由。      本書會把焦點放在我如何精簡,如何靠精簡生活讓家事及開銷變得輕鬆的方法。如果能提供你生活變得輕鬆的靈感,我將備感榮幸。     PART 1  為什麼選擇精簡生活?不再為了擁有非必

要性的物品,而讓自己增加負債。我曾有「必須更努力工作」「一定要努力賺錢」的念頭對於未來的不安……「經 濟成長」「終身雇用」恐怕已經成為美麗的過去式了。這一代的我們,不知道政府推行的年金制度,將來是否真的能兌現;不曉得孩子的教育費要花多少,也不敢生 孩子;收入不穩定,也沒有辦法結婚;不知道年終獎金何時會縮水,或許還可能被開除。大家愈來愈想在可靠的大企業工作,但其實著名的大企業及半國營半民營企 業也變得岌岌可危。我的生活中,一直伴隨著這些不安,導致經常會有「必須更努力工作」「不多賺點錢不行」「我得做得更好才行」的念頭。其實,我都沒察覺到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資源了,而將焦點放在不滿足的事物上。我明明豐

衣足食,卻仍感空虛。我曾認為「家愈大愈好」結 婚時我住在十二坪、兩房一廳的國宅。長男出生後,搬到十五坪、三房一廳的國宅。二男及三男出生時,我們又搬到三十坪的寬敞公寓,當時認為家愈大愈好。我與 上班族的先生結婚,當時自己也是全職工作。在長男出生後,我當了兩年家庭主婦,之後重回職場到建設顧問公司任職。第二個孩子的產假結束後,我轉為兼職。產假期間,我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取得了二級建築師、室內裝潢設計師、整理收納指導員一級資格。目前則從事設計助理的工作。儘管我曾有段時期在家帶孩子沒工作,但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一定要更努力」「不多賺點錢不行」的念頭,所以我選擇再次回到職場。我 們是雙薪家庭,養育三個孩子。

住在三十坪的寬敞公寓時,每天忙到焦頭爛額,沒時間整理家務,也沒喘口氣的時間。因為家裡一團亂,根本無法好好休息。假日 時,就想逃離家到外面走走,藉由購物來宣洩壓力,這是個惡性循環。房子即使裝飾得美輪美奐,卻沒有精力維持窗明几淨,東西不斷增加,毫無減緩趨勢,家裡也 愈堆愈亂。後來,我們碰巧遇到公寓因老舊需要重建,不得不搬家。因為這個緣故,讓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的生活模式。為了搬家,我們看了許多房子,也充分討論,若要買與目前一樣寬敞的房子,費用遠比現在的房價高,房貸也會增加。而且如果家裡的東西多,不僅搬家費用貴,將來也必須花費更多的勞力去整理。

活性碳流體化床處理半導體廠異丙醇排氣效能探討

為了解決積碳清洗費用的問題,作者高志元 這樣論述:

案例廠在製造半導體使用的清洗劑以異丙醇為主,異丙醇屬於低沸點揮發性有機氣體,對人體健康及環境造成潛在的威脅。案例廠在評估各種處理技術優缺點後,選擇活性碳流體化床連續吸脫附後焚化(本文稱為活性碳流體化床)技術控制製程排氣污染。案例廠活性碳流體化床係由吸附塔、脫附塔、氧化塔及預熱塔等設備所組成,吸附異丙醇後的活性碳經由脫附塔脫附處理後,回流至吸附塔使用;脫附塔脫附的排氣則經由氧化塔高溫燃燒。本文控制氧化塔燃燒溫度在850 ℃至600 ℃區間,每個階段往下調整50 ℃,尋找可以達到出口排放量在0.3 kg/hr (法定值為0.6 kg/hr)以下,排氣處理削減率達90%以上的排氣入口端異丙醇(以C

H4表示)濃度上限。在前述要求下,當氧化塔燃燒溫度階段調控在850、800、750、700 ℃,可處理排氣入口端異丙醇濃度上限值分別為275、232、210、185 ppm。然而,當氧化塔燃燒溫度為650及600 ℃時,製程排氣入口端濃度需以166及147 ppm為排氣入口端處理上限值,這兩個燃燒溫度雖然出口排放量符合設定值,但排氣處理削減率未符合規劃目標。案例廠108年度製程排氣入口端異丙醇濃度分布頻率最高為150至200 ppm間,次高為200至250 ppm間;累積頻率分布中位數為180.5 ppm。109年2月案例廠設定氧化塔最適燃燒溫度為800℃,當製程排氣入口端異丙醇濃度最高為22

5 ppm時,仍可符合排氣出口排放量在0.3 kg/hr下,排氣處理削減率達90%以上的條件。在熱能再利用方面,案例廠氧化塔燃燒需電能成本約136萬元/年,但燃燒可提供預熱塔及脫附塔熱能191萬元/年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