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知識青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英時寫的 到思維之路 和朱西甯的 1949來台日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印刻所出版 。

靜宜大學 中國文學系 陳敬介所指導 陳怡津的 臺灣現代民歌(1970-2000)中現代詩入歌現象研究 (2021),提出知識青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代民歌、歌詞、現代詩、修辭。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蔡芳定所指導 蔡筱彬的 嚴歌苓「文革」小說的英雄書寫——以《綠血》《雌性的草地》《床畔》《芳華》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嚴歌苓小說、文革、英雄的重點而找出了 知識青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知識青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到思維之路

為了解決知識青年的問題,作者余英時 這樣論述:

「如何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在革命狂潮與混亂時代中,余英時先生寫給年輕讀者之作 以理性掃除思維路上的亂石與荊棘,解開思想中的障礙與糾結     《到思維之路》是余先生在流亡歲月中,寫給青年讀者的一本小書,原於1954年在香港出版。書中各篇文字來自余英時先生在《自由陣線》週刊的「山外叢談」專欄,原以筆名「艾群」發表,專欄名稱則取蘇東坡「不見廬山真面目,祇緣身在此山中」之意。     書中指出,思想在古往今來的一切統治者的心中祇不過是一種統治工具,和刀劍槍砲沒有任何不同。然而思想絕不能成為政治的工具;任何美好崇高的思想,一旦變成了統治者的工具,便會立刻失去它的所有優點。         余先

生將本書定位為寫給同時代的青年朋友,因此強調書中絕不說教、不煽動、不賣弄邏輯、不擺學究面孔,在寫作上完全採取一種談心式的輕鬆態度,真誠而直白。     身處於激烈的思想戰爭時代之中,余先生希望透過此書,讓讀者學習防身的本領,保持思想的自由,不受專制與極權左右,努力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知識青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0.07.12 音樂萬萬歲 我們純真的年代—流行民歌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年輕人紛紛寫歌唱歌,開創了本土青年原創歌謠的一片天,更扭轉了「知識青年只聽西洋歌曲」的風氣。
 
回首那個年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金韻獎」和「民謠風」,還有許多唱片公司嗅到這股「民歌」興起的市場風向,紛紛讓旗下歌手也穿上白襯衫牛仔褲,唱起清純的「民歌風」作品,搶搭這班列車。
  
𝄞 POP radio Fm91.7
 週一至週五 晚上11pm~1am
 音樂咬耳朵 / DJ 哲緯
 
░► 徐哲緯 ◄░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way2/
☑Fc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nlyvoterhsu/
☑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rzdnbLVcBv546AJwBlvqQ

臺灣現代民歌(1970-2000)中現代詩入歌現象研究

為了解決知識青年的問題,作者陳怡津 這樣論述:

自古以來音樂與詩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歌詞就是音樂與文學激盪下的產物,本文將剖析臺灣現代民歌時期(1970-2000年)的時空背景下,現代詩入歌的特殊現象。臺灣從1970年代因政治環境陷入定位窘境,民族思潮湧起;以及社會情況,因外來文化衝擊,知識階層遂生發民族探尋的意識;繼而影響樂壇發展——流行歌曲退潮,民歌應運而生;至於詩壇情況,則因文學傳統失根,鄉土文學論戰發起,本文即從此四大面向講述臺灣現代民歌的脫胎與變種,進而暸解現代民歌由萌芽、醞釀至發展的概況。此外本文將以楊弦將余光中詩集譜曲入歌為開端,至李泰祥將鄭愁予、向陽、洛夫、羅青等眾多現代詩人作品譜曲入歌為巔峰;進而探究詩人們作品中譬

喻、映襯、誇飾、象徵、轉化等修辭在歌詞上的應用。同時釐清現代詩與歌詞間本質上的相同處,諸如兩者源頭相同、講求節奏、情志諧和、具有音樂性、繼承抒情傳統等特色。也分析現代詩與歌詞在語言、意象運用、服務受眾、視覺形式、題材、情感渲染性上的差異性。最後探究現代詩與歌詞間的交互作用、越界書寫及兩者應該如何相互借鑒並革新的意義。

1949來台日記

為了解決知識青年的問題,作者朱西甯 這樣論述:

  「什麼時候去台灣?日子我不敢說,但保證有船必走……」     1949年,從中國撤退至台,身為軍人的朱西甯,   在飄流的狀況下,書寫體悟生命有限,以日記記錄這段旅程。     我父親,有願,有誓,有使命,生命是有目的的。……《1949來台日記》,於南京,他二十三歲,看到在台灣練兵的孫立人將軍的「新軍」招考章程,遂棄正就讀的杭州藝專,報考加入「新軍」來到台灣。那是孫將軍召喚他,他回應感召,日記記錄了這段初願啟動的時刻。──朱天文     這位投筆從戎的青年小說家和他同艘船渡海來台的同袍們亦不知道,他們因著歷史的撥弄,待在島上四十年,得以自由返鄉時,親人大多不在,自己也已成了物事全非的浦

島太郎。     作為這位青年小說家的讀者、作為親人後輩,我讀時不免百感交集不知該如何看待這位「最晚認識、小我四十歲」的我父親朱西甯,尤其他的純真正直,每叫我想跳入書中敲醒他,但畢竟終其一生他完成了包括二十六本小說在內的著作四十一本,在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包括我打擾負累參與其中的他的中壯年和晚年,見證他從沒鬆過手中那一支筆,並始終對文學後輩如同對當年的同袍友人一樣的鼓舞提攜,他完全對得起昔年那位青年小說家。──朱天心   本書特色     ‧一紙招募海報而投筆從戎的青年,用一本泛黃簡陋但潔淨的筆記本,記錄了飄流至台的過程。  

嚴歌苓「文革」小說的英雄書寫——以《綠血》《雌性的草地》《床畔》《芳華》為例

為了解決知識青年的問題,作者蔡筱彬 這樣論述:

嚴歌苓(1958-)是當代知名美籍華裔女作家,出生於中國上海。十三年的軍旅經驗,造就她成長為一個性格堅韌、高度自律的作家,也讓她對於「軍人」群體有不同於他者的觀察和審美取向。作家在適學年齡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文革」所引發的創傷和災難是一場「浩劫」,「是一種文明的大倒退」。「文革」粉碎了生命主體的完整性,最嚴重的破壞不僅是肉體上的摧殘,而且還是心理上的精神創傷,它使整個民族喪失了對歷史真實與道德良善的信心;因此,「文革」對嚴歌苓創作生涯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細數嚴氏小說作品,無論是早期「女兵三部曲」:《綠血》(1986)、《一個女兵的悄悄話》(1987)、《雌性的草地》(1988),還是近

年作品《床畔》(2015)、《芳華》(2017),作家三十餘年來持續關注英雄,堅持書寫英雄、審視英雄,除了是對自己戎馬青春的「尊重」和「交代」外 ,又蘊含著怎樣的創作圖景?有基於此,本論文研究主軸聚焦在嚴歌苓文革小說中的「英雄」書寫,透過《綠血》、《雌性的草地》、《床畔》、《芳華》的梳理與驗證,剖析作家對「英雄主義」的審視與思考,展露作家個人精神價值的追尋及其對於人類生命理想方式的探索。研究方法採「文本分析法」及「歷史研究法」;詮釋的理論工具則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薩義德(Edward Waefie Sai

d,1935—2003)「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朱光潛(1897—1986)「文藝心理學」﹙Literary Psychology﹚「悲劇心理學」﹙Tragic psychology﹚、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鏡像理論」(Mirror Stage)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性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y﹚等。論文分五章:第壹章〈緒論〉載明問題意識的形成、先行研究文獻的回顧與述評、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貳章〈嚴歌苓文革小說英雄書寫的創作動因〉分從「

文革經驗:寫作源於「創傷記憶」」、「軍旅經驗:青春與戰場」、「移民經驗:視野更廣闊的文革書寫」論述嚴歌苓文革小說創作的外緣因素;第叁章〈嚴歌苓文革小說的英雄書寫的敘事脈絡〉則從「當『英雄』成為『政治』身份」、「當『英雄』是一種人格精神」兩大層次,闡釋嚴歌苓文革小說「英雄」書寫的思想內蘊;第肆章〈嚴歌苓文革小說「英雄」書寫的評價與反思〉特將作家自發性與讀者他律性的觀點互融互滲,得出「政治權力主體對人的靈肉交逼」」、「寫作主體第後設性地介入敘事引導讀者審思人性之惡」、「矯枉過正過度解構及對英雄主義的重構」三種研究所得;第伍章〈緒論〉總結研究成果並提出未來具體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