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牆置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球科學系 簡芳菁所指導 林庭州的 瑪莉亞颱風(2018)快速增強及結構演變之數值模擬研究 (2021),提出眼牆置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快速增強、數值模擬、颱風、暖心結構、海溫敏感度、海表通量。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大氣科學碩士班 沈鴻禧所指導 黃嘉宏的 瑪莉亞颱風 (2018) 影響臺灣 之數值模擬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颱風降雨、模式模擬的重點而找出了 眼牆置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眼牆置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瑪莉亞颱風(2018)快速增強及結構演變之數值模擬研究

為了解決眼牆置換的問題,作者林庭州 這樣論述:

瑪莉亞颱風(Maria)於 2018 年 7 月 3 日於關島東南方海面生成,從 5 日至 6 日,其強度迅速增強進入快速增強(Rapid Intensification; RI)過程,並於 RI 結束後不到 24 小時便進行了一次眼牆置換。本研究利用 WRF 模式搭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ECMWF)之 ERA5 全球模式資料為初始場,同時利用颱風動力初始化方式,分析瑪莉亞颱風 RI 過程以及結構變化。 模擬結果顯示, RI 的發展主要受到內外兩對流區強度的影響。在 RI 開始前,內核區

高層的對流活動,以及較低的環境垂直風切,使得潛熱能夠有效釋放,形成高層暖心結構,進而使颱風中心最低氣壓下降,高層暖心與中心最低氣壓之間的正回饋,有效提高颱風的強度,使颱風進入 RI階段。在 RI 後期,即便颱風對流強度沒有顯著的減弱,但是由於強對流活動主要集中在外圍,能量無法有效傳遞至內核區,導致內核區對流減弱,使得高層暖心結構無法維持,颱風強度停止增強。 為瞭解海表溫度以及海表通量傳輸對於 RI 的影響,本研究進行改變海溫以及改變海表通量計算方式之敏感度實驗。結果顯示,當海溫降低2°C 以上時,不會發展 RI 。當海溫降低1°C 時,依舊會發展 RI ,但是受限於海表熱通量不足及垂直結構傾

斜等影響,高層暖心結構以及 RI 持續時間較短。當海溫增加1°C 時,颱風強度不論是在 RI 前、中、後都有更為顯著的增強,高層暖心結構更能夠維持,且垂直結構較不為傾斜。而改變海表通量計算方式,使得海表面阻力減小以及海表向上傳輸的熱通量增加,對於 RI 後期的增強更為顯著,且高層暖心結構更為明顯。

瑪莉亞颱風 (2018) 影響臺灣 之數值模擬研究

為了解決眼牆置換的問題,作者黃嘉宏 這樣論述:

瑪莉亞(Maria)颱風,是2018年生成的第八號颱風,在合適的環境場配合之下,瑪莉亞在7月6日達到強烈颱風等級,其後因為颱風眼牆置換,強度減弱,在7月8號經過快速增強下,重新達到強烈颱風等級。隨後因為較冷的海溫影響下,使瑪莉亞強度逐漸減弱;7月10日颱風影響到臺灣地區,最後在7月11號登陸中國大陸福建省。本研究個案,為近似西北颱風之路徑,颱風自關島東南方海域生成,受到高壓導引氣流影響,颱風中心穿越彭佳嶼和基隆間,的臺灣北部海域,後因颱風北偏,並未形成西北颱,且未登陸臺灣,最後直撲中國大陸福建省,但受颱風導引之西北氣流,導致北臺灣降下豪大雨,造成嚴重的災害,譬如竹子湖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豪雨

等級306 mm。本個案使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模式3.9版本進行模擬,模擬起始時間為7月10日0000 UTC,結束時間為7月12日0000 UTC。模擬結果顯示,三種微物理參數(WRF Single-Moment 5-class, WSM5、WRF Single-Moment 6-class, WSM6、Eta/Ferrier, ETA)模擬個案,所得到24小時累計降雨的空間分布,均十分接近觀測值,在北部山區平均累積雨量達130 mm有成功模擬出來。另外地面氣壓的模擬位置、中心氣壓也和實際觀測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