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avidChristian寫的 起源的故事(「大歷史」學派開創者大衛.克里斯欽2018年最新扛鼎巨作) 和曹銘宗的 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馬可孛羅 和貓頭鷹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徐興慶所指導 劉建偉的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2021),提出牛津學堂由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鐵路、西學、概念史、文明、晚清中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政治學系 梁文韜所指導 馮琮瑋的 新界鄉議局對港英政府在1968-1984年間的土地政策之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鄉議局、香港研究、港英政府、丁屋政策、侍從主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牛津學堂由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牛津學堂由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起源的故事(「大歷史」學派開創者大衛.克里斯欽2018年最新扛鼎巨作)

為了解決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作者DavidChristian 這樣論述:

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人類從何處而來?又該往何處而去?」 《起源的故事》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答案。 獲選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書單,讚譽本書是人類未來發展的指引 入圍Goodreads年度最佳歷史與傳記類圖書 林俊良、孫維新、陳文屏、黃春木、黃貞祥、楊士範、蔣竹山、謝哲青、顏聖紘等諸方學人一致推薦 「大歷史」學派開創者、TED影片點擊九百五十萬次的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欽最新力作! 【內容簡介】 跨越自然與人文學科的藩籬,重新構建你對歷史的認知, 走過一趟一百三十八億年的「歷史旅程」 大多數歷史學家研究的是一小片段的時間,他們凸顯特定的日期、個人及文獻。但研究從大霹靂直到今天,

甚至深入遙遠未來的歷史,會是什麼模樣?注視太古以來的時間,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理解宇宙、地球,以及自身存在的方式呢?這些正是大衛.克里斯欽開始探討「大歷史」觀念時試圖解答的問題,人類從何而來,又會往何處而去。 《起源的故事》將打破一般人對歷史的認知,跨越自然與人文學科的藩籬,帶領讀者走過整整一百三十八億年的「歷史旅程」。本書會聚焦於決定性的事件,諸如宇宙大霹靂、地球誕生、人類出現、農業興起與文明發展,連結一切事物的關聯性,構成一個單一卻連貫清晰的「歷史敘事」,為所有人類知識提供宏大的知識架構。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一九八○年他任教於澳洲雪梨,時時擔心現代世界充斥著核武威脅,人類間充滿種族文化等等

的隔閡與偏見,人們的眼見局限於民族、地區與國家。他深感往昔的歷史教學、歷史觀念無助於客觀傳遞知識,反而更加深、加劇人類的衝突,因而起心動念思索如何教授一門「總和的人類史」,開創所謂的「大歷史」學派。 其後,大衛.克里斯欽更跟比爾.蓋茲合作,聯手打造「大歷史計畫」,針對歐美的中學生、大學生,以及有志傳授「大歷史」觀念的教師,設計一系列線上課程,大力推廣綜合天文學、生物學、考古學、物理學、歷史學的跨界新知識。著名的全球史、世界史學者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因而讚譽大衛.克里斯欽的成就,足以媲美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 本書關於宇宙源起、生命起始、人類

誕生和未來可能走向的驚人洞見,已大膽重構了我們在宇宙中的定位。 【各界推薦與國際書評】 林俊良|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講座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謝哲青|歷史文化工作者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列) 太空到底有多高?宇宙的極限在哪裡?人類到底是打那兒來的?大地生物的終點站又在哪?相信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難解答的問題。這本書由廣義的歷史觀出發,以獨特的推理模式加以剖析,或許可為這近乎詭論的問題提供一些蛛

絲馬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 這本《起源的故事》由歷史學者撰寫、歷史專家翻譯,異於一般由科學家撰寫的角度與風格,帶領我們探討宇宙天體、地球生命,以及人類文明的來龍去脈,有些仍然不知道「為何」而來,但能夠大略敘述「如何」而來的宏觀歷史。──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陳文屏 歷史,是一門回顧的學問,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總是由如何回顧所決定。歷史,也是一門反思的學問,我們如何定位及展望自己,總是由如何反思所決定。本書將人類簡短卻自大的歷史放入悠遠壯麗的宇宙史中重詁,讓我們得以更真切地認識自己。──建國中學歷史老師黃春木 克里斯欽讓我們與大歷史的距離不再遙遠,《起源的故事》從宇宙的起源一路談到生

命、人類和文明的出現,讓我們感到地球上短短幾個秋的紛紛擾擾,彷彿全都是庸人自擾,即使媽祖一再托夢,也不會執著於發不發大財的俗世塵囂。有了大歷史觀,才能真正用知識立足地球、胸懷世界、放眼星系、征服宇宙!──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黃貞祥 本書宏大廣博,是本非常建議花時間好好一讀的巨作,作者從「宇宙」的起源,而非「人類」的起源談起,足見其意圖。我特別喜歡用時間軸來提供這個故事一個基本年代概念,讓我們意識到在宇宙的維度中,人類的城市國家概念不過是兩分半前才開始的,令人感受到滄海一粟,人類之渺小,能用更寬闊的視野看待人生和世界。──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楊士範 繼《極簡人類史》、《大歷史》之後

,我們又有一本簡明版的大歷史專著,這回大衛克里斯欽以更淺顯易讀的方式講述宇宙起源、人類誕生及未來發展的宏大故事,身為他的書迷不可不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蔣竹山 我長久以來都是大衛.克里斯欽的書迷。他在《起源的故事》裡,將出自眾多科學及歷史學科的證據和洞見,巧妙地編織成了一部淺顯易懂的歷史論述。──比爾.蓋茲 在《起源的故事》裡,大衛.克里斯欽發現一種絕妙的方式,運用歷史將我們對世界的全套知識排定次序。這是絕妙的成就。──卡洛.羅維里(Carlo Rovelli),理論物理學家,《七堂簡單物理課》、《時間的秩序》作者 對我們當前所理解的宇宙、太陽系、海洋、山脈和礦物、地球上的一切

生命,乃至人類文化與成就驅動力量之起源的壯麗精煉。只用了三百頁左右的迷人散文,就把這一切科學、藝術及人文學科的無數洞見編織起來。全書的迷人觀點,加上優秀驚悚小說令人手不釋卷的力量,令本書成為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在人類對自身之於地球、乃至地球之於宇宙的地位亟需更透徹、更明智的理解之際應運而生。──肯恩.羅賓遜爵士(Sir Ken Robsinson),《讓天賦自由》作者 一部非凡之作,將我等妄自尊大的人類放回宇宙中的應有位置,同時也說明了人類文化與知識故事,何以對我們理解當下、形塑未來至關重要。」──梅里.威斯納-漢克斯(Merry Wiesner-Hanks),世界歷史學會會長 一部迷人的宇

宙史,從時間的曙光到遙不可及的未來。──亞馬遜讀者書評 大多數史學家研究的是最小區段的時間、注重具體的日期、個人和文獻。可若是從大爆炸開始一直研究到遙遠的未來,歷史的風貌將會如何?如果以整個時間變化的幅度來研究宇宙、地球和我們存在方式,歷史又會是如何?──亞馬遜讀者書評 克里斯欽用「大歷史」概念拋出了這些問題,是了解我們過去、起源和未來何去何從最有趣的新方式。在《起源的故事》一書,他帶領讀者探索了長達十三億八千萬年的歷史,把重點放在定義事件、主要趨勢和關於人類起源的深度問題上。他找出了串連萬物萬事的線索,從地球的起源到農業、核子大戰等等的萌生。──亞馬遜讀者書評 《起源的故事》對宇宙的起

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崛起和未來,有令人驚嘆的見解,堪稱重新規範了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比爾.蓋茲說,本書基本上是將大歷史課程濃縮成一部小書。──亞馬遜讀者書評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為了解決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作者劉建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旨是探究「鐵路」在晚清中國時期的概念變遷。有別於過去以政治史、經濟史的角度看「鐵路」對中國社會的改變及影響,本文試圖以「概念史」的角度,體現「鐵路」從海外進入到中國的過程中,經由「脈絡性轉換」的途徑,以達到符合與適用在中國脈絡的「鐵路」。「鐵路」在19世紀作為一項「西學」知識出現於中國後,經歷數十載的時間,從最初的被介紹,再到被接納,最終被認可用於國家的發展,此一歷程可謂極其複雜且艱辛。只是當「鐵路」被建造出來後,晚清中國的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甚至是一般平民百姓,因個人、群體的知識背景、地域差異,以及所面臨到境遇有別,產生出對「鐵路」不同的想像與憧憬,這也間接導致「鐵路」在中國的形

塑,難以有一個整體的共識。畢竟晚清中國所面臨到是重大的歷史轉折期,是故此刻「鐵路」所呈現出來的歷史圖像,諸如商貿的運輸、國防的需求、對西方列強的抵抗,甚至是對國家再造的希冀,映顯當時中國「鐵路」概念是富有能動而非僵固的時代特質。

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作者曹銘宗 這樣論述: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貴史料終於出土,專家學者為了記錄這項驚人的發現,特組成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灣史新聞》六百萬年紀念特輯,希望還原歷史真相,帶領讀者重新來到事件發生的現場,甚至直接感受台灣島誕生之際的地質衝擊,讓讀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真實。   用新聞形式說歷史,圖文並茂還原事件現場!   【精采內容】   本紀念特輯精選台灣史新聞通

訊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社論,以報紙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現從古至今所有人類與台灣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全書依時代背景分為六卷,從台灣島誕生開始,歷經史前、荷西、明鄭、清治、日治等時期,直至民國百年,一路展現台灣豐富的樣貌。無論是政治事件、民生經濟、藝文活動或名人軼事,都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   你將能從百萬年等級的歷史維度,看到所有在這個島嶼上曾經發生的大小事。書中不僅呈現台灣在地觀點,更連結國外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宏觀的格局與視野。除了豐富的知識內容,還融合了逗趣的漫畫及小廣告,增添閱讀的趣味。   這是一本將複雜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的書,也是第一本結合自然地質科學、考古人類學及歷史研究的台

灣史專輯。只要擁有本書,你就能輕鬆掌握台灣史!   【好評再版】   ◎2016最新增訂版新增近年大事年表   ◎邀請向陽、孫大川、陳其南、吳密察專文推薦 名人推薦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副研究員審訂   ◆前臺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專文推薦   ◆李乾朗、胡台麗、南方朔、莊永明、陳其南、吳密察、孫大川等三十位重量級學者專家,一致推薦!   【專家學者共同推薦】   ◎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授)   ◎王志宇(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   ◎王偲宇(壽山高中歷史教師)   ◎伍少俠(台中二中歷史教師)   ◎向陽(詩人、台北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   ◎何飛鵬(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呂理政(前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李乾朗(臺灣藝術大學教授)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周婉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吳密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南方朔(知名作家、評論家)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胡台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曹永和(已故中央研究院院士)   ◎莊永明(《台灣第一》作者)   ◎莊德仁(建中歷史教師、台師大

歷史博士)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正宜(南湖高中歷史教師)   ◎陳其南(前文建會主委、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陳惠珠(北一女中歷史老師)   ◎陳濟民(臺灣博物館館長)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楊典錕(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葉倫會(台北散步者兼海關博物館創館館長)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潘朝成(木枝.籠爻)(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專任講師暨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創會會長)   ◎蔡錦堂(臺

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鄭永常(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一致好評】   「本書最吸引人的一個特點是採取新聞報紙的架構,將台灣歷史從史前時代一路鋪陳至今,特別適合初次接觸台灣史的讀者。」——陳其南/前文建會主委,臺灣大學人類系兼任教授   「無論作為台灣歷史的入門課本,或者作為增進台灣知識的小百科,此書都具有閱讀的指標價值。」─向陽/詩人,臺北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   「《台灣史新聞》依照新聞紙的編輯、撰述慣例,將目前吾人較為熟悉的專題記述體之台灣歷史加以拆解後重寫,形成了一個新的台灣史敘述。這種台灣史敘述很像另一種素樸的歷史撰作體

裁:年代記(Chronology),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可謂創見。」─吳密察/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和過去許多博物館的陳列或台灣史專著之章節安排不同,《台灣史新聞》裡的原住民不再只出現在史前時代,而是貫串全書的歷史存在,這對原住民來說,是非常窩心的事,因為它真實反映了台灣文化歷史的全貌。撰文曹銘宗、審定翁佳音都有老番人的形神,視野果然不同。」─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政治大學台文所兼任教授   「本書同時呈現台灣與世界歷史發展脈絡之間的連結,具有宏觀歷史的格局與視野。」——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授   「本書透過編年史的作法,將各種事件以新聞報導的方式呈現,在編輯上令人有耳目

一新的感覺,拉近了人與歷史的距離。」——王志宇/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台灣史新聞》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兼具實用功能的歷史類讀物。」——王偲宇/壽山高中歷史教師   「新聞是目擊歷史的有力材料,當一篇一篇歷史的材料累積,歷史真相的輪廓便有可能逐漸成形。」——伍少俠/台中二中歷史教師   「以台灣觀點看台灣,有自主性,也有專業,是一本公正客觀、包羅萬象的著作。」——李乾朗/臺灣藝術大學教授   「《台灣史新聞》是一部縱橫古今中外、氣勢磅礡的史詩。讀者可以在這部結合照片、漫畫、新聞的編年史詩中,盡情發揮台灣史的歷史思考與歷史想像力!」——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歷史就是新聞,新聞也是歷史。兩者都是時間之河的漂流物。而今,兼習歷史與新聞的曹銘宗先生,用新聞體寫台灣史,不僅貫穿了古今,也讓故事不再漂流。」——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這是由台灣文化工作者曹銘宗所寫的一本新書。基本上,他以新聞報導的方式來書寫台灣的歷史,實質上則呈現重大事件,以及多采多姿的文化,特別是把台灣與世界結合在一起。除了珍貴而清晰的相片,還有許多少見的地圖、插畫,以及版畫,而杜福安的四格漫畫更讓本書生色不少。當然,吾友翁佳音的審定,保證了嚴謹。我很喜歡,因此,樂意推薦給大家。」——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台灣史新聞》由具

有豐富歷史與人文知識的優秀新聞人曹銘宗先生執筆,將台灣從史前到二十一世紀發生的重要事件以創新而濃縮的報紙新聞排版方式呈現,讓讀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重點,毫不費力地吸取從台灣本土觀點出發,兼具國際視野的台灣史內容。最令我印象深刻且感動不已的是看到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在《台灣史新聞》中占了顯著的篇幅,引領我們審視台灣族群文化的根源與族群間權力的消長,以建構更全面而公允的台灣史觀。」——胡台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將盤根錯節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適合任何想對台灣歷史有概廓性理解,但不想在心思上有過度負擔的人。歷史能以如此輕鬆自然的方式呈現,實在令人喜悅。」——翁嘉聲/成功大學歷

史系教授   「《台灣史新聞》每一則都有個主題,透過記者的筆法,努力呈現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始末因果,還有後續影響。且除關心台灣的重要大事外,還搭配同時期世界史的發展,開拓讀者的國際觀視野。真心推薦這本好書,給想要更深入了解台灣史的讀者。」——莊德仁/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本書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以新聞方式呈現,每階段的台灣大事,都搭配精美圖片、漫畫和照片,相當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值得推薦給所有莘莘學子,以及想了解台灣史的朋友。」——陳正宜/南湖高中歷史科暨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種子教師   「這本《台灣史新聞》以報紙的模樣,用新聞、特稿、社論、漫畫等常見的格式,讓讀者能像讀報紙一樣,輕鬆

、不經意地就把臺灣史上發生過的大事了然於心,真有「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效果。一般編年史或大事記,不是過於瑣細,就是枯燥無味。這本書不一樣,它選錄了最重要的紀事,並且為它們加上了知性的趣味。」——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台灣史。作者以簡明的文字、精采的插圖,依時序發展來鋪陳關鍵時刻,還原歷史現場。書中的文字述說動人的故事,又配有許多精美插圖。總之,本書既適合閱讀,也可以提供查考、檢索,值得讀者仔細觀覽。」——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本書立意恢弘而取材嚴謹,一冊在手宛如直擊台灣史乃至東亞史、世界史的重大事件發生現場,自是可收寓教於

樂之功。」——楊典錕/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不但在篇幅、主題上充分凸顯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的歷史角色,不同於一般從上而下的制度性、結構式歷史陳述,而是以立足歷史現場的新聞觸角、想像空間,讓讀者對異時空的歷史產生連結感、同理心,甚至舉一反三,發出會心的微笑。」——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請大家不要小看這一本像是報紙的《台灣史新聞》,作者揚棄了『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的陳舊觀念,從地質學和考古學研究所得的史前時代紀錄開始,把台灣人類活動史拉早到更新世冰河時期。」——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拉大歷史格局直指台灣核

心,宏觀且不偏頗地報導台灣原住民族護土、衛家、失土、失根過程中被輪暴式的殖民史。這是遲來四百年的新聞!wanai!(wanai是噶瑪蘭語的謝謝)」——潘朝成(木枝.籠爻)/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專任講師暨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創會會長   「《台灣史新聞》一書以報紙形式編排,配合趣味的『商業廣告』與『漫畫』,使閱讀台灣史不再枯燥無味。」——蔡錦堂/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表面深入淺出,輕鬆易讀,然而每篇報導旁徵博引,史料豐富而嚴謹,值得一般讀者與歷史研究者參考與借鑑。」——鄭永常/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新界鄉議局對港英政府在1968-1984年間的土地政策之影響

為了解決牛津學堂由來的問題,作者馮琮瑋 這樣論述:

近年來香港土地問題成為各界爭議的議題,而新界原居民的丁權被社會普遍視為特權,而有市民更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裁定新界原居民只能在私人土地興建丁屋,而其他方式興建丁屋不屬於傳統權益。然而回到港英政府管治時代,丁屋政策是配合港英政府在1970年代土地政策下的措施,使鄉議局支持發展新界。本研究以鄉議局為研究對象,從歷史檔案分析從1968至1984年期間土地政策對鄉議局的影響。本研究試圖以侍從體制的理論結合鄉議局分別與中英雙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