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 4m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華梵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李福星所指導 游承燁的 光纖掃描控制機構研製 (2018),提出焦距 4m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微線性致動器、LabView、雷射光纖、掃描軌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林慶煌所指導 李漱石的 微型化高廣角內視鏡之光學鏡頭設計 (2017),提出因為有 內視鏡、長景深、大視場、光學模擬的重點而找出了 焦距 4mm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焦距 4m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光纖掃描控制機構研製

為了解決焦距 4mm的問題,作者游承燁 這樣論述:

本論文光纖掃描控制機構研製,完成包括模擬製作、雛型設計、測試分析、機電整合、雷射光纖鏡組、微線性致動器模組、myRIO嵌入式控制器。採用LabView人機介面軟體建立系統控制模式,配合myRIO嵌入式驅動器驅動微線性致動器,導引光纖投射雷射光點可0.2mm精度掃描4x4mm正方形區域。光點掃描2x2mm內圈中心區域其光暈直徑約為1mm,光點掃描外圈即2x2mm以外到4x4mm以內區域,因透鏡散射因素其光點直徑約為4mm。本研究完成雷射光點引導系統,可成功操控光纖載具平台轉動角度及光點掃描軌跡,同時操作雷射光點掃描區域之光暈擴散誤差,整合誤差補償機制達到光纖掃描系統控制目的。

微型化高廣角內視鏡之光學鏡頭設計

為了解決焦距 4mm的問題,作者李漱石 這樣論述:

內視鏡因其特殊的構造,可以觀察人眼無法直接觀測的物體或場所的內部狀態。目前廣泛應用於醫療與工業中,如醫療上的生理檢查、微創手術,工業上的品質檢測、管道檢查等,應用的層面眾多。本文所設計的內視鏡鏡頭特色在於完成大視場、長景深的內視鏡頭,並保持良好的成像品質。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的醫療用內視鏡鏡頭設計,選用兩片球面塑膠透鏡與兩片非球面透鏡,組成內視鏡組,搭配OmniVision公司的OV2741型號的影像感光元件,具備1080P的顯示品質,鏡頭長度4.97mm,鏡頭外徑4mm,以達到縮小鏡組。全視場100度,採用F/4光圈,相對照度全視場大於40%,全視場光斑大小小於2.5μm,全視場場曲小於0.0

5%,全視場MTF在178.6 lp/mm大於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