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喪文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溫柔喪文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沒力史翠普寫的 寫吧!為了抵達自己:放下自卑與恐懼,重新認識自己的寫作練習 和羅納‧費德烈克的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找到關係平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丧又温柔的文案温柔到心碎的文案 - 句子大全也說明:丧又温柔的文案温柔到心碎的文案. 栏目: 伤感句子 / 发布于:2020-07-18 / 人气:172. 1.最心凉的事情莫过于,我还在痛苦里挣扎徘徊,你却迫不及待地撇清关系,干干净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世潮所出版 。

最後網站丧又温柔的文案- 句子大全 - 说说心情短语則補充:丧又温柔的文案 ... 1、直到三十岁才知道,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而不是虚伪。 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溫柔喪文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寫吧!為了抵達自己:放下自卑與恐懼,重新認識自己的寫作練習

為了解決溫柔喪文案的問題,作者沒力史翠普 這樣論述:

只要真誠地為自己而寫,人生就會改變!   寫作自帶魔法,   會讓人自然而然走進自己的內心,   幫助人們走出各自的低潮與轉折,   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只要一支筆、一張紙,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   57堂自我療癒的心靈寫作課   3大寫作守則   沒力寫作課的三大守則──不要否定、不要限制、不要比較。寫作時,請對自己誠實,不要因為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而放棄或者粉飾,心靈寫作的文字是為自己而寫,不用框架逼迫自己,也不需跟其他人比較,請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   4步驟斷捨離   書中將教你利用日記搭配九宮格整理心情與想法,並透過「打開→檢視→篩選→採集」四步驟,將來不及發洩的

情緒、過時的價值觀、痛苦的回憶斷捨離,留下靈感與好能量。   7個主題練習   藉由寫作練習更進一步認識自己。利用自我介紹、換位思考重新建構自我,用寫作主題找到你什麼時候感覺很好,又什麼時候會覺得尷尬,還有你努力的痕跡在哪裡?這些細節,決定了你是誰,也決定了你的人生。   │關於本書│   非常熱愛閱讀與寫作的沒力史翠普,長期教授心靈寫作課。她鼓勵學生以不加修飾、誠實的自我對話撰寫心靈日記,從中找到情緒與想法的根源、釋放傷痛,為生命課題解套。   這本書是沒力教授心靈寫作課十餘年的經驗總結,也是她自身遭遇憂鬱症侵襲,並用寫作自救的經驗分享。在2011年,《抵達自己》曾經出版過第一個版本

,在累積了十年經驗後的今日,沒力將舊稿重新翻修,添加許多寫作方式與自我探索的技巧,完成了這本全新的《寫吧!為了抵達自己》。   她在書中提到:「所有旅程的目的,都是為了抵達自己。」只要是誠實寫下的文字,都藏著指向內心的線索,也將會是改變生活的關鍵。期待每位讀者,都可以在這趟由紙與筆構成的旅程中,找到你所期待的自己。 名人推薦   阿飛 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曾彥菁 作家   廖文君 人生整理教練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療癒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每一個人所寫出的文字,是自己的另一種面向。   本書作

者經過十年淬鍊的新版心靈書寫,   讓我們從中看見──如何用文字來闡述生命的力量。──廖文君  人生整理教練 沒力寫作課學生心得   回憶起來很多感觸、原來寫作是這樣子的感覺。   當時剛參與寫作課程時,我很執著於自己文筆不夠好的問題,透過心靈寫作課程,我意識到更多比技術層面更重要的事情——寫作不是武術大會、只看文筆高低的格局,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世界。   透過心靈寫作,將隱藏在內心深處中的各種矛盾,慢慢挖掘出來、精煉跟提升。發現自己更多面貌是一種樂趣。寫作從痛苦的成長,變成一種挖寶的樂趣。這轉變的過程,我認為是心靈寫作課程最珍貴之處。──學生 Fang   會想參加沒力的心靈寫作課是

因為想看更深層的自己,想要清除在潛意識裡面的絆腳石,被別人絆倒就算了,自己絆倒自己不就太虧了嗎?隨著課程的進行,平常心裡的OS因為化成文字而變得有條理起來,課程進行到一半,其實就開始走出舒適區,會強迫自己去思考平常不會去看的部分。寫下來,一方面去轉念,一方面騰出更多的空間放進新的想法和空間。而且沒力有種魔力,會讓人想對她傾訴,並且期待她的回答。在沒力的陪伴下,我蛻變成美好的自己,而這個自己,本來就在我的深處!謝謝沒力❤──學生 玉蘋   曾經寫過文章一段時間,後來隨著生活和工作的改變,漸漸地忘記了這件事。在mail往來的過程中,又想起了過去自己用文字朝虛空某處丟石頭的日子,每個字每個段落都是

我的一部分,以為存著不動也無所謂,但寫了之後才發現,經驗和記憶是水,沒有石頭打擾,便失去優美的波紋和擾動。   謝謝沒力細心的文字往來,也期許自己細水長流地寫下去。──學生 Pin   心靈書寫讓我和自已和平相處。生活中總有高低起伏、困難與壓力,曾幾何時,種種不愉快已經塞滿了我的腦袋到爆出來,時序錯亂地交雜在一起,無法好好地思考下一步要怎麼走,許多待解問題向我討債。心靈書寫將我的腦袋清空,煩燥的心情得到舒緩,也較能清楚對外表達自已的想法。它讓我將心情釋放在紙張上,煩惱一條條被清楚地條列,防止混亂的思緒放大數倍影響了自身的感受。 你也應該試試看。──學生 Roger   再度回味那時參加沒力

的心靈寫作課所寫下的文章,非常感謝自己願意用文字寫下,讓我有機會去回憶和整理,在過程中不管自己是憤怒、勉強還是懷疑,沒力都會溫柔地提醒我這些情緒都是再正常不過。藉由寫作找到情緒背後的原因,所以沒力建議每天寫日記對我來說挺重要的,因為很多情緒我時常選擇忽略,透過下筆的一字一句嘗試慢慢接納自己。也謝謝沒力,每次的寫作課都很期待老師的回覆和分享──學生 靜怡   課程內容非常的療癒、讓人放鬆,實際上要動筆竟像是穿上陌生材質的高領毛衣,總有說不出來的癢與怪,卻會在完成練習後發現,本來以為是心刺的都化成結晶;看著作業就好像手裡捧了只滿滿的珠寶盒,心滿意足。──學生 企鵝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時候,

我們會需要擔任「導師」角色的人,來陪我們走一段路。知識授業的導師們好找,但在心靈成長方面的導師們卻難尋。我會遇到沒力,是在一段內心很煎熬的日子裡,我在觀察沒力的社群平臺跟部落格好一陣子之後,決定來試試看寫作課,然後……好幾年就這樣過去了。   我斷斷續續地上課,覺得有需要了就又跑回去續課。從一開始上課,激動的時候會上到掉眼淚,沒力講話針針見血,戳到我都覺得痛到不行;到現在我已經能充滿歡樂平靜安穩充實地好好地把課上完,摩拳擦掌再準備上下一堂課。   在這個過程裡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也放下了非常多莫名其妙的執著,我的個性也經歷了非常巨大的轉變。我無法一一細數我從這門課到底獲得了多少東西,但是這個

過程讓我充滿了收穫及感恩。   改變的這條路上,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痛苦的地方,也常常會出現想要落淚的時刻,更多的是無形之中難以解釋的辛苦,甚至會對改變的未知充滿恐懼。但是沒有關係,只要有意願想改變,一步一步走,不要著急,等你走到一個相對舒適的地方,再回頭望,會很驚奇地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脫離泥淖,走了這麼遠的路。   而在這個充滿顛簸的過程中,如果有人陪伴跟導引,真的會讓人充滿溫馨及安全感。願我們都能走向自己心目中的美滿人生。──學生 米緹香   沒力,給力。   沒力老師不只是位書寫老師,更像一位心靈好友和心理諮商師。   沒力老師不會敷衍,每一篇文章你都會感受到她的用心閱讀和真誠回饋。除了寫作

技巧,她也洞悉人性,她會刻畫出你尚未遇到的自己,經由她的耐心聆聽和導航,經由她精心設計的課程,經由不同的寫作方式,你會越來越「了解自己」和「抵達未知的自己」。──學生Aileen   獲邀沒力新書心得分享的隔日清晨半醒之時,出現一個畫面。   我拿著一隻鉛筆在一張白紙上胡亂的畫,從一個點開始依著自己的手腕的韻律,這條一筆到底的線條,就像貓玩毛線般的交錯打結,混亂,這大概就是最初的我。   從十年前開始,上了課後跟著沒力觀察生活,這中間透過了很多本書、很多次交談、討論了各式電影跟戲劇,帶著我發現世界上各種的情感、邏輯,以及生活的各式面貌,也因此從外在世界觀察自己的內在世界。   我對自己、對生

活中的「為什麼」抱著最大的疑惑跟焦慮,心靈寫作過程中,那些靠著直覺情緒胡亂糾纏的線條因此有所改變。當我再下筆之時,書寫文字、梳理情緒,直到打下句號,再抬起頭來時已是逐漸清晰的自己。即使無法一勞永逸,但不同的是那張白紙上鉛筆線條再次纏繞死結時,我會很安心地知道只要重新下筆,我總能找到混亂的源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走過這些,我想心靈寫作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學生Ruru  

溫柔喪文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人們都曾在情緒裡下墜,在是非裡爭吵,看見人群的喧鬧,聽到內心世界的荒涼。一生都不斷在找尋那一條線,卻也仍航行在飄渺間。

你被什麼打敗過?
又被什麼拯救過?
懷疑了什麼?
又重新相信過什麼?
是否還在繼續尋找著人生熱愛?

抬頭仰望,是什麼在牽引著我們向前走?


《引路的風箏》

作曲Composed by:劉胡軼,李大可
作詞 Lyrics by:王海濤
製作人 Produced by:張韶涵 楊鈞堯
編曲 Music Arranged by:劉胡軼
電吉他 E.Guitar by:Derrick Sepnio
弦樂監製 Strings Directed by:劉胡軼
弦樂 Strings by: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吟唱 Chant by:丁爽
和聲編寫&和聲Backing Vocal Arranged and Performed by:田曉梅Brandy Tien
主唱錄音Vocal Recorded by:陳志翔 @ Lights Up 錄音室
弦樂錄音 Strings Recorded by:江松松 @北京唱片廠錄音棚
音樂編輯 Music Edited by:倪涵文
混音處理 Mixed by:Richard Furch@The mixHaus Studios​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ed by: 楊鈞堯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師 Post production and mix by: Richard Furch@The mixHaus Studios
OP:十一音樂(ElevenZ Music)、Warner/Chappell Music Publishing Agency (Beijing) Ltd.、王海濤
SP:十一音樂(ElevenZ Music)、Warner/Chappell Music Publishing Agency (Beijing) Ltd.、王海濤

A1
黑暗有一百種兇狠的方式來籠罩我
沒有什麼原因 只丟給我壞結果
光影此起彼落的在窗口望著我
有一陣風 它輕輕的 找到了角落
Darkness has haunted me in a hundred fierce ways
For no reasons it leaves me with only something lame
Light and shadows fall on me and look at me through the window frame
A breath of wind softly comes and finds a corner to stay

A2
它仿佛在遠處溫柔的微笑著擁抱我
任眼淚這一刻瘋狂的緩緩的淹沒我
它說引路的風箏就在天上飛著
會給受傷又沉默的人 點燃希望的最暖焰火
It seems to smile tenderly and hug me from so far away
Let the tears flood over me in a crazy and slow pace
It says the kite flies high in the sky and leads the way
For those hurt and silent, it lights up the hopeful flame

B1
我像是跳回到勇敢的十七歲
在風裡追著它多無畏 不再怕黑暗中
問迷失的自己 我是誰
It‘s like jumping back to my seventeen when I was brave
Hunting for it in the winds without fear
No longer being afraid of the darkness
While asking myself who I can be

C1
朝著它 奔跑的我 讓扭曲的可笑的殘破的離開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像靈魂陷入了沼澤
所幸它看見了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引路的風
I'm running for it, taking the ridicule away from me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like my soul trapped in a swamp
With luck it found me, guiding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an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The leading wind

MB

B2
我像是跳回到勇敢的十七歲
在風裡追著它多無畏 不再怕黑暗中
問迷失的自己 我是誰
It’s like jumping back to my seventeen when I was brave
Hunting for it in the winds without fear
No longer being afraid of the darkness
While asking myself who I can be

C2
朝著它 奔跑的我 讓扭曲的可笑的殘破的離開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像靈魂陷入了沼澤
所幸它看見了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I'm running for it, taking the ridicule away from me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like my soul trapped in a swamp
With luck it found me, guiding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C3
只要它 牽引著我 在明暗的旅程中常常的回望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它領著我找到灑脫
所幸我找回自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引路的風
I just want it to hold and guide me along the winding journey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and turned out to be carefree
With luck I found myself, letting it guide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an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The leading wind

出品公司:心喜文化Hangzhou Joy Culture Co. Ltd
出品人Publisher:袁濤Rock Yuan
監製Chief Executive Producer:王凱Wang Kai
A&R音樂統籌A&R Coordinator:楊鈞堯
製作統籌Production Coordinator:馮帆
宣傳行銷 Promotion Executive:張亮/趙耀/陳茜/田媛/郭曉婷/魏雪峰/沈東焱
企劃Creative Planning:張韶涵/蘇茂林/王雪凡
版權事務Copyright Management:鞏耀臣/朱雲靜
文案Copywriter:王雪凡
封面攝影Single Cover Photographer:張悅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方序中
音樂行銷Music Marketing:謝伊華/卞雪瑛/何思思/楊婧翊

數位收聽:https://orcd.co/return
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gela.Chang...
Youtube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
Google+追蹤:https://plus.google.com/+AngelaChang0119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找到關係平衡

為了解決溫柔喪文案的問題,作者羅納‧費德烈克 這樣論述:

面對感情,我們的愛常常被恐懼所挾持! 害怕失去愛,畏怯於做自己,不敢承認需要安全感…… 讓痛苦、悲傷與憤怒的心情在心中一直苦熬   本書運用四步驟培養情緒覺察力, 帶你挖掘出深埋心底、說不出口的紛繁情緒, 練習向內關注X辨識X反思複雜情緒, 在關係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美國「鸚鵡螺」銀獎得主最新力作   ★榮獲美國亞馬遜書店四星以上好評   ★獻給想要愛、尋找愛、學習愛、又受困於愛的人     你還在為不協調的關係苦苦掙扎嗎?   你厭倦於在他/她面前「故作堅強」了嗎?   你希望在愛著他/她的同時,也成為更好的自己嗎?     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是一個充滿情緒的過程,   在關係中善

用「感受」的能力更是艱難的信仰。   當躁動的情緒在內心蟄伏蠢動,   你是否對自己或伴侶有足夠的耐心,願意傾聽內心、注重感受,   靜靜等待真實的自己歸來,也溫柔陪伴對方成長。     本書以愛為名,從關係中的裂痕尋光出發,   接住你正在墜落的心與脆弱的負面情緒。   你將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學習如何平等相愛,   放下對感情的不滿與委屈,並幸福感受到那種「有人懂」的感覺!     你有「親密恐懼」的體質嗎?//   我們都渴望與伴侶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困於情感的牢籠裡,總是為自己套上層層防備,與自己所親近的人保持距離,掩飾對失敗的恐懼、被遺棄、被羞辱的恐懼……     想

想看,過去你在親密關係中是否曾發生下列情況:   □把真實的感受藏在心裡   □很難開口向伴侶表達關心   □明明想親近伴侶,卻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無法專注享受與伴侶共度的快樂時光   □容易自我懷疑,擔心會搞砸這段感情   □總覺得對方最後還是會離開自己   □面對伴侶的依賴、需求和欲望感到焦慮不安     真正的愛是─//   一段健康、有質量的關係是─快樂的、可以展露自己的真實面貌,有前所未有的穩定與安全感。   ‧當我們受傷,不必勉強死撐   ‧當我們被錯怪,用不著吞忍委屈   ‧當我們感到不安,會尋求理解和慰藉   ‧當我們想表達愛,願意給予關心、鼓勵和陪伴   ‧當我們

感覺被愛,便不需以完美的樣子示人     不必成為「過去」的囚徒,開啟覺察力就能創造美好新關係//   為什麼我們害怕向伴侶敞開心胸?害怕在親密關中表露出誠實、無偽裝的自己?或者,更確切地說,為什麼我們會淪為被「恐懼」綁架的俘虜,無法深刻體會關係中最純粹的感情呢?     本書以腦神經科學和依附理論為基礎,探索人們的許多情緒、行為還有習慣是如何被大腦舊有的神經迴路所控制,同時藉由專業、簡易的技巧練習來培養情緒覺察力,學習專注在自己以及別人「當下」的情緒感受,擺脫大腦原本對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     【用四步驟踏上情緒覺察的旅程】:   Step1‧辨識並指稱-   學會辨認過往習得的情緒體驗

在何時啟動神經系統,導致自己做出充滿防衛的反應   Step2‧停止、放下,然後停留-   學會暫停並創造內心的空間,向內關注正在翻騰的情緒和想法,而不是反射性做出行動   Step3‧暫停並反思-   藉由接觸核心自我得到更多智慧,考慮到更寬廣多元的選擇,最後尋找出最符合自己意圖與價值的行動   Step4‧有覺察地相處-   學會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專注在當下的情緒,並嘗試表達自我、做出更客觀的回應,讓自己有機會被聽見與被接受     各位將開始和「核心自我」晤談,並重新與人建立親密連結,你將驚奇地感受到,原本在關係中如履薄冰的恐慌逐漸散去,迎來的是一顆輕盈自在、感到溫暖安全的心。     精

選真人實事的諮商案例,你將發現其實你並不孤單//   本書囊括了許多有情感困擾的人們的故事,透過對話、情境帶領各位深刻感受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挫折、孤單,與絕望,也會針對不同個案進行情緒覺察的操作和演練。     各位將見證他們是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在伴侶面前勇敢坦露自我情緒,最終使關係發生奇蹟般的改變。或許你會在這些故事中發現自己的身影,讓改變也真實發生在身上。     允許自己好好愛與被愛,   平復內心不安、解除感情防線,   和對方分享最深層的自我。   我們可以在伴侶面前逞霸氣、顯成熟、變堅強,   也可以裝可愛、愛撒嬌、被甜寵……   無論如何,都把快樂、真誠的自己帶進親密關係

裡!   專業推薦     哇賽心理學心理師|Nana   家庭醫學科醫師|李佳燕   暢銷作家、千樹成林創辦人|李崇建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美國心理諮商師、美國心理諮商博士|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讚譽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用語淺顯易懂,字裡行間充滿愛與溫暖。羅納‧費德利克從神經科學、關係理論,以及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出發,引領讀者處理感情問題。閱讀本書,人們將可以了解到自己為何會做出某件事(即便自己其實不想),並學習如何去改變,進而去愛與被愛。」─黛安娜‧佛莎(Diana Fosha),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發起人,著有《情感

轉化力》(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Affect)     「羅納‧費德利克試著用同情心理解人們由早期經驗形塑出的情緒生活。藉由一套充滿啟發又務實的方法,讓人們得以從過去中解放,以建立更強大、快樂的關係。」─艾莉莎‧戈史丹(Elisha Goldstein),洛杉磯「正念生活中心」共同創辦人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是一本真誠的、書寫極佳的實用指南,告訴人們如何運用覺察力轉變人際關係。費德利克將帶領各位進入他的諮商室,並透過其工作經驗有技巧地幫助人們收穫更有質量的關係。強烈推薦!」─路易斯‧哥佐林諾(Louis Cozolino),美國珮珀代因大學心理學教授,著

有《人類關係的神經科學》(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本書處處充滿金句,以溫暖清晰的語言提供了豐富的見解,使我們能與自己及所愛的人建立健康愉悅的關係。我如此希望在我以前的交往經歷中有本書可作參考,而現在它就在這裡!我充滿感恩地推薦給我身邊的人。」─拉法葉‧庫施尼爾(Raphael Cushnir),著有《唯一阻止你的事》(The One Thing Holding You Back)以及《讓你的心著火》(Setting Your Heart on Fire)     「羅納‧費德烈克不只是有天分的心理治療師,更是有天分的作家,他讓

讀者參與專業、有效的練習,以修復關係中的活力與完整。若你一直苦惱於該如何化解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障礙,本書絕對是值得挖掘的寶藏。」─琳達‧格拉翰(Linda Graham),婚姻家庭治療師,著有《復原力》(Bouncing Back)與《心理韌性:重建挫折復原力的132個強效練習大全》(日出出版) 作者簡介   羅納.費德烈克     臨床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情緒體驗在關係中帶來的轉變力量。是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AEDP)機構的資深成員,以及加州比佛利山莊勇敢生活中心的共同創辦人。在國際間講課、開辦工作坊。著有《Living Like You Mean It: Use the Wisdom

and Power of Your Emotions to Get the Life You Really Want》(Jossey-Bass)。   譯者簡介   李律     臺大外文系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漢語語言學碩士。旅居美國三年,西班牙一年。曾任華語教學教師、英語教學雜誌編輯、國際商展事務辦理、藝文相關文章文案撰寫。除了翻譯,還從事佛朗明哥藝術相關之表演、教學與推廣。興趣是各種與人互動有關的當代藝術展演活動。 引言 第一部 情緒行為的神經迴路 第一章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第二章 我們一定屬於某種依附類型 第二部 運用四步驟,重新設定情緒的神經迴路 第三章

步驟一:辨識並指稱 第四章 步驟二:停止、放下,然後停留 第五章 步驟三:暫停並反思 第六章 步驟四:有覺察地相處 第三部 學會與情緒共處 第七章 照顧與處理內心的各種感受 結語 成真 附錄 尋求專業協助 致謝 參考書目 前言     一直以來,人總是希望能完整享受到愛所帶來的回饋,卻因其捉摸不定而感到苦惱。我二十歲之前,明顯感受到愛不只是兩個人的眼神交會。墜入愛河的過程從心花怒放、掌心冒汗,到內心滿溢著熱情與狂喜總是非常容易且美好,令人猝不及防。但是,想要持續停留在這時刻並保持良好關係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愛人不是應該很輕鬆嗎?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做到?於是我開始思索:有什麼地方是我沒注意到或不

知道,才導致關係失敗的呢?我做錯了什麼?     為了解開我的困惑,我踏入了心理治療師的辦公室。我十分感謝我的心理師,他是個非常有智慧又充滿關愛的長者,且能敏銳洞察各種情況。他曾行腳到世界各地,也愛好各種藝術,他的其中一個嗜好是與我分享一些詩詞與文學作品,並因此照亮了我的道路。在某次諮商中,他分享詩人兼小說家萊納‧瑪莉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所寫的文字:     「讓一個人去愛另一個人:這可能是我們最艱難的任務,也是最終的試驗與證明,其他的努力都只是為其做準備。」     這段文字引起我深深的共鳴。愛,或是好好去愛,其實真的很難,需要我們付出許多努力。雖然我還不清楚我

需要做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在愛情裡成功,但里爾克的話讓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孤單了。後來,我又在一張問候卡上看到同樣一段文字,於是我買回家並把它裱起來掛著。這段話促使我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做什麼,才能好好去愛與感到被愛。     身為一位心理學家,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在愛情中受挫的人們。有些關係一開始好像非常有希望,但接著就失敗了。有些充斥著爭吵、敵意、衝突或不安。有些到後來變得麻木無感,或是隨著時間漸行漸遠。許多人會說他們的感受經常被對方誤解、忽視,甚至利用。他們無法理解自己與伴侶的關係為什麼會從原本的快樂感受,演變成總是處於困惑、欠缺溝通、無助與絕望的狀態。有些人則是說不出他們的關係中什麼特別糟糕,但又

隱隱覺得少了什麼。     在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努力想讓關係變好或是回到正軌,還因此去做過心理諮商。但無論他們多麼努力嘗試,仍無法維持穩定的關係。他們總是一遍又一遍反覆某些相處模式讓他們一無所獲的相處模式。     聽起來很熟悉嗎?如果是,代表你並不孤單。芝加哥大學的國家意見研究中心近期研究發現,在一段關係中不能得到滿足的比例正在上升。更多人苦於無法讓愛像以前一樣活躍。(註1)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我碰過的所有人,包含工作及私人上,以及我個人的生命經驗,還有大腦運作科學來看,我總算理解到,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特定的問題,但是歸根究底,大部分人最核心的難題是一樣的

害怕與當下情緒「共處」,以及在關係中坦率表現自我。在許多層抱怨之下潰爛著的,是「不敢」做自己的恐懼心。     我們都害怕敞開心胸,害怕在親密關係中表露出誠實、無偽裝的自己,因此無法專注付出或接收愛、不懂如何控制或表達憤怒、悲傷、羞愧,或者不敢承認需要親密與安全感。我們淪為被恐懼綑綁的俘虜,害怕與伴侶共處於當下的情緒正是恐懼,使我們無法深刻體會關係中最純粹的情感,阻止我們擁有真心想要的關係。     但為何我們會害怕處於當下的情緒,以及在關係中展露自我的真實面貌?     答案就在於,我們成年時的大腦仍然在運作我們生命開始頭幾年所建立的程式,它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要做什麼,以及不要做什麼。然而,

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程式所設定的迴路早已過時,並不適用於今日的生活。     根據依附理論,在早期童年,與照顧者之間的經驗會形塑個人的情緒發展,並常久銘印在大腦的神經迴路中。如果照顧者是一位情感開放與值得信賴的人,將有益於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與管理能力。他們不僅能夠安慰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也較能同理他人的情緒。而這種處於當下情緒的能力,正是健康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條件。     相反地,如果照顧者對孩子的情緒需求回以負面反應例如孩子感到害怕且需要他們的肯定時卻屢遭挫折、受傷需要安慰時卻沒有受到關切,或是每當生氣地捍衛自己的意見就會被責備漸漸地,孩子就會開始變得害怕表達自我,以避免自己失去所愛之人。

    也就是說,為了維持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及穩固一段關係中的安全感,孩子會選擇壓抑或加強某些感受來討好照顧者,以致壓縮了自己的情緒表達範圍,甚至喪失了控制與表達感受的能力。此時,核心自我的出現會因受到阻礙,而被隱藏在年幼時必須遵守的情緒界線內。     麻煩的是,這種來自童年的情感經驗會被儲存在非意識層面,無形中引導我們的行為。當這些記憶未受到挑戰並延續至成人時期,就會直接影響我們回應感受的方式:如何看待伴侶並與之互動?是暴露還是偽裝真實的自我?大部分人進入成人關係的世界時,別說擁有靈活豐富的關係技巧,反而常常處於情緒沒有準備好或受制於某些反應的情況裡。即使那些反應曾經一度有效,但現在卻阻撓

我們與人建立真實的連結。     因此,當某些感受或需求出現在我們現在的關係中,我們的反應就會充滿防備,如同真的陷入危險中。我們盡全力把真實感受藏在內心以達成某種安全感。我們不願公開分享自己的感受,或是追求自己的需求,而是去責怪、批評、苛求我們的伴侶或者,相反地,封閉自我,中斷連結,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但其實在我們的層層防備之下,內心是非常在乎的。     事實上,兒時面臨的危險已不復存在,但很多人仍不自覺地持續用面對危險的方式來回應自身情緒,及關係中的需求和欲望。我們始終持續著相同的反抗模式讓我們什麼也無法達成的模式好像沒有其他選項一樣。為了保護自己,我們總是與伴侶爭執,卻不冒險表露內

心的傷痛或恐懼。我們縮小、否定或隱藏憤怒,藉由遠離伴侶來逃避直接面對,最終只感到怨懟、失去興趣或是憂鬱。或者,我們無法表達心中完整的愛,然後接著,不理解為何身旁的伴侶總是向我們抱怨他感覺很孤單,對我們的愛不確定、充滿挫折感。     與其認真去愛,我們更像是轉向自動駕駛模式的汽車,任由大腦的舊迴路所控制。我們毫無頭緒地思索著:為何一切對自己來說如此困難?為何不能擁有更令人滿意的關係?為何不能和他/她產生親密的連結?我們不禁質疑:「最好的情況就只有這樣了嗎?不可能再更好了吧……」     只有當我們發現、關注內心的變化,鼓起勇氣敞開心胸地活在當下,才能讓事情有所轉變。     去過,做過    

 以我個人為例,年幼時與父母親相處的經驗形塑了我的神經系統。他們倆經常發生情感衝突而令我感到焦慮。因此,即使他們努力愛我,仍不足以讓我和其他手足在內心建立安穩的情感連結。或許,這就是我成年早期會有許多不理想情感關係的原因。     雖然我的情感關係在一開始都不錯,但經過短短幾個月就會變得一如往常的困難。起初,彼此覺得新鮮有趣,渴望探索、挖掘對方的內心世界,越到後來越難以引起共鳴,兩人就像是處在平行的時空,互動中充滿了緊張的爭吵,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當時我覺得傾聽並相信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很困難。我常常感到不安與不確定。例如只要發生令我生氣或失望的事情,我就會質疑自己、說服自己沒事,或是避

免直接提起此事,卻沒有察覺到那些感受依然存在心裡,並影響著我在關係中的相處體驗,例如我總是無法專注享受當下共度的快樂時光,喜悅的感受稍縱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內心的恐懼。我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像是可能會說錯話、把事情搞砸。無論我多渴望與另一半有親密的情感連結,與其單獨在一起時我卻只感到焦躁不安,很難平靜下來全心投入在當下。     我沒有發現自己在表面下其實這麼焦慮,或是有多大的焦慮正在影響我每個動作與決定。我折磨我的大腦,試著想出為何經營關係會這麼困難。我閱讀了大量關於人際交往的文章與書籍,很認真地運用裡面提到的建議,還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無止境地在心理治療時討論。我甚至把「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寫成

我的博士論文!然而,即使我努力探究其中癥結,想讓關係發展有所轉變,還是持續碰壁。     我不確定這樣的情況過了多久,直到遇到了一位心理治療師,她幫助我的方式與以往我所體驗到的都不一樣:與其鑽牛角尖地弄清楚腦袋在想什麼,更重要的是專注於內在情緒的變化。我吃驚地發現自己很難停留在當下的感受中,尤其是與別人在一起的時候。     我之前的心理諮商幫我釐清了我仍舊被與父母親之間的依附體驗所影響,於是我開始探究自己早期的體驗到底是如何影響我此時此刻,如何啟動我的神經系統,逼我或是把我推向不同的方向,導致我做出充滿防備的反應。在深層的潛意識層面中,我仍然預期,如果我敞開心胸表達自己,就會有壞事發生。大腦

的舊軟體持續發出警告訊號控制我,逼我走上狹窄、早已走過多次的道路。如果我想去其他更好的地方,我需要慢下步調,留在當下處理我的不安,並找到不同的前進方式。     一開始我感覺很困難也很可怕,但是幾次之後,內心的空間好像被打開了,當大腦的舊迴路被啟動,我便試著往後退一步,觀察並辨識當下發生了什麼。與其一味讓大腦空轉,我學習專注感受自己的情緒。這麼做之後,我漸漸能把自己從神經系統的舊反應中解放,不再受焦慮所苦。     隨著焦慮的警鈴逐漸止息,我更能連結到核心的自我,真正了解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我認清了那個一直向外尋求親密關係的自我;那個囿於早期制約、試圖遮蓋隱藏的自我。隨著時間的累積,我漸漸鼓起勇

氣去敞開心胸,表達真正的自我,學習重新與人相處並從中建立新連結,逐步成為「我最想成為」的自己。     現在,我所要做的功課,便是學習一個嶄新、更真誠的方式與自己及他人共處。這個方式最終將能使我得到真正渴望的關係。     新的事物     儘管做出不同的努力仍無法常久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不自覺任由大腦中的舊迴路主導自己。無論多麼努力改變行為、多認真練習傾聽、溝通或是解決衝突,如果沒有意識到背後的真相,我們的神經系統終究又會被啟動,然後再度上演同樣的老把戲,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最基本的條件是:直到發現並學習如何控制內心以前,我們與人交流的方式不會有真正的改變。     幸好在最近

這幾年,神經科學領域有長足的進展,改變了我們對於大腦運作方式、發展與改變的認知。雖然過去認為大腦在成年後就會固定不再成長,但現在大家都理解大腦有所謂的「可塑性」,也就是大腦在一生當中都是可改變的。藉由重新整理或是「重新配置線路」,以對新體驗做出回應。這個過程通常稱為「神經可塑性」。這表示我們能夠改變大腦迴路的建構。     有人可能會疑惑這要怎麼做到。當然,我們不能再重複做同樣的事,因為這樣不會形成改變,只會加強已經在做的行為。我們需要做出不一樣的新事情,即發展「情緒覺察」的能力。     情緒覺察指的是,時時刻刻關注自己以及別人「當下」內心的情緒感受。這麼做不僅能改變大腦運作的方式,還能把自

己從過去的舊習與恐懼中解放。與其壓抑或是爆發情緒,不如以正面、有建設性的方式覺察情緒,找到與自身情感共處的平衡點,進而與他人展開一段更健康的關係。     情緒覺察的技巧現在已經被證實能夠紓解壓力、活化心智運作功能,並加強整體心理健康。我在二○○九年出版的《我值得一段好生活: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達成真心想要的生活》(Living Like You Mean It: Use the Wisdom and Power of Your Emotions to Get the Life You Really Want)以及本書中所介紹的情緒覺察技巧,是以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為基礎。許多報告顯示,練習發展

情緒覺察技巧的受試者能夠更有效處理焦慮、憂鬱以及社交焦慮。(註2)     此外,這對人際交往也有許多好處。根據美國首席兩性關係專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所說,情侶越能夠理解、重視並處理彼此間的感受,這段關係就越有機會持續下去並開花結果。(註3)     當我們與伴侶都能夠更有覺察地探索並表達出各自的情緒、感受、需求與欲望,就能增加彼此的安全感、穩定與信賴,並加強兩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當下的情緒有助我們處理衝突、修補裂痕,讓關係回到正軌並充滿活力,也能增加對彼此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我們理解並分享內心感受的同時,最好也能從伴侶那裡得到所需要的關懷,相反地,讓伴侶真切感受到「被珍

視」與「被愛」也很重要。簡言之,我們必須有勇氣逃離大腦的舊迴路,用更開放、脆弱的方式與伴侶共處,以實現更深刻而持久的親密關係。     內心的功課     當然,俗話說:「兩個人才能跳探戈。」我們與伴侶需要同心協力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學到要怎麼和彼此合作。但是,要跳好一支雙人舞的關鍵仍在於自己是以何種姿態展開舞蹈。我們呈現的是有限的情緒與相處技巧,還是能夠靈敏探索與回應情緒之歌?是把最好的自我帶進關係中,抑或帶入的是妥協的自我?     雖然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管理自身感受並非全憑意志力就控制得了畢竟人類大腦不只是個人嬰幼兒時期所處環境的產物,更遺傳自百萬年來演化的基因然而,既然我們的

神經具有可塑性,不是更應該負起責任好好管理情緒嗎?(註4)為了給我們的關係再一次戰鬥的機會,我們必須如此。如同心理學家兼「正念與自我慈悲」發起人克里斯多福‧葛莫(Christopher Germer)所說:「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始於我們,這是內心的功課。」(註5)     此外,各位覺得讓兒時舊有的神經迴路來綁架自己的幸福是否公平或可接受?會不會因此永遠無法了解自己完整的潛力呢?或是永遠無法拉近關係中的距離?在內心深處且隱身在焦慮、恐懼、罪惡感與羞愧背後的,正是核心自我,也就是那個了解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所想要事物的自我;那個能看清事物全貌並深刻感受與表達的自我;那個能夠開

放、有效處理棘手問題的自我;那個帶著同理心和關愛來協調關係的自我。那是你原本的樣貌而非受早期制約設定的自我。而這不正是我們想在關係中呈現的樣子嗎?想像自己如果能做到這樣,生命又會變得如何?     不得不說,我二十年來的婚姻關係能充滿幸福,就在於我學習慢下來關注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同時藉由非暴力溝通,讓彼此的真實心意都能順利傳達給對方。     當我們願意與伴侶分享內心感受,伴侶就能藉此機會深入了解我們,並給予新的回應。我們必須培養具有成長性與療癒性的關係。如果希望生命發生改變,如果真心想要感覺到與伴侶之間的情感變得更親密,我們就要有勇氣分享最深層的自我,例如受傷時感受到的悲哀、被錯怪時感受到的

憤怒、不安時感受到的脆弱、在意對方時感覺到的心跳,以及被愛時感受到的快樂。     不可否認地,要敞開心胸、真誠面對關係中的所有體驗和感受,有時也使我充滿恐懼,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時,事情會如何發展。但是之後就會變得簡單許多,我們不必讓自己一口氣墜入未知,而是用一次一小步的方式發展情緒覺察的能力。這是一個需要累積時間重複練習並加強的過程。因此,如果你畏懼於這麼做,這是正常的。但是不需要擔心,凡事皆有出路,我們總會找到戰勝恐懼的方法。     解決之道在於找到方式減少你內心的壓力,讓你能與你的慣用行為模式保持一點距離,以便停留並表達出在當下的感受,而我將會幫助你。     關於本書     二十多

年來,我都在實行並教導由心理學家黛安娜‧佛莎(DianaFosha)所發起的「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AEDP)。這是一種以依附理論為基礎、情緒為主的心理治療模式。(註6)我幾乎沒有一天不被AEDP的力量感動,因為它幫助人們跨越限制他們的樊籬,體驗到生命中更深層的親密情感。我寫下本書就是因為我希望各位也可以像這樣,從腐舊的制約中解放,把最好的自我帶進關係中,並創造你真心想要的關係。     根據我運用AEDP在眾多個案身上的經驗,我將與各位分享四個經證實有效的步驟方法來克服恐懼,使我們與自己及他人建立更深刻的連結。雖然本書的目的是要幫助各位提升情感關係的品質,但這個方法也可以運用在所有你想要

探索與加強的人際關係中無論是家人、小孩,或是朋友。     本書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將幫助各位了解自己的過去為何會出現在當下,以及用何種方式出現。第二部將提供各位一些情緒管理技巧,將核心自我從過去的舊迴路中解放,並用更健康、有效的方式與你的伴侶相處。第三部則帶領各位實際操作AEDP四步驟。      唯有更了解自己、自己的行為,以及大腦如何運作,才能以更有效與更具關愛的方式進行大腦舊迴路的改造工程。在第一部「我們如何被設定」中,我們的旅程將透過「依附理論」與神經科學知識來解釋早期相處經驗如何形塑大腦,在大腦畫出神經路徑,默默影響我們的覺知,並引導在關係中的行為。本內容將會檢視各位在成長歲月中

的情緒環境,以及對應的相處方式,也就是我們所發展出來用以維持與照顧者之間情感連結與安全感的方法。各位將會熟悉我們習慣的幾種回應模式,能更清楚看見自己早期的程式設定如何影響現在的生活,也更了解自己為何會做出某些行為。     在第二部「更新我們的迴路」中,我將教各位以四個步驟來發展並運用情緒覺察技巧。步驟一「辨識並指稱」,各位將學會辨認舊程式在何時啟動了你的神經系統對威脅的反應,也就是我們被「觸發」的時刻,才可以開始破除習以為常的反應。步驟二「停止,往下與停留」,各位將學會暫停並創造內心的空間,向內關注正在翻騰的情緒和想法,而不是反射性做出行動。在步驟三「暫停並反思」中,各位將學會冷靜、客觀地審

視自己,以緩和不舒服的感受、修復內在的傷口,從此不再被恐懼掌控。這一步是要藉由接觸核心自我得到更多智慧,考慮到更寬廣多元的選擇,以尋找出最符合自己意圖與價值的行動。最後是步驟四「有覺察地相處」,各位將學會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專注在當下的情緒,並嘗試表達自我、做出更客觀的回應,讓自己有機會被聽見與被接受。本書的所有章節都包含各種簡易的技巧練習,幫助各位發展、強化與自己及他人相處的新方法。就如同所有技巧一樣,越練習技術就會越好。     此外,我也會教各位如何辨識並看穿伴侶的防備,避免自己陷入舊迴路之中,探索出更健康的相處方式。各位將學到如何感謝、鼓勵和愛,以及如何善用自己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來加深關係的

連結。     在第三部「將重寫迴路付諸行動」中,我們將探訪三位有著不同依附型態的案例,看他們如何在各自的生活中運用那些步驟。     本書中,我也會與各位分享同你一樣有情感困擾的人們的故事那些感到挫折、孤單,與絕望的人們,但也是願意面對內心恐懼、勇敢將自我情緒坦然展露在伴侶面前的人們。你將會見證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奇蹟般的改變,變得更完整、更豐富。我希望各位能在這些故事中發現自己的身影,從而感覺自己並不孤單,甚至堅信這樣的改變也能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們都擁有與人建立健康親密關係的能力,只是需要等待它出現。各位準備好要找到方法讓關係自由、閃耀了嗎?只要使用正確的情緒覺察技巧,你將能擁有

真正想要、也注定能得到的關係。你可以認真去愛。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這聽起來可能不太正常,有一部分的我覺得和丈夫說『謝謝你』很可怕。」 諾拉睜大眼睛地說。諾拉是我一位三十多歲個案,她告訴我關於她丈夫克里夫昨天陪她去看醫生時發生的事。當時她焦慮不已,因為她最近發現乳房有腫塊,而昨天正要去看乳房攝影的篩檢結果。她的丈夫在此時一反常態地表示關心,說願意陪她去看醫生。克里夫坐在諾拉身旁一同聆聽檢查結果,最後幸好醫生說她很健康,沒有異狀,使他們都鬆了一口氣。 當他們離開診間,諾拉感覺她體內累積多日的壓力開始散去,內心湧出一陣溫暖。她不只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心懷感恩,更對丈夫的關愛與照顧感激不已。尤其

她多年來苦於充滿爭吵的婚姻,雙方都盡了很多努力才得以跳脫積習已久的惡性溝通模式,兩人的關係看起來總算有些好轉。 諾拉想要好好感謝克里夫,讓他知道在她需要的時候,有他陪伴對她來說多麼重要,也想告訴丈夫他的哪些作為修復了他們的關係,或是回應了她的需求,藉以表達謝意。但是當那句「謝謝你」已經在舌尖打轉,就快脫口而出,諾拉卻緊閉雙唇,始終無法說出口。她對我描述當時的感覺,說就好像被一個力場籠罩,身體被恐懼攫住,讓她無法大方說出內心的感激。 諾拉說到此處時,眼中充滿淚水。「這沒有道理啊!」她一邊搖頭一邊疑惑地看著我。「為什麼我就是無法說謝謝呢?」這是個好問題。為什麼諾拉會恐懼於向丈夫說聲「謝謝你」?如果

要找出這件事的核心原因,就必須正視身體的感覺、心裡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得向諾拉的身體反應尋求答案。 我解釋說:「嗯,這可能無法用理智來理解,但很明顯,妳非常害怕對克里夫表達心中的感謝,這是我們該注意的問題。妳的身體好像比妳的腦袋更清楚發生了什麼。」 我建議她:「我們來試一下,把眼睛閉上,然後想著和克里夫在一起的那一刻。想像妳想謝謝他,同時注意體內的變化。妳感覺到了什麼?」諾拉閉起眼睛回憶起那時候。幾秒內她好像感覺到什麼,瞬間睜大眼睛,充滿恐懼。「妳感覺到了什麼?」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