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買房心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淡水買房心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茵等寫的 2020第十屆新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和廖炳煌的 能力,是探索出來的:體驗式學習與「探索教育」推手廖炳煌的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淡水買房心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0第十屆新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為了解決淡水買房心得的問題,作者黃茵等 這樣論述:

  本書為2020第十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第十屆新北文學獎總共有五大類別:分別是散文組、新詩組、短篇小說組、繪本故事組,以及今年新增的新住民圖文創作組。其中散文組與新詩組,又分別分齡分眾為一般組與18歲以下的青春組。   新北市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外來人口比例佔比最高的城市,這個特殊的背景,促進了新北文學獎的舉辦即能帶動文學創作又可以充分豐富的展現藝文的價值,而也因為這股能量的驅使,造就了新北文學獎的内涵,最能體現台灣多元文化和族群文化融合的豐富價值。   新北文學獎的舉辦已經邁入第十年了,十年來無數的文壇優秀作品和作家被發表被發掘,因此而發光發熱,舉凡散文、小說、詩歌

、舞台戲劇腳本等等,皆有長足豐富的收獲,也具體了新北文學獎的多樣貌。值得一題的是,今年新增了「新住民圖文創作組」的組別,新北市是擁有新住民子女人數最多的地方,去年更達到突破四百萬人口的新里程碑。新北市樂見更多新住民加入文學作的行列,以其不同的生活經驗孕育的文學養份,一起攜手為台灣文學努力,以期開放出百花競艷的繽紛榮景。   本屆的文學的創作,直接或間接反映了作者對生活深刻體驗的作品有新詩組的《托瑪斯的誓約─Ali-Duma》和短篇小說組的《瑪利亞》等等;  而透過文字的表現能讓讀者產生特別感動和共鳴的有散文組的《教堂》和《行腔》等等, 這些優秀作品所折射出來的文學之光,是多面像的,是文化差異

下融合後協和的表現,它開拓了新的視野,幫助讀者疏理了創作的條理,充分發揮了文學創作能讓文學的領域拓展達到無限可能的境界!   正向文學的創作,能為讀者留下啟發的共鳴,這種淺移默化的安定和陪伴,對熱愛文學的人而言,是洗滌心靈的和照亮人生的良藥! 作者簡介 黃茵   宜蘭女兒,旅居馬尼拉。東海大學中文碩士。曾任職雜誌社財經記者,廣告公司文案。獲星雲文學長篇小說獎、教育部文藝獎。 黃品璇   1986年生,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同高中,曾獲107年臺北市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二名。 陳育律   天龍關外的臺北人,工作狂。在臺北學政治,在東京讀國際政

經,在倫敦做文化研究。目前從事寫作、翻譯及編劇,在以字為業的路上努力。作品散見於報章,曾獲臺中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泛科幻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田家綾   台大社會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研究所碩士,日本東京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當過日本OL,熱愛都市觀察,討厭滿員電車。文章、訪稿散見《聯合文學》與《小日子享生活誌》。 劉玉皙   經濟學博士,現職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為中國時報(2006年前)、天下獨立評論、報導者等專欄作家。 吳青   1997年生,臺南人,國小英語老師,以文字和畫筆為食。長大並沒有使我更了解自己,除了在生命裡和在馬路上一樣左右不分,所幸一路上遇見

的都是好人。 羅菩兒   海裡加點鹽,不會有改變。 黃馨旋   馬來西亞人,二〇〇三年生。處女座。現就讀於巴生興華中學。   是個矛盾體,愛想太多,也愛通過睡覺逃避現實。   個人簡介是一件麻煩的事,究竟要如何在三言兩語說清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因而陷入了糾結的泥濘。 柯惠馨   筆名:田清。淡江中學人文社會班一年級,是個敏感的人類,對事物總有莫名的感觸,喜歡漫溯於思考中。想紀錄下所有令人感動的瞬間,流動的色彩和光影。想當一盞燈,想看清一切,想驅逐黑暗,想做溫柔的人。 崔嘉元   2003年生,現就讀高雄中學。   曾任第二十二屆高雄馭墨三城高中聯合文學獎總召(讓我推銷一下今年是

23屆!)。   正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王卉蓁   他人眼中我是個不安於室、不安於日的新住民子女,對顛沛流離有種荒唐成癡的執念。文壇中的跳梁小丑,屬文是我常使的把戲,五種語言是生存的利器。 李若綺   九十二年生,現就讀於中山女高。生活得平淡平凡,平凡的有些透明,但依舊甘之如飴。對文字極為依賴、特別敏感,所以總是自陷於字句的泥淖中,難以自拔,可也常能從中汲取美好的想像,自得其樂。 林瑞麟   台北人。淡江大學英國文學系、EMBA企管系。服務業。小說、散文和詩散見報紙副刊及詩刊。曾獲2015年林語堂文學獎小說佳作。2018飲冰室茶集年度詩人優選。2019年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 熊

佳慕   「我並不屬於我。」(穆罕默德.達維什) 黎競檜   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及台灣逢甲大學的中文系學士,南京大學哲學碩士。   如果有「國籍」,那個國籍應該是能夠互信、互愛且富有想象力、包容力的容器,并且承載著滿溢的善意。 李修慧   畢業於台大中文系,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關注性別、原住民議題。目前為東華大學華文所碩士生、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小說獎、後山文學獎新詩獎。 邱伊辰   1995年春天生,東華大學華文所,微光現代詩社一員。曾獲奇萊文學獎推薦獎、五虎崗文學獎推薦獎。 郭天祐   十七歲的雙魚座   生於高雄,長於板橋。       風球詩社社員,

曾獲高雄青年文學獎。   每天試著抵抗突如其來的閃電與煩雜的根系。仍努力的在文字的路上走著,儘管稚嫩。 彭晨祐   二○○四年生,喜歡用文字、影像記錄臺灣美麗的人文風土。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新詩佳作、臺北市青少年學生文學獎新詩優選、羅葉文學獎新詩第三名、金陵文藝獎新詩第一名、全國高中生閱讀心得寫作特優等獎項。 陳煜澔   愛世界、愛生活、愛文字、愛睡覺。好愛有點厲害的自己。 李采庭   北漂高雄人,2002年生,理智水瓶和感性雙魚的綜合體,但或許我早就不信這個。似乎更擅散文的詩人喜歡在小說裡作夢,同時熱愛繪畫,無論以文采寫色彩,抑或以色彩繪文采。 李恩惠   二OO二年出生於

基隆市,在她18歲時就讀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三年級,她自小自許「望無所望,安之若命。」 黃鈺棋   就讀台北市中山女高數資班。成為水深火熱的學測生之後,終於鮮少再被強迫轉文組。總喜歡在無人的時候胡思亂想。曾獲若干文學獎,包括第37屆、第38屆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高中新詩組佳作,北部九縣市第一屆高中生文學獎新詩組佳作,第20屆、第21屆金陵文藝獎高中新詩組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九屆新北市文學獎青春散文組和青春新詩組首獎等。 謝見辰   關西人,現在在美濃。 鄭博元   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在讀。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新北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等。講話常被

說慢,希望能想多一點,講快一些。 鍾曉晴   九六年生。香港廢青。貓奴。第一次得獎,初見世面,頗為新鮮。言派門徒,如果沒有遇見她,我可能都不會寫作。叔夏,我愛你! 何志明   補教老師。曾獲林榮三、新北市、台中、兩岸金沙書院、桐花、打狗鳳邑、竹塹、浯島、夢花、玉山、宗教、蘭陽、磺溪、吳濁流……等文學獎獎項。 蔡旻君   九六年生,比起火雞肉飯更愛吃拉麵的嘉義人。最近的煩惱是機車騎過校內減速丘時前置物架裡的咖啡會灑出來,以及好吃的小吃店總是離學區太遠。然後越來越胖。 Agus Susiyanti   我叫Agus Susiyanti。但通常被称为素希的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

Pemalang。我的爱好是阅读。我已经在台湾呆了五年,目前在台北地区工作,照顾祖父。除了照顾我的祖父,他还是台湾一所公开大学的学生。我叫Agus Susiyanti。但通常被称为素希的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 Pemalang。我的爱好是阅读。我已经在台湾呆了五年,目前在台北地区工作,照顾祖父。 王毓麟   我來自金門,57年次,真理大學畢業,前後服務於新竹商銀、21世紀不動產、安富保經人股份有限公司,喜歡閱讀及旅遊,有靈感時喜歡寫些小品自娛。 王瑞豪   我是王瑞豪,來自屏東潮州高中,是一名新住民二代,而母親為越南籍的姑娘遠嫁到台灣,因此,從小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交織下的新住民

家庭,讓我逐漸地喜歡研究和參與新住民相關議題,為台灣付出更多心力。 李昱樺   我是十一歲的李昱樺,性格外向的我有一項很獨樹一格的『特色』–愛唱歌,打掃時常常一邊唱歌,一邊掃地。如果聽見動人的歌曲,便有模有樣的模仿。平時喜歡看書,尤其是貓戰士,那繪聲繪影的描述,怎麼都百看不厭! 林益彰   曾獲臺灣文學獎入圍、新北、後生、南寧文學家、泰北、吳濁流、虎尾、大武山、阿公店溪、金車、臺南、葫蘆墩、教育部閩客、台文戰線、全國西子灣、菊島文學獎、高雄青年、漂母杯文學獎等。出版《南國囡仔》。 林金瑛   土生土長的大馬華人,所受的華語教育程度不高,接下來都是靠著讀報章慢慢積累。這次得獎後更加鼓

舞我這婦人努力踏上寫作之路。 武豔秋   我是武豔秋來自越南。從小就熱愛自然和文學,所以原本以為會永遠留在鄉下過著一個平凡的生活。後來認識了我先生,並且跟他到台灣居住,人生就變得多采多姿。目前我就讀台師大華語文教學系。 洪慧敏   在馬來西亞努力生存的中華後裔,曾獲得第三屆馬鳴菩薩文學獎佳作和“美麗中國”徵文比賽佳作,望能在有生之年對文界有丁點貢獻。 洪慧卿   姓洪名慧卿,字胤熹,筆名白諦,祖籍中國福建省南安市,丁丑年生人,來自遠方,現居南閻浮提,旅行者,時至當歸。 高凌華   地方爸爸、自由編輯,喜歡讀讀寫寫,正就讀著台東兒童文學研究所在職班,認識著想要給孩子們的文字與圖畫

,希望能寫更多東西讓更多人一起分享。 張辰   我是一名自由業動畫師,有各種不同的設計領域接案經驗,擁有澳洲RMIT動畫遊戲與互動應用的碩士學位,繪畫與建構故事是我的興趣與志向,未來也將不停的創作新作品。 張葦菱   基隆台中人。是一枚愛詩愛畫畫的人,更愛拎著相機滿世界旅行。 張梓鈞   自由插畫工作者,喜歡電影、哲學、大自然。作品曾入選2020波隆那兒童觀眾插畫比賽、美國3x3插畫賽等國際獎項。合作對象包含聯經出版、國語日報、台北客家書院等。臉書專頁:CHUN CHUN 張梓鈞。 張舜忠   經歷:媒體、飯店、營造業。證照:英語領隊、日語導遊。著作:《如何成為導遊領隊》、《臺

灣營造業百年史》(合著)。獲獎:竹塹、菊島、磺溪、玉山、基隆海洋、夢花、馬祖、浯島文學獎等。 張翔鴻   筆名寄抒、奇予。土生土長高雄人,現居新北市,是個普通上班族。筆名寄抒的由來,是覺得自己是個思想的庸人、言語的野獸、行動的侏儒;只好用文字寄抒的人。著有小說《塵香了事》一書。 陳思穎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國中生,每天上學、放學就是我的日常寫照。最大的煩惱便是每天如狂浪襲來的新舊知識、每日似火燒眉毛的大小考試。最喜沉浸在一盞檯燈、一杯熱飲、一本小說的瑰麗世界,學那將頭埋入沙中的鴕鳥,暫時逃避現實緊迫的追捕。 游淑惠   四年前、屆半百之際移居新北淡水,見晴空朗朗、白雲悠悠,因而以「

藍雲」為筆名,透過寫作、畫畫的小日子,抒發歲月川流中的林林總總,認真走過春夏秋冬,擁抱每一刻的感恩、喟嘆。 曾元耀   1950年生。嘉義人。海大漁業系、中山醫大醫學系畢。曾做過拖網漁船水手、民生醫院內科、凱旋醫院精神科醫師。現在鳳山信元診所執業。曾獲林榮三、新北市等數十個文學獎項。曾出版詩集《寫給邊境的情書》《島嶼情書》。 黃若萍   浮生若萍,從大陸到香港到台灣,典型的人馬座,總是在路上,總是充滿對遠方的嚮往。做過報紙、雜誌、出版社,開過一間書店,曾經的傳媒人,現在的自由人,毋忘初心,好好生活。 楊岡   1962年出生於臺灣,先後在衣索比亞,美國,法國,加勒比海,中國,新加坡

生活及工作。   2016年辭去國外工作,返臺照顧父母,成爲一位《新住民》,重新認識臺灣。 楊慧婷   印尼出生,為了學中文,18歲決定來台灣,在語言學院不小心遇到想考台灣大學的朋友,不小心考上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又不小心找到工作,更不小心嫁給台灣人,從此留在台灣了。 廖勱奇   嘗以「天生戲子」筆名於公開展場留心得;平常日記幾乎每天變換藝名寫作;近期生活重心是安在探覓「蝴蝶效應」之關鍵肇動。 蔡悅東   我的筆名叫馬菲,是來自香港的作家。   喜愛神怪玄奇的題材,熱衷寫作,擅長以獨特角度描寫靈異古怪之事。   著作《黑色救護誌》曾榮登香港誠品華文暢銷榜第一位,希望有天能進軍台灣

文壇。 蔡麗華   出生於緬甸仰光,碩士畢業於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大學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目前在金門縣金湖國中擔任教師,兼任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講師及教育部國教署緬甸語培訓講師。108年度全國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之國小特優獎。 劉德曜   板橋人,東吳大學中文系二年級。目前是中廣新聞網《緣來在寶島-越來越幸福》新二代主持人。   曾參與多項新住民子女相關活動:新北市青年外交大使-中小學英越營、新二代培力昂揚計畫海外企業實習、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親善大使等,灌溉了對於新住民議題無止無盡的關心與愛護。曾以移工議題為劇本獲得東吳大學「雙溪金劇本獎」佳作。

歐筱佩   生長於大馬霹靂州怡保。曾獲新加坡金筆獎詩歌組第二名/大馬檳州華文微型小說優勝獎 / 嘉應散文佳作獎 / 砂拉越海馬文學散文佳作獎等等。 魏振恩   紐約州立大學美國文學博士,任教於義守大學外語中心。曾獲美國年度詩選,時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桐花文學獎、屏東大武山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兩岸記實文學獎、文建會新詩獎,野薑花詩社新詩獎。著有《行將出發的黎明》、《光之縫隙》、《凹凸詩稿》。 謝宜宸   金門縣金湖鎮金湖國小就讀六年級。喜歡美食,愛看書,特別喜歡看漫畫。最喜歡自然科,酷愛實驗。 嚴永真   我是新住民語馬來語教學支援老師,除了語文教學以外,我也喜歡創作繪本,在2

019年參加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舉辦的「新住民母語繪本創作比賽」也獲得特優的獎項,我會把創作的母語繪本運用在教學上,讓學生通過繪本學習語文。   散文一般組 首獎/黃茵〈行腔〉 優等/黃品璇〈廢〉 優等/陳育律〈初級文法〉 佳作/田家綾〈河界〉 佳作/劉玉皙〈浮於海浮於舟〉 佳作/吳佳穎〈慢慢〉 散文一般組評審會議紀錄 散文青春組 首獎/羅菩兒〈教堂〉 優等/黃馨旋〈瘤〉 優等/柯惠馨〈小陳〉 佳作/崔嘉元〈影子與光線〉 佳作/王卉蓁〈山竹〉 佳作/李若綺〈出走〉 散文青春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詩一般組   首獎/吳佳穎〈約翰先生〉 優等/林瑞麟〈伏流〉 優等/熊佳慕〈我的二手人生〉

佳作/黎競檜〈雙親〉 佳作/李修慧〈飽食〉 佳作/邱伊辰〈寫字〉 新詩一般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詩青春組 首獎/郭天祐〈坍縮前有來過〉 優等/彭晨祐〈托瑪斯的誓言─致Ali-Duma〉 優等/陳煜澔〈在我不情願上網課的時候〉 佳作/李采庭〈逆時針〉 佳作/李恩惠〈筆〉 佳作/黃鈺棋〈日常和檸檬糖〉 新詩青春組評審會議紀錄 短篇小說組 首獎/謝見辰〈自山中滑落〉 優等/鄭博元〈細胞〉 優等/鍾曉晴〈瑪利亞〉 佳作/何志明〈假裝〉 佳作/蔡旻君〈長樂街五十五巷〉 短篇小說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住民圖文創作組 新住民圖文創作組評審會議紀錄 入選/ Agus Susiyanti〈Pasar(市場)〉 入

選/王毓麟〈新北新故鄉〉 入選/王瑞豪〈「新」臺灣〉 入選/李昱樺〈新北新故鄉〉 入選/林益彰〈新北新故鄉:雲彩的味蕾 – 見東協廚房〉 入選/林金瑛〈習字〉 入選/武豔秋〈愛的筆盒〉 入選/洪慧敏〈素叉燒雞飯〉 入選/洪慧卿〈家〉 入選/高凌華〈能不能不要〉 入選/張辰〈新北新故鄉〉 入選/張葦菱〈愛讓他鄉成故鄉〉 入選/張梓鈞〈潮濕的味道〉 入選/張舜忠〈此心安處是吾鄉〉 入選/張翔鴻〈聽濤者〉 入選/陳思穎〈新北新故鄉-回憶的味道〉 入選/游淑惠〈畫了曼陀羅〉 入選/曾元耀〈東南亞的新北市〉 入選/黃若萍〈一切安好〉 入選/楊岡〈觀音山〉 入選/楊慧婷〈另類圖書館〉 入選/廖勱奇〈衍畫〉

入選/蔡悅東〈看海〉 入選/蔡麗華〈潑水過新年〉 入選/劉德曜〈舌頭上的家鄉〉 入選/歐筱佩〈傾斜的塔〉 入選/魏振恩〈漁船〉 入選/謝宜宸〈起飛〉 入選/嚴永真〈湖盼〉   市長序   新北市文學獎邁入第10年了!經過10年的累積,新北市文學獎也逐漸形成一種風格,有著自由、開放的多元性格,就如同新北市今(109)年升格10周年,從台北縣變成了新北市,整體大環境也因為數位時代、全球化的來臨,讓整個世界的文化交流更為頻繁與緊密,新北市也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最有活力的多元移居城市。   新北市文學獎在徵件類別上,不拘題材與國籍,鼓勵各路中文創作的寫作好手,踴躍投稿,透過書寫進行文化交流。

於2018年、2019年舉辦了「新住民文學獎」,讓外籍朋友們有機會透過文字表達個人所見所感。而今(109)年度為了鼓勵新住民朋友們勇於創作,整併原有獎項並新增「新住民圖文創作組」,透過簡短的文字搭配照(圖)片,訴說「新北新故鄉」的故事。不論讀者的你/妳是否來自新北,皆可從照(圖)片窺探創作者的視角,再輔以文字,堆疊出對於新北的地方想像。   此外,新北市文學獎在這十年間,於散文及新詩類別上,劃分青春組及一般組,以18歲為界,期望成為培育未來文壇新星的一個平台。從這次青春組得獎作品的來看,流露出年輕世代獨特視角及敏感幽微的心境。如散文青春組首獎作品〈教堂〉,以教堂作為象徵物,表達作者和原住民外

婆的親情交流,真摯感人,是難得的上乘之作。   文學創作反映作者對生活的體驗,透過文字讓讀者產生共鳴,經由多樣化題材,讓文學所能拓展的領域延伸到遙遠的邊界。這次得獎作品不乏對於社會時事的觀照,如性別意識〈小陳〉(散文青春組);香港議題〈約翰先生〉(新詩一般組)、〈瑪利亞〉(短篇小說)等,讓新北市文學獎有了國際化的視野。   最後誠摯地感謝由宇文正老師所領導的評審團隊,在百忙中為本屆新北市文學獎評選出各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也謝謝所有參與本屆文學獎的創作者,因為你們的慷慨灌溉和分享,讓新北市文學獎的園地持續豐富茁壯,再繼續耕耘下一個十年! 一 母親在婚前是一名房仲,專門幫別人找房子

。她對大臺北的房子有深入的研究,常常提醒我們:住家不要買一樓,為了預防淹水或者更壞的情況,比如樓上的住戶會把大便丟到樓下的陽台;還有樓下不要開商店,因為可能會有火災發生或是強盜入侵;三房兩廳的房子,如果屋齡超過四十年、租金超過兩萬,那就不要租,反正地震一來,它們通通都會垮,不如一開始找個便宜的就好。母親在「有巢氏」工作所賺的錢,仍不足以在臺北買房,只能帶著我們四處蝸居。 我們在新店租屋。確實,這裡的店都是新的,因為開了又倒,倒了又開。寶強路與中興路的交叉口,分隔了新興的商場與老舊的工業區,同樣稱為大坪林,卻存在著兩個平行世界。一邊停著整排高級跑車,一邊修車廠林立,貧富只隔了一條馬路。這裡的地名

都會鑲上一個「寶」字,如寶橋路、寶中路、寶安街等,母親來看房子時,覺得這個門牌喜氣極了,殊不知這就跟八字命名一樣,你命中缺了什麼,名字就補了什麼。 二 ・「どこ」:Doko,哪裡,表示場所和方向的疑問詞。 找些藉口支開同場晚餐的朋友,一個人坐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方,回想幾小時前機場話別的場景。模仿日本電影的招數,仰首,捏緊鼻頭,眼淚就不會掉出來。姿勢真醜。 被機場巴士騙了,來到虛幻的城,每一道光線看來都歪斜,空氣都走了味。 留下來,比離開更苦。 躲進包廂,唱起歌來格外暴力,喉音用得多,時不時皺眉猛力一吼,一個勁地將上半身向前甩,屈身像要把整顆心嘔出來。悲歌傷懷,積極正向的詞曲更傷情。感覺自己真正成

為了一個音箱,聲量大小取決於身體的強弱震動。有時收攏胸腔緩緩起伏,有時喉頭輕顫悄悄陷落,跌至腹部皺成一淵黑洞,將渾身氣力收拾了去。 行過正義國宅,想起盛夏裡騎車打背面悠悠晃過,漫不經心地埋怨生活裡的細瑣物事。把胸臆裡的垃圾話掏盡,朗聲一笑往高架橋上拋。仰頭顧盼,不見當時丟高的字句化為殘片,墜在掌心。 翻開書冊,找出近期讀到最美的一首詩:「讓我在你的眼裡墜落/請小心翼翼地/噙著我/不要落下」。 明亮光潔的機場裡,不透明的玻璃牆。不用多說什麼,只要一如往昔地輕擁。淺淺地笑。嘿,面對生活,要堅強。嗯,你也是。玻璃門自動關上,不再開啟。 儘管堅強偶爾大意睡過頭,步伐沒能趕上。 

淡水買房心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his trip is actually a dream when I was studying medicine at medical school about twelve years before. I became a fan of Sigur ros and every day I was just so curious about this far away country - Iceland.

June 2018, I finally got a chance to make this trip happen. We spent ten days in this fantastic country in the border of the world map (for Asian its kind of border) And I made this video.

I'm so happy I eventually do thi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it become a video

If you have a dream, no matter how deep is it in your heart, how long the time has passed, MAKE IT HAPPEN

The Gear I used

Camera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Lens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Drone
DJI Mavic Pro

Gimbal
Feiyu MG lite ( I personally don't recommend this one)

Tripod
Manfrotto Befree

Edit
Final Cut Pro X

Music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engzhou_chen


------------------------------------------------------------------------

[ 關於故事 ]

故事源起於十二年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因為一支來自冰島的樂團Sigur ros,讓我對冰島這個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了去冰島旅行的想法。

那是一個還沒有什麼人在談論冰島的年代。

但十多年過去了,歷經冰島破產、火山爆發、星際效應、白日夢冒險王,現在冰島這個詞在台灣人眼中已不再陌生。"走!出發去冰島當白日夢冒險王" 這類標題的文章,不斷地在各大旅行部落格、論壇中被引用

但我仍然選擇將我記憶中的冰島,回推到十二年前...那個腦子裡對未來有一百種幻想的少年。
這是個少女時代才剛崛起、韓流音樂盛行的年代,我每天耳機聽的仍是Sigur ros、Mew、M83...
人們在討論南法普羅旺斯、英國遊學、環球影城時,我滿腦子滿腦子都在幻想冰島的畫面...

這些年來,我也去了世界上不少國家,因為一些原因冰島一直是未完成的夢想。雖然出社會後所歷經的種種,曾經讓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少年了,我必須要面對太多社會的現實,儘管如此,我仍很清楚我總有一天會實現它

很幸運的,在2018的六月,我順利完成了這趟旅程,並且,讓我感到很幸福的是,我有能力把自己眼中的冰島,用一種帶有自我特色和情感的方式,藉由影片呈現出來。

[ 關於夥伴 ]

這一直是一個不容易完成的事!(畢竟要花掉近兩週的假)
組成的這個五人的團隊其實也經歷了幾番波折
感謝最後同行的四位夥伴,總是很有耐心地配合我,常常要突然在路邊停下來等我取景,在我忙著整理檔案的時候,都是他們辛苦的在廚房料理晚餐,我覺得能有你們作伴真的是件幸福且了不起的事

[ 關於音樂 ]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最近有不少人問我製作影片時怎麼挑選音樂的?音樂都去哪裡找的?
順便在此一併回答
因為我不是什麼接案商業攝影師,我使用的音樂
其實都是我平常喜歡聽的、每天開車上下班時車上放的音樂
我還沒有註冊使用什麼音樂、音效資源素材庫
因為我有個習慣,當我聽到一段音樂特別有畫面的時候
我就會把他們收藏起來
所以,其實這些都是我自己日積月累建立起來的個人資料庫
(我平常主要使用的音樂搜尋工具有Apple Music、Spotify、Soundcloud)

Petit Biscuit
第一次聽到他的"Sunset Lover"我就整個愛上
獨特的法式電音氛圍,充滿想像力和故事性的編曲元素
他的每一首曲子我都很有衝動想拍個影片

而 "Once Again" 就是出發前,我每天在車上聽的音樂之一
所以,其實這次用的音樂是在去冰島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

[ 關於工具 ]

相機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鏡頭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空拍 DJI Mavic Pro (電池五顆、車充)
穩定器 Feiyu MG lite (不好用,不推這支)
三腳架 Manfrotto Befree
滑板 Loaded Bhangra

心得:
- 沒帶到長焦鏡頭有點可惜,六月是Puffin鳥出沒的季節,想拍鳥的特寫105端還是不夠用
- Feiyu MG lite 優點只有輕而已,但它真的很難用
- 滑板包上了氣泡紙是可以託運的唷!

[ 關於剪輯 ]

大約花了整整一個月,當時我在馬偕淡水分院,每天有空擋時間都在研究怎麼剪輯
一個0.5秒的轉場,我可能要花三個小時才能完成
(要先構思、找靈感,在上網找教學,再不斷嘗試和失敗才完成)

使用的剪輯軟體是Final cut pro X,硬體是Macbookpro 2016

[ 關於自己 ]

我有個特別的習慣,自己做完的影片我都會自己重複播放、反覆看好幾次,這支影片肯定是我反覆看最多次的一部,至少三四百次吧!
你如果願意仔細觀看、聆聽其中的細節,我真的會非常的高興。雖然這只是一隻六分多鐘的影片,但裡頭其實蘊藏了我成長歲月的各種痕跡、和多年來所累積下來的品味、實力、還有生活態度!

[ 關於妳/你 ]

你還記得你年少時的夢想嗎?
你是否也曾有過那種不可一世、憤慨激昂的熱血?

不管你在人生中哪個階段
也許這個社會曾經試圖改變你、要將你磨成一個無聊的人
也許你正因為孩子出世忙得焦頭爛額,開店、自己蓋房子的事就先等等吧
也許你正忙著因為受苦於病痛的家人,只好把原本規劃好的長途旅程取消
也許你正因為感情受挫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所以就先跟大家一樣就好了
也許你在這個職位正要面臨重要的升遷,你要接下一個大案子,你的人生將要改變了!但你卻發現你馬上又要面臨人生下一階段的課題,家人要你快結婚、或是孩子要出國留學,當你以為你終於有時間掌握自己的人生,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沒想到又要開始想怎麼在台北市買房、怎麼規劃和理財自己的退休金...
於是,單車環島這件大學未完成的事,再說吧!

我想以我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妳
如果你心底有一個想法很想實現,儘管你長大了、你老了、你變得世故了
都還來得及實現!這並不幼稚、並不矯情
一個藏了十年的旅遊夢,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也沒什麼
但我去實踐了,就變成我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我的人生,實踐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我其實很難用言語形容我從冰島回來我到底得到了什麼
我只能告訴你,只有當你也真的去做了,你就會懂的

如果你/妳還記得

MAKE IT HAPPEN

能力,是探索出來的:體驗式學習與「探索教育」推手廖炳煌的故事

為了解決淡水買房心得的問題,作者廖炳煌 這樣論述:

  走向戶外的「探索教育」,已在全球逾40國掀起學習革命,   超過700萬兒童與成人,經由體驗→思考→歸納→運用四步驟,   學習自我覺察、探索問題、驅動內在能量,   自己長出一輩子帶得走的品格、信念與能力。   探索教育如何讓人學習?他們學到什麼?   兩岸探索教育第一推手廖炳煌 親身分享   本書分為兩大部四大篇。   楔子:介紹探索教育正在對教育界,產生哪些革命性的影響,探索教育在兩岸和世界的發展,在國內的狀況,廖炳煌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介紹探索教育的內容,和在兩岸帶來的教育與企業的學習   第二部,介紹兩岸探索教育主要推手──廖炳煌的教育理念之

養成故事,及引進探索教育的過程   第一部 體驗式學習大探索   Part I 校園篇>   探索教育,不僅讓孩子在課本的教育體制之外,有一個與大自然互動、探索自我的機會,也讓家長在學校的教育體制之外,發現孩子驚人的潛能;本書專文介紹上過課程的家長和小孩的心得和啟發。更有兩位分別在台灣及上海任職的校長,感受到探索教育帶來的另一種可能,進而將探索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引進教育體制,從中看見令人振奮的火花。   Part II 企業篇>   團隊競爭力下降、職場不順、衝突發生時不知道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些都是影響個人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原因。融合了探索教育與衝突管理的創新觀念,讓

你看見原來所有的問題,都起於「溝通」﹣除了與別人的溝通,還包括自己與自己的溝通。   第二部 兩岸探索教育第一推手   Part III 信念篇>   探索教育的起源,與童子軍創始人貝登堡有關;而廖炳煌從八歲半加入幼童軍,到整個求學過程及至今天,一路都與童軍團組織為伍。若將童軍經歷視為探索教育對廖炳煌最初的啟蒙,廖炳煌的人生,其實就是體驗式學習的最好實證。此部分談廖炳煌的童軍生涯如何銜接探索教育。   Part IV 冒險篇>   介紹探索教育在兩岸發揮強大影響力的背後推手──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廖炳煌,如何由一個淡水小鎮的房仲業TOP SALES、全公司最優秀店長,毅然轉換職涯

跑道,重拾童軍教育的初心,並在宏碁施振榮伉儷的協助下,開創探索教育事業,改變人生視野,也躍上世界舞台,成為開啟兩岸探索教育的第一推手。   結語:談廖炳煌的探索教育志業。   廖炳煌一生受益於體驗式學習,他的夢想是推動成立台灣第一所探索教育體驗學校,讓國家的下一代擁有一生帶得走的能力,更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進步與和諧。 本書特色   1.家長、教育者必須知道的品格教育趨勢:本書是國內少見以非以學術角度,讓一般人都能了解體驗式教學是什麼,對教養新世代孩子為什麼有幫助,本書提供新的教育思維,可應用於日常與孩子的教養、相處與陪伴上。   2.作者為當代教育趨勢、兩岸「探

索教育」第一人:作者在台灣引進體驗式教學,並在中國建立第一個體驗場地,也促成中國成立第一所體驗教學的小學。作者在兩岸企業界、人資界、童軍界均具相當知名度。   鼓勵青少年闖天下的好様書:作者從8歲半加入童軍,培養出的勇敢與積極態度,正是當代青少年最好的典範,絕不說教,正是另一種「體驗學習」的人生。 名人推薦   企業界:施振榮或夫人葉紫華/劉柏園(遊戲橘子董事長)   教育界:林文政(中央大學人資所副教授)/萬里國中校長施青珍/李錫津(嘉義副市長)/蔡居澤(師大公領系副教授)   童軍界:林茂榮(北極星童軍團夥伴) 作者簡介 廖炳煌   兩岸「探索教育」第一推手

  2000年在廈門打造中國第一座國際標準高空繩索探索教育訓練場,並促成上海成立體驗式學習的實驗小學;2001年在宏碁施振榮董事長伉儷支持下,於桃園龍潭渴望園區創立台灣第一個探索教育基地,為企業及學校引進體驗式教育訓練,獲客戶極大肯定。   工作第一個10年,從住商不動產副店長、資深理財顧問、店長、區域經理,做到公司全國最優秀店長。直到34歲闖進探索教育領域,以企業及青少年體驗式學習推展為志業。現任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及負責人。   國小時加入童軍團,奠定一生的生命基調。現亦擔任美國體驗教育協會(AEE)國際委員會主席。   現任團隊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共好管理諮詢有限

公司(中國廈門)執行長、台灣外展教育中心執行長。服務過兩岸許多重量級企業,如IBM、菲利浦、宏碁集團、明基集團、可口可樂、麥當勞、聯想、李寧等。   1964年生,師大公民教育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現就讀博士班。   第一部 體驗式學習大探索 Part I  【校園篇】 探索教育服務成人,也服務青少年。事實上,幫助孩子才是我踏入探索教育的初衷與志業。體驗式學習不會給孩子標準答案,但孩子學到的是真正能改變一生的活知識和洞察力。本篇分享我在兩岸教育界的耕耘故事。 第1章 探索教育,給兒女帶得走的能力 案例分享一/高中生田昕平:我有了嘗試新挑戰的勇氣 案例分享二/許博鈞媽媽楊明穎:

建立孩子樂觀面對挫折的信念 第2章  偏鄉孩子找回奮鬥的勇氣        案例分享/萬里國中校長施青珍:教人,不是教書 第3章  放牛班孩子再訪春天        案例分享/上海廣中學校校長喬俊君:體驗式學習真的太牛了 第4章  兩岸大學生聯手橫渡黑水溝        案例分享:香港外展精神號八十小時航行實錄 PartII【企業篇】 企業內部發生的諸多問題,如團隊建立、溝通協調、本位主義等,通常無法靠理性或知識來處理解決,因而發展出透過情境模擬、五感投入的體驗式學習,發現反而更可能達到凝聚共識、解決衝突等目的,如今成為風行企業界的教育訓練重點。 第5章  你真的跟上指令了嗎

? 沉默的「自以為」,讓雙方停止溝通/探索「可能」與「不可能」 第6章 學會自省,才懂領導 提問式引導/團隊領導的三個步驟/每個人都有領導使命 第7章  吉力馬札羅山上的衝突管理課 發生衝突就停下來的公司/你們到底在吵什麼?/遇見衝突管理大師馬克‧葛容/讓利益衝突者展開對話/釐清對「衝突」的理解 第二部 兩岸探索教育第一推手 Part III  【信念篇】 我把青少年探索教育作為我的終身志業,因為我相信,從實做中學來的能力,是會影響青少年一輩子的能力。這個信念貫徹在我的探索教育中,提供人們持續前進的力量,就像童軍精神引領我一生的道路。 第8章  一日童軍,一世童軍 從孩子

王到童子軍/那些童軍教我的事/童軍手冊就是我的故事書/建立「群我意識」/突出的釘子如何不被拔掉 第9章  挫折給我的意志訓練課 瘋狂投入教國團活動/我被留級了!/差點去當流氓/與老鼠搶吐司的重考生活 第10章  四個月美國貧窮壯遊 菜英文也擋不住我去美國的決心/啊,原來這就是「帶領」/玩遍美國二十六州/夠用一輩子的勇氣與自信/辦活動比拿學分還認真/校園外的人生學習 第11章 帶兵磨練六種領導技巧 大專兵破例進士官隊/帶六梯兵嘗試六種管理風格 Part IV【冒險篇】 在宏碁施振榮伉儷協助下,我在台灣成立公司,推動探索教育;在中國,我也促成上海虹口區政府催生中國第一所探索教育體驗

式學校。在事業與志業的發展過程中,個人也從一個英文破到被當的學生,到今天念上師大博士班。人生充滿無限可能,就看你敢不敢往前闖。 第12章 一堂一千四百七十萬元的課 第一份工作就當副店長/童子軍精神,是我的通關密語/做到全公司最優秀店長/拚業績拚到自掏腰包買房子/不讓自己一生只為錢而活 第13章 闖進探索教育界 六根旗杆牽起新機緣/天時.地利.人和/奇妙的生命課程/大外行當總經理/股東解散自己扛 第14章 在兩岸引進探索教育 大陸開課意外成功/在大陸合資辦事業/獲施振榮伉儷襄助/成功爭取OB授權 結語 我還有夢:成就台灣第一所探索教育體驗學校 第2章  偏鄉孩子找回奮鬥的勇氣

  指導員要每一個學生在高空繩索垂降前大聲說出自己的期許。   「我要更勇敢!」認為自己還很愛哭的七年級生說。   「我要考上高中!」已經意識到升學重要的八年級生說。   這些,都是孩子們自發性地說出潛藏在心中的聲音。過去,他們不敢講,是因為沒有信心,沒有把握自己做不做得到,但是這卻是孩子們想要去達成的夢想啊!將來,孩子們在面對困難、面對人生挑戰時,如果可以想起曾經在這一刻的決心與意志,像這樣勇敢地跨出步伐,像這樣勇敢地對自己許下願望,他們就有機會向夢想更靠近一點。    這是二○○九年寒假,我帶領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的夥伴們,為萬里國中量身打造一場三天兩夜冬令營活動的重頭戲。當時孩子們表現出的

勇敢,仍然時時刻刻提醒著我。那是我將探索教育一系列的體驗式學習,在校長施青珍小姐的鼓勵下,以冬令營的方式,第一次與學校合作。施校長和我,都帶著「做實驗」的心情,想試看看「探索教育」這個對台灣教育體制算是陌生的觀念和作法,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探索教育與學校的初相遇   萬里國中,背倚獅頭山,面望東海,眼前正是北部濱海公路的起點。這裡是新北市的邊陲偏鄉,全校學生不過兩百人,而且約有七成均屬出身社經地位較低的弱勢家庭,更不乏單親、失親、隔代教養等失能的家庭環境,加上畢業校友長期以來的低學術成就表現,更讓孩子們對升學不抱期望、缺乏自信,對未來也沒有想法。   但上天並沒有忘了這群孩子。一系

列的體驗式學習,為孩子們帶來改變的機會。   冬令營開拔這一天,萬里無雲,陽光正好。浪濤形象的水藍色萬中校旗,與台灣外展教育中心的紅綠色旗幟,雙雙伴隨著卡通《北海小英雄》的主題曲緩緩升起,冬令營在揚旗儀式中揭幕,象徵著萬里國中的小英雄們,就此展開了一趟冒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