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段萬普寫的 蓄電池使用和維護 和貝紹軼(主編)的 報廢汽車綠色拆解與零部件再制造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按这八个标准打造豪华电动车谁更有机会? - 汽车头条也說明: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直接改变了汽车市场竞争的底层逻辑。 ... 中国新创车企用户认知快速提升,这也是中国高端新能源用户品牌偏好新创车企的重要原因。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理學院應用科技學程 裘性天所指導 葉高宏的 大型鋰電池壽命預測技術之研究 (2020),提出汽車電壓不足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次鋰離子電池、大型鋰電池、加速壽命、阿瑞尼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邱炳樟所指導 袁永明的 微控制器電源開啟重置測試 (2011),提出因為有 8位元單晶片微控制器、重置機制、任意波形產生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解答。

最後網站汽车电压低故障原因都有那些? - 百度知道則補充:造成电瓶电压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瓶亏电解液或老化,致使电瓶蓄电能力下降。 (2)、因发电机损坏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汽車電壓不足原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蓄電池使用和維護

為了解決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作者段萬普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介紹了合理使用和有效維護蓄電池的知識,同時對鉛酸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使用中的維護工藝以及專用設備做了詳細說明。實踐證明,蓄電池的合理使用與維護,與現在流行的“免維護狀態”相比,可以得到成倍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的經濟效益。 本書可供蓄電池設計、製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使用和維護,以及相關控制電氣設計者參考。 段萬普,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電動汽車實驗室,電動汽車專家、高級工程師,畢業于蘭州鐵道學院內燃機車專業。畢業後一直在昆明鐵路局廣通機務段做技術工作。曾先後出版數本圖書,發表70篇論文。現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電動汽車實驗室任副主任,從事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的技術開發及電動汽車研

究工作。 第1章 鉛酸蓄電池原理及基本概念 / 1  1.1 基本原理 / 1   1.1.1 充放電反應過程 / 1   1.1.2 標稱電壓 / 2   1.1.3 充放電反應的獨立性 / 2   1.1.4 鉛酸蓄電池的化學能存儲方式 / 3   1.1.5 鉛酸蓄電池的析氣 / 3   1.1.6 鉛酸蓄電池的電動勢 / 4   1.1.7 開路電壓和容量關係 / 4   1.1.8 單體電池都是並聯存在的 / 5  1.2 基本概念 / 5   1.2.1 鉛酸蓄電池放電下限標準 / 5   1.2.2 鉛酸蓄電池的荷電狀態 / 6   1.2.3 鉛酸蓄電池中電

極負荷分析 / 6   1.2.4 鉛酸蓄電池中正極板的腐蝕 / 7   1.2.5 電池的內阻 / 7   1.2.6 電解液密度與容量的關係 / 8   1.2.7 電池的實際容量的控制因素 / 8   1.2.8 電解液的分層 / 9  1.3 常用須知 / 10   1.3.1 除硫化和容量復原技術 / 10   1.3.2 充放電反應的限制因素 / 11   1.3.3 電池非使用放電 / 12   1.3.4 電池水消耗 / 12   1.3.5 電池的容量衰減 / 13   1.3.6 電池的“反極” / 13   1.3.7 溫度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 14   1.3.8 幹荷

電電池的啟用 / 15   1.3.9 充電的合理限度 / 15  1.4 輔助知識 / 16   1.4.1 合理使用添加劑 / 16   1.4.2 “免維護電池” 的誤區 / 16   1.4.3 蓄電池用酸及蓄電池用水的標準 / 17   1.4.4 蓄電池水品質控制及簡易檢驗法 / 17   1.4.5 配酸作業 / 18   1.4.6 硫酸電解液對電池放電性能的影響 / 20   1.4.7 □□蓄電池和鉛碳電池 / 21  1.5 閥控電池的基本概念 / 22   1.5.1 鉛酸蓄電池發展的四個階段 / 22   1.5.2 閥控電池的優缺點 / 23   1.5.3 閥控電

池使用中的幾個問題 / 24   1.5.4 鉛酸蓄電池迴圈壽命的加速試驗 / 25  1.6 鉛酸蓄電池的基本類別 / 27   1.6.1 啟動型電池 / 28   1.6.2 儲能型電池 / 28   1.6.3 動力型電池 / 28   1.6.4 專用結構電池的錯誤組合 / 28  本章小結 / 29 第2 章 鉛酸蓄電池的幾種充電方式和組合性能 / 30  2.1 初充電 / 30  2.2 恒流充電 / 33  2.3 恒壓充電 / 34  2.4 浮充電 / 35  2.5 快速充電 / 36  2.6 均衡充電 / 38  2.7 低壓充電 / 38  2.8 補充電 /

40  2.9 電池容量串並聯計算 / 40  2.10 電池容量的測定 / 41  本章小結 / 42 第3 章 鉛酸蓄電池通用保養及故障處理 / 43  3.1 電池並聯使用故障多 / 43  3.2 電池組中各單格的均衡性要求 / 45  3.3 減少腐蝕的措施 / 47  3.4 蓄電池連接狀態 / 48  3.5 減少自放電的措施 / 49  3.6 蓄電池的絕緣狀態 / 52  3.7 電池硫化和除硫化技術 / 54   3.7.1 硫化產生的過程 / 54   3.7.2 化學除硫化方法 / 55 3.7.3 物理除硫化方法 / 56  3.8 電池防凍措施 / 58   3.

8.1 外部保溫及加溫 / 58   3.8.2 採用涓流充電 / 58   3.8.3 控制電解液密度 / 58  3.9 定期進行人為充放電是有害的 / 59  3.10 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方法 / 59  3.11 汽車蓄電池的失效方式 / 63  本章小結 / 64 第 4 章 通信電池的管理維護 / 65  4.1 通信電源蓄電池組的低成本運行措施 / 65   4.1.1 通信基站蓄電池組的技術現狀 / 65   4.1.2 對蓄電池組決策的幾點誤區 / 65   4.1.3 低成本運行的措施 / 66   4.1.4 專業化容量維護設備 / 67   4.1.5 對電池容量性掉

站的邏輯分析 / 68   4.1.6 通信電源蓄電池使用下限計算 / 69   4.1.7 UPS 電源蓄電池損壞分析和對策 / 70   4.1.8 通信車用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維護 / 71   4.1.9 對閥控式鉛酸蓄電池補水的水位要求 / 73  4.2 在微波通信站的使用 / 74   4.2.1 供電方式 / 74   4.2.2 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 74   4.2.3 處理方法 / 75  4.3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爆炸分析 / 76  4.4 對電池提前失效原因的綜合分析 / 77   4.4.1 極板的不可逆硫酸鹽化 / 78   4.4.2 現行標準規範的不足 / 81

  4.4.3 電池的誤報廢 / 86   4.4.4 電池的不合理安裝 / 88   4.4.5 電池的人為過放電 / 89   4.4.6 電池原始品質低或結構不合理 / 90  4.5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線上容量維護 / 91   4.5.1 免維護的代價 / 91  4.5.2 建立備品制度 / 94   4.5.3 電池維護的三個階段 / 97   4.5.4 維護工藝 / 101   4.5.5 兩類維護工藝的比較 / 102   4.5.6 維護作業的頻次和經濟效益分析 / 102   4.5.7 對維護效果的確認方式 / 103   4.5.8 一體化基站蓄電池的選型與改造 /

105   4.5.9 對蓄電池的全面品質管制 / 107   4.5.10 基站蓄電池的合理安裝 / 108   4.5.11 在通信基站蓄電池組的輪換充電方法 / 108  4.6 開關電源對蓄電池的影響 / 109   4.6.1 現行開關電源充電方式的不合理之處 / 109   4.6.2 開關電源的充電管理 / 109   4.6.3 合理管理的效果 / 111   4.6.4 開關電源蓄電池參數設置的基本方法 / 113   4.6.5 頻繁停電地區充電方法 / 115   4.6.6 環境溫度維護方法 / 116   4.6.7 應用實例 / 117  4.7 蓄電池集團採購中的

技術要求 / 118   4.7.1 電池電解液的數量和密度 / 118   4.7.2 電池極板的數量 / 118   4.7.3 電池的連接方式 / 118   4.7.4 蓄電池的組合方式和構架高度 / 119   4.7.5 電池的極柱防護 / 120  4.8 蓄電池維護的技術層次和效益 / 120   4.8.1 “免維護” 層次 / 120   4.8.2 採用除硫化進行容量復原層次 / 121   4.8.3 線上容量維護層次 / 122   4.8.4 維護的□高層次TQC / 122   4.8.5 維護效益分析 / 123   4.8.6 避免電池誤報廢的扼要說明 / 1

23  4.9 對相關標準和現行的修正建議 / 125   4.9.1 美國IEEE 1188 標準的不足和失誤 / 125   4.9.2 對一些現行做法的修正建議 / 126  4.10 提高管理者的認識是□□步 / 127  4.10.1 不合理並聯 / 127   4.10.2 補加水 / 127   4.10.3 有效的檢測工藝 / 128  本章小結 / 128 第 5 章 鋰離子電池的原理、結構和使用 / 129  5.1 鋰離子電池簡介 / 129  5.2 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 131  5.3 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 / 133   5.3.1 優點 / 133   5.3

.2 缺點 / 134  5.4 鋰離子電池失效機理 / 134   5.4.1 正常失效 / 134   5.4.2 過放電失效 / 134   5.4.3 過充電失效 / 135   5.4.4 高溫失效 / 135   5.4.5 備用失效 / 138  5.5 鋰離子電池內部材料 / 138   5.5.1 正負極材料 / 138   5.5.2 隔膜 / 139  5.6 鋰離子電池兩種結構 / 140   5.6.1 軟包結構 / 140   5.6.2 圓柱結構 / 141  5.7 鋰離子電池組保護電路 / 141  5.8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 / 142   5.8.1 影

響安全的機理 / 142   5.8.2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 142   5.8.3 個人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 / 143  5.9 用鋰離子電池替換鉛酸蓄電池和鎳鎘電池的技術問題 / 144  5.10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特點 / 144  5.11 鋰離子電池空載電壓技術含義 / 146  5.12 鋰離子電池組合中的點焊品質 / 149  5.13 螺紋連接的圓柱鋰離子電池 / 150  5.14 卡座連接的圓柱鋰離子電池 / 151  本章小結 / 152 第 6 章 電動汽車蓄電池合理使用與維護 / 153  6.1 電動汽車電池的選型 / 153   6.1.1 鉛酸蓄電池 /

153   6.1.2 □□蓄電池的結構及原理 / 154   6.1.3 鋰離子電池 / 156  6.1.4 鋰離子電池和鉛酸蓄電池的互換 / 157  6.2 蓄電池的成組效應 / 158   6.2.1 單體電池和電池組的概念 / 158   6.2.2 網路組合的認識過程和電池構架 / 161  6.3 網路組合結構配套的BMS / 167   6.3.1 基本說明 / 167   6.3.2 電流電壓採集技術要求 / 168   6.3.3 儀錶及整車控制器的配套開發 / 169   6.3.4 司機違章使用電池的記錄 / 170   6.3.5 資料存儲和通信 / 170   

6.3.6 單串組合的BMS / 170   6.3.7 對能量轉移功能的分析 / 170   6.3.8 網路組合的效能和實施 / 171  6.4 鋰離子電池組維護的必要性和意義 / 172   6.4.1 人工維護的必要性 / 172   6.4.2 均衡性維護設備 / 173  6.5 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維護的基本工藝 / 175  6.6 電動汽車的12V 電池 / 177   6.6.1 採用26650 型錳鋰電池 / 177   6.6.2 採用26650 型磷酸鐵鋰電池 / 177   6.6.3 獨立12V 電池充電電壓調整 / 178  6.7 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機充電 /

178  6.8 充電樁充電和快速充電概念 / 179  6.9 換電站充電 / 181  6.10 蓄電池組的熱管理和浸水實驗 / 182   6.10.1 蓄電池組的熱管理 / 182   6.10.2 浸水實驗 / 182  6.11 電池組的熔斷保險 / 183  6.12 無軌電車供電方式 / 183   6.12.1 經濟分析 / 184   6.12.2 基礎技術 / 184   6.12.3 實施實例 / 184  6.13 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 / 185   6.13.1 與燃油汽車比成本是電動汽車的關口 / 185   6.13.2 汽車電池的梯級使用和轉行使用 / 18

5   6.13.3 電動汽車商業化之路 / 186   6.13.4 換電車的選用 / 188   6.13.5 電動汽車採購須知 / 190   6.13.6 電動汽車蓄電池使用成本分析 / 191  本章小結 / 194 第 7 章 蓄電池在車輛上的應用 / 195  7.1 啟動電池的使用 / 195   7.1.1 工作狀態分析 / 195   7.1.2 汽車和幾種鐵路機車啟動電池的啟動過程分析 / 197   7.1.3 摩托車電池的電解液調節 / 203   7.1.4 啟動電池的損壞原因 / 203   7.1.5 汽車電池的集中維護效益分析 / 205  7.2 電動自行

車電池的使用 / 206   7.2.1 電池的選購與更換 / 206   7.2.2 電池的使用、保養和維修 / 206   7.2.3 電動自行車電池配組技術 / 207  7.3 生產用蓄電池車用電池使用 / 208   7.3.1 牽引蓄電池的工作特點和結構 / 208   7.3.2 蓄電池叉車和平板車蓄電池組的絕緣分析 / 209   7.3.3 蓄電池車D 型電池的替代 / 212   7.3.4 礦山機車蓄電池維護工藝 / 213   7.3.5 延長礦山機車蓄電池壽命的幾項措施 / 214   7.3.6 電動車輛蓄電池迴圈耐久試驗/ 216   7.3.7 蓄電池組電壓抽頭

問題 / 217   7.3.8 叉車蓄電池維護實例 / 217  7.4 電動遊覽車蓄電池使用條件 / 218   7.4.1 電池啟用充電 / 218   7.4.2 存在問題 / 219   7.4.3 電動遊覽車蓄電池工作分析 / 219   7.4.4 日常維護作業 / 220   7.4.5 管理運行方式 / 221   7.4.6 維護管理實例 / 222  本章小結 / 223 第 8 章 蓄電池和蓄電池組可靠性檢測 / 224  8.1 術語說明 / 224  8.2 連接狀態的檢測 / 225   8.2.1 檢測原理 / 225   8.2.2 對同性極柱的測量 / 2

25   8.2.3 對異性極柱的測量 / 226  8.3 漏電電流的檢測 / 227   8.3.1 測漏電電流 / 227   8.3.2 查找電池組接地點 / 227   8.3.3 漏電電流錶的校對 / 228  8.4 蓄電池對地絕緣的分析和檢測 / 228  8.5 蓄電池保有容量的檢測 / 229   8.5.1 檢測原理 / 229   8.5.2 保有容量檢測儀的使用方法 / 233   8.5.3 三種檢測方法的使用對比 / 236   8.5.4 對大容量電池的檢測 / 239  8.6 連體電池檢測儀 / 239   8.6.1 檢測原理 / 239   8.6.2 

檢測方法 / 240   8.6.3 啟動功率NP 檢測資料的用途 / 241   8.6.4 連體電池檢測儀的使用方法 / 242   8.6.5 使用注意事項 / 243   8.6.6 檢測儀的校對 / 243  8.7 蓄電池內阻的概念及測量 / 243   8.7.1 蓄電池內阻的構成 / 243   8.7.2 蓄電池動態內阻的測量方法 / 244   8.7.3 不能用靜態內阻的數值表達蓄電池保有容量 / 245   8.7.4 電導儀鑒定條件與使用條件的區別 / 246   8.7.5 電導儀的使用標準 / 247  本章小結 / 248 附錄 / 249

大型鋰電池壽命預測技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作者葉高宏 這樣論述: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能源危機,促使人類對於環境保護之相關議題變得相當重視。汽車它是目前全世界非常普及也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項重要交通工具,為了提倡環境保護,各大品牌工廠近幾年紛紛轉型投入有關電動車的開發,使得電動車在日常生活中日漸普及。電動車所搭載的鋰離子電池為主要動力來源,使用上一定有它的壽命存在,提升續航力滿足顧客之需求,這也是各大車廠所面臨的課題,若能瞭解電池使用上的壽命,短時間進行分析預測,改善電池問題,對於研究開發成本上有一定有所幫助。在鋰電池的可靠度加速壽命預測中,大部份都以圓筒型電池作為研究對象,並針對溫度、ΔSOC(State of Charge)、ΔDOD(De

pth of Discharge)及充放電倍率(C-Rate)等進行研究,許多文獻也有相關的研究報告,但在大容量方罐鋰電池等相關研究較少,原因是在製程及測試設備的需求較圓桶型電池還高,以及單電池取得不易等問題,因本實驗室具有大型方罐鋰電池的製程平台,以及擁有大容量電池之製作技術,完善的測試設備等,對於大容量電池不同於圓筒型電池,電極板尺寸需求較寬也較長,完成捲繞之極捲側邊R角硬力較大,極捲形態與內部導電結構不同情況下,是否影響加速壽命預測等問題進行探討,建立大容量的溫度加速壽命模型,預測在不同溫度下壽命結果之可靠度。本研究最主要是利用加速壽命測試方法,縮短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測試時間,再將測試

數據進行分析,預測電池在其它環境溫度下循環壽命表現,其研究重點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使用電動車所使用的三元系材料的VDA方形鋰離子電池做為試驗樣品,利用充放電機與恆溫烘箱設備做循環壽命測試,而測試的環境溫度設定為三種,分別為25℃、45℃、55℃,其中25℃為對照組,主要是與所預測的壽命值做比較,其餘溫度則為加速實驗組,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並以固定電壓範圍及充放電電流進行測試。經計算後發現,兩點溫度預測壽命值結果為2797,與實際25℃壽命值2138相差過大,誤差高達30.8%,為了確認是否因加速溫度條件不足,而影響最終的計算結果,所以另增加35℃條件進行加速實驗。第二部分則是加入35℃加速

溫度條件後,利用三點溫度去預測實際25℃的壽命結果,經計算後,三點預測壽命值為2274,與實際25℃壽命值相近,誤差縮小為6.4%,由此可說明,加速壽命的阿瑞尼斯模型,對於大型鋰電池的應用是具有可靠度。

報廢汽車綠色拆解與零部件再制造

為了解決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作者貝紹軼(主編) 這樣論述:

主要講述報廢汽車拆解及其零部件再制造有關知識,內容包括我國汽車報廢標准和報廢汽車拆解回收企業標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規程,報廢汽車技術狀況及性能檢查鑒定方法及報廢汽車整車拆解與整車破碎工藝流程,報廢汽車發動機、底盤、車身及電氣系統的拆解技術工藝流程,報廢汽車材料分類與利用方法,報廢汽車拆解場地的設計與管理方法,污染、危險廢物及垃圾(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報廢汽車零部件循環利用及再制造技術,報廢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等內容。全書內容條理清晰、文字規范、語言流暢、圖文並茂,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第1章緒論1 1.1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在循環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1 1.1.1報廢汽車回收利

用與汽車工業1 1.1.2報廢汽車回收利用與公共安全2 1.1.3報廢汽車回收利用與環境保護2 1.1.4報廢汽車回收利用與資源節約2 1.1.5報廢汽車材料回收利用3 1.2我國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現狀4 1.2.1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概況4 1.2.2世界發達國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業概況5 1.2.3中外報廢汽車拆解業情況13 思考題14 第2章我國汽車報廢標准15 2.1我國報廢汽車標准的制定內容15 2.1.1制定汽車報廢標准的原因15 2.1.2《機動車強制報廢標准規定》的內容15 2.2關於現行汽車報廢標准執行的若干說明17 2.3回收實施汽車報廢標准的注意事項19 思考題20 第3

章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規程21 3.1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標准21 3.1.1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應具備的基本條件21 3.1.2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的規范要求21 3.2報廢汽車定價影響因素25 3.2.1影響報廢汽車收購價格的因素25 3.2.2報廢汽車收購價定價原則26 3.3報廢機動車的拖運26 3.3.1報廢機動車的回收流程26 3.3.2報廢機動車拖運方法26 3.4報廢機動車回收中的若干問題27 3.4.1關於機動車所有人的交車問題27 3.4.2機動車所有人交售報廢機動車規程28 思考題28 第4章報廢汽車拆解工具與設備29 4.1常用工量具及專用拆解設備29 4.1.1常用工

具29 4.1.2常用量具32 4.1.3拆解專用工具36 4.2報廢汽車拆解設備39 4.2.1拆解常用設備39 4.2.2拆解專用設備44 4.3設備和工量具維護與管理47 4.3.1拆解設備使用與維護47 4.3.2汽車拆解設備更新與報廢48 4.4拆解設備設計與開發49 思考題49 第5章報廢汽車整車拆解作業與整車破碎工藝流程50 5.1報廢汽車整車拆解作業50 5.1.1汽車拆解作業方式50 5.1.2拆解工藝流程50 5.1.3汽車拆解作業勞動組織形式53 5.1.4汽車拆解作業方法和組織形式選擇53 5.2報廢汽車破碎工藝與材料分離方法54 5.2.1報廢汽車破碎工藝54 5.2

.2破碎材料分離方法55 5.3拆解企業實例56 5.3.1寶馬汽車公司再循環和拆解中心56 5.3.2上海寶鋼鋼鐵資源有限公司拆解生產線57 思考題59 第6章報廢汽車發動機拆解技術工藝60 6.1汽車發動機主要零部件60 6.1.1燃油供給系統主要零部件61 6.1.2空氣供給系統主要零部件64 6.1.3發動機動力傳動系統主要零部件68 6.2汽車發動機拆解工藝71 6.2.1發動機總成拆解71 6.2.2發動機外圍附件拆解73 6.2.3發動機本體拆解74 6.2.4發動機電控系統典型傳感器拆解77 6.2.5發動機電控系統典型執行器拆解78 6.3典型發動機零件檢驗及分類79 6.3

.1汽缸體檢驗79 6.3.2活塞連桿組檢驗80 6.3.3曲軸飛輪組檢驗80 6.3.4氣門組零件檢驗81 6.3.5氣門傳動組檢驗82 6.3.6冷卻系統主要零部件檢驗82 6.3.7潤滑系統主要零部件檢驗83 6.3.8燃油供給系統主要零部件檢驗84 6.4發動機電控系統典型傳感器檢驗84 6.5發動機電控系統典型執行器檢驗86 思考題87 第7章報廢汽車底盤及車身拆解工藝88 7.1汽車底盤及車身結構88 7.1.1汽車底盤88 7.1.2汽車車身94 7.2汽車底盤系統拆解工藝94 7.2.1萬向傳動裝置及傳動軸拆解95 7.2.2變速器拆卸97 7.2.3離合器拆解97 7.2.4

主減速器與差速器拆解98 7.2.5車橋與懸架拆解100 7.3自動變速器拆解工藝101 7.4汽車車身拆解工藝103 7.4.1小客車車身103 7.4.2貨車車身103 7.4.3大客車車身105 7.5汽車動力轉向系統拆解工藝105 7.5.1轉向柱拆解106 7.5.2動力轉向器拆卸106 7.5.3轉向油泵拆卸107 7.5.4貯油罐拆卸107 7.6汽車懸架與減振器拆解工藝108 7.6.1獨立懸架拆解108 7.6.2后橋與后懸架拆解109 7.7汽車制動系統拆解工藝110 7.7.1ABS系統的拆解110 7.7.2轂式制動器拆解111 7.7.3盤式制動器拆解113 思考題1

14 第8章報廢汽車電氣系統拆解技術工藝115 8.1汽車電氣系統115 8.2蓄電池、發電機和啟動機拆解與檢測116 8.2.1蓄電池檢測與拆解116 8.2.2交流發電機及電壓調節器拆解與檢測119 8.2.3啟動機拆解與檢測122 8.3汽車照明、信號系統拆解與檢測127 8.3.1汽車照明與信號系統結構128 8.3.2汽車照明與信號系統零部件拆解129 8.4汽車儀表及輔助電器拆解132 8.4.1儀表板結構132 8.4.2儀表板拆解136 8.4.3輔助電器拆解136 8.5汽車空調系統拆解139 8.5.1汽車空調基本結構與布置139 8.5.2空調系統拆解140 思考題142

第9章報廢汽車拆解場地設計與管理143 9.1報廢汽車拆解場地基本要求143 9.1.1汽車拆解場地選擇原則143 9.1.2報廢汽車拆解場地布局原則與要求144 9.1.3汽車拆解場地布置應考慮的因素145 9.2報廢汽車拆解場地設計146 9.2.1設計任務書的編制146 9.2.2報廢汽車拆解場地設計一般程序147 9.3報廢汽車拆解場地現場管理基本要求148 9.3.1現場管理綜述148 9.3.2報廢汽車拆解場地現場管理方法149 9.3.3汽車拆解企業現場管理具體工作內容與管理范圍151 9.4設備和工量具維護與管理152 9.4.1概述152 9.4.2汽車拆解設備152 9.

4.3拆解設備、工量具、儀器的配置153 9.4.4拆解設備使用與維護154 9.4.5汽車拆解設備更新與報廢155 9.5拆解及回收拆解設備的開發155 思考題156 第10章污染物、危險物及廢棄物的管理與處理157 10.1報廢汽車污染物的種類與處理157 10.1.1廢液危害與處理157 10.1.2有毒氣體危害與處理158 10.1.3固體廢棄物危害與處理158 10.2安全氣囊拆解與處置159 10.2.1安全氣囊拆卸工藝159 10.2.2安全氣囊處置162 10.2.3安全氣囊回收與環保163 10.3制冷劑回收與利用163 10.3.1汽車空調組成與原理163 10.3.2汽車

空調制冷劑163 10.3.3制冷劑的判斷163 10.3.4回收技術164 10.3.5回收設備165 10.3.6國外車用制冷劑回收利用情況166 10.3.7我國車用制冷劑回收利用情況167 10.4污染物、危險物及廢棄物的管理和處理規定167 思考題168 第11章報廢汽車零部件及總成性能檢測169 11.1靜態檢查169 11.1.1常用檢測工具與設備169 11.1.2靜態檢查主要內容171 11.2動態檢查172 11.2.1動態檢查准備172 11.2.2發動機動態檢查173 11.2.3汽車底盤動態檢查175 思考題177 第12章報廢汽車材料分類檢驗與利用17 812.1報

廢汽車黑色金屬材料的分類檢驗與利用178 12.1.1黑色金屬材料的分類178 12.1.2黑色金屬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179 12.1.3黑色金屬的簡易鑒別檢驗180 12.2報廢汽車有色金屬材料的分類檢驗與利用182 12.2.1鋁及鋁合金182 12.2.2銅及銅合金182 12.2.3滑動軸承合金183 12.2.4新型合金材料183 12.3報廢汽車非金屬材料的分類檢驗與利用184 12.3.1塑料184 12.3.2橡膠186 12.3.3其他非金屬材料188 12.4汽車可回收利用性190 12.4.1綠色設計簡介190 12.4.2汽車可回收利用性分析192 思考題197 第13

章報廢汽車零部件修復與再制造198 13.1汽車零件的修復和修理工藝選擇198 13.1.1汽車零件修復方法簡介198 13.1.2焊接和堆焊修復法200 13.1.3噴塗與噴焊修復法203 13.1.4電鍍和電刷鍍修復法204 13.1.5粘接修復法206 13.1.6汽車零件修復工藝選擇207 13.2其他修復技術208 13.2.1埋弧自動堆焊209 13.2.2等離子噴焊209 13.2.3特種電鍍技術210 13.3報廢汽車零部件循環利用和再制造概述211 13.3.1汽車發動機再制造工程211 13.3.2汽車零部件再制造213 13.4表面技術概述215 13.4.1表面技術應用

重要性215 13.4.2表面技術主要目的216 13.4.3表面技術提高途徑216 13.4.4表面技術基礎和應用理論216 13.4.5表面技術應用216 13.5表面塗覆技術及表面改性技術217 13.5.1表面塗覆技術217 13.5.2表面改性技術220 13.6表面微細加工技術及表面復合處理技術223 13.6.1表面微細加工技術簡介223 13.6.2表面復合處理技術225 13.7報廢汽車零部件增材制造227 13.7.1報廢汽車零部件增材制造的優越性227 13.7.2增材制造對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影響227 13.7.3增材制造汽車零部件存在的問題228 13.8汽車發動機零

部件及總成再制造工藝228 13.8.1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藝228 13.8.2發動機總成再制造工藝229 13.8.3發動機總成再制造關鍵工藝230 13.9再制造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231 13.9.1汽車零部件常見缺陷231 13.9.2再制造汽車零部件檢驗方法236 思考題258 第14章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239 14.1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框架239 14.2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信息采集243 14.3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246 思考題250 參考文獻251 近幾年我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報廢汽車的數量逐年增多,報廢汽車的處理已成為人們關注

的焦點之一。根據國際經驗,汽車上的各種再生資源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玻璃、塑料等回收利用率可達50%以上,經處理后的報廢汽車零件有很高的使用價值。目前,汽車產業發達國家的汽車回收利用率相當高,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報廢汽車的再利用率已達到95%,大力推廣報廢汽車的再利用技術既有助於節約社會資源,又有助於促進環境保護,符合構建節約型社會與和諧社會的大方向。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報廢汽車資源循環產業的發展,規范報廢汽車拆解回收技術和工藝,提高汽車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控制環境污染,提高汽車拆解企業的生產效率,本書繼承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12年4月出版的《汽車報廢拆解與材料回收利用》(第二版)的結

構和內容框架,以汽車拆解工藝流程與報廢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技術為主線,詳細闡述了我國汽車報廢標准和報廢汽車拆解回收企業標准,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規程,報廢汽車技術狀況及性能檢查鑒定方法,報廢汽車整車拆解與整車破碎工藝流程,報廢汽車發動機拆解技術工藝流程,報廢汽車底盤、車身及電氣系統的拆解技術工藝流程,報廢汽車材料分類與利用方法,報廢汽車拆解場地的設計與管理方法、污染、危險廢物及垃圾(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報廢汽車零部件修復與再制造途徑。在此基礎上,新增汽車拆解回收信息管理系統、報廢汽車零部件增材制造、報廢汽車拆解工具與設備等章節內容並刪減、調整了部分章節的順序,使本書結構更加合理,內容更加新穎。本書內

容充實,涉及拆解國家標准、拆解工藝、拆解企業場地設計與管理、環境污染的預防控制方法及零部件的再制造等知識點,其中的工藝流程按汽車的四大系統分別講述,且主要以上海大眾車系作為拆解對象,具有較好的廣泛性,拆解工藝科學、規范、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本書依托「江蘇省報廢汽車綠色拆解與再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融合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在科學研究和實際生產中的研究成果和寶貴經驗,充分反映國內外報廢汽車拆解與再制造技術研發的新成就,充分體現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特色,通過構建「拆解標准—拆解工藝—作業管理—再制造」四位一體模塊化知識體系,實現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的融合,彰顯「主動實踐」的高等工

程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本書由江蘇理工學院貝紹軼教授任主編,周全法教授任主審。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龍少海會長(第1章~第3章)、江蘇理工學院杭衛星(第4章、第5章、第10章)、王群山(第6章、第11章)、蔣科軍(第7章、第8章)、李國慶(第9章、第12章)、韓冰源(第13章、第14章)。因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和指正。編者2015年9月

微控制器電源開啟重置測試

為了解決汽車電壓不足原因的問題,作者袁永明 這樣論述: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標榜微電腦控制的產品,廣泛使用於家電、工廠自動化、汽車電子、感測、燈光、醫療電子、玩具、電源甚至人機介面等諸多市場...等等。以8位元單晶片微控制器為例,因應市場要求體積輕薄短小和成本壓力下,必須整合所有功能至單一晶片內,使得整個系統周邊零組件數量變的屈指可數。由於微控制器主宰著整個系統運作!只要微控制器發生當機就視同宣告系統當機。 在系統整合設計時,即提供多種重置路徑,將可能發生的當機或不穩定性,使用硬體電路、微控制器重置機制與軟體技巧來排除或隱藏,讓微控制器在最短時間內自我恢復至正常狀態,防止微控制器進入死迴圈,避免造成系統停擺,依此來提高產品在使用上的可靠度與穩

定性。由此可知重置機制對於系統預防當機是多麼地重要!本論文旨在研製一『任意波形產生器』作為測試平台,測試平台使用微控制器控制DAC電路即可輸出各種電源開關機特性測試曲線,測試待測微控制器在各種電源變動下的動作狀況,以自動化測試取代傳統使用手動操作電源供應器開關機測試方式。 此『任意波形產生器』測試平台主要用於微控制器晶片開發驗證階段,可自動測試微控制器在各種不同電源變動條件下是否會發生當機並記錄至測試平台EEPROM中。設計人員事後可由當機時的測試時間及曲線形式,研判微控制器是何種重置機制失效?針對機制失效原因進行改善,提高穩定度,在晶片量產後可大幅降低客戶應用時的種種電源開啟重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