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圖書館自修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臺北市立圖書館蘭州民眾閱覽室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也說明:臺北市立圖書館蘭州閱覽室座落於臺北市大同區昌吉街57號4樓,於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 館藏書 台北三民圖書館自修室 永春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自習室 台北市立圖書館app ...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王梅玲所指導 江宜蓁的 空間改造後青少年公共圖書館空間使用與滿意度研究 (2016),提出永春圖書館自修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圖書館、青少年空間、空間改造、圖書館空間滿意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賴苑玲所指導 蘇雅玲的 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讀書會對國中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 (2010),提出因為有 青少年、班級讀書會、閱讀理解、相互教學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永春圖書館自修室的解答。

最後網站永春圖書館時間– 台北市永春國小網頁 - Tisher則補充: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九十八學年度班級書庫設置比賽實施計畫依據︰本校圖書館年度計畫辦理。 目的︰ 增加學生閱讀機會,培養閱讀興趣, ... 國家圖書館-自修室預約系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永春圖書館自修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空間改造後青少年公共圖書館空間使用與滿意度研究

為了解決永春圖書館自修室的問題,作者江宜蓁 這樣論述:

近幾年,青少年在國內圖書館逐漸受到重視,臺灣許多公共圖書館分別成立規劃出青少年空間,有的是圖書館新建立的,有的是重新整建後的。由於臺灣公共圖書館目前尚未有針對圖書館規劃的青少年空間設計指南,因此本研究將從美國青少年圖書館服務學會出版的〈國家青少年空間指南〉作為公共圖書館在規劃青少年空間的參考依據。希望能了解青少年使用專屬空間的需求與滿意度,規劃出我國青少年空間設計指南,除了提供公共圖書館未來在規劃青少年專屬空間時的參考依據,也能讓圖書館更加重視青少年族群之需求,規劃出更為完善的服務,提高青少年對公共圖書館青少年空間的滿意度,吸引更多潛在的青少年使用者利用圖書館。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1)探討

青少年需求與圖書館青少年空間設計原則;(2)探討青少年對圖書館專屬空間之使用情形與滿意度;(3)探討青少年使用圖書館專屬空間的滿意度影響因素;(4)探討青少年空間改造後的成效。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探討青少年利用公共圖書館專屬空間之需求與情形,以及其對專屬空間之滿意度與影響因素,建構出四構面28項指標,作為公共圖書館未來在規劃與評估青少年專屬空間時的參考。本研究提出之研究結論如下:(1)最多青少年閱讀的課外讀物類型為小說、漫畫與期刊/雜誌;最多青少年喜愛的資訊主題為休閒娛樂、流行文化與旅遊;(2)青少年每月平均閱讀課外讀物的數量以1-2本最多;平均閱讀時間以1-2小時為主;最多人

閱讀課外讀物原因為個人興趣、打發時間、休閒娛樂;(3)青少年使用圖書館的頻率以每週一次最多;使用圖書館青少年空間的頻率以每月至少一次最多;使用青少年空間的原因多為讀書自修或準備考試、閱讀與借閱書籍、環境舒適;(4)青少年最常使用的書籍主題以小說、漫畫、文學/散文為主;最常使用設施與服務為閱讀桌椅與沙發;(5)四館青少年認為青少年空間最重要的服務前五名為滿足我安靜閱讀學習、光線照明充足、安全的場所、乾淨舒適、書籍陳列方式讓我容易找到、書籍種類及數量滿足我的需求;(6)分析四館青少年最滿意的服務項目前五名,發現四館青少年皆滿意青少年為安全的場所、及時找到館員協助;四館青少年皆不滿意青少年空間提供的

娛樂項目與飲食需求,以及進行藝術創作;(7)透過四象限圖分析,四館使用者皆迫切需要改善的項目為書籍陳列方式讓我容易找到;(8)28項指標中,尤其在青少年空間的規劃與設計,國中皆較高中(職)認為重要;國資圖使用者特別在青少年空間滿足我飲食需求較其他三館認為重要;(9)級別與館別是影響青少年空間使用滿意度的因素之一;(10)與2012年朱懿幰以及2013強美玟的研究比較,整體來看發現青少年仍希望青少年空間能滿足其在安靜閱讀學習與社交的需求。埔里鎮立圖書館青少年對於空調、閱讀桌椅、資訊查詢仍感到不滿意;(11)四館青少年對圖書館空間改造後感到滿意。 針對本研究的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四

間圖書館皆應加強青少年空間的書籍陳列方式;(2)國立臺灣圖書館應重新審視青少年空間提供的環境動線與空間設計;(3)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應加強改善青少年空間的隔音設備,確保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4)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應加強青少年空間網路的穩定性;(5)埔里鎮立圖書館應加強青少年空間的空調溫度。

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讀書會對國中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

為了解決永春圖書館自修室的問題,作者蘇雅玲 這樣論述:

教育部近年來積極規劃推動國民中學閱讀計畫,希望藉由班級讀書會等活動,提昇中學生閱讀能力及興趣。本研究利用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讀書會」的模式來探討國中二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主要的目的為:探討實施班級讀書會對國中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與探討實驗組學生實施班級讀書會之學習反應。 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中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台中市亮亮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共30人(男17人、女13人),控制組學生共32人(男18人、女14人),實驗組學生以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讀書會進行教學活動,總計七個閱讀主題作為單元,閱讀五本圖書加上牛頓量子科學雜誌,及行政院衛生署發布的《新型流感疫苗接種

通知說明與同意書》。活動實施時間於民國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三月至五月,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十二節次的授課,每週利用班會與自習時間進行實驗教學。本研究根據台灣 PISA 研究中心所提供的「2006年 PISA 閱讀評量測驗」樣本試題,選取四篇具備三種向度(擷取訊息的能力、詮釋文本的能力及反思與評鑑的能力)之題組,作為前、後測測驗題本。研究資料以獨立樣本 t 考驗、相依樣本 t 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平均總分、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考驗。本研究主要發現有:1、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之閱讀理解能力「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前後測」成績達顯著差異,且在擷取訊息

、詮釋文本與反思評鑑的三歷程中,以反思與評鑑歷程進步最多,顯示實驗組的班級讀書會活動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有實際的成效。2、實驗組學生參與相互教學融入班級讀書會之學習均呈正面肯定態度。分組的閱讀形式協助學生形成一種主動學習,強化團體組織,同時創意也隨之提升,從活動中可以發現學生個別的學習能力,更可以藉由討論合作的過程發揮自己的長處並且欣賞與學習他人的優點,因此大部分學生表示期望繼續參與類似的活動。基於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供教學者參考:1、教師可以釋放分組的權力給學生,使其自行尋找組員,更能增加學生 參與活動的熱忱。2、教學者可以突破時間限制,選讀整本的閱讀書籍,並延伸不同類型的閱讀

材料;建議延伸閱讀活動提前至早自修,學生一早的思緒最為分明,延伸成為閱讀時間應是不錯的選擇。3、美化校園營造閱讀氛圍並將閱讀課程納入學校既定行事曆。4、增加閱讀教學的時間與協助活動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