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寫的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週週爬郊山社群的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請教)面積兩坪需要多少水泥和沙? - Mobile01也說明:其實自己買水泥砂石子攪拌跟水泥預拌車價格不會差異太多 如果家裡有容器可以裝 不如請水泥預拌車下料到你的容器再移 一米立方水泥預拌約2000上下 兩坪一米立方就夠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自由之丘 和果力文化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蕭志銘所指導 謝嘉誠的 廢機油添加於瀝青混凝土回收料之工程性質研究 (2020),提出水泥砂石頭比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廢機油、瀝青混凝土回收料、再生瀝青混凝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廖斌毅所指導 李元容的 微電腦混凝土控制盤之研製 (2006),提出因為有 混凝土控制盤、微電腦、營建技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水泥砂石頭比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水泥混凝土比例- 樂土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則補充:水泥混凝土 比例 ,大家都在找解答。樂土- 樂土防水 水泥砂 攪拌示範. ... 砂石.水泥.會不會是不同 比例 用在不同地方... 我自己用水泥做一些水溝蓋.還用模子做一些盆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水泥砂石頭比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為了解決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作者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 這樣論述:

土地及手感氣味的書:親近土地。動手打造。回應自然   如果你打算自己動手蓋房子,這本書將是你最實用最划算的工具!   如果你不打算動手蓋房子,這本書仍將最大的拓展你對「居住」的想像,   從而找到如何「住得最幸福」的感受   「自然建築並非是可以快速完成的建築,施工過程和之後你在這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那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心的價值及豐盛感中;慢慢來,這個經驗可能會是你生命中的高點,並讓你尋得在這小小星球上的自我位置,你將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這本書協助你,鼓起勇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建立起你的無毒家園,並生活

在宇宙和諧裡。」      ☉這是一本住宅的建築書,讓居住者認識,除了鋼筋水泥樓房外,那些我們遺忘了的自然建材,將再次帶我們回到土地上,打造宜人居的住宅。   ☉這是一本住宅的手作書,原來手作不只能實踐在飾品、家具、飲食上,每一位住民都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一棟真正能夠呼吸房子。   ☉這是一本住宅的哲學書,加深了人們對居住的想像及討論、拓寬了美學及生態學在住宅上的應用,探討什麼樣的空間能夠讓人的身體與心靈都能真正享受在其中?。   ☉這是一本加上了智慧及想像力,為黃金紀元的新地球人準備的住宅書。   從認出自己在宇宙天際中的位置開始,你在地球上開始動手建立起自己的家……   本書是朝「

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造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   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

需要的是什麼。   在每一個地方,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把它們轉換成所需要的材料,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人們的面前敞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原木、夯土、草稈捆或其他更具有嚇阻作用的材料來開始建築工程,不是感到那麼自在的話,那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第一部會解釋,在你是否拾起一把工具前應該先考慮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呈現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回,有人為自然建築者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程序。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會考

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歡喜安居其中的樸實小村屋——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群是一批才智高超的人,他們從前有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屋,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搭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建築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巧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向前走>的部分,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範例,解釋土團可以怎麼樣療癒人們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     本書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範性土團屋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 本書特色   全球生態村的建築聖典!生態建築師Ianto Evans關於打造自然建築的思考哲

學及實用指南,是全球蓬勃而起的生態社區最重要手冊。   全書數百幅手繪圖實際指導造屋過程。 作者簡介 楊妥.伊凡斯(Ianto Evans)   是一位應用生態學家、景觀建築師、發明家、作家和教師,在全世界六大洲都擁有建築經驗。土團是威爾斯,也就是他故鄉的傳統。他教授生態建築,多年來持續擔任未開發國家、美國和平隊(U.S. Peace Corps)、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數個國家政府的顧問。 麥可.史密斯(Michael G. Smith)   受過環境工程學與生態學的正式訓練。他是《土團屋搭造指南:如何建造你自己的泥土屋》一書的作者,也是《自然建築的藝術:設計、建造

與資源》(The Art of Natural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Resources)的協力編輯。他是土團、自然建築與「樸門自然農法」(Permaculture)領域的教師、作家與顧問。 琳達.史麥理(Linda Smiley)   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的主要管理人,同時身兼土團屋建造大師與休閒治療師。她也在工作室裡教授土團、雕塑神聖空間、直覺式設計、天然材質粉光與修整。 譯者簡介 湯今蘭      六年級中班,水瓶座B型,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媒體與高科技產業,並擔任台北電影節外國導演座談口譯。   Email: ORCHID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1   如果現代自然建築界也有一本佛典或聖經,我想定非本書莫屬。多年來我把這本書當工具書使用,找不到靈感時會翻一翻,遇到技術上的難題也拿來翻一翻。雖然書中所述不見得直接與當時碰到的問題相關,卻經常能夠啟發我找到問題的解答。有些朋友提出質疑,說書中講的東西沒辦法完全解決他們的問題。例如臺灣有颱風,有地震,有水災,幾乎各種天災都具足,可是這些在書中卻找不到完美的對治方案。沒錯,上述問題都很重要,也都必須審慎以對,一一解決。然而只有你自己立身處地去思考與不斷地嘗試才能為那塊土地以及依附於其上的生命打造出最適切的生活空間。正如本書作者Ianto在英文版序中所言

,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可以教給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標準答案。一本自然建築的好書除了提供詳實可行的技術細節外,更要能教導我們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以及啟發我們解決問題的絕妙創意。我認為本書在這一點上無人能出其右,並因而能超越一時一地的限制,成為抒寫自然建築的經典之作。   2004年我到美國這個現代國際自然建築的發源地去取經,希望在一頭踏進這條不歸路之前先看看路上可能的風景。那趟學習之旅的第一站就是Ianto所在的Cob大本營,Cob Cottage Company(以下簡撐CCC)位於奧勒岡州的北美自然建築學校(North American School of Natural Bu

ilding)。那裡沒有電話,當然沒有網路,自行前往的學員不能隨意開車出入,必要時一律共乘。所有學員在草原上的大樹下各自覓一個角落搭營生活。照明依賴太陽能板供電,而且當時僅在交誼廳兼餐廳才有。洗澡在樹林邊上的一棵樹下,以枝條和布搭成簡易可愛的澡間。即使是盛夏時分,如果錯過洗澡的最佳時機,過了下午三點以後太陽熱力減弱,那時從簡易太陽能集熱箱中流出來的往往只有冰水。如廁的地方是在避開公眾視線的一處林間斜坡上,採糞尿分離式設計,半邊向著樹林完全開放,鳥語花香,水聲潺潺,是我有過最高級的如廁經驗。第一天的課程我們跟著Ianto在森林裡晃蕩,聽他指著這裡那裡訴說著森林的故事,教我們打開身體的感官來觀察與

閱讀個別樹木身上曾經歷的滄桑過往。此地位居北美洲西北岸沿太平洋濱的溫帶雨林之中,以往曾有過一段伐木業的黃金歲月。就這樣經過了兩個月的森林生活洗禮,出來時真恍然有隔世之感。第一個明確的感受差異就是發現胃部不由自主緊張了起來。然而回到生活的常軌後,慢慢發現自己確乎有了些根本的改變,而當時的影響持續至今猶不斷在發酵醞釀之中。   作為一位在國際自然建築界擁有如此重要性與知名度的人,Ianto至今堅持簡單生活,不曾使用電腦。這裡夏季天黑地晚。有一天傍晚課程結束後,學員都已各自分散,趁機享受日落前的餘暇,我發現他一個人拿著耙子走向菜園。我向前道乏,他回以一笑,然後跟我說農事是他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我知道

他是真心的,並非玩笑之語。不過如果您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一幅慈靄長者的形象,請趕快停止。在自然建築界中有此一說:一個人蓋出來的房子會長得跟他一個樣,大約就是物似主人形之意。我常覺得Ianto的房子就像從大地長出來似的,穩穩地抓牢地面,和諧而又充滿力量,卻睥睨成規,不落任何俗套,天性浪漫但又極端務實。我的自然建築啟蒙恩師是性格非常鮮明的一號人物。   關於Linda和Ianto之間有個小故事。話說兩人初識時分,有一回Linda邀請Ianto到她那裡用餐。誰知這位女士不按牌理出牌,吃飯時間到時給了對方一只空盤子和一副刀叉,請人到她照管的有機菜圃裡自便。Ianto回憶道,他就在那時認定了這位女士將

是自己後半生的伴侶。雖非典型的持家婦女,想法也異於流俗,Linda卻是性情極為溫順的一位女士。當她知道我喜愛划船後,假日常會邀我這個異鄉人一起將小艇綁到車上,驅車到目的地後一人一艇,各自蕩開,其樂無窮。至今那幾個蕩舟穿梭於蓮花之間的夏日午後,仍是我心底深處美麗的回憶。   我到CCC時,Michael已前往北加州開展他自己的農場與教學工作。迄今我們尚未有緣見面,不過這幾年跟他的聯繫卻最多。我跟他之間第一次的互動起於Ianto的七十大壽。Michael時任CobWeb這份獨門報導各地Cob動態的刊物編輯,提前數月廣邀CCC的新舊學員與好友們寫文祝賀,擬編成一輯慶生專刊在Ianto生日當天送給他

作為驚喜。對於我文筆不甚通順的英文書信,他不厭其煩地提出修正建議。溫和、有耐性,這些是我對他的初期印象。直到數年後我們同時進入Natural Building Network的理事會,透過每月一次的視訊會議才有機會真正認識他。思慮周延、處事嚴謹、重然諾而有紀律,這些並非此領域內西方人常見的特質,不過他確實是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年輕讀者如果有心出國同時學習有機農場經營與自然建築,他的農場每年會招收一至二位實習生。   國際自然建築運動歷經數十年的發展與演變,到今日已呈現非常多元的樣貌。美國境內自是毋庸贅言,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建築活動也均有益形熱絡的趨勢。並且正因各地歷史文化背景與社會經濟條件千

差萬別,於是各自發展出引人入勝的特色與風貌。英國從古蹟保存出發,至今可見許多中生代與新生代不甘自我設限,紛紛跨出古蹟修護的籓籬,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術發揚光大,積極涉足現代常民生活空間的營造市場。無論在私人住宅、社區或是高檔餐廳,處處可見自然建築的蹤影。德國雖然在綠建築技術的開發與推動上獨步全球,然而受限於嚴格的建築法規,在自然建築的推動上腳步較為保守。然而從這幾年友人陸續傳來的訊息得知,由於一般民眾原本對於居家環境的重視,加以全球氣候變遷速度明顯加劇、再有能資源瀕臨匱乏的危機加持,回歸自然建築的呼聲已日漸高漲,土建築自然亦隨之慢慢出現在公園的角落、住家乃至大型會議中心的建築之中。與此同時,

許多中南美洲、非洲和中東國家原即一直保有土建築的傳統,無論在學術界或建築實務界均有人長年致力於研究保存和技術創新。近年全球各地天災頻仍,摧毀無數家園,自然建築界亦不落人後,頻將關懷觸角伸入災區。這些積極的行動不僅幫助了當地居民重建家園,並在過程中透過在地材料的重新運用和傳統人力技術資源的找回與組織,讓當地人再次取回營造自己家園的能力與主導權。   竹子可說是近十年間異軍突起的一個分支。由於不敵廉價耐用的塑膠製品,幾十年來幾乎已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銷聲匿跡,悠遠綿長的竹文化似乎眼看著就將走入歷史,成為傳說。拜森林濫伐與木材資源日益短缺之賜,竹子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又儕身為未來綠色資源和綠色產業最閃亮的

一顆星。姑且不論所有熱潮背後必定存在隱憂,這種從東南亞地區、臺灣、中國到日本、韓國,再從哥倫比亞、墨西哥到非洲地區都蘊含豐沛的天然資源已經鹹魚翻身,從既有的刻板印象脫身而出,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窮人的木頭,而是高級工藝品與最尖端時尚的建築大作的代名詞。雖然竹子由於生物性材料本身難以克服的耐候性不佳和容易劈裂等缺點而仍然讓人卻步,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市場應用的推廣,想來以竹代木的說法或者終有一天會成真。   臺灣的自然建築於十年前從零起步,近年間亦有相當發展。饒是我生性閉塞,平時只顧埋頭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還是知道從南到北由西至東紛紛有人投入這個領域成為同路人。雖

然受限於各種環境條件而困難重重,有心人仍努力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透過身體力行去實踐,並積極探索自然建築在寶島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可能性。限於篇幅就不在此一一列名,以免掛一漏萬之失。   在我看來,工業化和思想西化讓臺灣人付出了兩樣珍貴的東西作為代價,一是純樸,二是敬意,而這兩樣恰巧是我認為向土地公借泥土作建材最根本而必要的條件。因此對於土建築的復興,我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自不必說,只要願意用雙手雙腳去接觸土的人必能直接感知它的好,而好東西當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憂,亦非杞人憂天。很多人看到我們作土便熱心或憂心地提供許多聰明的建議,多數不外乎要我們在土裡添加各種匪夷所思的東西。最近的一位說他要

自己來做做看,而且要加化學硬化劑讓土更堅固。近來我們也看到不少在土裡面添加水泥的例子。地球用幾億年的工夫才在表面形成一層極薄極薄的土壤,除卻廣堥的海洋以及湖泊、高山、沙漠、石礫和砂質地帶,地表上真正有土壤分布的比例其實很少。然而陸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必須仰賴這層表土才能存活。就資源而論,我們用土,因為這是地表上最乾淨純樸,最熟悉親切,容易取得又不用錢的建材之一。然而我們同時也希望這一代人使用過的土壤過了百年甚至千年後還能夠隨時從建築物中回歸土地生養萬物,延續生命。如果在土裡面加入了水泥或硬化劑,試問,我們的雙腳還踩得下去嗎?既無法用腳踩土,用手捏造牆壁,勢必得用機器和工具,這就掉進了工業時代擺脫不

掉的噩夢與宿命。現代產業的總結是絞盡腦汁想出一個個看似聰明的點子來增進效益,提高速度,卻又引出一個個更為棘手的難題。然而更核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願相信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土,為何還要用土?答案有二,一是貪便宜,二是新奇有賣點。   讓做土這件事回歸純真吧!您手中這本書將會重燃您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情。而如果您在閱後受到激勵而起身走入土建築的世界,請用虔誠的,天真純樸的心來撫摸土壤,接觸土地。關掉腦中聒噪的按鈕,靜下心來傾聽,用全身心去體會與學習。如此,我相信土必然會引發您宿世的記憶,讓您重獲強健的身心,幫助您啟發與重拾許多極端重要卻失落塵封已久的智慧。 林雅茵建築師 推薦序2  

 早晨初春微涼的空氣中,總滲和著,迷人的亞麻籽油和泥土的香氣。   望著眼前這寧靜又神聖的時刻,心中總充滿著無限的力量,這是我的家,我和先生共同搭建起的,自然家園……。   2006那年,我們剛結婚,和大部分新婚的年輕人一樣,必須靠著自己單薄的小小力量,去支撐起一個「家」的想像和現實樣貌,在外租了兩年多的房子,接了些手工傢俱的工作,由於在租處做我們想做的事實在有些勉強,於是升起了想要有一塊地的夢想。   經友人介紹,在中壢市郊處,有個花園農場要開幕了,需要我們做些裝置藝術的作品,我和先生接下了工作,常往那兒跑……。農地四週的竹林、小溪溝、自然景觀,深深的吸引著我,彷彿回到兒時在田裡玩耍的

場景裡(到現在我依舊認為,是那片竹林,召喚我,來到這兒。)工作結束後,問了地主是否還有空的地;不用太大,可讓我們做些想做的事已足夠。(那時兩袋空空,實在不敢妄想,有多大的地可以用)。   過了幾天,地主慷慨允諾,可以把邊疆200多坪的地租給我們,天啊!這是真的嗎?   在大約十年前,不論跟誰提起「要自己蓋一間房子」這件事情,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不要太不切實際了,還是在租來的土地上……。當時,不太有人能理解我們的想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邊懷著忐忑的心,一面卻又擁有無比強大的自信,在看待這事件。   那是一股「生命自我力量的覺醒」我清楚的知道,我沒有辦法和大多數人一樣,結了婚就順順的買了房

子,然後又順順的讓自己無形中接受了多年背債房貸的生活,接下來車貸、孩子的生活費……。在內心清楚,卻又懵懂的狀態下,開始了我們「自力造屋」的奇異旅城。   若你真心渴望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這是我在生命經歷一場大轉彎的時候,遇見的一段話,就這麼深深的刻進心裡,以至於當時雖然對建屋的材料、工法、經費等種種細節都不是那麼清楚的狀況下,還是去做了這件事情,因為有個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整個宇宙都在幫助我!沒錯,當你深信的時候,「奇蹟」就會發生,建屋的過程中幾次遇見的奇蹟,都讓我們不得不再次相信並更加肯定,我們做的事是對的,繼續往前吧!   我相當能體會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先送給大家

的一段話:「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唯有自己親身經驗過這一段,才能感受書中所說: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

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或許,當時在外人眼裡並非這樣,因為你得在寒冷冬天把手伸進冰冷泥土裡;亦或在大太陽下、到海邊尋找各式可以用的材料,這些若以外在的眼光和價值觀來評斷,完全是種不務正業且不切實際的作為。   但我們卻能樂在其中,為什麼?   因為我真正嗅到泥土的芬芳,稻草的清香,因為我重新憶起了兒時那種單純遊戲的心情,因為我強烈感受到,在建屋的每一天醒來時,內心充滿了強大的喜悅……。所以可以在冬天裡依舊感到溫暖,在陽光下可以盡情奔放!   這就是,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上天給予最大的回饋。   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走出舒適圈,擁抱更多、更大、更未知的「心生活」。   如作者所言:寫作這

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土團以外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正是我強烈推薦本書的原因,因為這樣一本討論建築的書,它涵蓋的層面不單只是在教會你如何建屋,而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層一層的往你內在的靈性啟發,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閱讀本書的過程,去面對並認真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唯有你真正清楚什麼是你需要的,你才有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樂趣,且發展出或許連你自己都還不

知道的天賦。   我先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小的時候家裡是做模板工程的小包商,年紀稍長就常跟家人到工地工作,甚至寒暑假,也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在他小小心靈中,總覺得很不能平衡,為什麼放假時別的鄰居同學們都能在家玩樂,唯有他和哥哥,整天只能待在工地,做著辛苦日曬的工作。   但他不知道,這些從小耳濡目染的經歷,在我們決定要自力造屋時,他那學電子工程的背景下,竟有整套完整的建屋概念,他慢慢自從小的記憶海中,拼湊出一套自我可行的模式,再加上我從小愛手作愛自然的天性,終於能建起我們夢想中的家園,這是當初我們自己都還未能發揮的天賦!   為了兼顧生活、工作、和經費,我們在這塊地上先蓋了一間20坪大小

的網室當做暫時棲身之所,大門還沒裝上,就先入住了,在帳篷裡住了半年,一年當中最多空出二個月的時間,好好蓋房子,經歷了五個寒暑,才終於完成了90%的樣貌,而這些看似慢的過程中,其實都不斷在累積我們對自然建材各種了解和知識,也在在考驗著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己蓋一間房子,很肯定的是,我們辦到了!   從設計規劃、收得材料、觀察日、月、風向,開挖地基、立柱、做木架、土磚製做、屋頂鋪設、乾式廁所、室內傢俱、門窗……等,無一不是我們親自討論和製作,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和收穫,讓我和先生紮紮實實上了一堂「大自然」的建屋課。   自然屋完成後,看見的親戚、朋友無不被這種純樸、自然、親切,充滿能量的屋子所感動。因

此來訪者俱增,報導也隨之而來……。   從開始拒絕採訪,到現在欣然接受,這中間差距之大的轉變在於:我深刻感受到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田園夢,那是源自於我們和大地之母最親近的一條連結線,或因大環境的教育,各樣的生活面貌,漸漸的那個夢被埋藏了,我想以這些年自力造屋和幫別人蓋屋的經驗,或許在各種不同方式的分享中,有機會觸動某人心中那顆種子,讓更多像我這樣一個還有夢的人,能更有勇氣和覺知的行走在自己人生的藍圖裡。   我們從當初一己的建屋夢,如今已成為實踐自然生活推動的使者,期望在適當的時候,有一片廣大的土地,過著印第安式的聚落生活,和理想相同的親友們一起自給自足,孩子在智慧長者和自然土地上

學習、成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過一種順應自然,落實環境,提升靈性的簡單生活。 李代賢 / 風中之星手工房 推薦序3 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   建築專業出身的Ianto Evans 可說是當今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自然建築推動與教育工作者,他培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自然建築學習者, _並經過代代傳承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燃起許多人對自然建築的渴望與實踐。這段歷程中,Ianto 最大的貢獻之一或許是土團(cob)技術的復興與發展。我們認為土團技術是自然建築的基礎,無論哪一種自然工法,都不免使用到土團。透過黏土、砂與稻草(纖維)的混合, _土團能建構結構強壯穩固的建築,且能營造出與

在地環境和諧,又耐受地震、颱風、火災甚至在人為經濟崩壞的時代,它將讓「住者有其屋」成為可能。   本書是對設計與建造自然建築有興趣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經典。它是少數真正能夠培力與引導讀者一步步從選址,設計,收集在地建材而後實際動手實作的好書。自從2006 年在美國學習自然建築並在臺灣學習實踐開始,本書成為我們眾多自力生活相關藏書中,最常被翻閱的參考書籍,無論在營造樸門(Permaculture)教育基地的自力造屋過程,自然建築教學或受委託建造自然建築時,它都是我們的重要參考與指引,讓我們深深受益。   近年,隨著回歸土地的思潮漸漸成熟,自然建築的運動也隨之興起,我們欣見期待多年的中文版終於面

世,也相信Ianto 的自然建築願景會在臺灣這片沃土中發芽生根。同時也期許在自然建築推動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書所提供的技術、經驗將與臺灣自然建築的原生體質相互融合,藉由東西方智慧的交流延伸出具有臺灣特色的自然建築新風貌。   最後,我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之一是:即使當今主流社會充斥著因建築設計不良而引起的耗能、高碳排與有毒的建築體,很可能讓我們忘了自己其實仍有所選擇。停下腳步再思考,事實上,每個人都仍擁有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無論在自家或社區、學校,我們都能夠選擇不再使用會造成污染的建材,開始設計並動手建造一個更舒適、安全、健康又能負擔得起的家園。 孟磊(Peter Mo

rehead)、江慧儀 /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4   為何我們需要「對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   因為從事營建工作的緣故,在工程中經常見到許多營建廢棄物的產生,面對這些狀況,讓我開始思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物?也開始思考「對環境低衝擊營造」的可能性。   以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看,大約可分為建材生產、運輸、營運與廢棄四個階段。若設計者能以一種新的眼光重新利用廢棄物,固然能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然而,若能利用自然材料作為建材,則是一種更積極的低衝擊營造方式,比如竹子的生長,是利用自然界的太陽與水,不會產生污染;若能「就地取材」,則能有效的減少運輸過程中耗費的能源

;而冬暖夏涼的「土角厝」,能有效減少我們對空調的仰賴與相關費用;最後,當建築物廢棄之後,對比於混凝土和其他現代營建材料,自然材料相對容易重新進入大自然的循環裡.   曾有人問我「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會比較便宜嗎?」如果你只有計算建築物建造過程中的花費,那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並不見得比較便宜;但如果你把建築物生命週期裡對環境影響的外部性都計入,把提煉水泥的耗能與污染、運輸耗能、空調運轉,與建築物廢棄掩埋的環境成本都計入,那綜合來看,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不見得貴。   以竹子、木頭、石頭或蘆葦等材料作為建材的自然建築,在世界各地都不乏優異的案例。但竹子或樹木皆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才

能生長,而蘆葦只能長在有水域之處,有些地方沒有出產適宜的石材;但唯有我們腳下踩的「土壤」,幾乎是每個地方都能找到的自然材料。我認為面對石材昂貴、木料禁伐僅能仰賴進口的台灣,土壤應該是相當有潛力的自然建材之一,但因為台灣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沒蓋土角厝,老師傅凋零四散,故我開始轉向查閱國外相關的自然建築書籍。   因為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意識高漲,國外已經累積相當多自然建築的營造經驗和實作資料,光是以土壤為主結構的牆體,就可以分為夯土牆(rammed earth),土磚(adobe),土團(cob)和土包袋(earthbag)等營造方式;其亦可作為無結構能力的隔間牆,比如泥土和堅韌的竹子結合成為編竹夾

泥牆(wattle and daub),或黏土與質輕保溫力好的稻桿混合,是為夯草牆(light-clay)等。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泡在這些書籍裡,為的就是要搞懂每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腦袋裡充斥各種知識和製作技巧,但閱讀對我來說仍不滿足,住在泥土屋裡是什麼感覺呢? 土真的可以成磚嗎?土磚要靠什麼把彼此緊緊黏結? 我帶著這些疑惑,走訪各地的自然建築。   海拔高度3,400公尺(與合歡山海拔高度相近)的祕魯庫斯科城,就算是夏日,夜晚也是會凍人,在傳統土磚屋旅館裡,我們身著薄長袖即可,舒適宜人;但住在新穎的薄紅磚牆旅社裡,室內卻跟屋外溫度同樣低,我們得裹著臃腫的厚衣服才能入眠。除了庫斯

科,我亦走訪過夏日炎熱乾燥,夏夜溫度急降凍人,接近沙漠氣候的美國新墨西哥州,住在earthship(輪胎內夯土作為承重牆)裡乾爽宜人,就算中午戶外溫度將近攝氏40度,室內溫度依然介於人體喜歡的24~26度。而在那凍人的夜裡和炎熱的中午,躲在土屋裡的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土屋不只是鄉愁而已,它還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自然建築仍需在地化的進程   只是,對於自然建築的了解越多,因為鄉愁而生的幻想與吸引力逐漸褪去,我開始面對日益清晰的現實問題,比如耐震性、傳統建築工藝失傳等問題。換言之,無論我對這些國外自然建築的知識細節有多麼瞭若指掌,我最終還是得面對身處亞熱帶,炎熱、多雨、位處颱風和地震帶、

工資昂貴、建管法規僵硬的台灣,什麼才是適合台灣、但同時又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   在參加泰國清道民宿(Chiang Dao roundhouse)舉辦的稻殼袋屋工作坊時,我所居住的客房是由稻殼裝袋填充,屋頂表面敷水泥做為保護面層。透過觀察該「光頭」客房屋頂上有很多補漏水的疤痕,我才更進一步體會書上所言:「泥土或是稻殼這種『會呼吸』的牆體(其意指過多的水氣能被牆體吸收,而當空氣過於乾燥時,水氣亦會被牆體釋出),不適合被「不透氣」的水泥包覆」的意涵。因為當水氣跑不出去,水氣就會往水泥最脆弱的地方攻擊,而這會直接導致水泥的破裂。   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這種從乾燥的中東國家發展出的「光頭」造型

的自然屋,亦不適合多雨的國家(如台灣和泰國)使用,因為只要屋頂出現裂縫,室內就會漏水;而漏水不只造成泥土面層可能會融化或發霉,同時也會因為保溫層(稻殼)過度潮濕,造成保溫功能大為失效。亦即在台灣這種潮濕多雨的氣候帶,泥土屋都需要「戴帽子」(意即做好防水處理的屋頂)、「穿雨鞋」(意即土牆底部需有耐水基座,如石材或混凝土基礎)來保護怕水的泥土。   台灣位於地震帶,建築物的耐震性是我們必須考量的基本課題,然而,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土角厝受地震倒塌的事故,那什麼才是合適的選擇呢?從牆體選擇來看,土團的抗震效果比土磚好,因為地震來臨時,土磚牆可能從牆體最脆弱的灰縫處開裂;但一層一層累加、有千絲萬縷草稈

相扣的土團牆,相較之下受地震力的破壞較少。另外,由於建築物所受的地震力,與建物的重量成正比,是故,若能有效減輕房子本身的自重,也能達到耐震的效果。故以輕量的稻殼作為填充牆體的構造物,其耐震效果亦好。   另外,因為自然建築或回收廢料再利用的建築,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在工資昂貴的台灣,若要雇人興建自然建築,將所費不貲。但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志工來協助,建造費用將會大幅降低。比如做為自然建築工法實驗場的「鳥巢」(2014雲林農業博覽會的資源回收館),即是設計單位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前來參與建造;另外,我也曾聽聞國外有志於自己蓋自然屋的朋友,他們在蓋自己的房子之前,會先以志工或是工作坊的形式,

參與他處的自然屋建造,此舉不僅能更進一步學習與體驗自然屋的建造過程外,也能認識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朝一日,當他們開始建造自己房子時,也會回頭邀請這些有經驗的夥伴參與協助。而這種協力造屋過程,讓建屋不只是單純的金錢交易而已,更能凝聚眾人的感情,同時,也把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精神繼續傳遞下去。   在法規、工藝失傳與都市環境的重重限制中,尋找一條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路   雖然自然屋有種種優點,但實際執行時,仍須在重重限制下找到新的出路。目前台灣的法規雖然可以接受「磚」類作為建造的材料,但土磚的抗壓能力尚未達到法規標準。在此限制下,我們仍須保留鋼骨/混凝土作為建築物的主要結構,而自然材料僅做為牆

體填充材之用。   另外,雖然台灣早年有興建竹管厝與土角厝等自然建築,但因為我們已經有五十年沒人蓋這類的房子,匠師的技藝傳承出現巨大的斷層。在這種傳統工藝失傳的困境下,台灣的建築師開始嘗試將現代金屬材料加入自然建築,比如以金屬接頭取代複雜、需要高度技藝的竹接頭;或是將固化劑或水泥混入泥土內,讓非專業匠師也能做出有基本強度的土牆。   在都市環境的限制下,為了減少空調運轉的耗能,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厚度40至50公分的稻殼牆或土牆做為隔溫層,但這會大幅減少室內可使用的面積,近而降低使用者採納的意願,故我認為權衡利弊之下,厚度5公分但可達到同樣保溫效果的化學材料就應該被納入考慮。   這些妥協的

替代方案都不完美,但對我而言,這種混搭型的友善建築,已經比市面上大量生產的混凝土建築,往永續的道路上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這意味著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自然的態度由剝削轉為和解共生。   雖然有人可能因為無法建造一棟「純粹的」自然建築而引以為憾,但我認為,應回到「為何要以自然材料為建築材料?」的初衷來談論。   我認為,一棟建築是否要那麼執著、純粹照古法使用自然材料來建造並非重點,重要的應該是「對環境友善/對環境低衝擊(low impact)的營建」的態度,同時,每個人/案子應依其容易取得的材料和環境條件,以適切科技(而非昂貴、專利壟斷的高科技設計)、因地制宜的方式來營造節能建

築。   雖然本書的第二部分提供自力/協力造屋者按表操課的實作步驟,但我更鼓勵讀者不要拘泥於技術的細節,而能透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先理解自然建築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問自己「為何需要此類對環境友善的建築?」當我們的價值與方向確定了,再進一步問自己,在目前的條件下,什麼方式與材料最合適。比如自己的土地上若已經有舊屋了,也許改造舊屋本身,會比「拆除舊屋、把營建垃圾丟給別人,自己再用純天然材料蓋屋」這種方式來得更好。   最後,當世界各地的建築素人,風起雲湧以自力造自然屋的方式重新反省「居住」這件事時,我也期待國內的建築學院,不是一味複製寒帶氣候的玻璃溫室手法,而是能從我們的傳統風土建築中學習,再輔

以現代設計的思考,摸索出適合需要避熱、遮蔭與通風的亞熱帶地域建築。 張瀞今建築師 推薦序5 一本讓你我重獲自由的書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生活看起來是這樣地愜意,但如果我們願意走出這個小小的島嶼,看看星球上其他地方:全球仍有半數以上三十六億人,每日可支配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60元、地球正面臨徹底瓦解的生態系統——太平洋中央出現美國本土二倍大的人類廢棄塑料海洋、全球不斷消失中的熱帶雨林、崩解中的北極冰層與各地冰川、大氣層瀰漫的致命石化細懸浮微粒、每天高達七十五種動植物因人類而滅絕……,我們會發現這世界並非如想像中地美好,甚至會驚覺當前現代化生活的背後,更像是一場人類的集體催眠與相

互毀滅。   在不知不覺中,生活的一切都標上了價格,包含我們自己,人類成了這行星上唯一需要付錢才能過活的生物,越來越多人只懂得「賺錢與花錢」這件事,其他生活內涵幾近無知與愚昧,而這正是台灣不斷爆發食安問題的根本原因,只要我們繼續盲目地追逐金錢和經濟發展、完全忽略健康與生態成本、所有物種理應共享的生存權利,那麼人類的未來,著實讓人擔憂,倘若全人類再不及時做出巨大且根本性的轉變,那麼現在的孩子,在他們老年時,恐怕很難倖免於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和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毀天滅地般的災難。   而我們究竟有無其他的選擇?著名的自然農法始祖福岡正信先生,在他那本點燃全球有機農業革命的《一

根稻草的革命》書中,寫到了有一段話啟發了他,聖經:「你們可以看看天上的鳥,牠們既不播種、也不收割、也不將收穫的食糧存放在倉房,但是你們天上的父親卻養育著牠們,比起牠們,你們不是更為優秀、出色嗎?! 」這句話及老子的「無為自然」 哲學,引導他走向放下人類「自以為的智慧」、走向幾乎不作為(不耕地、不施肥、不使用農藥、不除草),讓大自然自己修復自己,當生態系統恢復時,土地就會長出豐盛的作物,供人類食用的自然農法,在當時福岡正信看起來長滿雜草的田地上,稻米的單位產量是全日本第一,至今這記錄也難以被超越。   原來我們可以不需要拚命地工作,老天也會照顧我們,甚至還給我們更多!!呼拉,這真是一個讓人震驚

、醍醐灌頂且大喜望外的偉大發現,這和我們過去被灌輸的基於生存恐懼感的思想大相逕庭——人定勝天、人類位於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甚至男人還凌駕於女人之上),地球上的一切,包含陽光、空氣、水、大地、山川、海洋及所有動物植物,均為人類所主宰與享用,這種思想架構稱為「我執系統」(Ego System,下圖左),正是當前人類所有問題的病灶。   而福岡正信的哲學,則是把人類放在萬物之中,人類為這個系統的守護者與共同創造者,地位不高也不低,所有物種與人類平等共享一個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且相互關聯缺一不可,這即是所謂的生態系統思維(Eco System,上圖右),本書就是一本從生態系統思維出發,讓人「輕鬆」找

到自己天賦與豐足生活的「素人第一次蓋屋就上手」之地球生活技術手冊。   這本書的面世,將在中文世界掀起另一波「從改革自己到改變社會/Me=We」運動的高潮,它是一塊被等待與期待中的重要拼圖,將把其他幾本同等重要的中文書籍串聯起來:《一根稻草的革命》、《半農半X的生活》、《向大自然學設計》、《草原狼導師追蹤師系列》、《蓋自然的家屋》、《宇宙逍遙遊》、《與神對話》、《邁向自由的教育》、《A New We全新的我們歐洲生態村紀錄片》、《阿納絲塔夏》等等,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思維架構,筆者很誠摯地邀請讀者把這些書籍或影片收集放在案邊,隨時翻閱、比對與驗證,相信你將會很快地出發,走上那一條通往人生真

自由與地球美好未來的道路,當我們能從維持生存的奴隸般生活中掙脫出來,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生命的真相、探索生命中不可知的領域,並從中活出自由的靈魂。   就讓我們相約在自由之丘上碰面,不見不散! 劉德輔 / 點火炬的人、台灣生態家園運動推動者 前言   什麼是土團建築(cob)?它是一種結構性複合物,由泥土、水、草稈(麥稈、稻草類)、黏土和砂所組成,在材料尚柔軟具可塑性的時候用手捏塑成建築物。不像夯土(rammed earth) _需要有模板、也不像土墼厝(adobe)要先做土磚,土團建築既不用添加物也沒有化學材料,它甚至不需要機具。這不是未經試驗的新玩意兒, 千百年來它的

可行性早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被徹底證實過,測試時間歷經好幾個世紀、更或許有幾千年之久。然而,儘管大眾對自然建築表現出極大的熱忱, 這種普遍而幾乎全球性的建築技術,在建築史及大多數教人如何蓋房子的書籍當中卻甚少提及。本書正是為彌平這個落差而作。   什麼是地球上(Earth)最普遍的建材?還用說,當然就是泥土(earth) 本身了!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有介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類居住在使用未經燒製的泥土所蓋成的房子裡。所有的這些土建築都得必須是非洲的小泥巴屋嗎?並非如此!它們有的是在拉丁美洲奢華的土磚造莊園、在法國的夯土造宅邸,或是在中國的土墼宮殿。它們是位於葉門的十層樓公寓、中東地區古

老而有防禦功能的修道院,也是從挪威鄰近北極圈的地區、一直到智利最南端與紐西蘭的南極盡頭,那些被攪成泥團、用手捏塑、壓成磚塊、用腳踩踏而成的土建築。這種建築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可以數百萬計。   土墼厝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極為熟悉的名詞,而夯土也漸漸地再度登上新聞版面, _甚至連「壓磚」(pressbrick)、「泥漿澆灌」(poured adobe) 和「編枝條糊土」(wattle and daub),都是我們這些年來常聽到的辭彙。然而最簡單、最容易取得、也最常民化的泥土造屋技術(意指土團建築),一直到最晚近之前一般人卻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十年前,美國還沒有人做土團建築。在北美洲有長達一

百五十年的時間、在不列顛群島則是自從1920 年以來,都沒有人蓋出過土團建築。當時沒有講述土團構造的指導手冊,幾乎找不到任何描述性的文字,一般民眾更不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匠師的代代傳承好比一種死掉的語言已經喪失了。因此從1980 年代末期土團建築的復甦依靠的是人們自行假定、推論,和一些過時資料單薄的零星片段。不過就在十年之間,情勢改變了。超過一千位學生完成了「土團小屋夥伴工團」(Cob Cottage Company)的訓練,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自己在教學。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所撰寫的《土團建築人的最佳拍檔》(The Cobber's Companion),是第一本專門講述

土團建築的著作,而且已經獲得非凡的成就。目前主流媒體也加入探討,看來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   我從1960 年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個實際參與營造實務的建築師。在這三十五年當中,我曾目睹過不下數十種曇花一現的替選性建築方案,不少以標榜更環保、更節能、適合自力造屋業主、對居住者更友善等等作為賣點。其實當中有很多只是為了打廣告和賺錢的奇想,十足輕率又或者根本是死胡同一條,行不通。這之中有些是結構不良, 有些則原本是不錯的想法但失控了。這些方法大部分我都或多或少嘗試過了, 不管是直接採行或加以變換方式,然而幾乎不曾留給我什麼永久的啟發。因此現在我對於任何新的、經過強力宣傳的「生態」(ec

ological)建築系統都抱持懷疑。那麼,為什麼土團建築會有任何不同?我經常必須反覆自問:是否已屆六十一歲的自己正在把人生還有生產力的餘年虛擲在另一種無謂的奇想之中。   證據顯示,透過土團建築我們可能正在揭開某種巨大而堅實的冰山頂端之一角,它的整體衝擊與影響才正要開始顯現而已。不過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帶給參與者一種很深層的滿足感。我們的檔案裡塞滿了頌揚土團建築的來信,訴說用一塊塊泥巴派蓋房子以及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親身參與建造過程的感覺有多棒。用空心磚或乾式牆板蓋房子不會讓你感到狂喜,但是如果用的是土團的話,它似乎能引發人們普遍的熱情。如欲作為對治我們現有建築物的病因之解藥,土團建築是不太可能使

這場瘟疫痊癒的。然而它似乎具有一種催化效果, 可以作為我們在面對與思考所有嚴酷重要的議題時之靈感與工具。   本書能提供什麼   這本書是朝「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 _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蓋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我們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還是生態而言,你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你仍然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深思:從一棟你將要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應該會協助你為你的居所建立起品質標竿。   不管在哪裡,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它們、把它們改造成你所需要的材料, 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你的面前展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木料、夯土、茅草或其他更會讓你感到退縮的材料來開始你的建築工程,不是那麼自在的話,那麼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本書第一

部會解釋,在你把工具拿起來之前,應該先考慮什麼——為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內容是為自然建築人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流程,這可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回。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考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愉快地安居其中的樸實小住宅——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從前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子,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 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蓋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

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蓋出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術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一部〈向前走〉,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例子,解釋土團可以怎麼療癒你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另外,我們也將加附彩圖,做為你靈感的啟發來源。   《用手雕塑的建築》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依據的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這個組織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的實地經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

範性土團建築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而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在我們寫書的期間還持續著,因此現在你手握的這本書已經過時了;在許多攸關技術議題的微小細節上,我們的見解或許都將在你閱讀本書之前已經有所改變。   《用手雕塑的建築》並不是一本解說材料配比的書,因為泥土是一種如此多變的材料,所以如果有任何人試圖提供混合土團或表面粉平所用的土膏的標準配方或比例,常常都會導致挫敗。與其把整個過程規格化,我們寧可讓你自己徹頭徹尾

把事情搞清楚,是什麼讓一棟土團建築得以建造成功,這樣一來, 你將可以依照我們的實證經驗和你自身的明智判斷為自己做決定。一個最好的實驗性建造者會是一個懷疑論者。把這本書想成是一個有廣泛經驗但是仍可能犯錯的指導者。永遠記得要自己動手做實驗,然後在「專家們」——其中包括我們——的建議下,相信你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實地去建造一點東西、做做實驗、問問題,再把這裡所描述的材料、系統和技巧推展到極限。這本書的目的是成為工作坊與其他有關DIY(自己動手做)學習的指南,而不是替代品。有時候我們為了用文字表達其實可以透過實地示範更輕易解釋的細節,還真傷透了腦筋。   我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讓你更深切投入自然建築運

動的一座橋。社會的改革唯有透過許多人共同行動才能發生,所以不要把你的想法、熱情或發現據為己有。辦個工作坊、寫篇文章、邀請朋友幫你蓋房子、教你的鄰居、上個廣播節目、參加一場「自然建築研討會」。大家一起來,我們就能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說的:「泥巴丟得夠多,總有些會黏住。」   我們讓自己與這個使命同步——發展出一種在本質上是嶄新的建築系統, 與更溫和的建築方式;我們企圖使自己在地球上無論是過著各自的或集體的生活時,其態度都與我們的價值觀一致。所有以上所述都必須被反映在這本書裡,否則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會感覺到光采。在致力於出版成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為每一棵為了被人拿來做成書頁而遭

砍下的樹木負責,此外我們需承擔的還包括運輸途中消耗掉的燃油、印刷作業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代價、被工商業犧牲的小小生命。我們希望這本書珍貴到不只能補償這些損失而已。在改變人們的態度、為生態建築創造更多機會,以及減少環境上的破壞等方面,這本書帶來的效益都必須很宏大,否則我們就僅僅是在促進問題的惡化。所以,想看這本書不妨用借的(你可以請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去訂購一本),或者如果不能的話,幫你的圖書館買一本再外借,因為你知道這麼做可以讓你隨時都讀得到這本書。   更重要的是,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

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 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你是否記得自己在孩提時代所設計過的一些場所空間?還記得你家客廳裡的堡壘——一個你用任何你可以找到的東西建造出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聖殿?記得你在衣櫥、地下室、閣樓、屋頂、車庫和後院的樹屋創造

出的空間嗎?或許你蓋出了木筏、水壩、鳥巢、海邊漂流木小屋、愛斯基摩人的圓頂冰屋(igloo)或印地安人的圓錐帳篷(tipi)——或從運河、石窟、砂石場或冰穴中偷走你要的東西。或許你把屋外老舊的小屋或雞舍改裝成屬於你自己的私密處所:「成人勿入」。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那些重要的場所織就成一張「充滿回憶的毯子」。這張毯夾帶著仍深藏在我們記憶中的多采多姿的形體和材質,其中的每一絲線都象徵著在我們生命形塑的過程中,那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場所。我們可以憑靠著直覺來設計,在任何時候打開這張記憶之毯重新探索,並將它的各種神聖特質整合融入我們的設計中。甩開傳統包袱設法排除掉你周遭那些不好的例子的模樣可能在你心裡引發的聯

想。不,你的房子不需要面對街道,或者被蓋成像是一件「房地產投資」。它不需要成為地皮上一棟方方正正的房屋,不但被人塗上恐怖的顏色,還盡可能越大越好。它可能不需要混凝土車道或雙層車庫。它可能甚至不需要前門——或許你家根本完全不需要門。在你的設計中,請你只加進你想要的元素,而非慣例上要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我以後要把它轉賣,它可以值多少錢呢?」你大概不會因為衣服之後的二手價值而決定要不要買下它們吧,所以把你的房子蓋成你現在就想要它成為的樣子。我們需要好好地活著,而不是死得很富有。不用擔心非得把你的房子蓋得很保守,以後才會有人想買它。請拿出勇氣,滿足屬於你個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特質。除非你是真的很與眾不同

,否則大部分會適合你的,將來也會適合別人,就算不能,那又如何?讓你的房子適合你自己;它是你的家。如果你用愛來蓋自己的家,在裡頭活出喜悅,那就是它的價值。其實你也會發現,人們常常用高價購買不符傳統、異想天開而且充滿藝術感的東西。

廢機油添加於瀝青混凝土回收料之工程性質研究

為了解決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作者謝嘉誠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的人口、工廠數量不斷增加,汽、機車數量也越來越多,產生的廢機油也隨之變多。隨著時代進步,環保意識逐漸提升,若能將廢機油添加於瀝青混凝土回收料,使其恢復性質,再拌入新鮮粒料、瀝青,成為再生瀝青混凝土,即可減少天然材料的使用和貫徹廢棄物再利用的理念,朝永續發展邁進。本研究以廢機油與不同比例的刨除料直接拌合後,製作成試體進行各項成效試驗並且分析評估應用的可行性 隨著RAP添加量的增加,其間接張力值、滯留強度IRS值、回彈模數值會隨之下降,而添加廢機油會使其滯留強度IRS值、回彈模數值上升,且有添加廢機油的組別於各工程表現皆符合規範。雖然於馬歇爾穩定值、馬歇爾流度值及車轍試驗的動穩

定值略低於未添加機油的組別,但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提供之強度及抗車轍能力,已足以適用於國內使用,建議能將廢機油取代部分新鮮瀝青,以減少環境破壞,以達廢棄物再利用的目的。 綜觀試驗結果,將廢機油添加於瀝青混凝土回收料,製作成再生瀝青混凝土時,能達國內大部分規範的標準,但其開裂性質、化學性質仍需進一步探討。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

為了解決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作者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週週爬郊山社群 這樣論述:

山,一直在那裡! 有多久不曾拾起腳步、遠離喧囂 踏上尋找祕境的旅程?   千里步道達人,精選雙北郊山夢幻步道   探問地圖上   最美的綠色驚歎號!   遇山蜿蜒的腰繞小徑、環台北盆地的淺山稜線   看林澗泉瀑、珍稀樹鳥、古道碑記、有雲行走的水梯田   走向花的山、雲的山、岩場的山、高原的山⋯   林幽水碧,步道山妍風姿各異   百年古道,穿梭時空想像先人行旅   邀你輕裝徐行,週週爬郊山! 本書四大特色   ★ 夢幻步道,用腳守護→   新郊山運動的夢幻步道,天然鋪面比例較高、最少人工施作或水泥化,生態豐富、行走體驗佳   ★ 郊山路網,週週出發→   距離雙北最近的郊山路網,

週週可出發,分次登上環繞台北盆地的淺山稜線,登高遠眺   ★ 無痕山林,親山指南→   親山不侵山!Leave No Trace 無痕山林七大原則,護生、減廢、節能、愛山林   ★ 山不政策,輕裝上路→   不起早,不趕路,不行階!大眾交通工具可至入山口,可依體力、時間,輕鬆搭配入門級╱健腳級╱親子友善行程   █ 步道森呼吸:跟著千里步道達人,一探郊山祕徑   哈盆越嶺道被喻為「台灣的亞馬遜」,炮子崙古道走入茶農生活的時光隧道,富士坪保有百年幽靜的牧牛山徑,走一回「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窟坪,看魚路古道的石厝駁崁打石場,幼坑舊鐵路隧道群帶你穿越時空,大南澳越嶺段私鹽及私酒商販踏出來的山徑

,眺望雲海的石碇筆架連峰、水陸兩棲、登山溯溪的銀河洞⋯⋯   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跟著步道達人出發吧!   █ 新郊山運動:守護綠郊、山徑、古道的原初之美   住在大台北,只要搭公車、小巴或區間火車,就可以走進夢幻步道,其魔幻的成分絕不輸在倫敦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進入霍格華茲的火車——這或許是身處在台北與新北市的麻瓜的特權!   雙北郊山,是介於都市和自然間的「淺山生態系」,是呼吸起伏的綠肺及敏感生物棲地,是最美的綠色驚歎號!走向山林、登上稜線——蜿蜒山林溪流間的夢幻步道,四季山妍風姿各異,等待我們探詢。踏上百年前人們走過的山徑——古往今來、穿梭時空,在幽靜古道上想像先

人行旅。   2014年6月7日,對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千里步道在數千名志工長達八年的努力下,於這天宣布成立「台灣步道日」,推動「水泥步道零成長,天然步道零損失」的郊山步道守護運動。     本書是呼應「台灣步道日」的自然禮讚之書,由千里步道、週週爬郊山社團的13位步道達人,精選雙北綠郊步道祕徑,邀你體驗綠郊、山徑、古道的原初之美,用心走路、用腳守護我們福爾摩沙世界級的自然生態。   這18條夢幻步道,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動植物生態,美景四時遞嬗、山水風姿各異,沿途保留了先民在古道上的道里碑記、石砌小徑;同時也帶你親身體驗步道志工以石材、原木手工修築的手作路段。輕裝簡行,讓

我們一起走上山徑吧!   ★本書為讀者精心繪製「雙北夢幻步道之Google Maps 軌跡圖」,請見 www.tmitrail.org.tw/website/?page_id=11356   ★二○一四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為「台灣步道日」,首屆主題「親親步道-森呼吸」,活動訊息請見www.tmitrail.org.tw/trailday 作者簡介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以「水泥步道零成長、自然步道零損失」為目標,全力投入「步道志工培力、郊山步道鋪面調查、步道學三部曲」的扎根工作上。同時串連環島路網,在都會市區,推動綠色路權與綠色廊道

;在社區郊山,則強調「手作步道」的公民參與環境守護。   千里步道協會等團體發起「無痕山林:新郊山運動」,提倡「親山不侵山」,鼓勵大家一起守護通往山林的自然步道。由於步道的水泥化硬鋪面覆蓋住泥土,甚至覆蓋住樹根,造成棲地切割、逕流沖刷加劇,行走時亦傷害膝蓋腳踝健康,發起「水泥石階再見.還我友善步道」,以公民志工參與的模式鋪設較為因地制宜、可回復性的鋪面材質,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路徑。參考美國國家步道的定義,將步道體驗重新定義為「保留郊野感受」,結合LNT無痕山林運動、環境生態教育,推動「尊重生態的深度旅遊」。在親近郊山的同時,也守護步道的天然鋪面,避免不當水泥化、鋼構工程入侵我們美好的山林。

  千里步道協會延續「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郊山守護行動,二○一四年倡議將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訂為「台灣步道日」,首屆主題為「親親步道 森呼吸」,串連全國北東南中12地之在地團體一起展開活動,邀請各地熱愛山林的民眾走一趟郊山天然步道:   ●以分散、分流,不造成環境負擔的方式,號召夥伴在每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走一段自己喜歡的步道。   ●與步道上的夥伴,一起為喜歡的步道做件有意義的事。   ●帶上步道旗在步道上合照,並上傳至臉書、推特、噗浪或部落格,鼓勵更多朋友一起關心步道! 【共同作者】 林三元、林宗弘、林祖棋、林芸姿、林佳燕、古庭維、吳雲天、徐銘謙、徐薆薇、陳朝政、蒙金蘭

、鄭廷斌、張義鑫 【推薦序】小野 紀政 齊柏林 賴榮孝 周聖心 【作者序】夢幻步道:行走天然之必要 文╱徐銘謙 【開篇文】想像那些先人走過的古道:大菁之路、六舅公的牽牛路、阿嬤的尋夫路 文╱林三元 ◆地理:淡蘭古道暖暖十分段、菁桐古道與東勢格越嶺、平溪到九份 ◆看點:大菁之路、李家莊古厝前大樹與石板、煤礦遺址、盤石嶺、肉板卡、刣人嶺、荒野小廟 ◆季節:四季皆宜 ■之一:北海岸線 ★ 三 小時風景萬花筒: 魚 路古道 • 擎 天崗 • 八煙聚落 從陽明山區擎天崗魚路古道下到八煙聚落這條路線,保有豐富自然與人文內涵。步道上斑駁的安山岩石階,是北台灣特有的火山岩;下到八煙聚落,跟

著石砌水圳中的山泉水走訪充滿活力的水梯田;來到石厝前的菜攤,向友善的阿公阿嬤購買剛採摘的新鮮蔬果。大約3小時的步履,沿途欣賞火山地質景觀、蒼勁的大芒草原和田園風光,順道把滿滿的農村人情味打包回家。 ◆地理:金包里大道北段、八煙聚落 ◆看點:魚路古道城門入口、安山岩石階、百二崁、石厝、駁崁、大油坑採硫遺跡、上磺溪打石場、石板橋、八煙出 張所、水梯田、砌石水圳╱三層圳╱浮圳 ◆季節:四季皆宜;十月芒花 ★ 山水泠靈,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堀坪古道 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

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 ◆地理:此區域步道路網細密繁複,規劃單日O形、P形、8字形縱走,皆可穿貫通達 ◆看點:頭前溪瀑布、石棚土地公、鹿堀坪山、梯田、芒草、中低海拔生態 ◆季節:四季皆宜 ★ 百 年靜美的牧牛山徑:富士坪古道 富士古道,是日治時代隨著磺嘴山一帶牧牛區域的開拓,為了方便居民們畜牧並且聯繫魚路古道、萬溪古道等而開闢的山徑,所以也是一條牛走出來的「牛道」。這條路的最高點就是通往大尖山,有「小富士山」之稱,這條古道也因此得名,步道綠蔭蔽天,山腰處的草原又名大尖草原,也叫做富士坪草原,登山後徜徉於此,盡覽天地舒緩之美。 ◆地理:富士古道可連接瑞泉古道

、富士山腰古道、鹿崛坪古道、林市古道,形成一圈O形迴路 ◆看點:牛道歷史遺跡、 夾在群山間的大草原、 豐富的低海拔植物生態 ◆季節:四季皆宜;秋天賞芒草、槭樹 ★ 鳥魚花厝,離家最近的世外桃源:內雙溪古道 從清代行腳至今的內雙溪古道,離熱鬧的士林不過40分鐘車程,卻依然保存質樸泥土小徑的古道原貌。只要搭公車就可以方便抵達,沿路都是泥土鋪面與清涼的綠蔭,可以賞鳥、賞魚、賞花、賞古蹟,對入門者走起來也不會覺得太長或太陡,是離台北市區最近的一處世外桃源,平等里的內雙溪古道就是這樣一條完美的入門路線。 ◆地理:魚路古道、金包里大道北段、北五指山步道系統最友善的步道路段 ◆看點:番婆路石頭公、番婆厝、

台灣藍鵲、擎天崗、冷水坑、絹絲瀑布 ◆季節:春季、秋季,避開溽暑、冬雨;春季梅雨前,有特殊花景可賞 ■之二:平溪、瑞芳、雙溪 ★ 跳 石 ‧ 流 水 ‧ 上 學路:猴硐越嶺 • 三 貂嶺步道 • 獅子嘴奇岩 六十幾年前,住在烏塗窟頭這端的阿南仔每天在猴硐越嶺三貂嶺步道上,花二個半小時徒步下山上學,下課時與同學結伴走回山上,每每總在小溪與瀑布、梯田與泥土路之間流連玩耍,要用上四個小時才到得了家。而阿南仔做夢也沒想到,這條他熟悉的上學放學路,在二十一世紀會化身成為古意盎然的自然步道,吸引著山野愛好者的尋幽訪勝。 ◆地理:瑞芳、猴硐、三貂嶺 ◆看點:柴寮古道、內店仔、百二馬、中坑古道、獅子嘴奇岩、

溪床石路、壺穴地形、三貂嶺瀑布群步道 ◆季節:四季皆宜 ★ 與 小火車一起穿越基隆河峽谷 : 幼坑古道 從三貂嶺車站到大華車站,平溪線鐵道僅一站之隔,但沒有平行的公路接通。使用私有運具,必須要由106縣道越過五分山,或是北37銜接台2丙線,路途遙遠且翻山越嶺,才能往來這兩個地方。這段山谷間,鐵道以外就只有幼坑古道可通行,它維持早年樣貌,在過度開發的中低海拔區域,是一條人煙稀少、自然環境完整、真正保有古意的舊道。 ◆地理:三貂嶺、平溪線一號隧道東口 ◆看點:鐵路隧道群、古道鐵道交會口、幼坑聚落、碩仁煤礦遺跡、粗坑簾幕瀑布、幼坑鐵橋、石拱橋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 ★ 親 近山田美學,眺望

山巒尖峭:東勢格越嶺古道 若說平溪是台北的後山,那麼東勢格可說是平溪的後山。住在後山的居民仰賴這山區一條條的越嶺古道, 與繁華的前山聚落聯繫。東勢格越嶺古道,到舊礦場的前段路約1.2公里,屬於舊台車道,最平緩,老少咸宜,沿途有礦場、拱橋、土地公廟等古道遺跡, 而沿溪畔而行,又有怡人的幽林竹徑,不知不覺中爬至越嶺高處,俯瞰山坡梯棉與草原。平溪鄉以山巒尖峭著名,有支線可連結至「峰頭尖山腰越嶺路」,挑戰「平溪三尖」:石筍尖、薯榔尖、峰頭尖。 ◆地理:平溪 ◆看點:舊礦場、事務所、石拱橋遺跡、雙土地公廟、柳杉造林處、民宅土埆厝、峰頭尖山腰越嶺路、平溪三尖 ◆季節:四季皆宜 ★ 靜波泉澗伴蒼鬱:灣潭古

道 灣潭古道是清代「淡蘭道」其中一小段,是早年台北盆地與其周邊的人貨往來,「自然而然」循著灣潭溪的河灣曲折踩踏出來的交通道路。來到這裡,行走在蒼鬱之間與迴轉之際,面迎山風,聆聽泉澗之聲,步履之至,不忘眼到、耳到、心到,就能在微風婆娑之中忘憂於翠綠山林的自然懷抱。 ◆地理:坪林、雙溪間的北勢溪上游,連結清領時期淡水廳和噶瑪蘭廳的淡蘭道路段 ◆看點:灣潭橋河灣、泉澗瀑布、道里碑記、山蘇之道 ◆季節:春夏秋皆宜 ■之三:坪林、石碇、深坑、汐止 ★ 筆 架連峰,登高爬岩望雲海:石碇筆架山 從未想過在海拔不到一千公尺,緊鄰著都市與高速公路的近郊淺山中,能夠看見一望無際的雲海,遙望遠處露出尖頂的101大

樓。不必遠求高山,只要來到台北盆地南緣的二格山列,走一趟「筆架連峰」淺山稜線,便能滿足我們心底潛藏的登高欲望,享受登高望遠的自然野趣。 ◆地理:淡蘭古道南路,登山口步行三十分鐘即可登高遠眺 ◆看點:石砌古橋、梯田駁崁、二格山古厝、部落隘寮、西帽子岩巨石 ◆季節:春秋皆宜,避開溽暑、冬雨;春季梅雨前,特殊植物開花奇景 ★ 茶 農生活的時光隧道:炮子崙古道 • 茶山古道 台北盆地東面的深坑一帶山區,自清朝以來就是文山包種茶的重要茶區,先民生活的足跡留下了一條條錯縱交替的古道,以及隨著古道延伸分布的美麗石厝及土角厝。從炮子崙古道上山,於泰元農場銜接一條腰繞猴山岳的小徑前往林家百年草厝,再由茶山古道

返回深坑,這一條O形步道,能欣賞最精華的古道風光,交通銜接方便,假日踏青健行,再帶些新鮮的農產品當伴手禮,滿滿幸福的味道。 ◆地理:深坑山區、茶山古道、炮子崙 ◆看點:百年茶山風光、硬砂岩步道與傳統步道工法、百年林家草厝、吳家老厝、蔡家老厝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 ★ 剛強又溫柔的自然詩歌:新山夢湖步道 台北其實離海不遠,不用登得太高,在不到海拔500公尺高的山頂便能望遠!這座位在汐止,靜靜佇在台北盆地外緣的東邊、北倚五指山脊的新山夢湖步道,就是可以同時一覽山海美景的夢幻步道。斜面巨石形成的新山山頂,佇立在台北盆地東緣,站在這裡就能眺望台灣海峽、基隆嶼,甚至是朦朧的九份山城,山海盡入胸臆

。 ◆地理:汐止,保線路端至五指山古道端 ◆看點:夢湖、湖畔棲地生態、台北最古老地層五指山岩層、山頂岩稜遠眺山海美景、砌石步道、石砌梯田 ◆季節:四季皆宜 ■之四:新店、烏來 ★ 登山步道的百年博物館:銀河洞古道 銀河洞步道,是木柵與新店地區山友們相當熟悉的一條健行路線,有「銀河飛瀑」名景,是親近大台北郊山很好的起點。從認識台灣登山步道演變的歷史角度來看,這個區域更是台灣百年來步道類型演變的百寶箱,泥土、枕木、水泥、花崗岩、安山岩,不同年代、不同材質步道的行走體驗,在此形成最即時的對照,有如步道的百年博物館,值得入門者一試。 ◆地理:烏來二格山系統 ◆看點:銀河洞飛瀑、銀河洞宮廟、百年安山岩

石階、枕木步道賞花、觀景台、鵝角格山山頂攬勝 ◆季節:四季皆宜 ★ 台 北最美的林道:內洞林道 被譽為「台北最美林道」的內洞林道,清幽寧靜,生機盎然,是進行生態觀察絕佳的自然教室,帶著圖鑑沿途辨認動植物,會特別有成就感。由於路徑平整好走,成為親子皆宜的親山入林好選擇,也是單車車友和山徑野跑行跡所至的熱門地點。延伸至內洞林國家遊樂區,可一探體驗立體的三層瀑布、森林浴步道,享受清涼舒爽的芬多精。 ◆地理:烏來二格山系統 ◆看點:伐木電線桿舊跡、「娃娃谷」賞蛙、三層瀑布、森林浴步道、羅好水壩 ◆季節:四季皆宜 ★ 登山溯溪,水路兩棲過癮玩:「紅河谷」加九寮步道 位於烏來的加九寮熊空越嶺道,擁有水

陸兩線的多元景觀,泥土步道自然好走,而由於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對開發的種種限制,水量穩定適中、周邊環境天然的加九寮溪,成為入門溯溪者的理想去處。來到這裡,初學者既可以走陸路也可以走水路,適合登山健行與溯溪等多種玩法,亦可組合成水陸兩棲的賞玩行程,經常來走也不會膩,絕對是值得推薦的夢幻古道之一! ◆地理:烏來加九寮 ◆看點:加九寮溯溪、小瀑布、深潭、天然滑水道、豐富林相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颱風或大雨過後 ★ 北宜漫慢行,人與自然的思辨之路:桶後越嶺道 桶後越嶺道是一條怡人的北宜「慢速」道路;跟另外兩條同樣從烏來出發到宜蘭境內的哈盆、福巴越嶺道比起來,桶後越嶺坡度平緩、距離較短;只要半天

可以晃悠晃悠地從台北走路到宜蘭。從起點一路沿溪行,兩側群山綠帶夾道、桶後溪河景藍帶沿途相伴,及至翻越位於小礁溪山和烘爐地山之間穿越雪山山脈的鞍部,俯視如天高的太平洋海平線,比起開車塞在北宜高速公路上,多賺到玩水、野餐、森林浴的清涼時光。 ◆ 地理:新北市烏來鄉境內 ◆ 看點:桶后吊橋、攔沙壩/魚梯、烘爐地山叉路口、鞍部最高點眺望蘭陽平原、手作步道工法 ◆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颱風季節 ★ 台灣的亞馬遜:福山哈盆越嶺古道 世居大嵙崁地區(今桃園巴陵)的泰雅獵人,因為追獵的關係而往南勢溪上游溯行,遠遠的望見一片水草豐美又平坦的區域,驚歎之餘回去告訴族人,於是在後來的十到廿年中,大嵙崁地區的

泰雅族人逐漸移居到哈盆地區,之後更擴展到今天的宜蘭崙埤等地區,「哈盆中嶺越嶺道」,就是百年前泰雅族人在福山、哈盆與宜蘭等部落間往來行走的路線,步道遺留泰雅老部落與日據時期砲台、監督所等眾多人文歷史遺跡,更擁有「台灣的亞馬遜」美譽,是一條珍貴生態與歷史交會的古道。 ◆地理:新北市烏來區與宜蘭縣大同鄉之間 ◆看點:亞熱帶低海拔原始森林環境、豐富林相與珍稀物種,日人遺跡如砲台、監督所、傳統獵寮 ◆季節:春秋較宜;夏季慎防山洪暴發 ■之五,出走:大南澳 ★ 壯闊山海,島嶼之歌:蘇花古道之大南澳越嶺段 走在藏匿於蒼鬱之間的小徑,細察一年四季皆精彩的林木花草,途中登高展望,開闊壯麗的山海之美、東澳灣的美

景與烏石鼻之外的浩瀚海洋盡收眼底。這是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的獨特魅力。從私鹽及私酒商販踩踏出來的路徑,行走過此一路程,可以深刻體會昔日居民為了營生而奔波的辛勞。在時空變遷下幾經更迭,成為今日親和力十足的休閒步道。 ◆地理: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朝陽國家步道 ◆看點:私鹽私酒商販小徑、朝陽社區、烏石鼻戰備道、四季野地植物、香楠大樹、觀景平台遠眺山海交界美景 ◆季節:四季皆宜 ■四季遊山學 ★ 行前準備:輕量化、必備品Checklist,依步行難易度、所需時間、季節等作推薦 ★ 貼心提醒:迷路、毒蛇、螞蟥、蜂螫、意外急救處理等 ★ 千里步道推薦:雙北郊山•最友善的天然步道 ★ 雙北郊山路網地圖:G

oogle Maps結合GPS調查,繪製步道地圖、沿路看點 ★ 步道守護行動SOP:發現問題→拍照記錄→立即通報→描述問題→持續關注 推薦序之一 山,一直在那裡――看見台灣的美 文|齊柏林‧《看見台灣》導演   我從事空中攝影二十多年,有許多機會從空中俯瞰台灣,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台灣最美的地方是哪裡?」我的答案總是──台灣的山最美麗。   由於台灣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高山生態,豐富的景色與物種,在世界上都是難得一見的。   千里步道帶領大家,以更貼近自然的方式去親近這些山林,相信本書不僅能讓您看見台灣的美,更能學習如何近山、愛山。 推薦序之二 我現在就是一棵樹

――為台灣步道日而寫 文|小野•知名作家   「爬山時不要仰望山,那容易動搖信心和勇氣。看著前方兩、三步的台階,踩穩後再專注的往上走。」     「如果有些喘,不要立刻休息,再走幾步之後呼吸就調順了,反而不喘了。」   「 我能走在別人前面的秘訣,並不是因為我走得快,而是我休息得比別人家少。」   「拿柺杖登山的目的,不是為了要依頼它,而是在必要時借用一下。不然柺杖就成了多餘的工具了。」   「我製做柺杖的目的不在生產柺杖,而是鍛鍊自己快要僵硬的手指。就像爬山不是為了山,而是為了爬。」   做為一個爬了大半輩子台北郊山的「山友」,我的老爸隨口說出來的話都是人生的智慧的格言。他曾經在和孫子、

孫女一起爬山時,陸續講了這些從爬山中領悟的人生哲理,我如隨行弟子般一一紀錄下來。兒子和女兒還小的時候,偶爾會跟著阿公、阿嬤爬台北的郊山,兒子會替阿嬤扛起背包,女兒會替阿公注意沿途可以撿回家製作柺杖的樹枝。有孫子孫女陪伴時,阿公和阿嬤特別開懷,沿途都是笑聲。   阿嬤的背包不輕,就像她這輩子的承擔和背負。背包裏面有她自己和阿公的水罐和食物,有切好給所有登山朋友的當令水果,還有準備給阿公替換的背心。阿公也有一個背包,不過只是裝飾用,裡面只有一條毛巾和一把鋸枯枝的鋸子。阿嬤很疼惜阿公,總是覺得阿公身體比較差,其實她自己的心臟病更嚴重。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的孫子和孫女也願意跟著我一起爬山,我一定可以

感受到老爸、老媽當時的幸福和快樂。   有一年,老爸告訴我說,他終於畫出一張自己最滿意的觀音普薩像,面容悲如我的阿嬤。我告訴老爸說,我將這幅觀音像印3000張,以後每次爬郊山時,就在山上的廟裡放個幾十張,等待有緣人來拿,和他們結個善緣。後來每次爬台北郊山時,就多了這項任務。   老爸在十五年前離開人世。他離開前三天還在爬山,但是在山上進了廁所出來,誤以為被山友們拋棄了,一個人慌慌張張衝下山,攔了一輛計程車回家,下車時跌了一跤,跌斷髖骨。次日送醫院後立刻開刀,手術一切順利,可是凌晨突然就走了,他的日記內容竟然停在爬山的前一天。老爸走後不久,我夢到了他,他正揮汗如雨製作著一根柺杖,我很驚訝的問

他說,爸,你⋯⋯你,不是走了嗎?老爸露出頑皮又頑強的笑容說,我生命如此堅靱,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屈服?他說,他正要出發去爬陽明山呢。   醒來後我濕了眼眶。因為老爸說他根本還沒有走,他明天還要去爬陽明山。老媽在老爸走後並沒有讓自己陷入太久的哀傷,她繼續和原來的山友們相約爬山,繼續把沒有送完的觀音像送完。後來老媽搬來和二姊同住之後,因為家就在郊山旁,老媽更是每天清晨五點便準時起床,摸著黑一個人慢慢慢慢的爬到了郊山的山頂,跟著一個年紀比她還大的陳老師學習外丹功。陳老師太嚴厲,駡跑了所有學生,最後只剩老媽一個人。老媽越來越老,也漸漸爬不動了,但是她不肯放棄。理由竟然是,如果連她都不爬上山,陳老師一個人

豈不太孤單了?   後來老媽真的一直爬到再也爬不動為止。有一天她連爬起來走路都很困難時,仍然要請人用輪椅把她推到入山口。她苦笑著望著近在眼前的山,仰望著,仰望著,希望能有奇蹟出現,讓她忽然可以站起來,走向山。為了等待這個奇蹟出現,她苦苦坐在輪椅上煎熬了三年,最後,奇蹟並沒有出現。   「讓我可以站起來,走向山,再爬一次。只要一次就好。」這是老媽走向人生盡頭前的唯一願望。從此以後,我每次走進山林時,都會想起老媽渴望能再爬一次山的眼神,和那一抹無奈的苦笑。我走向山,我開始往上爬,每當我走在山路上,就深刻的體驗到媽媽渴望能再爬山的那種生命熱情。這是連日暴雨後的一個晴朗的早上,有一群愛山的朋友們,

同步在全台灣幾個地方一起走進了山林步道,一起見證了台灣第一次的「台灣步道日」。從此之後,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就是我們心中的台灣步道日,為此我們也立下了愛護山林的誓言。當我正在山腳下對著愛山的朋友們說話時,忽然出現了一隻寬腹螳螂,就在眾人搶拍的時候,牠悄悄的爬上了我的鞋子。有些人驚呼起來,我說,你們不要怕,我身上有樹的氣息,我現在就是一棵樹,牠會慢慢往上爬,牠一定不會咬我的。果然,寬腹螳螂慢慢的輕輕的在我身上嗅著爬著,只是有點癢。最後牠爬上了我的頸子、頭髮、帽子,終於到了頂,之後就飛落地上。   媽媽,我知道是妳。你是來和我打個招呼的。再見了,我會記得繼續爬山。 推薦序之三 日行萬步,

走在我們美麗的土地上 文|紀政‧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許多研究或是臨床報告都已證明「走路」對身心健康的幫助,不僅如此,日行萬步對於心情愉悅、人際互動、土地熱愛、行銷台灣等等均具正向影響。希望基金會自二〇〇二年開始聚焦於全民健走推廣,持續倡議「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便是希望透過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走路運動,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也因此,當二〇〇六年黃武雄、小野、徐仁修等好朋友發起千里步道運動時,我就特別開心,因為,這表示已有更多人意識到走路的重要性,尤其千里步道不僅關心「走路」,還把觸角延伸到「走路」的環境、空間,串連環島的山海環圈,透過走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故鄉家

園。還記得那年千里步道舉辦第一次試走活動時,我就和大家一起坐渡船、沿著屈曲古道,走到翡翠水庫,那真是開心的一天啊!   這兩年,千里步道協會更針對吸納六百萬人口的大台北地區的郊山步道,進行了地毯式的鋪面調查,且把其中仍保留較多自然鋪面與環境、透過大眾運輸即可方便抵達的路線,透過步道達人們的引路,以及本書精彩的文圖,帶著大家透過走路的方式,進入山林、進入故事、進入村落。謝謝千里步道協會長年的堅持和努力,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多人一起響應本書,一起「起而行」,走出有保固的健康生活和國家競爭力。 推薦序之四 親山,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文|賴榮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家

在觀音山下,因此觀音山已成為我騎單車或是爬山運動最常拜訪的所在,最高點硬漢嶺前有一座牌樓寫著【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每次走到此抬頭看到這兩行字,心裡都不禁莞爾。   觀音山是個很棒的地方,步道各有長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或是一天,都有可以選擇的路徑。路徑鋪面有的是全程都是石階如好漢坡,也有自然步道如風櫃斗湖步道、北橫、駱駝嶺和攀岩路徑,攀岩路徑在和尚頭下方有一小段是用廢輪胎鋪起來的,雖然不像石階步道一樣堅硬,但也是不自然的材質。步道沿線都是濃密的森林,所以不管早上中午傍晚都適合,四季也各有風情景致。   我去爬觀音山通常會選擇自然步道行走,有時還會拖下鞋子赤足而行,那種貼

近大地的感覺很舒服。不喜歡石階步道,最主要是其有步道過度工程化、人工化,造成棲地切割、不透水、傷膝蓋、耗能量、外來種、破壞景觀與史蹟等問題。   除了觀音山,我也走過雙北許多的步道,如魚路古道、天母古道、草嶺古道⋯⋯,爬過各處郊山如筆架山、皇帝殿、二格山⋯⋯。我特別喜歡筆架山,除了它是大學迎新活動學長帶我們來爬的郊山,更重要的是全線幾乎都是自然步道,行走其間有那種「回歸山林」的夢幻感覺。   反之,我們看到台灣各處山林步道都已經過度人工化、工程化,郊山步道的「過度建設」已經是環境議,所以在二○一二年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在全國環境NGO會議上,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目標

。此外,荒野保護協會有一群夥伴組成步道志工,和千里步道協會的朋友們一起成就了大崙尾山的米粉路手工步道以及福州山櫻花步道。   志工們從二〇一二年開始進行了雙北市郊山「鋪面普查」的任務,除了實地踏查,還要把相片與軌跡、點位輸出,並將調查的鋪面歸類到水泥步道、天然步道、棧道、木屑或枕木步道、碎石、石材、木階、石階,以及其他人造物等分類裡。   經過兩年努力共完成台北市136條、新北市138條列管步道,總計274條、總長超過460公里,各式鋪面的步道的調查。現在他們把調查成果彙整成《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這本書,這書有四大特色包括【夢幻步道,用腳守護】、【郊山路網,週週出發】、【無痕山林,親山指

南】、【入門健腳,輕裝上路】等。   這本書不僅僅提供大家精選的18條「夢幻步道」向讀者推薦,邀請遊人藉由親炙過夢幻的美好,而知滄海桑田再不能任其「被消逝」。更重要的是要傳達親山、愛山、無痕山林的觀念,而這不是靠政府或專家,而是要靠大家。山,一直在那裡,期待當我們啟程探訪山中的祕境,探問地圖上最美的驚歎號時,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期待更多貼近自然融入環境的山徑,讓我們遇見自然的美好。   邀請大家一起走向山,一起「看林澗泉瀑、珍稀樹鳥、古道碑記、有雲行走的水梯田。走向花的山、雲的山、岩場的山、高原的山⋯⋯」 作者序 夢幻步道:行走天然之必要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副執行長  

 三月底還相當濕冷多雨的周日晚上,我離開電腦,放下趕不完的文章,奔赴位於新店區公所捷運站邊上的小吃店與一群剛下山的山友們縮在小小的空間裡,圍著熱熱的火鍋,邊吃菜,邊聽這趟特別的「新店KO大會師」登山過程的趣事。他們頂著半濕的頭髮,哀號地說起那條陡上的山路、無止盡的水泥石階多麼傷腳。   可別以為他們戲稱的「KO」是「攻山頭」,其實他們是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身上帶著GPS、相機以及記錄本,正在進行從二○一二年啟動至今的雙北市郊山「鋪面普查」的任務,除了實地踏查,還要把相片與軌跡、點位輸出,並將調查的鋪面歸類到水泥步道、天然步道、棧道、木屑或枕木步道、碎石、石材、木階、石階,以及其他人造物等分類

裡,資料上傳後還要經過二度判讀、討論與確認。   這樣繁瑣的程序,得不斷重複,一步一腳印的踏查、一筆一筆資料地輸入,已完成台北市136條、新北市138條列管步道,總計274條、總長超過460公里,各式鋪面的步道,包括令他們害怕的水泥石階,也見識各種地毯輪胎的「步道奇觀」,只為了找出所剩不多的天然步道確切的位置,讓更多人意識到行走天然之必要。   ■ 用腳守護世界級的生態   早在二○○二年時,包括本書作者在內的幾個朋友組成網路虛擬社群「週週爬郊山」,當時目睹草嶺古道的桃源谷大草原施做花崗岩水泥石階,陽明山坪頂古圳原有的安山岩被挖除、新鋪花崗岩水泥石階,郊山步道浩劫四起,因而發起「石階再見」

運動,邀請各界山友主動回報類似工程破壞問題,得到相當大的迴響。與此同時,從走過的郊山步道中,精選了大台北25條無鋪面的步道,出版了同名的書籍,提出「不起早、不趕路、不行階」的「山不政策」。   十年間雙北市的郊山鋪面不斷覆蓋水泥、工程設施,當時的天然步道也受到包括遊客、山友、社區不當行為的威脅。曾幾何時,水泥變成現代化的代名詞,步道則與鋪面與設施畫上等號,造就傷人膝蓋、也破壞生態棲地的硬體步道,此種迷思破壞了延續自原住民、清朝、日據的天然透水、在地特色的土石小徑;代之以為一勞永逸的水泥鋪面與暗埋鋼筋,一旦毀損反成危險因子,為解決設施的問題代之以另一種問題的設施。人們本想藉由走上步道親近自然,

反使步道成為劃破自然與故事的裂痕。   二○一二年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在全國環境NGO會議上,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目標。郊山步道的「過度建設」已經是環境議題,台灣的人均水泥消耗量居全球第二位,為世界平均值的5.2倍,台北市已開發區的透水地表面積比例只剩下不到16%。在此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的新思維下,進口的水泥材料在其從生產、運輸到棄置的生命週期中都不斷釋出二氧化碳,粗估每1公噸水泥將排放880公斤二氧化碳。經過鋪面實地普查,雙北市水泥步道總長已達近180公里,以均寬2米、厚10公分保守估計,約用到3萬6千立方米的混凝土,而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有0.37公噸水泥,如此相當

於排放13,320公噸的二氧化碳。而水泥覆蓋實際不只鋪面,還延及周邊河溝,造成土地缺乏滯洪、保水環境,加劇熱島與災害。   經過將近兩年的鋪面調查行動,證實了台北市水泥步道比例已經超過75%,天然步道僅存一成;新北市水泥步道比例雖相對較少,但因新北市的步道里程數較長,以總長度來看,新北市的水泥步道仍高於台北市。往者已矣,水泥步道只能等待其毀棄後逐步有意識地復歸自然。但志工們記錄下所剩不多的天然步道的精確位置,輔以現況照片,除了作為公民守護的資料庫外,這本書也精選了18條「夢幻步道」向讀者推薦,邀請遊人藉由親炙過夢幻的美好,而知滄海桑田再不能任其「被消逝」。   ■ 親山不侵山:新郊山運動

  所謂「夢幻步道」,首選較少被人為工程擾動破壞、天然度較高的步道,不僅雙腳不會抗拒走在柔軟的泥土上,偶有植被、落葉覆蓋,或有先人就地取材的古樸石級,甚至保有跳石野溪,走來愜意;眼睛看到的綠意也富有遠近層次,在季節裡的山的顏色充滿本土原生的多樣性,此時聽覺總會伴隨著隱身其間、其時的各種有情在婉轉、啁啾、鳴唱而愈發敏銳。如果事前做了功課(例如本書),你會發現連結步道與周邊社區、產業、人文的故事,可能正好凍結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與有心人不期而遇,讓人永遠保持著發現的樂趣。   而如果這樣的步道,能夠讓你搭乘大眾運輸就可到達,省去自行開車、塞在車陣或找不到路的敗興,夢幻程度更有加分。你能想像嗎?住

在大台北,只要搭公車、小巴或區間火車,就可以走進夢幻步道,其魔幻的成分絕不輸在倫敦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進入霍格華茲的火車,這或許是身處在台北城市的麻瓜的特權,也是千里步道協會自二○○九年起推動「新郊山運動——環台北一週」,嘗試推動把郊山走成兩天一夜,起始與結束都以大眾運輸為交通工具,落實低碳健康、夜宿山村、深入體驗山中人家、促進偏鄉經濟永續發展的理念。   ■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   細心的讀者也許還會在字裡行間讀出默藏著的傷逝情緒,過去山間常見的風景之所以成為今日的夢幻,正意味著人們要追求簡單的野趣竟益發難得、稀缺,甚至有些步道之所以夢幻,還因為年輕時曾在那裡觸碰到心靈的原野

,也許是一棵日頭角度下發光的樹,也許是在蜿蜒溪畔間穿行的風,是與嶙峋巨石相視兩望的下午、與情人攜手同行的完美空間,而今不復存在的傷痛,舊地重遊時,記憶的某一部分彷如被吸進黑洞,從心頭狠狠挖除。   雙北的郊山也正因為靠人太近,承受的開發壓力較諸高海拔的原野山林更大,也更不易引起忙碌生息其間的人們注意。因而,僅存的夢幻,不論之於人或生態,在已經斷裂破碎的當今,是仰賴棲息的最後跳島。正是因為抱著守護最後的跳島的心情,26個志工們走完460公里的步道,記錄下破壞的實況,以及再也不能退讓的範圍;10個作者們在各種時間的空隙,反覆走出精選的夢幻路線,循循引領讀者成為負起環境責任的旅人。   為呼籲更

多民眾加入「從路人到公民」的旅程,千里步道協會發起每年六月的第一個周六為「台灣步道日」(Taiwan Trail Day)。在這一天,選一條你喜愛的步道,邀集一群朋友,為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學習像山包容我們那樣,一起守護我們心中的那條夢幻步道。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一書,是我們為她做的第一件事。 【台灣步道日宣言】   這是一份愛的宣言。關於步道與這塊土地。   步道是引領人類走進豐饒自然的溫柔微光,讓我們學習疼愛、保護這塊大地。曾幾何時,我們麻木地以「有無用處」的角度看待她,忘了她也是天地萬物共同棲身的所在。   即便如此,當我們沿著步道走進自然,仍能感受到,

她對人類私欲過度擴張的無私和包容。   該是我們擁抱她、守護她的時候了。就在今天,步道日發起的這一天,我們一同立下誓約:   步道是提供我們親近自然的小徑,不讓它變成劃破山林的傷口、留在海邊的傷疤;   我們會用更輕、更溫柔的方式親近她,並尊重一草一木,避免打擾自然生態;   我們將努力主動關心周遭的環境,觀察、監督,為她發聲。   從今天起,我們將努力達成承諾,珍惜每一條步道,每一道微光。 【第一章之二】入門級山水泠靈,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堀坪古道文|林佳燕 攝影|江嘉文前言: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

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古往今來,時空穿梭,百年前與百年後的人們在同一條山徑上,有著怎樣的差別?這些,是我走在鹿堀坪古道自問自答的問題。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 山徑蜿蜒,水瀑泠泠古道以大坪水圳口為起點,過芒草原後與淡基橫斷古道接連,前段長約1.6公里,山徑蜿蜒依偎頭前溪而行,溪水清澈,沿途水聲潺潺不絕,清脆俏妙,水動風起,行走其間,

全身細胞頓生一種解渴的舒暢感。鹿堀坪古道上有許多旁岔小徑可通往溪谷,水圳、溪流、深潭、短瀑、高瀑等地形豐富多元,山徑經過竹林、柳杉林和芒草原,時有過溪處,森林景致原始如野地叢林,即使是初春滿山一色的綠,也因為地形與植物的交錯變化而有了層次。步行約一公里處清晰可見隱身於山徑左下方的頭前溪瀑布(又名鹿堀坪瀑布),瀑布高約四公尺,此時,我最是喜歡找個舒適的位置,閉著眼睛靜靜或佇或坐,聆聽,感覺,皮膚上寒毛彷彿清水與涼風撫過,背脊竄起一道電流遍布全身,起一陣讓人酥酥麻麻的雞皮疙瘩,水泠泠,山有靈,人因放鬆滿足而嘆息。★ 昔時牛徑變古道起身續行,有一堵駁坎橫在眼前,記錄這裡曾有人跡。昔日昔人耕種生活的場

景不復存在,一階一階綿延的梯田區如今已被高大茂密的芒草掩蓋,得要留心,才能在緩坡上行的路途中察覺這不只是個平常坡度而已,我就置身在過去的牛徑,這裡曾是居民與牛隻勞動聲息交錯的田疇,從前人們藉一方田地耕作得以養兒育女,在這裡生存了幾個世紀。幾步之遙有座石棚土地公廟,廟旁左右樹上貼滿指路的方向記號,廟中雖不見神像,石廟仍是舊時當地人與天地搏鬥的精神依靠,樹上的記號則是今日登山者尋幽覓靜的安心指標。再往前行,一步一步數過一階一階梯田,緊接著就有草原相連,鹿堀坪山、大尖山、磺嘴山環繞包圍。隨著公路開通,聚落消散,牛群不復見,自然地景也回復原始樣貌。

微電腦混凝土控制盤之研製

為了解決水泥砂石頭比例的問題,作者李元容 這樣論述:

自從水泥被提煉發明以後,人類對建築的需求不再是能遮風避雨,而是一座堅固安全的城堡,可以讓家人安安心心的居住。混凝土是建築材料的基本,很簡單只是水泥和砂子、石頭、水及各類添加劑的混合,材料雖然簡單不超過十五種,但是混合比例的好不好卻關係著混凝土最終強度能否達到設計目標,進而讓建築物能在最好的狀況下完成,能防颱、抗震、耐用、作為室內生活的安全空間。本研究即是利用微電腦方便、準確的特性,將混凝土的機械性的控制轉變成電子化,達到精準、耐用,並降低人力的使用,使成本降低,準確度提高,讓營建技術提昇,造福社會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