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青山元男寫的 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汽車玩家該懂,新手更應該知道的機械原理【暢銷修訂版】 和李憲光的 工業製冷集成新技術與應用(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化學工程研究所 錢建嵩所指導 黃丞佑的 醫療廢棄物於先導型氣泡式流體化床燃燒爐之焚化 (2018),提出機油溫度過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流體化床、批式進料、戴奧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薛明憲所指導 張翊烜的 引擎機油溫度對汽油引擎汽動力與廢氣之能源影響分析 (2017),提出因為有 機油冷卻器、熱電晶片、引擎性能、廢氣排放的重點而找出了 機油溫度過低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機油溫度過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汽車玩家該懂,新手更應該知道的機械原理【暢銷修訂版】

為了解決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青山元男 這樣論述:

汽車知識的最佳入門書 ! 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 !   ◆為什麼車輪轉動,汽車就會行進?   ◆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有什麼不同呢?   ◆為什麼左右車輪會以不同的轉速過彎?   ◆確保車輪能安全著地的懸吊系統有哪些?   ◆為什麼車輪一旦停止轉動,煞車就會失效?   ◆為什麼休旅車在過彎時容易出現車身搖晃的現像?   本書以汽車引擎的機械原理為主軸,並從WHY與HOW開始圖文解說汽車各大部位的基本機械原理,引擎啟動、油門加速、方向盤掌控、煞車系統……幫助愛車的你更懂車。 本書特色   ◎簡單易懂,一篇一知識,幫助不懂車的新手也能快速理解汽車的行進原理和機械構造。   ◎循序漸進地圖文式

解說汽車行進原理和機械構造,幫助駕車者開車好放心,遇到故障不擔心。   ◎不僅是汽車新手或老手皆必備的汽車基本知識書,也是汽車維修相關人員的最佳保養維修參考書。

醫療廢棄物於先導型氣泡式流體化床燃燒爐之焚化

為了解決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黃丞佑 這樣論述:

醫療院所產生之廢棄物因其本身具有危害性,而不可進行切割、破碎等前處理之動作,必須採取批式方式進料於焚化爐中進行燃燒,以防止有害物質外洩造成危害,而大多數流體化床燃燒爐多以連續進料燃燒,為模擬醫療廢棄物之進料行為,因此本實驗係選用批式進料進行實驗。本研究於一總高4.6 m,燃燒室為0.8 × 0.4 m ,乾舷區內徑0.75 m之先導型渦旋式流體化床燃燒爐中以不同氯含量之模擬醫療廢棄物(0.037%, 0.1%, 1%, 2%)、不同進料時間間隔(1 batch/3min, 1 batch/4min, 2 batch/6min)以及額外使用連續進料系統添加碳酸鈣進行研究,模擬物以造粒之稻稈以及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粉末填入一硬紙板圓柱容器中,其直徑與高分別為10、34 cm,於乾舷區安裝一柴油燃燒機使其溫度維持850oC以上,以探討不同操作條件對於燃燒行為以及污染物排放之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物質進料後爐內溫度有先上升後下降之週期變化,增加進料時間間隔或每批次進料量及進料時間間隔對平均乾舷區溫度及床區振幅有上升之趨勢,平均CO濃度則有下降之現象,氯含量為2%時有較高之平均乾舷區溫度及振幅,添加碳酸鈣係有阻礙點火及燃盡之現象產生,進料物質氯含量於1%以上或添加碳酸鈣之實驗,戴奧辛之濃度有明顯上升,其中戴奧辛同源物中以呋喃為主,又以2,3,4,7,8-P

eCDF為最大毒性提供者。

工業製冷集成新技術與應用(第2版)

為了解決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李憲光 這樣論述:

本書介紹了歐美國家在工業製冷領域的理論,以及近十年來在冷鏈物流冷庫與速凍加工中製冷工藝的設計理念;介紹了作者在吸收了這些先進理念與技術的同時,結合國內現狀,在製冷工程項目中的具體應用。這些應用在製冷系統節能與操作無人值守方面達到了預期效果。 歐美國家的製冷系統是如何優化設計的? 螺杆壓縮機的補氣負荷是如何形成與計算的? 螺杆壓縮機油冷卻的虹吸桶的設計依據是什麼? 配套的製冷劑冷卻液進、回氣管是如何計算的? 冷風機設計有什麼特點? 熱氣融霜的技術與設計有什麼要求? 蒸發式冷凝器目前在國外又有什麼進展? 自動放空氣器與國內的產品有哪些差別? 真正放空氣原理是如何實現的? 製冷使用的分離器的設計原

理是什麼? 氨與氟利昂又有什麼差別? 立式分離容器與臥式容器的計算是如何進行的? 其製冷量又是如何計算的? 以上問題本書均能給讀者一些啟示。 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完善的結果,第2版的大亮點是把分離容器(包括低壓迴圈桶、氣液分離器、中間冷卻器和閃髮式經濟器)以理論推導的方式進行計算與選型,並介紹了系統的一些技術參數對這些容器資料的相關要求,適合目前使用在工業製冷的全部製冷劑。這是作者長期跟蹤和研究歐美國家在這方面的計算選型方式,經歷十多年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2版還新增了冷風機在使用相同材料與蒸發面積時不同製冷劑的製冷量,以及目前流行的氨系統低灌注量的不同工藝方式與節能指標。

本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具書,許多技術資料來源於工程實際和國外廠家提供的實驗資料。本書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在製冷工程設計時的參考依據,也可供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製冷方向研究生參考。 序 賀信 前言 第1 章 工業製冷 1 1. 1 什麼是工業製冷 1 1. 2 工業製冷的定義與範圍 1 1. 3 工業製冷的理論基礎 2 1. 4 轉型中的冷鏈物流冷庫與發展情況 3 本章小結 7 參考文獻 7 第2 章 製冷迴圈的演變 8 2. 1 閃發氣體的產生 8 2. 1. 1 作圖計算 9 2. 1. 2 理論計算 10 2. 2 軟體計算工具 11 2. 2. 1 採用工程管道閥門的

選型軟體計算 11 2. 2. 2 品質流量 12 2. 3 閃發氣體的去除 13 2. 3. 1 含有閃發氣體的製冷迴圈 13 2. 3. 2 去除部分閃發氣體的製冷迴圈 14 2. 3. 3 現代去除閃發氣體的方式 17 2. 4 雙級壓縮系統 23 2. 4. 1 實現製冷迴圈雙級壓縮運行的幾種模式 23 2. 4. 2 雙級製冷系統壓縮的改進 25 2. 5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損失與排氣壓力損失 25 2. 5. 1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損失與吸氣溫度過熱度 25 2. 5. 2 排氣壓力損失 26 2. 5. 3 不同工質的過熱度與能效比 27 2. 5. 4 壓縮機吸氣和排氣壓力損失對壓

縮功率的影響 28 2. 5. 5 雙級製冷壓縮的選型計算 29 2. 6 複雜的混合製冷系統 32 2. 6. 1 同時具有冷藏物冷藏間和凍結物冷藏間的製冷系統設計 32 2. 6. 2 同時具有冷藏物冷藏間和凍結物冷藏間?速凍系統的製冷系統設計 34 2. 6. 3 高層凍結物冷藏間的製冷系統設計優化 34 本章小結 35 參考文獻 36 第3 章 壓縮機與製冷工藝相關的技術 38 3. 1 螺杆壓縮機及油冷卻 38 3. 1. 1 螺杆壓縮機的產生與發展 38 3. 1. 2 螺杆壓縮機的油冷卻 39 3. 2 油冷卻負荷的計算及虹吸冷卻系統 42 3. 2. 1 螺杆壓縮機的油冷卻負

荷計算 42 3. 2. 2 螺杆壓縮機的熱虹吸冷卻及計算 42 3. 2. 3 螺杆壓縮機的熱虹吸桶佈置 47 3. 2. 4 熱虹吸與系統貯液器的合併 48 3. 3 螺杆壓縮機的補氣原理與中間壓力 48 3. 3. 1 螺杆壓縮機的補氣 48 3. 3. 2 螺杆壓縮機補氣旁路的吸氣壓力與中間壓力 50 3. 3. 3 旁路負荷的應用概念 53 3. 3. 4 螺杆壓縮機補氣系統單向閥的設置 54 3. 4 並聯壓縮機組 54 本章小結 56 參考文獻 56 第4 章 蒸發器的現代技術 57 4. 1 蒸發器 57 4. 2 冷風機的基本設計參數 58 4. 2. 1 冷風機 58 4

. 2. 2 冷風機的基本計算 60 4. 2. 3 對數溫差的概念 62 4. 2. 4 製冷劑流動與進風對比的逆流與順流 62 4. 2. 5 傳熱係數U 值 63 4. 2. 6 換熱管的直徑以及佈置 63 4. 2. 7 管的排列形式(順排與叉排) 64 4. 2. 8 管間距與位置 64 4. 2. 9 翅片材料和厚度對冷風機製冷量的影響 64 4. 2. 10 翅片形狀的影響 64 4. 2. 11 翅片與換熱管的接觸 65 4. 2. 12 片距 65 4. 2. 13 冷風機迎風面的流速 65 4. 2. 14 外部傳熱效率(製冷量的百分比)與迎風面速度 65 4. 2. 15

內部傳熱效率 66 4. 2. 16 顯熱率(SHR) 66 4. 2. 17 外部污垢係數 67 4. 2. 18 相對濕度對冷風機的影響 68 4. 2. 19 供液過冷對直接膨脹的冷風機換熱量的影響 70 4. 2. 20 霜層厚度對冷風機換熱量的影響 72 4. 2. 21 射程的定義 72 4. 2. 22 計算冷風機的換熱面積 72 4. 3 不同類型的冷風機設計 73 4. 3. 1 冷風機的最佳蒸發回路 73 4. 3. 2 泵供液盤管 75 4. 3. 3 垂直供液盤管 76 4. 3. 4 重力供液盤管 76 4. 3. 5 乙二醇盤管設計 76 4. 3. 6 冷風機的

變片距設計 77 4. 3. 7 分液器的設計 78 4. 4 冷風機的類型與特點 78 4. 4. 1 冷風機兩種典型送風形式 78 4. 4. 2 兩種吹風形式的製冷量比較 79 4. 4. 3 兩種吹風形式的相對濕度比較 80 4. 4. 4 風機的選擇 80 4. 4. 5 吊頂式冷風機 82 4. 4. 6 落地式冷風機 82 4. 4. 7 屋頂式冷風機 82 4. 4. 8 貨倉式冷風機 83 4. 4. 9 絕熱型冷風機 83 4. 5 冷風機的迴圈風量和氣流組織 84 4. 5. 1 貯存冷庫風量的選擇 84 4. 5. 2 速凍產品的風量以及風速的選擇 84 4. 5. 3

冷風機風機參數之間的關係 85 4. 5. 4 冷風機在冷庫中的氣流組織 86 4. 5. 5 冷風機選擇的基本原則 88 4. 5. 6 製冷劑對蒸發器傳熱的影響 89 4. 6 冷風機的融霜 90 4. 6. 1 霜層的估算 91 4. 6. 2 計算融霜所需的熱量 91 4. 6. 3 空氣融霜 93 4. 6. 4 電熱融霜 93 4. 6. 5 熱氣融霜 94 4. 6. 6 水融霜 100 4. 6. 8 有利於融霜的附件 102 4. 6. 9 融霜溫度探頭在蒸發盤管的位置 103 4. 7 管殼式?板式及板殼式換熱器 104 4. 7. 1 管殼式換熱器 104 4. 7.

2 板式換熱器 104 4. 7. 3 板殼式換熱器 107 本章小結 108 參考文獻 109 第5 章 冷凝器的發展 110 5. 1 冷凝器概述 110 5. 2 蒸發式冷凝器 112 5. 2. 1 冷凝過程 112 5. 2. 2 排熱比 113 5. 2. 3 管內冷凝 113 5. 2. 4 濕球溫度對蒸發式冷凝器排熱能力的影響 114 5. 2. 5 蒸發式冷凝器的選型方法 115 5. 2. 6 蒸發式冷凝器的迴圈水參數 117 5. 2. 7 排熱量的控制 117 5. 2. 8 蒸發式冷凝器的發展 119 5. 2. 9 蒸發式冷凝器的安裝位置 122 5. 2. 10

冷凝器的放空氣 122 5. 2. 11 蒸發式冷凝器管道的連接要求 126 5. 2. 12 蒸發式冷凝器並聯運行時管道的連接要求 126 5. 2. 13 蒸發式冷凝器的水處理 129 5. 3 風冷式冷凝器 131 本章小結 133 參考文獻 133 第6 章 供液方式與液體循環 135 6. 1 供液方式 135 6. 1. 1 直接膨脹供液 135 6. 1. 2 滿液式供液 136 6. 2 迴圈倍率 139 6. 3 製冷劑泵 142 6. 3. 1 製冷劑泵的種類 142 6. 3. 2 淨正吸入壓頭 142 6. 3. 3 製冷劑泵的主要參數 142 6. 3. 4 最大

流量孔板和最小流量孔板的設置 144 6. 3. 5 製冷劑泵的佈置 144 6. 3. 6 迴圈桶的控制液面至製冷劑泵的進液管中心線的高度要求 146 本章小結 147 參考文獻 147 第7 章 管道與閥門的選擇 149 7. 1 管道的選型 149 7. 1. 1 管道的種類 149 7. 1. 2 迴圈管道內流體的壓力降 150 7. 1. 3 壓力降的測定 153 7. 1. 4 管道配件的壓力降 153 7. 1. 5 最佳管道尺寸 155 7. 1. 6 液體提升管 159 7. 2 閥門及配套的控制元件 161 7. 2. 1 閥門的類型 161 7. 2. 2 閥門的流量和

阻力損失 162 7. 2. 3 同一種閥門不同的用途 162 7. 2. 4 選擇閥門的一些特殊要求 163 本章小結 165 參考文獻 165 第8 章 容器的功能設計 166 8. 1 我國容器的設計計算現狀 166 8. 2 容器體積的基本計算方法 169 8. 3 立式分離容器的分離計算原理 171 8. 3. 1 立式分離容器的分離概念 171 8. 3. 2 重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理論 172 8. 3. 3 立式分離容器的實際工程計算 176 8. 3. 4 立式分離容器參數的基本構成 177 8. 3. 5 立式分離容器的產品資料設計 184 8. 3. 6 立式分離容器的實

際選型方式 188 8. 4 臥式分離容器的分離計算原理 188 8. 4. 1 臥式分離容器的分離理論 188 8. 4. 2 臥式分離容器的基本構成 191 8. 4. 3 臥式分離容器的分離資料設計 193 8. 5 一些特別容器的設計 205 8. 5. 1 不帶冷卻盤管的開式中間冷卻器 205 8. 5. 2 為分離容器下方的蒸發器設置的氣液分離器 206 8. 5. 3 閃髮式經濟器 207 8. 5. 4 沒有中溫負荷的集中閃髮式經濟器的設計 208 8. 5. 5 分離容器的新設計理念 209 8. 6 常溫容器 209 本章小結 209 參考文獻 211 第9 章 冷鏈物流

冷庫的自動控制 213 9. 1 冷鏈物流冷庫常用的自動控制系統 213 9. 1. 1 冷鏈物流冷庫總的控制概念 213 9. 1. 2 壓縮機控制回路 213 9. 1. 3 桶泵機組的控制回路 215 9. 1. 4 冷風機(蒸發器) 的控制回路 215 9. 1. 5 蒸發式冷凝器的控制回路 216 9. 2 自動控制系統與製冷工藝的配合 220 本章小結 221 參考文獻 222 第10 章 製冷系統計算的應用與實踐 223 10. 1 實際的冷庫工程設計 223 10. 1. 1 高層冷庫的設計應用 223 10. 1. 2 確定中溫低壓迴圈桶兼經濟器的計算負荷以及容器的相關參數

224 10. 1. 3 確定低溫低壓迴圈桶的相關參數 228 10. 1. 4 螺杆壓縮機補氣口閥組的選擇與計算 232 10. 1. 5 蒸發器的連接與佈置 232 10. 1. 6 閥站的佈置 233 10. 1. 7 高壓貯液器的設置 235 10. 2 冷凍速凍生產線的設計 235 10. 2. 1 速凍加工生產線的氟利昂系統設計 235 10. 2. 2 閃髮式經濟器的選擇 236 10. 2. 3 低壓迴圈桶的選型 237 10. 3 多級節流技術 239 本章小結 242 參考文獻 243 第11 章 冷鏈物流冷庫的新動態 244 11. 1 製冷系統的熱回收 244 11

. 2 冷鏈物流冷庫熱負荷的其他計算方式 247 11. 3 未來的製冷劑 249 11. 4 二氧化碳製冷系統的特點 253 11. 4. 1 二氧化碳製冷系統應用的壓縮機 254 11. 4. 2 二氧化碳製冷劑在冷庫的工作壓力範圍 254 11. 4. 3 採用二氧化碳複疊製冷系統在冷庫的節能問題 256 11. 4. 4 二氧化碳製冷系統的小型並聯機組系統 257 11. 4. 5 冷庫二氧化碳製冷系統的融霜問題 257 11. 4. 6 二氧化碳作為載冷劑的製冷系統 258 11. 5 冷庫快速門 259 11. 5. 1 滑升門 260 11. 5. 2 快速捲簾門 261 11.

6 自動倉儲系統 262 11. 6. 1 自動倉儲系統在冷庫的基本構成 262 11. 6. 2 堆垛機 263 11. 6. 3 自動倉儲系統的貨物進出模式以及盤點模式 263 11. 6. 4 自動倉儲系統在冷庫的佈置與安裝要求 265 11. 7 冷鏈物流冷庫的系統安全 266 11. 7. 1 設計與安裝規範 266 11. 7. 2 製冷系統的氣體檢測 268 11. 7. 3 氨製冷系統的緊急關閉閥 272 11. 7. 4 新的安全技術———設備機房以及管道閥門佈置在冷庫的頂層 272 11. 7. 5 氨製冷系統的安全標識 272 11. 8 冷鏈物流冷庫的網路監控 275

11. 8. 1 網路監控的基本概念 275 11. 8. 2 網路監控的分類 275 11. 8. 3 實現製冷系統的互聯網監控 276 11. 8. 4 製冷系統在互聯網上真正實現即時監控 279 11. 9 冷鏈物流冷庫設計的新工具 280 11. 9. 1 三維設計軟體Revit 280 11. 9. 2 Revit 在冷庫建築上的設計應用 280 11. 9. 3 Revit 在冷庫製冷系統管道佈置上的應用 2

引擎機油溫度對汽油引擎汽動力與廢氣之能源影響分析

為了解決機油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張翊烜 這樣論述:

國內許多地區大多交通工具都還是以汽、機車代步居多,其中以機車數量最多,而排放汙染物濃度遠高於汽車排放汙染物,因此為了提升機車引擎性能及降低廢氣排放濃度,本研究在機車引擎之機油箱上裝置額外循環管道,使機油室內之機油能透過油泵經過本研究之機油溫控系統,讓機油經過致冷或加熱之效果在引導回機油室做循環使機油在引擎內的循環能產生保護油膜或提升燃燒效率之效果。 而本研究之機油溫控系統利用熱電晶片產生冷熱雙溫之特性,針對本系統之循環機油進行冷卻及加溫控制,根據機油冷卻可維持其油膜與潤滑性,可提升引擎性能,並且避免引擎燃燒室內溫度過高而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氣體,降低廢氣排放量;或是對機油加熱而提

高燃油霧化效果,增加燃料與空氣接觸面積而改善燃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