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吳秉聲所指導 藍博瀚的 日治時期桃園街空間的現代化過程 (2018),提出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桃園街、聚落研究、空間變遷、現代化、身份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黃慶輝所指導 牛漢傑的 眷村移動的軌跡與新生—以桃園市中壢區自立社區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眷村文化、眷村保存、社區營造、地方創生、自立新村的重點而找出了 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治時期桃園街空間的現代化過程

為了解決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的問題,作者藍博瀚 這樣論述:

本研究論文為聚落研究,企圖在聚落研究與現代化研究的基礎上,以日治時期桃園街核心,探討地方街庄在現代化下,於空間的具體改變。試圖詮釋地方街庄在空間現代化下並非完全由官方一脈主導,而是在地方政府與仕紳間的一系列角力中逐步形塑。並以現代化為主軸,洞察現代化如何在人的認同與空間之間交互影響,造就一個都市聚落的空間變化。依據日治時期50年的發展分成三個時期,以歷時性的論述分別以第二章 官方主導的市街建置(1895-1920)、第三章 地方自治時期現代化差異下的空間建構(1920-1936)、第四章、地方自治時期異質現代化下的市街建構(1936-1945)。來探討桃園街的現代化進程。第二章主要論述在地方

官廳的主導下,所進行桃園街的現代化空間建構,同時形塑地方仕紳的現代化認同。第三章主要論述在地方自治下,在1920年地方自治以後,經歷不同現代化經歷的仕紳與知識青年在對於現代化認知差異所產生的衝突與認同下,所進行桃園街的現代化空間建構。第四主要論述在以日本化為目標的異質現代化下,再次由地方政府主導的空間建構,仕紳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出選擇,走向日本化並參與空間建構,抑或僅是單方面產業發展上的支持。最終,朝向全面的日本化,使得地方認同逐步崩解,同時太平洋戰爭的敗退使桃園街龐大的空間建構全面停擺,日治時期桃園街現代化劃下句點。由本研究總結,桃園街的空間現代化過程特質包括下列各項特點:一、桃園市街空間在仕

紳與官方間的角力中逐步形塑桃園市街空間在空間現代化下並非完全由官方一脈主導,而是在地方政府與仕紳間的一系列角力中逐步形塑。在不同階段均可看見地方行政制度與殖民政策,特別是地方自治,造就了地方仕紳不同程度的參與空間建構。二、殖民政府扶植的仕紳最終未能支配桃園市街殖民政府刻意扶植「簡朗山派系」扮演桃園街仕紳代表。但在桃園街民眼中,簡朗山形同臺灣仕紳的代表,而非桃園街仕紳的代表。殖民政府刻意扶植地方仕紳都無法支配的桃園市街,亦無法撼動桃園街的地方勢力。三、現代化最終並未讓桃園市街傳統社會與紋理消除總而言之,桃園市街的傳統社會,以及既有的地方紋理與傳統名稱並未被全面抹除,均在異質現代化中被不同程度的留

存。地方仕紳及頭人依舊守住了部分傳統宗教空間。這座市街並未全面「告別傳統」而「迎向現代」,呈現的是一種維持既有紋理與現代化雜揉的樣貌。

眷村移動的軌跡與新生—以桃園市中壢區自立社區為例

為了解決桃園市龜山區長慶三街40號的問題,作者牛漢傑 這樣論述:

全台灣的眷村在極盛的時期多達800多處,成員來自大陸各省大江南北。隨著自民國68年起接續地新、舊制國宅改建政策的推行,至民國95年止,眷村在台灣的歷史中,可謂是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在形式上自此已完全融入了台灣社會。筆者本身即為外省人的第二代,就居住在眷村改建後的桃園市中壢區自立社區,隨著上一代長輩的凋零,深覺長輩們在眷村打拼的歷程及眷村所代表的意義值得被保存下來,並且認為對於眷村文化,應該有其它更符合眷村居民們的期待的保存方式;因此,如何為原本的眷村住戶整理與保存以往眷村空間的記憶,以及如何在新社區中仍能保存住「眷村的味道」,並且對自立社區未來如何得以成為一個保存眷村生活精神的模範社區,是本

文研究的課題。本文以桃園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壢區自立社區為研究對象,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探討,對於自立社區的眷村遷移歷程,以歷史資料的收集與深度訪談、衞星照片的比對,整理出自立新村及其組成的其它二十二個眷村空間移動的軌跡,讓現今自立社區的住戶們,將自己從何而來,留下清楚的足跡;此外,結合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眷村文化保存,以及環境心理、場所精神的概念,探討自立社區的空間設施與可行的經營方向,並分別在文化層面、經濟層面以及生活層面提出具體的建設方案。本研究亦對於桃園市的都市計劃,在未來對於自立社區週遭環境將造成的改變,以空間型態構成理論加以分析,為自立社區的經營與未來空間規劃擘劃一個願景與藍圖。眷村是

台灣人口遷移,也是台灣歷史發展的一段重要過程,藉由本次論文寫作發現了在台灣社會中仍有許多人關心著眷村的文化傳承,期盼將來亦能夠有機會貢獻一己之力為眷村文化發聲,讓整個眷村文化的保存更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