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特實驗室桌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木馬特實驗室桌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hristopherBonanos寫的 Polaroid拍立得:不死的攝影分享精神 和渡邊力的 HERMAN MILLER物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木馬文化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木馬特實驗室桌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Polaroid拍立得:不死的攝影分享精神

為了解決木馬特實驗室桌子的問題,作者ChristopherBonanos 這樣論述:

攝影就是要立即分享! Polaroid拍立得改變了攝影 Andy Warhol、Ansel Adams、Walker Evans、André Kertész等大攝影家 都曾以拍立得創作偉大作品!     一九七○年代,每年有十億張照片是拍立得作品。拍立得改寫了攝影文化史,生活照不必再送進專業暗房經過長時間的洗沖,只要十幾秒的聊天時間,照片就顯像完成。而且拍立得不只是拍攝生活照,嚴肅的攝影家和藝術家──Andy Warhol、Ansel Adams、David Hockney、Walker Evans、William Wegman、Robert Mapplethorpe、André

Kertész也以拍立得創作過偉大的作品。     蘭德於一九三○年代創立寶麗來公司(Polaroid),剛開始專注於生產偏光鏡,一九四三年後,蘭德突然把興趣轉向拍立得相機,如何將感光後的底片,在一台小小的相機內完成沖洗的暗房過程,成為史上最具挑戰和創意、也是最成功的其中一項發明!     為了改善拍立得底片的整體表現,蘭德於一九四九年以每個月一百美金聘請風景攝影大師亞當斯擔任拍立得顧問,之後寶麗來公司更進一步主動和各藝術家合作,提供他們拍立得底片,而拍攝出來的作品則當作寶麗來公司的收藏,為拍立得在藝術創作奠定深厚的基礎。     即使今日數位相機當道,但寶麗來拍立得

已經由相機升華為一種攝影次文化:古董造型的機身、黃褐色的照片、照片四邊寬大的白框……在復古風潮下,拍立得照片即有數位相機拍完立即看的優點,更有不可複製的特性。     本書收錄多張攝影家的拍立得作品,圍繞著蘭德和每一代拍立得的歷史,帶你走過尚未數位化前最具生命力的攝影故事。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陳昶榮 佳世達創意設計中心經理   各界文化人懷舊推薦   于志平 喬爸   田定豐 豐文創藝術家   老 查 《愛上老相機》作者   男子休日委員會   林宥嘉 歌手   侯季然 電影導演   洪博熹 藝術創作者   郭英聲 影

像藝術家   黃定敏 世界紀錄拍立得收藏家   鄧博仁 台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聶永真 設計師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跟Polaroid創辦人蘭德有許多相似之處,蘭德也是啟發賈伯斯的人,可說是賈伯斯的偶像。連早期一九七七年蘋果電腦彩色標誌的配色也與寶麗來一九六八年產品包裝的彩虹條紋相似。想要像賈伯斯一樣受到啟發,那一定要看這本書的介紹。──陳昶榮 佳世達創意設計中心經理     多年來,就是等這樣的一本著作,感謝!感謝作者、譯者把拍立得背後的故事帶給我們。──黃定敏 世界紀錄拍立得收藏家     沒有Polaroid拍立得,數位相機的發展也許就不會這麼快

速,大家對於拍照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暗房沖洗。Polaroid曾經拉近了攝影與人們的距離,然而如今我們對於它的印象就好似蒙層紗似的傳說。相信藉由此書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Polaroid拍立得在攝影文化上的輝煌創新。──洪博熹 藝術創作者     影像創作是不拘束於器材的,好的作品通常包含了精神與意念。這本書讓我們了解拍立得的歷史與精神,能把作品創作的意念更強烈表達出來。──于志平 喬爸     這本書回顧了最早的SX-70到690這段有趣的過程,喚起我對拍立得有一份特別的情感。Polaroid拍立得到現在偶爾還是會拿出來使用。──郭英聲 影像藝術家     記憶是值得珍藏的

,透過相機,就能隨時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一刻。這本書就像相機,為我們捕捉了Polaroid曾經風光一時的拍立得相機。──鄧博仁 台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發明拍立得相機的蘭德博士曾說:「如果你能找到科技與美學的交會點,就可以對世界做出比別人更多的貢獻。」拍立得可以說是攝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創新發明路程,正如每張拍立得照片獨特之處也就在於其「獨一無二,剎那永恆」的唯一性。──老 查 《愛上老相機》作者     拍立得發明人蘭德是賈伯斯心目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位英雄,這本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本書的故事很迷人,激勵人心、充滿警惕,也是關於一個領導人的創新與遠見。──艾薩克森 《賈伯斯傳》作者

    這是一則幾乎被遺忘的天才的故事,蘭德把拍立得轉變成一種文化現象。──「華盛頓郵報」     本書精簡又深入闡述了寶麗來拍立得和其充滿個人魅力的領導人──蘭德──的文化歷史。從寶麗來的崛起、倒閉,到重生,蘭德和寶麗來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出版人周刊」     作者以流暢、充實的方式回顧這家公司如何結合科技、工藝、管理、設計和流行文化的故事,讀來讓人振奮。無論你拿起本書是因為還愛著你老舊的拍立得相機,或是因為你想了解賈伯斯如何從拍立得的造型得到蘋果電腦的靈感,都會深深被這段故事所吸引。──NPR.org 作者簡介   波南諾     「紐約」雜

誌編輯,也為「紐約時報」、State.com以及多家網路與平面媒體撰稿,並且經營自己的網站:polaroidland.net。他為小孩和妻子拍過數千張的拍立得照片。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閱讀為本業,翻譯是為了讓自己走出象牙塔接觸更多新知。   許雅淑     台灣大學圖資系、清大社會所畢業,現為清大社會所博士生,喜歡攝影熱愛書寫,因為影像與文字比自己的記憶來得可靠。 第一章 光與影 一九七○年代,全世界每年拍攝十億張寶麗來的拍立得照片,而現在整個產業幾乎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約在

二○○○年,數位相機問世並橫掃市場,顛覆了社會大眾的拍照習慣。一夕之間,拍立得攝影的底片已變成一種特殊玩意,剩下的買家主要是藝術家。任何一家依靠販售或沖洗底片的公司,都經歷過一段重組的艱困歲月……   第二章 發展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蘭德背著自己的Rolleiflex相機和三歲大的女兒珍妮佛出去散步。他後來說自己當時壓根不算攝影師,只不過是為小女兒拍拍照。當他按下快門之後,女兒隨口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我不能現在看到照片?」……   第三章 立即可見 蘭德所撕開的是一張完美的淡棕色照片。巧合的是8×10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幾乎跟他的臉蛋一樣大,增添整場發表會的詭異感。

戴著條紋領帶的蘭德坐在桌上,拿著剛洗好的照片,照片裡的人戴著相同領帶、坐在同一張桌子。溫斯伯格說:「現場只聽得見喘息的聲音。」然後「紐約時報」的記者馬上要求蘭德再拍一張……   第四章 Swinger相機登場 我們永遠不知道是誰先發現,使用拍立得拍照就表示鏡頭前發生的一切不再需要被暗房裡的技術人員看到。第一代拍立得留下許多逗趣的照片,讓我們肯定即時攝影的成功有一部分是建立在成人間的自拍樂趣上。當時,相機攝影會形成一股風潮,午後大家拿著相機聚在一塊,聘個裸體模特兒,讓業餘的攝影同好可以沉醉在情色藝術之中……   第五章 終極表現SX-70 蘭德也堅持相機的機身必須覆蓋一層真皮

。相機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鍍上一層厚厚的鉻,使得外觀看起來像是亮面不銹鋼,拿起來卻有溫暖的觸感。他完全不管牛皮會增加幾塊錢的成本,也不在意天然皮革不平整會大大增加工廠的退貨率。蘭德拒絕妥協,並且發表聲明說:「相機就應該配上真皮。」……   第六章 不成功的商品Polavision Polavision拍攝的短片結束之後,燈光亮起,蘭德問盛田昭夫:「嗯,你覺得怎樣呢?」盛田先生回他說:「呃……還不錯。」但他遲疑了一下後又說:「你可以賣出五萬台,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科學成就,但你遲了一步。」……   第七章 我們的創新 柯達的相機又大又笨重,相機價格相對便宜,是用手搖桿把相片退出來

,而不是由機械自動送出來。拍出來的照片跟拍立得差不多,但是顯像的時間稍微長一些,也比較容易褪色。相機把照片吐出來的動作有點醜,用蘭德跟員工說的話:「他們的相機輸出相片像在大便,而我們的像是噴射。」……   第八章 公司破產 寶麗來拍立得實驗室的人並未因蘭德離開公司就馬上變笨;新的主管也不是一個格局不夠、不願意出錢進行大型研發的人,他的能力沒有問題,也不會故意裝懂。然而,氣球是慢慢消氣,大約經過二十年才逐漸掉到地面……   第九章 新的視野 寶麗來新執行長沙傑的主力並不在底片,而是開發名為Zink,也就是無墨(Zero ink)的列印技術。這項技術已發展十年,從寶麗來破產前就

已經開始。Zink印表機不用墨水匣也不用色帶…… 第一章 光與影   當你手上拿著這本書時,或許已經聽過寶麗來(Polaroid)拍立得相機;即使沒聽過,可能也不需要我告訴你。因為在即時攝影問世六十幾個年頭之後,「寶麗來」依然是地球上最家喻戶曉的新名詞之一。甚至在二○○三年,嘻哈樂團街頭霸主Andre 3000在百萬金曲「Hey Ya」裡唱著「像甩寶麗來照片一樣地甩動」,年輕人一聽就知道這句歌詞的意思。在即時攝影的年代,寶麗來獨占鼇頭,而且整塊市場也是由寶麗來這家公司從無到有一手打造起來,最終成為一年二十億美金的產業。直到寶麗來破產關門之前,市場上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能真正挑戰它的霸業。  

一九七○年代,全世界每年拍攝十億張寶麗來的拍立得照片,而現在整個產業幾乎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約在二○○○年,數位相機問世並橫掃市場,顛覆了社會大眾的拍照習慣。一夕之間,拍立得攝影的底片已變成一種特殊玩意,剩下的買家主要是藝術家。任何一家依靠販售或沖洗底片的公司,都經歷過一段重組的艱困歲月。伊士曼柯達的員工人數從一九八○年代晚期達十四萬五千人的高峰銳減至不足兩萬人,並於二○一二年申請破產保護(見第十一章)。當時已經飽受長期債務與其他問題所困的寶麗來更是遭受重擊。二○○一到二○○九年間,寶麗來兩度宣布破產,三度易手,其中一位買家還因為詐欺鋃鐺入獄,寶麗來拍立得的底片最終於二○○八年走入歷史。

  但拍立得攝影並未真的消聲匿跡。富士底片還是為寶麗來拍立得的老相機和富士自己的機型生產幾款底片,而寶麗來最後幾批庫存底片在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買家願意以四、五十塊美金,甚至更高的價錢買一包十張快過期、曝光愈來愈不精準的底片。有些玩家努力想用模擬的方式延長它的壽命,試著賦予即時底片新的生命。最新一個擁有寶麗來這塊招牌的老闆也想出一套新的計畫,就是讓即時攝影結合數位時代。

HERMAN MILLER物語

為了解決木馬特實驗室桌子的問題,作者渡邊力 這樣論述: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家具公司更是二十世紀的美國現代設計史與重要設計師評論集   這本書是日本設計大師渡邊力在《室內》雜誌的連載集結。HERMAN MILLER身為家具製造商,與許多優秀的設計師一起製造了傑出的設計產品,並將之推到市面上,做了許多顛覆常識的嘗試,使得理想不再只是理想,而是以實際的商業模式獲得很大的成功。   本書詳細介紹了這間公司的發展過程,例如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蕾.伊姆斯(Ray Eames)、佛羅倫斯.諾爾(Florence Knoll)、伊利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與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父子和哈里‧貝爾托亞(H

arry Bertoia),還有他們相遇奇蹟的場所、以及得到最高獎項的事。還有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與Herman Miller公司的相遇,喬治.尼爾森為什麼會從與Herman Miller名稱很像的一家叫做Howard Miller的公司出來……等等,並且揭示許多革新設計的背後理念。《Herman Miller物語》將Herman Miller公司如耀星般的才能藉由物語的形式,寫下設計與設計相關環境,以及延伸而出的許多劇碼,更是優秀的評論。   嶄新的設計與產品該如何才能出現呢?為了生產製品,設計師必須經歷重複、著急與試行錯誤嗎?新技術的開發與既有技術與新素材的轉移應用,

以及研究、實踐等,設計師的工作牽扯到這麼多方面嗎?一個優秀的設計要完成,需要許多的教育者與相關協助人員的力量介入其中嗎?還有,將這些設計或產品推出市面上,還必須相信設計師的能力,還有必須要有支援他們的製造商大膽果斷的支援。   作者渡邊力以現役設計師的身分,將設計的「現場」帶入《Herman Miller物語》,使得這本書極具啟發性。 本書特色   讓立志成為設計師的年輕人、現在正在從事設計工作的人,還有透過現在的Eames潮流,與對中世紀設計的再評價,讓對現代設計有興趣的人,能夠閱讀這本《Herman Miller物語》。 作者簡介 渡邊力   一九一一年出生。戰前在東京高等工藝學校,學習製

圖及木工技術,之後由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所設計的小工藝的店、相遇為日本的設計黎明期佔有指導角色的布魯諾.陶特,之後在群馬縣的工藝所接受布魯諾.陶特的指導。   之後歷經母校的老師、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林學科森林利用學教室的助手,戰時則調職到航空研究所。主要是研究木製飛機的部件。戰後的一九四九年,設立渡邊力設計事務所,身為日本最早的自由設計師,開始職業生涯。在一九五二年,發表初期的代表作有帶子的椅子。同年,與小杉二郎氏、金子德次郎氏、柳宗理氏一起參與設立工業設計協會(industrial design),成為理事。一九五0年代中期,參與《MODERN LIVING》雜誌(現

在Lagardere婦人畫報社的《MODERN LIVING》「家具的事例研究」的企劃,與Yamakawa Rattan共同著手開發新的藤家具。在當時作為發展雛型,完成鳥居凳子、圓形中心桌子等。也因為該工作讓他贏得一九五七年的La Triennale di Milano的金獎。   渡邊力先生的工作,還有許多,與已故的劍持氏共同合作的許多室內裝潢設計的工作、日比谷的時鐘、成田機場的世界時鐘等設計。直至現在超過九0歲,還以現役自由設計師的身分活躍設計界。二00一年從事北海道的屈斜路王子飯店的內裝設計工作、去年則是在SEIKO發表他自己首度發表的手錶,今年也在TAKATA Lemnos發表壁鐘。

  他從不乾涸的創造力、不厭煩的持續力,可謂設計師的借鏡。 譯者簡介 廖慧淑   東京外語專門學校日中翻譯科畢業,曾任雜誌記者、採訪編輯。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專職翻譯、口譯及採訪攝影,譯作有《犬的記憶終章》、《犬的記憶》、《巴黎.家的私設計》、《這是一場從巴黎地鐵開始的小旅行》等書。著作有《日本,我來了! 現學現用的旅遊日語》等書。 前言 第一章 Herman Miller公司的誕生 始於西蘭 / 工業設計師登場 / 建築巨匠們設計的椅子 / 樣式家具對現代家具 / Herman Miller公司與設計師的相遇 / 從吉爾伯羅德到喬治尼爾遜 / Herman Miller的哲學 第二章 喬

治尼爾遜(George Nelson) 目標建築家 / 羅馬大獎(Prix de Rome)獲獎 / 與勒柯布西耶、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相會 / 關於法蘭克洛伊萊特 / 慘澹時代的豐富經驗 / 設計師的才能與企業的政策 / 什麼是Good Design / 「模仿」與「副本」 / Bubble Lamp上市 第三章 查爾斯與蕾.伊姆斯(Charles & Ray Eames) 與蕾.凱瑟相遇之前 / 加州之風 / 將膠合板應用於生活用具 / 設計的實驗室 / Eames Office / 集大成之Eames chair / 種種展示的工作 / 巨星殞落 第四章 克葛蘭布魯克藝術學院(Cran

brook Academy of Art)與埃羅.沙里寧(Ero Saarinen) 葛蘭布魯克藝術學院與設計師們 / Eames產生的影響 / 埃羅.沙里寧的理想 第五章 亞歷山大.吉拉德(Alexander Girard) 在紡織品設計領域綻放才能 / 聖大非的陽光之下 第六章 Knoll 漢斯與芙羅倫絲 / Knoll公司的設計師們 第七章 野口勇(Isamu Noguchi) 近代設計之「型」 / 布朗.庫西的足跡 / 瑪莎‧葛蘭姆舞台裝置設計 / 由雕刻領域中脫穎而出的活動 / 「故鄉」日本 / 「AKARI」及其晚年 解說 所有一切從一疊的影印稿開始 Herman Mille

r相關年表 前言   初次聽聞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名字,大概是在戰前一九四0年代初期。當時的時代,想要瞭解海外設計師活躍的情況,以及設計的趨勢都非常困難。若想要多暸解海外的情況,大多只能透過特別訂購海外雜誌。當時的我,雖然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訂購雜誌,卻有很多的時間,所以我常會跑到工藝指導所或是認識的人那裡,充分利用閒暇時間,遍覽海外的建築雜誌,以及設計相關的雜誌。   我對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等人開始感興趣,也是因這些雜誌而來。儘管已是很久之前的事,記憶也顯得有些曖昧,但卻我卻記得我是透過一本名為《Arc

hitectural Forum》的雜誌,才詳細暸解Herman Miller公司及喬治.尼爾森的故事。   一九五六年,我和柳宗理等人,被選為前往美國工業設計現場參觀的成員。參觀過葛蘭布魯克藝術學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以及Herman Miller總社,伊姆斯夫婦及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曾經在那裡學習過,之後我就對他們的工作更感興趣。只是與尼爾森和伊姆斯直接見面、進而相識則是回國之後的事。一九五六年與尼爾森、一九五七年與伊姆斯第一次見面,與劍持勇先生一起,跟他們一起吃了好幾次飯。   Herman Miller物語在《室內》雜誌連載的企劃,

是我於一九七六年自行推薦給編輯部。既非作家,也非記者的我,之所以會提出此企劃,主要是原因是當時伊勢丹的分公司,首次輸入Herman Miller的家具到日本。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為設計史上帶來史上革新設計的Herman Mille公司,照理說日本家具製造商應該可以從尼爾森和伊姆斯身上學到很多知識,但是他們不僅不認識Herman Mille公司,就連利用金屬及塑膠等新素材、設計出來的Herman Miller公司的產品放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太感興趣。   設計師沒辦法自己一個人做事,有交付工作的顧客存在,才會有工作產生。不管想到多麼現代的設計,若沒有理解、聲援設計師的製造商,設計師的工作就像是在畫

大餅一樣。Herman Miller公司探尋出設計師的概念,與設計師一起製造傑出的設計產品,並將之推到市面上,身為家具製造商,至今為止創造出許多顛覆常識的嘗試。理想不再只是理想,而是以實際的商業模式獲得很大的成功。照理說日本的家具製造商可以從Herman Miller公司身上學到許多知識才對,但是不僅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為了想要觸發及啟蒙他們,所以才提出雜誌企劃。現在回想起來,聽起來好像很自大,但是當時我的心情,大概比較接近義憤填膺的感覺。   雖說如此,實際進行雜誌連載,決非簡單的事。因為資料非常有限,當時不像現在有網路可以查詢,從美國寄來照片及資料也非常的辛苦。原本設計師就是我的本業,

一邊進行設計工作、一邊繼續我不習慣的寫稿工作,也因此此連載曾中斷過幾次。我想要讓內容變成是想要成為設計師的人的教科書,專門的內容也很多,途中開始,Herman Miller物語的內容,慢慢變成了設計師列傳。若是由專門的寫手來看,脫離主題的內容,想來有些不易閱讀吧。當初的連載企劃沒有想過要編輯成書,不諱言內容大多是針對根據當時手邊的資料,或是針對我關心的部份書寫,或許有人會認為內容中有些部分不太平衡。再加上,現在與當時不同,最近在坊間可以找到很多美國中世紀設計的書,還有Eames相關的日語書籍。   因此,究竟這本《Herman Miller物語》在修改後編輯成書,到底能有多大的意義,老實說,我

也不知道。此外,另一方面,內容中只有曾經體驗過當時那個時代的人才能感受到的興奮,還有身為設計師,因為認識他們才能寫下的內容。因為要集結成書,我將野口勇(Isamu Noguchi)那一章的內容大幅的修改,盡可能活用當時的教科書,也希望呈現當時實際的情況。在內容上,或許因為時間軸的偏離,讀者會感到有些困惑,在這點上,若是讀者能夠多寬待一下的話,那麼我會很高興。   此外,當初之所以以《Herman Miller物語》為主題,主要是想要藉由公司名稱讓大家記得這家公司,另有當時還有一部電影,一九五四年美國公開的電影,由詹姆士.史都華(James Stewart)主演的「葛倫米勒傳」(The Glen

n Miller Story)。或許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部電影,但是像這些小故事,也是追憶往時的重要因素也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