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日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有很多日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東明寫的 我看日本文化精神:有感人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馮寶珠所指導 趙華鈺的 台灣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社區大學為研究對象- (2008),提出有很多日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因應方式、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因應方式。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有很多日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看日本文化精神:有感人生

為了解決有很多日文的問題,作者賴東明 這樣論述:

  無感地震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生活也是同樣容易被人們忽略,常常只是一天天讓日子流逝,而不是有感覺的活著。   日本人是用心在過生活的,在日常中維持「有感」的觸角,時時感受、用心感覺、細處感動、常懷感恩……所以日本商品總是精緻唯美、日劇可以深深敲打觀眾心窗、日本製造是品質的保證、赴日本觀光的經驗令人再三回味。   賴東明也是個用心生活的人,他對日本文化的長期體驗與觀察,都化成了文字和圖片,與我們分享那份感動,期望人們在忙碌之餘能試著體會生活也可以這樣「有感覺」。   作者也以他專業廣告、行銷人之視野,側看日本業界繁榮復甦的景象,雖商業不免以盈利為目標,但以顧客為念、以人為本的導向,都是「用心

」的所在。 本書特色   ★過有感覺的生活 學習日本文化的精緻與唯美! 作者簡介 賴東明   一九三四年生,台中人,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擔任聯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國際行銷傳播經理人協會創會會長等,為資深廣告人,有「廣告教父」之美譽,二○○五年榮獲首度由政府頒發的「廣告終身成就獎」,成就卓越。廣告事業之外,曾任教於實踐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現已從聯廣及教職退休,專心從事公益。在公益領域長期貢獻己力,曾任台北北區扶輪社二十九屆社長、董氏基金會董事長,現任五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理事長等,是多面向的公益團體領導者。 不願誤導對日本觀感,只望讀者

更喜愛日本(自序) 009 輯一 感受人生 報紙上的﹁每日一句﹂ 015 壽老人之言 022 請你播撒喜悅 028 日光寒天裡箴言也溫 035 別看它小 041 路在嘴上 048 輯二 感心回饋 這就是服務 059 足感心的日本企業 066 四兩報恩 074 包裝上傳善意 084 飯店與社區福福相報 090 名品難築卻易毀 095 輯三 感恩地球 使人幸福 105 面對富士山之美 113 公益廣告溫馨滿人間 122 綠色運動 129 禁令在地上 134 攝氏二十八度的夏天 141 輯四 感染左右 暖風吹,太鼓響 149 我的心留在古川町 161

古樸社區營造出美麗新視界 168 莊嚴佛寺賣咖啡 175 振興地方的祕密武器 182 體驗東京的城市行銷 188 敬弔木暮剛平 193 水口健次如是說 198 輯五 感應潮流 五十兆日圓熟年商機 207 從顧客身上找答案 213 0商機走俏 220 日本零售服務業變身 226 景氣回春的消費新現象 232 櫻花樹下的行銷祕訣 238 創新價值的成功企業 245 作者序 不願誤導對日本觀感, 只望讀者更喜愛日本   本書內容盡是遊日心得,曾發表於《講義》雜誌、《管理》雜誌、《動腦》雜誌等,感謝九歌出版社將其匯集成冊,而定書名為「我看日本文化精神:有感人生」。   

七十七年前出生於日本東京,三個月後被抱回台中。   小學低年級時接受日本教育,高年級時則是中國教育。在學習「人之初性本善」時,小學教師會使用日語、台語雙語教學。   中學低年級時,學校禁止使用日語,教師盡是來自中國各地,各說其方言,難聽懂。公民、三民主義、歷史等課程教師異口同聲說日本人殘忍,日本人野蠻等。這種說法與在小學低年級時所接觸之日本教師表現大異。   中學高年級時,受中國共產黨逼害而逃離來台的教師之教導,他們都是優秀的。只是常有老師失蹤、學生失聯,國民黨政府的白色恐怖使學校不安。訓導處嚴禁學生使用台語與日語。但學生在私底下仍使用慣用之台語與日語交叉談話。   大學時選修日本通史,始知日

本比中國在歷史上雖短,然在文化上卻有長處。大學圖書館有很多日文書籍,有四書日文版、有史記日譯版,有漢詩日譯版,讀來頗感有益。畢業論文是:日本為何掀起太平洋戰爭?寫至最後,獲得的結論是,日本急需石油!   在當預備軍官時政府開放日文書籍進口,乃購用袖珍小冊,包括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來閱讀。發現戰敗後的日本,由悽慘走向正常,實賴其道德修養、刻苦勤奮、精益求精、循序漸進等等精神態度。   退伍後進社會入廣告公司,以半生不熟的日文撰寫商業書信,以生澀半調子日語交談廣告生意。不曉得流了幾多次的冷汗,不知道紅了多少次的熱臉。   出生後卅二年首次踏上日本國土,在東京、大阪、京都三地研習廣告,日日使用日語

,天天撰寫日文,日本的語文程度自覺有進步。時時與日本人接觸,刻刻與日本事往來,漸漸了解日本文化、日本歷史、日本民族等,而發覺自己在日本的體驗與自己在台灣的所學有不同。過去被誤導了!   之後,經過研習、參觀、業務、會議、觀光等所交的朋友越多,年收的賀年卡次次超過百張,所去的地方越廣,獲贈的紀念品常常箱箱爆滿,所做的事情越多,購買的書籍資料每每爆在櫃外。   看得見的東西再增多,但存在其內的日本傳統、日本文化,真苦於資質,也不知增廣見聞有多少。何況見聞者只是日本人的生活小事、做事小調。務請宜以茶餘飯後心情閱讀,而勿視之為哲學大論。   以有限的日本語文,以有限的日本知識,以有限的日本經驗寫來有關

日本文化、日本社會等等遊記,未知能描述多少真正精神,但願不會誤導讀者對日本之觀感,只望讀者會更喜愛日本。 賴東明 二○一○年三月 別看它小小物有其存在價值,小事更有其影響力。曾在日本的旅館用過無數次早餐,都比不上在曼哈坦飯店(Hotel The Manhatlen)令人感動。日本早餐可謂是盤餐,在一個盤子中裝滿了八個小碟子,碟子盛上豆腐、雞蛋、魚塊、醬菜、青菜、魚卵等等,不僅營養豐富,色彩也悅目。每一碟中的佳肴就是那麼一點,卻也很耐吃。當用完一碟中的小菜而見碟底時,卻赫然發現有一「吉」字出現,見之至感心喜,自恃今天將有吉事連連。於是探究之情湧起,等不及碟碟吃完,乃用筷子翻底,以為碟子上又有吉

字顯現,然好奇換來失望,其他碟子上未有吉字藏內。只好繼續享用日本的漬物,因好味難得,乃慢慢享受早餐。就在這種無所求時,突然在夾碟子中最後一個豆腐塊時,浮現了「福」字。驚喜不用說,只覺福將來臨,而珍惜這種意外的發現。早餐中,在餐碟上與「吉」字、「福」字相見歡,一天的起頭就心中充滿愉悅。讓顧客在一大早就有積極、樂觀的心情,飯店老闆實有心意與創意。在該飯店用早餐機會有四天,連連去四早,只是要從小小碟子享受「遇吉見福」的好心情於一天之起頭。於曼哈坦飯店用早餐而享受遇吉見福的心情,而在傍晚於自由之丘町社區時,卻發現日本家庭主婦、單身貴族的另一種福氣。生活中的方便 可以用心創造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努力於台灣的

社區營造活動,如人才培養、老店翻新、環境清掃等。於二○○七年十一月份組團前往東京考察,其中一項是社區街景。走動於自由之丘町社區街中時,見有一中型超級市場。一樓有一區專櫃,陳列著各式各樣菜盒,菜盒中又見有多樣蔬菜的組合。只見下班的婦人或小姐挑一揀二地購買。這種蔬菜的組合叫「心物菜」。短少時間的顧客買回去要生吃或熟吃均隨其意,自己所要做的調理工夫就是味道的加減。日本人在家庭內用餐,從洗菜、煮菜到用餐,餐畢淨碗,這一連串稱作「內食」。至於家人一同到外邊餐館用餐,不必自己動手洗、煮、淨,而只要用餐即可,這種行為叫「外食」。居於此兩種之中間者,就稱「中食」。在家庭內一煮就吃的中食產品隨著職業婦女的增多、

單身家居的猛進,而愈顯其需要性之令人期待。中食商品已有連鎖經營於日本全國各地超級市場內。日本的各大百貨店均設有超級市場,而超級市場通常設置在地下層或一層。欲往上層或下層,均需借重電扶梯以求其方便,然電扶梯並非上或下的兩部同設於一處。找了半天,電扶梯欲往上層時,卻遇見從上層下來的電扶梯,這時會不高興於自己的運氣壞。在東京日本橋三越百貨店的超級市場購物完畢而欲往上層,不必四處尋找電扶梯所在,只須站在原地上望天花板,就能找出小小標示牌告知電扶梯所在,而該電扶梯之往上或往下,亦在標示牌中明示著。欲上則前往有往上標示之電扶梯所在即可。顧客咸稱方便。標示牌雖小,發揮的功用卻大。來日本不吃豆腐,實有枉走一趟

之憾。東京鐵塔下有一家豆腐屋,邀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董事們前往品嘗,並召集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舉薦來日本留學的四位獎學生以共享豆腐。豆腐屋之建蓋,是將外地拆除房屋的舊木材再利用興建。不僅豆腐是環保的,連屋子也是環保的。努力於推動台灣環保活動的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全體真是滿心幸福。何況先前在加爾比(Calbee)食品公司聽取有關樂活(L O H A S:Life of Health & Sustainability)經營時,得知豆腐屋獲得法國旅遊餐廳雜誌之評選為三顆星,而何其有幸,晚上已在三顆星餐廳豆腐屋享日本美食與台灣溫情。豆腐是料理中的小品,卻為日本餐廳爭取了大榮耀。日本餐廳經法國《米其林雜誌》評選星

級,這是第一次。而法國雜誌評選為最高級的三顆星者,在日本共有八家,大部分是法國菜和日本壽司等店,豆腐屋是難得的其中一家。不知《米其林雜誌》有來台灣評選否?如有之,則其獎會落入誰家?豆腐是食品,食品包裝上印有消費期限、賞味期限的商品標示,這是日本的規定,而其期限之長短,則由生產者依其專業知識指定。生產者若依實而定限,則消費者才能安心食用食品,而過去一向如此,才使生產者與消費者相安無事。然二○○七年卻連續有日本傳統、著名的生產者竄改、偽造消費期限或賞味期限之黑心事來欺騙消費者。如不二家製果、雪印食品、赤福製果、比內雞肉、有望肉品等公司。消費期限是需在期限內食用完畢,否則商品易腐爛;賞味期限是需在期

限內食用完畢,否則商品易失味。期限均印在包裝上,其空間不大但頗為顯眼。小小標示就會影響消費者的健康或享受,可謂小兵會立大功。

有很多日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帶大家跟我一起體驗臉部保養(做臉清粉刺痘痘)
聽說很多男生受不了鼻子的清粉刺 但我覺得私密處的熱臘除毛更辛苦💦

這次也是去喬米時尚美學進行課程,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最後男生也很需要保養喔!

喬米時尚美學資訊:
https://chatming007.business.site

熱臘除毛影片在這裡👇
日本男孩的私密處熱蠟除毛
https://youtu.be/ZU_kXGL2dpQ

---------------------------------------------------------------------------------------------------------

▲日産青木瓜 / Green Papaya 介紹
希望能透過經營Youtube頻道的方式來跟大家介紹日本人在台灣的生活!這裡除了會分享我的興趣(除毛、醫美等)之外也會跟大家聊聊關於台日文化習慣的不同之處唷!還請多多支持~


▲了解更多影片都在這!
5選!日本人在台灣買不下手的商品大公開!
https://youtu.be/q-YcwGbsZ1g​​​

台灣醫美肉毒桿菌大體驗!!日本人的瘦臉全紀錄|ボトックス
https://youtu.be/g1crtpjibCE​

在台灣除毛的感想.究竟會不會痛呢
https://youtu.be/E_iB6BrCgbY​


▲想要更了解青木瓜嗎?也歡迎追蹤Instagram唷~!!
https://www.instagram.com/greenpapaya16/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青木瓜 #做臉 #日本人在台灣 #男性美容

台灣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社區大學為研究對象-

為了解決有很多日文的問題,作者趙華鈺 這樣論述:

一、序論 「社區大學」在教育部的推動下,1998年9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首先成立試辦,而往後的社區大學也紛紛成立。然而,自從社區大學成立以來,不少國內的研究者紛紛投入其研究的行列,從全國博碩士論文網 裡面搜尋,可發現至目前為止關於社區大學的研究論文,約有128篇論文。其中,相關之研究有社區大學的學員學習的動機之調查(李芝靜2005);對於社區大學課程規劃之探討(陳明昌2004);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電腦學習動機及課程需求之研究(劉素珍2005);社區大學定位與實施策略之研究(2001吳明宗);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洪琦婷2003);或者是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黃宜雪2002)等

。關於社區大學的研究雖然為數不少,但關於成人教師教學困擾的研究論文屈指可數僅有一篇(徐心浦2004),甚至關於社區大學日文教育的論文也僅有一篇而已(吳佳伸2004),其內容也僅僅在探討課程方面的設計與規劃等,而對於針對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上的困擾並未做深入的著墨。由此可知,關於社區大學日文教師之教學困擾等研究論文寥寥無幾、乏善可陳,其研究成果還有待後續相關日文教育研究者共同努力,以作為改善社區大學日文教育教學上的目標。 此外,高見澤(1994:37-38) 曾經對做為理想的教育基礎條件之必要調查這樣描述:1.探討教育行政機關。2.探討教育之場所。3.探討執教之教師。4.探討受教之學習者。

由以上看來,高見澤認為,作為一個理想的教育是有必要針對教育機關、教育場所之機關、教師及學生做一番的調查。調查出問題點之所在,在針對問題點下去做探討提出適當的解決之道,乃是一個好的教育理念。 再者,高見澤(1994:39) 除了對理想的教育基礎條件做說明外,也對理想的教育方針之內容做了這樣描述:1.探討教育內容2.探討教授法內容3.探討課程設計內容4.探討評價法之內容  從高見澤描述可得知,除了針對教育機關、教師、學生等對象內容做探討之外,也是有必要針對站在第一現場執教教師對學生所教授的教育內容為何?教授法如何實行?何時教什麼樣的教材?以及如何去評價學生?等方面問題之探討。筆者認為

,除了直接探討教師對學生實行教授內容之外,教師在對學生實行教育之時,是否會出現若干程度的困擾等問題,也是值得考察的問題之一。 然而,執教之教師的工作不外乎就是以教學為主,首先從「教」與「學」兩個字來看,黃光雄(1988)認為「教」與「學」是人類進步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施行教者以適當的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值目的的活動。教師在學校中扮演著教學者、訓輔者、領導者等角色,吳明清等人(1996)指出教師的工作內容,包含許多相關活動,可分為:課前的準備工作、課堂中的教學工作、生活輔導工作、行政及班級事務工作、研究與進修活動、社區服務工作。由此可見教師的工作多麼複雜與繁重,在平常規定的上

課時間之外,還需要負責學校的行政、學生訓輔、課前準備、研究與進修等活動。 由於教師工作的多元化與複雜化,因為工作所產生的困擾問題、壓力事件便接踵而來,以致造成教師的教學熱忱與教學態度逐漸產生動搖。教師是教與學中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而蘇詠梅、鄭美紅、曾照亮(1998)認為教師不應該只集中在課程與學生,而缺乏對教師的教學勝任度的關注。教師未能在教學工作建立信心,產生相關問題與困擾,其結果可能間接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出現一定程度的困擾與障礙,而降低了教學上的品質。 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學上所遭遇的問題與困擾,是需要深入的探究與瞭解,有效解決教師的困擾問題,除了能夠提昇教師本身的教學品質

之外,也能間接造福受教之學生,並且培育活潑樂觀、創造進取的學生。而其所遭遇困擾問題等之因應方式若能深入探討、了解,筆者認為也必定能夠將相關的經驗提供給從事相關領域的教學者一個寶貴的參考指摽。 基於以上的描述,在本論文研究之目的有4點:1.瞭解從事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遭遇到的教學困擾及其他問題點。2.探討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所遭遇教學困擾時的因應方式。3.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結論與建議,做為從事社區大學日文教育之教師及社區大學之參考。4.期望這篇研究結果能夠提升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上的品質,使社區大學的日文教育能夠走出有別於其他日文教育的一片天。二、先行研究

在國內關於教師教學困擾相關研究,為數甚多。但目前筆者所找到的教師教學困擾全都局限幾乎侷限於國中、國小或特殊教育領域的一般教師,甚少有關於成人教師之教學困擾。關於先行研究的成人教師之困擾相關研究有黃富順(1993)、王瑞宏(1996)、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徐心浦(2004)等;然而,在日本相關的先行研究有當地教學之日籍日文教師座談會(1998),其內容為日本當地日籍日文老師們所做的座談會得出的語學教師共通的困擾。 從這些先行研究資料,筆者日本日文教師教學困擾與國內成人教師教學困擾可分成三個方向:1.教師本身層面的困擾,如:在職進修、個人壓力、教材、課程規劃、自己本身的教

學經驗等。2.教師對學校層面的困擾,如:就任學校的教學設備等資源與教學環境等困擾。3.教師對學習者層面的困擾,如:缺席或中輟、學生程度不一、評量學生學習、發言方面等困擾。 此外,由筆者所參考的徐心浦(2004)社區大學教學困擾之論文來看,雖然可以發現其教學上有其困擾存在,但其論文著重在訪談任教各式各樣課程的成人教師(如:宗教課、電腦課等教師)所得出的結論,並非有專門分門別科所得的結論。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一個課程(比如日文課或英文課等外文學習)來做分門別類探討。再者,對於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課程之困擾與因應方式為何?仍然尚未深入探討,筆者認為仍然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三、台灣「社區

大學」之現狀及問題點 社區大學的構想主要源自於台大教授黃武雄,他在1994年4月10日發起了一項大規模的「410教改運動」,該活動在台北街頭展開,共約有三萬民眾走向台北街頭,要求政府加速教育體制的改革,其四大訴求為:訂定教育基本法、小班小校、教育現代化,以及廣設高中大學。為了回應民間的壓力,政府乃宣佈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聘請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擔任召集人,並邀請關心教育改革之學者專家、社會賢達等代表,以兩年的時間推動研議各種教育改革方案,並完成「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作為教育改革的施政藍圖。然而黃武雄教授為了他的教育堅持,認為台灣的教育改革需要與社會改革更緊密的連結,因此有

了「社區大學」的設計(顧忠武2000)。 社區大學在教育部的推動下,1998年9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首先成立試辦,而往後的社區大學也紛紛成立。而根據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可得知,目前社區大學的數目已經達到了70幾所。 即使達到全國普及化的數量,但是社區大學仍然遇到不少問題。首先由教育部(2004)指出社區大學所面臨3項問題 :1.地方政府主動性仍有待提昇:承辦社區大學之問題2.公民課程之開設率過低:學術課程所佔比率之問題3.授予學位之爭議:學位授予問題另外,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與常務理事張捷隆、顧忠華(2006:34~42)等提出關於社區大學5點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1.理想與

現實的拔河:學術課程與藝能課程之問題2.課程比重的偏向:學術課程能否開課之問題3.異質化的危機:社區大學承辦的單位並無全國一致性的規範之問題4.經營前景的不確定性:到社區大學能否永續經營之問題5.學員認證的迷思:學位證書能否被教育部承認之問題 再者,根據黃武雄(1998)、陳瓊如(2000)、監察院(2003)等文獻可得知,社區大學所延聘的師資、課堂上的學員、課程設計、上課場地以及行政方面等問題點,在某種程度上,都會造成社區大學教師在教學上若干影響。四、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 本論文最主要探討筆者所回收的44份問卷及7位有意願受訪的日文教師,藉此了解社區

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實際情形。在探討之前,筆者簡單介紹調查對象、期間及調查方法等。(一)調査対象及期間在本研究裡,筆者所找到目前全台灣社區大學高達70幾所,大台北地區有21所(台北縣9所與台北市12所)社區大學。筆者將新莊社區大學、板橋社區大學、三重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中和社區大學、蘆荻社區大學、林口社區大學、淡水社區大學、新店崇光社區大學等台北縣9所社區大學以及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中山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士林社區大學、萬華社區大學、南港社區大學、信義社區大學、大同社區大學、北投社區大學、內湖社區大學、松山社區大學、中正社區大學、大安社區大學等12所台北市社區大學設定為本

研究範圍。然而,本論文研究乃探討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上的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以個案訪談法訪談台北縣市7位社區大學日文教師,作為本論文研究的調查對象,藉此來探討日文教師實際教學上的困擾及其因應方式。此外,本研究調查期間為2007年3月至8月間,為期共6個月。(二)調査方法 目前深入探討台灣社區大學日文教育之書籍、資料數目屈指可數。在資料方面收集困難外,為明確了解社區大學教師所面臨困擾、問題所在,筆者採取現地調查法(訪談為主、問卷為輔)。藉由訪談為主、問卷為輔之形式來探討出目前從事社區大學日文教育教師所遭遇之困擾及其因應方式。 本論文研究,乃探討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上的困

擾及其因應方式,以個案訪談法,訪談台北縣市7位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實際教學上的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並且以問卷為輔的形式,來探討出目前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所遭遇的困擾與其因應方式人次高低差異之情形。 然而,在進行訪談與問卷調查前,首先,筆者蒐集並分析與本論文相關之文獻,分別從第二章「教師教學困擾相關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教學困擾因應方式之概念與相關研究」等先行研究,以及第三章「社區大學的問題點」等三部份加以探討。藉此,作為筆者編制問卷選項、訪談大綱、研究結果討論與今後課題時的依據(設計過程中,並不斷地指導教授以及社區大學日文老師討論後所得出的內容)。 問卷與訪談編製完成後,根據筆者所

選定的台北縣市的研究範圍,筆者發出60份問卷,回收47份問卷,有效問卷44份(回收率約73.3%左右),藉此加以分析。此外,也根據有意願受訪的7位日文教師針對其教學困擾與因應方式進行訪談。(三)問卷與訪談比較分析 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筆者將日文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方式分為:1.日文教師本身層面困擾2.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3.日文教師對學習者層面困擾4.日文教師本身困擾之因應方式5.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6.日文教師對教學者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等6項。以下分成這6部份做綜合性探討。1.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本身層面困擾 根據先行研究與文獻探討所設計問卷,可將日文教師本

身層面所遭遇的困擾歸納共6項困擾;相較於此,根據筆者訪談的受訪者描述可歸納出日文教師本身層面的困擾共有8項困擾。在此,筆者整理如下表4-1:表4-1: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本身層面困擾困擾層面 困擾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本身層面之困擾 相似困擾 1.在職進修機會不多 20 6 2.招生困難 20 4 3.對於課程安排、設計等 18 1 4.因為自己個人因素影響教學(個人壓力、家庭壓力或其他因素等) 14 2 5.課程內容與學員需求不符合 14 1 6.課本內容生澀、不實用 12 1 相異困擾 7.寄人籬下,無自己的一個教

學環境 1 8.與租借學校學生相處 1 上表4-1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調查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本身困擾層面人次比較表。由上表顯示出,問卷與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相似的共有6項,相異的共有2項。 此外,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項目與問卷之困擾項目相異的為7與8等2項。此2項教學困擾項目是先行研究並未發現的問題點。 整體而言,上表4-1問卷裡顯示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對1.招生困難(20人)與2.在職進修機會不多之困擾(20人)是人次最高的;對於課本內容生澀、不實用等困擾是教學者困擾人次最低的,只佔了約12人。從最高困擾項目1.招生困難之困擾(20人)來看,筆

者推測在社區大學上日文課程的學習者遇到學習上的瓶頸後,降低了學習動機而無人願意繼續在上下去的可能,這樣的情況對於台北縣市社區大學的日文教師在經濟層面無疑是相當大的打擊,並不像一般正規大學有保障。再者,從與困擾項目1.招生困難一樣並列困擾最高困擾項目2.在職進修機會(20人)來看,筆者推測社區大學開的進修課程,是針對整體課程開的講習會或研討會,對於單一個別課程很少做個專題來探討。或許這是造成日文教師本身無進修機會困擾之故。 然而,從最低的困擾項目6.課本內容生澀、不實用的困擾(12人)來看,筆者推測教師者本身或許就具備了教學方法與其他知識之故,也因而在其困擾是相對地較低的。 由上表4

-1也可知,訪談的困擾項目最高為 1.進修機會不足(6人)。從最高的困擾項目1.進修機會不足(6人)來看,根據受訪者的資料可得知,由於社區大學所舉辦的座談會、講習會等都是針對每個科目的緣故,而並非針對單一個別的科目來做個研討會,有受訪者希望社區大學,能夠專門針對單一個教學科目來做個研討會。2.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 根據先行研究與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可將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所遭遇的困擾歸納共2項困擾;相較於此,根據筆者所訪談的受訪者之內容可得出,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所引起的教學困擾共有5項困擾。在此筆者將之整理如下表4-2:表4-2: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

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困擾層面 困擾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校層面困擾 相似困擾 1.教學資源不足(如:多媒體教室不足等) 22 5 2.教學環境不佳(如:課桌椅不適用或其他等) 20 4 相異困擾 3.與社區大學人員溝通課程開設問題 1 4.學校舉辦其他考試相關活動,影響上課教學 1 5.過於商業化,學費調漲 1 上表4-2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之困擾比較表。由上表4-2可得知,問卷之教學困擾與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相似的共有2項,相異的共有3項。 此外,從上表4-2也可得知,筆者所訪談

的教學困擾項目3~5是先行研究裡並沒有發現的問題點。 由上表4-2問卷的困擾項目1.教學資源不足(22人)2.教學環境不佳(20人)看來,可得知社區大學之教學資源與教學環境明顯不足。對於想要擁有好的教學環境與資源的教師者而言,是相當大的一項挑戰。 根據表4-2可知,7位受訪者當中所提出的困擾項目最高為1.教學設備、資源不足(5人)。對於提出人次最多的困擾項目1.教學設備、資源不足(5人),根據受訪者描述可得知,社區大學的教學資源相當不足,如:借用麥克風、多媒體等器材人數過多,有些教師若不提早借用就借不到或者是教學資源陳舊,無法使用等問題,而導致有些日文教師必須自備器材至社區大學。3

.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習者層面困擾 根據先行研究與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可將日文教師對學習者層面所遭遇的困擾歸納共有15項教學困擾;相較於此,根據受訪者所訪談的內容可得出,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對日文學習者層面,所引起的教學困擾共有18項困擾。其中,對學員課堂中困擾問卷有8項(表4-3),訪談有13項(表4-3);對學員課後的困擾之問卷與訪談都各有5項(表4-4);而對學員的學習態度問卷有2項(表4-5),訪談有3項(表4-5)。在此,筆者將之整理如下:表4-3: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堂中困擾困擾層面 困擾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課堂中的困擾 相似困

擾 1.學員異質性高、程度不一 30 7 2.學員課堂上不願發言練習日文 29 6 3.學習緩慢的學員,跟不上進度 26 3 4.離開學校一段時間之成人學習心已較難理解 24 1 5.學員發言無關課堂以外的言論 21 4 6.學員提問內容不符合課程需求 14 1 相異困擾 7.提供個別學員不同的學習 16 8.處理學員的困擾問題 10 9.政治狂熱者 2 10.無法深入教學、理論性學問 2 11.學員行為不佳(如:上課吃檳榔、喝酒來上課) 2 12.找老師教學毛病(學員上課反應過度)

2 13.課堂拉學員至他處上課的外人 1 14.學員不專心(日文會話練習時) 1 15.學員精神狀況不佳(上課反應過度) 1 上表4-3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堂中之困擾比較表。從上表4-3來看可知,問卷教學困擾與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相似共有6項,相異的共有9項。其中,困擾項目9~15是先行研究尚未發現的問題點。 由上表4-3可知,問卷顯示困擾項目最高為1.學員異質性高、程度不一(30人),最低為8.處理學員的困擾問題(10人)。從最高的困擾項目1.學員異質性高、程度不一(30人)來看,筆者推測日文教

師在社區大學任教時由於學員的程度不一等問題,可能造成其在課程安排上有一定的困難度在,因而對此困擾占最高人次;而對於最低教學困擾項目8.處理學員的困擾問題(10人)來看,筆者推測社區大學的日文教師皆熱愛幫助解決學員所遭遇的問題、困擾,故人次最低。 根據表4-3可得知,訪談日文教師對上課學員所產生的困擾項目最高為1.學員程度不一、異質性高(7人);最低為14.學員不專心(日文會話練習時)(1人)等。 從訪談的最高的困擾項目1.學員程度不一、異質性高(7人)來看,根據社區大學日文教師的描述可得知,來社區大學學習日文的學員由於學歷上、年齡層的關係,而造就了學員的異質性相當的高,對日文教師來

說難以滿足每位學員來安排課程等問題也會衍生而出。 從訪談的最低困擾項目14.學員不專心(日文會話練習時)(1人)來看,根據受訪者描述可得知,該日文教師在訓練學員練習日文時,由於每位學員都會被點到練習,而有些學員都會自顧自己的日文該如何說,而沒有注意老師與其他學員在練習時的情況,而失去真正練習的目的。表4-4: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後困擾困擾層面 困擾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課後的困擾 相似困擾 1.學員大多數沒時間進行預習及複習 31 1 2.學員對寫作業或被評鑑感到壓力 16 1 3.評量學員的學習 15 1 4.學員

的學習困難與無暇進行補救教學 12 2 相異困擾 5.學員學習表現不理想 15 6.來電之困擾(精神狀況不佳之學員) 1上表4-4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後困擾之比較表。從上表4-4來看可知,問卷的教學困擾與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相似的共有4 項,相異的共有2項。其中,困擾項目6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問題點。 由上表4-4可知,問卷最高的困擾項目為1.學員大多數沒時間進行預習及複習(31人),而最低為4.學員的學習困難與無暇進行補救教學(12人)。由最高的困擾項目1.學

員為大多沒進行預習、複習的問題(31人)可知,社區大學學員若無進行預習、複習再加上學生程度不一的話,日文教師在教學上必定產生較大的困擾,其原因筆者推測前往社區大學學習的學員由於都沒有自己的時間,白天必須要工作,晚上必須要上課,並非有足夠的時間來唸書,而導致了日文教師在對學習者層面上,佔了最多困擾人次。 相較於此,從最低的困擾項目4.學員的學習困難與無暇進行補救教學(12人)來看,筆者推測社區大學日文老師都比較具有服務人群的愛心,即使是教學上時間不足夠,無暇進行補救教學,但一般日文教師都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將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習者,故其困擾人次最低。 根據表4-4可得知,筆者所訪談的

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後感到的困擾項目最高為4.無暇進行補救教學(2人)。根據受訪者資料顯示,由於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排課只有一周一次或兩次,其教學時間上來說是相當的不足,而間接導致無暇安排時間,解決學員課堂中所感到疑惑等問題。表4-5: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困擾層面 困擾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學習態度的困擾 相似困擾 1.學員中輟及缺席等流動率高 26 7 2.學員流動率低,重複上同一期的課比率高 23 2 相異困擾 3.學員學習動機低落 5上表4-5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比較表。

從上表4-5來看可知,問卷之教學困擾與筆者所訪談的教學困擾相似的共有2項,相異的共有1項。其中,困擾項目3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問題點。 由上表4-5亦可知,問卷的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之困擾高低人次順序為1.學員中輟或缺席等流動率高(26人)2.學員流動率低,重複上同一期的課比率高(23人)。由最高的困擾項目1.缺席或中輟等流動率高(26人)來看,筆者推測原因,可能因為工作等因素而造成此結果,進而地間接造成其課程可能無法開設下去,因而占最高的困擾人次。 相較於此,從困擾項目2.學員流動率低,重複上同一期的課比率高(23人)來看,筆者推測由於社區大學雖然會有學員缺席等問題,但畢竟還是有認

真學習的學員,一直重複上相同的課程。此現象雖為好現象,但筆者推測由於舊學員的加入到同一期的課,而導致了課堂教師安排課程困難,導致教學品質下降。 此外,根據上表4-5,筆者訪談的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之困擾項目最高為1.學員缺席或中輟等流動率高(7人),而最低為2.學員流動率低,重覆上同一期的課比率高(2人)。 從對學員的學習態度最高困擾項目1.學員缺席、中輟等流動率高(7人)來看,根據訪談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可得知,社區大學有很多日文學員在學習上遇到瓶頸等因素後,往往會造成其學習信心低落,進而缺席或中輟不來上課等現象;而從最低的困擾項目2.學員流動率低,重覆上同一期的課比率高(2人)來

看,根據受訪者描述可知,由於來社區大學上課的學員,有認真的學員與不認真的學員,認真的學員常常會重複上同一期的課,其原因乃是由於其學員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由於學的不夠札實,所以想要再聽一次課(如:五段動詞)。此困擾項目34也跟困擾項目33形成對比。4.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本身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 根據先行研究可將成人教師本身困擾之因應方式歸納共4項;相較於此,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可將其本身困擾之因應方式歸納共7項。在此,筆者茲將整理如下表4-6:表4-6: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本身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因應層面 因應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本身困擾層面之因應方式 相似因應方式

1.自製輔助教材或教材兼顧學員程度 73 2 相異因應方式 2.自我調適 21 3.讓學員自我控速學習(會話或發言等) 16 4.師生共同制定課程內容 11 5.接受現狀 3 6.自尋方法解決(借教室、兩班合成一班等) 3 7.自行參加研討會 2 8.請教他人 1 9.私下個別教學 1 10.鼓勵學員繼續學習 1 上表4-6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本身困擾之因應方式比較表。由表4-6可知,筆者訪談的日文教師與問卷的因應方式相似的有1項,相異的共有9項。 此

外,從上表4-6亦顯示出筆者訪談日文教師的因應項目5~10等6項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因應方式。 由表4-6可知,問卷的因應項目最高為1.自製輔助教材或教材兼顧學員程度(73人),最低為4.師生共同制定課程(11人)。此也顯示,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時,特別重視教材。 然而,從問卷的最高因應項目1.自製輔助教材或教材兼顧學員程度(73人)來看,筆者推測由於至社區大學上課的學員由於程度不一、異質性高,而導致日文教師為了能夠顧及每位學員,所以在選用教材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而最重視之;從最低的因應項目4.師生共同制定課程內容(11人)來看,筆者推測由於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若一起跟學員一起

制定課程的話,並且都上該門課的話,會導致學習效率上的低落(如:配合某些學員想要學習歌唱等,該學習的課程目標就無法達成了),因而失去開該門課程的意義了。 根據表4-6可得知,訪談的7位日文教師受訪者當中,提出的自己本身教學困擾之因應項目最高為5.接受現狀(3人)6.自尋方法解決(3人)(借教室、兩班合成一班等)。 從訪談的最高因應項目5.接受現狀(3人)與6.自尋方法解決(3人)來看,根據受訪者資料可得知,由於社區大學學員往往遇到學習上瓶頸或某些因素就放棄了繼續學習的機會,而影響了下學期能夠開課與否的問題。這樣的問題,間接影響到其課堂上的日文教師的心情,有些日文教師會以接受現狀或是針

對有些部分想要上課的學員,在私下借教室來開班等,自尋方法來解決等方式來因應。5.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 根據先行研究與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可將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歸納3項;相較於此,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可將其對學校層面困擾歸納共有8項。筆者茲將整理如下表4-7:表4-7: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因應層面 因應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校困擾層面之因應方式 相似因應方式 1.自備器材 32 3 2.接受現況 29 1 相異因應方式 3.自我調適 26 4.與學員一起趕走蚊蟲 1

5.自行朗誦 1 6.準備防蚊液 1 7.請求吵鬧的教室小聲 1 8.反映社區大學 1 上表4-7為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比較表。由表4-7可得知,問卷對學校層面之因應方式與筆者所訪談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之因應方式相似的共有2項,相異的共有6項。 此外,由上表4-7也可知,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因應項目4~8等5項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因應方式。 由表4-7顯示出問卷的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因應項目最高為1.自備器材(32人)最低為3.自我調適(26人)。 由問卷的最高因應項目

1.自備器材(32人)來看,筆者推測由於社區大學在某種程度上教學資源不充裕,而導致許多台北縣市社區大學日文教師必須自備器材來因應的結果。由此可知,教學資源方面的問題對社區大學來說,是必須改進的地方;而由最低的因應項目3.自我調適(26人)來看,筆者推測社區大學有些教學困擾可能無法解決,而部份的教師以調適自我來因應,避免受到教學困擾的干擾而影響教學上的品質。 由上表4-7可知,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對學校層面所產生的教學困擾因應項目最高為1.自備器材(3人)。 從訪談的最高因應項目1.自備器材(3人)來看,據受訪者資料顯示,由於社區大學的教學資源上不足,日文教師本身會自己自備器材(如:

麥克風、筆記型電腦等)來因應。7. 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習者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 根據先行研究可將成人教師對學校層面困擾之因應方式歸納共7項;相較於此,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對學習者層面困擾可歸納共22項因應方式。其中,對學員課堂中困擾之因應方式問卷有5項(表4-8),訪談有15項(表4-8);對學員課後困擾之因應方式問卷有1項(表4-9),訪談有3項(表4-9);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之因應方式問卷有1項(表4-10),訪談有5項(表4-10)。在此,筆者分別整理如下:表4-8: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堂中困擾之因應方式因應層面 因應項目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課堂

中困擾之因應方式 相似因應方式 1.鼓勵並訓練學員日文發言技巧 37 1 2.多元教學 35 10 3.教材兼顧學員程度 34 2 4.每學期變更教材 12 1 相異因應方式 5.分組教學 21 6.接受現狀 5 7.自尋方法解決 2 8.練習會話時,表達立場 2 9.拉回主題、無關上課主題下課提問 2 10.講笑話,避免學員不願練習會話時的氣氛尷尬 1 11.勸不良行為之學員改正行為 1 12.找尋相關答案 1 13.反應拉學員至他處上課之外人 1

14.無法深入教學時,堅持教學 1 15.與(精神狀況不佳)學員保持距離 1 16.請教他人 1 由表4-8可知,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對學習層面之因應方式與筆者所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堂中所採取的因應方式相似的共有4項,相異的共有12項。 由上表4-8比較可得知,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在課堂中的因應項目6~16等11項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因應方式。 由上表4-8資料顯示,問卷的因應項目最高為1.鼓勵並訓練學員發言技巧(37人);而其最低為4.每學期變更教材(12人)。然而,為何問卷的因應項目1.鼓勵並訓練學員發言技巧(37人)會有這樣

最高人次的出現,筆者推測由於社區大學學員不願意練習日文,而其日文教師也認為學語言最主要是學會基本的聽與說等因素,因而導致了此結果的最高人次;而由最低因應項目4.每學期變更教材(12人)來看,筆者推測由於社區大學的日文教師大多數可能由於白天有正職,晚上至社區大學兼任教書等因素,而導致了無暇製作教材、變換教材的結果。 從上表4-8可得知,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對上課學員困擾之因應項目最高為2.多元教學(10人);而次高為6.接受現狀(5人)。 從最高的因應項目2.多元教學(10人)來看,根據受訪者的描述,在教學時都會以多元教學來因應自己在教學上所遇到的困擾;而從次高的6.接受現狀(5人)來看

,根據受訪者描述可知,社區大學由於學員多半都是比較害羞、不好意思、或是怕丟臉等因素,而不敢練習日文會話,有學員甚至會要求課堂上的日文教師,別點其來練習日文會話,有日文教師曾經有經驗點了不願練習日文的學員後,結果造成其學員壓力非常的大,而就從此缺席、中輟。因此,有些日文教師就認為只能接受其學員之要求了。這樣的情形對社區大學日文教師來說是必須拿捏的問題之一。表4-9: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後困擾之因應方式因應層面 因應方式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課後因應方式 相似因應方式 1.多元教學 35 1 相異因應方式 2.學員電話中問題至課堂詢問 1 3.延長教

學時數 1 由表4-9可知,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所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課後困擾所採取的因應方式相似的共有1項,相異的共有2項。由上表4-9也可得知,日文教師對課後的困擾之因應項目2與3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因應方式。表4-10:問卷與訪談之比較-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之因應方式因應層面 因應方式 問卷人次 訪談人次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之因應方式 相似因應方式 1.多元教學 35 14 相異因應方式 2.鼓勵缺席或動機低落的學員 4 3.請他人幫忙(致電) 2 4.自我檢討 1 5.不斷與學員溝通、協調 1

由表4-10可知,根據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與筆者所訪談日文教師,對學員學習態度困擾所採取的因應方式相似的共有1項,相異的共有4項。由上表4-10也可得知,日文教師對學員的學習態度困擾之因應項目2~5等4項是先行研究未發現的因應方式。 從上表4-10可得知,問卷與訪談的部分最高皆為1.多元教學。也間接可知,多元教學在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五、結論與今後課題 由分析探討可得知,筆者所訪談的日文教師的教學困擾與先行研究、文獻探討所設計的問卷比較後,問卷與訪談的困擾與因應方式有相似的結果之外,筆者也發現訪談日文教師的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有不少是先行研究所未發現的結果。

期望這些研究結果能夠對社區大學日文教育與往後想要從事社區大學日文教育的教師能夠有實質上的幫助。(一)結論 筆者訪談日文教師實際遭遇到的困擾、因應方式與先行研究比較後,研究發現簡單整理如下:1.寄人籬下,無自己的一個教學環境:社區大學並無自己的教學環境。→以接受現狀等因應方式因應。2.與租借學校學生相處:由於社區大學並無自己的教學環境,而與日間上課的學生共用同間教室有所衝突。→以接受現狀等因應方式因應。3.與社區大學人員溝通課程開設問題:為了與補習班區隔,而規定只能開四期課,無法滿足其他求知慾強烈的學員。→以接受現狀等因應方式因應。4.學校舉辦其他考試等相關活動,影響上課教學:有些學校會舉辦

相關證照考試停課。→以補課方式等因應方式因應。5.無法深入教學、理論性學問:學員學歷、程度不一等因素,無法深入教學。→仍然繼續教學等因應方式因應。6.學員行為不佳(如:上課吃檳榔、喝酒來上課):學員行為不佳,影響教學。→以勸導改正其行為等因應方式因應。7.找老師教學毛病(學員上課反應過度):有些學員質疑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找尋相關答案,證明自己教授的內容是正確的等因應方式因應。8.政治狂熱者:練習日文會話時,問是中國人嗎?學員感到不悅或愛聊政治問題。→以盡量表達只是練習等立場,避免誤解等因應方式因應。9.學員精神狀況不佳(上課反應過度):練習會話時,學員不悅起身與教師起衝突。→以保持距離等因應

方式因應。10.課堂拉學員至他處上課的外人:有外人至社區大學拉學員去他處上課。→以反應其行為等因應方式因應。11.學員不專心(日文會話練習時):有些學員會顧及自己的答案如何回答,忽略任課教師與其他學員練習會話,或是等老師結束後,點到該發言的學員時,其學員會重複前面學員講過的日文答案。→積極引導、鼓勵學員說不一樣日文等因應方式因應。12.來電之困擾(精神狀況不佳之學員):有些學員會致電給教師問問題等,造成其困擾。→勸導學員盡量至課堂上詢問其問題等因應方式因應。13.學員學習動機低落:有些學員因為缺席或在學習上遇到瓶頸等因素,而造成 學習動機低落等問題。→以鼓勵、多元教學(

如:歌唱教學)等因應方式因應。 除此之外,其他研究發現之困擾因應方式有:1.自尋方法解決2.自行參加研討會3.請教他人4.私下個別教學5.鼓勵學員繼續學習6.延長教學時數7.請他人幫忙8.自我檢討9.不斷與學員溝通、協調等因應方式。(二)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筆者提出自己的建議,針對日文教師5項建議、學校行政機關4項建議等茲描述如下:1.對社區大學日文教師的建議(1)多參與研討會、講習會:由於社區大學本身沒有舉辦教學相關的研討會,多參與外面所舉辦的研討會,提升教學上的品質,降低教學上的困擾。(2)多對學員關懷、付出愛心:有些學員行為不佳或是精神上有些問題,平時可以多加以關懷、付出更多

的愛心,提早發現、解決其學員問題的話,相信能夠使教學上能更圓滿。(3)多善用其他資源:社區大學資源不足,除了社區大學主動積極改善之外,可以盡量善用社會上各種資源,來彌補其資源上的不足。(4)定期自我舉辦教師教學坊研習營:自我自律定期舉辦教師教學坊研習營,自組自救會來互相探討教學上的困擾問題點,了解到其他遇到困擾的日文教師如何當下解決其困擾問題,甚至了解其他教師相關的教學技巧提升教學品質。(5)利用網路資源:利用網路資源,製作一個相關日文教學網頁,提供教學者們之間互相交流平台,遇到教學上困擾等問題時,能夠互相交流,分享如何解決困擾。2.對社區大學的建議(1)多重視學員的需求,盡量以其為主體:四學

期為一個學習階段,若結束後就無法繼續往下開班。但若以另外一個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社區大學若能滿足其學員的學習慾望的話,也不失當初創立社區大學的理念。(2)多了解日文教師的困擾:社區大學若能常常與授課教師常常溝通,了解其需求及其困擾甚至進而地解決其問題所在,提升教學品質。(3)盡量舉辦日文相關的教學研討會:舉報相關研討會,提升社區大學日文教師的教學上的品質與降低其困擾。(4)盡量與校外資源豐富的學校合作:與當地的資源豐富的大學一起合作,資源上的互通有無,改善社區大學資源上的不足。(三)本論文之研究限制 由於本論文的研究以訪談為主與問卷為輔的研究方法,因此出現了下列3項研究上的限制。1.方法

上的限制: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無法同時兼顧全部困擾問題。2.內容上的限制:根據文獻探討與先行研究所設計問卷與訪談的內容,無法兼顧 全部困擾問題。3.推論上的限制:本研究以台北縣市為研究對象,無法推論至其他縣市。(四)今後的研究課題 對於今後的研究課題,筆者茲描述如下3點:1.擴大研究範圍方面:針對北、中、南甚至全台灣做量化或質化研究。2.研究方法方面:參與教師課堂上課,以觀察方法,來看出課堂日文教師實際教學上的困擾、因應方式等。3.研究對象方面:可將坊間補習班、正規大學、高中的第二外語日文選修、空中大學等機構作為研究主題做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