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鄧琇文寫的 習慣要健康:每天只須花30分鐘,從此改變你的一生(健康管理禮盒8驚喜) 和張雅琳王宣喬曹憶雯的 牧路:75年,守護島嶼的路行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楊雲驊所指導 蕭國振的 「視覺辨識」科技偵查措施之適法性—以隱私權為核心— (2021),提出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隱私權、資訊自主權、視覺辨識、科技偵查、雲龍系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習慣要健康:每天只須花30分鐘,從此改變你的一生(健康管理禮盒8驚喜)

為了解決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的問題,作者鄧琇文 這樣論述:

全台首創 線上線下全方位健康管理提案 自用零接觸,送禮送健康! 健康習慣養成課程3000元+運動教練課程2000元+ 營養師課程2000元,還有好多驚喜, 現在只花3500元把滿滿超值大禮盒帶回家, 正是你減重塑身更健康的最佳選擇!   健康管理禮盒給你8驚喜!   一、線上課程一:價值3000元「健康資訊全精華」   二、線上課程二:價值2000元6堂「彈力帶使用課程」(初階+進階)   三、線上課程三:價值2000元「211餐盒營養師專業指導」(初階+進階)   四、裝什麼都好用的「輕巧多功能時尚提包」   五、讓你打破觀念框架的《習慣要健康》書籍1本   六、陪你改變長久慣性的《5分鐘

健康管理日記》1本   七、運用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原理的「211餐盒」   八、無異味+親膚感+氣質藍「健康彈力帶」3條   改變的第一步!專家帶你掌握三祕訣   本套禮盒由培訓教練的教練、全方位健康顧問培訓專家所設計。曾經以為沒有病痛就是健康的她,體重曾飆升到85公斤,同時罹患五種疾病,從此大量學習身心靈健康法,積極透過管理健身房與培訓健康顧問的經驗,去實證所學的證照與知識;至今已幫助超過1800位客戶養成更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減脂也達5000公斤以上!   她以長期經驗得出,唯有從健康習慣養成、運動訓練、健康飲食規劃三管齊下,才能真正達到想要的健康成果,而最難的就是做出「改變」,「線

上+線下」陪伴同步練習,便是幫助你跨出「改變」第一步最好的方法!   恭喜你,即將迎向改變三祕訣帶給你的全新體驗與喜悅──   有趣:加入線上課程的活潑指引,輕鬆學會全部精髓。   有效:書每看一篇+日記每寫一天,離打破慣性的日子就越近。   有伴:日記像朋友陪你天天練習,做彈力帶運動或準備211餐盒時,也等於私人教練和營養師就在你身邊。   花30分鐘就能減重+塑身+健康,輕鬆練習、無痛改變   每周做下面的練習3次,另4天以準備211餐盒取代彈力帶運動,一段時間後就能感受自己有明顯大改變。   1. 參考彈力帶下半身訓練影片(持續10分鐘)。   2. 持續上面動作,同時花5分鐘看書一

篇+5分鐘寫日記。   3. 剩下20分鐘跟著彈力帶教學影片做其他訓練。   ★ 10分鐘強化肌肉力量   彈力帶含5/15/30LBS三種磅數。影片有初階3支(上半身/核心/下半身訓練)及進階3支示範,教練以最細緻的體線定位,循序漸進從最安全的低風險教到更有挑戰性的動作。   ★10分鐘準備餐盒   此款餐盒由NLP專業執行師特別規劃。營養師除說明初階的食材2:1:1落實原則,再進階提供數種搭配法,讓你吃得營養健康且越吃越瘦。   ★ 5分鐘讀《習慣要健康》一小篇   作者以幽默口吻談打破慣性、告別壞習慣、三感減肥法等一般人似懂非懂的議題,全書60篇精華,都是能幫助你輕鬆改變的能量指引

與練習。(請續讀其他頁面,有針對本書內容之精彩介紹)   ★ 5分鐘寫一頁《5分鐘健康管理日記》   除運用手寫日誌這件事,發揮眼、耳、手三種感官功能,另可跟著15篇指引文,開始心寧靜運動及能量朗讀,活在每一天,60天後你會更喜歡自己。   除「價值7000元三大線上課程」之外,再加碼贈禮   掃描禮盒所示QR CODE,加入LINE@好友,即可依步驟輕鬆領取課程。   ★開箱禮盒加碼送:熱門「大腦銀行商學堂」線上課程7天體驗(見《習慣要健康》第29頁,限用微信帳號領取)。   ★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線上課程開通,再加贈「健康防疫口罩夾一組」(日本水性塗布IONPURE©無機銀離

子抗菌材料專利授權)。   一場疫情,是否改變了你的人生觀?從此更懂得愛自己、欣賞自己,也認為健康是珍愛身邊親人的最好禮物;然而躲過了疫情的衝擊,你有變得更健康了嗎?   不再給自己找藉口了,從今起讓專家陪伴你~   祝福每一位想改變的人,一天比一天更年輕更健康,體態越完美,身體越逆齡! 書籍專文推薦   真誠與幽默的口吻,生動與鮮活的案例,讓你看了之後會願意開始,並且知道持續努力的方法!──Dr.53 林頌凱/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   書中「三感減肥法」,即是她於接受NLP專業訓練後,將其所學的理論與技術,實際應用在指導學生健康瘦身的特別體悟與收穫。──Hogan

Lee(李玉光)/華人NLP暨催眠教育推廣中心首席講師   正念不僅能夠讓自己安心下來,也能夠讓自己好好的飲食、好好的生活,成為一個有品質、有品味、有品格的人。──吳楷貴/聖心心理諮商所所長、宜蘭縣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   人們所追求的並非長命百歲,而是為了能延長或優化健康的狀態。──李杰凊/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   琇文在健康產業發展多年的心得,加上在天賦優勢心理學所習得對人的覺知覺察轉換成心靈健康,將學理與實務融會貫通。──林俊安/Asia Training集團銷售總裁、天賦優勢心理學實戰導師、「碼上成交」課程創始人   如果你也正在苦惱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健康,這本書將提供給

你一套完整的指引。──林暐淳/全台最大線上營養師平台、Cofit 群健科技執行長   健康是一種態度!琇文花了主要的篇幅,闡述寶貴的健康觀念以及如何活出健康的美好狀態,篇篇都是精華,我真心可以感受到她的愛心、用心!──邵明涵/完美曲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理事長     這本書提出了簡單可行的方法,也使我想起 KISS原則(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只要依循步驟一步一步的執行,一段時間後一定可看到績效。──張欽豐/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現在開始改變千古以來錯誤的靜態養生習慣,跟著作者一起動,開始真正的抗老化之旅吧!──郭珈佑/Cur

ves 三店之加盟主、Curves 加盟主協會前主席      兩天的運動只會讓你感覺身體舒適,五年以上的保健才可能脫胎換骨。──鄧添來/交通部郵電司前司長、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監事、智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她在健康產業發展成功,將自己跟疾病奮鬥,到擁有健康身心的過程中學習的知能轉換,運用實務貢獻所長。──鄧稚勤/新思國際集團創辦人、Asia Training 台灣市場開發負責人   因在台灣電信客服的歷練,讓她習慣去思索客戶的困難,正是具備客戶思維的態度,相信她不斷優化商業模式的許多思維,未來也能滿足更多客戶的期待!──蘇引華/大腦銀行董事長、世界首席大腦工程師   (以上

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鄧琇文   輔仁大學哲學系   台灣大學EMBA管理碩士學分班   Curves 高階CAMP認證證書   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健康管理師   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甲級健康管理師   AFAA PERSONAL FITNESSTRAINING 國際個人體適能顧問   美國NLP協會(ABNLP)NLP專業執行師   國際催眠聯盟(IHF)催眠執行師   INCA國際生命數字協會高級論碼師   Asia Training集團天賦優勢心理學講師   著作:《習慣要健康──每天5分鐘,60天讓你輕鬆改變的能量指引與實用練習》(2021年)、《5分鐘健康管理日記──活

在每一天,60天更喜歡自己的健康練習》(2021年)   她是一位全方位的健康顧問培訓專家!   曾經以為沒有病痛就是健康,體重飆升到85公斤以上,陸續有醫生說她罹患了:腎結石、膽結石、脂肪肝、子宮肌腺瘤……等等疾病後,驚覺過去以為的享受人生其實是走向毀滅的道路,從此大量學習各種身心靈健康的方法,並透過管理健身房的工作與培訓健康顧問的經驗,去實證自己學習的多項證照與知識。   至今幫助累積超過1800位以上的客戶養成更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減脂也達5000公斤以上!然而,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更快地協助更多人,循序漸進積少成多得更健康一點,是她在這幾年深思的課題。   透過知識的整合與有趣的故

事,她設計了這個健康產業上前所未有的無接觸DIY健康管理禮盒,並將線上課程、線下工具整合,讓你輕鬆練習與無痛改變。   想要減重塑身或更健康嗎? 當你運用這個健康管理方案,你將突破現況並實現夢想。 【推薦序一】從「做治療」到「做運動」 Dr.53 林頌凱/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 【推薦序一】就像一位陪伴你健康和運動的身邊好友 Hogan Lee(李玉光)/華人NLP暨催眠教育推廣中心首席講師 【推薦序三】相信就會看見 吳楷貴/聖心心理諮商所所長、宜蘭縣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 【推薦序四】認清自己身體想要的方向 李杰凊/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五】

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  林俊安/Asia Training集團銷售總裁、天賦優勢心理學實戰導師、 「碼上成交」課程創始人 【推薦序六】一套完整的指引 林暐淳/全台最大線上營養師平台、Cofit 群健科技執行長 【推薦序七】健康是一種態度! 邵明涵/完美曲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八】本書具有簡單、易懂易做、有趣的元素 張欽豐/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九】開始真正的抗老化之旅吧! 郭珈佑/Curves 三店之加盟主、Curves 加盟主協會前主席 【推薦序十】保健是人生永遠的必修課 鄧添來/交通部郵電司前司長、台灣電信產業發展

協會監事、智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推薦序十一】健康不是一個觀念,而是一個信念 鄧稚勤/新思國際集團創辦人、Asia Training 台灣市場開發負責人 【推薦序十二】規律運動讓你能夠正常的做「動物」 蘇引華/大腦銀行董事長、世界首席大腦工程師 【自序】成為讓別人的生命開始轉變的人 第一章   我的健康養成之路 01  我是幸運的人   02  樂極生悲──大姨媽的夢靨 03  女性三十分鐘環狀運動 第二章  覺察自己的狀態,然後做改變 04  改變一:打破原本的慣性 05  改變二:學習,並願意相信 06  改變三:別再說,我知道 07  改變四:全然地相信一定會發生美好的事情

08  改變五:改變信念 第三章  我要追求健康的生活 09  了解WHO定義的「健康」,按下關鍵鈕 10  相信自己是個「動物」 11  規律運動黃金律:333原則 12  我的營養日記 13  了解優質蛋白質具備的條件 第四章  全球級健身房 14  人生中最該投資的一件事 15  為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而戰 第五章  換一個健康人的腦袋 16  換了腦袋,才能支持你的改變 17  健康的腦袋裡裝什麼? 18  量量自己的健康溫度計 第六章  學習駕馭習慣,還是習慣被習慣駕馭? 19 習慣是框架 20 打破習慣的框架 21 要相信,你是可以改變的 22 讓大腦改變的條件 23 關於改

變的關鍵因素       第七章 相信就會看見 24  相信的力量 25  層層解除限制性信念 26  請說:我會規劃出時間 第八章   你能分辨好習慣與壞習慣嗎? 27  分類好習慣跟壞習慣 28  改變靠堅持,然而注意你堅持的方向 29   用「一段一段堅持」的概念 30  幫助學員堅持下去的打氣信 第九章   為什麼壞習慣會一直跟著? 31  壞習慣長什麼樣子,你清楚嗎? 32  常見的壞習慣,你有嗎?(一) 33  常見的壞習慣,你有嗎?(二) 34  改變壞習慣的小方法們 第十章  刻意養成好習慣 35 減少發胖的好習慣:現在吃的,是半年後的你 36 培養正念進食的好習慣 37

運動臨在當下的好習慣 38 專注於臨在感的好習慣:全神貫注當下 39 培養增進正面信念的好習慣 第十一章   建立新習慣,加強練習法 40  平日就練習:有更多的柔軟和彈性 41  練習建立新習慣的步驟 42  不把失敗都歸咎於意志力薄弱 43  日本新幹線如何做到零失誤運行 44  練習主動式提問法 45  練習規劃運動時間 46  不要讓「敵對行為」阻礙你 第十二章 胖子的誤區 47  胖子是因為先有了胖子的信念 48  減重不等於減脂,也不等於更健康 49   胖子多半任性 50  營養素不是單純的熱量計算可以取代 第十三章  三感減肥法 51 你是三感中哪一類型的人? 52 視

覺型的人這樣減肥 53  聽覺型的人這樣減肥 54  觸覺型的人這樣減肥 第十四章  維持健康的能力 55  複製成功到健康的領域 56  健檢後該做些什麼呢? 57  按下人生暫停鍵 58  我需要健康顧問嗎? 59  讓自己也擁有專業 60  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推薦序一 從「做治療」到「做運動」 Dr.53 林頌凱/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   要想能夠永遠遠離身體疼痛,醫療的部分大概只占百分之二十五,運動訓練的部分卻占了百分之七十五。   在臨床上看到許多人的不適,   都是透過運動就能改善的,   卻因為沒有運動的習慣,   而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在

醫療上,   真是替他們難過又心疼,   我時常鼓勵大家~如果正在苦惱為什麼身體的疼痛都不會好,別懷疑,把我們的重心從「做治療」到「做運動」,給自己一些時間,你會有很大的驚喜!   要人開始運動,最難的是讓他願意開始!   要人持續運動,次難的是讓他持續努力!   本書作者分享了許多實務上訓練學員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祕訣,   其中又因作者多年從事健身房管理工作,   對運動習慣的培養更有獨到之處,   真誠與幽默的口吻,   生動與鮮活的案例,   讓你看了之後會願意開始,   並且知道持續努力的方法! 推薦序二 就像一位陪伴你健康和運動的身邊好友 Hogan Lee(李玉光)/華人N

LP暨催眠教育推廣中心首席講師   「身與心,都屬於同一系統的一部分,且相互交流影響。一旦,改變其一,便牽動另一也。」這在NLP(神經語言程式學)裡,是一項改變身心的重要原則。若從這觀點來看,琇文老師的這本《習慣要健康》,即是思想貫徹與親身實踐了這重要原則的精彩力作。   本書可說是琇文老師,將她個人平日的教學體會,以及她忙碌之餘,額外安排時間,所進修得來的學習精華,共同融合濃縮而成的作品。可想而知,於此書,你看不到艱澀難懂的理論,與莫名冗長的圖表。相對的,你會見到的是,來自作者於這趟身心健康之旅的歷程感想與重要觀念,且如同重點整理般的,一一展示在讀者面前。就好比,書中的「三感減肥法」,即

是她於接受NLP專業訓練後,將其所學的NLP理論與技術,實際應用在指導學生健康瘦身的特別體悟與收穫。   此書的精彩內容,不僅是關乎身體健康,與心理成長,更重要的是 : 它更是一本「相信自己」、「改變!可以更輕易」的快捷重點筆記書。當你時時翻閱,細細品讀,你會發現,此書就如同一位,伴你健康,陪你運動,值得你時時擁有,攜帶在身邊的好朋友。 推薦序三 相信就會看見 吳楷貴/聖心心理諮商所所長、宜蘭縣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   距離現在大約二十年前,我陪同太太何威燕女士正在從事預防醫學推廣的工作,在推動的過程中發現,社會大眾的健康知識與觀念常常有一些偏誤或者知識片斷化的現象,讓我們在推動的過

程中遇到非常大的困難,還好她是醫學院畢業,剛好她的醫學院各科系同學們人脈也還在,所以我們就陸續辦了許多講座,提升一般民眾的醫學常識與知識,此後的推廣也變得順利許多。那時我們有一個想法,若是每個家庭中都有一個健康管理師,每個家都有人照顧,那勢必能夠提升全民的健康與素養,也能夠讓醫學不僅只是停留在治病,預防疾病的發生以及促進健康應該可以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   所以幾年後何威燕創立了中華健康管理協會,而我就去讀了心理學的研究所,希望能夠全面的照顧一般民眾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而本書的作者正是在遇到身體出狀況後,開始注意到健康的重要,並且陸續修習了國內外許多健康相關的課程之後,還因此創立了自己的事業

,並且仍舊不斷的進修健康的知識,這幾年到我們協會上了完整的訓練後的優秀學員。在上課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他和別人不同,對於每位講師所講授的內容都能夠充分理解外,還能夠提出自己在實務工作中所遇到的現象以及處理的方式,在討論的時候有時還很難分辨誰是老師誰是學員,可見作者的實務功力令人佩服。   在拜讀完作者的大作後,首先第一個感受是好像看的一場精彩的連續劇,並且還上了一門健康管理的課程。心想原來健康管理的書也能這麼寫,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或是感覺到艱澀,反而覺得非常的生活化並且貼近實際的生活。其中有一個部分感受良多,她說「相信就會看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古人說:「如果一個真理,你完全相信,你必

定會去做;若你沒有去做,一種可能是那並不是真理,一種是你並沒有完全相信。」所以我想作者應該是看見了她的相信,看見了健康的重要,相信推動讓他人健康是她的使命,所以我感受到的力量,是一種不僅是看見也徹底相信的力量。   我在進行心理諮商的這些年,我發現影響人的行為不僅是行為本身,對於事物的想法,以及相關的感受,三者環環相扣。只是目前社會的訊息紛亂影響我們的思考,不同的立場與價值影響我們的情緒感受,導致外在行為與內在的身心極不一致,這樣的不一致,導致身心與行為的失調,健康的問題也就因此而來。所以要療癒自己因為不一致所形成的失調,並必須回到一致的狀態,吃適合自己應吃的食物與量、做適合自己的運動與行為

、成為適合自己的樣態。   然而這一切都可以從向內看開始,看見自己覺察自己,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做一個適合自己的人,進而發揮自己的力量。   目前最實用的方式就是「正念」,正念不僅能夠讓自己安心下來,也能夠讓自己好好的飲食、好好的生活,成為一個有品質、有品味、有品格的人。其實方法也不難,只要你在做任何事的時候,你的投入也就在此時此刻的當下,當你吃東西就好好的細細地品嘗,當你運動時就享受那汗水與暢快淋漓,當你工作時也全心投入享受那份成就感,放鬆時也自然能夠輕安自在。當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先開始才有後續,如果你總是可以正確的理解身體給你的訊號,並給予適當的回應,那身心與行為的一致,健康是自

然而然的結果,那時我想你就能夠了解甚麼叫做「相信就能看見」。 推薦序四 認清自己身體想要的方向 李杰凊/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   社會發展與環境改變,大眾的知識水準提升,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人們了解運動可強身、營養要均衡、飲食促健康,如何依照自己的期望來使健康達標,往往也讓我們感到困惑且徬徨。想運動找教練、要營養問營養師,若是提起健康管理,涵蓋的範圍就更廣闊了!親友推薦也好,廣告行銷也罷,或是網路推播乃至於醫療建議等,無論切合內心的資訊來源為何,人們所追求的並非長命百歲,而是為了能延長或優化健康的狀態。   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歷練,需經由求學教育養成,立足社會後將所學結合實務與磨合

,逐步累積而後擁有個人專業、知名度及獲得肯定。「健康」同樣也非一蹴可幾,我們都有「維持運動、營養均衡,保健食品輔助」這些基礎概念,但更重要的是需認清自己身體想要的方向,打造適合個人的健康模版並永續經營,才是根基一個真正屬於您個人的健康之道。   透過本書作者親身經驗與生活化的敘事方式,了解她打造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的方法。如果您對個人健康管理的規劃有興趣,推薦本書作為參考的選擇。 推薦序五 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 林俊安/Asia Training集團銷售總裁、天賦優勢心理學實戰導師、「碼上成交」課程創始人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我在天賦優勢心理學的學生鄧琇文老師出書了,

書名是《習慣要健康》。我在此非常開心祝福她出書,把她在健康產業發展多年的心得,加上在天賦優勢心理學所習得對人的覺知覺察轉換成心靈健康,將學理與實務融會貫通,帶給大家這本書,目的就是祝願所有讀者都做一個真正身心健康的幸福人士。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琇文在參加INCA國際生命數字協會培訓及考證時的毅力,要取得最高等級的高級論碼師,其實相當不容易,但我看到的她就是很有目標,很有熱情跟激情,以及很大的使命感,想通過這個性格測驗工具去幫助她自已的家庭,跟自已健康產業的員工及顧客,最後她更是進一步去幫助同產業的其他事業經營者跟員工,我深深被她對於健康產業除了身體健康外還要心靈健康的使命感打動,她很願意

用自已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去獲得真正幸福健康。   承蒙琇文的熱情邀請為新書寫序,我很樂於為新書推薦寫序,也祈願所有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們,能再分享出去,我一直相信越分享越喜悅。最後,祝賀她的新書暢銷大賣。 推薦序六 一套完整的指引 林暐淳/全台最大線上營養師平台、Cofit 群健科技執行長   我們都知道,關於各種讓我們更健康的行為,要做出改變跨出第一步,已經很不容易,要維持好習慣更難;維持好習慣,又能將其中的心境轉折、訣竅,整理成一套有架構的方法,引導其他人做出改變,更是需要花費大量心力。琇文這本書,帶我們經歷了這整段歷程。   改變前的琇文,或多或少都能投射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警

惕我們如果不快點採取行動,健康狀況可能很快會亮起紅燈。如果你也正在苦惱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健康,這本書將提供給你一套完整的指引,幫助你建立更積極勇敢的心態、高效率養成更棒的飲食、運動習慣! 推薦序七 健康是一種態度! 邵明涵/完美曲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理事長     女力崛起,精彩的女性創業家,琇文是一位非常熱情、堅持的女性企業家,她在經營Curves  女性三十分鐘健身中心的企圖心、韌性與生命力,更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健康是一種態度!琇文花了主要的篇幅,闡述寶貴的健康觀念以及如何活出健康的美好狀態,篇篇都是精華,我真心可以感受到她的愛心、用心!   一個

女性創業家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闖出自己的天地,更進一步在健康領域開出美麗的花朵;相信在琇文崇高的出發點下,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一定可以看到她在健康管理領域開出一整片繽紛的花海!   很開心能夠與這樣的女性創業家認識,進一步驚豔到她的活力與感染力,我相信你讀完這本書,除了同樣的感受,一定更可以幫助自己提升到健康的另一個美麗境界! 推薦序八 本書具有簡單、易懂易做、有趣的元素 張欽豐/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健康的人不會珍惜健康,等到有朝一日失去健康時,才會感受到健康的重要。琇文對健康知識追求的執著,參加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的課程,由「乙級健康管理師」、心理、運動、營養到專案管理,一年多的時

間孜孜不倦的學習,尤其健康管理專案,以其服務運動場所的員工作為輔導對象,不僅以簡單的方法引導,且有良好的績效,讓我有很深的印象。   琇文是一個和你我都一樣的平凡人,但卻因緣際會的在健康與病痛的交叉路口,選擇了重置自己的腦袋,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抉擇;也造就了她無論在健康或事業發展上的新局面。     《易經繫傳》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易則易知,簡則簡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簡單的說,就是把一件事情變容易了解,很簡單就可以做到的時候,那麼許多人就願意長久持續地做下去,持續地做自然就會有效果和成就。   有位禪師開示也印證了相同的想法──把一件應該做的事,變成一件

簡單的事,再把這件簡單的事,變成有趣的事,這件事就可長可遠;和易經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多加入「有趣」的元素。   這本書就具有上述──簡單、易懂易做、有趣的元素;非常高興她願意將成功的歷程和方法與大家分享。在與健康奮鬥掙扎的過程中,選擇了運動替代泡溫泉;因為勇敢地走出舒適圈,做出正確的選擇,因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在類自述中,娓娓道出選擇有趣的運動方式,包含環狀,肌力與有氧交替,運動時可以與其他學員面對面互相鼓勵,跨店旅遊,享受不同的運動文化,把運動與樂趣交織成一幅享受樂趣的圖像。   這本書提出了簡單可行的方法,也使我想起 KISS原則(keep it simple , Stupi

d),只要依循步驟一步一步的執行,一段時間後一定可看到績效,更重要的是可以經由數據的量測,做為科學的印證。   這本書也提出「健康溫度計」的概念(重新設定保持健康「恆溫範圍」),會影響未來健康的成就,其實「追求健康」是一種在乎「健康的態度」。不禁讓我想起「Think big Achieve Bigger」。   把一件必須做的事情,變得簡單,簡單的事情變成有趣,我們就會樂意去做,這本書透露出這樣的一個哲學觀,同時琇文分享自我的經驗和方法,想要幫助更多的人獲得健康,這是了不起的志業,值得大家一起來參與。 推薦序九 開始真正的抗老化之旅吧! 郭珈佑/Curves 三店之加盟主、Curves

加盟主協會前主席     如作者所說的,所有的不改變才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內在的動力來讓自己產生不理所當然的改變   我一直認為   專業應該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   有些人的用詞是值得欣賞的   作者能用非常平易近人的口吻講出一般人經常發生的狀況   可見真的是一個有深刻體驗的過來人啊   因此能夠讓人默默的有被催眠要讓身體找回自主權的暗示   更能夠被影響而去開始對健康產生行動   跆拳道最難的不是黑帶   而是勇敢無畏踏出第一步的白帶   預防勝於治療   現在開始改變千古以來錯誤的靜態養生習慣   跟著作者一起動   讓快縮肌大,回來開始真正的抗老化之旅吧 推

薦序十 保健是人生永遠的必修課 鄧添來/交通部郵電司前司長、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監事、智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我做事一向持之以恆,運動也不例外,尤其遇到困難,在運動時思考常可獲解決之道!       健康人人都需要,保健是人生永遠的必修課,擁有的時候不覺得珍貴,失去的時候萬金難買,平時的鍛鍊與持續才可能保有,不注意的疏忽可能造成一輩子的痛苦,甚至提早謝幕。   有次搭捷運在忠孝新生出站,一位站務員衝出來攔住我,問剛才是不是刷半價卡,我出示敬老卡,她質問六十五歲了没有,我答都七十歲囉!她說怎麼看不出來?保健越早做越好,等變差變老才來補就非常困難。   本書是健康觀念的小札,山不

在高有仙則靈,書不在厚有料則行,有了觀念之後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並不間斷,進而成習慣。   所謂兩天的教育只能讓你瞭解人生,二十年的教育會使你具備足夠的工作能力,同樣兩天的運動只會讓你感覺身體舒適,五年以上的保健才可能脫胎換骨;好逸惡勞是健康的最大殺手,不用羡慕別人,凡事親身做起,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二十年後你也能像注重保健的明星一樣健康又凍齡。 推薦序十一 健康不是一個觀念,而是一個信念 鄧稚勤/新思國際集團創辦人、Asia Training 台灣市場開發負責人   我的好友也是事業合伙人鄧琇文老師出書了,書名是「換一個健康人的腦袋」。毫無疑問的,她在健康產業發展成功,將自己跟疾病奮

鬥,到擁有健康身心的過程中學習的知能轉換,運用實務貢獻所長,帶給大家學習及幸福健康的家庭。   琇文的成功並非偶然。輔大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EMBA管理碩士學分班,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健康管理師,INCA國際生命數字協會高級論碼師,天賦優勢心理學講師,國際個人體適能顧問,熱愛學習,多領域接觸,並將所學身體力行,運用在生活上,改變自己獲得生理、心理健康,更影響很多人像她一樣。   當然,她人生事業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人脈建立與助人人助。琇文樂於幫助他人及不吝分享,這本書的觀念,信念以及專業知識非常有益社會又能創造幸福台灣!   承蒙琇文的邀請為新書寫序,鑑於對她的敬意及情誼,很樂於為新書推薦

作序,相信本書能讓人了解健康,得到幸福。最後,祝賀她的新書暢銷大賣。 推薦序十二 規律運動讓你能夠正常的做「動物」 蘇引華/大腦銀行董事長、世界首席大腦工程師   在我們大腦銀行一系列的課程中,提供一站式解決企業經營管理難題的服務,而琇文是在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十一月二十九日來蘇州上我的經營思維課程,這門課程,是我創業近二十年來總結的經營理念。   我在課程中提到,經營的本質就是客戶思維,   要不斷優化商業模式,才能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來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   我發現琇文因在台灣電信客服的歷練,讓她習慣去思索客戶的困難,正是具備客戶思維的態度,   相信她在我的課程中學到不斷

優化商業模式的許多思維,   未來也能滿足更多客戶的期待!   我欣然看見她透過經營思維的課程激勵,而下定決心撰寫本書,   也歡喜看見更多人因為本書而破解許多迷思,進而過上更健康的人生!   書中分享了很多對於習慣養成或習慣改善的觀點,   都讓我驚訝於琇文直指問題核心的能力,   例如:她講規律運動的好處,第一是讓你能夠正常的做「動物」!   的確,我們常常忘記人類的本質是「動物」,沒有規律運動會越來越像「植物」,所謂沙發馬鈴薯就是種在沙發上的人,如果動得又更少,就會像「礦物」,越來越動彈不得,她用這樣詼諧易懂,卻又使人警醒的方式,讓人能愉快的自省!   這是我第一次很榮幸的獲得在

台灣出版的書籍中寫序的邀請!   因此我特別在書末提供購買本書的讀者七天的大腦銀行APP的線上學習體驗卡,裡面有海量的視頻,   都詳實地分享了我們大腦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大商業培訓公司的祕密!   完全免費的贈送給支持我的學生琇文的您! 自序      成為讓別人的生命開始轉變的人   每一個痛苦的過去,都是成長的禮物。   我能夠寫出這本書,正因為我收了一些這樣的禮物,加上我熱愛學習,更加速了成長的速度,所以我想要把它記錄下來,我是如何構思了一個新的服務模式,觸發更多人,跟我一起追求更健康,更瘦,更美!   健康需要追求嗎?是的,我認為需要的,當你不再追求健康,健康就漸漸遠離你。如同你

喜歡一個女孩子,然而你不再追求她的時候,她也會漸漸遠離你!   追求健康是一種在乎健康的態度,這個態度拿出來,自然會有許多與健康有關的行為產生,最後得到健康的結果。所以,我想要結合我在富邦金控集團共七年的客服管理經驗,與在Curves 工作八年的健身房管理經驗,及在大腦銀行學到的商業思維,應用到健康管理服務之中,並創造一個培訓更多健康顧問的事業。   我曾是一個被疾病折磨的人,自從我能跟疾病和平共處後,對於健康產業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很感恩運動帶給我健康上的改變,從生病之後,我開始學習運動,並從二0一二年開始負責經營Curves 這個品牌的西門漢中店。在經營的過程中,我開始理解Cur

ves 這樣小而美的環狀運動訓練教室,為什麼可以收服像我這樣的鐵粉,然後鐵粉為她工作而經營出更多的鐵粉,因為她掌握了三個關鍵:有趣,有效,還有伴!   我真心的感謝Curves 這個品牌,在我連這個品牌的英文名字還不會唸的時候,就吸引我做到真正的規律運動,我每周運動兩到三次,而且每次都很愉快,這是一個很有效率的運動模式,肌肉訓練+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總共只要三十分鐘,並且可以依照自己的訓練目標控制速度與強度,當作復健來做也行,當做高強度間歇運動動(HIIT)的方式來做也行,再搭配我這段時間在看的健康飲食書籍,我漸漸瘦下來,而且原本越來越可怕的症狀,竟然開始減輕,最後減輕到彷彿這個疾病已經消失

了!事實上醫生說,疾病還在我的體內,只是看來我能跟它和平共處了。   在經營Curves 期間,我們各分店的營運目標有一個異於其他品牌的,就是要求各 分店每月運動八次以上的學員數,必須達到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也就是每一百個人裡面,至少有五十五人以上每個月必須來店裡運動八次以上,才算達標。一般健身房一個月會去八次以上的人不到百分之十,但在Curves ,我們不但把這個數值視為重要營運指標,我們還把這個指標的訂在至少是百分之五十五!這個比例是其他健身品牌的數倍,可說是一個相當難以達成的指標,可是Curves 卻是幾乎各個分店都能達成,因為我們共同的信念就是:我們承諾提供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從運

動開始,讓所有接觸到Curves 的人,勇於蛻變,綻放價值。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想盡各種辦法,讓學員願意規律運動,並且透過我們的協助與輔導,讓學員得到更多的健康觀念與正面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店甚至曾創下一個月運動八次以上的學員數高達百分之六十五的紀錄!   想要減重塑身,或是想要更健康的人,規律運動才更能得到他想要的,也唯有學員得到了他想要的,我們才能有更多傲人的學員成果與穩定的收入!這是一個美好的善的循環!   過去幾年來我不斷充實自己,大量涉獵運動與健康管理的相關知識,並考取相關證照,擁有了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健康管理師AFFA PERSONAL FITNESSTRAININ

G國際個人體適能顧問、INCA國際生命數字協會論碼師,以及中華健康管理學會健康管理師、美國協會(ABNLP)專業執行師、國際催眠聯盟(IHF)催眠執行師等證照。   在協助顧客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學習能讓現在的我變得更好,何不把所學用來培 訓更多的種子教師,幫助更多人得到更優質、更適合自己的服務,讓每個人都能用健康的身體去贏得更美好的人生?我想要成為能提供健康的價值,讓別人的生命開始轉變的人!所以我立定了全新的目標與方向,希望把邁向健康管理路上的心得,轉化為更正面的能量,將這股能量擴散出去。現在我把過去的所學與經歷,無私與大家分享,只要你想改變自己,只要你想要讓自己更健康,只要你覺得你值

得去擁抱更美好的人生,都歡迎你翻開這本書,與我一起踏上健康的道路。我感謝幫助我更健康的每個人,每當我看到有人因為我的努力得到他想要的,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甚至不自禁地留下欣喜的淚水,我想要透過自身的經歷與所學,幫助更多相信我 的學員與夥伴,也希望正在閱讀此書的你,獲得健康快樂的人生。 改變一:打破原本的慣性  成為Curves 的加盟主,是我的人生很大的轉捩點;我從單純只是一個學員,轉換角色要 帶領教練,一起協助很多人下定決心開始運動,而且透過持續的運動達成他們想要得到的成果。 在這樣多年的工作中磨練下來,我發現引導別人往他喜歡的方向「改變」,並且看到他 們喜歡自己改變後的樣子,是一件非常

有成就感的事。 這些年來我從工作中的心得也發現,改變,是一切健康問題的解決關鍵,很多人以為只要拚命運動,健康就會報到,但如果沒有先覺察到自己是什麼樣的狀態,願意「先改變」,回到觀念或心態上的原點,運動都只能停留在表面效果,沒辦法持之以恆,更不用說脫胎換骨。 但是偏偏「改變」又是人類最難做到的事,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對自己有幫助的地方,人才會有動力想改變。這一章,希望我的經驗談能夠在一開始就提出真正幫助人的方法,越早「改變」,你更喜歡的自己才能更快出現!該怎麼做呢? 首先是,打破你長期以來的慣性。在聊到改變自己之前,我想先來談談為什麼人們許了願望,卻常常無法實現?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會在新年的

時候許下新年新希望,然而這些新年新希望常常一次又一次失敗,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為什麼我們的願望要實現是那麼的難呢? 根據斯克蘭頓大學(University of Scranton)的一項研究,只有百分之八的人能夠達成自己的新年願望。心理學家雷契爾.韋恩斯坦(Rachel Weinstein)指出,新年願望是非常難以完成的,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通常都選了最難實現的大目標作為新年願望,「誤以為在新的一年我們可以改變一切」。 所有的不改變,才是理所當然的。重複過去的思維軌跡與行為模式,正是人們意識上與潛意識上最自在的表現;是不是也常聽過剛搬家的朋友說,一下班,還是會搭上往原來舊家的公

車,所以,要改變,可以從小的地方、小願望慢慢改,直到完全打破原本的慣性,就像火箭要離開地表時,需要強大的能量才能改變原來停在地球表面的狀態;但是進入軌道之後,火箭還是需要一部分的能量才能繼續前進,直到抵達月球。所有的改變都需要不斷有能量的灌注,而改變成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c43MAQ3q2QQ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u2a4t2sj9a408090kqvtfv8/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15165dffd89780001a4eee8


【梗你報新聞】2021-SEP. WEEK 4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國際戲劇員工聯盟 IATSE 號召罷工抗議

成員包括劇場、影視劇組等領域專業人士的「國際戲劇員工聯盟」(IATSE),近日以改善影視劇組人員工作為由,與「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AMPTP)協商最新一期的三年合約;雙方溝通並不順利,IATSE正考慮透過罷工表達訴求。據外媒消息指出,IATSE主要希望優先解決包括不合理工時、醫療健保福利、薪資待遇等議題,其中薪資待遇又與近年來崛起的串流媒體(新媒體)有關。IATSE目前積極呼籲成員為罷工的授權進行投票,不少好萊塢明星公開支持,包括賽斯羅根、班史提勒等人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力挺。
.


02 《黑寡婦》案效應?迪士尼執行長透露正在重新整頓明星合約標準

近期因《黑寡婦》以院線串流同步發行感到不滿,進而向迪士尼提告的史嘉蕾喬韓森;儘管在經過兩個月的官司審理後尚未落幕,迪士尼執行長 鮑勃查佩克證實,未來公司將會調整與演員的合約內容,以確保合理補償因類似情況影響原本權益的演員。鮑勃查佩克在第30屆高盛年度會議中表示,近期發行的電影都是在3、4年前開始製作,演員合約也並沒有料到疫情變化;世界局勢仍在不同改變,未來與演員簽約也必許反映這種事實。雖並沒有針對《黑寡婦》案做出回應,但目前迪士尼確實已開始在內部重新整頓。
.


03 強尼戴普感嘆取消文化已完全失控

強尼戴普近期受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邀請,受頒「多諾斯提亞榮譽獎」;在典禮進行前的記者會上,不少記者追問有關家暴和換角風波的問題;強尼戴普大方回覆「取消文化」是近期大眾需要正視的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他還說,雖然往後扮演大銀幕上的「傑克船長」可能性不大,但他仍然會像往常一樣打扮成傑克船長去探望醫院裡的病童,因為只要能夠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一切都值得。有趣的是,記者會結束後,強尼戴普還在離開時模仿傑克船長,讓現場記者一陣爆笑。
.


04 權威媒體爆索尼與迪士尼合作布局「邪惡六人組」獨立電影

DEADLINE編輯 安東尼 D 亞歷山卓在《Hero Nation》PODCAST節目上表示,索尼影業的計畫不僅是要讓猛毒以及蜘蛛人相遇,而是計畫製作《邪惡六人組》的遠大目標。巧合的是,主演《猛毒》的湯姆哈迪,才在社群媒體上傳了一張自己戴著《蜘蛛人:無家日》的帽子,似乎正暗示著《蜘蛛人:無家日》可能會間接提及《邪惡六人組》這個反派團體,而索尼影業也可能正在專注製作這個團體的獨立電影。而目前《猛毒2:血蜘蛛》預計在2021年10月1日北美院線上映,相信真相很快就會被揭曉。
.


05 鋼鐵人、蜘蛛人等漫威角色版權即將終止?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迪士尼上個月收到蜘蛛人合作創作者 史蒂夫帝克特遺產委員會來函提醒,他們對於《蜘蛛人》等系列漫威角色的使用權將在2023年6月生效;這除了關係到電影改編的內容,且關係到漫威娛樂集團的角色版權。倘若官司由創作者方勝訴,不論是漫畫、電影等角色版權,將回歸到創作者手上。漫威針對此事提出反駁,並認為這些創作者們是受雇創作出這些角色,也就是這些漫畫角色本來就屬於漫威而非原創作者個人,因此不符合版權終止條件。未來官司將如何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


06 Disney+考慮投放廣告

近期迪士尼執行長 鮑勃查佩克在高盛集團會議賞表示,未來可能在Disney+上投放廣告;他舉例,Disney+擁有不少兒童用戶,因此當他們在考慮廣告品味時就會與Hulu的觀眾不同;換句話說,Disney+能夠擁有更精密的技術,能夠讓廣告客戶更精準投放廣告給目標族群。然而,此項政策一處可能引發用戶反彈;如此重大的改變恐怕會是迪士尼採院線同步發行後迎來的反彈後,另一個潛在風險。觀眾透過串流平台觀賞影片,時常被廣告中斷,恐怕不是所有觀眾都樂見的。
.


07 史上首位女性007登場?丹尼爾克雷格卸任前夕投反對票

因疫情而延宕多時的007電影《007生死交戰》,即將在本月底上映;主演007的丹尼爾克雷格也將在本片結束後卸下龐德身分,而外傳未來將會出現女版007的謠言,丹尼爾克雷格在近期受訪時直言:為什麼要讓女性扮演龐德?為此,導演 凱瑞福永也表示認同,並認為龐德系列電影需要強大的女性角色,而在《007生死交戰》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龐德需要學習如何與女性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皇家海軍近期在推特官網上宣布,封丹尼爾克雷格為榮譽中校,以感謝他為007和維護英國安全所做的努力。
.


08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3》片名確定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電影第三集,於22日正式公佈片名為《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本片仍由前兩集導演 大衛葉慈所執導,並由《哈利波特》系列編劇 史提夫克洛伍斯與JK羅琳合作執筆劇本,艾迪芮德曼、凱薩琳華特斯頓、丹富勒、艾利森蘇朵等人回歸演出,並由麥茲米克森取代強尼戴普飾演葛林戴華德,電影排定北美2022年4月15日上映。
.


09 《蜘蛛人:無家日》導演新作,各大片廠搶購中

為漫威影業執導了三部《蜘蛛人》系列電影的導演 強華茲,目前正著手籌備全新重啟的《驚奇4超人》電影,以及自己的個人原創作品。根據THR的獨家報導,他將推出一部自編自製自導的原創驚悚電影,並敲定由喬治克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兩人同台演出。目前本片在好萊塢掀起激烈競標,包括索尼、獅門、Apple TV+、Netflix、亞馬遜等片商加入戰局。
.


10 「跩哥馬份」英國男星湯姆費爾頓打球時昏倒送醫

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跩哥馬分的英國男星湯姆費爾頓,在24日傳出打球時突然癱軟倒地,緊急送醫治療後並沒有對外近一步公開消息,讓外界十分擔心。據了解,他在22日才慶祝完34歲生日,24日代表愛爾蘭參加美國威斯康辛州舉辦的萊德盃高爾夫球賽,卻在賽程結束後臉色發白,四肢癱軟倒地;身旁人員趕緊求救,被人攙扶上車送醫。
.


11 《不可能的任務》殺青之後說分手

湯姆克魯斯在拍攝《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時,才傳出與片中女星 凡妮莎柯比傳出緋聞,如今在去年開拍第七集電影時,又被爆出與片中小他20歲的英國女星 海莉艾特沃傳出緋聞。根據八卦媒體透露,兩人在拍攝期間被多次拍攝到同進同出,並在今年七月一起在溫布頓勘網球賽;電影殺青後兩人也分手,但兩人仍然保持友好關係。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視覺辨識」科技偵查措施之適法性—以隱私權為核心—

為了解決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的問題,作者蕭國振 這樣論述:

執法機關運用科技設備偵辦刑案,有利於蒐集犯罪事證及提升破案效率,由於立法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使得新型態科技執法欠缺授權依據。2020年9月8日法務部預告制定「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社會輿論譁然,認為政府如同電影「全民公敵」片中的橋段,會肆無忌憚的進行全面監控,嚴重侵害人民隱私及資訊自主權益。弔詭的是,大街小巷攝影鏡頭設置越來越多、密度越來越高,民眾反而不以為意,甚至認同廣為設置是種保障措施,有助預防或嚇阻犯罪發生。惟「科技偵查法」草案未將監視系統予以納管規範,有關監視儲存資訊管理,散見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地方自治條例及相關行政規則等。現行調閱監視器拍攝畫面之偵查作為,實務界定

為刑事訟訴法第228條第1項、第230條第2項一般授權條款之範疇。殊不知科技的發展進步快速,以人工智慧深層學習演算法和卷積神經網路的分析架構,進行影像視訊的偵測與追蹤,透過監視器將所攝得影像轉換成數位資訊儲存在伺服主機,利用程式檢索資料庫進行數據分析,統稱為「視覺辨識」技術之應用。目前警方偵查刑案所仰賴「雲龍系統-雲端智慧型影像檢索服務」為是類科技的應用之一,其功能之強大如上帝之眼,能夠追溯過去蹤跡、鎖定現在位置以及預判未來動向,進而繪製出私人之生活圖像、數位足跡。此類科技偵查措施,可以不斷地更新程式、創設功能,突破物理世界的侷限,以跨越多維空間的方式,無聲無息監控人民生活,嚴重干預隱私權及資

訊自主權。本文首重探討「雲龍系統-雲端智慧型影像檢索服務」之車行紀錄查詢系統,在刑事訴追程序中的定位及屬性,並同時研析相關科技偵查措施之授權依據,以便確立將來執行之判準。

牧路:75年,守護島嶼的路行者

為了解決最安全 的小 車 2021的問題,作者張雅琳王宣喬曹憶雯 這樣論述:

  從0歲起,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公路總局「監理」與「運輸」服務的相伴與守候。半個多世紀以來,公路總局猶如牧羊人管理牧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張弛有度的治理方式,服務並守護著人、車、道路的安全,讓這座公路牧場中的人們,每一趟旅程都平安抵達。   2021年8月1日,公路總局迎來了75週年,本書紀錄攜手臺灣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公路歷程,演繹公路牧羊人的誕生、使命與思維,在75年後的今天,暫停一下,回顧過去,重溫前人的努力栽種、學習前人的智慧,同時隨著潮流趨勢調整步伐,與時俱進,展望未來。   透過爬梳歷史、有感訴求、微科普知識、智慧願景等五大面向,重新提醒,這不僅是一場無聲的革新,也是最溫暖的人

情物意。   爬梳歷史——歲月淬鍊下的公路總局監理與運輸經典事紀。   有感訴求——監理服務強化溫度,幸福巴士實踐行的正義。   微科普知識—理性思考、趣味學習、寓教於樂、知識充電。   引領趨勢——掌握時代潮流,不斷革新的簡政與便民服務。   智慧願景——從數位監理、公運美學到智慧運輸的下一步。   路,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路」的左邊是「足」、右側為「各」,象徵道路、客運與用路人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公路總局的使命,是在最安全的條件下,持續提供最溫暖的服務。   作者簡介 張雅琳   自由撰稿人,擅長書寫人物、旅遊、美食、生活等主題面向。踏入媒體業十餘年,以文字工作為職志,長期

擔任天下雜誌《微笑台灣》特約記者,參與採訪撰稿之作品有《山林製造》、《鐵馬款款行》及《廟宇覺旅》等書。 王宣喬   擁有十多年採訪編輯經驗的資深記者,熱愛生活、旅遊,足跡遍佈全球,創辦《喬喬去瞧瞧》分享生活體驗和美學,現為Jvita Taiwan專欄作家,網路平台與傳媒中心的特約記者,樂於當個社會觀察家。 曹憶雯   超過二十餘年採訪、編輯經驗,曾任雜誌社總編輯,現為自由撰稿者與旅遊作家,長期供稿給各大媒體與航空機上刊物。參與編輯、採訪、撰稿、攝影的著作包括《桃園藝術亮點計畫》、《解構鐵道美學 臺鐵美學復興運動》等數十本書。 部長序   智慧運輸從「心」出發 實現全民交通正義   

         交通部部長 王國材                                               局長序                                                   完善偏鄉公共運輸 提供有溫度的監理服務 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 許鉦漳 《來路Line》                                             公路總局監理與運輸 75載重要大事紀 《人生行路Guide》                                       從0歲起,每個人生階段,都有監理與運輸的陪伴守

候 Chapter 1  牧者的誕生                                      公路局創設後,從開出第一班車到公路運輸與監理的變遷 Chapter 2  為您停靠或前行                                   ・從坐公路局到坐國光客運                                    ・請問您搭的是哪一部客運?                                      ・想為您開一條客運路線                                   ・幸福巴士 實現行的正義      

                            ・走向無卡勝有卡的支付時代                                Chapter 3  引領每一次出發的方向                            ・古往今來的新手上路                                      ・掛牌上路 終身管顧                                      ・從手工牧羊到數位牧羊                                    ・願您一路平安                           

                 ・天涯海角監理事務所                                       Chapter 4  下一站守候                                      預知明日的同行                                            ・運輸智慧前景 構思無人駕駛的未來智能行                   ・建立公運美學 從使用者角度思考                           ・數位科技軟實力 搏感情・拚外交                         序文

智慧運輸從「心」出發 實現全民交通正義 王國材/交通部部長   政府之於整個臺灣,扮演的是領頭羊的角色,一定要由公部門走在前頭,給出清楚明確的指引方向。我們雖是汪洋大海中的小小島國,卻有傲人的資通訊產業技術。眼下生活在科技時代,如何整合雲端運算、AI人工智慧、大數據、5G網路等最新科技,延伸應用,創造更多「連結」來裨益交通,端賴以「智慧運輸」布局;對內,讓民眾享有更好的移動性,為人民創造真正的幸福,對外,輸出臺灣經驗,展現國家競爭力。   過去,擔任交通部政務次長期間,推動智慧運輸發展建設計畫,涵蓋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簡稱為MaaS)深化、自駕車聯網技

術導入運輸業、智慧廊道、車聯網科技發展、偏鄉公共運輸營運品質提升等亮點計畫,策略主軸都在藉由優化交通運輸服務,打造出門安全、行車順暢、旅行無縫及環境永續的智慧交通生態,實現旅運需求供需平衡,帶動國內運輸管理創新與效率,來提升國民「行」的便利。   偏鄉交通的改善,便是我在推動「智慧運輸」相關計畫時,亟欲強化的重點。我曾前往新竹縣尖石鄉實際搭乘幸福巴士,在都會區每隔三、五分鐘就發車的大眾運輸班次,對比偏鄉連搭一班公車都不容易,這當中突顯的城鄉差距,使我格外有感。   交通,是地方的命脈,這條運輸的血管若是不能串接起來,青壯人力不得不移動往大都市尋求生計,留在鄉里的年長者也只能坐困家中、不良於

「行」,又有什麼能量談城鎮發展、談地方創生?而「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方案的推動,正可以「共生共享」概念充分串連在地網絡,更借力使力運用外在資源,讓偏鄉交通更能自給自足地永續經營,布建完成智慧運輸的最後一哩路。   此外,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20年提出的資料,顯示臺灣高齡人口快速成長,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人口急速轉變與交通環境的需求,也勢必要採取更多作為來積極因應。2017年交通部公路總局實施的「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便是其一,將能協助達成降低高齡交通事故死傷的目標。   交通事故防制的重要性,仍應持續強化教育宣導,建構風險意識。畢竟,每一次的事故,都造成多個家庭的破碎

,唯有藉由各項政策的推動,落實監理工作,將道安意識普及為全民根深蒂固的觀念,讓新的交通文化逐漸成形,方能全面提升交通安全。   走過春夏秋冬,安全永駐心中。期能透過本書對交通部公路總局運輸、監理業務的介紹,讓讀者能夠認識與自身相關的權益。未來,我深切期許公路總局的全體同仁,能以最柔軟的身段,耐心傾聽人民的聲音,解決人民的問題。 完善偏鄉公共運輸 提供有溫度的監理服務 許鉦漳/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   路,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把路這個字拆開來看,左邊一個「足」、右側一個「各」,無論道路、客運,都與人密不可分,公路總局的使命,是在最安全的條件下,提供最溫暖的服務。回顧超過半世紀的臺灣公路歷

程,公路總局猶如牧羊人管理牧場,守護、服務並治理人、車與道路的安全,讓公路牧場中的每個人、每趟旅程都平安抵達。同時,我們秉持「與民同行」、「連結共好」的初心,將民眾「行的安全」、「行的正義」放在心上,堅持讓每次道「再見」都能夠如願「再次相見」。   創立至今,公路總局從公路監理到運輸業務,不斷轉型、持續革新。在公路監理議題上,以前瞻的眼光,推動公路監理資訊系統化,擴充多元服務面向,發展監理服務網和監理服務APP,包括建置多元繳費管道、2.0數位自助服務機等等。我和同仁常以「不用辦、很快辦、隨時辦,通通都能辦」的簡政便民目標,相互勉勵,要讓四朵花「辦」遍地開花。與此同時,也鼓勵並補助報考機車駕

照的民眾參加駕訓班課程,降低肇事率;推動大型車輛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落實車輛動態資訊管理中心24小時監控任務,以確保民眾行的平安;為照顧偏鄉需求,打造數位行動監理車,趨前提供最暖心的監理服務。   在運輸業務領域上,將大數據的分析積極應用在推進各項公共運輸改善措施,包括公共運輸票價及轉乘優惠、增設無障礙電動車輛,乃至彙整多元支付系統、電子票證應用等等,期望藉由科技工具的輔助,更有效率地為民服務。此外,也延續公運計畫精神,優化各地運輸服務、新闢路線完善路網,配合花改通車導入公運美學,打造公路上最美的移動風景「北花線-回遊號」。   偏鄉公共運輸營運品質的提升,是交通部的重點政策;縮短城鄉差

距,完善偏鄉居民交通需求,是公路總局心心念念的使命。過去十年來,我們的監理所站同仁,實際走訪偏鄉部落了解需求,出動數位行動監理車下鄉,延伸服務觸角;推動「幸福巴士」和「幸福小黃」,建置預約媒合平台,因地制宜,讓在地人服務在地人,把偏鄉交通最後一哩路的拼圖「補起來」。   進入公路總局四年來,我看見前人的努力栽種和智慧決策,也感受到年輕同仁的認真態度與正面能量,在現今預算有限、人力精簡的情況下,下一步,我期許運用過去工程經驗,將工程廠商的自主管理和三級品管政策,導入公路總局的監理業務,體現身為「牧路人」守護人、車、業、道路安全的使命。   迎接下一個75年,公路總局精益求精,以創新思維從民眾

角度思考,從心審視各項服務,貫徹「人本交通」的真義。期許同仁在現有基礎下,繼續努力,與時俱進,一代傳承一代,未來越做越好。 請問您搭的是哪一部客運? 乘著金馬特快車,馳騁在美麗的福爾摩沙。老一輩的人,離鄉背景到外地打拼、與親友開心出遊,「公路局」是便捷、舒適又安全的交通選擇,數十年來,旗下的普通車、直達車、金馬號、金龍號、中興號和國光號,從城市到鄉間、偏鄉郊野乃至國境之南,交織成一張環島公路網,甚至以前的新婚眷侶若能搭金馬號蜜月,更是人人稱羨的夢幻假期。 「各位旅客好,歡迎搭乘本公司的對號車,今天的『金馬號』將從臺中 出發前往花蓮,車程約7個半小時,中途分別在谷關、德基、天祥停靠休息5分鐘

……」前金馬號小姐卓京紅緩緩唸出充滿回憶的播報詞。在2020年這場紀念「中橫開通一甲子.金馬風華躍長虹」活動中,她和其他金馬小姐曠蘭美等人,受邀來到谷關中橫牌樓,換上當年的制服,帶領眾人重新回味 這條象徵臺灣公路開拓史的東西橫貫公路,鏡頭後方,則是參山國家風景區管 理處和公路總局、臺中市政府、豐原客運合作塗裝的865公車,復刻版的「金馬號」。在北迴鐵路開通前,旅客要從西部經中橫前往東部,金馬號是最佳的選擇,對許多臺灣人而言,中橫公路的沿途風光和服務親切的隨車服務員金馬小姐,更是記憶中美好的回憶。 氣派的金馬號萬中選一的金馬小姐 早年公路局的車種中,票價最平易近人的無空調普通車,主要服務通勤族,

大站小站都得停,是公路局草創時期的開路先鋒;另一種直達車,行駛旅客較集中之路線,但僅停靠自設站或旅客較多的停車站及招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