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莊重 機改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新 莊重 機改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多瑪斯.牟敦寫的 七重山 和畢淑敏的 花冠病毒(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啟示 和龍時代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 莊重 機改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七重山

為了解決新 莊重 機改裝的問題,作者多瑪斯.牟敦 這樣論述:

  在這個紛亂、茫然的時代,獻給所有渴求生命意義的人。   《七重山》這部撼動無數人心的巨作,自一九四八年出版以來即風行全球,超過半個世紀聲勢依然不墜,《紐約時報》將之譽為二十世紀的《懺悔錄》,極具影響力的《National Review》雜誌也將其選為「世紀百大好書」之一,可謂當代最具影響力與重要性的靈性經典,感動、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這部卓越而動人的自傳,是宗教界傳奇人物多瑪斯.牟敦對過去的自我所做的最真摯、最深切的反省與告白。「七重山」一名出自但丁的名作《神曲》,暗喻基督宗教的七種罪,以此描述牟敦在經歷了感情、智識與靈性上的歷練、痛苦、掙扎和折磨後,終於從荒唐無知走向真理與永恆的

生命歷程。   牟敦六歲喪母,之後親人相繼離世,從此開始了他顛沛漂泊的一生。叛逆的青春期讓他對生命充滿了質疑,他的大學生涯放蕩不羈,但是喧鬧過後,只留下無盡的空虛,他發現在自己的俗世生命裡,沒有任何事物能撫慰內心不斷擴大的焦慮與不安。在焦灼、貧乏與孤獨中,他殷殷尋求靈性的救贖與歸屬,對內在平安的深切渴望,終於逐漸引領他踏上追尋天路的旅程。在嘗遍世間的憂樂後,他以清澈的心智擺脫了俗世的羈絆,成為全然奉獻的隱修士。   在本書中,牟敦將自己的生命歷程、隱私、內在思想與感受,赤裸裸地呈現給世人。他以自身的經歷鏡映我們每個人心中神性與人性的對立與掙扎,牽動著每個人心中深藏的靈性渴望,引領我們找尋生命的

真正意義與歸屬。 本書特色   ★譽為二十世紀《懺悔錄》,獲選「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靈性經典,十年來書迷苦尋的最新校訂版  ★風行全球半世紀,感動、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作者簡介 多瑪斯.牟敦 Thomas Merton   當代靈修大師,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宗教思想家,同時也是天主教熙篤會的隱修士、文學家、民權運動者。一九一五年出生於法國,後移居美國,曾就讀英國劍橋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九四一年他放棄在大學教書的工作,遁隱至隱修院中,成為教友口中的路易神父。   雖過著隱修的生活,卻不影響他繼續致力於世界和平、各種族間的公義與宗教的交談,為了改造世界而努力。他學識淵博,對東

方思想與各大宗教皆廣有涉獵,他和亞洲多位世界級的靈修大師都常有交流互動,包括越南的一行禪師、日本的鈴木大拙等人,亦曾遠赴印度的達蘭莎拉,三度與達賴喇嘛會談。   一九六八年,他前往泰國曼谷參加由他發起的基督宗教與佛教的靈修對談會議時,寢室內的電風扇漏電,他遭到電擊,戲劇性地身亡。   牟敦著作等身,畢生作品超過七十本,在他去世後,從他各種遺稿、講稿、日記與信件中整理出來的出版品亦相當可觀。他的作品對當代宗教、思想、靈修均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七重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他中譯本還有《在生命寂靜的山巔》(商周)、《隱修士牟敦悟禪》(啟示)等等。 譯者簡介 方光珞   方光珞為台大外文系畢業、加拿

大溫莎大學碩士、渥太華大學博士,曾任教台大外文系,目前在哈佛大學從事人事管理工作,並於天津南開大學講授莎士比亞。 鄭至麗   鄭至麗為美國康乃爾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夏威夷大學翻譯研究中心資格檢定合格,目前從事同步口譯工作與寫作。她的英詩創作屢獲國外獎項,譯有《危險的年紀》、《對抗女人的戰爭》、《布巴奇計謀》等書。 審訂者簡介 吳伯仁   台灣嘉義人,耶穌會士,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數學碩士、美國麻州威斯頓耶穌會神學院神學碩士。現任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亦是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主任。教授信理和靈修學程,同時帶領避靜與靈修輔導工作。代表著作《拉內神學的靈修觀》,合譯《鬧市中的黑暗》,亦是《祈禱入門》

、《靈修輔導實務》的校訂者,其他文章散見《神學論集》等。 第一部1 囚犯的基地2美術館的聖母3 地獄劫4 市場裡的孩子 第二部1 極高的代價2 矛盾的浪濤 第三部1 磁北2 正北3 睡火山4 自由的滋味 跋 不幸者在孤獨中的默想 推薦序1 我的他與祂   讀過多瑪斯.牟敦的《七重山》,我花了幾天的時間,回首自己在靈性成長上的足跡。2012年我雖然出版了一本以心靈成長為主,個人故事為輔的自傳《回家》,但書中提到的宗教追尋也只是冰山一角。本書作者描寫的靈性渴望我懂,我真的懂,我深切理解那種渴望被救贖的焦慮與急迫。我們多麼希望能撥雲見日,活出生命的尊貴與價值。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這份渴

望,只是當一切順利輕鬆之餘,人們不會刻意扭轉,想從痛苦中尋求解脫與開悟。   開悟,不是幸福的人追求的層次,開悟是知悉痛苦的人尋求解脫的出口。   美的是,感知痛苦,並不表示你要長期沈溺於痛苦,而是體驗痛苦的存在,瞭解人性的共業,從中尋求解脫。解脫之後,將自身的經驗,傳承給那些還耽溺在痛苦中,同時渴望解脫的人。這樣的分享,是人與人之間最美、最有價值的交會,不只被點醒的人遇見神,分享的人也體驗到生命最偉大的奉獻與滋潤。   對我來說,神、存在、大能、天主、佛、阿拉,都指向人性至高、至善、至美的部份。每個人透過自己的文化與機緣認識自己存有的善與美,在這樣的基礎下,任何宗教裡人性的較量,都不是我能認

同的。在我尋求真理的道路上,我非常慶幸有多年心理學的訓練背景,因此,只要在任何宗教體系裡的權力競爭與情緒勒索,我幾乎能很快的從人性中找到原委。那些都不是我們內心真正的追尋,我們內心真正渴望被點燃的是祥和、仁慈、和善與感動的連結。對於一個渴望追求靈性潔淨的人來說,偏離一點都不行,除非到達,追尋將永無止境。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念的是天主教的外僑學校,當時小小身影跪地祈禱的畫面如今仍歷歷在目。多少暗夜我獨自一人留守家裡,唯一能做的就是懷著莫大的恐懼向天祈禱,小小心靈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強化信心,相信自己是安全、備受聖靈呵護的,是那一聲聲與天主的對話,幫助我渡過那些充滿焦慮、害怕的片刻。你說,當時能

給我救贖的還有誰?從此,與老天爺的對話便成了我的慰藉。孤寂的暗夜對一個稚子來說,除了祂,還有誰能幫得上忙?   牟敦六歲喪母,從此開始了他顛沛的一生。父親是一位畫家,浪漫的情懷不免繼續追求愛情與事業。九歲時父親病危,他再次經歷可能失去至親的強大恐懼,雖然父親從病中痊愈,但對一個孩子來說,小小年紀便承受如此巨大的創傷,情何以堪。從此,他開始離家住校,常年往返於學校與親友家中寄宿。自從母親過世之後,父親幾乎都不在他的身邊。好不容易與外祖父母培養的親情,也因長年寄宿學校而少了往來,在他二十二歲時,兩老相繼離世。他的大學生涯荒誕不羈,叛逆的青春期讓他對什麼都存疑。這般灰暗的童年,讓他對生命充滿了質疑,

牟敦,什麼都不信。   死亡,充斥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階段。這樣的生命經歷,讓他如何開心得起來?內心除了神性的召喚,黑暗的生命歷練教人如何解脫?自在,想必對他來說像是海市蜃樓。正當他投身教會,全心追求靈性、迎向內心神性的招喚時,他唯一小他兩歲的的親弟弟也在牟敦二十八歲時意外身亡。他的一生,除了尋求痛苦的解脫,你想,還有其他的出路嗎?   除了親情的割捨,他在感情上也充滿矛盾與掙扎。大學時期,他的同學曾經描述他在校時的茫然與頹廢,追逐女性、抽煙、喝酒,就像一般時下迷失的一代,他知道那樣的生活無法帶給他平靜,於是,他在在問自己,希望找到神性的依歸。雖然他當時並不被教會所吸引,但是內心追求恬靜的渴望從未

止息。   據說,他有一些迷樣的野史在坊間流傳著,譬如,他在大學期間可能生有一子;在擔任神職時曾與一女過從甚密;他意外身亡的故事留給世人多方揣測。這些未被證實的謎,讓牟敦的故事更引人入勝。   多瑪斯.牟敦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的真實能鏡映我們每個人心中神性與人性的對立與掙扎。我們是否能從這些坦誠的故事裡找到兩者的平衡,神性與人性是可以和諧並存,但前提是,我們要先認識祂與他。當他出現時,讓祂引領;讓祂透過他而展現;這一切無關宗教,關乎人性裡的祂。   這是一本好看的書,而且是起點,終點是你自己的故事,你神性與人性的整合。祝福你,願你也能為自己獨特、璀璨的生命,寫下一篇篇動人的成長樂章,平安。 賴佩

霞(本文作者為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身心靈成長導師) 推薦序2 恩寵的生命之旅   第四、五世紀的教父級人物奧古斯丁,從他的心靈自傳《懺悔錄》出版以來,一千六百年間《懺悔錄》一直讓閱讀的人心靈受到激勵,並從中獲益良多。廿世紀美國的靈修作家牟敦(Thomas Merton),他的心靈式自傳《七重山》付梓之後,風行全球,有多種不同文字譯本發行;中文全譯本在台灣第二次出版,相信將再一次讓另一批讀者享受心靈之宴。   將自己的生命歷程、隱私、內在思想與感受,赤裸裸呈現給世人,這樣的人在感情和理智上有其特殊獨到之處;《七重山》吸引我們的地方,在於我們接觸到一個充滿追求藝術、美德、脫俗的家庭,牟敦的父母、

外祖父母、親人,他們的生命形態和生活方式,以及後來求學、求道過程中所逢遇的各路人士,匯集形成牟敦精彩的生命劇本。年少時,牟敦曾與父親在法國南部旅遊、居住,探訪過新教的喀爾文學院,卻未就讀,在Penne的Cazals村附近,常有機會到訪一些山城、妙景中失修的聖堂、隱修院,隱修院及聖堂的氣息和氛圍深深印入牟敦的心坎內。僧院、城堡,中世紀的情境一一進入他的生命裡,後來他的父親買下整座已成廢墟的聖堂,用聖堂的拱門、窗戶、石頭來建造自己的房子。法國境內修道院的一草一木和寧靜的氣氛,是年少的牟敦渴望能吸入的。   牟敦和他的父親均喜好詩人W. Blake的詩文,他認為這是上主聖寵在他生命中的施展,喚醒他靈

魂中的信德與愛德,在Blake詩詞的迂迴引導下,牟敦來到上主面前。在英國讀書對哲學的興趣,讓他不斷深入思考生命的基本課題,又因病入院療養,讀到G. M. Hopkins的詩集,詩人是耶穌會的神父。入劍橋大學讀書前,他前往義大利,途中漸漸接觸到與基督相關的人與事物。一天夜晚在房間內,死去的父親似乎突然鮮明地臨在,他被強光穿透而看清了自己的生命狀況,生平第一次真正的祈禱,向所不認識的上主祈禱,淚流滿面。父親、祂、上主之間交談著,這是一個極大恩寵的臨在,讓牟敦走進教堂祈禱。   要如何改變自己的生命?   當牟敦回顧自己的生命時,他深深體悟到那是一條滿是恩寵的道路,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期間,他遇到兩位

好老師范多倫(M. Van Doren)與渥爾許(D. Walsh),他們不只是經師,更是人師。透過這兩位老師,牟敦接觸到現代士林哲學的思想家,同時對中世紀的思想有所認識,聖多瑪斯與聖文德一些思想和話語進入他的內心,他受到了光照;牟敦讀Gilson的文字後,他感受到「天主在我心中真正被辨明了」,漸漸地他進入生命深沉之處,他祈禱並體驗苦修的操練,一步步地,最後他接受洗禮,信仰的真理碰觸到他的心靈,基督在他的內心誕生了,基督從祂的深淵呼喚牟敦。   《七重山》第二部之2<矛盾的浪濤>所涉及的乃基督徒靈修的境界,「體驗到真正神秘的生命」,他開始懂得原來生命只是為上主而活,天主才是生命的中心。渥爾許向

牟敦介紹革責馬尼聖母修院,勸他到此避靜體會隱修生活。一次住院中在病床上他領了聖體,他明白聖寵臨到他身上,找到了靈性生命的自由;哈瓦納的聖堂領聖體時,成聖體經文的聲音使他了悟,上主是真正屬於他的,內心覺醒了,「天堂就在我眼前」。   因喪失被徵召入伍的資格無法參戰,他的內心對熙篤會隱修生活愈加渴慕,一想到隱修院的一切,內心就受到莫大震撼,對孤獨的渴望使他安排到隱修院避靜。隱修院的彌撒、氣氛、隱修士的獻身生命都將牟敦帶到基督面前。隱修院的生活,在避靜中他體會到,在上主面前、在真理的氛圍中,一個人是否值得欽佩,取決於此人在世人中消失得有多徹底,他生命的完美度取決於是否完全不察覺自己的存在。隱修士從世

俗中隱退,不是削減自己,卻是在孤寂隱退中變成更真實的自己。這時候,他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做個隱修士……」   到底應如何?牟敦突獲一個靈感,翻開書本隨手一指,出現幾個字「Ecce eris tacens」(「看啊!你必成為啞巴。」路加福音一:20)。牟敦告訴我們,修道院是一所向天主學習喜樂之道的學校,我們的本性需受治療,我們需要學習愛的真諦,要獲得自由就要能無私地愛,而愛是從真理-破除謊言開始,首先憎惡自我,祂便以祂的愛來重建我們的生命。   閱讀這本重重的大書之前,建議讀者可以先讀《遇見牟敦-盧雲眼中的默觀者》,或光啟文化出版社的《七重山》節譯本;當然一口氣將全譯本讀完是最令人滿足的方式。

劉錦昌(本文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冬季那學期,我們開始讀《神曲》的〈地獄篇〉,進度很慢,一天讀不到一篇;不過,現在但丁和味吉爾已經經歷了冰冷的地獄中心之旅,他們在那裡曾見到三個頭的魔鬼,口中咀嚼著幾個至惡的叛徒。如今他們已爬出地獄,眼前是平靜的海水,這裡是煉獄山的山腳,山路環山七匝。現在是基督徒的封齋期,我之所以守齋,卻只因參加了划船隊(因為表現太差,已經倒盡胃口),理由既不正當,當然也無功可居,就像在一圈圈的煉獄裡兜圈子。我讀劍橋的最大收穫便是接觸到但丁,他的作品平易近人卻才氣逼人,堪稱最偉大的天主教詩人—這倒不是說他已臻於全德與至聖的境界。讀了他才思橫溢的作品後,

我至少暫時接受了他對煉獄和地獄的說法,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的思想恰巧觸發了我的美感反應,但是不能奢求我將他的思想應用到我的道德境界上。不,我當時宛如披著七層刀槍不入的盔甲,被自己的缺陷和盲目禁錮,這七罪宗唯有用煉獄的火或上天的愛(兩者幾乎相同)才能燒盡。但是那時我竟能不受火焰的攻擊,因為我動用了意志力逃避它們,那時我的意志已慣於被扭轉,變得徹底冥頑不靈。我竭盡所能使我的心不被愛德感動,並用我頑固的自私心設下誰也攻不破的心防──我終於如願以償了。然而,我還是能愜意而專注地傾聽但丁的聲音,他緩慢莊重地演繹神話與象徵,詩意地融合了士林哲學和神學,自成體系。可惜他的種種思想皆未曾在我心中扎根,因為我的

心粗糙懶散,不能吸收這麼純淨的東西;不過,我心中終究還保持著某種武裝中立的態度,願意含糊籠統地容忍諸般教義,以便了解但丁的詩。現在看來,那也是天賜的恩典之一,是我從劍橋得到、具正面效果的最大聖寵。其他的就都是負面的了。仁慈的天主容許我盡可能遠走高飛,遠離祂的愛,但是祂成竹在胸,待我最終沉淪到深淵底部、自以為天高皇帝遠時,將與我對質。這固然也是一種恩典。「我若上升於高天,你已在那裡,我若下降於陰府,你也在那裡。」因為當我最悲慘時,祂會充分光照我的靈魂,讓我看出我有多麼悲慘,讓我承認那是我自己的錯造成的,是我自食其果。我永遠要因犯罪而受罰,必須了解到(至少也要朦朧地意識到)是在自己的地獄火焰中受煎

熬、受懲罰,在我自己的腐敗意志造成的地獄中潰爛,直到受不了極端的悲慘,終於放棄自作主張的意志。我曾有過類似的體驗,但是在劍橋這一年,我即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苦楚;相較之下,以往種種不值一提。僅僅了解自己不快樂並不代表獲得拯救,那也許是獲救的開始,也有可能打開了陷入更深層地獄的門,我不知道自己沉到谷底的路途還長著呢;然而,現在我至少已清楚自己身在何處,開始設法脫身。也許有人會認為天主的安排真是既滑稽又殘酷,祂竟然容許我自行選擇用什麼方式拯救自己的靈魂。但是天主的安排就是天主的愛,祂明智地不去理會自我意志強烈的人,只要他們堅持以一己之力掌控自我,天主便任憑他們自由行動,好讓他們看出自己的無助會將他們

帶入何等徒勞與悲哀的境地。這種情況的諷刺和殘酷並非來自天主上智的安排,而是來自魔鬼,他自以為正在從天主手中騙取我這個愚蠢無趣的小靈魂。於是,我開始在由學生活動中心改裝而成的大圖書館裡將佛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AlfredAdler)的書全都借了。我在宿醉之餘強打起精神,耐心勤奮地研讀神秘的性壓抑、各種情結、內向性、外向性等等。最糟的是由於我完全不節制欲望,以致激情失控,發為澎湃的亂流,使我的靈魂及其所有機能都快報廢了;在這種狀況下,我得出一個結論:我不快樂的原因就是性壓抑!更荒唐的是,我又推論出世上最嚴重的罪惡便是內向。我努力要做個外向的人,於是不斷地自我檢討,研究我的各種反應,分析我的所有感

情,結果反而朝著我希望竭力避免的方向一頭栽了進去,變成一個內向的人。我日以繼夜研讀佛洛伊德,自以為得到科學的啟迪,其實哪有什麼科學可言?還不是像老太太私下熟讀秘術讀物,好為自己算命、看掌紋預測未來罷了。我不知道當時是否瀕臨進入四壁裝有軟墊小室的地步,但是假使我真的發瘋了,精神分析必是罪魁禍首。

花冠病毒(下)

為了解決新 莊重 機改裝的問題,作者畢淑敏 這樣論述:

  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現在正以人類的大潰敗向前推演……  讀這本小說,有一個小小用處--  倘如某一天你遭逢瘟疫、生死相搏,或許你有可能活下來。   上集鋪陳了花冠病毒猛烈襲擊擁有上千萬人口的燕市,抗疫工作卻一籌莫展,死屍多到來不及火化,必須堆放到由酒窖改裝而成的屍庫。奉命前往抗疫總指揮部採訪的女作家羅緯芝意外感染花冠病毒,卻又奇蹟似地痊癒,因而帶有抗體。她因與神祕、年輕、俊朗的化學家李元有約定,自告奮勇前往屍窖採集病毒樣本,以供李元所屬的研究團體進一步研究,卻聽到了從遠處傳來的腳步聲。   下集一開始,羅緯芝證實屍窖中的腳步聲並非出於幻覺,對方不但現身,還認識自己,只是穿著防化服,無法辨識

對方究竟是何人,而後續的追查也一無所獲。雪上加霜的是,抗疫總指揮袁再春離奇死亡,民眾對抗疫前景失去信心,治安惡化,許多家庭破裂,燕市瀕臨崩潰。羅緯芝在電視上現身說法,讓民眾重拾信心,認為花冠病毒是可被治癒的。然而她因此遭到惡意綁架,被抽取大量血液後釋放。而綁架她的人正是屍窖裡的神祕客──同為採訪團成員之一的郝轍。   羅緯芝與李元陷入熱戀,李元為羅緯芝揭開元素療法的神祕面紗,為對抗花冠病毒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途徑,但礙於醫學界的成規,這一療法竟無法被正式用於臨床治療。李元的師弟凌念基於義憤,不惜運用激烈手段,竟誤讓市長愛孫感染花冠病毒,李元前往救治未果,羅緯芝獻出血中抗體救活了市長愛孫,但市長的媳

婦也發病了,羅緯芝竟遭扣押,且因失血過劇,生命再次受到威脅。郝轍代表外國勢力來趁火打劫,試圖利用由羅緯芝血液抗體所獲致的研發成果來索取高額費用。   所幸李元的元素療法適時發揮效用,新的抗疫總指揮也獻計以突破醫學成規的束縛,但就在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之際,傳來了李元感染花冠病毒身亡的惡耗,而真正的祕密才正要揭曉…… 本書特色   榮獲多項文學獎達三十餘次、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心理學博士兼內科主治醫師畢淑敏,在息筆五年後將採訪抗擊SARS第一線的親身經歷,轉化為第一本中文原創心理能量小說。   陷入全面滅絕的恐懼,遭受舉世遺棄的悲憤,要如何激勵奮發出個人與集體的心理能量,來逃脫重重的絕命殺機?  

 在這本書裡,滲透我人生的結晶。我青年時代在西藏飲下的每一口冰雪,我當醫生搶救垂危時對病人心臟的每一次按壓,我對鮮血從恐懼到習以為常的每一分鐘目不轉睛,我面對瀕死者臉龐溫和凝視的告別……這書裡還包含著我繞行地球的漫長航程,包含我對以往和將來世界的回眸與眺望,包含著我對宇宙的好奇和幻念。--畢淑敏   本書是國內首部心理能量小說,是著名作家、心理學家畢淑敏沉寂五年,繼《女心理師》之後第一部長篇小說,探索當代社會心靈危機的應對之策。故事表現人性在面臨危難時刻而迸發出的悲憫和無奈,在絕境中展示出的強大和堅韌,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小說已不再是敘述一場冒險,而是更深入地關注生命、人性、救贖等命題。 作者

簡介 畢淑敏   女,一九五二年十月十日生於新疆;中國國家一級作家、心理學博士、內科主治醫師。在從事醫學工作二十年後,開始專業寫作,著有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選入中國新課標中、小學課本。曾獲莊重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五、六、七、十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北京文學獎、昆侖文學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十六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十七屆聯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三十餘次,被中國海洋大學聘為駐校作家。二○○七年以三百六十五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十四名。 第二十一章

酒窖深處的屍體復活後必定羸弱無比科學、病毒還有錢,都是沒有國界的 第二十二章你所說的位置是國家特殊管轄區。我們無法進入病毒株交給戰爭狂人,威力可比原子彈更加驚悚 第二十三章即使有一天人類消亡了,病毒依然喜笑顏開地活著每平方公分大約有九十七個汗腺,現在個個泌出冷汗 第二十四章每個人,實際上都是泡著鑽石和鉛筆芯的一桶水白娘子的真名實姓,就是九十四種元素當中的一種 第二十五章她看到了一根血紅的管子,正從自己胳膊的血管中汲取血液愛情會發生在人生幽暗之處,萌動於虎狼出沒肝膽欲碎之時 第二十六章休息不好、住在空氣惡劣、缺氧環境的領導,很可能會出昏招不能和松鼠、喜鵲、蘑菇、小魚在一起,孩子也不想活了 第二十

七章是誰四次半夜三更撥打市長電話讓他孫子患病,就得到了醫療通行證 第二十八章將五倍藥粉在同一時間服下,我以我身證明它的安全您可記得白娘子為何被壓在雷峰塔下?起因是盜了仙草 第二十九章為什麼橫刀躍馬所向披靡的白娘子,此時折戟沉沙和上帝剛打完了一架再打一架,力圖修正神的筆誤 第三十章好消息是披金戴銀的紅馬,平添助力喜上加喜藏著風箏的樹洞,玻璃上留下了花蕾般的唇印 第三十一章魔爪下的逃生者,有多少血液支持奢侈療法他記不住她的名字,那不過是一味藥材 第三十二章煉金術士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混在一起,加上魂魄中午十二時你一定要從窗戶跳出,我帶你逃離此地 第三十三章導師充滿大膽雄奇的想像,凡享受上無能的人多半也

缺乏想像力像臭雞蛋一樣充滿了火藥味的硫磺,和紅燒肘子涮羊肉是連襟 第三十四章化作穿越漫漫時光的寶石,以金剛之身走一遭,光焰灼灼永不破碎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你,認識你,愛上你,都在宇宙大爆炸時註定 第三十五章中國國家藥監局受理了一萬零九種新藥報批悄聲說我們的媒人是病毒 第三十六章英姿勃發楊柳萬千,背影上找不出男女年齡差異變成一粒小小太陽,熔化凝聚的冰晶再享深吻 第三十七章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生都會拒用形跡可疑的白娘子孫悟空開出的藥引子:鯉魚尿、煉丹灰、五根龍鬚 第三十八章淡漠和尋死傾向,是抑鬱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多次笑容之後,人就忘了自己先前想拒絕的是什麼 第三十九章一公斤藥物,比十公斤黃金的價格還要貴脫

韁之馬,重新約束入廄 第四十章教授化身病毒,斷言和人類必將再次血戰二○一X年九月一日,燕市徹底戰勝了花冠病毒 第二十一章酒窖深處的屍體復活後必定羸弱無比科學、病毒還有錢,都是沒有國界的羅緯芝用手摸了一下胸前的海盜項鍊,當然不能是親觸皮膚的摸法,隔著厚厚的防化服。只能用力向下按壓,感覺到它尖銳的外緣和輕微的凸起。疼痛提醒她有責任把這件事情搞清楚。必須搞清楚——到底是自己的幻覺,還是在這冰窟深處,真的有人復活。如果是後者,更是極為寶貴的醫學資料。至於危險,羅緯芝不相信鬼魂,而且她親身經歷過那種瀕死的無力感,就算是有什麼病人緩過神來,在這個冰雪世界裡,沒吃沒喝的,絕對不堪一擊。也許「它」,現在準確

地要說是「他」或「她」了,正等待自己的解救呢。這樣想著,羅緯芝順著剛才聽到聲響的方向,掉頭向酒窖的另外一個方向竭盡可能輕捷地走去。人們通常形容寂靜的時刻,會用一個詞,叫作——「死一樣的寂靜」。當你真正進入了毫無生機的屍體庫,你才知道,死亡並不寂靜。巷道兩側,到處是透明的白色屍袋,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反射著昏暗的燈光,像是結了冰的嶙峋山岩。製冷設備在看不到的地方,噴吐著冷氣,冷氣在屍體袋間穿行時,發出尖細的呼嘯聲,好像罡風經過峽谷。羅緯芝提著氣,儘量把腳步放到最輕最緩。花冠病毒的復活者,一定羸弱無比搖搖欲墜,她要盡力保護他或她。很快,她在一處角落裡,發現見稜見角的屍體袋的確被翻動過了,而移動這袋子的

人肯定不是她。她記得很清楚,根本未曾來過這條屍體甬道。而且被移動的不只一個屍袋,而是多個袋子。它們潦草地歪斜著,而且並沒有封緊拉鏈,敞著口。難道,有多個死人在這慘澹陰森的地方,集體復活了嗎?寒冰如鐵,時間凝固。這時,她突然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屍體。它蜷縮在屍袋的犄角旮旯處,傾斜著,看不清全貌。僅憑露出的一小部分,可知它身上的顏色和別的屍體明顯不同,不是藍白條紋相間的病患服顏色,而是呈杏黃色。羅緯芝汗毛豎立,不敢驚動,趕快看了一下這個區域的標牌,記下方位,拔腿就走。她要到外面去,暖一暖,緩一緩,然後叫人一同進入屍體庫,搞清楚這具怪異的屍身到底是怎麼回事。羅緯芝轉過身,慢慢向酒窖開口處走去。不是她不

想奔跑,而是這身衣服太沉重,完全跑不起來。正當她艱辛無比地將要走出這個區域時,又聽到身後有節奏的腳步聲。她非常不喜歡在這緊要時刻,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比如耳朵,跳出來對整個神經系統搗亂,製造出詭異的聲響嚇人。此刻體力和耐力都到了極限,再也經不起些微恐嚇。她堅決不回頭,絕不向自己的幻聽投降。她恨不能劈面給自己一個耳光,讓火辣辣的痛,把自己從無事生非中拽回。但隔著厚厚的防化服,估計這一掌的力度不會有實際的效能。就在她琢磨著還有什麼法子把自己從無窮無盡的幻覺中拯救出來的時候,她感到有一隻巨大的手,按到了自己的肩上。她抽動臉上僵硬的肌肉,想做出嘻皮笑臉的表情,算是給自己一個安慰。不過在這種地方,所有的笑

容不論出發點是怎樣的,都在一秒鐘內迅即凍結為冷笑。她相信這肩上的一掌,是皮膚的幻觸覺。在這個寂靜冷酷的世界裡,什麼樣的幻覺都有可能發生。然而肩上那一掌的壓力在不斷增強,居然有些疼痛感了。羅緯芝憤然了,為了讓自己不要再這樣地驚詫,她慢慢地回過頭去。期待用眼睛的親見,擊碎耳朵的幻覺。待戴著沉重頭盔的頭顱徹底迴轉後,她看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一個人,穿著防化服裝,站在身後,如同鏡面的反射。她悲哀地想,完了,現在不但是幻聽幻觸,雙眼也背叛了自己,乾脆出現了幻視。也許,這是神經系統即將崩潰的先兆。冷汗如漿。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自己會不會在下一分鐘轟然倒地?那可就不知道了。羅緯芝下意識地把手指放在了警報器上。

就在她十分合理地解釋了這一切,以為天下太平的時候,那個鏡面一樣反射著她形象的人說:「不要按警報器。羅緯芝!」一個男人!還知道自己的名字!!羅緯芝期待這一次是自己的幻聽。在這裡,任何幻覺都比真實地出現一個活人,要可愛多了。但她必須承認,這一次肯定不是幻聽、幻視、幻觸覺中的任何一種或是它們疊加的總和,而是一個真實的男人慢慢地從自己肩頭,放下了他的手。一個活著的男人,在這慘絕人寰、暗無天日的屍體窖裡。他也身穿防化服,所以在第一時間,羅緯芝以為他和自己是一模一樣的。但細看之下可以發現,那人穿的是綴有外文徽標的防化服,顏色略淺。和自己的國產防化服大體相似,細節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