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繩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攀岩繩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易思婷寫的 看圖學攀岩:易思婷基礎攀岩教學(修訂版) 和(英)戴斯·帕森的 結繩手冊:手把手教你打繩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旅遊萬全保| 旅遊保險- 香港滙豐也說明:... 繩跳崖、滑翔風箏、跳降落傘、溜索、激流划艇、快艇、水上電單車、攀山、滑水、花式滑水、無繩滑水、海上皮划艇、深水潛水(潛水深度不超過四十米)、登山及攀石等。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旅遊教育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班 林琮智所指導 李雅英的 探索教育融入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之學習成效 (2021),提出攀岩繩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十二年國教、戶外教育、核心素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吳崇旗所指導 趙書聖的 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2020),提出因為有 戶外休閒運動、德懷術、休閒溯溪指導員、層級分析法、專業能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攀岩繩結的解答。

最後網站辭彙表則補充:dynamic rope – 動力繩/動態繩,具有彈性,受力時高延展的繩子,於攀岩或 ... 這個物體也可以是繩子,如果這條繩子不是繩結的一部分。通常hitch可以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攀岩繩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圖學攀岩:易思婷基礎攀岩教學(修訂版)

為了解決攀岩繩結的問題,作者易思婷 這樣論述:

本書作為修訂版,詳細地介紹了攀岩的歷史、類型、關鍵概念、動作技巧以及裝備,基礎知識覆蓋全面,幫助初學者迅速了解攀岩,掌握入門要領。同時還介紹了大 量進階內容和實用細節,如裂隙攀岩、錨點設置、下撤和攀岩旅行等,給有經驗的攀岩者有益的參考,且每個攀岩技巧都有分解圖片講解。書后還附有熱身、如何避免運動傷害以及攀岩場地介紹等實用板塊。易思婷(小Po) 易思婷出生於雲林縣虎尾鎮,像大部分的小孩一樣,自小就背負了名列前茅的期望,從北一女中、台大信息系,zui后遠赴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一直努力符合父母的期望。但她卻在取得那一紙可以讓家人感到自豪的畢業證書之后,毅然舍棄高薪職位,選擇流浪

天涯、奔向山野,找尋能讓她投注一生熱情的夢想。她嘗試滑雪、荒野露營、激流泛舟、冰川探險,zui終找到了她與攀登命定的緣分。 小Po 攀登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造訪過數十個天然攀岩地,攀登的長路線近百條,並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戶外領導學校(NOLS)以及其他戶外組織(BOLD Mountain School, Passages Northwest, Bush School 等)擔任攀岩講師。小Po 目前以車為家,繼續她的流浪和攀岩生涯,目標瞄准攀登大岩壁以及所有攀岩人的夢想——首攀計划。「首攀」指的是攀登從未有人攀過的地方,表示沒有經驗可參 考、也沒有記錄可依循,為攀岩屆一大挑戰。 小Po 目前亦為《

台灣山岳雜志》、《戶外探索Outside》專欄作家。 簡歷: 2006 年7~8 月: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參加30 天的冰川攀登課程 2007 年3 月:領隊冬攀美國緬因州第1高峰肯塔登峰 2007 年6 月:攀登北美第1高峰丹奈利峰 2007 年8 月:登頂技術性山峰大提頓峰 2008 年6 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野外講師資格 2008 年12 月~2009 年1 月:攀登南美第1高峰阿空加瓜 2009 年2 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攀岩講師資格 2009 年9 月:向導大提頓峰 2011 年9 月:首攀計划得到美國山協(American Alpine Club) 的獎金Lyman Spitz

er Award,首登沙路里山區的皇冠峰 2012 年9 月:首攀計划入選歐都納圓夢獎金,首登四川格聶 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喀麥隆神山 2013 年9 月:首登四川四姑娘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大仰天窩峰(此計划受到戈爾戶外夢想實現計划的贊助) 2014 年:蒙古國攀登計划得到美國Shipton-Tilman 探險獎金 著作:《睡在懸崖上的人》 攝影:Dave Anderson 擁 有15 年專業攝影經驗,尤其擅長捕捉戶外風光和人物。其作品曾刊載於各大出版物,包括《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公司雜志》(Inc.Magazine)、《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和《

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着有兩本戶外圖書——Expedition Planning(暫譯:遠征計划,Stackpole Press 出版)和Outdoor Hazards(暫譯:戶外風險,Falcon Press 出版)。 各界推薦序CHAPTER1攀岩綜論014 攀岩的發展015 攀岩的類型1.傳統攀登/2.運動攀登/3.抱石017 本書目的018 准備攀岩前必須先了解的四個關鍵1.風險與后果/2.主觀與客觀障礙3.意外的發生點 /4.把自己當作初學者CHAPTER2攀岩動作與技巧:岩面攀登篇&綜合技巧026 常見的岩點1.支點/2.指洞

/3.斜面點/4.小平點5.捏點 /6.側拉點/7.反側拉點8.倒拉點 /9.掌點030 手與岩點接觸的方式031 腳點與腳法1.腳尖踩/2.內側踩/3.外側踩4.貼踩 /5.腳跟勾/6.腳尖勾032 練習腳法033 鍛煉腳法的兩個原則1.精准度/2.腳尖踩法的延伸034 岩面攀岩的動作與技巧034 使用身體的四個原則1.骨架和肌肉/2.重心轉移3.身體姿勢 /4.靜態動作和動態動作036 更多的動作和技巧1.高踩/2.后踩/3.下膝法/4.搖旗法5.外撐法 /6.后躺法/7.上撐法/8.會同法9.交叉法 /10.跳躍法/11.腳踏車法040 后語和建議1.記得要呼吸/2.安靜的腳法3.發揮你

的創造力 /4.大點不一定就比小點好5.預想攀岩的流程CHAPTER3攀岩動作與技巧:裂隙攀登044 裂隙攀登的基本技巧1.手塞的變化/2.朝天手與朝地手046 拳頭裂隙Fist Crack047 手指裂隙Finger Crack048 介於手指裂隙與手掌裂隙之間的技巧1.小手/2.疊手指049 錯距裂隙Off—width Cracks1.三個常用的下盤功夫2.三個常見的上盤功夫 /3.錯距裂隙總語052 爬煙囪的方式Chimney053 纏膠布Tape Gloves056 關於裂隙攀岩的最后幾句話•練習、練習、練習/•裂隙攀岩可以很個人,不要執着於難度級數/•腳法是關鍵•岩面攀登和裂隙攀登可

以互為表里CHAPTER4個人裝備與繩索060 個人裝備061 岩鞋•購買岩鞋的四個建議/•岩鞋的保養和清潔065 吊帶•吊帶的基本結構/•穿着吊帶的方式•怎麼選擇吊帶?/•什麼時候該讓吊帶退休068 頭盔•選擇頭盔/•照顧頭盔/•讓頭盔退休069 繩索1.靜力繩、動力繩/2.單繩、雙繩、雙子繩071 使用繩索1.順繩/2.收繩075 保養繩索076 讓繩索退休076 其他CHAPTER5攀岩繩結080 攀岩軟器材簡介1.圓的攀岩軟器材/2.扁的攀岩軟器材081 繩結基本詞匯和基本觀念081 繩結種類1.獨立繩結/2.套結/3.接繩結082 繩結詞匯1.繩圈/2.繩耳/3.繩頭/4.活動端或工

作端5.靜止端/ 6.繩尾/7.后備結084 常用的八種繩結1.連接吊帶和繩索的八字結2.連結攀岩裝備的繩結3.架設固定點時連接固定物的繩結4.連接攀岩繩索的繩結5.垂降的安全備用結6.意大利半扣套結Italian Hitch or Munter Hitch7.繩尾結Stopper Knot8.將蝴蝶式收繩的繩索背包綁在腰上的平結Square KnotCHAPTER6保護096 保護裝置簡介098 B.U.S.保護手法1.B.Brake.制動/2.U.Under.下置3.S.Slide.上滑100 保護者的姿勢和位置100 保護使用上方固定點的攀登者Top—roped Climber102 保

護先鋒者105 使用Gri—Gri保護106 溝通信號CHAPTER7上方固定點的攀登與設置110 固定點的基本概念112 一個簡單的固定點113 固定點的條件(SERENA)114 簡單固定點的SERENA原則115 先鋒攀登設置固定點116 走到路線上方架設固定點1.樹木/2.大石/3.天然連接處(或連接面)122 最后的提醒CHAPTER8運動攀登126 裝備簡介1.快扣/2.掛繩棍127 掛繩於快扣上的注意事項•正扣而不能反扣/•避免交叉掛繩128 掛繩的方式129 將快扣扣進耳片中的注意事項129 先鋒過程的六個注意事項1.先鋒前應順繩/2.保護者的任務3.掛繩時的考慮/ 4.主繩和

身體的相對位置5.墜落時的考慮/ 6.先鋒到頂之后135 了解自己的攀登能力CHAPTER9如何下撤139 攀登轉下撤,由保護者放回地面141 攀登轉下撤,攀登者自行垂降143 垂降簡述143 設置垂降該注意的四個事項1.找尋中間點/2.拋繩還是不拋繩?3.繩尾結/ 4.開始垂降前的准備146 保護垂降•救火員保護/•第三只手/•纏大腿148 使用意大利半扣套結垂降148 垂降過程注意事項149 接繩垂降149 取回繩子CHAPTER10計划攀岩旅行152 如何使用攀岩指南書152 路線難度簡述1.優勝美地十進位系統/2.法式數值系統154 攀岩路線圖簡述154 常見的攀岩路線圖符號說明156

選擇戶外攀岩地點的四個考慮的要點1.氣候還是第一要素/2.岩壁面對的方向3.路線難度/ 4.攀登方式附錄161 攀岩場地介紹1.人工岩場和天然岩場/2.攀岩必須具備的配備162 如何熱身1.提高心跳速度/2.擴大肌肉和關節的活動范圍3.低強度的攀岩活動/ 4.攀岩重頭戲/5.放松運動164 運動傷害1.意外傷害/2.過度使用身體帶來的傷害167 在家可以做的訓練

攀岩繩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睡在懸崖上的人: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介紹
       
訪問作者: 易思婷 (Szu-ting Yi)
   
內容簡介:
「追根究底還是下定決心走了自己選擇的路,不再在母親的期望與自己的追求間首鼠兩端,也破釜沈舟不再讓自己有藉口把不快樂的原因推給母親。而當蠟燭不再兩頭燒,願意扛起決定人生的責任,擔子反而輕了許多,拿回了主動權,就有了改變的能量。」——節錄自〈新版自序〉小Po

沒有錢、也沒有後盾,所有的夢,都是從不可能開始!
放棄了人們眼中的所謂的優渥舒適,但卻從此得以安身立命。

往上攀,
繩子每打上一個繩結,就更肯定自己一點;
手指每扣住一塊大石,心裡就更踏實些……
在攀岩的途中,與山對話、跟自己對話,也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作者介紹: 易思婷 (Szu-ting Yi)
旅美攀登探險者
  
  在美國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了攀登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選擇了不同的生活型態,開始她的流浪攀登生涯。迄今,攀登的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智利、中國、蒙古等地。她近幾年前往中國、蒙古、以及巴塔哥尼亞的首攀計畫,屢屢獲得美國的攀登獎金。
自2008年起,開始於著名的美國領導學校(NOLS),以及各大戶外機構教授攀登課程,2016年完成美國高山嚮導協會(AMGA)的Advanced Rock Guide Course,並通過Aspirant Exam,取得AMGA Assistant Rock Guide資格。從2013年起,開始於台灣、中國、以及美國等地以中文教授傳統攀登課程,項目包括基礎傳統攀、多繩距攀登、大牆攀登、自我救援等。
  
  2012年出版自傳體著作《睡在懸崖上的人》,之後先後在2013年、2014年出版攀岩教學書籍《一攀就上手》以及《傳統攀登》,後者亦為該主題第一本以中文撰寫的教學書。2016年秋出版《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她四年多的露營車生活。
近幾年比較有意思的攀登,包括2012年首登格聶山區的喀麥隆峰(Grade V, 5.10 M5),2013年首登四姑娘山區的大仰天窩峰(Grade IV, 5.10),2014年經由The Nose以及The Salathe Wall路線,兩次登頂位於優勝美地的酋長岩,2015年獨攀大牆路線West Face of Leaning Tower,開闢四姑娘山區鷹嘴岩東峰的新路線神秘月餅(Grade V, 5.10R 760m),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探索教育融入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之學習成效

為了解決攀岩繩結的問題,作者李雅英 這樣論述:

  戶外教育是豐富課程教學的一種方法,其中,藉由自然環境探索與操作的探險教育是近幾年各級學校積極推動的課程。由於108學年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著重在實踐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並鼓勵結合不同領域學習。因此,探險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教學應是一個具有提升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素養導向之教學模式。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針對屏東縣綠水國小六年級6名學童進行八週探索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並觀察學生在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兩大面向之學習成效。研究者為教學設計與教學者,在教學歷程中,以行動研究方式進行觀察、訪談、錄影、文件蒐集與教學日誌等方式蒐集資料,最後進行相關資料之歸納與分析。依據研究目的

與結果,研究者歸納出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探索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提升人際關係及團隊合作之課程規 劃達到素養導向教學之設計。二、探索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之課程實施歷程需要彈性調整教學策略以提升人際關係及團隊合作之學習目標。三、探索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可提升人際關係及團隊合作之學習成效。

結繩手冊:手把手教你打繩結

為了解決攀岩繩結的問題,作者(英)戴斯·帕森 這樣論述:

這本書介紹了多種繩結打法供人們選擇,不僅實用,而且有指導意義。它們中大部分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繩結,其餘的是純裝飾性繩結,還有一部分繩結用途廣泛,可適用於不同的作業。你會發現,對於所有繩結來說,只要打法正確,它們都很牢固安全。你還會發現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諸如攀岩,航海和野營的活動中,繩結都非常實用。   6 引言 7 關於本書 入門知識篇 10 繩索構造 12 繩索材料 14 繩索保養 16 繩索儲存 18 術語和工具 20 打結技巧 制動繩結篇 28 單結 30 活單結 32 雙重單結 34 實用航海繩結 38 8字結

40 活8字結 42 止索結 44 防脫結 47 苦力結 49 猴掌結 54 皇冠結 56 索頭結 58 桶梁結 61 扶手結 72 握索結 捆綁繩結篇 80 同心結 82 水手十字結 85 縮帆結 87 活平結 90 雙重活平結 92 死繩結 94 壓纜結 96 外科結 99 綠松石龜背結 102 包裝結 105 雙套結 107 雙套結—第二種打法 109 縮緊結 111 系木結 114 長蛇結 117 打花箍——三股四圈 124 實用家居繩結 128打花箍——四股五圈 13

3打花箍——五股四圈 接結篇 140 接繩結 142 穿插接繩結 144 雙重接繩結 146 繩紗結 148 單花大繩接結 150 亨特結 152 繫索結 155 阿什利結 157 漁人結 160 雙重漁人結 164 實用攀岩繩結 168 血結 172 水結 索結篇 176 三套結 178 反三套結 180 旋圓雙半結 182 帆腳索 184 漁人索 186 實用露營繩結 190 雙合結 192 栓扣雙合結 194 縮繩結 196 兵船縮繩結 199 槓桿結 201 牧童結 203

車夫結 205 魚鉤結 207 彎頭結 209 帕絡瑪爾結 211 四方編結 215 十字編結 219 實用園藝繩結 222 展立結 225 冰柱結 228 普氏結 230 巴克曼抓結 232 克氏結 234 意大利結 235 反意大利結 環結篇 238 阿爾卑斯蝴蝶結 240 稱人結 242 稱人結—第二種打法 245 雙套稱人結 248 防脫稱人結 249 八字環結 251 穿環八字結 253 單結繩環 255 雙重單結繩環 257 雙重單結滑動環 259 雙重稱人結 262 葡萄牙稱人

結 265 西班牙稱人結 267 釣魚結 269 單圈八字環結 271 英式環結 273 雙重英式環結 274 實用垂釣繩結 278 血滴結 280 比咪尼纏繞結 283 織網的基本方法 285 吊貨網結 287 桅杆結 辮繩與花式編繩篇 292 三股平編 294 四股平編 296 五股平編 298 六股平編 300 七股平編 302 實用禮物繩結 306 海洋編墊 311 橢圓形編墊 316 鍊式編繩 319 四股圓編 321 八股方編 324 圓冠編繩 327 六股圓冠編繩 330 方冠

編繩 繩尾插接與繩頭捆紮篇 334 反穿結 342 牛眼結 347 串聯結 364 接頭錐化法 370 實用套馬繩結 374 普通繩頭結 376 法式繩頭結 379 帆工繩頭結 383 縫紮繩頭結 387 捆紮結 390 縫紮與捆紮結 394 術語表 396 索引 400 致謝

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為了解決攀岩繩結的問題,作者趙書聖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建構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指標,並分析各指標之權重結 果。本研究以十位溯溪產業和院校學者等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兩回合「德懷術」與「層級分析法」,並操作「SPSS 22.0 統計軟體」與「Expert Choice 11.5 專家 決策分析軟體」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得出「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分為五大層面:「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溯溪能力」、「繩索與確保系統」、「山域基礎技能」、「技能裝備知識」,共有 30 項指標。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在「五大層面」中,依重要性排序為: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44%)、溯溪能力(20%)、繩索與確保系統(18%)、山域基礎

技能(12%)、技能裝備知識(6%)。一、「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風險管理(40%)、溯溪活動安全教育(26%)、BLS 基本救命術課程(野外急救與傷患後送、傷患背負)(10%)、溪谷事件處置(9%)、緊急撤退及緊急露宿(7%)、山岳氣候(5%)、溪谷訊息通報(3%)。二、「溯溪能力」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溪谷協力救生(30%)、激流渡溪方法與技巧(30%)、溯溪技能實務操作(20%)、帶隊注意事項與規範(12%)、深潭先鋒架繩(5%)、溯溪手語(3%)。三、「繩索與確保系統」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溯溪確保系統操作(41%)、確保訓練(31%)、溯溪基礎繩結與應用(9

%)、山野簡易確保方式(9%)、繩索特性與使用(6%)、理繩收繩(4%)。四、「山域基礎技能」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溪谷雨量監控與應變(39%)、溯溪之計畫/行政/隊伍管理(27%)、地圖判讀(水流及環境判斷)與 GPS 座標定位(13%)、山野環境保護(11%)、登山體能訓練(6%)、溯溪概論(基礎知識)(4%)。五、「技能裝備知識」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溯溪與水域裝備(50%)、個人技術裝備使用與管理(16%)、團體技術裝備使用與管理(13%)、裝備保養與維修(13%)、裝備使用與背包防水裝填(6 %)。最後,根據本研究所分析之結果,提出對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未來 應用建議及後續研

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