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米奧多尼克寫的 10種物質改變世界 和李江琳的 重生的觀音:第三個西藏的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kicks 平整化套件 - SFNEWS也說明:Nissan KICKS(一般型。. 無平整化)防水後車廂墊耐磨型蜂巢式後廂墊後行李廂墊置物墊後車箱墊(baba).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 許榮均、邱進東所指導 謝瑋倫的 列車穩定性及舒適度分析 (2020),提出平整化後車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體動力學、列車、穩定性、舒適度、SIMPACK、列車參數最佳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研究所 顏家鈺所指導 邱錫斌的 軌道車輛懸吊與軌道線形之量測分析 (2017),提出因為有 軌道車輛、懸吊參數、振動量測、軌道線形、正矢值量測、道岔、車輪軌跡的重點而找出了 平整化後車廂的解答。

最後網站livina 後車廂LIVINA平整化本體+後車廂隔板(降價) - XHYMP則補充:面交地點,取出平整化套件下方3 個防水置物槽後,價錢不高50~65萬,望請務必詳閱「關於我」,因為第一,選擇便利商店一律取消!!) 商品名稱: all new livina 專用後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平整化後車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種物質改變世界

為了解決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作者米奧多尼克 這樣論述:

  物質竟然如此不簡單,材料科學原來這麼有趣!      且看史上精采且重要的十種物質,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過去,又如何蓄勢待發,準備改造未來!   這其中有許多物質看起來實在太平常,讓我們幾乎忘了它們的存在,像是做衣服的布料、做工具的金屬、做罐子的陶瓷、溝通用的白紙,還有吃了開心的巧克力。然而,這些物質卻曾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物質以怪得出奇聞名,例如人類已知最輕的固體「氣凝膠」、可以自行復原的金屬和能變成真正骨骼的植入物,這些都是會改變我們未來的劃時代新物質。   你會驚嘆,物質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得獎紀錄   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   A

mazon 2014年度科學類選書   《物理世界》2014年推薦最佳科普書   《紐約時報》2014年最值得閱讀的一百本書之一 名家與媒體推薦       我要很難為情的承認,我本來以為材料科學無趣又單調,但《10種物質改變世界》完全改變我的想法。現在我發現我會用手指滑過物質表面,然後發出讚嘆。米奧多尼克這本生動有趣的書完全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法。──《華爾街日報》   我們覺得無聊、平凡,根本不值得一顧的東西,竟然有這麼多隱藏不現的奇蹟……也許早有人說過這些神奇的故事,以及其中相關的科學,但就像好的巧克力一樣,唯有米奧多尼克知道,要怎麼調出最好的味道。──《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

對創造現代世界的物質,做了美好的描述。米奧多尼克寫得真好,即使是水泥,在他筆下都顯得閃閃發光。──《金融時報》 材料科學家米多尼克,以有感染力的熱誠,述說了紙、玻璃、巧克力、混凝土背後的歷史與科學。──《科學美國人》   我熬夜看完這本書,米奧多尼克的書寫如此充滿知識性,如此的熱情,他對物質的熱情如此顯而易見!──知名科學家與暢銷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奧立佛‧薩克斯   混凝土、巧克力、紙張、陶瓷,這本書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做了動人且充滿知識性的描述。──《拿破崙的鈕釦》作者之一,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不僅揭露構築了世界的各

物質其後的神奇結構,還告訴我們隱藏其中的精采故事──科學記者昆丁.庫柏(Quentin Coope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提醒我,歷史學家可能花了太多時間在人說了和寫了什麼,卻沒花足夠的時間在建構現代社會的物質上。──歷史學家,丹.史諾(Dan Snow)   材料大師又出招了。馬克.米奧多尼克是天生的娛樂高手,以獨特手法結合了世界上各種物質的科學與感性,讓我們讀得興致勃勃。──史上最年輕的皇家工業設計師,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這本書實在太迷人了。一旦沉浸其中,你就會開始用米奧多尼克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平日生活習以為常的每一樣「物質」都隱

藏著豐富的故事。這本書讀起來真是愉快──理論物理學家,暢銷書《悖論》作者,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 作者簡介 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      倫敦大學院材料科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學會會士,並曾入選《泰晤士報》「英國百大影響力科學家》。   他樂於為大眾講解材料科學,且廣受歡迎,曾擔任多部紀錄片的主持人,包括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二台製作的《發明的天才》。   2010年,他獲邀在科普界最負盛名的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講座進行演講。   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的製成研究中心主任,這個中心裡有一座材料館,收藏了地球上最神奇的一些物質,並且和多所博物館共同推出互

動節目,合作夥伴包括泰特現代美術館、黑沃德畫廊和威康收藏館等等。 譯者簡介 賴盈滿      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資訊》和《不大可能法則》等書。   目錄 前言  走進神奇的物質世界 1.不屈不撓的鋼 2.值得信賴的紙 3.重要的混凝土 4.美味的巧克力 5.神奇的發泡體 6.充滿創造力的塑膠 7.透明的玻璃 8.打不斷的石墨 9.精緻的瓷器 10.長生不死的植入物 更進一步  材料科學之美   前言   走進神奇的物質世界      我站在地鐵車廂裡,身上有一道13公分、後來被醫師判定為穿刺傷的傷口汨汨滲血,我心想接下來該怎麼辦。那是19

85年的一個五月天,我在車門關上前跳進車廂,把攻擊者擋在門外,卻沒閃過他的攻擊,背上被刺了一下。傷口像遭利紙割傷一樣劇痛,而我看不到傷勢有多重。但身為英國人,又是中學生,我心中的難堪壓過了應有的常識。因此我非但沒有呼救,反而決定最好悶不吭聲坐車回家。這麼做很怪,但我就是那樣做了。   為了讓自己分心,別去注意疼痛和鮮血流過背部的不適,我試著回想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那傢伙在月台上朝我走來,向我要錢。我搖頭拒絕。他突然湊得很近,讓人很不自在。他盯著我說他有刀,他說這話時噴了幾滴口水,灑在我的眼鏡上。我順著那傢伙的目光望向他藍色連帽夾克的口袋,發現他一手插在口袋裡,口袋鼓了一塊。我直覺認為他只是虛

張聲勢,鼓起來的是他的食指。接著我心裡閃過另一個念頭:就算他有刀,也一定是很小一把,才塞得進口袋裡,因此絕不可能傷人太重。我自己也有小刀,知道那種刀很難刺穿我身上那麼多件衣服,包括我引以為傲的皮夾克、灰色羊毛西裝制服、尼龍V領套頭衫、白色棉襯衫,外加只打一半的條紋制服領帶和棉背心內衣。我腦中迅速浮現一計:繼續跟他說話,然後趁車門關上之前把他推開,趕緊上車。我看見車就快來了,確信他一定來不及反應。   一刀引起的機緣      有趣的是我猜對了一件事:他真的沒有刀。他手上的武器只是一把用膠帶纏住的剃刀刀片。那一塊小鐵片不比郵票大,卻一口氣割穿了五件衣服,刺破我的表皮和真皮,一點阻礙也沒有。我後

來在警局看到那玩意兒,整個人愣傻了,如同遭催眠一樣。我以前當然看過剃刀,但那一刻卻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它。我那時剛開始刮鬍子,只看過嵌在比克牌橘色塑膠刮鬍刀裡的剃刀,那玩意感覺友善得很。警察問我兇器的事,我們之間的桌子微微晃動,剃刀也跟著搖晃,映著日光燈熠熠生輝。我清楚看見它的鋼刃依然完美無缺,下午那一番折騰沒有在上面留下任何刮痕。      我記得後來要填筆錄,爸媽焦急坐在我身旁,不曉得我為何停筆不前。難道我忘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其實我是盯著第一頁頂端的釘書針瞧,很確定它也是鋼製的。這一小根其貌不揚的銀色金屬不僅刺穿了紙面,而且乾淨俐落,精準無比。我檢視釘書針的背面,發現它兩端整整齊齊對折收好

,把紙緊緊抱住。連珠寶匠也沒有這等功夫。我後來查到世界上第一把訂書機是工匠親手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打造的,每一根針上都刻著國王的姓名縮寫。誰想得到訂書機竟然有皇室血統?我覺得這釘書針真是「巧奪天工」,於是指給父母親看。他們兩人對看一眼,面帶愁容,心想這孩子一定是精神崩潰了。我想是吧,因為怪事顯然發生了。那一天,我正式成了「物質迷」,而頭一個對象就是鋼。我突然對鋼超級敏感,發現它無所不在,其實只要開始留意,就會察覺確實如此。      我在警察局做筆錄時,發現原子筆尖是鋼做的;我父親焦急等待,鑰匙圈啷啷作響,那也是鋼製成的;後來它還護送我回家,因為包住我家車子外殼的還是鋼,而且厚度比一張明信片還薄

。說也奇怪,那輛小Mini平常很吵,但我覺得它那天特別乖巧,彷彿代表鋼為下午的事向我道歉。回家後,我和父親並肩坐在餐桌前,安靜喝著母親煮的湯。我突然停下來,發現自己正拿著一塊鋼片放進嘴裡。我把不鏽鋼湯匙吸吮乾淨,拿出來看著它發亮的表面。那勺面又光又亮,連我變形的倒影都看得見。「這是什麼材質?」我揮動手裡的湯匙問父親:「還有它為什麼沒味道?」說完,我把湯匙放回嘴裡仔細吸吮,確定它是不是真的沒味道。      我腦中湧出了幾百萬個問題。鋼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我們為什麼幾乎不曾提到它?這材料和我們那麼親密,我們把它含在嘴裡、用它去除不要的毛髮、坐在它裡面到處跑,它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我們卻幾乎不曉得

它如此萬能的訣竅。為什麼剃刀用來切割,迴紋針卻能隨意彎折?為什麼金屬會發亮,玻璃卻是透明的?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討厭混凝土而喜歡鑽石?為什麼巧克力那麼好吃?某某材料為什麼外觀是那樣子、有那樣的性質?   物質構築了我們的世界      自從那天被人刺傷之後,我所有時間幾乎都沉迷在物質裡。我在牛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拿到博士,主題是噴射引擎合金,接著又到全球各地最先進的實驗室擔任材料科學家和工程師。我對物質愈來愈著迷,手邊收藏的特殊材料也愈來愈多。那些樣本如今都納入我跟同事好友賴芙琳(Zoe Laughlin)和康林(Martin Conreen)共同打造的物質館裡。其中有些怪得離譜,例如美國航太總

署的氣凝膠,成分有99.8%是氣體,感覺就像固態煙霧。有些具有放射性,例如我在澳洲一家古董店很裡面的角落發現的鈾玻璃。有些很小卻重得誇張,例如要費盡千辛萬苦才能從鎢錳鐵礦提煉鑄成的鎢條。有些雖然常見卻隱含不為人知的祕密,例如具有療效的混凝土。這座物質館目前位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製成研究中心,裡頭收藏了上千種材質,呈現出建構我們這個世界,從住家、衣服、機器到車輛的各種原料。你可以用它們重建文明,也可以用它們毀滅世界。      然而,我們還有一個更巨大的物質館,裡頭收藏了數百萬種材料,這是已知最大的物質館,而且收藏數量一直呈指數成長:那就是人造品的世界。      這是我在我家屋頂喝茶的相片。這

張相片非常普通,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像一份型錄,列出了建構我們整個文明世界的各種物質。這些物質很重要。拿掉混凝土、玻璃、織料、金屬和其餘材質,我就只能光溜溜的飄在空中發抖。我們或許自認為文明,但文明絕大多數得歸功於豐饒的物質。少了物質材料,我們可能很快就得和其他動物一樣為了生存而搏鬥。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是衣服、住家、城市和各式各樣的「東西」讓我們成為人(只要去過災區就知道我在說什麼),而我們用習俗和語言讓它們具有生命。因此,物質世界不僅是人類科技與文化的展現,更是人類的一部分。我們發明物質、製造物質,而物質讓我們成為我們。   文明世代就是物質世代      從我們對文明發展階段的劃分

(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就可以看出物質對我們而言有多麼根本和重要。人類社會每一個新時代都是因為一種新物質出現而促成的。鋼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關鍵原料,讓工程師得以充分實現夢想,做出吊橋、鐵路、蒸氣機和郵輪。修建英國大西部鐵路與橋樑的偉大工程師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用物質改造了地景,播下現代主義的種子。      二十世紀常被歌頌為矽時代,是因為材料科學的突破帶來了矽晶片和資訊革命。但這個說法忽略了其他五花八門的嶄新材質,它們同樣改寫了現代人的生活。建築師運用大規模生產的結構鋼和平板玻璃建起摩天大樓,創造出新的都市生活型態。產品和服裝設計師用塑膠徹底轉變

了我們的住家與穿著。聚合物製造而成的賽璐珞催生了影像文化一千年來的最大變革,也就是電影的誕生。鋁合金和鎳超合金讓我們製造出噴射引擎,使得飛行從此變得便宜,進而加速了文化互動。醫用和齒科陶瓷讓我們有能力重塑自己,並改寫了殘障與老化的定義。整形手術的英文是plastic surgery,而plastic有「塑膠」的意思,這顯示物質往往是新療法誕生的關鍵,從器官修補(如髖關節置換手術)到美化外表(如矽膠隆乳)都是如此。德國著名解剖學家馮.哈更斯(Gunther von Hagens)博士展出人體標本的「人體世界展」,也展現了新穎的生醫材料對文化的影響,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生時和死後的物質性。      

人類建構了物質世界。如果你想了解其中奧祕,挖掘這些物質來自何處、如何作用,又如何定義了我們,這本書便是獻給你的。物質雖然遍布我們周遭,卻往往面貌模糊得出奇,隱匿在我們生活的背景之中毫不顯眼,乍看很難發現它們各有特色。絕大多數金屬都會散發灰色光澤,有多少人能分辨鋁和鋼的差別?不同的樹木差異明顯,但有多少人能說出為什麼?塑膠更是令人困惑。誰曉得聚乙烯和聚丙烯有什麼差別?但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這種事有誰在乎?      我在乎,而且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不僅如此,既然主題是物質,是構成萬物的東西,那我愛從哪裡開始都可以。因此,我選了我在屋頂的相片當成這本書的起點和靈感來源。我從相片中挑了十種物質,用它們

來說「東西」的故事。我會挖掘這十種物質當初發明的動機,揭開背後的材料科學之謎,讚嘆人如何用高明的技術把它製造出來。更重要的是,我會說明它為何重要,為何少一物便不能成世界。      在發掘的過程中,我們將發現物質和人一樣,差異往往深藏在表面之下,大多數人唯有靠先進的科學儀器才能略窺一二。因此,為了了解物質的性質,我們必須跳脫人類的經驗尺度,鑽進物質裡面。唯有進入這個微觀世界,我們才能明瞭為何有些物質會有味道,有些則無;有些物質上千年不變,有些一曬太陽就發黃變皺;有些玻璃可以防彈,但玻璃酒杯卻一摔就碎。這趟微觀之旅將揭開我們飲食、衣著、用具和珠寶背後的科學,當然還探索了人體。      不過,微

觀世界的空間尺度雖小,時間尺度卻常常大得驚人。就拿纖維和絲線來說,它的尺寸和頭髮差不多,是細得肉眼幾乎看不見的人造物,我們可以用它來製造繩索、毛毯、地毯和最重要的東西:衣服。我們身上穿的牛仔褲和所有衣服都是微型纖維結構,許多式樣比英國的巨石陣還古老。人類歷史都記載衣服能保暖、庇護身體,還能穿出時尚。但衣服也是高科技產品。二十世紀發明了強韌的纖維,讓我們可以製作太空衣保護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還有堅固的纖維可以製造義肢。至於我,我很開心有人發明了一種名叫「克維拉」的高強度合成纖維,可以製作防刀刺的內衣。人類的材料技術發展了幾千年,所以我會在書中不斷提到材料科學史。   10種改造世界的物質   

  本書每一章不但會介紹一種新材質,還會提供一個認識物質的不同角度。有些主要從歷史出發,有些來自個人經驗;有些強調物質的文化意含,有些則強調科技的驚人創造力。每一章都是這些角度的獨特混合,理由很簡單,因為物質太多種也太多樣,我們跟物質的關係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概而論。材料科學是從技術層面了解物質的最強大、最統合的理論架構,但重點還是關於材料,而不是探討科學。畢竟所有東西都是由別的東西製成,而製造東西的人(藝術家、設計師、廚師、工程師、家具師父、珠寶匠和外科醫師等等),對所使用的材料及物質都有屬於自己的情感、感覺和運用方式。我想捕捉的就是如此豐富多樣的材料知識。      例如,我在討論紙的那一章

用了許多角度,像快照一樣呈現,理由不只是紙有各種型態,還因為幾乎所有人都以許多方式在用紙。但在討論生醫材料的那一章,我卻鑽入了「人類物質自我」(也就是人體)的最深處。這塊領域正迅速成為材料科學的處女地,不斷有新材料出現,開啟了名為仿生學的全新世界,讓人體得以借助植入物而重建。這些植入物都經過設計,可以「聰明的」融入肌肉和血液的運作中。它們誓言徹底改變人和自我的關係,因此對未來社會有深遠的影響。   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影響大      由於萬物都由原子組成,因此我們無法不談原子的運作原理,也就是人稱量子力學的理論。這表示我們一旦進入微觀原子世界,就必須完全捨棄常識,開始談論波函數和電子態。愈來愈

多材料從這個微觀尺度創造出來,而且這些材料看起來幾乎無所不能。運用量子力學設計而成的矽晶片已經催生了資訊時代,而以同方式設計的太陽能電池很有潛力只靠陽光就能解決能源問題。不過革命尚未成功,我們還在使用石油和煤炭。為什麼?在這領域有一個明日之星—石墨烯,我會試著用它來解釋太陽能發電的限制。      簡而言之,材料科學的基本概念就是: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若有變化,那麼在人類的尺度中,物質行為也會跟著改變。我們的祖先能做出銅和鋼之類的新材料,就是因為碰巧矇到了這個過程。差別只在於老祖先沒有顯微鏡,看不見自己在做什麼,但這只讓他們的成就顯得更加驚人。比方說,敲打金屬不只會改變它外在的形狀,還會改變它內在

的結構,因此若用某種方式敲擊,金屬的內在結構就會有所改變,使它變得更硬。我們的祖先從經驗中學到了此事,只不過並不知其所以然。人類的材料知識從石器時代開始就不斷累積,但直到二十世紀才掌握了物質的真正結構。然而,蘊含在鑄鐵和其他工藝裡的經驗知識依然重要,而本書提到的物質也幾乎都是經由我們手腦並用才發現和認識的,因此認識物質不只要靠腦袋,也靠雙手。      人在感覺和生活上都和物質建立了關係,這帶來了許多奇妙的結果。有些物質雖然有瑕疵,我們卻愛不釋手;有些材料很實用,我們卻深惡痛絕。就拿陶瓷來說吧。陶瓷是餐具的原料,我們的杯碗瓢盤都是陶瓷做的,無論住家或餐廳,少了陶瓷就不完整。      人類從幾

千年前發明農耕以來就在使用陶瓷,然而陶瓷用久了容易有缺口、發生龜裂,甚至在不該破的時候摔得粉碎。我們為何不改用更堅固的材料,例如塑膠或金屬來製作碗盤和杯子?陶瓷在物理上有這些缺點,我們為何還對它不離不棄?許多領域的學者都在問這個問題,例如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設計師和藝術家,但有一門學科專門有系統的研究人對物質的感官反應,並且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精神物理學。      例如針對「酥脆感」所做的研究顯示,我們覺得某些食物好吃與否不只跟味道有關,還跟品嘗時的聲音有關,兩者同樣重要。這讓不少廚師受到啟發,開發出具有音效的餐點,而某些洋芋片商更進一步,不僅讓產品更酥脆,還讓包裝更會發出聲音。我在

介紹巧克力那一章會討論物質的精神物理學意含,同時說明物質的感官性一直是幾百年來人類發明創造的主要動力。      這本書當然無法涵蓋所有物質,也無法盡述物質和人類文化的關係,而是概略介紹物質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闡述即使單純如在屋頂上喝茶的活動,也必須倚賴複雜的物質網絡才能進行。各位不必到博物館就能領略歷史和科技如何推動人類社會,它們的影響此時此刻就在你身旁四周,只是我們多數時候視而不見。我們必須視而不見,因為要是我們整天用手指滑過水泥牆面,一邊發出讚嘆,肯定會被當成瘋子。但在某些機緣下你會陷入沉思:我在地鐵站被人刺一刀的那一刻,就屬於那樣的機緣,而我希望這本書也提供這樣的機緣,能讓你走進神

奇的物質世界。      (摘自本書前言)   2 值得信賴的紙 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太普遍了,讓人很容易忘記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時候,紙都是稀有的奢侈品。 我們早晨醒來睜眼就會看見牆上有紙,也許是海報或印刷品,甚至就是壁紙。我們走進浴室執行晨間的例行公事,通常會用上幾張衛生紙。這東西要是沒了,可會立刻變成大危機。 我們走到廚房,紙以五顏六色的盒子出現在這裡,不只裝著我們早餐吃的燕麥片,還充當響板,哼著快樂的早安曲。我們的果汁也裝在上蠟的紙盒裡,牛奶亦然。茶葉裝在紙袋裡,這樣才能用熱水沖浸,而且容易從熱水中取出。過濾咖啡用的也是紙。 早餐過後,我們或許會出門迎向世界,但此時很少不帶著紙做的鈔

票、筆記、書本和雜誌。就算沒有帶紙出門,我們也很快會拿到:紙做的車票、報紙、零食包裝,還有買東西的發票。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會用到大量的紙,雖然一直有人提倡無紙運動,可是從來沒有形成風潮,而只要我們還信賴紙張,拿它來儲藏信息,無紙環境就沒有實現的一天。 午餐會用到紙巾,少了它,個人衛生就會嚴重惡化。 商店裡到處都是紙標籤,少了它,我們就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價格多少。我們買的東西通常都會裝在紙袋裡,讓我們輕鬆帶回家。 到家後,我們有時會用包裝紙把買來的東西包好當成生日禮物,附上一張紙做的生日卡片,並用紙做的信封裝好。在派對上拍了照,我們偶爾會用相紙沖印出來,創造可留存的回憶。 上床前,我們會讀讀書

、擤擤鼻子,最後上一次廁所,跟衛生紙肌膚相親互道晚安,然後沉入夢鄉(搞不好會做惡夢,夢到世界上突然沒有紙了)。所以,紙這東西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但它到底是什麼? 化身為筆記本 雖然筆記紙看起來平整、光滑、毫無縫隙,不過這只是假象。紙其實是由一大群極微小的纖維壓疊而成的,就像乾草堆那樣。我們感覺不到它的複雜結構,是因為紙在微尺度下加工過,所以觸感上摸不出來。我們覺得紙很光滑,就和我們從太空中看地球覺得地球很圓,近看才發現滿是山巒谷地一樣。 大多數的紙張都來自於樹木。樹能昂揚挺立,靠的是纖維素,這是用顯微鏡才看得見的細小纖維。纖維素憑藉稱為木質素的有機黏著劑相互接合,形成極為堅硬強韌的複合體,可以留

存數百年。

列車穩定性及舒適度分析

為了解決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作者謝瑋倫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陸續規劃各種軌道大眾運輸系統,對於各式列車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軌道車輛最重要的兩點便是其穩定性及舒適性,前者直接影響到乘客的安全,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車輛出軌翻覆; 後者則影響了乘客的乘坐舒適程度。因此本文使用多體動力學分析軟體SIMPACK模擬軌道車輛之實際運行,先模擬機車拖行高鐵列車穩定性,內容包括:車輪側向力及垂向力、列車之脫軌係數、車輪荷重減少量、車輛動態包絡線、列車臨界速度、列車懸吊系統負載及壓縮量以及聯結器之負載,行駛於直線、曲率半徑 300 m 彎道以及 3.5%上下坡軌道。舒適度模擬捷運列車速度 40 至 90 km/h 經過高架橋段及地下段的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再根據 I

SO2631-4 進行列車舒適度相關之分析,探討不同路段及速度下之乘客站姿及坐姿之乘客舒適度指標,結果說明高架段及地下段舒適度指標皆小於法定 0.315 m/s2,皆屬無不舒適等級。最後以田口法分析列車之穩定性及舒適度並討論其顯著因子,透過七個三水準控制因子設計 18 種列車,分別比較其包括脫軌係數及舒適度,結果說明影響脫軌係數之顯著因子為軌道超高及次要懸吊剛度;影響舒適度之顯著因子車廂重心高度及次要懸吊剛度。

重生的觀音:第三個西藏的故事

為了解決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作者李江琳 這樣論述:

達蘭薩拉,一座世界知名的小鎮。 她是藏傳佛教的新聖地,也是一座難民營。 在被妖魔化的「舊西藏」與被革命窒息的「新西藏」之外, 千里跋涉、翻越雪山、通過達蘭薩拉走向全世界的 「第三個西藏」在此重生。   「西藏三部曲」作者李江琳   繼《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   《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藏區祕行》後,   新作《重生的觀音:第三個西藏的故事》書寫藏人流亡半個多世以來罕人知曉的故事。   對許多藏人來說,「香格里拉」不在喜馬拉雅山之北,   而是在喜馬拉雅山之南,一個叫作達蘭薩拉的地方。   從文化而非地理的意義上來看,以達蘭薩拉為中心的

西藏流亡社會,可以說,那就是第三個西藏。   達蘭薩拉(Dharamshala)是個太複雜的地方,那裡是西藏文化的濃縮之地,也是流亡藏人「暫時」的歸屬。在那裡,每一個藏人都有一則屬於自己的流亡故事,不只是肉體的流亡,更深刻的是心靈的流亡。走出極權主義控制下的藏區,走進未知的印度領土,等待著他們的是從未想像過的新世界。李江琳親自走訪達蘭薩拉,聽取一個又一個流亡藏人訴說,關於勇氣、困頓、疑惑、重生的故事。   李江琳在《重生的觀音:第三個西藏的故事》敘述,筋疲力竭的難民們好不容易逃過戰爭和饑荒,到達印度,卻立刻面臨新的危險。生活在高寒地區的藏人,對許多疾病,天生沒有免疫力。他們已經很衰弱的身體

與各種病毒接觸時,完全無法抵抗。肺結核、寄生蟲、流行感冒之類的疾病,奪去了大量難民的生命,據說死亡率高達十分之一。   古老的西藏文明顯然需要走向現代,可是達賴喇嘛並不認為西藏走向現代化意味著必須完全拋棄傳統。古老的西藏文明如何在當代世界爭取到一席之地?虔信佛教的藏人怎樣在現代社會裡生存,同時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西藏的宗教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怎樣才能有效地結合?如今仰賴流亡在外、卻有機會接觸到現代西方文明的民族先覺者如何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在藏人幾近走投無路的時候,印度人民收留了他們,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重建生活。近半個世紀來,達蘭薩拉的印度社區和流亡藏人社區比鄰而居,共同把昔日的荒山建設

成一個熱鬧的小鎮。如果沒有流亡藏人,很可能不會有今天的達蘭薩拉。如果沒有心胸寬廣,慷慨智慧的印度人民,也不會有藏文化的異地保存。   1967年的一天,邊巴奉召前往法王府,達賴喇嘛請他為達蘭薩拉大昭寺塑造三尊造像,其中一尊是千手觀音像。達賴喇嘛同時交給他一袋銀圓,和來自拉薩大昭寺的八個觀音殘面。這八個殘面是一位西藏和尼泊爾混血的人,從拉薩收集來,帶到印度的。達賴喇嘛說:「這座觀音像是用中國的銀幣和西藏的觀音面鑄造的,將來我們要帶回西藏。」 作者簡介 李江琳   江西南昌人,現居美國。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1987年獲山東大學美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88年留學美國,先

後獲得波士頓布蘭戴斯大學猶太歷史碩士和紐約皇后學院圖書館學碩士學位。2004年開始研究西藏問題,2007年以來持續研究西藏流亡史,親赴印度和尼泊爾訪問將近二十處西藏難民定居點、超過三百位來自西藏三區的難民。先後在《明報月刊》、《開放》、《人與人權》、《中國人權雙周刊》、《動向》等雜誌發表多篇關於西藏問題和流亡藏人社會文章。已出版作品有《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聯經,2010),是重建1959年達賴喇嘛流亡史實的重要作品;《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聯經,2012),首度揭露六十年來中共不敢公開的西藏血腥鎮壓史實;《藏區祕行》(聯經,2014)敘述作

者及友人在2012年夏天祕密進入四川、甘肅、青海藏區,親身訪查藏族反抗中共統治的歷史場景之過程。 出版序 前言 達蘭薩拉,進行中的故事──給友人的信 第一部 走向達蘭薩拉 褲子街 飄落的袈裟 阿尼諾宗 寺廟街上的小販 雪山隔斷的童年 牧羊少年的故事 巴塘來的朝聖者 第二部 朵拉達山脈下的小鎮 「無名街」上的芳鄰 傍晚,達蘭科特 喜馬拉雅水晶 彼得和伊凡娜 圓祥法師 第三部 聖地,在喜馬拉雅山南 乃穹寺 重生的觀音 喇嘛嘉瓦 藍哈達 智慧之海 出版序   2007年10月,我第一次去達蘭薩拉。那是我深入研究西藏當代史的開端。旅行期間,每天採訪、參觀之後,我會盡可能

詳細地記錄見聞。這本書就是那次達蘭薩拉之行後寫的,初稿完成於2008年。寫完之後未及修改,我又束裝出發,第二次去達蘭薩拉,就這樣與達蘭薩拉結下了不解之緣。   此後的幾年中,我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研究1950年之後的西藏歷史。《1959:拉薩!》和《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這兩本書出版後,我才有了一個寫作「空檔期」。2012年,我在中國大陸和印度旅行期間,抽空對這本書作了一些修改。   幾年來,達蘭薩拉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英國人留下的舊房已經不多,新建了不少樓房,手機、Wifi 都已相當普及。來訪的人也愈來愈多。隨著研究和採訪的逐漸深入,我曾想對這本書作

較大修改,加入更多的採訪故事。然而,這本書裡的很多內容,是發生在特定時間中的片段,它已經成為歷史,保留這一點歷史紀錄,並非毫無意義。因此,我對文字作了一些潤色,插圖還是採用2007年拍攝的照片。   2007年在達蘭薩拉,很多人為我提供了種種幫助。在此,感謝那次為我翻譯的達瓦才仁先生和茨仁紮西先生,感謝喇嘛嘉瓦、阿尼諾宗、頓珠諾布、塔丁才旦、措姆、多傑紮西以及「甲喇嘛」圓祥法師接受我的採訪。他們有的還在達蘭薩拉,有的移民去了西方國家,有的返回西藏,有的已經去世。他們的經歷是藏民族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我希望,有更多的漢人來傾聽藏人的故事。 前言(節錄) 達蘭薩拉,進行中的故事──給友人的信

  達蘭薩拉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是西藏文化的濃縮版和精華版。假如沒有西藏,就不會有達蘭薩拉。   說起西藏,作為同時代人,你知道,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西藏只是個傳說。在我有限的知識版圖裡,「西藏」不過是個地名,「達蘭薩拉」及其所代表的一切則根本不存在。那時候,我對西藏的全部了解,來自於一部電影和幾首歌。電影是你我這代人可能都看過的《農奴》,歌是〈逛新城〉、〈在北京的金山上〉,還有文革期間廣為流傳的〈洗衣歌〉。   官方話語中有兩個西藏,一個「舊西藏」,一個「新西藏」。幾十年的宣傳中,「舊西藏」的一切都被妖魔化,「新西藏」的一切都被浪漫化。可是,「舊西藏」和「新西藏」到底

是怎麼回事,我其實並不了解。小時候,我被老師們帶領著去看《農奴》的時候,我不知道那裡曾經發生過什麼;當我們看著一群女紅衛兵穿著藏服、唱著〈洗衣歌〉,在舞台上跳舞的時候,也不知道那裡正在發生著什麼。如果說,那時候的中國是個藏在鐵幕後面的國家,西藏則被掩藏在雙重鐵幕之後。那時,我對那片土地和那個民族,以及在那裡發生的一切,均一無所知。   現在,去拉薩的火車一票難求,坐在供氧車廂裡欣賞高原風光的人們,同樣也未必知道,有些人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另一個方向,前去朝拜他們心中的觀音菩薩。對許多藏人來說,「香格里拉」不在喜馬拉雅山之北,而是在喜馬拉雅山之南,一個叫作達蘭薩拉的地方。從文化而非地理的意義上來

看,以達蘭薩拉為中心的西藏流亡社會,可以說是第三個西藏。   我是到了美國之後才開始接觸西藏文化的。我所了解的一切顛覆了官方話語中的「新、舊」兩個西藏。然而在美國,有關西藏的一切又被推到另一個極端。對於物質過於充足,生活過度優裕的美國人而言,這個被封閉在雙重鐵幕之後的民族,幾乎成了一個當代神話。   很長時間裡,我對宗教相當困惑。我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裡長大,成長過程中,所有宗教都被妖魔化。如果說五四運動為古老的中國帶來現代的曙光;五四時代的知識分子們卻有鮮明的反宗教傾向。他們認為,中國需要的只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宗教屬於一個落後的時代,中國不需要宗教。   1949年以來,宗

教信仰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文革初期的「破四舊」活動中,宗教遭到毀滅性打擊。在那場對文化本身的「革命」之後,我們民族所剩無幾的傳統,包括傳統的信仰,以及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道德觀、倫理觀和風俗習慣幾乎被摧殘殆盡。我對文革最初的記憶,就是一堆被砸爛的佛像。   以佛教信仰為文化底蘊的西藏,宗教文化所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就在歡快的〈洗衣歌〉唱遍大江南北的同時,西藏有無數的寺院被摧毀,佛像被砸爛,價值連城的宗教文物被破壞。然而,當破壞者在聖殿的廢墟中歡呼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當聖地成為廢墟之後,他們自己也將失去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一切。如今我們的民族正是如此:物質的豐裕並不能帶來精神的充實,除了錢我們

一無所有。我們有了高樓大廈,卻丟失了靈魂。   「革命」是一場集體狂歡,但也是一場假面舞會。但假面被拆下後,我們還得面對自己,並且面對一個可怕的事實:在集體狂歡的過程中,人生中最寶貴的一切不是被粉碎,就是被抽離。革命是集體的,革命後的心靈重建卻是個人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獨自去尋找通往精神家園的路。   我想我還是相當幸運的。命運把我從中國帶到耶路撒冷,又從耶路撒冷帶到達蘭薩拉,讓我有機會在神聖與世俗、出世與入世的兩極之間,尋找自己的中道。說到底,有關彼岸的追求本是為了此岸,有關去處的追問原是為了當下。頭頂的星空和腳下的草地,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風景。   心靈重建是一種漫長而且艱苦的過

程。那是條孤獨寂寞的路,你只能千山獨行。出發的時候,你不知道有沒有終點,也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你得擺脫理性的傲慢與偏見,學會聆聽來自自己內心的聲音,讓冥冥中的神祕力量帶領你,走向自己的精神家園。沿途你得一次次俯身,拾起破碎的靈魂,一點一點地重新拼接。很多固定的觀念將被顛覆,很多習慣的行為將會改變。路的盡頭就是你的聖殿,它可能是一片森林、一條河流、一朵沾著晨露的花;也許是羅馬、耶路撒冷,或者達蘭薩拉。   我該怎樣形容達蘭薩拉呢?藏民族的政教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駐錫的小鎮,官方地名叫馬克利奧德甘吉。這個小鎮很特別,不是我能「一言以蔽之」的地方。   馬克利奧德甘吉雖在印度,我卻不能用「一座印

度小鎮」來形容它。鎮很小,一座小廣場,幾條窄街,兩邊擠滿了高高低低的房子,有低矮的破舊木板房,也有三、四層樓高的磚石建築,靜靜訴說著這座小鎮的獨特歷史。房子以實用為主,用途不是餐館旅社就是禮品店。各種簡陋的小攤子,賣藏式披肩、廉價首飾、蒸的或者煎的「饃饃」(包子或餃子)、甜茶、藏式面餅、糌粑。   不管從世界哪個地方出發,去達蘭薩拉都不大容易。你得先飛到新德里,在德里乘一整夜火車,再坐幾小時汽車。從德里的西藏難民定居點「桑耶林」乘長途汽車也行,這是最簡單、最便宜、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不過,那得在印度北方的公路上顛簸一夜,約十三小時,其中一半是在山中夜行。夜間上山至少有一個好處:印

度司機開著大客車飛馳,在不合規範的狹窄公路上翻山越嶺,你呢,眼不見,心不顫。   藏在深山裡的達蘭薩拉是座名滿天下的小鎮。在中國之外的世界裡,她的名聲不亞於西藏本土。這些年來,她已變成了一個旅遊勝地,反而讓人忘記,這座小鎮實質上是座難民營。我在馬克利奧德甘吉的小街上漫步時,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各國遊客,常常覺得不可思議:這是座難民營啊!她怎麼變成「旅遊點」了呢?也許,宗教、政治、流亡、「神祕雪域」等等「當代神話」的因素,在激起人們同情的同時,也引發人們的好奇?   達蘭薩拉也是海外藏傳佛教的中心。由於達賴喇嘛和17世噶瑪巴的緣故,對於虔信佛教的藏漢洋各色信徒來說,她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佛教聖地

。每年都有大量佛教信徒和準信徒從世界各地前來,參拜達賴喇嘛,聽經、參加法會和其他重要佛事活動。在達蘭薩拉街頭,常常看到裹著絳紅袈裟的洋喇嘛和洋尼姑。他們神色安詳,步履從容,走過身穿藏袍,手握轉經筒的西藏老人。還有些人乾脆就是來「避世」的,哪怕是短暫的避世,以獲得片刻的寧靜。   表面上,這座小鎮也像其他國家的小鎮一樣寧靜安詳。可是,它平靜祥和的外表下暗流洶湧。街邊商店的牆上貼著下落不明的小班禪照片,到處可見雪山獅子旗,一家小商店的玻璃窗上貼著告示:「本店不售中國貨」,奧運倒數計時牌問每一個路過的人:「2008年,你將在哪裡?」這一切都提醒外來的人們,這座小鎮與藏民族的現狀與未來密切相關。小鎮

的平靜中因此有一種不確定感。如果說絡繹往來的過客是「流水的兵」,小鎮本身也未必是「鐵打的營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裡的每個人都是過客,只是逗留的時間有長有短。   達蘭薩拉有很多層面,每個層面都有故事。那個地方有故事,那裡的人也有故事,不管是定居的西藏難民,還是絡繹不絕的各國來客,都有獨特的故事。藏人基本上都是失去了一切的人,他們翻山越嶺,一路漂泊到這裡,在遠離故土的深山小鎮裡安家,重建自己的生活和信仰。他們故事裡的關鍵字通常是「逃離」和「捨棄」。這裡的每個藏人都有一個關於逃離和捨棄的故事,當這些故事被普通人用平淡的口吻敘述時,令人倍感驚心動魄。   許多難民生活困頓,光是國際兒童緊急救

助會(SOS-Kinderdorf International)之下的西藏兒童村裡,就有一千多名孩子,必須通過外界的援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些孩子已經得到了資助,有的還在等待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年輕人前途渺茫,很多人靠小本經營勉強維生。他們一日一日地面對貧困,面對失望,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然而,達蘭薩拉的平靜並非麻木,也不是逆來順受。達蘭薩拉的平靜源於外人難以理解的精神底蘊。因此,這種平靜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它體現著生命的尊嚴和風度。   我在達蘭薩拉記錄了不少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私人講述,是一個個普通人的生命歷程,是一些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和兒童,身不由主,在政治、民族、宗教和歷史的漩渦中浮沉的故

事。這些故事集中起來,就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不可否認,藏民族的集體記憶帶著深重的悲情。然而,藏民族的集體記憶並非僅限於悲情。   藏民族還有另一部分集體記憶:當聖殿成灰,家園盡毀之後,流亡境外的難民在他們精神領袖的感召和領導下,以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在異國他鄉重建物質與精神的家園。達蘭薩拉不僅記錄了苦難,更重要的是,達蘭薩拉還記錄了超越苦難的力量、決心和勇氣。   如果我講述的達蘭薩拉顯得支離破碎,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故事,以及達蘭薩拉本身的故事,都還在進行之中。這些故事早已開頭,尚無結尾。因此,我所記錄的故事,以及我所看到、聽到和經歷的一切都是不完整的。我只能把一些碎片交給你,由你自己去拼接

這個尚在進行中的故事。 褲子街 回到紐約後,我常常想起那兩條小街。不知道有沒有街名,我在兩頭的街口都找過,沒看到街名牌。我的朋友達瓦管它們叫「褲子街」。廣場是「褲腰」,他說,從廣場一邊延伸出去的兩條老街是「褲腿」。從地圖上看,兩條平行的老街還真挺像條褲子的。 達蘭薩拉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城鎮。她的歷史軌跡清清楚楚,而且都與「外國人」有關。往遠裡說,達蘭薩拉的歷史是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跟幾個英國人有關;要是往近裡說呢,那就得從1960年4月30日,一位西藏人算起。 1960年4月底的那天傍晚,當達賴喇嘛的車隊到達馬克利奧德甘吉的時候,前來歡迎的人群除了當地印度居民,只有二百多名西藏難民,他

們比達賴喇嘛早來一個禮拜,是專程從築路營前來歡迎他的。 達賴喇嘛遷居達蘭薩拉之後,分散在各地的西藏難民紛紛追隨而來。馬克利奧德甘吉所在的山頂,是一道山梁的最高處。朵拉達山脈山峰陡峭,山坡上松林茂密,只有山頂的公園還算平整。難民們用木板和石塊作為建築材料,在公園裡蓋了幾排小房子,房子之間的狹長空地,就形成了最早的兩條街道。山梁狹長彎曲,兩條最早的街道順著山勢彎曲,從山梁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將近五十年後,馬克利奧德甘吉可不止兩條街了。好幾代西藏難民在這裡安身立命,重建人生,昔日的荒山野嶺如今已是名滿天下的小鎮。環繞廣場有好幾條街口,通往不同的方向,上山,或者下山。山上山下處處可見飄揚的五彩經幡。 

不過「褲子街」 還是最熱鬧的街,或許也可以說,是最亂的街。 「亂」好像是印度的常態,馬克利奧德甘吉也是這樣,熱熱鬧鬧,生氣勃勃地亂著。房子之間橫七豎八地掛著違章電線,猴子把電線當作棧橋,從街那邊的屋頂跳上電線,順著四通八達的電線網竄來竄去,野狗追著電線上的猴子狂叫。有一天,我站在廣場邊的新旅館門口,跟一個澳大利亞人聊天,幾條躺在街邊的流浪狗突然跳起來,竄到小街中間,仰頭狂吠。猛然間,一個黃乎乎的東西從天而降,落到我面前,嚇了我一大跳。原來是隻猴子從屋頂上掉下來,落在街中間。狗狂叫著追,路人東倒西歪地閃避,猴子竄過馬路,攀上電線杆,後腿一蹬躍上屋頂。

軌道車輛懸吊與軌道線形之量測分析

為了解決平整化後車廂的問題,作者邱錫斌 這樣論述:

軌道車輛之主懸吊和次懸吊,是為確保良好乘車品質基本要件,本研究仔細探討懸吊零件採購規格,建立車輛橫切斷面模型,運用拉格朗日方程式(Lagrange equation)推導各運動方程式,於實際運轉軌道系統,比較該懸吊規格之模擬和實測結果,等效軌道剛性和阻尼亦予以推導;研究結果顯示,懸吊剛性將隨車輛載客荷重而改變,次懸吊剛性之變化可由採購規格查悉,而在滿座乘客時,主懸吊剛性比採購規格之最高剛性再提升26%;依維修工作說明書,車廂振動量測值係經由7赫茲之低通濾波後做判讀,建議該截止頻率至少增至9赫茲,以含括懸吊缺陷之分析;另運用智慧型手機,其內含傳感器,亦可量測車廂振動,當取樣率設為100赫茲時,

可得到滿意的量測結果,確為一種有效且迅速之振動分析量測方法。 軌道維修常見的工項,是透過一條長弦進行軌道橫向和垂向正矢值量測,本研究針對橫向之左軌和右軌正矢值提出精準計算,並精確推導垂向正矢值函數,依推演結果,建立可供查詢垂向正矢值之線圖,呈現與斜率差值及曲線長度之比例關係,進而推導垂向正矢值近似方程式,並探討非對稱弦長之量測方法;研究結果顯示,當以10米弦長量測半徑小於300公尺之橫向圓曲線時,內側軌和外側軌之正矢值差異宜予以考量,在軌道設計標準內,由拋物曲線形成之垂向正矢值,以10米弦長量測最高可達30公釐,以5米弦長量測最高可達7.5公釐,軌道線形之容許偏差應基於該等正矢值,以正確

執行軌道檢查。 為分析道岔在岔心附近軌道線形,本研究提出V形、U形、和S形函數,而翼軌和鼻軌之間隙,則得以方槽、單斜槽、或雙斜槽不平整函數描述,考量車輪之尺寸以進行軌跡分析,鼻軌之磨損和研磨亦予以詳述,模擬車輛行經該函數建模道岔之車輛垂向振動,研究結果顯示,將S形軌道線形函數和雙斜槽模型函數組合,可適用於岔心區域之道岔幾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