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會大宗資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中華科技大學 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謝宗榮所指導 藍崧榮的 建築工程碳足跡統計分析研究 -以陽明山某住宅新建工程案為例 (2021),提出工程會大宗資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命週期、碳排放量、碳排放係數。

而第二篇論文開南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法律碩士在職專班 林麗真所指導 紀昆旻的 公共工程契約實作數量與價金關係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契約、工程、數量、價金、調解、民事訴訟的重點而找出了 工程會大宗資材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工程會大宗資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築工程碳足跡統計分析研究 -以陽明山某住宅新建工程案為例

為了解決工程會大宗資材的問題,作者藍崧榮 這樣論述: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國際上許多企業己開始被要求碳揭露、產品開始被要求碳標籤,國際企業也被賦予環保的責任,許多消費者也被教育成為監督環境的環保尖兵,節能減碳行動也已漸漸成為國際企業之主流方向。儘管在建築產業的碳揭露工作尚未普及,但也處於蓄勢待發的階段。本個案研究採用的是量化研究方法中的個案研究法,以個案分析法為工具,並實際依工地工程日報表紀綠及廠商請款數量計價單及施工圖說進行比對,配合工程實務經驗,以工程界實務應用可行之方法條件,彙整本案例工程結構體工程、非結構體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之大宗材料,加以評估比較後,再依據"建築產業碳足跡服務平台"ABRI-LCC(Life Cycle Inventor

y Carbon Database System of ABRI)資料庫之初級資材碳足跡資料庫P-LCC,整理應用相關資料庫系數,統計案例工程整體生命週期從搖籃至工地階段之碳排放量,進行研究並撰寫研究成果結論。本論文以陽明山某別墅住宅新建工程案為例,統計出結構體工程碳排放量約為361681kgco2e(71.03%),非結構體工程總碳排放量約為67449kgco2e (13.25%)及山坡地之水土保持工程之碳排放量約為80091kgco2e(15.73%),本研究標的之總體碳排放量約509221kgco2e(100%);進行單位化co2e排放量體研究,依據本研究統計數據分析,單位每平方公尺碳排

放量約為982 kgco2e,每坪碳排放量約為3243kgco2e;由以上統計結果分析,山坡地住宅新建工程會比一般非山坡地住宅新建工程多一項水保工程設施,水保工程碳排量會佔總工程之總體碳排約15.73%,總體碳排放量又以結構體71.03%為多;經由本研究統計結論,其減碳熱點是可預期的結果,鋼筋混凝土是屬高耗能資材,因此將來建築產業如何將這些高耗能碳排資材替換為低耗能碳排資材、降低碳排放量等,將是各大企業與國家政府首要重中之重的任務。

公共工程契約實作數量與價金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工程會大宗資材的問題,作者紀昆旻 這樣論述:

一個社會的運作、經濟的活動,以及民眾生活所需之各項公共設施,皆有賴政府推動的公共工程建設,公共工程投資亦為國家經濟建設之基礎,故推動公共建設計畫一直是政府施政重點之一,有效執行公共建設,不但帶動內需市場與產業發展,對台灣整體經濟持續成長至關重要。最新政府公開採購業務統計資訊《109年政府採購執行情形》109年全國各機關辦理逾10萬元之採購案件,決標案件總計202,319件,決標金額總計1兆7,817億餘元,109年公共工程類決標計44,214件,件數比率21.85%,金額達新臺幣6,409億元,佔總決標金額35.97%。近幾年公共工程件數雖僅佔2成,但其所占金額占比達3成5,顯見公共工程在政

府採購中比率中佔有高位,而社會經濟建設除了政府投資外,民間的參與是相輔相成的,亦是不可或缺的,而民間廠商的參與所謂無他,主要就是賺取其生活所需及額外之利潤,以供其企業及員工之生存與運作所需,而民間廠商參與公共工程之價金為其關鍵。依採購契約要項第31點第1項第2款:「契約價金之給付,得依實際施作或供應之項目及數量給付。」契約價金又與施作項目及數量密不可分,故有探討之間關係之必要。價金支付通常區分總價結算及實作實算等2種,而實作實算較無履約爭議,惟總價結算之數量與價金常有爭議,此等民事糾紛之核心多重在契約本身,於契約未明或雙方觀念落差之處且經雙方協議仍處理未果之處,而衍生後續爭議處理之調解及民事訴

訟等行為,若加以探討及推廣應可降低紛爭頻率,也將減少司法資源之浪費,故探討數量及價金之關係實屬必要。本文首先分別從政府採購法令及契約概念導入,分析各類契約、實務執行及爭議處理模式,進而比較異同之處,再擷取異同間之關鍵要素,將履約過程,就行為人客觀上之行為及主觀上之真意,藉以分析出其間之差異,並就相關案例輔以解析其區別。最後,本文提出如何對應契約中數量與價金不同情事以及後續之建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