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東畢業門檻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黃邦寧、耿筠所指導 陳蓬桐的 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在高等教育創業教育之影響力:以我國大學生為例 (2017),提出嶺東畢業門檻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創業家職業地位、創業教育、創業態度、職業地位、職業聲望。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 王建智所指導 俞瑋婷的 發展以數據為基的分析架構於實習推薦模式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校外實習、關聯規則、決策樹的重點而找出了 嶺東畢業門檻查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嶺東畢業門檻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在高等教育創業教育之影響力:以我國大學生為例

為了解決嶺東畢業門檻查詢的問題,作者陳蓬桐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係以我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內教育當局推動大學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之影響力。經探討相關文獻,並廣泛蒐集有關創業教育、職業地位認知與創業態度等資料,建構「大學創業教育對大學生職業地位認知與創業態度影響」之調查問卷,問卷初稿經專家審題後進行預試、經修訂完成後進行施測。並選擇教育部2013至2016學年度核定補助「大學院校創新創業紥根計畫」創新創業中心之示範學校,本研究選擇其中四所屬性、推動方向、投入資源相近大學之800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回收有效問卷511份,據此分析創業教育參與、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與創業態度等變數之間的相互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創業教育參與正向影響

大學生之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且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亦正向影響大學生之創業態度。換言之,創業教育政策之目的乃期望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參與程度以提升創業態度,而「創家業職業地位認知」亦具有顯著性的中介效果。建議未來推動創業教育政策,應強化創業家職業地位認知之提升,以形塑創業家之社會地位,繼而激勵學生實踐創業行為。

發展以數據為基的分析架構於實習推薦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嶺東畢業門檻查詢的問題,作者俞瑋婷 這樣論述:

  隨著教育普及與產業結構變遷,產學落差導致多數學生就業力不佳。教育部要求大專院校開設實習課程,改善就業力問題。專業能力是否符合職務需求,是影響實習成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提出科學化以數據為基的評估機制,透過實習成效與專業能力表現,發展實習推薦模式。本研究 根據系所畢業發展將實習職務分成 N 類,整合 CART 與 MSApriori 演算法建立預測規則,透過預測使用者在各類實習職務選擇後的成效,由高至低進行職務推薦排序。實證分析以某校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97 至 102 學年入學且完成實習課程的學生為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實習職務專業科目 能力表現會影響實習成效,其中以 Production s

ystem 與 Information system 最具影響力。使用者 根據推薦進行實習職務選擇,有 82.12%機率可獲得預期甚至更好的成效。本研究開發使用者介面提供查詢實習職務推薦排序,學生與校學也可以利用分析結果進行職務訓練課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