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重光寫的 客家文化述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大學 音樂學研究所 沈冬所指導 蔣浩然的 再探校園民歌——以唱片音樂學、華語語系為視角 (2019),提出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校園民歌、華語語系、唱片音樂學、抒情傳統、中國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洪淑苓所指導 劉建志的 認同與權力——當代臺灣創作型歌手流行歌曲研究(1980迄今) (2017),提出因為有 臺灣、流行歌曲、認同、權力、文體、創作型歌手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客家文化述論

為了解決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問題,作者謝重光 這樣論述:

客家研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程。如果從清嘉慶年間徐旭曾的《豐湖雜記》�算起,學者對于客家源流的思考已有兩個世紀的歷史。而20世紀30年代羅香林出版《客家研究導論》�,對客家人和客家文化作出系統的論述,至今也已有70多年。經過了如此漫長的研究歷程,客家學的論著真可謂汗牛充棟,而關于客家人的來源、發展、分布,以及客家文化的種種表現,客家精神的種種特點,參與述說者人數之多,各家意見之紛紜多歧,在各門各類的學術研究中也是罕見的。這種現象,從積極的方面觀之,可以說客家研究在學術界蔚為大觀,成為一門顯學;但從另一方面觀之,也可以說客家研究至今尚未成熟,在研究對象、範疇、理論、方法,以及史料的發掘、整理、運用

方面都還有待作出更大的努力。 本書試圖在客家研究已經取得豐富成果的基礎上,特別是在著者本人十幾年客家研究已有心得的基礎上,對于目前客家學界存在的主要分歧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于本人十幾年的研究心得和成果進行一次總結,比較系統地闡述自己關于客家人、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一家之言。 謝重光,歷史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文化所所長,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宗教研究所教授,福建省社科聯委員。先後獲得過中國圖書獎及教育部,福建省等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十余次。多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福建省,教育部人社科項目。已出版學術專著19部,發

表學術論文二百余。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有重大貢獻的專家稱號和津貼。 導論 一 客家學的奠基及其局限 二 當前學界關于客家源流的主要爭論 三 民族和民系多元一體理論觀照下的“客家”界定 四 從不同層面觀察和認識客家文化 上編 客家民系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章 客家形成之前華南的社會變遷與民族格局 第一節 六朝至唐初華南溪洞社會的緩慢變化 第二節 唐代對華南溪洞社會的經略 一 南選的推行與變化 二 地方首領世襲刺史制的終結 三 地方官加強禮樂教化 第三節 五代閩國對福建的開發與福佬民系的形成 一 人口和社會結構巨變,民族融合加

速進行 二 漳、泉密切互動,福佬民系最終形成 第四節 盤瓠蠻的南遷與畬族的形成 一 盤瓠蠻的南遷 二 畬族的形成 第二章 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一節 唐安史之亂後北方、江淮人民的南遷 一 安史之亂階段北方和江淮人民的南遷 二 唐末至宋初贛南、閩西接受移民的情況 第二節 汀州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三節 “汀贛賊”的活動與客家民系的孕育 第四節 客家民系在南宋的初步形成 第五節 客家形成初期中心地域在閩西 第三章 客家民系的發展壯大 第一節 客、畬聯合抗元與畬族融入客家——客家民系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一 文天祥、張世杰領導的畬漢人民保宋抗元

斗爭 二 元初畬漢武裝的反抗斗爭 三 元代中後期畬漢人民的反抗斗爭 四 族群互動中客家民系的發展 第二節 明代的畬、客融合與客家擴張——客家民系發展的第二次高潮 一 “征瑤”和“撫瑤” 二 南贛巡撫的設立 三 王陽明的剿撫功業及其心學在畬、客融合中的作用 四 粵中的畬、瑤、客家融合 第四章 明清時期客家人的對外拓展 第一節 客家向閩南的推移及其與福佬民系的接觸——附論土樓的起源與演變 第二節 客家人向台灣、四川、東南亞、贛北和浙西南的遷徙 一 移民台灣 二 移民四川 三 移民東南亞 四 移民贛西北 五 移

民浙西南 第三節 客家移民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廣東西部及廣西和海南——附論“客家”稱謂出現的時間 一 唐雍乾時期客家人向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及廣西的遷移 二 土客斗禍及客家人大舉遷入廣東西部、廣西、海南 三 關于客家稱謂正式出現問題的討論 第五章 台灣客家史的幾個問題 第一節 汀州客、漳州客與潮籍移民中的非客家人 一 汀州客對台灣開發的貢獻 二 若干漳州移民的族群屬性問題 三 潮籍移民的族群屬性問題 第二節 台灣閩、客族群建立和諧、合作關系的基礎與途徑 一 義民問題 二 客家運動 三 建立閩、客族群和諧、合作的基礎與路徑 下

編 客家傳統文化探析 第六章 客家傳統產業 第一節 山地農業和山林副業 一 耕種山田 二 經濟作物種植和山林副業 第二節 礦冶業 第三節 手工業 一 織布業 二 絲織業和棉織業 三 造紙業 四 刻書業 第四節 商業 第七章 客家宗教與民間信仰 第一節 巫道結合的客家道教 一 神仙道教的傳入和衰落 二 贛南的民間道教 三 閩西的民間道教 四 粵東、翻北的民間道教 第二節 客家民俗佛教 一 客地的正統佛教 二 客家民俗佛教 第三節 客家民間信仰 一 贛南客家雜神 二 閩西客家雜神

三 翻東客家雜神 四 客地各片共同的雜神 五 石崇拜和樹崇拜 第八章 客家山歌源流探析 第一節 情歌是客家山歌的精華,其本質特征是鄉民原始的生命力緊緊擁抱生活本身 第二節 客家山歌的文化淵源 一 此前關于客家山歌淵源諸說 二 客家山歌根在客地 第三節 客家山歌形成的時間 第四節 客家山歌之河中的兩座波峰 一 太平天國歌謠 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閩翻邊蘇區革命歌謠 第九章 客家形成崇文重教風氣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客家崇文重教風氣舉證 第二節 客家民風由“野”向“文”的轉變 一 宋元時期客家民風的基本特征 二 明中葉後

閩西、翻東客地文教的進步和民風的丕變 第三節 推動客家民風轉變的關鍵因素 一 官師的推動 二 理學的傳播 三 宗族的作用 第十章 客家人文性格與客家文化特質芻議 第一節 客家人的人文性格 第二節 客家文化類型與特質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是由眾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構成的。地域文化呈現著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共性,又以它們各自鮮明的個性,使中華民族文化更加異彩紛呈,璀璨奪目。就以漢族地區的文化來說,費孝通先生曾指出,漢族地區經濟文化古今一貫的特點,就是“基本的同一性和不同地域特色相輔相成”。 閩文化正是

這樣一個體現著中華文化精神,又具有鮮明八閩山海特色的地域文化。 福建別稱“閩”,位于祖國大陸東南沿海。東臨台灣海峽,西枕武夷山脈;三面與浙、贛、粵依山為鄰,一面與台灣隔海相望。山海兼備的特殊地緣和豐富而復雜的歷史環境,塑造了燦爛多彩的閩文化。 上古時期,閩地的原住民,是南方土著百越族的一支閩越族。首見于先秦古籍的“閩”和“七閩”之稱,當泛指這些閩地土著。這些“善舟船”的閩越人所創造的閩越文化,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也同諸越文化產生交融,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閩越國時期發展到輝煌的頂點。閩越文化是閩文化的源頭之一,對閩文化的底層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漢晉以降,特別是唐宋時期

,北方漢人以多種形式,大量地向偏安東南一隅的閩地遷徙,漢人和漢化的閩越人成為主要居民。閩文化承襲中原文化,並在漢越文化交融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唐以後閩地漸次開發。唐設福建經略使,史上首見“福建”之稱。迄至宋代,曾被視為瘴癘、蠻夷之地的福建,其社會經濟已進入國內最發達地區的行列,閩文化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在人文、科技等眾多領域,蔡襄、朱熹、鄭樵等名人輩出;閩學集濂、洛、關三學之大成,把儒學推向極致,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 南宋設一府五州二軍,八個二級政區的格局相沿至明代,因而史稱“八閩”。元代設置福建行省,為福建稱省之始。隨著宋元時期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

閩文化以新的氣度,與來自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歐洲各地文化不斷交會、踫撞。這種中外文化的交會與踫撞,在近代又集中出現一次,閩文化表現出更為成熟的開放、兼容的氣度,並造就了嚴復等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驅。閩文化在形成期,經歷了北方移民漢文化與閩越土著文化的交融,在後來的發展中,又經歷了兩次漢文化與海外異質文化的集中交會、踫撞,這些都對閩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個性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 大規模移民所產生的文化播遷、文化交融,是閩文化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它不僅表現在北方南遷移民所帶來的決定性影響,而且表現在明清時期福建向東、向南的大量跨海移民,閩文化隨之播遷台灣,並輻射東南亞華族社會,福建因此

同台灣和東南亞各地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由于歷史上的移民遷徙、漢越融合、經濟發展、對外交往和自然環境等諸多原因,閩文化在形成發展中,逐漸出現了內部次區域性的相對差異。這種相對差異,表現為漢民族中形成不同民系,或稱族群,在方言、習俗以及社會心理、人文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點。事實上,地域文化內部的次區域性相對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只是閩文化的情況較為復雜。毗鄰的廣東,漢族有廣府、潮汕、客家三個民系,而總人口比廣東少一半的福建,則至少有五個漢民系。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次區域民系文化並不是相互隔絕的,相互的文化交融、互動一直在進行中。更重要的是,這是閩文化總體一致中的相對差異,差異沒有使次區域文

化脫離閩文化體系,反而是豐富了閩文化的內涵,使其元素、形態更加繽紛多彩,閩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也更顯出其獨具一格的地域色彩。 福建的閩文化研究素有傳統。最早的研究,可上溯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1926年廈門大學顧頡剛等人的“風俗調查會”,1930年福建協和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前身)的“福建文化研究會”及其創辦的《福建文化》季刊,開啟了福建地域文化研究之先河。 福建的閩文化研究形成熱潮,則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的歷史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閩文化研究新作不斷,成果迭出。當時出版的專著,除單本著作外,輯為叢書的有“福建文化叢書”、“福建思想文化史叢書”和“客家文化叢書

”等。其時,改革開放在東南沿海形成大潮,台灣海峽兩岸關系正在發生變化,福建面臨著新的機遇。就文化和社會經濟的互動關系而言,這時期的閩文化熱,可以看做是此時福建社會經濟與文化互動的一種結果。福建經濟的發展,為地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地域文化的繁榮,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創造了良好的軟環境。“閩學”熱、“閩南文化”熱、“客家文化”熱和“媽祖文化”熱的出現,都是典型的例子。就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來看,文化自覺的出現和不斷的探究,也是文化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因。“閩文化”是怎樣一種文化,怎樣的“一方水土”,育出怎樣的“一方人”?福建的經濟發展中有哪些文化因素?這是人們在社會經濟變革

中,對文化的一種必然追問。所以,福建90年代以來的地域文化熱,有其深刻的原因。 進入21世紀,閩文化研究隊伍進一步擴大,青年學者迅速成長,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研究在向新的層面深化。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基于推動閩文化研究和普及地域文化知識,為發展地方社會經濟文化服務的目的,自2001年起,連續數年組織了八場全省性閩文化系列學術研討會,前後參加研討會的有省內外包括台灣地區的學者、文化工作者五百多人次,出版了“八閩文化研究叢書”論文集7部11冊。2004年又設立“閩文化系列研究”課題,力圖在福建省學界已有研究基礎上,對閩文化作進一步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現在付梓的“閩文化系列研究”套書,即為

此項課題的研究成果。 本系列研究除對閩文化作全面的綜合性的專論外,還對五個次區域民系文化和一個少數民族文化分別進行整體性的研究。我們期望這種把區域文化事象視為相互聯系的有機系統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對閩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會有所推進,對地域文化知識的普及也有所裨益。令人高興的是,2007年6月,福建經文化部批準設立了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是福建地域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在促進新一輪的福建地域文化研究熱潮的到來。 閩文化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也是一個當代文化概念。如何把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具有現代文明的閩文化,既是個實踐問題,也是個

理論課題。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里,在閩文化的再出發中,無論實踐或者理論,我們都會有新的更多的創獲。 何少川 2008年秋

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靈魂家家〈為你的寂寞唱歌〉
12/31正式發行
12/25-27電台首播
12/27數位音樂上架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誰為你的寒心點燈?
如果在冬夜一個女人,誰為你的寂寞點歌?
如果在冬夜,八方寂寞都能找到一個靈魂的中途之家
以木吉他添火
圍著家家
為你的回憶取暖 為你的寂寞唱歌...

這麼冷的2013, 這個冬天還好有一個家家。

靈魂家家〈為你的寂寞唱歌〉


你還記得上次,是什麼時候為你的寂寞唱過歌?
是必須有這樣的一首歌,有一個對你無所求的人,唱著對你無所求的當下,才知道你一個人如此巨大的荒涼,必須被這樣一個卑微的巨大包圍著。

朋友啊,你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嗎?我們習慣讓高亢的女聲陪伴我們,彷彿我們的悲傷一定是不容分說的。

不知不覺我們就太習慣那些高亢,彷彿即使是淺灘,也硬要讓自己滅頂。但寂寞不是這樣的啊,它太長久,長過了你的一輩子,於是它需要有這樣一首歌,有這樣的吉他思考,讓它還能模擬它當初還是木頭的樣子,也必須像家家這樣釋然地唱著,好像在你耳邊訴說,你才知道它的如影隨形,才知道你一個人如此巨大的荒涼,必須被這樣一個卑微的巨大包圍著。你也才因此知道,吉他想待在他的木頭魂裡,而你有時也勢必要獨行,這世界是這樣運轉的,如此才有可能互相陪伴得長久一點。

是必須有這樣的歌,有一個對你無所求的人,唱著對你無所求的當下。愛情從不是解藥,既作為一個人,是無法逃避寂寞的,謝謝保卜的吉他、家家的歌聲、瑪莎的製作、張簡君偉的詞曲,讓你的寂寞終於不再被你排擠,如同你排擠自己。

文-馬欣



五月天瑪莎音樂總監製作/保卜吉他同步演奏/靈魂家家同步錄音
為你的寂寞唱歌 (Studio Live)
Author [詞曲]:張簡君偉

或許你還會哼著 幾年前的一首歌
片段動人的歌詞 依舊記得
也許你還沒忘了 最應該忘記的人
緣份總讓幸福變得曲折

生命有幾個過客 會帶走你的天真
愛過幾個錯的人 才能夠完整你的人生

你的寂寞在唱歌
是否曾偷偷想起不敢想的人
你的快樂不快樂
勉強的笑容看得出來你累了
情歌動人也傷人
聽到心碎成幾片 還是捨不得
我不是你愛的人
還是願意為了你的寂寞唱歌

我的心不疼不疼
心甘情願在你的寂寞裡受困
有個愛著你的人
遠在眼前只為你的寂寞唱歌


*******************************************************************
為你的寂寞唱歌
鈴聲代碼 824036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簡碼
遠傳電信:請上遠傳900網站依照指示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
威寶: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
PHS:手機直撥500→按1 輸入歌曲簡碼


家家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MyLove

再探校園民歌——以唱片音樂學、華語語系為視角

為了解決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問題,作者蔣浩然 這樣論述:

目前,學界雖已出現了多篇校園民歌的研究論文,但其切入的角度多為社會學層面的「民歌運動史」或文學層面的歌詞研究,而缺乏對於唱片維度的深入探討。但唱片公司的介入在民歌作品經典化的過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與此同時,在解嚴後臺灣社會「告別中國」的情境中,民歌因其文本中流露出對中國大陸的鄉愁,而常常陷入「政治不正確」的處境,並出現了對民歌「風花雪月」、「貧血」、「缺乏對體制的反抗」之攻訐。但這些論述其實忽略了民歌作為「華語語系音樂」所蘊含的在地性,也忽略了「風花雪月」可能帶來的抵抗潛能。 鑒於此,本文以唱片音樂學和華語語系的論述框架對校園民歌展開再研究。一方面,對民歌唱片之生產、文本、接受三個

層面展開論析,檢視唱片與音樂、人和社會文化的互動。另方面,呈現唱片文本中國性、臺灣性交織的複雜狀態,並以「深層的中國性」為著眼,考掘「風花雪月」背後的文化傳統與抵抗潛能。另外,本文對民歌唱片的接受研究不僅涉及臺灣本土也延伸至中國大陸。 本文發現,唱片公司對校園民歌存在著清晰的產品圖像,並由此發展出一套特色的產製策略與推廣方式。唱片文本儘管被建構出強烈的中國性,卻是在地的、異質的中國性,且已經呈現出一定的臺灣性表達。至於「風花雪月」的特質,則可視作是中國文化史上的「抒情傳統」在七○年代臺灣現場的回聲,一方面繼承了溫柔敦厚、童心、性靈的美學特徵,另方面仍蘊含著對黨國體制、父權結構、資本主義、

美/日新殖民主義等的抵抗潛能。此外,在實際聆聽過程中,臺灣聽眾未必將文本結構中的中國性與地理上的「中國」做連結。而民歌在中國大陸的接受,儘管受到了主流/官方文化的政治收編,卻也通過溝通媒介與文化資本的角色,與中國大陸的社會文化、流行音樂工業以及兩岸地緣政治展開豐富的互動。

認同與權力——當代臺灣創作型歌手流行歌曲研究(1980迄今)

為了解決山地 情歌 我們 都 是 一家 人的問題,作者劉建志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1980年以降臺灣創作型歌手及樂團的流行歌曲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認同與權力為研究核心論述,聚焦鄉土認同、國族認同、社會事件參與相關之歌曲。論文中提出流行歌曲文體論,以有別於書面文學的研究方式探索流行歌曲此「複合性文體」之「音樂時間」、「共時結構」、「口語文化」等特質,並以此美典型式研究流行歌曲之創作。除了建立流行歌曲此一文體的研究方法之外,全文以主題式研究流行歌曲的文學與文化問題,並建立流行歌曲在文學學門中可能的研究範式。第二章概略式勾勒流行歌曲與社會脈動之關係,並討論各時代歌曲評價升降之變因。接著從文體角度討論流行歌曲之文體變遷現象,再以解嚴後的文化情境思考流行歌曲的認同狀態,並

置入後現代的文化圖景中思考當代流行歌曲認同的多元、流動,最後討論當代流行歌曲重要的音樂產業事件:從類比時代到數位時代的變遷。第三章以流行歌曲各自表述的鄉土認同為主,自流行歌曲的詞、曲、概念專輯的脈絡中,展現有別於書面文學的鄉土文化認同型態。不同母語的創作者所關懷的鄉具備各自形貌,不論是現代化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草根性民俗、傳統信仰、客家村落具體而微的變遷、原住民由部落到城市的遷徙、乃至於沿著音樂律動、語系而擴展的語系之鄉。流行歌曲承載不同族裔文化的思想、世界觀,以各種不同語言、音樂型態創作各自表述。第四章以「歌詞現實主義」(lyrical realism) 思考當代臺灣抗議歌曲與社會運動、官方

體制、國族認同之關係,並引進葛蘭西文化主導權理論,討論「抗議歌曲」之結構、消費、認同等要素。國族認同部分,以具體歌手的作品、言論、事件探討流行歌曲與中國政治事件的查禁、縫隙、生存、抗爭等不同狀況。重要的是,流行歌曲的即時性,比許多書面文學更快傳播、反映當代局勢,更回應了本文欲提出的流行歌曲特質:「有機」與「能動」。第五章研究臺灣流行歌曲的語言權力關係,首先以金曲獎分合狀況為研究對象,得出的結論是:金曲獎的獎項分立,目的是為了獎勵多元文化,雖晚於社會接受多元文化的進程。然而,此獎項分合的目的,卻也可能造成非強勢語言的邊緣化。接著探討臺灣流行歌曲團體「新寶島康樂隊」的「臺灣製」精神,其以流行歌曲為

創作文體,在此文體的詞、曲、乃至於專輯中,都象徵了多元族群在寶島上的共生狀況。更重要的是,以「混融」、「並置」、「多語」的音樂表現方式,也成為金曲獎典禮表演、總統就職典禮的重頭戲。此有政治認同、文化記憶等面向上的意義,而多語的表演方式,同時可能意味著尊重多元、收編等不同層次的意義。流行歌曲在這些場合並未缺席,纖細而敏感地表達了臺灣各語言的權力關係。本論文嘗試以上述角度研究流行歌曲的文學與文化議題,並試圖提出一種適合此一文體的文學研究方式,此為本文的主要創獲。流行歌曲以其複合性的文體特質,展現了其他文體未具有的特性,在當代文學的研究範疇中,應該還有許多可供挖掘的地方。在文化研究方面,本文試圖引進

文化工業理論、文化主導權理論、文化記憶理論、文化認同理論、乃至於探討類比與數位的認知結構差異,討論流行歌曲在各個主題中如何反映該時代的現象,呈現該時代的氛圍,並呈現後現代多元、流動之認同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