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思手帳電子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寄思手帳電子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傑森‧莫克斯基寫的 下一波數位化浪潮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小山昇の超速仕事術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日曜日に誕生日や結婚記念日の該当者をPDA (電子手帳)のデータベースから ... 相手を誉めるが、人から良く思われたい気持ちが先になると、とたんにペンが止まります。

國立交通大學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劉紀蕙所指導 許建聰的 香港八十年代的文化戀物:以梅艷芳現象為例 (2018),提出寄思手帳電子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梅艷芳、戀物、欲望、焦慮、替代、本土、九七回歸、明星接受、分裂、身分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龔顯宗所指導 林翠鳳的 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 (2008),提出因為有 捲濤閣詩草、日治時期、漢詩、施梅樵、鹿江集的重點而找出了 寄思手帳電子版的解答。

最後網站和手帳2023-則補充:精選「手工手帳本、互動月曆、電子手帳」迎接新的一年,ランキング】和気文具で人気 ... 寄思手帳- The Moment 匆匆/ 非實體商品,KOKUYO JIBUN 2023手帳DAYs (A5變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寄思手帳電子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一波數位化浪潮

為了解決寄思手帳電子版的問題,作者傑森‧莫克斯基 這樣論述:

人類進入「全數位生活」的最後拼圖!   人類的其他媒體──音樂、電影、電視、新聞等──都已經完成數位化,唯獨書本仍以印刷狀態為主流。 2007 年,亞馬遜 Kindle 與蘋果 iOS 作業系統接連推出,再加上雲端科技的發展,讓「書本」這個類比資訊最後的堡壘,終於也出現裂縫。   借鏡網路擴散的普及速度,作者預言在 2016 年時,半數的閱讀人口都將擁有電子閱讀器,電子書不僅蔚為閱讀的主流,改變人們傳遞知識的方式,更將顛覆我們所熟悉的生活方式:   紙本書會不會消失殆盡,從此家中不需再有書櫃?   閱讀不再是孤獨與私密的活動,而是社群行為?   當每本書都透過網路彼此連結,會不會出現 F

acebook 版的閱讀平台?   世界各地的學生將能即時分享與討論,因此重塑學習和教育的方式?   當人們走入「全數位」生活,失去人際接觸、擁有某項事物各代表什麼意義?   但作者提醒我們,在擁抱便利科技的同時,往往也失去了靈魂的溫度。我們再也不能在書頁中夾著前男友或前女友寫的情書,送書給親友也無法在頁上題字,可能永遠失去老書所散發出的霉味,圖書館裡也不再會有館員向我們推薦好書。   身為報社工人之子,又是 Kindle 第一線開發者,作者站在紙本與數位的交會點,將下一波數位化浪潮的美麗與感傷都真切呈現。本書談論的不僅僅是數位閱讀,而是為我們描繪未來生活的樣貌。 趨勢推薦(依姓名筆畫排

序)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傅瑞德(潑墨數位出版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   董福興(汪達數位出版創辦人)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身為電子書先行者的莫克斯基……對未來的電子書閱讀行為做了一些極具啟發性的預測……極具想像力……(本書)內容觸及了許多細節,可以提供關心閱讀的讀者及內容生產提供者,作為參考,值得一讀。──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對於本書,我最推崇的是描繪「電子書讀者行為」的這個部分,這也是其他相關書籍中比較少提及的地方。對讀者行為改變的探討,可以解釋從紙本到數位閱讀的世代交替,那種抵抗和好奇交織糾結的態度……本書也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方向,甚

至可以解答一些長久橫亙於讀者心中的問題。──傅瑞德,潑墨數位出版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   電子書不是為了終結「書」而生,而如活版印刷一般,是為「書」開創更廣泛的影響與發展的可能。所有鍾情閱讀的人,都該透過本書遙望電子書迎來的新世界。──董福興,汪達數位出版創辦人   本書巧妙融合業內人士的親身故事、詭譎的分析與高知識含量的推測,討論當今我們這個全力加速前進的數位時代。敘事手法極富魅力,應能廣獲讀者青睞。──《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我可以為這本書寫下幾千字的讀後感,但事實上我的感想遠非這枝禿筆所能形容。本書價值無與倫比。我們甚少有機會聆聽推動電子書革命的先鋒

述說心路歷程,而一同參與、強力反對某些論述的做法則是相對新穎。──未來圖書部落格(Futurebook)   莫克斯基預見了一些具體的創新,既有趣又極富想像力。──美國科技部落格付費內容(paidContent)   這是一本挑釁意味濃厚的書。──科克斯書評(Kirkus) 作者簡介 傑森‧莫克斯基(Jason Merkoski)   報社工人之子。傑森.莫克斯基是一名開發經理、產品經理、亞馬遜的第一位技術傳道士。他協助發明當今電子書所使用的技術,也是前三代 Kindle 裝置開發團隊的一員,每一台他都經手過。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接受理論數學訓練、在電信界與美國線上零售龍頭的電子商務領

域工作將近 20 年,也與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合作,共同形塑電子書的未來。他是一位數位先驅, 1990 年代就撰寫並出版第一本線上電子書;他也是一位未來學家,同時花時間在西雅圖與矽谷往返,不過他也深受新墨西哥州的高地沙漠吸引,在那裡他會掛起吊床,一邊凝視著空中的雲層,一邊欣賞遠古的岩石雕刻。 譯者簡介 吳慕書   政治大學畢業,曾任職國內、外金融機構、財經與科技媒體,現職為產業研究員。 推薦序》形塑中的未來閱讀行為/何飛鵬 推薦序》從紙本到數位閱讀的世代交替/傅瑞德 推薦序》見證第二次古騰堡革命/董福興 1 緣起 「書籤」簡介 2 書籍的歷史  書籤:在床上看書 3

 電子書的起源  書籤:注釋 4 推出 Kindle  書籤:背包、書包和行李 5 更臻完美:發表 Kindle2  書籤:焚書 6 第一位競爭者  書籤:瀏覽群書 7 閱讀活動的神經生物學原理  書籤:情書——夾在書頁中的祕密 8 為什麼實體書(電子書)永遠無法被取代  書籤:索引 9 終於點燃讀者熱情!  書籤:簽名書 10 蠟製滾筒與技術過時  書籤:二手書 11 煽動革命火焰  書籤:題詞 12 創新者及落後者:出版業的新樣貌  書籤:書店 13 我們的書正移往雲端  書籤:書架 14 Google:臉書版的閱讀平台?  書籤:探索群書 15 全球化  書籤:字

典 16 語言變遷:「當四月帶來它那甘美的驟雨……」  書籤:書頁邊緣捲角 17 教育:紙本或數位?  書籤:書封 18 圖書館  書籤:書蟲 19 微型投影機:電子閱讀器硬體的未來?  書籤:消失的圖書館 20 書寫的未來  書籤:退化中的文本 21 數位化文化  書籤:書已質變 22 閱讀:一門日漸式微的藝術  書籤:注意力廣度 23 結語:數位化的最終疆界 致謝 推薦序 形塑中的未來閱讀行為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這是一位催生 Kindle 的核心成員所寫的電子書誕生之回顧。   這也是一位傳統紙書的重度使用者所寫的電子書轉換使用經驗。   這

更是一位數位行家觀察整個人類的科技生活演進,對未來閱讀行為所做的預測。   這也是一位未來學者對人類未來生活的可能發展,所做的一些分析與預言。   傑森‧莫克斯基(Jason Merkoski),亞馬遜(Amazon)的第一位技術傳道士,在他的投入下,完成了前三代 Kindle 的開發與上市,在這本書中,他首先為我們揭開了 Kindle 的開發與上市過程,其精雕細琢,反覆推敲,不放過任何細節的精神,說明了 Kindle 這一個高度破壞性的商品,為什麼能一擊命中,成為橫空出世的熱門商品,也從此開啟了數位閱讀的新時代,亞馬遜徹底改變了人類知識傳承的方式。   身為電子書先行者的莫克斯基,對電

子書的未來毫無懸念,絕對是人類社會不可逆的必然趨勢,而紙本書未來極可能變成人類懷念的骨董物件,不過對於此一現象來臨的時間,他並未提出預言。   不過我們可以合理推估,當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統治全世界時,就是紙書骨董化的時候,而這個時間極可能是二〇五〇年前後。當二〇〇〇年出生的嬰兒,從啟蒙時就已經活在數位時空中,他們對紙書應沒有太多留念。   全書也對未來的電子書閱讀行為做了一些極具啟發性的預測,例如:雲端書櫃、世界全部連成一本書、微型投影機閱讀器、二手電子書市場會出現嗎?這些都是有趣的話題。   我們的現況是每一個人家中都有一個實體書櫃,儲存了一百、兩百或者一千、

兩千本書,但是未來的電子書閱讀,所有的書架都會移往雲端,不論是 Google 或者是亞馬遜,可以離線也可以聯網閱讀,這是閱讀行為的徹底改變。不過這種改變更大的影響是人類對生活空間的使用也跟著徹底改變,想像一下家中缺乏了書架及書的陳列,只剩下一台 iPad ,不免有悵然若失的感覺。   莫克斯基對未來電子書會本本互相串聯,而將全世界的電子書都串成一本書的預測,也極具想像力。   他認為全世界書籍都電子化而且儲存於雲端之後,所有的書都互為深度延伸解釋,也可以延伸閱讀。當我們從一本書進入,中間提到任何專門知識,都可以隨時連結到另一本書,如果不斷串聯,無形中不知不覺把全世界的電子書都串成一本書,人

們的閱讀,可以在網上無限遨遊。   至於微型投影機又打破現在手持式閱讀器的想像,只要有微型投影機,可以把任何牆面、桌面、平面變成呈現電子書內容的介面,尺寸、大小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調整,這勢必讓閱讀行為再一次進化。   現實世界中,我們購買了紙本書,我們就擁有此一實體書的財產權,如果我們不需要,我們當然可以轉賣,這就是二手書市場。而未來電子書我們也一樣擁有此一權利嗎?   目前所有的電子書販售平台,雖然尚未提供二手電子書的銷售服務,不過本書作者認為,未來電子書市場成熟之後,二手電子書市場也會成立,這無疑是認同購買電子書,不只是購買閱讀權,而且還擁有電子文檔的所有權,這會牽動電子書銷售平台的運

營。   這是一本電子書第一線從業人員對電子書演變的描述,同時也預測了未來的新閱讀行為,內容觸及了許多細節,可以提供關心閱讀的讀者及內容生產提供者,作為參考,值得一讀。 推薦序 從紙本到數位閱讀的世代交替 傅瑞德(潑墨數位出版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   從早期電腦上可以顯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文字」開始,就有人想過把書本在螢幕上重現,並且運用電子媒體的多樣性和即時性創造不同的閱讀體驗。而隨著一九九〇年代初期筆記型電腦逐漸普及,隨身閱讀的電子格式更逐漸浮現在大家的想像之中。   事實上,早在一九八〇年代日本流行的「電子手帳」中,就已經可以看到現在所謂電子書的蹤跡,但由於電子手帳並沒有在日本

以外的地方普及,所以並不算是全面性的革命。但在一九九三年蘋果(Apple)推出第一款「個人數位助理」(以下稱 PDA,這個字正是蘋果發明的),也就是牛頓(Newton),再加上之後的 Palm Pilot 低價版 PDA 問世之後,透過網路接收行動資訊、閱讀從簡訊到大部頭書籍的文字內容,都不再只是夢想。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所謂電子書的印象多半始於大約二〇〇〇年前後「 PDF +筆記型電腦+網路」開始普及的年代,大致上也就是本書作者所謂「一九九〇年代就撰寫並出版第一本線上電子書」的那段時間。   從二〇〇〇年到二〇〇七年之間,是電子書的混沌時期,也就是我常說的「有技術、沒平台」的狀況;除

了還剩少數人堅守的 Palm 平台之外,基本上並沒有適當的行動平台可作為書籍閱讀之用,對於筆劃較多的中文而言,適當的載具可說幾乎沒有。   對於數位閱讀而言,二〇〇七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當年度有兩項最重要的產品問世:亞馬遜(Amazon)的 Kindle 電子書閱讀器,以及蘋果的第一代 iPhone 和 iOS 作業系統。 iOS 平台後來衍生出了 iPad 平板電腦,成為重要的行動閱讀工具之一,這已經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歷史;而 Kindle 則奠定了電子墨水(e-ink)閱讀器的產業標準,也讓亞馬遜得以延續全球線上紙本書店龍頭的氣勢,藉由 Kindle 建構起整合了出版、通路、電子商務的

數位閱讀生態系統,也成為各家電子書業者(包括蘋果在內)所仿效的目標。   本書主要著墨的,就是 Kindle 誕生之後對於整個數位閱讀市場的影響。如果作為閱讀者的您,對於 Kindle 在上市之前的源流、上市之後的改變、對於周遭市場的影響,以及對於電子書讀者行為在 Kindle 問世之後的改變想進一步了解的話,本書非常值得參考。   對於本書,我最推崇的是描繪「電子書讀者行為」的這個部分,這也是其他相關書籍中比較少提及的地方。對讀者行為改變的探討,可以解釋從紙本到數位閱讀的世代交替,那種抵抗和好奇交織糾結的態度,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電子書發展多年以來,在亞馬遜生態系之外仍未成為商業市場的主

力之一。   如果您想了解的是以亞馬遜為中心的電子書市場,從印刷時代至今的一些出版軼事,以及新舊時代之間的一些思考,像是「電子書內容究竟有沒有二手市場」、「電子書作者如何題贈詞給讀者」,或是「實體書店是否應該擔心電子書發展」等等,本書也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方向,甚至可以解答一些長久橫亙於讀者心中的問題。   數位閱讀與出版都有很多觀察的角度,像是作者、出版者、讀者的觀點,製作技術和格式的觀點,靜態與互動形式的互補與對立,最適合現今的商業模式,理想的行動閱讀平台,如何創造紙本時代所沒有的雙向閱讀和溝通體驗等等。而任何一本書都無法單獨探討所有的角度,本書也是如此。   如前所述,本書在幾個角度上

有非常詳盡,而且具有啟發性的探討。如果您對於數位出版領域有興趣,必定會在讀完本書之後,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疑問與好奇。   我先前出版過的拙作《一個人的出版史》便可作為延伸閱讀的書籍。有別於本書側重於 Kindle 與電子書發展的關係,《一個人的出版史》則以二〇〇〇年以來從數位出版、編輯、實驗,以至於二〇〇七年之後「有技術、也有平台」的環境下,數位出版在亞馬遜之外的國內與國際市場發展為主,非常適合與本書搭配閱讀。   事實上,拙作本身就是一項數位出版的實驗:紙本與電子版同時推出,電子版提供免費下載;在紙本幾乎售罄之後,電子版仍然繼續擔負著傳達和溝通的任務,除了讓讀者能夠繼續取得、作為閱讀參考

之外,也為下一部作品延續觀念與熱度。歡迎您前往下列網頁,免費下載 ePub 3 或 PDF 版本,或者透過拙作與我聯繫,一同討論和推動數位出版的未來。   puomo.co/pubhistory 推薦序 見證第二次古騰堡革命 董福興(汪達數位出版創辦人)   當談論電子書時,大致上有三個方向的見解:   •概念面:為什麼非得有電子書不可?   •技術面:該怎麼讓電子書成真,並且大眾化?   •商業面:如何完善電子書的商業模式,使其能持續發展?   身在台灣,我們所聽聞的消息都屬於最末者。看到亞馬遜推出 Kindle 後,銷量與獲利在全世界節節上升;看到蘋果推出 iPad 後,給電子

書表現帶來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個人作者如何藉由電子書崛起⋯⋯但為什麼要做?又怎麼辦到?這些資訊極少,以至於台灣電子書產業在二〇一〇年後聲音逐漸消退,數年後甚至到了匍匐前進的地步。   商業模式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非營利的電子書計畫——如美國的古騰堡計畫、日本的青空文庫,卻堅實地分別從一九七〇年代與一九九〇年代走到了現在。可見得推動電子書發展的理想,有更重要的文化意涵。   傑森・莫克斯基這本書,正是站在亞馬遜商業面的成功,補足概念與技術上的思考。前半部分,他為 Kindle 的誕生過程揭祕。亞馬遜在產品開發保密上的力道,向來不輸蘋果。你可以明白地看到亞馬遜在建構這場第二次古騰堡革命上,做了哪

些思考,以怎麼樣的方式發現、解決問題,以提供優秀的使用者體驗。   後半則放下 Kindle 的成功,一一為讀者解決疑惑,並且指點出電子書向未來發展的各個方向。從社群閱讀、個人出版、教育應用,以至於書寫與閱讀在數位脈絡下的改變,這些在美國圖書博覽會(BookExpo America)、歐萊禮 Tools of Changes(O'Reilly Tools of Change)、網站典藏計畫館(Internet Archive)的 Books in Browsers 等烽火線上研討會中討論的趨勢議題,作者集大成地整理並且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反映了他所謂的「數位書寫」的改變——以簡單易懂的方式,

讓你一讀就懂。每章文末的「書籤」所談及的各個議題,像是:書店、書的封面、電子書的品質、圖書館⋯⋯更是字字珠璣,直指問題癥結,極為精彩。彷彿融合費夫賀(Lucien Febvre)與馬爾坦(Henri-Jean Martin)合著的《印刷書的誕生》(L'Apparition du Livre),以及威廉・布萊斯(William Blades)《書的敵人》(Enemies of Books),不過將對象換成了電子書。   稱這本書為美國電子書精采十年的濃縮並不為過。在閱讀時,你很容易隨著作者快速的論述大步前進,但你需要把自己拉回一步,細細閱讀關鍵的幾個段落,你會對電子書產生的疑問,這本書都能提出

解答。   讀完以後,你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電子書會是「第二次古騰堡革命」。古騰堡活版印刷術令經院抄本走出書閣,書的普及造成了宗教與知識、產業革命。電子書讓龐大的知識透過網際網路,讓人人都能接觸得到書,透過分享、討論,集體思索,同時帶來的出版機會也讓讀者都能轉化成作者,彼此相繫,真正的變革現在才開始。   但回到在地,我們多少會感覺到些失落。亞馬遜引領的巨大變革並未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繁體中文電子書的數量不多,在閱讀程式(或閱讀器)上的表現仍與紙書有一段距離。取得、閱讀一本電子書也許比在網路書店上訂購一本印刷書還困難⋯⋯我們期盼變革發生之前,也許還得花上幾年的時間重整地基。我希望這本書能讓在出

版、技術產業的人更了解海外的實際發展,一齊面對過往忽略的問題。更希望讀者能對書中提出的想望產生憧憬,以群體的力量推動、加速發展。   這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日本電子書過往也有著規格亂立、表現不理想、書量不多的問題,但在二〇一二年起迅速追趕(亞馬遜依然是推力),現在亦已夯土扎實,得以開展各種可能性。   台灣這些年於各產業上都面對著邊緣化危機,不過出版依舊是中文世界的核心。印刷書不是能輕易全球流通的貨品,但電子書透過網際網路就超越了物理的藩籬。現階段也許不成氣候,但在網路時代,倍速成長、翻轉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那之前,我們依然需要耕耘播種。若這本書促使著你做些什麼,不妨試著找一本中文電子書讀一讀

,或者試著自己寫一本電子書上網分享、販賣。   我們不需要等待未來,而要走向未來。 1緣起 這是一則有關電子書的故事。這是一則有關Google、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古騰堡(Gutenberg)幽靈的故事。它是講述電子書革命的真實故事,即何謂電子書、它們對於你、我、我們的未來和閱讀本身,究竟代表什麼意義。 我很幸運,這場革命一開始就躬逢其盛。我是亞馬遜Kindle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這個小圈子在閱讀領域發動革命,打算改變這個世界閱讀的方式。我是在Kindle仍處於草創階段就加入其中,目標任務是讓所有語言的書籍都能在六十秒內下載完畢。在亞馬遜,我是一名工程師經理、專案經理、產

品經理與傳道士,因此培養出從大格局看待電子書的視野,觀察它們如何被創造、販售及閱讀。 我不僅在這段時間學到所有電子書相關知識,也發明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功能。如果你是Kindle用戶,在這項產品的打造過程中,我曾推了一把。我在亞馬遜待了五年,Kindle的成功遠超出我們所想像,銷售告捷、廣受歡迎,而且的確改變我們的閱讀習慣。我們意圖改變世界,我們也辦到了。 我們發動一場電子書革命。 每當我談及革命,指的不是改變政治或政權那種革命,像恐怖統治或法國大革命;也不是在談論大屠殺和斬首示眾。我指的是社會運動,它們改變我們生活、思考和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好比工業革命或人權運動;我指的是技術革命、科學革命、

社會革命。 當技術和文化碰撞,就產生革命。 電子書革命正在改變閱讀和書寫的所有規則、改變娛樂的方式,也讓我們的文化在電子化的過程中昇華為不朽。電子書的能耐實體書永遠無法企及。現在,你下載一本電子書的速度和打一通電話給朋友一樣快;你可以把圖書館放進口袋裡;可以寄發一千本電子書到一所位於非洲鄉間的學校,無須擔心被隔離受檢、海關、賄賂和糾纏不清的降落傘繩線;你和我可以在相隔大半個地球的情況下同時閱讀一本電子書,而且能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香港八十年代的文化戀物:以梅艷芳現象為例

為了解決寄思手帳電子版的問題,作者許建聰 這樣論述:

懷舊,是主體在現時的社會秩序裡無法達成身分認同時,便轉而往後看,以追尋「快樂記憶」的普遍性心理結構。然而,如何懷怎樣的舊,就是不同文化語境之下產生出來的特殊欲望形態。筆者發現,近年香港媒體呈現出來的懷舊對象都朝向八零年代曾在香港,以及東亞地域紅極一時的明星,以他們作為可供欲望之物,百變女星梅艷芳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二零零三年後,大眾論述賦予梅艷芳香港精神的價值,把它形塑成「香港的女兒」。本文並無意否定梅艷芳在香港的代表性及文化上的意義,然而,若只按今天的某種文化論述,刻意將歌手的形象固定化,而忽略了其在特定脈絡之下跟社會建制、受眾主體以及明星文本三者之間在共構中產生出來的動能,那明星的意義就

只能是一種拜物式的標記,或成為懷舊熱潮下的空洞能指。因此,本論文試圖把梅艷芳文本視為一種動態,意義非一的物,重新審視它如何在八零年代的語境下被生產,以及它如何產生多層次的意義。本論文的工作有三:第一,本論文將以梅艷芳的表演以及媒體對她的報導作為研究材料,剖析梅艷芳文本的特色。第二,本論文認為對明星的形塑無法脫離歷史情境。因此,本文將追問八零年代香港在一個社會脈絡下,梅艷芳出現這樣的想像形態﹖第三,對明星的認同不只來自商品外部的「奇觀」特質,它必定連結著主體的驅力。因此,本論文以為有必要借用戀物的論述,分析主體在身分問題上的內在經驗與梅艷芳文本的關係,並試圖從中發現香港身分認同與身分認同之外的雜

音。

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

為了解決寄思手帳電子版的問題,作者林翠鳳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施梅樵(1870∼1949)生平經歷及其漢詩創作進行主題性研究。全文除首章緒論與末章結論之外,分別鋪陳為生平家族考述、詩壇交遊網絡、文獻搜錄鑑別、文本綜觀類論、特色主題探析五大主述系統。並廣求佚作詩友,分別製成:附錄一「施梅樵佚作彙編」與附錄二「施梅樵往來詩友題名錄」。分述摘要如下:第二章生平家族考述。經文獻閱讀與田野調查綜合整理獲致寶貴資料。其要者如:一、訪得施梅樵位於鹿港的可能住宅,是位於大有街的一棟古宅。目前雖已經破損不堪居住,然其輪廓尚在。二、梅樵家族四代成員(自其父至其孫)的家世背景,透過戶籍記載,建構對詩人家世與生平的真實認識。三、陸續獲致與梅樵有關的寶貴相關文獻,提供足

與書面互補的難得文獻。第三章詩壇交遊網絡。耙梳施梅樵於臺灣詩壇的交遊網絡,釐清在詩社詩會與書房教學二大主脈下並進,累積出一代詩壇祭酒的地位。他同遺老們往來,以漢文教學為業,又勤走於各詩社之間,廣結詩界因緣,交織成其個人在詩壇上的人際網絡,藉此而推廣與傳承其延續漢文的理想。並以其參與的活躍與創作的質量,在整體臺灣詩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梅樵藉由與地方詩社之間頻繁的聯繫互動,以及在歷次全島性詩歌聯吟會中的屢屢膺任詞宗,在臺灣詩壇具有重要的地位。藉由本章反映出日治時期臺灣詩壇為數眾多的民間詩人與詩社,為善不辭其小地結合群體,超越個人,透過漢詩書寫生活化、社群網絡緊密化的建構與加強,展現高昂的堅韌意志

,成就了傳統詩歌在臺灣的巔峰發展。第四章文獻搜錄鑑別。秉持著踏實知見的態度,不厭其煩地進行施梅樵文學文獻的外部與內部鑑別,為文本分析奠定可靠基礎。筆者搜尋施梅樵相關的文獻,尤重文學史料。其知見者含出版/刊與佚作二項。對前者進行版本優劣考察,因知梅樵傳世代表作《捲濤閣詩草》與《鹿江集》在編輯與校勘對等方面,都存在著相當大的修正空間,本論文彙製《捲濤閣詩草》、《鹿江集》之「正誤表」,可為明證。此一事例也突顯出現存臺灣古典文學界文本鑑別的必要性。其佚作亦夥,搜尋所得已彙入本論文附錄一、「施梅樵佚作彙編」,其未得者尚待日後機緣。第五章文本綜觀類論。提出施梅樵重要詩觀:其一、著作的價值意義,正乃是名山大

業,千秋盛事。施梅樵重視歷史評價,也以鄭重的態度創作,勤於鍛鍊。其二、創發的重要推力在於江山之助,並側重神重於形。施梅樵自覺到江山勝景在其創作靈感啟發上的重要性。進一步強調了寫景貴在「傳神」,反對「文貴形似」,主張「神重於形」。再者,施梅樵漢詩風格轉變,可區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大階段。早期施梅樵才氣充沛,詩風偏豔。至中期激變而趨向於悲慨風格。晚期筆觸雙軌並出,其一脈仍延續原來的悲慨風格,另一脈則多見淺直明切,展現出簡淡的風格。一生的漢詩創作可推《捲濤閣詩草》為巔峰之作,較能代表其天分才氣與後天學力雙成就。第六章特色主題探析。施梅樵一生寫作主題廣泛,而特色主題在遺民傷痛、賡和酬唱、風月沈醉、遊

仙寓託四者。而這也同樣為日治時期臺灣詩人們的常見寫作,此四大文學主題可謂為兼具個別性與普遍性,同顯時代性與社會性。其一,遺民傷痛是施梅樵文學的靈魂主調,他終其一生不曾釋懷,梅樵承先啟後,在臺灣遺民文學史上具有鮮明的形象,因此可謂為典型的遺民詩人。其二,賡和相酬是施梅樵詩歌書寫中的常態形式,藉此溝通文人,聯絡聲氣,是結合群體意志的一種時代表徵,是推進社交聯誼與文化使命的交集。其三,風月沈醉是施梅樵文學書寫的療癒靈泉,詩人天賦的爛漫性格寄託在風月裡,得到身心的撫慰與舒展,並激發詩歌的創作。其四、詩人藉遊仙重構理想世界,發舒壓抑的自我情志,寄託對土地強烈的眷懷與期待,暗諷強權高壓,並慰藉了對自在遨遊

,富足溫柔生活的深層渴望。附錄一「施梅樵佚作彙編」。全面廣求各報章書冊,集中分散各處的詩、詞、文、聯等作品。在比較現存別集《捲濤閣詩草》與《鹿江集》之後,去其重複者,遂編為本論文附錄一、「施梅樵佚作彙編」。合計達到647題922篇/首,這是目前為止對施梅樵作品最完整的一次呈現,可以大大地補充已經出版的兩冊別集的不足,更全面地反映其寫作成果。筆者採用編年的方式編輯,藉以忠實呈現施梅樵的漢詩寫作軌跡。附錄二「施梅樵往來詩友題名錄」。條陳與施梅樵往來的廣大詩友群像。其一乃彙錄施梅樵弟子群像達101位(見第三章),反映其桃李有成;其二、完成附錄二、「施梅樵往來詩友題名錄」,梳理施梅樵諸詩友達491人,

條錄其彼此間往來之詩作名目,具體而踏實地攤現施梅樵在傳統詩壇的交遊網絡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