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彭伊君寫的 彼拉提斯孕動:媽媽寶寶一起動 和林胤宏的 單車好城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gv 安全帽開箱也說明:今天要來開箱的是AGV K3SV系列安全帽我知道2020臺灣終於要上K6系列了XD告別大學用到之前 ... 第一頂進口帽就獻給AGV啦,亞洲版似乎改善了夾頭問題,原本滿擔心會夾頭.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氣齋 和貓頭鷹所出版 。

慈濟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 張慈桂所指導 張聰仁的 山地鄉與非山地鄉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死亡趨勢之探討,1986-2010年 (2016),提出安全帽夾頭改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山地鄉與非山地鄉。

而第二篇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胡琬珮所指導 丘學穎的 造船公司職安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以台船公司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職安問題、作業流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安全作業標準的重點而找出了 安全帽夾頭改善的解答。

最後網站BELL全罩安全帽人氣推薦- 摩托百貨 - Webike台灣則補充:BELL全罩安全帽人氣推薦,總計203項商品!我們提供正品保證與退貨保證,讓您安心購物無負擔!找BELL全罩安全帽就來Webik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安全帽夾頭改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彼拉提斯孕動:媽媽寶寶一起動

為了解決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作者彭伊君 這樣論述:

  強化核心肌肉與骨盆底肌可改善腰痠背痛,   預防頻尿;巧妙運用推力則能縮短陣痛、很快分娩。   也有助於預防產後肚皮鬆垮,甚至變苗條或「長高」…   推介本書   彼拉提斯運動結合瑜珈、體操、舞蹈及復健醫學觀念,藉勤練動作和呼吸法,以強化腰椎、骨盆的核心肌群和肩帶穩定肌群,而改善懷孕造成的不良姿勢與腰痠背痛現象,還能預防水腫與產後肚皮鬆垮,儲備生產與育兒體力,最適合懷孕與產後婦女練習,故名《彼拉提斯「孕動」》。即使肚子已經很大,還是可以利用器械與輔助工具達到運動效果,讓胎兒同享運動之樂,所以說「媽媽寶寶一起動」。   本書以大量圖片輔助說明運動方式與技巧,一看即可明瞭。雖然

有些動作可以在家練習,不過建議還是有教練在旁指導比較安全。此外,如孕程中出現任何異常徵兆,仍應請教婦產科醫師以策安全。

山地鄉與非山地鄉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死亡趨勢之探討,1986-2010年

為了解決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作者張聰仁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與動機:事故傷害是全世界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其他疾病相較,事故傷害較容易影響年輕族群。因此,造成較多的潛在生命年數損失以及耗用龐大的醫療花費。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自1989年起持續下降,並自2008年起已降至十大死因第六名至今,顯示政府與民間在傷害防制方面的努力確有成效。本研究探討1986-2010年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死亡率在山地鄉及非山地鄉的差異,期望分析結果能夠提供事故傷害防制等政策介入之參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SAS 9.3版及Microsoft excel 2016分析1986-2010年內政部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與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檔,以

2000年全世界人口數作為標準人口,計算每年(與各年齡層)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並進一步使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3.1.0版分析1986-2010年的死亡率趨勢變化。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1986-2010年間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從1986年每十萬人口70.49人上升到1988年76.56人,之後死亡率呈現逐年下降,2010年為每十萬人口24.34人;1986-2010年間共下降65.5%。以Joinpoint regression趨勢檢定,全台灣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死亡率,於1994-2010年區段每年平均顯著減少6.1%(APC:

-6.1%)。以地區別來看,山地鄉/非山地鄉的標準化死亡率比值約在1.63-2.57之間。在性別部分,男性標準化死亡率皆高於女性的標準化死亡率,比值介於2.10-2.89倍。山地鄉及非山地鄉非蓄意性事故傷害的危險性死亡率差距在25-44歲年齡層較嚴重,且於1996年以後才以每年7.4%顯著地減少。研究結論:1986-2010年間非蓄意性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已顯著下降了65.5%,但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較,我國仍屬表現較不佳。非蓄意性事故傷害主要死因為機動車交通事故(53.7%),未來仍需持續強化山地鄉與男性族群風險行為的預防。其他非蓄意性事故傷害原因之防治,亦是未來可著墨之點。

單車好城市

為了解決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作者林胤宏 這樣論述:

單車是最環保、最健康的交通工具,為什麼要等到假日才騎?   沒錯,我們很喜歡騎單車,享受微風輕拂的速度,享受那份自在與悠閒。可是為什麼我們卻很少騎單車上班逛街,以單車作為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呢?   如果有騎車上路的經驗,你一定非常明白背後的原因:身後的汽車喇叭不斷鳴叫、公車靠站逼得你一隻腳踩上人行道、左右摩托車夾擊讓你緊握龍頭一刻不敢放鬆、前方突然一輛違規停車讓你不得冒著生命危險擠進車流之中;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你早已渾身是汗、滿臉髒污……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城市對單車族一點也不友善。   幸福的單車城市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真的可以實現!   本書作者林胤宏旅居德國多年,他在那裡看到單

車完全融入民眾的生活之中——假日的捷運站,到處是牽著單車準備到郊外旅遊的乘客;而在他的研究室,百分之九十的同事都騎單車通勤。單車不只是假日的休閒工具,更是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林胤宏把握每次通勤或出遊的機會,仔細觀察歐洲的交通設計,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下來。他在本書中詳盡地分析德國的自行車道設計,以及自行車和整個都市交通的連結關係(與大眾運輸系統的結合、停車轉乘的設施、公共自行車等)。書末他更以荷蘭為例,實際地呈現一幅美好的單車城市願景。   原來,幸福的城市藍圖已經展開在我們眼前,歐洲可以做到,台灣當然也可能實現。如果你希望讓單車進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城市更幸福、更

美好,你應該從這本書開始! 作者簡介 林胤宏   台中市人,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組碩士,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軌道工程與鐵路營運研究所博士。曾任職於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中華顧問工程司(現為世曦工程顧問公司)交通工程師,德國畢業返台後,現於台北參與捷運系統設計工作。   主要涉獵領域為軌道工程、鐵路營運、輕軌系統、交通工程、號誌設計等項目,德國就學期間曾於《GREEN綠雜誌》專欄發表文章。   個人部落格「柏林進修交通中」榮獲二○○八年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推薦優格,新的部落格網址為:chumacher.pixnet.net/blog 推薦序 從單車西北雨談新城市文藝復興

 王比利推薦序 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顆啟動單車革命的種子 廖桂賢作者序 讓騎自行車不再只是假日的休閒運動 PART Ⅰ 移動,從單車開始1 推廣自行車不只是蓋自行車道2 台灣的交通環境準備好了嗎? PART Ⅱ 打造安全又順暢的自行車道3 正確的型式決定執行的成效——自行車道型式的選擇4 安全與否的關鍵——路口的設計5 不著痕跡地融入既有環境——自行車道與其他交通設施的界面處理 PART Ⅲ 悠遊城市,除了單車你還需要……6 讓你騎得更遠——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的結合7 下了車再上車——車站的停車轉乘設施8 借你一台車騎騎——公共自行車系統9 是車還是人?——自行車的法規與管理 PART Ⅳ 夢想

中的單車城市10自行車的烏托邦——荷蘭的自行車城 致謝 推薦序1 從單車西北雨談新城市文藝復興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參與前兩三年的單車熱潮?   在那兩年之間,整個台灣好像過去對蛋塔一樣,對單車投注了無比高度的關懷與熱情,參與的人數之多,史上罕見。原本已經走入黃昏的單車零售業,在一夕之間成為當紅炸子雞。甚至連單車通勤這種原本只是少數人關注也力行的使用模式,都曾經躍上檯面,成為各級政府意欲推行的交通政策之一。   也許曾經有那麼一剎那,對綠色交通充滿期待的人,會以為台灣城市的新貌,已經從單車轉動的兩個輪子上,慢慢開步走,迎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不過很可惜,這波單車熱潮,壽命只比蛋塔稍微長了

那麼一些。末端銷售市場的消退,快得像是潮水般,轉瞬間排隊買單車的人已經不見蹤影。原本每個假日都擁擠的河濱單車道,也漸漸地愈來愈順暢。   在這場來得快去也急的單車西北雨之後,還在騎單車的朋友,只剩下幾類,一種是單車競賽的愛好者,他們的熱度有增無減。其二是單車熱潮之前,就騎著單車到處跑的人,也許是旅行,也許是城市中的行走移動,別人騎單車與否,原本就不相干。其三是在單車中發現新世界的人,他們當初可能因為健康因素,需要一個緩和的運動,也可能是因為發現某個類型的單車太具有個人魅力,所以不離不棄,例如被暱稱為Fixier的固定齒單速車騎士。   至於所謂的單車通勤,跟這場西北雨有無關連?老實說,那就像自

然界中的微量元素一樣,有,但是非常稀少。   對於生長在台灣的四、五年級生,甚至更老,或者稍微小一點的族群,單車通勤曾經不過就是上班、上學的選項之一,再自然不過。但是隨著社會富裕,城市生活以美國為範本傾斜發展之後,老實而安靜的單車逐漸消失在街頭。我們於是成為一個以各種私人機動車輛為主的國家。伴隨著表面上的方便而來的,是平常日城市中總是塞車不斷,嘈雜不堪。到了假日,相同的戲碼移到高速公路上和郊區,完整重演。   願意騎單車移動的人,當然多少抱怨機動車輛帶來的空氣污染和噪音。開車的人又何嘗幸福愉快,他們也得忍受交通尖峰時刻的種種不便,污染和噪音當然也隨身攜帶。城市中的交通問題,看似無解。   且慢

,讓我們再回到那一場單車西北雨。   就在那陣單車熱潮中,台北市推出了第一條為通勤而設置的單車專用道。在為時頗短的單車專用歷程中,這條鋪著綠色塗料的單車道,罵聲不斷。不管是想騎單車通勤的單車人,要開車接送小孩上下學的家長,每天巡邏街頭的小黃駕駛,還是一路要上下公車的乘客,無一不罵。   這罵,當然有名堂。具體揭示了城市多數居民的觀點與看法。最重要的是,這代表著這個城市還未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切。還沒準備好的不只是習慣使用機動車輛,然後為自己的家裝上隔音隔氣窗的住民,也包括推動這項政策的執政者。   如果我們說單車通勤是交通問題,那就太小看它了。單車通勤其實是社會結構的問題,甚至是國家整體經濟政策的

問題。汽車工業受到政策鼓勵,多數的公路、停車場,也都是為了汽車而蓋。大多數的城市居民,假日開車去大賣場,在停車場外面的馬路排隊,千辛萬苦擠進賣場,再辛苦地排隊開車離開。這是一個三萬六千方公里的小國,正過著九百萬方公里大國的生活。這是形似神離的美式汽車生活。   如果這個社會,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勇於面對問題,也許從單車再出發,能夠給城市的發展有展現新貌的機會。這是現代汽車城市解構之後,重新建構的開端,也是城市新生的第一步。   在《單車好城市》這本書中,作者林胤宏以旅居德國的實際生活經驗,加上他自己在交通上面的專長,以單車作為切入點,鉅細靡遺地描繪了西歐幾個主要國家大眾運輸系統的現況。書中

沒有空泛的理論,完全是實際的使用經驗和實地勘查。是的,魔鬼就在細節中。要讓一座積累數百年塑型的城市重新翻盤,就得從細節中重新建構,而《單車好城市》誠然是目前中文世界對此最完整的論述。   再回到單車西北雨。環保意識,對於美好城市,甚至美好國家的願景,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領先民情的新交通政策支撐點?這本書無法給你答案,但是幫你看見了可以作為的願景。 王比利 《小摺快跑》系列作、《單車慢慢騎》作者 推薦序2 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顆啟動單車革命的種子   真是本精采、易讀的好書!   不管是為了節能減碳或只是追隨潮流,自行車熱潮在台灣已開展了好一陣子。但儘管自行車休閒蔚為風尚,今天,自行車通勤在台灣還

是阻礙重重。機動車輛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凶狠老大,行人和自行車仍然是備受欺壓的弱勢族群,台灣城市仍然是「車的城市」。放眼世界另一端的歐洲大城,例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丹麥的哥本哈根,以及德國的柏林等,其城市交通過去也獨尊汽車,強調行車速度與車流順暢,但經徹底改造後,現已脫胎換骨為單車天堂,有著舒適的自行車環境。良好的自行車環境不僅止是單車騎士的福音,而是整個城市居住品質的提升,對所有市民都有益:因為大多數人捨汽車而就鐵馬,城市少了汽車廢氣排放的污染、少了車輛嘈雜的噪音、少了危險的高速車流,自然成了更為宜居的城市。   大概沒有台灣人不羨慕歐洲高品質的城市生活。但台灣人注定只能在國外參訪時羨慕,回到國

內卻嘆息嗎?我相信絕非如此!更希望台灣不要自暴自棄、什麼都不做!國外見識到的好經驗不該成為對自己家鄉的打擊,而該成為進步的動力,不是嗎?林胤宏先生的《單車好城市》透過成功的歐洲經驗肯定地告訴我們,歐洲可以,台灣當然也有可能!自行車通勤是台灣應該要努力的方向,是可以實現的願景。   《單車好城市》詳述自行車通勤環境的設計,是一本值得品嘗的好書。這樣一本專業書籍的出版令我十分雀躍,不只是因為本書提供了寶貴、詳盡的相關知識,更是因為作者以親切平實的文字、輔以大量的照片,將看似硬邦邦的交通規畫專業,轉化為好讀易懂的知識。這樣的「專業翻譯」正是台灣當前最欠缺的。要改造台灣的交通環境,我們迫切需要的不是鎖

在學術論文期刊中的新知識、新觀念,而是將知識與觀念正確地轉譯給社會大眾。因為,正如本書作者所強調,人性化交通環境的實現,必得仰賴交通系統中最重要環節——也就是你和我——的交通觀念革新,而非期待政府自動由上而下為人民啟動改造。   我自己曾著書介紹過國外正面的城市經驗,也曾在作者居住過的柏林生活了好幾個月。和本書作者林胤宏先生一樣,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我深刻體驗過國外經驗的美好,也同樣有著將好經驗介紹給台灣的熱情。光是《單車好城市》書中大量關於自行車環境設計的細節照片,就讓我看到了一個認真專業者的敏銳觀察,更看到了這本書背後隱藏的心血和熱情。所以,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植

入你我心中後,將為台灣城市啟動一個單車環境革命。 廖桂賢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作者,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博士候選人 作者序 讓騎自行車不再只是假日的休閒運動   到德國念書之前,我曾在一家工程顧問公司任職,準備離職手續的那段時間,聽到公司剛標到了一個自行車道的規畫設計案,那時聽到只覺得:「喔?蓋自行車道要幹嘛?台灣機車那麼多可行嗎?」   到歐洲之後,我才發現自己不管是對於交通的管理概念,還是自行車運動的認識,生長在台灣只知道美國交通文化的我,對於世界的認識有多麼地貧乏。站在柏林的街頭,第一次看著身旁紅色的自行車道,到路口之後往內偏到車道,下降到柏油路面後以兩條虛線通過路口,之後再重新爬上

人行道,接著偏向道路外側貼著路邊停車繼續往前延伸,我看著看著,心裡有一種感覺:「德國人怎麼想得出這種自行車道的設計?」   後來我開始試著用三腳貓的德文能力,從教科書、期刊雜誌中,找出這些自行車道設計背後的發展過程,才發覺從二十年前起,德國就開始在做類似的研究。德國自行車運動起源很早,因此很多地區都有自行車道的存在,當他們發現某個路口經常發生事故時,他們會去分析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然後在報告中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這些建議一方面會經過德國交通工程師協會的討論與研究,整理之後以「設計指南」的型式出版;另一方面縣市政府如果有經費,也會根據研究報告的建議,將該危險路口予以改建,並且在改建一段時間之後,

透過警政機關的事故統計資料,去比較這樣的改建是否有達到功效,並且在德國交通工程師協會所舉辦的研討會或新版設計手冊討論會中,提出實務界的應用心得與見解。   隨著實務經驗的累積與研究成果的擴充,德國交通工程師協會將趁著設計指南改版的機會,將「設計指南」往上提升到「設計建議」的層次,這時實務界的交通工程師將有更明確的設計原則可以遵循,交通事故判定也會開始參考一部分設計建議的內容。隨著設計與實務經驗的持續累積,交通工程師協會的負責小組能夠更清楚哪些設計是「必須」的要求,哪些是可以給予現場「彈性」調整的項目,而進行「設計建議」的改版,並將其再提升到「設計規範」的層級,這時交通工程師必須依照設計規範的內

容,在規範允許的彈性範圍之內,進行自行車道的標準設計。截至目前為止,德國的交通工程師協會正在進行將自行車道的「設計建議」提升到「設計規範」的改版研究。   了解了德國這一套嚴謹的交通研究與設計規範架構之後,自己再看到這些經過深度思考所設計出來的自行車道,也就沒那麼驚訝了。   在德國念書的那段時間,台灣似乎也趕上了歐美國家推動自行車的風潮,不管是在國外打開台灣的電子報,或是每年放寒假回到台灣打開電視,都可以發現台灣的自行車道正在各地一點一點地竄出來的趨勢。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追蹤,一開始許多縣市政府都很有心地要推廣自行車通勤,所以選擇了幾條市區道路,作為示範性質的通勤自行車道,像是板橋的縣民

大道、台北市的新生南路、信義計畫區內的幾條主要道路、高雄捷運上方的博愛三路等,都是屬於市區的通勤自行車道,同時間台北與高雄的捷運系統也因應自行車騎士的需求,解除了搭乘捷運攜帶自行車的限制。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各縣市政府推動自行車道的方向似乎進行了調整,將興建自行車道的重點,改放在郊區的休閒旅遊自行車道,像是台北市、新北市的河濱自行車道、台中的東豐自行車道、花東的濱海自行車道等,而市區自行車道的部分,則是很巧妙地避開了市區的主要道路,而選擇像是綠園道、廢棄的台鐵、糖鐵軌道、高架道路下方的空間等等,來作為市區自行車道的路線。   儘管如此,台灣的自行車運動還是熱絡了起來,販賣自行車與周邊用

品的商店陸陸續續開張,許多人的家中多了輛自行車,網路討論區上一大堆人興致勃勃地在請教,要買哪一台自行車來上班通勤兼減肥最適合呢?而捷運攜帶摺疊式自行車不需要額外收費的規定,更間接地在台灣形成一股「小摺」風潮,在當時想買還不見得馬上買得到呢。這時打開新聞或旅遊節目常常看到自行車道的介紹,書店裡有關自行車維修與旅遊的書籍,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這些休閒自行車道的確提供了台灣民眾在假日旅遊時的另一項選擇,可是自行車運動發展到這裡,我們不禁要思考,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什麼呢?   除了少數的市區自行車道之外,政府這些新建的自行車道,多半是沿著河岸走的防汛道路、繞湖一圈的湖濱步道,或是沿著以前火車走的路

線的鐵道,這些路線不是位於都市的郊區,不然就是經過平常很少去的地區,都不是大部分民眾上下班或上下學通勤會經過的路線,因此這種自行車道給民眾觀光休閒的功能,其實是遠大於改善市區交通的功能。   而且要到這些自行車道還得費一番功夫,所以自行車旅遊變成了「開車去騎自行車」,至於堅持要騎自己家的自行車的民眾,可能就得在車上裝個車架,或是在車內騰出個空間,放置簡易拆卸後的自行車,然後開車到自行車道去騎自行車。如果堅持一定要從家裡騎自己的自行車到郊區自行車道的話,那就得冒著生命危險,先騎在重重的車陣之中,想盡辦法抵達遠方那個有休閒自行車道的地方,或是趕快殺出車陣,騎到汽機車比較少的郊區公路上。這些困難重重

的限制,澆熄了很多人騎自行車的熱情,有些人決定將自家的自行車賣掉或束諸高閣,至於一開始騎自行車通勤健身的想法呢?一個禮拜一次騎出去到郊區自行車道郊遊都不肯了,又怎麼可能天天騎著自行車在街頭瘋狂地玩命呢?   現在在台灣,騎個自行車似乎得先大陣仗地把自己包得跟銀行搶匪一樣,才能夠安心上路,而由於騎在市區的過程一路驚心動魄,搞得有些有心人開始得花大錢去買些高級的配備升級自己的車子,目的是要因應瞬息萬變的車流情況。騎自行車一開始輕鬆、自由的感覺不見了,追根究柢最大的原因,就是你牽了車出了家門,望著遠方的目的地,你不知道要怎麼安全地騎過去。   於是,台灣的自行車運動,和日常生活愈來愈遠了......

  回歸自行車運動的初衷,絕對不光只是讓民眾在假日多個休閒旅遊的景點而已,自行車運動的目的,是要徹底改變我們在城市內移動與通勤的方式,放棄容易造成噪音、空氣污染、交通事故與塞車的汽機車,多使用大眾運輸配合自行車與步行,使我們居住的城市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這一切不能只靠休閒自行車道的興建,也絕對不光只是努力地興建市區自行車道就能達成,必須透過交通觀念的改變、都市空間與道路架構的調整、細膩的市區自行車道設計、加強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的合作,以及明確的自行車法規管理,才有可能逐漸達成,這也是這本書想要表達的重點。   我們現在要出門買個早餐,通常是戴上瓜皮安全帽,摩托車一發動騎了就走,期待有一天,騎

了就走的變成是自行車,讓台灣也能像德國、荷蘭的城市那樣,將自行車真正地融入交通環境,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移動過程的一部分。

造船公司職安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以台船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安全帽夾頭改善的問題,作者丘學穎 這樣論述:

摘要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在全球造船業市場占近90%的營業總額,這三大造船國經歷了巨大波動仍具有領先地位。然而隨著全球造船業的發展,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快速成為新的造船橋頭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得一席之地。此外台船為國內最大造船公司,台船面對全球造船產業環境激烈競爭情況,透過技術與經驗的傳承達成人力優化,並以降低成本強化經營體質,建置安全衛生政策、組織、制度措施規劃、評估及改善措施等要領的動態循環過程,實現安全衛生之政策與目標,且持續性採取糾正改善矯正措施,以改善目前台船廠區安全作業執行情況。造船業的作業環境隱藏著很多危險,畢竟造船工作是個需要付出大量勞力的重工業,而在造船的同時也很重視機器與人

、人與人的配合及作業安全,在這高度需要大量勞力與機器精準配合的產業上,只要稍有不慎發生工安事件,伴隨而來的極可能是導致一個家庭或多個家庭的破碎,為了避免這種結果產生,本研究將以台灣造船業的標竿公司-台船公司為個案分析對象,針對造船廠職安問題與原因深入探討,並制定的職安作業流程與規範提出具體建議。台船公司目前對於職安各項作業已有一套安全作業標準,因造船作業的複雜性,普通的單一安全工作守則無法完全用標準作業流程處理,而在眾多的安全作業標準裡,一般最常用的作業分別是高空作業車、電焊、鐵工施工、船段吊裝、局限空間這五項作業,因此本研究將以台船公司最常用的五項安全作業標準,考量現場實施的作業流程與環境情

況,將職安問題整理歸納為人員疏失、機械設備、環境因素、安全防護、以及複合型疏失等五大類型職安問題,其中人員疏失又細分為疲勞、物品堆放、動火三種情況,機械設備則細分為高空作業車、堆高機、感電、起重機這四個部分的職安事件,而中暑、跌倒、強風、噪音這四項在職安事件受環境因素影響最深,安全防護這部分可分為個人防護具以及安全防護措施來探討,最後以物體飛落以及局限空間作為複合型疏失之特殊代表事件說明。本研究將台船公司職安問題與事件區分為人員疏失、機械設備、環境因素、安全防護、以及複合型疏失等五大職安類型、共15項職安細項情況,考慮職安事件成因複雜,以及現場執行作業經驗與處理方式等因素,制定公司之安全衛生工

作處理原則、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安全作業標準等方面的具體內容,期能有效達成改善或降低台船公司職安事件。其中安全作業標準又分為作業流程、防護器具、使用器具工具、作業步驟、作業方法、不安全因素、安全措施、事故處理等面向,具體說明相關的作業措施,期能持續性提升目前台船廠區安全作業執行情況,提升廠區安全性,以確保作業勞工之安全。台船公司將透過公司治理制度,增加50%的造船組合產量,強化職安管理之執行效能,將員工傷害頻率降低於2.27,邁向零災害目標。關鍵字:職安問題、作業流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安全作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