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瀨戶口仁寫的 憤怒管理:改變人生,不被憤怒左右的9個習慣 和凱特琳.道堤的 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請問大家有沒有在台南坐大都會車隊55178計程車? - 背包客棧也說明:因為我會在台南晶英酒店出發去關子嶺, 其實酒店門口都有計程車,但有朋友說隨便叫的計程車可能會受騙, 所以用APP安全點, 加上大都會車隊計程車現在優惠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究竟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運輸物流學程 陳穆臻所指導 黃俊翰的 應用Kano模式改善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交通接駁服務品質 (2018),提出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世界大學運動會、交通接駁服務、服務品質、Kano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運輸管理學系運輸科學碩士班 陶治中所指導 林于婷的 大群體決策方法應用於我國酒後駕車防制策略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酒駕防制策略、影響因素、利害關係人、大群體決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要當計程車司機?不要再相信那個多元計程車廣告說月入10萬了!則補充:歡迎「大都會多元計程車」「台灣大車隊」 「LINE TAXI」的司機跳巢加入UBER大家庭,立刻享受國際級流暢派車服務。 小黃車隊之司機轉隊加入Uber的多元化計程車駕駛、小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憤怒管理:改變人生,不被憤怒左右的9個習慣

為了解決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作者瀨戶口仁 這樣論述:

怒髮衝冠之後…… 2018.7「惡檢一怒爆衝毀了……月薪12萬恐剩16K」ð停職 2016.10「藝人酒後搭計程車與司機發生口角進而互毆」ð各拘役40及70天 2014「小賈斯汀對鄰居房子砸生雞蛋引發糾紛」ð賠償8萬美金+上憤怒管理課程 2006世界盃決賽「席丹頭槌義大利的馬特拉齊」ð法國輸球、失去代言合約 超車不爽就殺人、女友分手就砍人……ð無法妥善處理憤怒情緒,動輒抓狂,以致做出損人不利己的憾事。   全球頂尖運動員與職場菁英都在做的情緒管理技巧!   生氣就是拿別人做錯的事懲罰自己。 別因過度憤怒失去理性,做出後悔莫及的事!   不必忽視隱忍憤怒情緒,但可以不被憤怒牽制。 管理怒氣

,善用怒氣,讓憤怒化為你向上的動力, 重新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專文推薦 台中開心房身心診所醫師 鄭存琪│激勵達人 鄭匡宇   各界名人實用推薦 臨床心理師 王淳│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正聲廣播公司主持人 宛志蘋│奧亞運國家隊隊醫/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秘書長 林頌凱│勵志/溝通暢銷作家 戴晨志____依姓氏筆劃序   「憤怒管理」絕非否定憤怒,不能生氣,而是找到與憤怒和平相處的方法, 並進一步將怒氣轉化為人生中前進的助力。   生氣花力氣也傷元氣,學習與憤怒相處,將怒氣轉化為激勵自己的助力,別讓該用心處理的事,湮沒在鋪天蓋地的心煩意亂之中。   憤怒管理對於哪些人是重要的? 上班族Ü

職場上保持心平氣和,提高工作效率。 經營者或主管Ü避免因憤怒而衝動行事,失去下屬信任。 教師Ü落實對孩子的情緒教育。 政治家Ü避免情緒失控口出惡言,醜態畢露。 律師、醫生Ü有助於處理工作上的壓力。 運動員Ü在競賽中保持冷靜,確保發揮最大實力。   「接納、認識、理解、調適情緒,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台中開心房身心診所醫師 鄭存琪 「讓憤怒的情緒成為自己的『助手』,推進自己邁向夢寐以求的目標。」激勵達人 鄭匡宇 「把心專注在更好的事物上,別讓自己的心也跟著失控。」正聲廣播公司主持人 宛志蘋 作者簡介瀨戶口仁一九六〇年生於東京。青山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產經體育報社擔任記者。負責跑職棒線十一

年後,於一九九三年前往美國。以紐約為根據地對大聯盟進行採訪,主要對象是活躍於大聯盟的日籍球員,將球員們的「第一手消息」傳回日本。之後,回到日本,除了展開寫作工作外,也在大學及專門學校擔任講師,現在則為憤怒管理的推廣者,在日本全國舉辦演講、研習及座談會。譯者簡介邱香凝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學府碩士。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育有一狗,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用認養取代購買」。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一路吃下去!騎向台灣第一小吃攤》(石田裕輔著)、《絕不哭泣》(山本文緒著)、《飛上天空的輪胎》(池井戶潤著)等。   推薦一  了解情緒,了解憤怒/鄭存琪

推薦二  與憤怒為友,讓憤怒助你成功/鄭匡宇 前言  與憤怒和平相處,將怒氣化為助力   Prologue  控制憤怒的技術為何誕生?……憤怒管理的歷史   PART1  認清憤怒的真面目 何謂「憤怒」的真面目? 憤怒會產生連鎖效應 憤怒的四個傾向 「生氣」與「訓斥」的不同   PART2  打消憤怒,平息怒氣 習慣1 倒數數字……憤怒的高潮只維持六秒 習慣2 呼吸放鬆……分泌快樂荷爾蒙 習慣3 停止思考……停止思考的技巧 習慣4 安心穩步……集中意識的技巧 習慣5 請求暫停……重新來過的技巧   PART3  將憤怒轉化為助力 三重圈――「應該」的界線 習慣6 憤怒紀錄……生氣紀錄   專欄

形容憤怒的詞彙 習慣7 量化技巧……度量憤怒 習慣8 打破模式……破壞固有模式   PART4  成為善用憤怒的人 習慣9 聚焦於解決問題的方法……重視解決   後記  愈有氣,愈沒有力氣處理該用心做的事   推薦一  了解情緒,了解憤怒   台中開心房身心診所醫師 鄭存琪   在診間裡,面對情緒困擾,討論如何與情緒共處,透過情緒來了解自己,是身心科的日常。在陪伴個案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人對情緒的態度是疑惑、害怕、負面的,常會採取忍耐、壓抑、隔離的方法,希望自己不要有情緒。 然而,逃避、抗拒情緒卻會讓它更加糾結、複雜,壓抑久了,累積的能量多了,對自己、對他人與周遭事物

,容易感到煩躁、厭惡、生氣,更嚴重的,甚至可能對他人憤怒,無法調適而產生肢體或口語暴力,對自己憤怒而出現自殺或自殘的傷害行為。因此,接納、認識、理解、調適情緒,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   人的情緒,分成原始情緒、衍生情緒。 一、原始情緒:觀察二到七個月的嬰孩時,可以辨識出幾種沒有經過學習而對情境直接反應的自然情緒,如:生氣、害怕、哀傷、喜悅、厭惡、驚奇等,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有的,是展現與保護自我的鈴鐺(例如: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被阻礙、不受到尊重、被羞辱、被委屈時,可能在第一瞬間會感覺到憤怒)。 二、衍生情緒:當原始情緒被情境觸發後,因為受到後天學習、文化價值、自我概念與過去成長經驗等影響

,而對原始情緒產生反應,以其他情緒來回應,遮蔽了原始情緒(例如:剛到一個陌生環境感到害怕時,將害怕的原始情緒評價為膽小懦弱,而對自己生氣;或是與朋友暫時分離時生起哀傷感,卻自動連結到小時候不舒服的分離經驗,覺得自己要被遺棄而害怕、恐懼、崩潰大哭,甚至憤怒)。   衍生情緒是「對情緒的情緒」、「對反應的反應」,在感受當下的情境時,內心的小劇場很快地演出,而劇本卻是受到過去經驗、自己的信念或需求所影響,並非是對當下的直接情緒,他人可能會覺察到當事人的情緒表現與情境不一致,或反應過度;而錯綜複雜的情緒也可能讓當事人感到迷惑,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 因此,在學習情緒調節的過程中,透過寫日記來自我探索是

常用的方法,慢慢會發現,「情緒—想法—身體感受」這三種是相互影響著,情緒本身並無法維持很久的時間。 會讓情緒延長與複雜化的原因,是情緒底層未被覺察到的想法與生命脈絡,可以在寫日記時,試著探索:情緒在什麼情境下容易被觸發、是觸碰到內心的哪些部分、自己有哪些不想觸碰的陰影、它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可能聯想到什麼、人際互動中自己的界線在哪裡、有哪些內在規範或信念、自己的期待是否符合現實、情緒表達的模式為何、在不同的情緒強度下自己是如何調適的/效果如何/可以如何調整、在失控的臨界點出現前身心的癥兆為何、如何提早覺察與調適情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以協助溝通等等,這些探索將會幫助我們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增進調

適情緒的能力。   情緒的神經生理學基礎,也影響著情緒調節的學習。當感官將外在環境的訊息傳入視丘後會分成兩條路徑,一條是短路徑,直接到達邊緣系統的杏仁核,這是負責恐懼、驚嚇、急躁、焦慮的情緒中樞,會快速地引發情緒反應,來避免危險,自我保護。另一條是長路徑,較慢地到達大腦皮質(主要是前額葉),經過數個迴路來思考分析、選擇較合適的方法回應,然後再將訊息傳到杏仁核來調節情緒。 如果以憤怒為例,憤怒的感受會發生在理智思考前,如果憤怒力量強大且又衝動控制不佳時,可能會產生攻擊性的行為,在行為過後才反思後悔。根據《EQ》作者丹尼爾‧高曼的看法,雖然憤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被「杏仁核劫持」的憤怒高峰期約

只有六秒,如果平時可以練習幾個情緒調節的方法(例如:透過深呼吸或覺察身體感受把心定錨於當下、了解「情緒只是情緒、不批判情緒」、接納與覺察情緒自由地來去而不反應、運用正念體驗自己的內在空間),當有一天覺察到憤怒的強烈力量時,可以運用它們來幫助自己度過這憤怒高峰的危險期。   本書作者以在體育界運用憤怒管理的多年經驗與見證心得,有次第地引導我們進入憤怒管理的四個層次:覺察憤怒、暫停/不反應、理解自己、善用憤怒。 一、從為憤怒平反開始,重新認識憤怒,了解憤怒的功能,以及四種憤怒類型。 二、由簡入深地教導各種情緒調節技巧及如何暫停,讓自己在憤怒的高峰期不被它控制。 三、透過寫情緒日記來了解自己的憤怒模

式,檢視自己是否有不符合現實與僵化的極端信念,如何調整讓它更有彈性來促進情緒的穩定,增加形容憤怒的詞彙以增進對憤怒程度的辨識,透過量化情緒,讓自己看見在不同程度的憤怒狀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因應,打破生活的固定模式,讓自己更自在。 四、轉換自我對話的問句,將問「為什麼」換成問「如何」,將憤怒的力量轉化為走出問題、提升自己的動力。   這是一本將看似複雜的憤怒管理,用生活化、易理解的方式所寫的實用書,就讓我們開始一起學習吧!   推薦二  與憤怒為友,讓憤怒助你成功   激勵達人 鄭匡宇   我非常喜歡這本《憤怒管理:改變人生,不被憤怒左右的九個習慣》。 說到憤怒,大部分的人在面對憤怒的情緒時

,基本上都會呈現兩種反應:   一、情緒失控,開始鬼吼鬼叫,甚至出手傷人。 二、假裝自己不在乎,其實內心非常在意,想著日後如何報復,或者愈想愈鑽牛角尖,搞到自己內傷。   但,你真的有更好面對憤怒的方法! 本書作者出身體育界,看過了大大小小球場上和運動場上由於憤怒所導致的衝突,歸納出了有效面對憤怒的心態與步驟,我深表認同,而且覺得許多看法都與我的經驗不謀而合。 以我自己為例。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何我在遭遇一些網路上的批評、人際關係的衝突時,都能夠處之泰然,絲毫不動怒呢? 那是因為,在我的心中,已經把憤怒並且失控定義為「不入流的行為」,既然是不入流的行為,我又怎麼能輕易在面對憤怒時,做出不入流的行

為,成為一個不入流的人呢? 這就牽扯到了「定義」的問題。我們做為人,每天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行為以及遭遇到的事情下定義。若是你下的定義是好的,就會導致好的結果;你下的定義是不好的,就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如我上面提到的,我因為把憤怒失控定義為不入流的行為,那麼因為我自詡為「有品之人」,自然就會在面對憤怒的時候,「尋找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任由情緒擺佈。 但很多人在面對憤怒時,明知道情緒失控後的行為,將導致他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例如,酒駕被警察抓到還惱羞成怒,結果視頻被公開後遭到全民圍剿;在KTV或Pub與對方口角,傷人致死被送進監牢等),卻告訴自己「我天生就是這個脾氣改不了」。 說真的,天底下

絕對沒有「改不了」這回事,只有你願不願意改,以及你對這個行為的定義為何罷了。你選擇了不想改、改不了,就得承受之後帶給你的負面影響。   除了對憤怒重新定義之外,作者還介紹了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將憤怒轉為正面助力」。 首先,我們不必刻意去忽視憤怒的感覺,因為我們是人,有這種情緒波動,是非常正常的。先接受自己是會憤怒的事實,但永遠提醒自己,不被憤怒所擺佈,而要好好「利用」這種憤怒的情緒,來強迫自己「成功」。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些故事: 因為被女朋友/男朋友的爸媽瞧不起、被迫分手,之後帶著憤怒讓自己成長提升,反而找到更優質的對象,擁有幸福的關係和婚姻。 ZARA的創辦人奧蒂嘉(Amancio

Ortega)從小家境清寒,看盡了親友鄰居的臉色,帶著憤怒一路推進自己成功,誓言一定要出人頭地、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柯文哲因愛滋器捐案受到不公彈核,憤而決定從政,競選台北市市長,結果高票當選,不僅成為台灣政治史上的奇蹟,還成為政治圈的最大網紅。 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這些人都是因為在面對憤怒的情緒時,沒有輕易被憤怒的情緒左右,採取失控的行為,而是讓憤怒的情緒成為自己的「助手」,推進自己邁向夢寐以求的目標。   於是,當你下次也感受到憤怒的情緒時,別繼續想著「他/她為什麼這樣對我?」、「我好生氣!」,而要想著「我能怎麼利用這樣的憤怒,達到我要的目的?」。當你這麼轉換想法之後,不僅不會憤怒,還會笑嘻

嘻、精神抖擻地來解決問題,為自己將來的成功鋪路。   我過去出版過的《就是愛被罵:史上最強被罵應對心理學》,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把所有罵過我的人的話語收集起來,分析他們怎麼罵、罵了什麼、我們能如何面對被罵?不僅幫助更多人知道未來如何面對被罵,也獲得了不錯的版稅收益,這同樣也是「將憤怒轉為正面助力」的最佳例證。 希望你也能養成不被憤怒左右的九個習慣,讓自己與憤怒為友,讓憤怒助你成功!                                                                                                  憤怒管理的三大支柱

 那麼,平息怒氣,將憤怒轉化為助力的憤怒管理,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訓練法呢? 控制憤怒需要的支柱(概念)主要為以下三者: 1.六秒。 2.三重圈(「應該」的界線)。 3.岔路。 六秒? 三重圈? 岔路? 這些和憤怒有什麼關係?光是這樣實在看不懂對吧。 首先,所謂的「六秒」,指的是憤怒的MAX長度。 簡單來說,憤怒的頂點只能維持六秒,之後就會逐漸平息。 人類的大腦意外單純,一旦注意力從引發怒意的事物轉移到其他地方,立刻就能重拾冷靜。因此,學會如何撐過這六秒,就能迴避最糟糕的狀況,確實掌握最棒的未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的是立即有效的技巧。這些將在本書的習慣一到習慣五中加以說明。 其次是

「三重圈」。所謂三重圈,是將人類的情緒大致分為三種。其中,為了擴大憤怒管理最重視的「雖然價值觀不同但願意容許」的範圍,必須運用一些改善體質的技巧。這些將在習慣六到八中加以說明。 最後是「岔路」。岔路指的是,判斷解決問題時選擇哪一種方法較有利。如何做出正確判斷,將在習慣九中加以說明。 這三大支柱,正是平息怒氣時不可或缺的技巧。學會技巧,養成習慣,藉此讓自己的工作和人際關係順利進展,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隨後本書將詳細介紹上述各項習慣與技巧。不過,在說明這些技巧前,請先讓我談談關於憤怒的基本知識。 這是因為,如果無法認清「憤怒的真面目」,就不知道自己為何發怒,也察覺不到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所以,首

先讓我們從「認清憤怒的真面目」開始吧! 何謂「憤怒」的真面目? 在學習平息怒氣,將憤怒轉化為助力的「憤怒管理」前,首先必須認清「憤怒」的真面目。 憤怒的真面目,包括憤怒的種類、性質、特徵與傾向。 追根究柢,憤怒有兩種── 「好的(必要的)憤怒」和「不好的(不必要的)憤怒」。

應用Kano模式改善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交通接駁服務品質

為了解決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作者黃俊翰 這樣論述:

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之舉辦,已成為現代先進國家的重點指標活動,而在賽會運作中的交通接駁服務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2017年臺北市舉辦了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國際綜合性運動賽會-世界大學運動會,本研究即以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作為研究背景,期望藉由搭乘者的觀點,探討大型運動賽會交通接駁的關鍵服務要素,了解不同的乘客屬性所關切的服務項目異同,以及發掘出對於滿意度提升較具效率的服務項目,進而歸納特別需要改善的服務項目與服務客群,皆為本論文預先期待探討的課題內容。過往在大型賽會交通接駁議題上,少有專業研究著墨,因此,本論文即以此為探討議題,研究架構建立在PZB五大服務品質構面上,融合使用者實

際面對交通接駁的服務環節(需求產生、前往乘車、服務觀感、旅途過程、抱怨處理),做為問卷設計的基礎;接續採用Kano模式,以魅力品質、一元品質、當然品質、無差異品質及反轉品質等從事服務要素之分類,評估乘客對各個服務項目的滿意感受,並依據迴歸分析探討不同乘客屬性與搭乘滿意度間之關係;另外,亦針對賽會交通不同營運供給者面向(整體、大客車及小客車分別討論),找出不同客群分別所重視的交通服務要項,並針對服務項目予以改善順位排序。如此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可視為未來賽會交通接駁的重點服務要項,俾利於爾後大型賽會交通服務規劃參考。本研究發現如下:1.「接駁目的地充足」可視為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交通接駁服務應具備之基

本服務要件;國際大型賽會參與成員,對於司機英語溝通能力並未苛求且未預先期待,反觀司機如能保持親切友善態度,即能獲得乘客肯定。2.大客車搭乘者較小客車搭者更看重「接駁服務資訊清楚」、「接駁班次充足」,以及網路相關功能服務中「車輛內免費Wi-Fi」、「預約接駁免費App」與「導航到接送點或目的地的App」等服務項目。3.「交通接駁服務抱怨處理」、「預約交通接駁服務容易度」、「車輛整潔乾淨」、「接駁班次充足」及「接駁服務資訊清楚」等項屬於乘客所重視的服務內容,加強此等服務內涵最具滿意度提升效率。4.針對司機及工作人員的表現部分,良好的駕駛習性(行駛平穩)、積極服務的熱忱(工作人員主動協助)及暢通的抱

怨客服管道(抱怨處理適當),應作為往後各屆賽會交通服務前,從業人員教育訓練的重點項目。5.縱然世大運主辦單位並未針對女性搭乘者有特殊禮遇,惟女性搭乘者對於交通接駁的滿意度顯著較男性搭乘者更為滿意;其他的受訪者屬性中,「貴賓身份」、「固定班次的接駁服務」、「小客車搭乘者」及「搭乘經驗次數越多者」對於交通服務滿意度給予明顯較高的評價。

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為了解決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作者凱特琳.道堤 這樣論述: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暢銷好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銷不墜,讀者4.8顆星好評推薦   為什麼遇到死亡,我們就渾身不自在?   為什麼我們會以重重的偽裝,讓自己遠離死亡的現實?   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眼見大眾對死亡和屍體如此恐懼,阻礙了我們應對及悼亡的能力,《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特琳.道堤決定遊歷世界,探索其他文化如何面對死亡、怎麼思考生命。   她以無邊無際的好奇心及黑色幽默,生動描繪所見所聞:   在印尼,他們定期清理逝世親人的遺體,再次見到家人讓人心感寬慰。   在墨西哥,他們點燈設宴歡迎重返陽世的親人,與死亡做最密切的互動。   在西

班牙,他們利用玻璃棺材做為與死亡間的緩衝,毫不掩飾直接面對死亡。   在日本,他們運用高科技進行悼念儀式,預留空間讓家屬感謝逝世的親人。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透過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知道: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而從理解的此刻,你將逐步體會生命的永恆。 各界推薦   怪奇事物所所長   曾煥棠(北護大生諮系主任)   許伊妃(送行者)   ──好評推薦   鄧不利多曾經說過:「對心智成熟的人來說,死亡只是下一場偉大的冒險。」在理解了人類

究竟為前往來生付出了多少準備,相信你也會同意,每場屬於已逝之人的冒險,都是無比的精彩華麗呢。──怪奇事物所所長   即使再怎麼帶著喜怒環遊人生,最後依然無法抵擋世界的拆散。踩在人生裡頭我們誤以為路還很長,但站在世界那端,才發現生命不過是一絲線芯。   透過身邊隨手的故事閱讀自己的生命,書裡說的沒錯,火葬場燃點一閃,那是生命最後唯一的光束,而留下來是無駄的灰燼還是溫暖記憶的陽光,就是自己走在世界留下的痕跡。──許伊妃(送行者)   這是一本周遊世界看看各地喪葬儀式的書。想認識世界各地殯葬文化的意義與傳統,本書是很好的讀物。──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   充

滿好奇與對死者的敬意,這段旅程凱特琳是最佳的生命嚮導!─ Library Journal   凱特琳對死亡的描述鞭闢入理,清晰又獨具個人魅力。這本書既是有趣的旅遊紀實,也是一本動人的書,重新教會讀者死亡對我們的意義。─ Dylan Thuras,怪奇地圖網站創辦人   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討論了世界各國複雜又吸引人的死亡文化。除非你們長生不死,不然這本書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A‧J‧賈各布斯《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作者   作者在其他國家發現的這份「與死亡的良好關係」,似乎是我們所缺乏的。─賈斯丁‧卡夫勒,《VICE》雜誌記者   作者的語調非常親切,不管你是作者的粉絲、對於死亡文化

十分著迷,或是從來沒想過死亡議題,這本書都能讓你學會不少東西。─ The Gothic Library   這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翻開書頁,你會跟著學到一些關於死亡的知識。─Kirkus   這不僅只是遊覽各地的旅遊紀實,相反地,你能夠跟著作者深度體驗對死亡社會與宗教的尊重。─Booklist 讀者無負評大推薦   ■ 多虧了作者,我現在已經比較能接受死亡了(走上接受死亡的道路)。這並不表示我已經放棄了,而是接受死亡是終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死亡與稅收都是一定會到來的。   ■ 我真的覺得她減輕了我對死亡的恐懼,並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 這實在是一本迷人

的好書,讓我讀到放不下。我不斷推薦給其他人,而且覺得這本書對我的人生、我對死亡的看法,都有正面的影響。   ■ 這本書讓我很想死在日本,這是我給過最高評價的書評。   作者簡介 凱特琳.道堤  Caitlin Doughty   美國知名作家、部落客與網紅。八歲時因目擊孩童在意外中身亡,導致對死亡一直有揮之不去的恐懼。多年後她坦承,若當年能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可以更早脫離這樣的陰影。   後來她進入芝加哥大學主修中世紀歷史,專研死亡與文化。因為想要親自接觸現代葬儀的相關習俗,畢業後便一頭栽進殯葬產業之中,負責接送、整理、火化遺體。後來也進一步到殯葬學校進修,並獲得禮儀師證照。  

 2011年,凱特琳在YouTube開設個人頻道「禮儀師給你問」(Ask a Mortician),以幽默風趣的方式,探討世界各地百無禁忌的死亡奇特風俗,在3年間累積158萬以上的瀏覽數。她表示:「我非常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整個改革死亡態度的活動。我以幽默架構出這些影片,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與死亡相關的正面積極訊息能夠散發出去。」   凱特琳致力於改變大眾對於死亡的態度,並不斷尋找更多葬禮安排的替代選項。因此,她與死亡學專家、藝術家、作家和學者們一同創辦「善終制度協會」,以求改革西方對於死亡、葬禮和哀悼儀式的態度。她的上一本作品《煙霧迷漫你的眼》即將由派拉蒙影視公司改編拍成電視影集,並由凱特

琳親自擔任顧問製作人。   現居洛杉磯,在當地經營非營利葬儀社「洛杉磯禮儀社」。 繪者簡介 蘭迪斯‧布萊爾Landis Blair   鋼筆插畫家,以充滿奇思妙想的暗黑繪本,以及圖像小說《打獵事故:罪與詩的真實故事》聞名,現居芝加哥。 譯者簡介 謝忍翾   師大翻譯所口譯組畢,譯有《聖堂的獻祭》《我從死人那裡學來的把戲》《黑色的故事》《艾倫‧ 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生理時鐘決定一切!》。喜歡舌尖上的文字,口齒生香。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前言: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參與死亡的過程

,能使你更強大   望向蒼穹的柴堆火葬:美國科羅拉多州 大火燒去歧見 死亡之前,談錢就傷感情了? 一份骨灰外帶,謝謝!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另類觀光:葬禮、牲禮與屍體的無限美好 打開屋型墓的前一夜 再見摯愛親人骷髏,思念不停歇 人人都是業餘人類標本師 亡者住我家,生死無邊界 離世親人,現在死得怎麼樣?   歡迎重返陽間!死者的亡靈節:墨西哥 我們一直跟死亡與哀痛玩捉迷藏 在這裡,讓我們得以與死亡直視 點上蠟燭,歡迎死者回家 待在死亡終點等候的小天使   加入人類堆肥,你也能是有價值的屍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 人體變堆肥,死亡再利用 腐朽的是屍體,

滋養的是萬物   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玻璃棺材:西班牙 與死亡恰到好處的距離   高科技讓你與過世親人更靠近:日本 納骨堂的貼心高科技燈光秀 坦然面對自己即將來臨的死亡 用筷子撿起親人的遺骨,拾起平靜、放下悲傷 到屍體旅館Check-in 死神的凌晨三點鐘發明—大都會墓葬 克服對屍體的恐懼   萬世皆可問,凡事皆保佑的通靈頭骨:玻利維亞 在那提塔面前,你的事就是它的事 夾在天主教與原民信仰之間,通靈頭骨卡卡! 「可憐小東西」的死者崇拜 親人的頭骨,成為弱勢者的科技   屍落沙漠,和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然土葬:美國加州 包容一切的沙漠 禿鷹短缺,天葬寂靜塔關靜音 不加修飾的死亡—天葬   後記:好好

與死亡面對面,找到能獲得慰藉的容身之處   致謝辭   序 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電話聲鈴鈴響起,我的心跳也撲通撲通加快。   開了這間葬儀社之後,頭幾個月,每回電話一響就足以令人心情激動。我們不是很常接到電話。「萬一⋯⋯萬一有人死了怎麼辦?」我常會這麼邊想邊倒抽一口涼氣。(嗯,沒錯,親愛的,這裡可是葬儀社—這是重點。)   電話另一頭,說話的是位安寧病房的護士。十分鐘前,她宣告約瑟芬死亡。現在遺體摸上去還有點溫度,而護士正坐在死者旁邊,和死者女兒爭執。女兒選擇打電話到我的葬儀社,是因為她不想要母親才剛嚥下最後一口氣,就馬上被人帶走,而是希望能把媽媽的屍體留在家裡

。   「她這麼做,是可以的嗎?」   「當然可以。」我回道。「事實上我們還鼓勵這麼做。」   「這樣做不犯法?」護士又問,口氣十分懷疑。   「不犯法。」    「通常我們會打電話給葬儀社,然後他們一小時內會來把遺體載走。」   「對遺體有掌控權的是死者的女兒,不是安寧病房,不是醫院,也不是療養院,更絕對不是葬儀社。」   「嗯,妳確定的話,好吧。」   「我確定。」我說。「麻煩妳告訴約瑟芬的女兒,她可以今天稍晚一點再打給我們,想要的話,明早打也可以。她什麼時候準備好,就什麼時候打。」   晚上八點,我們去接約瑟芬。此時離她死亡時間已經超過六個小時。第二天,她女兒傳了一段用自己手機拍的影

片。在這段三十秒的影片當中,死者躺在床上,穿著自己最喜歡的毛衣、披著圍巾。床畔的梳妝檯上燭火搖曳,屍體上覆蓋著玫瑰花瓣。   即便手機影片的畫質粗糙,也能看出約瑟芬在世上的最後一晚容光煥發。她女兒真心對於自己所完成之事感到自豪。以前一直是母親照顧她,現在由她來照顧母親。   我這種經營葬儀社的方式,並非所有同業都支持。有些人認為死者遺體應該進行防腐才安全(事實並非如此),還認為屍體應該交由有證照專業人員處理才對(這也不是事實)。這些有異議的人認為較年輕、追求進步的殯葬從業人員已經開始「把這行搞得像齣鬧劇」,更心想:「要說現在殯葬服務變成什麼樣子,或許以馬戲團這個詞來形容正合適。」有名男士更

保證:「哪天要是屍體可以不防腐,放在家中供人瞻仰三天,我就不幹殯葬業了!」   我住在美國。自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死亡就是這裡的一項大產業。一個世紀,恰好足以讓美國人忘記葬禮曾經的模樣:那曾經是家人以及鄉里間的事情。十九世紀時,沒有人會質疑是否該由約瑟芬的女兒來打理母親的遺體—如果她不做,那才叫奇怪;也不會有人質疑竟然是妻子替丈夫的屍體淨身更衣,或者疑惑怎麼是做父親的將兒子放在自製棺材中再抬至墓地。不過轉眼間,美國的殯葬業就變成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昂貴、更企業化經營,也更為官僚主義的產業。真要說我們殯葬業最擅長什麼,那就是拆散喪家和死者。   五年前,開一間葬儀社(以及寫這本書)還只是我眼裡

的一絲嚮往。那時我是火葬場的員工,也是運送遺體的司機,日子過得是光鮮亮麗,在貝里斯鄉間的潟湖地區租了一間小屋—那小屋可沒有多高貴。那裡連不到手機,也沒有無線網路,離最近的小鎮約有十五公里遠,只有開車才到得了。負責駕駛的是小屋管理人,名叫盧西亞諾,三十歲,貝里斯人。   為了方便各位想像盧西亞諾是怎樣的人,這麼說吧:無論他去哪裡,身後都跟著他養的一群忠心耿耿(不過有些瘦弱)的狗。小屋沒有人住的時候,他就會穿著夾腳拖、帶著大刀到貝里斯的叢林裡去,狗兒們還跟在身後。他一去就是好幾天。獵捕鹿、貘、犰狳,每抓到一隻,他就會宰殺再剝皮、開膛取心直接吃下肚   盧西亞諾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告訴他,我在火葬

場替死者服務,他一聽立刻從吊床上坐起來。「你把他們拿去燒?」他問,「你把人拿去當烤肉?」   聽到這種說法,讓我想了一想。「這個嘛,那臺機器溫度更熱,可以到攝氏約九八○度以上,所以一燒就超過『烤肉』的階段。不過,差不多是這意思啦。」   在盧西亞諾住的地方,鄰里間如果有人過世了,家人會把遺體帶回家中,守靈一整天。貝里斯的人口多元,夾在加勒比海以及拉丁美洲的影響之間,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盧西亞諾自認是麥士蒂索人,也就是馬雅原住民與西班牙殖民者的後代。   他祖父是地方上的禮儀師,當地人需要找人來打理遺體時就會找上他。有時,等他到的時候屍體肌肉的僵硬攣縮狀況已經很嚴重了,難以替屍首更衣淨身。據

盧西亞諾說,若是這樣,他祖父就會跟屍體說說話。   「聽著,想要在天堂漂漂亮亮的嗎?你如果非要這樣渾身硬梆梆的,我就沒法幫你穿衣服喔!」   「也就是說,你爺爺會說服屍體不再屍僵?」我問道。   「這個嘛,也得抹一點蘭姆酒讓肌肉鬆下來。不過,對,他是會跟屍體說話。」他回道。   他爺爺說服屍體放鬆之後,就會把屍體翻面,肚子朝下,擠壓出因分解而產生的氣體。有點像是幫寶寶拍打嗝—先幫他嗝出來,免得他吐你一身。   「你在美國的工作也是這樣嗎?」他好奇地問,一面遠眺潟湖。   當然,貝里斯的大城市裡也有葬儀社採用美國商業模式,總是要家屬多花錢升級成桃花心木棺還有大理石墓碑。同樣地,這波現代化

的推力也推向貝里斯的醫院。現在無論家屬是否願意,醫院都可能要求進行解剖。盧西亞諾的奶奶去世前就不肯被開膛剖肚。   「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把她的屍體從醫院偷走了。」盧西亞諾這麼告訴我。   「啊,什麼?」   我沒聽錯:他們把她的屍體從醫院偷走了。裹了張床單就抱走。   「醫院能拿我們怎麼辦?」盧西亞諾問。   他有個朋友溺死在這片潟湖裡。盧西亞諾的說法也很類似,他並沒有費事打給主管機關,通報有人溺死在這裡。「人都死了,他們能怎麼辦?」   盧西亞諾希望自己死時,身上能包裹著獸皮,墳壁上鋪著葉子,挖個簡單的洞把他埋起來就好了。裹屍的獸皮,他打算自己設計。   他表示自己「時時刻刻」都和朋

友談論死亡。大家會問問彼此:「欸,你死的時候想要怎麼樣?」   盧西亞諾問道:「你們那兒不這麼說嗎?」   很難跟他解釋。沒錯,大抵來說,大家不這麼說。   我幹這一行,心裡一直有個大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自己的文化在碰到死亡時要這麼渾身不自在?為什麼我們不肯聊這些事?不肯問問親朋好友他們過世時希望怎麼處置自己的遺體?」如此逃避,最後吃虧的是我們自己。對於人生的必然結局避而不談,於是導致荷包岌岌可危,也可能剝奪我們追悼亡者的能力。   我相信,如果自己能第一手見證別的國家如何處理死亡,或許就能證明面對死亡時並沒有一套規定的做法,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或是該怎麼理解。過去幾年間,我周遊世界

參加了各地的喪葬儀式,我去了澳洲、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印尼、墨西哥、玻利維亞、日本,也到了美國各地。   不論是印度的火葬柴堆,還是迦納天馬行空的棺材,都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但是,我選擇造訪的地方,他們的故事一樣精采,而且說的人比較少。我希望自己所發現的事物,能幫助大家重新找回屬於自己這個地方的意義與傳統。將這些重新找回來,對於我身為葬儀社老闆來說很重要,但對於我為人子女、朋友的身分來說更為重要。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兩千多年前曾經寫下這麼一件事,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描述一個文化如何因另一個文化的喪葬儀式而大感震驚。故事中,希臘人會將死者火葬,而波

斯王國的統治者因好奇,召來一群希臘人到他的座下問道:「要付出什麼代價,(你們)才肯吃掉自己死去的父祖?」希臘人不願回答,表示世上再豐厚的獎賞都不可能讓他們吃人。接著,國王又傳來一群素以吃掉死者屍體而聞名的加拉太人。國王問道:「要付出什麼代價,(你們)才肯拿火去燒自己死去的父祖?」這群加拉太人請求他別再提「如此駭人」之事!   故事中描寫了我們對於其他族群如何處置死者覺得反感的態度,已然延續千年。要是你曾經走進現代葬儀社方圓一百公尺內,一定知道葬儀社業者很愛下面這段引言,據稱這是出自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   一邦一國何以待其死者,吾若得見,便能以數學之準確,測其國人之仁厚良善,之

敬律尊法,之忠於理念。   葬儀業者引用了這段話,刻了牌匾掛到牆上,還放在網站上顯眼的地方。一旁美國國旗的動畫圖檔飄揚,奏著《奇異恩典》當背景音樂。可惜的是,格萊斯頓從未提供他所說的那套公式,好讓我們能以他承諾的「數學之準確」,算出某一種處置死者方式的野蠻程度是七九.九%,而另一種方式的莊重程度則是六二.四%。   事實上,格萊斯頓可能從未說過這段引言。最早的紀錄顯示,這句話出現在一九三八年三月號的《美國墓地》雜誌中,一篇名為〈成功的墓地廣告術〉文章裡頭。我無法證明格萊斯頓沒說過這段話,但是某位研究格萊斯頓的專家曾跟我說,他從未讀過這句話,最多只能說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格萊斯頓會說的話」。

  即便認可其他文化的儀式有其好處,但我們還是往往讓偏見削弱了這種接納的情緒。一六三六年,有兩千名加拿大原住民溫達特族人聚集在現今加拿大休倫湖岸邊的一個公用墓地四周。這座墓地有近兩公尺深、七公尺寬,能容納七百人的屍骨。   這些骨骸死後的第一站並不是這座墓地。剛過世不久的屍體先以河狸皮製的皮裘包裹,再放到離地三公尺高的木頭棚架上。大約每十年,四周零零星星的聚落會去收屍準備公葬,並將這種葬禮儀式稱為「死者的饗宴」。在準備的過程中,會將屍體從棚架上移下來,由家屬(大多是婦女)負責把骨頭上剩餘的肉刮乾淨。   骨頭有多難清理,取決於這個人死了多久。有些屍體已經腐化,只剩下風乾、薄如紙片的皮膚還

附著在骷髏上;有些屍體保存了下來且快要變成木乃伊,這時就得把乾燥脫水的肌膚一條條撕下來燒掉。最棘手的屍體,則屬新死不久的人,屍身上還滿滿都是蛆的那種。   法國的天主教傳教士若望.貝巴親眼見證了這種清理儀式,並將之記錄下來。他不但沒有大為驚駭,還以深感讚嘆的口吻寫下家屬對待遺體的方式有多麼親暱。有一回,貝巴從旁觀察一戶人家解開屍體外頭裹的衣物,裡頭還滲著腐水。但那家人並沒有被嚇到,反而開始動手清理骨骸,然後再用新的河狸皮裘包裹屍體。貝巴問,這難道不是「能對基督徒有所啟發的高尚榜樣」嗎?對於在墓地舉行的葬禮,他同樣也表現了讚賞。當沙土及樹皮覆蓋了屍體,他覺得能看見如此「善行」實在令人寬慰。

  我確信,在那個當下站在墓地的墳坑邊緣,溫達特人的喪葬儀式必定感動了貝巴,但卻沒有因此改變他最終的熱切目標:希望溫達特人能廢棄自己所有風俗儀式,並以基督教儀式取而代之。這麼一來他們就能變得「莊嚴神聖」,而非「愚蠢無用」。      我必須說,對於貝巴傳教士提出的替代儀式,加拿大原住民們並非都敞開胸懷接受。歷史學家艾瑞克.席馬曾寫道,第一民族(編注: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通稱,指現今居住加拿大境內的北美原住民,但不包含因紐特人和梅蒂人。)與歐洲人對於彼此常有「令人不寒而慄的曲解」。法國天主教徒可是大大大方承認自己吃人,還吹噓自己在某個稱為「聖餐禮」的儀式中喝血吃肉(而且還是自己的神之血肉),這種狀

況你要溫達特人怎麼相信這些教徒都抱持著高尚的目標。   由於宗教是許多喪葬儀式的源頭,因此我們在貶損其他人的做法時,往往也會訴諸信仰。晚近至一九六五年,作家詹姆斯.福瑞澤都還在他的作品《火葬:這符合基督教精神嗎?》(讓我爆個雷:不符合)當中寫道,火葬是「野蠻行徑」,而且「助長犯罪」。在正經的基督徒看來:「想到友人的遺體被人像是烤箱中的烤牛肉一樣對待,油脂流瀉,組織滋滋作響,便覺思之欲嘔。」   我逐漸認為,一種喪葬風俗的好,根據的並不是數學(比如計算出其「野蠻行徑」的占比是三六.七%),而是情感,是相信自身文化有其獨特的高尚之處。也就是說,覺得某些喪葬儀式野蠻,只是因為這些儀式和自己文化中

的儀式不同。     參與死亡的過程,能使你更強大   我在貝里斯的最後一天,盧西亞諾帶我去埋葬他祖父母的墓園(包含他們偷走的那位祖母)。墓園裡滿是高出地面的水泥墳垛,有的照料完善,有的年久失修。雜草中有一座倒下的十字架,上頭包著一條女人的內褲。還有兩座墳墓則遭人以黑色噴漆草草寫下「迦薩大地」與「懺悔吧世人」幾個字。   遠遠的另一個角落,一棵大樹底下,他祖父母的兩具棺槨疊放,四周砌上水泥墳。「我奶奶,她並不想要這些水泥。她只想要塵歸塵,在地裡挖個坑。可是,你也知道⋯⋯」   盧西亞諾深情地拂去墳頭上的落葉。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祖母死亡的每一個階段盧西亞諾都參與了:從醫院偷走屍體

、舉辦守靈時全家人喝著蘭姆酒,聽著蘭伽拉音樂(那是奶奶的最愛),再到多年後打理她的墳墓。   相較之下,西方的喪葬業則要喪家在每次失去至親後糊里糊塗地走過一遭,而這糊里糊塗其實有其目的。大部分的人都沒法說出在屍體防腐的過程中,注射在母親身上的到底是什麼化學藥劑(答案:甲醛、甲醇、乙醇、苯酚的混合物),也沒辦法回答為什麼要買一個三千美元(約新臺幣九萬元)的不鏽鋼棺槨擺在墓園裡(答案:這樣方便維護草皮的人員除草)。二○一七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對葬儀社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制度令人一頭霧水、對人沒有幫助,其設計目的似乎是要讓一般消費者無法看穿,只得在滿心哀慟、財務吃緊時一次次做出擲下大把銀子的決

定。   喪葬業必須要改革,必須引進新的做法。一方面不該再那麼唯利是圖,另一方面也要更鼓勵家屬參與。但若我們表現得像是若望.貝巴的翻版,誤以為自己做對了,而其他那些「非我族類」都野蠻而無禮,就不可能去改革(甚至是質疑)我們現有的喪葬體制。   這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可能會出現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全球最大旅遊指南出版社孤獨星球,曾在介紹峇里島的旅遊書中,提到特魯揚村一派田園風光的墓園。村民們編織竹籠,將死者放進去任其腐化,再把屍骨拿到外頭,堆放在青蔥蓊鬱的景色當中。書中並沒有解釋這些古老風俗背後的意義,反而建議明智的旅人「最好跳過這般殘忍駭人的景象」。   像加拉太人那樣把親愛的老爸吃下肚,

你可能永遠做不來。我也做不來,因為我吃素—開玩笑的啦,老爸!然而,宣稱西方的喪葬儀式優於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仍然是大錯特錯。況且,由於「生死關懷」企業化、商業化的緣故,若是要比較談到死亡時的實際距離、心理情感上的親近程度,還有相關的儀式,美國可是遠遠落後其他地方。   好消息是,我們並不是非要對死亡避而遠之或感到晦氣不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現身、要在場、要參與。大抵而言,我在東京及巴塞隆納等大城市都看到家屬整天陪在遺體旁邊,並且留下來看火葬過程。在墨西哥則看到家屬在親人過世多年後仍然去墓園獻上祭品,不讓任何人因死亡而被大家遺忘。   本書中的許多儀式很可能跟你所奉行的不同,但希望你能

在差異中看到美好之處。或許你曾經真真切切體驗過死亡帶來的恐懼和焦慮,但你也走到這裡了,就像你即將在書中碰到的那些人一樣,一起親臨死亡的現場。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幾個月後,我們在印尼最大的城市雅加達降落。印尼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組成,人口是世界第四多。(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 為了搭下一班飛機,我們拖著腳步穿過護照檢查區。 「要去印尼哪裡?」櫃檯的年輕女性問道。 「塔納托拉查縣。」 她臉上露出一抹促狹的微笑。「你們要去看死屍?」 「對。」 「喔—真的嗎?」她似乎有點嚇一跳,彷彿一開始的問題只是客套聊個兩句。「那些死屍,你知道他們是不是自己

走路嗎?」 「不是,是由家裡的人扶著。跟殭屍不一樣。」保羅回答道。 「我很怕那些!」她轉過頭,對著旁邊隔間的同事緊張地笑了兩聲,一面蓋章讓我們通過。 等到好不容易抵達南蘇拉威西島的首府望加錫時,我已經三十九個小時沒睡了。離開機場大廳,走入濕凝沉重的空氣,一路上保羅就像明星一樣受人簇擁著。剛才忘了說,保羅本人看起來就像他的屋子一樣特立獨行—我這麼說,是秉持著最崇高的美學敬意。他頂著濃密的雷鬼頭,留著一把鑲著串珠的巫師鬍,身上有好些刺青。旅途中,他一身紫天鵝絨長禮服,頭戴高頂禮帽,帽沿一顆白鼬骷髏頭。沒人知道他到底幾歲。我們倆有位共同朋友,曾形容他像是「經提姆.波頓重新演繹的十八世紀公路劫匪」,保

羅則自稱是「歌手『王子』與羅馬尼亞大公『弗拉德三世』的混搭」。 本來瘋狂搶客的計程車司機都不搶了,紛紛湊近想看一眼保羅的刺青跟骷髏頭帽。無論是上鎖的門還是祕密的修道院,別人進不去的地方,保羅都能靠這身怪異的打扮無往不入。其他人被弄得一頭霧水,沒法拒絕他。 我們連在旅館小睡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找到司機後就一路連開八小時往北奔去。道路兩旁,翠綠的稻田延綿不絕,水牛懶洋洋地撲通跳進泥巴中。 在南方低地當中行駛,聽到路旁清真寺的播音喇叭傳來呼喚信徒禮拜的通知。印尼人口以穆斯林為主,不過在塔納托拉查縣的深山之中,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荷蘭人傳入基督教之前,當地人信仰的是一種「祖先之道」(Aluk to Dol

o)的泛靈信仰。

大群體決策方法應用於我國酒後駕車防制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都會 計程車 評價的問題,作者林于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提供一個三階段研究程序進行我國酒駕防制策略之優先排序。首先設計選擇酒後駕車之影響因素問卷,透過對一般駕駛人的飲酒、駕車、個人認知等相關經驗與行為之了解,找出影響駕駛人選擇是否酒後駕車的因素以及對防制策略的意見看法。其次,依照影響因素問卷之分析結果建立酒駕防制策略架構,包含目標、評估準則與策略研擬。最後,蒐集酒駕議題相關利害關係人對酒駕防制策略架構的意見,透過其對準則與策略之評價,利用大群體決策方法求得各策略之有效程度排序,以作為日後規劃酒駕防制相關法律、政策之參考。本研究發現「過去是否有酒後駕車經驗」、「法律認知程度」、「安全風險認知程度」、「駕車時的清醒程度」、「被警察攔檢機率」

、「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年齡」等為顯著影響酒駕行為之因素。最後策略評選結果顯示,較有效果的對應策略為透過「法律面」的約束,其中以「加強執法取締」的有效程度最高,其次為「實施沒入車輛」與「實施罰役」。依據本研究三階段研究程序之綜合結果,本研究認為我國酒駕防制策略應著重在處罰的相關法規訂定,特別是在沒入車輛、罰役的實施,同時配合高頻率、嚴格的執法取締,可有效降低駕駛人酒後駕車的僥倖心態。與此同時,亦應一併實施加重社會壓力的策略與推動酒駕教育宣導,則可藉由不同構面的嚇阻、教化以達成酒後駕車防制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