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電動車推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外勞電動車推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阮慕驊寫的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博客來扉頁版) 和早川雄之助的 全面生產革新實踐手冊:良率、彈性、效率全提升的現場改善寶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雜誌 和美商麥格羅‧希爾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外勞電動車推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博客來扉頁版)

為了解決外勞電動車推薦的問題,作者阮慕驊 這樣論述:

理財、理健康、理人生 看人氣不老阿丹如何做     歷經2020年台灣股市由3月滑落谷底,又一路直直向上,台股不斷創新高。   為什麼知名資深財經節目主持人阮慕驊卻早在今年年初,就頻頻警告2021牛年必有大震?     從小就深受在銀行上班的母親影響,耳濡目染財經時事,阮慕驊在1991年跳入他最喜歡的財經報導工作。40歲起辭掉穩定收入的平面媒體工作者,成為電視、廣播界最早的斜桿工作者。如今才55歲,就已財富自由。     阮慕驊以他的親身體悟,在本書中,分析如何為自己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藉由投資理財,早早為自己賺進退休金。     50 歲起,長期緊繃的每天財

經節目現場主持工作,他發現自己自律神經失調,開始肌力訓練、練瑜珈、吃有蛋白質的白肉飲食及蔬果,也瘦了12公斤。     一向樂於分享的阮慕驊,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縱觀大環境趨勢,賺得長期的時間財(定期定額存股,尤其是存穩定的龍頭股),也研究投資營收、利益正在高成長期的公司,賺取短期機會財。     同時不管是身處在好好壞壞的景氣環境中,他也提供了如何認識股市的本質,分享他跟國外的理財大師學到了什麼樣的理財精華。     他對人生有十大體悟,藉由本書分享給讀者朋友;也根據從自己青、壯、中年等各階段的人生歷程,給老、中、青的讀者一些理財原則建議。     從小要自立更生

,到現在仍與85歲的老母同住,阮慕驊的理財與人生,可說是倒吃甘蔗,愈來愈甜。     本書的主旨就在把作者自身的體會,經由2020年到2021年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戲劇性演變為範本,介紹給讀者。以這一段人類前所未有的疫病經歷為時空背景,試圖讓讀者體會並思考,如何同樣地建立起自己的人生核心價值,並不單單只是退休金規劃這麼單一的思維而已。   名人推薦     兩大媒體領袖熱誠推薦:   趙少康  中廣董事長   謝金河  財訊社長兼發行人      財經專業领導者專業推薦:   向為平  榮民總醫院主任秘書   孫天山  群益期貨董事長

  黃時彥  華南永昌投信總經理   劉家崑  扶輪永康社創社社長     四大財經網紅站台:   李兆華  理財達人秀主持人   邱沁宜  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   阿格力 /許凱迪博士  投資最給力主持人   大K/曾煥文  我是金錢爆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阮慕驊     活的健康、活的自在、活的富裕!     生活,對阮慕驊而言,就是生動的活著!從少年走過青年,再到壯年和中年,阮慕驊從好奇摸索人生,再到建立人生哲學,體悟出成熟需要時間。     從自我為核心出發,健康、自在和

富裕,是他人生哲學上最重要的三件事。從人生構面出發,家庭、工作和人際圈是三個最切身的範疇。     阮慕驊以媒體記者十多年的經驗,轉換跑道往媒體主持工作發展,同時鑽研經濟和金融。這30年來,他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人生哲學,使他能把世間的道理看的更清楚,分析的更透徹,從而建立起健康、自在和富裕的境界。     現職   News98財經一路發、Line Today財知道主持人      經歷   工商時報編採中心副主任   中央社多媒體新聞中心組長、證券組組長、商情部、國內部記者   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     主持   緯來電視台、八大電視

台、東森電視台、寶島新聲廣播電台、台北廣播電台主持人     阮慕驊曾經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又將往什麼地方去?既然這些問題不會有答案,不如活在當下。 推薦序  自求多福拼退休,不要變成下流老人 趙少康 三十年來最好的黃金機會 謝金河 以終為始,有個向上、向善的始 向為平 開創人生,要掌握時間財和機會財 孫天山 為你找到人生的藏寶圖 黃時彥 用身心靈,走出一條長遠的路 劉家崑 導讀  徹底發揮自己長才的人氣不老阿丹 莊舒淇 前言  給人生的十個建議 人生財務的十個建議 第一章 生命的覺知 一、覺知 二、接受 三、覺察 接受 改變 四、愛自已也愛世間萬物

五、人生的抉擇 第二章 即將面臨的退休危機 勞工年金也將被改革 不只公保,勞保退休金也大幅縮水 全民及政府都必須誠懇面對這個問題,把現況及未來連同方案說清楚 台灣錢再次淹腳目!儲蓄爆表,投資率不足,錢愈放愈不值錢,小民怎麼辦? 第三章 提早思考退休對策 對策1:提早找出退休規劃的對策 先從個人財務管理思考起 對策2:退休金怎麼規劃? 先學會理財的本質 解秘標普家庭理財四宫格 對策3:投資的秘訣!時間財和機會財的規劃不可少 房地產與股票的時間財和機會財運用方式 第四章 小心二○二一年股市泡沫化 三十年來最好,能持續多久的景氣 貧富差距擴大下,全體社會消費動能不足 牛年必有大震 台積電跟聯發

科領不領漲是指標 外媒也早已示警台股泡沫 泡沫需要冷卻一下,不要樂極生悲 國際資本對新興市場一貫的手法就是養套殺三招 美股瘋狂投機又是牛年不祥訊號 股市的多頭行情毀滅向來是毀在人性,而不是天災 大佬看不下去,孟格警告泡沫 擦鞋童理論的現象又再現 港府出手先戳破泡沫 巴菲特公開信昭告債市要小心 科技股如果走空,股市多頭行情思危 第五章 台灣人口負成長即將到來 房地產還可以投資? 今年台灣提前迎來了負成長 人口減少對日本的房地產造成了重大影響,那台灣呢? 台灣的房市就跟人口減少一樣,回不去了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醫護產業未來是正向發展的產業 要不要買房要想清楚 做屋奴的時間要長一點或短一點? 第

六章 二○二一年強勢美元當道 金價走入空頭 強勢美元再來 全球資金回流美國!新興市場首當其衝? 新興市場三大央行齊升息開第一槍! 擋得住襲捲而來的美元危機? 通膨來襲!防範安屎之亂再來 二○二一年金價跌勢明顯 第七章 什麼都在漲!五大資產佈局要趁早進行 第八章 美元的投資工具 1.美債 2.美股 3.美國初始上市股票 美國危險訊號 美股指數成份股的變動 第九章 過了二○二一年,長期而言,仍要培養認識股票本質的素質 股票的本質是什麼 1.股票是高波動的、具有高度風險的投資或投機工具。 2.股票是不對稱的金融工具 3.資本市場裡,沒有平等這回事!只有割韭菜 附文/股市如賭場?沈迷賭博不會有好

下場 第十章 向大師學投資的素養 第十一章 交易策略的思考 好的股票是很好的長期投資工具:超長線投資的想法 我的股票投資要訣 買對就一路抱,買錯就停損,換趨勢向上的股票 存股的思考 可以存金融股做退休規劃嗎? 第十二章 牛年股市的思考 由台積電看二○二一年大盤的方向 二○二一年看好的產業 興櫃轉上櫃股又如何 第十三章 由我的人生體悟 給老中青的理財及人生建議 給老中青的理財及人生建議  我的人生理財轉折 股市不怕急跌,就怕長空 未來五年到十年,看好的三大產業 給年輕人的理財投資建議 年輕人理財和投資要學的事 給年輕人的投資標的概念 五大漲價缺貨題材 給中年人的理財投資建議 中年理財的投

資方案 中年的投資標的概念 老年的理財投資建議 老年的投資標的概念 推薦序   自求多福拼退休,不要變成下流老人 趙少康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與戰鬥,「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阮慕驊的《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就是要告訴你怎麼樣讓自己的一生過的圓滿,至少不要變成「下流老人」。     人愈老愈要有尊嚴,活了大半輩子到老還要被人看輕,很不值得。年輕時一切剛開始,別人如何對你都是一種磨練,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就是這個道理。我常說「老人當自強」,愈老愈要捨得花錢,愈要捨得對自己好一點。現在一般人是愈老愈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在現代社會

,不消費就沒有地位,不消費就會被看不起,連我們電視收視率都不重視五十五歲以上的觀眾,因為廣告商認為他們沒有購買力。     但是要捨得花錢,就必須先要有錢,而且至少要有足夠的錢花到人生最後一天。現在人愈活愈長,報紙上的訃聞看到的不是九十就是一百歲。如果自己有幸活到一百二十歲,錢花完了怎麼辦?錢是什麼?錢是給人壯膽的!     阮慕驊的這本書就是要幫助你「活到老,富到老」,能夠有錢有健康隨心所欲到老,就是神仙也羨慕。     我看這本《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阮慕驊的人生體悟》是窮阮慕驊一生的功力拼出來的精華,對青年、中年、老年人應該如何投資都分別有不同的建議,

對股票、基金、債券、房地產、美金、黃金的走勢及投資比重也有獨到的看法。我很認真的從頭讀到尾,欲罷不能,收益很多。     阮慕驊特別提醒大家不要被近年大漲的股市沖昏了頭,沒有什麼市場是會一直上漲而不調整修正的,除非你的本錢雄厚到毫不在乎,否則居高思危,還是要小心謹慎,尤其現在世事變化太快,黑天鵝太多,一個新冠肺炎病毒就把全世界整的好像末日降臨,一定要記住巴菲特最重要的一句話:投資有三條鐵律,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第三條是不要忘了第二條!     阮慕驊這本書穿插了一些他的人生故事與體會,可讀性很高,譬如「除非你真的深愛對方,千萬不要為結婚而結婚!」(年輕人衝

動一時,會後悔一輩子)、「要好好保護牙齒」(牙不好,不能吃,人生就是黑白的),他甚至把他小時受父親家暴被打的頭破血流以及在美國跳蚤市場賣椅子整天沒賣出一個、受31冰淇淋一個月辛苦的店經理訓練,還有年輕時的瀕死經驗都毫無保留的寫了出來,你還能再多要求他什麼?      (本文作者為中廣董事長)   推薦序   三十年來最好的黃金機會 謝金河     全球局勢自從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來,出現巨大轉變,美中由過去的G2競化關係,轉變成對抗和衝突。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堀起,台灣一度被邊緣,台商出走中國,除了帶走資本外,也帶走了技術和人才。最明顯而且具體的現象就是台灣高鐵通車

後的客運量,遠不如計劃時期的預估,使得高達5000 億投資的高鐵走過一段艱辛的歲月。     但如今這一切不利於台灣的景況,全部出現巨大轉變。高鐵旅客人數大幅上升,轉虧為盈;護國神山台積電一年可以淨賺近5200 億,半導體產業成了外媒眼中繼石油後的重要戰略物資,全世界缺台灣不可。台灣從過去的邊緣角色,一躍成為全球的焦點,連車用晶片缺貨,德國還要透過外交管道來台爭取產能。     所以我多次說過台灣迎來了三十年最好的黃金機會。台灣的資本市場欣欣向榮,台股加權指數正越過16000 點往更高位階發展,台股的投資人何其有幸能恭逢其盛。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

:阮慕驊的人生體悟》新書作者慕驊常年參與今周刊和財訊雙周刊出活為主持人或講師,在金融和經濟領域深研已久,也主持財經一路發節目固定邀訪財訊和今周刊同仁,彼此理念和見解多朝向希望台灣更好的方向。     小我七歲的慕驊,一直在財經專業領域分析評論上,非常下功夫,是我少數所見,觀察及評論非常中肯的財經節目主持人。譬如他在本書中分析台灣人口老化,可能步上日本長期房地產不景氣的後塵以及牛年必有大震,擔心過高的股市景氣會不會遭逢泡沫化的危機?讓我想起其實從去年(二○二○)八月時,劉泰英先生就高喊台股會崩盤;最近谷月涵也說台股有泡沫,要大家快跑,把大家弄得很緊張。台股到底有沒有泡沫?答案當然有!但個

股的狀況很不一樣,因為從整個數據來看,去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稅後淨利2.46 兆,這是史上最好的獲利成績單,當然有些個股會存在泡沫化的現象,所以建議各位在追逐高價飆升的過程中,必須認真作功課,才能趨吉避兇。     另外在新書中,慕驊看好未來台灣三大產業是電商、雲端、電動車,我的看法是跟他是一致的。     此外,慕驊在書中給年輕人的理財投資的十項建議,我認為十分中肯,如第一項:不要心急,先存下第一桶金、努力提升自我和建立宏觀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分析能力,先從閱讀分析文章開始;此外,我認為規律的生活習慣和嚴格的自我要求也很重要。常有人問我,你的數字是怎麼背的?因為我可以把小數點後面

兩位數都講出來。其實這只是熟能生巧的死功夫,我的數字是用出來,不是背出來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掃瞄全球金融市場一遍,拿張A4的空白紙,逐一紀錄每個市場的收盤價,這是電腦無可取代,掐指間的死功夫,加深印象,就不會忘,消化到腦子裏的數字,才是有用的數字。慕驊的建議都很好,同步推薦給大家。     給中年人的第6項建議:保健身體,有健康的本錢才有打拼事業和累積財富的條件。慕驊由五十歲開始運動保健,我是從三十四歲開始,就開始常跑山運動,祝福大家能夠找到一種自己熱愛且長久的運動,持續下去,你會發現比財富更重要的絕對是健康。     欣見慕驊此時出書為文給讀者理財和投資的想法,也祝本書大

暢銷。     (本文作者為《財訊》社長兼發行人)   推薦序   以終為始,有個向上、向善的始 向為平     認識慕驊已超過三十個年頭。初識之時,我在成功嶺擔任連長,他在受士官訓,因為訓練的緣故,他常會在某些時段來砲兵連洽公。很快的我就注意到他勤快又機伶,因此當士官隊結訓時,他「很自然的」就被選到我們連上擔任班長。在幹部中他並不顯眼,但從私底下他與同袍間的相處,或帶兵、分派任務的做法,很容易就發現他論述條理分明、處事有條不紊;因為指令清晰明確,所以讓人樂於與之共事、信賴誠服。     砲兵部隊基地每年訓練演習時,全營有個「目標獲得測量班」,該班雖可遠離

連隊(人人想藉此脫離而免受節制),但又必須獨自完成任務;若是所託非人,則全營的演習成績都將受其連累,因此我特別挑選慕驊擔任測量班班長。他果然不負眾望,不僅圓滿完成任務,也因為優異的測量成績,贏得全營長官及同袍們的敬佩。     從慕驊新書《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阮慕驊的人生體悟》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之所以在理財專業的領域中,能夠不譁眾取寵卻深得人心,尤其難得的是禁得起時間的考驗,靠的是他經年累月、日起有功的好習慣,而非暴起暴發的快速偏方;畢竟願意在知行合一之中下功夫體悟理財訣竅者少,而認為理財就等於發財者多。無論是給予人生的建議,或是對於財務的建議,他都不是速成的取向;而

是藉由正確的習慣所引導的方向及目標,才能避開急功好利的誘惑,又在信念與恆毅的作用下,持續累積出豐碩的成果。     我從慕驊身上看到習慣,尤其是從思維到行為不同層面的習慣,所產生的動量與慣性,這些力量其實都來自於他不同階段的人生經驗。上個世紀最有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史蒂芬˙柯維,曾提出透過七個高效能的習慣來建立成功的人生;而慕驊對於人生財務的十個建議,早已成為他的第二天性——習慣,尤其是最後一個建議,「樂於分享成功的財務規劃經驗和方法,幫助更多的人」,全書正是第十個習慣的體現。     最後,僅以柯維所提出成功人生的第三個習慣,「以終為始」,從職涯的終點——退休——來看職涯的起

始與發展時,新的觀點必然會帶給我們人生的新體悟,那麼這本書所提供的就不只是慕驊的人生體悟而已了。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主任秘書)   推薦序   開創人生,要掌握時間財和機會財  孫天山     二○二○年疫情過後,台股如同脫胎換骨般一路扶搖直上,加權指數一年迄今已足足漲升一倍,而且還欲罷不能。這種股市的走勢,別說是新手了,就連股市老手都難得一見。我從一九八二年進入證券業者再轉入期貨業,一路見證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並參與每一次的股市萬點行情,但從來沒有一次,大盤如同這次般的在萬點之上停留這麼久的時間,而且還持續向上漲升。這種難得一見的行情,只能說

台灣正處於天時、地利、人和之中。     去年不單股市興旺,期貨市場也非常火熱。期權全年交易口數達到3.4億口的歷史新高紀錄,期貨開戶數全年也大增了近十萬戶,年比增幅將近一倍,全體開戶數逼近了兩百萬戶。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台灣投資者愈來愈全方位,不單操作股票,也積極使用衍生性金融工具來避險或投機。     理財投資講究的是長期規劃和風險分散,看到投機兩字好像很害怕,但其實金融市場有投資就有投機,有避險需求也有投機需求,因此才能達到各方的策略應用的靈活性和充分性。做任何投資也都有風險,只是風險程度不同。所以不用害怕風險,但要學會管理風險。同時的,不用排斥投機,但要懂得投機的策

略和原則。     我個人在金融市場多年的經驗,也看過無數次的大風大浪,但我始終相信金融市場的贏家是留給準備好,同時具備膽識和知識的實務經驗者。慕驊兄這本《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新書中以其多年的經驗和歷練,告訴讀者如何洞悉市場,分析各種情勢,並保持客觀和彈性。我認為這是金融市場贏家必須要有心態。     此外,書中慕驊兄所創見的時間財和機會財,正好符合期權商品操作的特性,相信讀者若能充分領略,必能從書中找到許多啟發和靈感。     最後祝本書發行成功,也預祝所有投資者能在致富之路上掌握契機。     (本文作者為群益期貨董事長)   推薦序

  為你找到人生的藏寶圖 黃時彥     認識慕驊超過三十年,他一直是個活力滿滿、幹勁十足、積極風趣的好友,一路順暢地成為知名財經主持人,然而有幸讀到書中他的人生體悟,才發現大家都一樣地會遇到「提醒」,不論是健康、生活或工作的巨變,都是一個轉捩點時機,進而覺察、接受、改變成愛自己的人生視野,這點個人深刻感同身受。     身處全球人口老化的時代下,除了活的健康和動的健康之外,就屬如何可以舒服享受退休生活是最受重視的議題,而其中關鍵因素就是本書的重點 – 理財投資。     因為全球零利率的環境,使得退休金規模和投資報酬率都有明顯縮水的困境,如何應對如此麻煩的問題就

是作者在本書闡述的重點。     首先要思考管理財務對策,也就是理財之道;俗話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如同作者母親四十多年前遇到台股第一次上萬點時,適當利用股票投資就有了人生第一台車,換句話說,有效掌握投資秘訣才能完備理財的目標。     接著如何學會投資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巴菲特大概是有史以來唯一能靠投資而成為全世界最有錢人之一的神奇人物,長期持有夠便宜的優質成長公司股票就是他的投資之道,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真能確實做到的人卻很少。因此作者利用本書點出如何運用時間財及機會財來規劃投資策略,同時也介紹不同的股票及債券等投資工具,加上全球股票市場及未來產業趨勢的解析,並協助投資人

建立適當的交易策略,然後持續執行來完成投資理財的致富目標。     過去個人投信職涯中,從第一檔百億台幣的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到一兆美金外商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長,深感掌握投資理財真的是很個人化的一門藝術,但是入門之道尤其重要。慕驊的瑜珈老師說,幾歲開始練瑜珈,人生就會停在那個年齡;以個人浸淫投資領域二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立即開始投資理財,財富才有機會超越退休需求,而本書就像谷歌地圖導航一樣,淺顯好用能為你找到人生的藏寶圖。     (本文作者為華南永昌投信總經理)   推薦序   用身心靈,走出一條長遠的路 劉家崑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

康:阮慕驊的人生體悟》是一本與大家有切身關係的好書。   慕驊用身、心、靈,道出它是一條長遠且時時要調整及更換的道路。     我是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主。時事,各國政策、匯率是影響我業績及收益最重要的因素;當然除了本業之外,理財規畫更是不可獲缺的工具。     書中對現今投資氛圍、股市及全球大環境都有鉅細靡遺的解說,慕驊毫不藏私他把畢生投資法寶與大家分享,只要你細細品嚐書中方法,必定能幫你在投資的道路上更加順利。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投資的前提除了第一桶金外,身心健康必須擺在第一位。筆者道出了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事情﹁健康﹂,否則拼出了財富、沒了健康

也等於零。     書中除了金融商品的剖析,也包括了房地產及少子化議題。它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所以適合各個年齡層閱讀。     好書要大家一起分享,我極力推薦《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阮慕驊的人生體悟》這本好書,在全球變化快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環境中,它是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投資途徑。     (本文作者為永康扶輪社創社社長)   導讀   徹底發揮自己長才的人氣不老阿丹 莊舒淇     最近由於YouTube等各種網路工具盛行,趕不上每天下午五點到七點收聽阮慕驊在News 98財經一路發的廣播節目,可以當天即時收聽永遠掛在網路上他的節

目;在網路上,又可以觀察到他的臉色及身形。     我發現十幾年沒見的阮慕驊怎麼看起來愈來愈瘦,愈來愈年輕,可是在分析財經情勢,卻愈來愈即時及有深度。   最近趁一次下台南時,我簡單對周圍的友人做了一下市場調查。     結果是無論台南某咖啡小店老闆娘、住在台南七十二歲的醫生娘、住在台北在台大擔任法律系教授的五十歲鄰居、一位資深媒體工作者都立即告訴我阮慕驊的評論很實在。     這也就印證了我的觀察:他的財經專業沒有老化,卻愈來愈活化。   這種跟年紀乖離向上掌握財經時勢的速度,也跟年紀乖離的元氣臉色,讓我興起想找他寫書的念頭。     這樣現在進行式的

阮慕驊,我只能用「不老人氣阿丹」(他的英文名字叫Danny)來形容。不老人氣指的是他十幾年,每天準時下午五點到七點出現在News 98《財經晚點名》、《財經一路發》主持現場即時財經節目;同時常常上東經財經台被李兆華訪問。     他另外一個不老象徵是自我鍛鍊身體的毅力。五十歲起,因警覺身體健康的重要,開始練重訓、練肌力、也練瑜伽,也搭配高纖、芭樂、蘋果、只吃白肉、雞蛋補充蛋白質、少澱粉(一天吃不到四分之一碗的飯),不到五年,已經瘦了十二公斤。他的神情愈看愈堅毅,但人卻是愈來愈放鬆,愈有笑容,做事也更加有效率,很像活在當下,專注在即時。     對於身體保健這麼有紀律,對於工作有

狂熱的阮慕驊,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有紀律。世新廣電科畢業,工作一段時間後,又繼續到政大新聞研究所唸書。在本書中提到他自己從小過動,坐不住,無法好好唸完一本書,但他發揮自己的所長,在學校參加話劇社,這也培訓了他日後成為長青財經節目廣播主持人的首席位子之一。如今,他將他過往的過動,不斷地追求財經專業深度,專注落實在他每天專注評論各種即時財經新聞,並且努力掌握什麼是時間財、什麼是機會財。     近五年,阮慕驊的專注及放鬆,來自於除了有紀律保健身體之外,每早起床,必頌心經的阮慕驊也開始要更積極地思索做什麼,對人與社會有益。他說他年輕時,比較不會想,現在比較會想。     本書主軸是他在

四十歲辭掉中央社有退休金保障的正職工作之後,如何使得五十五歲的現在的他,可以擁有幾筆房產及擁有財務自由。     如何做到?阮慕驊強烈主張,一定要藉由投資來為自己賺得退休金。他每天一邊深入地主持現場即時的財經節目,一邊深入的研究及投資,為自己賺得老後退休現金。     他這三十年的投資心法是什麼?如何由年少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投資,一下子賺了幾百萬,一下子又泡沫化虧光到最近這十幾年,他如何更謹慎投資,並且獲得錢不能露白的足以退休的資產。比起大企業家,阮慕驊儲存的退休金不算什麼,但是比起一般一輩子守住一份固定工作,卻又賺不足夠的退休金,四十歲就辭掉中央社正職有固定薪資的工作,阮慕

驊所儲存的退休金是足夠了。本書他想給的是釣竿,如何用錢投資,而不是給餵食的魚餌。     他主要的投資秘訣是,總觀總體經濟趨勢,賺長期的時間財;也在趨勢向上時,賺取短期的機會投資財。   走過二○二○年的投資多頭趨勢,阮慕驊也建議二○二一年投資要小心為上,注意是否有牛年的大震。     尤其針對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及即將退休的老年人,如何提早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口危機、退休金被打折的危機,阮慕驊建議提早規劃自己的老年退休金來源是很重要的事;提早在三、四十歲之前就好好打造健康的身心也很重要,不要像他到五十歲才開始注意保健身心健康(我認為不過比到了六十歲,還不保健的好)。  

  因此,在《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這本新書中,他特別指出,未來五年到十年,看好的三大產業是什麼;也給了年輕人、中年人、及老年人的受用的理財投資建議及投資標的概念。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循序去了解他的人生覺知、他對總經/人口趨勢的觀察、他跟世界級大師學到了什麼樣的理財哲學、及該有什麼樣的具體投資概念。     給魚,不如給釣竿,阮慕驊希望你健康快樂又富有退休。     (本文作者為天下雜誌出版顧問總編輯)   前言     給人生的10個建議   1. 保健好牙齒   2. 不要過胖,保持運動習慣   3. 瑜

珈、太極等都是很好紓解壓力的方式,人生要有固定的自我舒壓方式   4. 不要吃過多甜食,不要常吃精緻食物,超過50歲要少吃紅肉   5. 活多久就做多久,不一定是固定的工作,但人生要不斷地為興趣工作   6. 做好財務規劃,退休規劃40歲就要開始規劃,如果能提早到30歲更好   7. 股票是最好的投資工具,但要學會股票投資的方法   8. 找到適合你的宗教信仰,只要是勸人向善的正統宗教都好   9. 人生的伴侣不要輕易決定,確定你很愛對方,對方也是,不要為結婚而結婚   10. 教導子女好的觀念,能幫多少盡其在我,觀念比給錢更重要     

人到中年,對人生有些體悟,把我覺得重要的人生的事,分享給大家。人生的時間很短,一轉眼日子已經過了一半以上。常想如果我年輕時有現在的智慧,很多事現在可能不一樣。     雖然這樣想,但人生不可能重來,只有把握現在和未來,把體悟分享給大家,無論讀者是什麼年紀和什麼心態,如果你願意傾聽我的想法,參考我的建議,我相信對你會有一些幫助,這也是莊舒淇邀請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人生的智慧,需要時間累積,需要經歷事情後才會知道對錯。再有學問,沒有經驗,學也不一定能致用。經驗是一步步走過的足跡,我的人生10個建議都是人生經驗和經歷體會的,或是看到他人的情況了解的。這些建議會陸續在本

書隨後的章節分享給你。     這本書是我個人生活態度、想法的集合,有回想過去,也有展望未來,過好現在。人生是線性的過程,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現在很快會成為過去,未來一轉眼就到了。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的目的,需要什麼?要滿足什麼?如何過的快樂和自在?最終會留下什麼?什麼值得珍惜?這些人生的課題,可曾問過自已?     人生最重要的組成和元素是什麼?小我的和大我的,個人的、家庭的、社會的又是什麼?需要系統性的思考嗎?還是過一天算一天?我年輕時候從不曾想過這些問題,但現在我常想這些。年輕時很自我,現在覺得自已很渺小。老了,年紀大了,想法自然會多了。  

  我決定第一部份寫人生的重要的體悟,給讀者些建議。第二部份寫財務規劃,因為沒有好的財務基礎,人生許多事無法成就和滿足,錢不是一切,但它是現實。第三部份寫投資,財務規劃好才能投資致富,富有的人生在良好的金錢基礎下更能實現願望和實踐理想。     人生財務的10個建議   1. 不要擔心負債,但要思考如何償還債務   2. 學會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的運用   3. 不斷增加賺錢的能力   4. 家庭財務規劃要設定目標,穩步向前,不要有一夜致富的想法   5. 學會記帳   6. 保險是財務規劃,不是投資,用保單來投資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7. 教會

子女財務規劃,給子女理財觀念,比給錢更重要   8. 財務規劃的目的是為了投資和滿足人生的花費,不是為存錢而存錢   9. 不要到處炫富   10. 樂於分享成功的財務規劃經驗和方法,幫助更多的人 第三章 提早思考退休對策 規劃老後退休金要有提早要系統的進行,目的在早一點達到財富自由。 如果能達成不靠薪水收入,依靠投資收入就可以滿足生活支出所需,大體上可以叫財富自由。 一般來說,退休有幾種收入的可能:其一是勞退和勞保;其二是企業退休金,這不是人人都有的;其三是自己累積的退休金。如果所有管道的退休金可達到退休前的月收入,就達成了所得替代百分之百的目標。 為達成目標,提早規劃是

必要的。此外,勞保和勞退並不見得是看得到拿得到。主因是勞保年金受到台灣人口結構和利率的變化影響,已呈現入不敷出的情況。未來有可能勞保不保。。 對策1:提早找出退休規劃的對策,先從個人財務管理思考起 •    理財重要?投資重要? •    財如何理?先要有財?要理才有財? •    投資還是投機? •    有了錢做什麼?沒有錢有差嗎? •    人生到底追求什麼? 投資先前學會理財本質,這是最基本的。 不會理財,沒第一桶金如何投資? 觀念決定一生的成敗。理財和投資是一連串的觀念和方法。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理財重要?還是投資重要?理財是投資的前端,理財好才有能力投資,正所謂先理出第一桶金。

 巴菲特雪球理論裡的雪球,也就是投資的本金很重要。理財和投資在於理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管理。 現金流量表是創造資產負債表的前端。一個人有兩種收入的觀念要先確立。薪水收入是創造理財收入的前端。 有穩定的工作後,薪水收入分配在各種支出上,其中理財支出必不可少,理財支出可創造未來的理財收入,是一種把當下的支出轉化成未來收入的可能。 理財支出加上收入減去支出的剩餘,這兩筆錢放在各種投資名目下,經年累月就能產生源源不絕的理財收入。例如,固定收益性質的債券利息收入和股票股息收入及房租收入,這種固定收益的收入,可以再滾入各類資產的投資,形成活水源泉般的財務規劃循環,使財富堡壘愈來愈穩固。 我看很多有錢人

的致富路徑都是很一致地運用這種方式。但窮人不懂或是沒機會,理不出第一桶金。 有錢人另一個致富秘訣是房地產和股票的交叉運用。

全面生產革新實踐手冊:良率、彈性、效率全提升的現場改善寶典

為了解決外勞電動車推薦的問題,作者早川雄之助 這樣論述:

  28年SONY經驗X 20餘家企業輔導心得X 50年現場改善實務  讓你建立能力極大化的自我改善工廠!   TPI(Total Productive Innovation,全面生產革新)融合了IE、VE、PM、TPM、QCC、TQM、TQC、JIT等多種改善方法,幫助企業消除無效動作和浪費、不斷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增強生產彈性,並透過持續的單元式改善活動激發員工士氣,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TPI把責任下放到組織各層級,充分運用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在每一個生產單元(Cell)消滅損失和浪費,不僅適用在生產製造,同樣能運用在產品開發、協作、行銷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   

TPI 的 6 大意涵:  1. Total Production Innovation 全面生產革新  2. Total productivity’s Improvement 生產力的全面改善  3. Total Process Improvement 製程的全面改善  4. Towards Process-yield Increasing 追求生產品質改善     5. Taking Personal Intelligence 活用人的智慧  6. Towards Profit Increasing 追求利益的增加   作者早川雄之助輔導生產現場的經驗豐富,集結數十年實務心得,透過無塵室空

氣濾清器、電腦機殼、沙灘車、健步器、嬰兒座椅與 LED 照明燈具等橫跨多個產業的個案,指導讀者突破「不知還能如何改善」的工廠難題,落實精實的細胞式生產(Lean Cell)。   早川雄之助:「TPI 的理念,其實正是希望製造業者們能活用員工的智慧,並藉以提升全體附加價值——不僅是產品,更包括員工自身的能力與價值。」 作者簡介 早川雄之助   1946 年東京出生,現年 67 歲,包含大學時代主修工業工程管理起,五十年來都在生產現場從事系統設計與改善活動,現為早川生產革新有限公司負責人。   2000 年起定居台北,翌年自服務了 28 年的 Sony 退休。2001 年投入 TPI 顧問輔導以

來,計已為 20 餘家企業提供指導與服務。由於這些企業在良率、速度與效率均展現了實質的成效,且自主的改善能力也獲得了提升,因此在業界已有一定的口碑。   現在北投與妻子、兩個女兒和三隻愛犬共同生活。 譯者簡介 陳文棠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業,現為資策會 MIC 前瞻產業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長年從事產業研究與政策規畫相關工作,對製造業的體認,深受本書作者所啟發。另一本與 Sony 相關的譯作是《Sony 才子,大賀典雄傳奇》。 前 言  第 1 章 全面生產革新——TPI 的必要性第1節_重新認知「製造」的價值  第2節_在傳統的製造業者中所常見的問題  第3節_

解決製造業問題的TPI變革  第4節_TPI 變革的思考特色 第 2 章 TPI 的戰術之一:有形的變革第1節_何謂有形的變革   第2節_動作層級與垂直方向的改善  第3節_各種間距的短縮  第4節_以固定流程及周期時間循序作業的「整流化與同步化」  第5節_長周期、小細胞的模式調整  第6節_有利自律管理與視導的「U型細胞化」  第7節_立姿作業與細胞工作檯的導入  第8節_「可視化」的四種類型  第9節_自動化工廠的實務應用 第 3 章 TPI 的戰術之二:生產管理面的變革第1節_基準周期時間及其串聯方式       第2節_精準的零件供應系統  第3節_利用細胞管理板實踐自律管理  第

4節_激勵士氣,使團隊鬥志高昂!  第5節_多能化與技能階級制度  第6節_提高彈性以因應未來無法預測的各種變化  第7節_5M/6S等基本能耐的優化  第8節_TPI 的金字塔 第 4 章 有效拓展 TPI 的作法第1節_開展 TPI 的四階段  第2節_四大源流的回溯管理  第3節_製造業的金三角 第4節_讓生產更順暢的供應鏈管理  第5節_工廠整體陳設與動線的變革 第 5 章 成功落實 TPI 的心法第1節_在工廠中以明顯易懂的指標來落實 KPI 第2節_根據四大源流所開展的指標  第3節_推動TPI專案的實務技巧  第4節_讓 TPI 進度「可視化」的做法  第5節_在競爭之外,如何增

進內部團隊的相互合作? 附 錄  工廠外移時的考量點與關鍵決策因子後 記 【專文推薦】 循 Dr. Plant 的手冊,從產線匯聚創新力尹啟銘 總統府國策顧問、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   從 400 年前的鹿皮、蔗糖,到今日的電腦、半導體,作為小國,台灣的產業發展,遍歷了資源密集、勞力密集、資本密集與知識密集等階段。然而,即便在先人的苦心經營下,讓今日台灣的國民所得躋身先進國家之林,且有數十種產業擁有全球第一的影響力,但面對全球化、氣候暖化、高齡少子化、新興國家崛起等種種時代的考驗,我們必須認知,下一代台灣子民所將面臨的挑戰,還是艱鉅非凡的。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政府在因應上,除了持續不

斷地進行投資環境的改善、產業結構的調整,經合協定的洽簽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推動外,最念茲在茲的,就是台灣的「創新力」。   創新是附加價值的來源,也是國家經濟成長的動能,其關鍵在於「求變」,以因應外在環境的變遷。對產業界而言,變,講究的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而重新組合的前提,則往往要依賴人們的用心與巧思。   台灣國內目前約有 127 萬家企業、697 萬名勞工,若再加上台商在大陸所雇用約 1,500 萬人,則總計約 2,200 萬名勞動力,趨近整個台灣的總人口,且是日本國內製造業員工數的 2 倍以上。試想,如果能讓台灣產業的創新能耐,不僅是仰賴政府、學校、企業主與研發人力,而是能讓所有台商的海

內外勞動力都能成為創新的推手,那將會凝聚出多麼壯大的力量!   但要如何才能讓包括產線作業員在內的所有勞工,都能時時以提升附加價值為念,且自律而持續地「樂在創新」呢?近年定居台灣,曾參與日本 Sony 集團全球 70 所以上工廠設計與現場改善任務的「Dr. Plant」——早川雄之助先生的《全面生產革新實踐手冊》,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套簡單易懂且圖文並茂的操作手冊。   很高興在政府力推三業四化、產業結構轉型,且台、外商的對台投資正逐步回溫的今日,能有一本這樣的工具書以中文版面世。也期望各界在創新求變的過程中,都能發揮本書「革新」的精神,共同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前言   「不論當

前處境如何艱困,都應讓製造業者繼續維繫全方位進步的力道,並讓最新的技藝能繼續獲得傳承。」    這本書是筆者集結近十年來定居台北後,輔導亞洲各國生產現場的實務心得與個案解說。   近年來,日本的工廠普遍陷入困境。企業為獲取市場,追求低廉的成本、能源與物資,紛紛到海外尋求 OEM 夥伴或設廠以突破僵局。但若仔細考察這些工廠,則又會發現,能如願以償而成功突破的案例,實在少之又少。   這些到海外生產或委外代工的日本經營者心中最常浮現的說法,大抵不外是:「在海外是無法落實日本國內的細胞式生產(Cell Production)。要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導入這種充分發揮員工能耐的,進階型生產管理,根本就是不

可能的任務。」   然而,在筆者所輔導過的許多中國工廠中,此種生產體系,並非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是在某些伴隨著提升自我能力以及強調成果主義的做法上,毋寧說,海外企業的表現是有機會更勝一籌的。   前文所謂「細胞」,係指「致力於『消滅製程不良的損失』與『不具附加價值之作業』,具備彈性與速度來因應市場的變化,且能持續而自律地實現自我改善的組織型態」。而這樣的形態,絕非單純地將流水生產線廢除,並要求作業員改為立姿組裝就能輕易實現。   至於「細胞式生產」,強調的則是即時因應需求,在精實生產(Lean)的概念下,成就 On-demand Lean Cell 之生產系統。其特殊之處,在於下列五項重點:  

 1. 將目的與背景充分告知生產線的作業員,並使其理解  2. 讓具備相關技能的團隊能獨立作業  3. 設立能讓作業員運用知能進行持續改善的機制  4. 讓整個過程「可視化」  5. 優化工作環境,舉辦能激勵員工士氣的活動   易言之,「讓作業員與現場管理者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並在士氣高昂的狀態下持續而自律地融入改善,進而因此感受到工作的愉悅,並且樂在精進。」若能掌握這個訣竅,則不論置身何處或面對何種狀況,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也正因如此,若要讓工廠變得更好,就要不厭其煩地去提升作業員的能力,並使之興味盎然。當然,在此情況下,以下這些製造業者的基本需求等課題,也可望同步獲得實現,例如:   1. 排

除不良品的上市  2. 縮短生產時程並具備彈性  3. 壓縮成本   然而,細胞式生產,固然是強化工廠的特定任務,但若要確保和對手企業在整體競爭力上的領先地位,則以下幾點也是不可輕忽的面向:   1. 產品製程的整合與同步設定的最佳化  2. 工廠製造部門以外的物流、品管與製程的最佳化  3. 工廠資材、零件供應商的品質、交期、運送與成本管控的最佳化  4. 活用主導產品規格的研發設計部門及市場需求的業務部門,來強化生產部門的能耐   那麼,若能確切落實這些前提並予以實現,筆者稱之為 Total Production Innovation, TPI,也就是「全面生產革新」。    這種有助工廠

進化的變革手法,迄今能在各種領域獲致實現,並且從概念、做法到個案都完整齊備,算是空前的突破,也是筆者所自豪之處。   這些全面生產革新的做法,係源自筆者任職 Sony 時代參與 Audio、Video、TV及其後的 PC 等各式商品中所獲得的經驗。此外,在擔任顧問期間,筆者亦將此一做法運用在血液檢驗及住宅產業,結果成效卓著,顯示此套方法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而在筆者近十年定居台北的執業過程中,還在諸如無塵室的空氣濾清器、電腦機殼、沙灘車、健步器、車用嬰兒座椅與 LED 照明燈具等領域,獲得了優異的成效,讀者可在內文中見到相關的案例。   其實,在各式各樣的生產現場,「品質合格」、「即時供應」

與「杜絕浪費」都是共通的價值。而「TPI——全面生產革新」,正是實現這些命題的法門。   在本書中,「提升良率」、「確保彈性」與「增進效率」等三項,都是追求 TPI 時的理念。至於在做法上,則會訴求「有形的」以及「生產管理面的」兩種變革。當然,有關細胞式生產的特定流程與兼顧前述四大面向的 TPI,則會在本書的後半段加以討論。   此外,為了增進理解與實踐,書中還穿插了豐富的圖示、照片與案例,對於有意變革生產體制的讀者,本書都是相當實用的工具書。   總括來說,會想購買本書的讀者,從事的行業想必都與製造業高度相關,並且也認知了當前推動生產變革的必要性。期望各位都能透過本書,改善製程中的浪費,進而

在實踐與鍛鍊中獲致成功。這樣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隨著時間累積,相信讀者一定會感受到具體的改善成效。不過容筆者先行提示,在這個超越巔峰的過程中,成功不會出現在山頂,而是會在各位的堅持不懈後顯現。   另外,在本書,筆者還附上了在生產外移的過程中,有助進行評估與決策的參考項目,若能派上用場,將是筆者莫大的快慰。 後記   一橋大學的野中郁次郎榮譽教授,在〈化知識為價值的管理〉(知□□□□□□□□□)一文中,曾力陳「若要走實務智慧的路線,則惟有『(超越理論的)現場發現』與『(突破現實的)內幕洞察』的結果,才是真正的創新,才能將知識轉化為附加價值。」    另外,野中榮譽教授在 1990 年代更為人

所知的,是那「化內隱知識為外顯知識」的教導。對製造業的從業人員而言,這不正是鼓勵大家要把工作中的智慧與經驗,統合為整個工廠的經營理念嗎?    本書所謂「全面生產革新」(TPI)的理念,其實正是希望製造業者們能活用員工的智慧,並藉以提升全體附加價值——不僅產品,也包括員工自身能力與價值——的一種倡議。    此外,本書所討論的「全面生產革新」雖然訴求消滅不良品、削減無附加價值的作業、降低半成品,甚至是大幅縮減使用空間等,易被視為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但若從珍惜資源,杜絕損失的角度來看,則何嘗不可視為是保護地球環境與生態資源的措施。    特別是撰寫本書的時間,也就是 2011 年,實在是令人難

忘的一年。   3.11 大地震、福島核電事故、全國限電、日圓高漲、歐債危機、美國經濟蕭條、泰國水患……等種種問題,都是世界級的規模,今後如何因應?在在考驗著當代人類的智慧。    以 3.11 為例,日本在災害與經濟的停滯與緩步復興中,各界對服務業的生產性提升與諸如電動車、儲能裝置、綠色發電、智慧電網等新技術的研發,抱持著熱烈的期待。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對於長年支持日本經濟的製造業,將因此而受到遺棄。    即便是工廠已移至亞洲,對於如何提升員工的能力、讓工作充滿活力且興味盎然,讓全體人類更加幸福的 TPI 精神,日本企業還是存有相當饒富深意的角色可以繼續扮演下去。    此外,日本國

內的製造業要如何提升競爭的層次,乃至實現更切合需求的製造水準等,亦是亟待加強的課題。    無論是上述的何種狀況,若書中的些許經驗、Know-how 或案例能派上用場,那都將是本人莫大的榮幸。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強烈自覺下,讓我在 2011 的年終時分,除了顧問出差與遛狗外,全心閉關執筆而成。   當然,本書也要獻給為了製造業的未來而奮戰不懈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