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仙得,必麒麟,黃叔璥寫的 斯卡羅歷史補充套組:李仙得、必麒麟、黃叔璥的台灣踏查紀事 和神尾文彥松林一裕的 地方創生2.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原味車站輕鬆遛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1901年中洲庄乘降場初設,同一年基隆至桃園的改良線已經全通,為應運北端線路延長至 ... 年日本第一條鐵路新橋(東京)至橫濱開通,甫出廠運抵日本的十部機關車立即上路。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時報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顏健富所指導 朱芯儀的 《晚清「戰爭敘事」研究──譯介、圖像、新小說》 (2020),提出基隆新橫濱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晚清、戰爭敘事、譯介、圖像、新小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孫迺翊所指導 邱柏誠的 論身心障礙者於災害防救法制下之平等保護 (2018),提出因為有 身心障礙、災害、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平等原則、仙台減災綱領、災害時人之保護公約草案、避難行動要支援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基隆新橫濱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橫濱建案》基隆/南港首付56萬起買2-4房,日本大成建設全 ...則補充:台北新東京- 新橫濱,東區繁華生活圈,南港四鐵接駁15分鐘,信義計畫20分鐘,MAG國際團隊聯合打造最日系的夢幻社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隆新橫濱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斯卡羅歷史補充套組:李仙得、必麒麟、黃叔璥的台灣踏查紀事

為了解決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作者李仙得,必麒麟,黃叔璥 這樣論述:

  東西方視野下的台灣史.新譯好讀版   經典台灣文獻,紀錄世界與東亞近代史洶湧下的福爾摩沙   【各書簡介】   ●李仙得《南台灣踏查手記》   19世紀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 1830-1899),被評價為「可能是西方涉台事務史上,最多采多姿、最具爭議性的人物」。   本書描述19世紀帝國主義脈絡下,台灣南部原住民與中外勢力(清廷、西方政商人士)相遇、衝突與交戰的精彩過程。這些過程乃是圍繞著李仙得與瑯嶠十八番社總頭目卓杞篤之間的盟約而漸次開展的。首先是美國船舶在卓杞篤的領域內遇難;接著是李仙得憑藉外交手段,逼迫台灣府文武官員(駐紮今台南)派遣

清軍南下征伐涉案土著;在清軍壓境瑯嶠地區之際,當地族群(福佬、客家、「混生」)害怕腐敗的官軍趁火打劫,聯手請求卓杞篤出面和官員談判,制止軍隊鎮壓;同時,李仙得(而非台灣總兵)毅然進入番地,與卓杞篤舉行會談,雙方訂下「南岬之盟」,保證維護西方船難者的人身安全。這項盟約直接證明土著才是恆春半島的領主,也間接顯示清廷確實將此地土著當作「化外」之民,不願承擔船難善後事務。1871年琉球島民遭遇船難,被高士佛和牡丹社人殺害。1874年日本準備出兵,征剿土著。此時,日本政府最需要的,便是李仙得過去處理土著事務的知識和經驗;不久,立即重金禮聘,儼然成為日本軍事活動的最高顧問。   本書是李仙得最為精華的論

述,一方面直接挑戰南台灣土著的領域是否為中國屬地,另一方面則刺激清廷將全台灣納入實質統治的決心。此後,不管是所謂「開山撫番」措施,或是台灣脫離福建,變成獨立行省,都可看作是清廷對於李仙得論述的回應。若是有人想了解台灣建省前後,南台灣漢人聚落和土著生活景象,本書無疑提供最直接的觀察和記錄圖像。   ●必麒麟《歷險福爾摩沙》   必麒麟(W. A. Pickering),英格蘭傳奇冒險家,當時最著名的「台灣通」,用這部回憶錄將我們帶回野蠻、危險又生氣勃勃的十九世紀福爾摩沙。透過他的親身見聞,我們看到平素貪財獨斷的滿大人,某日卻因上級突然要造訪而倉皇失措,火速重振已廢弛數十年的軍備的荒唐場景。我們

也聽到自視是天下惟一人種的漢人,對著「蠻子」大談殺嬰之必要性,並強調發明蒸氣機根本算不上智慧。當然,冒險性格濃烈的漢人農夫漁夫,在烈日之下對路過客大擺擋路劫財的陣勢,或對遇難船舶使出拆船越貨的絕活時,其模樣自然也被生動地保存下來。   書中還迴盪著被逼到生存邊緣的平埔族老婦的顫音:「白種人才是我們的親戚,他們不屬於邪惡、留長辮的漢人,我是何等的幸運,竟在兩眼昏花、面臨死亡之際,又看見『紅毛親戚』。」但剽悍純真的原住民,永遠是必麒麟最神往的朋友,他記下夜闖魯凱族萬斗籠社的每一刻,那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那被「野蠻人」稱讚為「白種親戚不愧是真正的男人,用男子漢的氣概唱歌,不像漢人學

女人的聲音,尖聲歌唱」的一幕,如何能遺忘?至於「遊歷者號」事件中,恆春大頭目與美國領事談判之際,李善德將軍佯裝憤怒地掏出玻璃眼珠的趣味戲碼,也被他洋洋得意地提及。   透過一件又一件的歷險與奇遇,必麒麟不僅訴說了自身超乎想像的激盪生涯,也為後世讀者留下一個滿大人、海盜與獵頭番活躍共存的老台灣倩影。   ●黃叔璥《番俗六考》   清領時期,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將其蒐羅之臺灣相關文獻,以及抵臺後考察各地風土民情之調查報告與訪視見聞,寫成《臺海使槎錄》一書。本書收錄《臺海使槎錄》卷五至卷七的〈番俗六考〉,與卷八〈番俗雜記〉,詳細記錄臺灣的地理形勢、山川風貌、風土民俗,對當時的原住民,尤其是平埔

族群的各方面皆有詳盡的描述與記載,可說是臺灣史上首度對原住民、平埔族群的系統性紀錄,因而至今仍是相關研究與考證的重要可信文獻。   本書擷取〈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獨立成書,由國家文藝獎得主、臺灣文學大家宋澤萊,以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攜手合作,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文逐句翻譯校註、文白對照,引領讀者跨越文言文門檻,細膩體會文辭之美;另以詳盡的導讀解說與附錄,呈現史料關鍵,以及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群研究的觀點與成果。透過文學與史學的對話,重新理解這一部臺灣重要的古典散文與歷史典籍。

《晚清「戰爭敘事」研究──譯介、圖像、新小說》

為了解決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作者朱芯儀 這樣論述:

本文聚焦中國晚清「新小說」之「戰爭敘事」,挖掘學界經常忽略的晚清戰爭議題,嘗試跨語言、跨文類的研究方式,觀察譯介軌跡、新式文學典範。以往學界觀察近代「戰爭」,大多研究歷史事實、史觀脈絡、社會意義與文化象徵。學者們關注的「戰爭」也幾乎落於現代以降,探查「戰爭」於現代文學的隱喻。然而,晚清的「戰爭」,非同以往,破除傳統「天下觀」之侷限,開啟嶄新的世界觀。故筆者認為,欲追溯「戰爭敘事」的近代起源,必須回到屢戰屢敗的晚清。「晚清」於中國文學長河中,不僅承先,更是啟後。晚清「戰爭敘事」乃體現中國近代困境、需求、爭逐與融合的重要切入點。若將晚清文學放入「世界」文學的脈絡中,則更能凸顯其擺盪於東/西、新/

舊的焦慮和掙扎。清末時期,梁啟超等人登高一呼,企圖改革詩界、小說界。此後「新小說」成為報刊雜誌中的佼佼者,背負啟蒙革新、傳遞新知、出版商業等使命。於此同時,晚清大量派遣留學生,至外國學習西學,翻譯重要哲思學說,譯介域外文學。域外小說傳入中國後,一時間洛陽紙貴,並具體影響近現代文學的發展。本文藉由觀察原著作者/小說至譯者的日/中譯本,與中國作者吸收譯介文學後所創作的「在地化」小說,梳理其中千絲萬縷的互動軌跡,顯露清末多元豐盈的文學風景。本文焦點不在翻譯文字的比對替代或翻譯符碼的轉換,乃憑藉譯介活動,關注晚清文化、思潮、出版、譯/作者間所形成的「文學場域」(Field)。「戰爭」與「戰爭敘事」所帶

來的問題/回應,足以代表晚清當時的時代轉折、文學轉向。尤其是近代「新小說」與侷限史實框架的「演義體」、歷史小說不同,開拓了更為積極、自由的創作方式,表達新的書寫典範和意識形態。此外,「圖像」早於小說敘事之前,便已在畫報上勾勒近代「戰爭」的樣貌。「圖像」不同於「文字」載體,彌補了文字敘事之缺漏,補充了近代「戰爭」的不同面向。所以,本文將蒐羅晚清軍事、戰爭的「新小說」和「畫報」,透過詳細的文本分析,鉤沉文本譯介行旅之後,衍生的書寫樣態。盡陳近代「戰爭敘事」的特殊性,包含:世界觀驟變之焦慮、世代交替的危機、軍事強化之需求、愛國精神的構築、性別改革之框架和身體/國體/文體的隱喻等。近代中國「戰爭」究竟

自何處來?觀察近代報刊的「戰爭敘事」,顯而易見地中國戰爭主要從「遠方」來。不僅如此,經過譯介、出版的域外戰爭、軍事小說又占據多數。俄國、法國、英國、義國等歐美國家先於中國經歷現代化,創作了相關文學著作。晚清秉持「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立場,大幅譯介域外文學,不只從歐美譯介小說,也自日本譯介小說。此外,日本扮演西方與中國「譯介」的中繼站,許多作品由原文先轉譯為日文,再從日文譯介為中文。日本「明治維新」經驗、「武士道」精神、「尚武精神」遂一一來到中國。「戰爭」凸顯了保家衛國的責任及世代傳承的焦慮,期盼中國「少年化」的欲望,使「成長」與「從軍」畫上等式。時人盼望少年能夠離開家庭、學校與情人,投身戰場。

自日本傳來的「武士道」精神到了中國,加入濃厚「犧牲」、「祈戰死」的色彩,灌輸小說讀者為國犧牲的觀念,甚至成為「宣傳」從軍的「廣告」。小說除卻輸入愛國精神外,硬體軍備設施也是重點之一,於是出現各種飛天入海的戰爭形式與戰爭武器。作家們幻想陸戰、海戰、空戰的景況,勾勒「未來中國」擁有軍艦、大砲甚至生化武器,在「未來之戰」大敗諸國,重新成為「世界」主宰。看似天馬行空、創意十足的小說,卻一再地暴露現實中的無奈,知識分子、報人對國族衰亡的焦慮和擔憂。晚清「救國保種」的焦慮不只影響了男性,女性更處在「改革」的風尖浪口。國家存亡之際,女性是慈愛的母親、是賢慧的妻子、是孝順的女兒,是照料傷兵的看護,還是上場殺敵

的女兵,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易裝」、「變身」。晚清報刊一系列「女軍人」傳記,一方面從內部爬梳中國歷史,挖掘花木蘭、梁紅玉、秦良玉的事蹟,豎立「女軍人」典範;一方面向外援引,從日本、法國譯介女軍的故事、聖女貞德傳記,逐步將女性納入國族需求中。女性「易裝」成「女學生」、「女軍人」雖迎合國家利益,也藉機獲得性別鬆動的契機,浮出歷史表面。清末一連串「宣戰」、「迎戰」聲浪下,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小說《伐林》譯介至中國為《枕戈記》。該小說是彼時鮮見「反思戰爭」的作品,筆觸深刻、敘事細膩。故事運用大量的人物對話,反省戰爭的殘酷無情,征人消耗生命時光,前途茫茫又命在旦夕。縱使,該類型的作品為數不多,卻在晚清戰爭敘

事中留下珍貴的印記,超越同時期文學的高度。最後,《點石齋畫報》首刊報導了「中法戰爭」,其「圖像」顯現了戰亂時代裡被「武化」、被「規訓」的各類身體。畫師憑著中國傳統的繪畫筆法和技巧,繪製戰場上各種扭曲、殘破、血腥的屍身,呈現統一、量化的近代軍隊「群體」。爾後,因中法戰爭而延伸爆發的「甲申政變」,涉及中、日、朝三國勢力爭逐。《點石齋畫報》特別設置「朝鮮亂略」專刊報導事件始末,綜合圖像、文字與歷史紀錄的文體方式,發揮針貶「春秋」之能,展現「繡像小說」之趣,反映近代「文體」、「身體」、「國體」的複雜交錯。本文尋覓諸多晚清小說、圖像,研究其譯介軌跡和敘事樣態,於古/今、東/西、新/舊互涉中成就戰爭敘事典

範,多姿多彩,嶄露新聲。

地方創生2.0

為了解決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作者神尾文彥松林一裕 這樣論述:

  面對人口減少、少子化、高齡化等為地方帶來的負面循環,   如何推動「地方創生」讓城鎮再生?   「地方經濟樞紐」如何將地方小鎮改造為經濟獨立的國際都市?   「廣域都市圈」如何協助城鎮成為吸引人才的高附加價值都市區?   受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等人口變化的影響,日本社會在2030年非常有可能面臨許多嚴重的問題,也將使日本陷入負面循環之中,而此循環對日本各地方所造成問題,若不立刻遏止人口減少、20~39歲女性大幅減少等問題,日本的地方城鎮將會面臨消滅的危機。面對這些攸關未來生存發展的問題,日本政府以「地方創生」、「城鎮、居民、工作與創生」為主題,陸續展開一連串長期規劃及各種綜合面向的

都市再造計畫。由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股)公司的首席研究員—神尾文彥和高階專員--松林一裕所合作撰寫的《地方創生2.0》便是針對日本各城鎮正在發生的這些問題,提出他們的觀察比較、案例分享和可行處方。   兩位作者除剖析問題現象外,也介紹野村綜合研究所主張的「地方經濟樞紐(Local Hub)」及「廣域都市圈(Mega Region)」這兩項能有助於重現地方繁榮的概念。希望藉由「地方經濟樞紐」來讓地方成為和世界接軌的城市,以地方的獨特資源帶出足夠的國際競爭力,並且成為能安定賺取外匯(人才、資源)的地方據點都市;「廣域都市圈」的想法則是將國內外各種人才集中到特定城鎮,以提昇生產性為目標,打造出含有

極高附加價值的都市區。他們認為當這兩項概念在日本的城市中成形時,地方與大都市之間的關係將會產生極大的變化。雙方城鎮在產生出共存共榮的關係後,若各自以「地方經濟樞紐」、「廣域都市圈」的概念持續深耕國際市場,也將會發展出能讓雙方得以「自立共生」的模式。   他們也認為地方應以各自獨有的經濟DNA,運用當地現有資源來從事「再生」,提出從「由上而下」的地方創生構想和戰略,讓各地方從「競爭」與「自立」的思維中設計出「由下而上」式的制度。進而,創造出能引來富強經濟的「地方經濟樞紐」;同時效法日本京都、濱松、四日市、福山,以及德國的據點都市,讓地方小鎮擁有自立共生型的經濟模式。   《地方創生2.0》是

本頗硬的書!也是本很軟的書!書中內容所討論的雖以日本的問題和經驗為主,而且日本和台灣兩國在尺度、國土、產業、社會及治理等各方面也有著差異,但對當下正面臨人口衝擊與地方衰落危機的台灣來說,兩位作者的分析和建議具有相當的啟發性和參考性。 好評推薦   山崎亮(社區設計師、《社區設計》作者)   陳美伶(國發會主委)   曾旭正(國發會副主委)   余宛如(立法委員)   陳登欽(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何培鈞(小鎮文創負責人)   郭麗津(津和堂執行長)   ~~共同推薦   「…我很希望本書在翻譯成中文後,能讓志同道合的臺灣讀者們開始著手地方創生

的工作。也希望擁有歷史優勢、能和世界取得聯繫的臺灣中小都市,都能順利轉變為地方經濟樞紐,更要以這種經濟型態迎向新的挑戰。」--山崎亮(社區設計師、《社區設計》作者)   「什麼是『地方創生』? 推動地方創生的『核心』是什麼? 這是大家不斷在心中反覆思考的問題,包括我在內。神尾先生和松林先生的這本書,可以給大家很好的啟發。」--陳美伶(國發會主委)   「…關心地方發展的朋友,不論你是在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或企業,本書絕對不 容錯過!」--曾旭正(國發會副主委) 作者簡介 神尾文彥   野村綜合研究所(股)公司   社會體制顧問部長兼公共計畫室長   主席研究員   1967年出生

,於1991年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後,進入野村綜合研究所工作。工作上的主要業務有都市及地域發展對策、道路及排水系統等基礎公共設施的政策戰略、公共組織的改革等。曾擔任總務省「擬定公營企業的經營對策等相關研究會」委員、中央及地方政府委員。目前為一般財團法人暨自治綜合中心「公營企業的經營健全化等相關調查研究會」委員、橫濱商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委員、「行政政策請願委員會」副會長等。主要著作有《社會基礎設施在下一個階段的革新》(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東京及首都圈就要這樣變!未來計畫2020》(東洋經濟新報社)。   松林一裕   野村綜合研究所(股)公司   諮詢事業開發部高階專員   196

5年出生,於1991年神戶大學工學研究科研究所結業後,進入野村綜合研究所工作。是經濟產業省及中小企業廳等機構之政策立案支援者,工作內容包括國內的地域產業振興(產業簇群計畫、產業園區整備計畫、招攬企業等),擬定中國地區的大規模都市開發計畫等。主要編著作品:《中國第三浪潮:濱海地區與TEDA的衝擊》(合著,日經BP企劃)、《趁現在和未來重新編制業界》(編輯,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20年的產業:事業環境的變化與成長機會的解讀》(編輯,東洋經濟新報社)等。 譯者簡介 王榆琮   熱愛日本的理工人,著迷於翻譯工作,希望未來可以引介更多日本文化給同樣熱愛日本的人們。譯有《一本書讀懂哥吉拉:解開

跨越半世紀的怪獸之謎》、《態度!AKB48論》、《全圖解 1日60秒懶人整理術》等書。   推薦序一 尋找獨特的DNA,在地方生根 陳美伶 推薦序二 共同面對人口失利的年代 曾旭正 推薦序三 期望臺灣的中小都市能和全世界接軌 山崎亮 作者序 前言   序章 2030年的地方狀況與地方經濟樞紐的重要性 2030年的地方狀況:因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所陷入的負面循環 地方與都市都必須力圖改變 地方創生的關鍵在於「地方經濟樞紐」 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處方箋 以能夠永續發展的地方創生為目標   第一章 亟需打造都市及地方的新範本 1都市與地方相互依存構造的弊害 2地方經濟樞紐和廣域都

市圈 打造新國土雛形的重要性 全球協作的舞臺:廣域都市圈 牽動地方圈經濟的地方經濟樞紐 (1)地方經濟樞紐的概念 (2)德國的地方經濟樞紐 案例1 雷根斯堡:與國際企業的產業鏈合作,進而創造地域商機 案例2 愛爾朗根:與國際企業一同進行研究開發、合作,並創造新興產業 案例3 海布隆:有力企業創造出人才輩出的商業合作環境 (3)讓都市充滿活力的必要條件 3重新建構日本的地方經濟樞紐 生產性較高的都市特徵 具有地方經濟樞紐潛力的都市 (1)隨企業決策而被設置複數部門的都市 (2)能在日本及世界誇耀的產業集中都市 日本實現地方經濟樞紐的必要條件 (1)構成地方經濟樞紐的要素 (2)與各種要素聯繫的

3種合作模式 4想成為地方經濟樞紐時所需的觀念 運用各種戰略和真正的地方經濟樞紐產生聯繫 (1)評價當地是否具有成為地方經濟樞紐的潛力 (2)將實現地方經濟樞紐的施政集約化 實現地方經濟樞紐需要有中長期的戰略   第二章 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7項處方箋 1邁向地方經濟樞紐再生 地方經濟樞紐的DNA 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關鍵角色 (1)知名製造產業的總公司、研究開發功能 (2)宣傳當地中堅、中小企業品牌的功能 (3)觀光功能 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相關團體 2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步驟與處方箋 【處方箋1】將大企業召回(回歸國內、回歸地方) 【處方箋2】增加GNT企業 【處方箋3】將再生劇本形象化 【處

方箋4】篩選並聚積地域資源,以求差異化 【處方箋5】追求附加價值 【處方箋6】鎖定特定部門,使其獲得提升 【處方箋7】在賺取資金上多下點功夫 3形成地方經濟樞紐再生的課題 編織流傳百年的企業故事 和相關機構進行合作的課題 (1)重新整合大都市圈和地方圈的關係:建構自立共生模式 (2)地方資源管理 (3)培養下一代人才   第三章 以永續性為目標的地方創生 1靠產學官金合作重新建構地方創生主體 攻守兼備的地域經營 (1)採取攻勢的經營:增加財富,強化賺錢的能力 (2)採取守勢的經營:維持地域的經濟活動,生活運作 以都市(圈)為對象的地方資源管理 2地方資源管理 攻守和經營雙管齊下 國外以地方

資源管理為主體核心的案例 案例1 位於英格蘭的LEPs組織:發揮振興產業、基礎設施戰略的功能 案例2 德國商會:經濟政策的指揮中心 案例3 公共事業公司:設立可以和地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設施公司 案例4 基礎設施聯合企業(洛依納基礎設施集團):企業自行經營公共基礎設施 以複合式經營促進官民合作 從公共事業公司的倒閉探討複合式經營應當解決的問題 從國外案例中所能看出的「攻守」合作、循環的效果 3日本實現地方資源管理的可能性 實現地方資源管理的形象 (1)將經濟團體改變為「創造工作機會」的組織 (2)將公營企業改變為「創造都市基礎」的組織 (3)探討如何才能讓主體擁有「攻守兼備」的實力 地方資源管

理的經營手法 (1)隨著地域主體的參與讓地方創生戰略具體化 (2)以PDCA循環讓經營視覺化 (3)培養中長期的下一代人才 如何實現地方資源管理 4結語:讓地方創生永續經營   附錄 地方經濟樞紐相關企業列表 參考文獻   作者序(台灣版)   從2014年度開始日本正式推動各項地方創生政策,到目前2018年度已邁入第四年了。   在這段期間,各地方政府不但擬定實現地方創生的計畫(地方版城鎮、居民、工作創生戰略),也在鼓勵創造工作機會(地方產業革新)、引導人口回流地方、再造新市鎮等方面,積極推動許多值得關注的政策(事業)。雖然地方創生的相關政策目前都處於起步時期,但日後有望逐漸顯現出

各種成果。從最近的態勢來看,雖然仍無法阻止人口不斷遷入東京圈的情形,但以東京、名古屋、大阪、福岡、各地方郊區、沖繩地方的離島、觀光都市為中心,於2015年~2017年間開始產生出人口穩定增加的基調。   尤其為了達成在2060年內幫國家創立繁榮社會(不讓人口小於一億人,並且讓經濟持續成長)的目標,本書所提倡的構築自立型經濟據點(地方經濟樞紐)戰略將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另一方面,台灣目前也和日本一樣,即將陷入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危機,人口估計會在2024年時降至原來2374萬人的標準之下。此外,65歲的人口比例在2015年時約為12%,預測中指出在2050年時將會升至36%。與日本相較(

2015年26.6%、2050年37%),台灣的環境可說是陷入十分嚴重的人口危機。而且還有人口、經濟等資源,明顯過度往台北都市圈集中的問題。目前台北大都市圈(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的人口佔了台灣總人口的三成,和境內所有都市的人口相比也未曾拉近彼此的差距。因此,為了矯正各項資源大幅流入都市圈的狀況,台灣各地方有必要構築出能和國際市場接軌的「地方經濟樞紐」。   台灣的地方城鎮若要構築為「地方經濟樞紐」,首先就要配合據點都市各自的特性,在作為研究開發據點的同時要活用觀光資源,藉此強化經濟上的向心力。如此一來,當地方有足夠實力支援大企業來到當地設置據點,進而培育當地企業發展後,就能以這種運行機制

作為骨幹,創造出一座不折不扣的「新興企業城鎮」。   2018年5月時,台灣行政院設立地方創生會報(由行政院長親自招集),政府也在同一時期開始檢討相關政策的實行事宜。雖然台灣未來必須針對國土、都市、人口、財政構造等特性來擬定地方創生對策,但整個計畫若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台灣如何在境內打造出國際級的都市核心,將會是最重要的政策課題。本書希望在台灣境內環境、都市特性的基礎上,能為台灣的地方經濟樞紐政策貢獻一份心力,同時也期許台灣各地方城鎮都能構築出自立共生型都市的經濟體制。   序章 2030年的地方狀況與地方經濟樞紐的重要性 2030年的地方狀況~因為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所陷入的負面循環~

 由於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等人口變化的影響,日本社會在2030年非常有可能面臨許多嚴重的問題。如圖表0-1,其中所要表達的就是這類問題在互相連鎖時將對社會產生出「負面循環」(註1)。 此循環在地方上所造成問題,青年階層持續往大都市(特別是東京地區)移居的當下,若不立刻遏止人口減少、20~39歲女性大幅減少等問題,地方城鎮將會面臨消滅的危機(註2)。 因此,地方在擬定防止人口減少的對策中,就該馬上解決少子化和東京一極集中現象(資源流向過度重視東京現象)的問題。尤其我國目前以「地方創生」、「城鎮、居民、工作與創生」為主題,展開一連串長期規劃及各種綜合面向的都市再造計畫。 此外,最近我國和地方政府也

開始提出各種地方創生方面的提案。例如富山和彥先生的《為何再造日本都市的契機在於地方經濟》(PHP新書)和藻谷浩介先生的《集落資本主義》(角川one21)。前者的著作更有「L世界中的緊湊都市理論化」,而後者提出「集落資本主義」的主張中,也發表出「地產地銷型產業」的研究,因此即使是已經出現少子高齡化的地方城鎮、小集落,也有機會產生頗具魅力的再興籌碼。 雖說如此,但東京一極集中現象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雖然上述研究多少能讓外移至大都市的人們更願意留在當地工作,但對於阻止地方小鎮即將消失的問題,還是難以在根本上獲得解決。有鑑於此,增田寬也先生在《地方消滅》(中公新書)中,主張地方政府的政策必須落實防止

居民移居到都市的「防堵機能」。 地方與都市都必須力圖改變 為了讓日本社會順利遠離負面循環,不管地方或大都市都要有一個能當作城鎮再生的最佳範例。因此本書將介紹野村綜合研究所主張的「地方經濟樞紐(Local Hub)」及「廣域都市圈(Mega Region)」這兩項能有助於重現地方繁榮的概念。 所謂的「地方經濟樞紐」能讓地方成為和世界接軌的城市。具體來說,就是以地方的獨特資源帶出足夠的國際競爭力,並且成為能安定賺取外匯(人才、資源)的地方據點都市(註3)。

論身心障礙者於災害防救法制下之平等保護

為了解決基隆新橫濱評價的問題,作者邱柏誠 這樣論述:

在近年來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之影響下,全球各地之災變風險加劇,如何透過國家之公權力,甚至是國際上國家與國家或國際組織間之協力,來提升社會於災害事件中之應變能力,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免受損失,可以說是現今世界各國社會之期待。而從上個世紀末期以來,由於國際間逐漸對身心障礙者於災害中所面臨之危險處境有所認識,以聯合國為首於日本橫濱、神戶及仙台舉辦了三次聯合國減災會議,便將身心障礙者評價為國際間重要之「利益關係人」角色,搭配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及一般性意見之闡釋,以及「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所提出之「發生災害時人類之保護國際公約草案」,於未來成為第一部國際災害防救公約之高度可能性,身心障礙者於災害中之平

等保護議題,在法制層面部分實然應受到我國高度地關注。不過,以我國目前之災害防救法制而言,不論是災害防救法抑或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之災害防救計畫,似乎對於身心障礙者於災害中所面臨之不平等困境,並非有清楚地認識,而此種情況,在過往之多次災害經驗當中即可看出。更有甚者,在我國2016年遞交「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一次國家報告時,國際審查委員會審查就我國對此議題之態度提出質疑,並且於結論性意見中要求我國於法律層面當中,加以檢討改進。相對而言,日本於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震災」後,認清國家若無以符合身心障礙者於災害中特殊需求之措施加以配合,災害當中身心障礙者之死亡率,將高於非身心障礙者2倍左右之現實,逐

步進行災害對策基本法、身心障礙者基本法及身心障礙者歧視消除法之修正。並且,亦於法律上規範,要求各地方自治團體,針對災害中具有避難困難之身心障礙者,建立避難行動要支援者名簿制度,並進而衍伸出避難行動要支援者個人計畫等方式,使身心障礙者得以順利脫離災害之危險區域以外,更使身心障礙者於災害中之平等保障機制得以確立。 因此,本文即擷取與我國同屬於東亞環太平洋火環帶上,擁有「災害列島」稱號之日本法制經驗,提出我國於日後修法時,身心障礙者災害中之平等保護議題應有之走向,希冀得以在喚起社會對此議題重視之餘,更使我國之災害防救法制趨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