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牌機油mobile0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 陳瑞仁所指導 鄭博丞的 柴油引擎發電機使用添加丁醇/丙酮之廢食用油生質柴油排放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性 (2016),提出國光牌機油mobile0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發電機引擎、廢食用油生質柴油、丁醇、丙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朱孝業所指導 李志恒的 再生冷鍛油與液壓油之磨潤性能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廢潤滑油、淨化、超分散奈米鑽石、磨潤性能測試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光牌機油mobile0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光牌機油mobile0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柴油引擎發電機使用添加丁醇/丙酮之廢食用油生質柴油排放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性

為了解決國光牌機油mobile01的問題,作者鄭博丞 這樣論述:

為瞭解發電機引擎於傳統石化柴油 ( 以D表示 ) 中添加丁醇 ( butanol,以 B 表示 ) /含水 ( 5% vol ) 丁醇 ( water-containing butanol,以 B' 表示 ) 或丙酮 ( acetone,以 A 表示 ) / 含水 ( 5% vol ) 丙酮 ( water-containing acetone,以 A' 表示 ) 、異丙醇 ( isopropyl alcohol,以 I 表示 ) 及廢食用油轉製之生質柴油 ( waste cooking oil-based biodiesels,以 W 表示 ) 之可行性,及探討其對發電機引擎排氣多氯戴奧辛

/呋喃 ( 簡稱 PCDD/Fs )、多氯聯苯 ( 簡稱 PCBs )、多溴戴奧辛/呋喃 ( 簡稱 PBDD/Fs ) 及多溴聯苯醚 ( 簡稱 PBDEs ) 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 POPs ) 之影響,本研究探討發電機引擎1.5 kW及3.0 kW負載下分別以B30、B'30、A3、A'3、B30A3及B'30A'3 等各混合生質柴油為燃料時排氣 PCDD/Fs、PCBs、PBDD/Fs 及 PBDEs 等 POPs 特性。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發電機引擎 1.5 kW 及 3.0 kW兩負載下使用 B30 、B'30、A3、A'3、B30A3 及 B'30A'3 等各混合油品時,排氣所測 4

種 POPs 質量濃度之大小依序為 PBDEs ≫ PBDD/Fs > PCBs > PCDD/Fs ,排氣所測 POPs 之質量濃度以 PBDEs 最高,其值約為其他 3 POPs 之 2 ~ 3 orders 高;而其毒性濃度大小則依序為 PCDD/Fs > PCBs ≒ PBDD/Fs,排氣 PCDD/Fs 之毒性濃度約為 PCBs 及 PBDD/Fs 值之 10 倍高。排氣PCDDs質量與毒性濃度大致上均較PCDFs值高,PCDD/Fs質量與毒性總濃度中PCDDs佔之百分比分別為46~73% ( 平均57% ) 及50~72% ( 平均59% ) ;排氣14種 Dioxin-lik

e PCBs 質量總濃度中 Non-o PCBs佔之比例雖較小 ( 9 ~ 32%,平均16% ),然其毒性總濃度卻全由Non-o PCBs 所貢獻 ( 佔100% ) ;排氣PBDD/Fs 質量與毒性濃度均全由PBDFs 所貢獻(佔100%);而排氣PBDEs 質量總濃度中主要由10溴BDE 所貢獻 ( Deca-BDE佔47 ~ 90.5%,平均82.4% ) 、9溴BDE ( Nona-BDE約佔10% )次之,3 ~ 8 溴BDE ( Tri to Octa-BDE 約佔8% )。與 W20 相較,兩負載下發電機引擎使用各混合油品時,排氣所測 4 POPs 質量濃度之減量由高至低依序為

PBDEs ≫ PBDD/Fs > PCDD/Fs ≒ PCBs,質量濃度之削減率由高至低依序為 PCDD/Fs > PCBs ≒ PBDD/Fs > PBDEs;而毒性濃度之減量及削減率由高至低均依序為 PCDD/Fs > PCBs > PBDD/Fs。兩負載下,發電機引擎使用 B30、B'30、A3、A'3、B30A3 及 B'30A'3 等各油品時,其排氣 17 種 PCDD/Fs congeners 質量濃度均以高氯數者為主;總PCDD/Fs質量濃度中約83%是由8 氯 OCDD 、 OCDF 及 7 氯 1,2,3,4,6,7,8-HpCDD 、 1,2,3,4,6,7,8-HpC

DF 等 4 congeners 所貢獻。反之,除 B30A3 及 B'30A'3外,使用各油品時其排氣毒性濃度主要以低氯數-五氯 1,2,3,7,8-PeCDD 及 2,3,4,7,8-PeCDF 為主;而使用B30A3 及 B'30A'3時,其排氣PCDD/Fs毒性濃度最高與次高之 congeners 均分別為 4 氯之 2,3,7,8-TeCDD及5氯之 1,2,3,7,8-PeCDD。排氣12 種 PCBs congeners 質量濃度最高之前三種均依序分別為 PCB-118 > PCB-105 > PCB-77;而排氣 PCBs congeners 毒性濃度則均以 5 氯之 PCB-

126 為主 ( 約佔 90% )。與 W20 相較,兩負載下發電機引擎使用各油品時,其排氣17種 PCDD/Fs 各 congener 質量及毒性濃度均有降低;PCDD/Fs congeners質量濃度均以 8 氯之 OCDD 與 OCDF 之減量最多;而毒性濃度之減量1.5kW時以 4 氯 2,3,7,8-TeCDD 最多,3.0 kW時則以5氯 1,2,3,7,8-PeCDD最大;而排氣12 種 PCB 毒性濃度之減量均以 5 氯 PCB-126 最多 ( 平均 82.1 % ),PCBs 毒性總濃度之減量約 80 % 是由5 氯 PCB-126 所貢獻。本研究結果顯示:與W20相較,兩

負載下發電機引擎使用W20中添加丁醇/丙酮無論是否含水可再進一步減少排氣POPs 質量與毒性濃度排放。

再生冷鍛油與液壓油之磨潤性能分析

為了解決國光牌機油mobile01的問題,作者李志恒 這樣論述:

本論文係研究利用油品淨化設備與油品性能檢測技術結合,來確認廢油淨化效果,並以實際機台所換下之廢液壓油與冷鍛用油進行淨化與磨潤性能分析,研究發現經淨化後廢冷鍛用油之鐵粉濃度降幅為91.2%,廢油與淨化過的油之含水量降幅為73.6%;廢液壓油之鐵粉濃度降幅更達97.3%,廢油與淨化過的油之含水量降幅為96.5%,兩款廢油之多項理化性能均已回復至接近新油的狀態,但從液壓油之四球試驗及翼對環試驗中得知,淨化過的油與新油相比,平均摩擦係數大1.6倍,最高油溫上升16.6℃,總磨損量53.6%,顯示磨潤性能還原狀況不佳,然而,若在淨化過之油品中添加25 ppm 奈米鑽石添加劑(Ultra-Dispers

ed-nano-Diamond, UDD)作為極壓添加劑,實驗結果顯顯示可降低平均摩擦係數20.4%,且最終油溫比新油還再降約1℃,顯示奈米鑽石添加劑可有效使淨化後之油的磨潤性能更好,對於日益增多之廢潤滑油而言,此舉可使油品再次利用,除了節能環保外,更可減少處理廢潤滑油之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