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染井為人寫的 海神 和染井為人的 海神(作者親簽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瑞昇 和瑞昇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洪致文所指導 張家端的 臺灣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之空間變遷(1909-1982) (2020),提出四月一日 日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糖業鐵道、營業線、空間變遷、臺灣糖業。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陳立文所指導 蔡西濱的 國民政府處理美軍剩餘物資之研究- 以《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為中心 (2019),提出因為有 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四月一日 日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四月一日 日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神

為了解決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作者染井為人 這樣論述:

一場無情的天災將絕望遍布,與世隔絕的小島陷入地獄, 在無盡的苦難之中,向他們伸出援手的,給予希望和力量的, 是救世主亦或一場華麗騙局? 來自東京的義工少女,無怨無悔付出後黯然失聯; 資深記者,不辭辛勞追查線索,試圖為熱愛的家鄉洗刷受騙者汙名; 充滿謎團的少年,他的沉默寡言是默認指責還是另有隱情? 誰是惡人,誰又是最大的受害者? 大地震十年後,一只沉入海裡,裝滿金條的手提箱,隨浪花被拍上了岸, 一切要從這裡說起——   ★橫溝正史推理大賞優秀賞作家,繼《正體》後全新力作!   ★以東日本大地震為背景,刻劃出人性的溫情與陰暗!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專文導讀

!   ★收錄染井為人繁體中文版獨家序文!   橫溝正史推理大賞優秀賞作家染井為人第二本繁體中文版作品,繼《正體》後,挑戰東日本大地震題材,同樣以群像劇模式,透過數名主要的虛構角色,帶領讀者於數條不同的時間線中來回穿梭跳躍,橫跨地震前後十年。   作者巧妙利用角色的雙眼,配以細膩的筆調娓娓道來,對人性的欲望和怯弱、迷惘,反覆拋出質疑,宛如拼湊碎片般,從多方角度,將事件的真相與嫌疑犯,通過旁人的對話和資料收集、抽絲剝繭,逐步推理還原。   【劇情概要】   二〇一一年,東日本大地震震驚全球。   受災地三陸沿岸的有人島天之島上,   一名自詡為「復興教主」的男人.遠田政吉在此現身。  

 身為NPO法人「水人」負責人的他,   以救世主之姿降臨在這個被國家拋棄的島嶼上,   建立復興支援隊,並用積極正面的力量,   將絕望的民眾從無盡的傷痛中解放。   他被崇拜、追隨、仰望,   卻又爆出疑似占用復興支援金高達四億兩千萬日幣!   為了讓島嶼復活的重要生命錢,   被用來滿足私欲,猶如泡沫般蒸發——   將信任交付給「騙子」的島民們,   真的如外界所恥笑那樣愚蠢嗎?   當地的新聞記者菊池一朗無法接受家鄉蒙受如此汙名,   堅持不懈深入追蹤遠田的罪行,   要解開這樁真相不明的詐欺事件,他只得四下奔走。   究竟這場持續了十年的災禍,   會如何被大海揭開內幕──

  ★特別收錄:   【導讀】 惡人的肖像──十年過去了,東日本大地震仍然還沒有結束。————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書評家/喬齊安   日本安排在震災別具意義的十週年出版、台灣則安排在十一週年出版的《海神》,是筆者期盼已久,深入探討核心災區重建黑暗面的社會派犯罪小說,可以說真的是等得太久了!……自二○一七年橫溝正史獎得獎出道以來,染井穩定地提升創作的質量,身為職業作家實績益發亮麗,《海神》更成為他最新繳出的震撼代表作。   染井為人的小說不會出現新本格一脈的遊戲性詭計,而是以「人類行為動機」為出發點,塑造出極富存在感的角色,探索人性之所以為惡、又何以受害,這些造就犯罪者與被害者關係的「

心理謎團」、和那些常被世人忽視的外在影響因素。……人性的善惡剖析,就是染井一系列氣勢磅礡的犯罪小說最精采的懸念與迷人之處。在東日本大地震以後,這個司法、名偵探與警探都無力遏止犯罪的現實世界,或許唯有期盼「海神」制裁惡人的那一天到來。

四月一日 日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LINE日語相談室 ID】@mcf9691k
【井上老師BLOG】http://www.ilovejp-blog.com
【FB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Japanese.project

【今日上課內容】
【練習問題】:__のところに何をいれますか。1~4の中から一番いいものを選びなさい。

1.さくらの花は四月ごろに__。
(1)あきます(2)さきます(3)でます(4)みます

2.今回の旅行はちょっとつかれましたが、とても__です。
(1)うれしかった(2)かなしかった(3)たのしかった(4)つまらなかった

3.明日は雨がふる__思います。
(1)を(2)し(3)も(4)と

4.夏休みは何かよてい__ありますか。
(1)が(2)か(3)を(4)に

5.このカメラは10万円__しました。
(1)しか(2)も(3)と(4)が

6.田中さんはあしが__、しあいにでました。
(1)いたいのに(2)いたいから(3)いたいので(4)いたくて

7.さっきごはんを__ばかりなのに、もうおなかがすきました。
(1)たべる(2)たべて(3)たべた(4)たべている

8.30歳になってやっと、お酒がのめる__なりました。
(1)よう(2)ようで(3)ような(4)ように

9.風邪をひいたので、一日に三回くすりを__なりません。
(1)のまない(2)のみなければ(3)のまなければ(4)のまなくても

10.日本人はごはんを__前に、「いただきます」といいます。
(1)たべる(2)たべて(3)たべた(4)たべない

11.A:「東京では、どこに__か。」
B:「ビジネスホテルです。」
(1)ねます(2)すみます(3)やすみます(4)とまります


12.A:「雨はまだふっていますか。」
B:「いいえ、もう__。」
(1)やめました(2)おわりました(3)とまりました(4)やみました

13.A:「すてきなかばんですね。高かったでしょ。」
B:「いいえ、__。」
(1)とても高かったですよ    (2)たいへん高いですよ
(3)あまり高く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よ(4)たぶん高くないでしょう

【解答】
(1)②(2)③(3)④(4)①(5)②(6)①(7)③(8)④(9)③
(10)①(11)④(12)④(13)③


【補足説明】

1.桜が咲(さ)きます:開櫻花
2.うれしい:高興(瞬間的開心) たのしい:快樂(過程)
3.普通形+と思います:覺得~
4.予定があります:有計畫
5.100円もします:要100元(說話人覺得很貴)
  100円しかしません:只要100元(說話人覺得很便宜)
6.~のに:卻~
7.V形+ばかり:剛剛V完
8.辞書形(可能)+ようになりました:現在會V(以前不會)
9.Vな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必須要V
10.辞書形+前に:之前
11.ホテルに泊まります:住飯店
12.雨がやみます:雨停
13.あまり+否定:沒那麼~/不太~

【free music】
BGMフリー音楽素材 Senses Circuit
URL:http://www.senses-circuit.com/

【井上老師經歷】
1981年 日本神戶出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班入學(未畢業)

★DEAR 學日語的大家★
希望"井上老師的日語教學頻道對學日語或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們一些幫助!!如果有甚麼意見,請給我留言,我會慢慢改善的(^◇^)

臺灣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之空間變遷(1909-1982)

為了解決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作者張家端 這樣論述:

臺灣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在20世紀的臺灣交通史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然而過去多數研究多將營業線與整個製糖業的脈絡,包括原料採取區域之空間變遷、專用線之沿革與糖業之經營史等等方面一併探討;本研究則嘗試脫離製糖本業之框架,從地方交通的脈絡切入,探討其作為地方交通設施,在臺灣的空間變遷過程。本研究首先透過整理、篩選與檢視各年度糖鐵營業線、專用線以及總和之長度統計資料,發現糖鐵的總長度,在不包含臺車線且不包含側線里程的前提下,實際上從未超過3,000公里。接著透過各製糖會社之營業報告書,考證了製糖所設立、轉手或停閉,以及製糖會社設立或合併等眾說紛紜的年代;在此基礎上,釐清了從第一條營業線開辦客運到最

後一條營業線停辦客運,糖鐵各營業線之開辦、停辦、延長、縮短、改線及易手等變化型態之沿革變遷;對於無法確定變化年代之營業線,本研究也給出了變化年份的上下界。此外,本研究也透過比較臺灣其他私設鐵道(民營鐵道)業者,以及其他日本殖民地之私設鐵道概況,發現臺灣以糖鐵營業線為主的地方鐵道交通路網幾乎不需要國家力量介入來鼓勵其開展或維持其經營,而造成此種特殊性質的主因,乃因糖鐵營業線不需接受私設鐵道補助即可自行維持經營。最後,本研究也發現糖鐵營業線在空間上的變遷,呈現初期快速擴張,最後也急遽衰退,在此期間,多數路線都能夠維持經營而少有停閉。

海神(作者親簽版)

為了解決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作者染井為人 這樣論述:

一場無情的天災將絕望遍布,與世隔絕的小島陷入地獄, 在無盡的苦難之中,向他們伸出援手的,給予希望和力量的, 是救世主亦或一場華麗騙局? 來自東京的義工少女,無怨無悔付出後黯然失聯; 資深記者,不辭辛勞追查線索,試圖為熱愛的家鄉洗刷受騙者汙名; 充滿謎團的少年,他的沉默寡言是默認指責還是另有隱情? 誰是惡人,誰又是最大的受害者? 大地震十年後,一只沉入海裡,裝滿金條的手提箱,隨浪花被拍上了岸, 一切要從這裡說起——   ★橫溝正史推理大賞優秀賞作家,繼《正體》後全新力作!   ★以東日本大地震為背景,刻劃出人性的溫情與陰暗!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專文導讀!

  ★收錄染井為人繁體中文版獨家序文!   橫溝正史推理大賞優秀賞作家染井為人第二本繁體中文版作品,繼《正體》後,挑戰東日本大地震題材,同樣以群像劇模式,透過數名主要的虛構角色,帶領讀者於數條不同的時間線中來回穿梭跳躍,橫跨地震前後十年。   作者巧妙利用角色的雙眼,配以細膩的筆調娓娓道來,對人性的欲望和怯弱、迷惘,反覆拋出質疑,宛如拼湊碎片般,從多方角度,將事件的真相與嫌疑犯,通過旁人的對話和資料收集、抽絲剝繭,逐步推理還原。   【劇情概要】   二〇一一年,東日本大地震震驚全球。   受災地三陸沿岸的有人島天之島上,   一名自詡為「復興教主」的男人.遠田政吉在此現身。   身

為NPO法人「水人」負責人的他,   以救世主之姿降臨在這個被國家拋棄的島嶼上,   建立復興支援隊,並用積極正面的力量,   將絕望的民眾從無盡的傷痛中解放。   他被崇拜、追隨、仰望,   卻又爆出疑似占用復興支援金高達四億兩千萬日幣!   為了讓島嶼復活的重要生命錢,   被用來滿足私欲,猶如泡沫般蒸發——   將信任交付給「騙子」的島民們,   真的如外界所恥笑那樣愚蠢嗎?   當地的新聞記者菊池一朗無法接受家鄉蒙受如此汙名,   堅持不懈深入追蹤遠田的罪行,   要解開這樁真相不明的詐欺事件,他只得四下奔走。   究竟這場持續了十年的災禍,   會如何被大海揭開內幕──

  ★特別收錄:   【導讀】 惡人的肖像──十年過去了,東日本大地震仍然還沒有結束。————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書評家/喬齊安   日本安排在震災別具意義的十週年出版、台灣則安排在十一週年出版的《海神》,是筆者期盼已久,深入探討核心災區重建黑暗面的社會派犯罪小說,可以說真的是等得太久了!……自二○一七年橫溝正史獎得獎出道以來,染井穩定地提升創作的質量,身為職業作家實績益發亮麗,《海神》更成為他最新繳出的震撼代表作。   染井為人的小說不會出現新本格一脈的遊戲性詭計,而是以「人類行為動機」為出發點,塑造出極富存在感的角色,探索人性之所以為惡、又何以受害,這些造就犯罪者與被害者關係的「心理

謎團」、和那些常被世人忽視的外在影響因素。……人性的善惡剖析,就是染井一系列氣勢磅礡的犯罪小說最精采的懸念與迷人之處。在東日本大地震以後,這個司法、名偵探與警探都無力遏止犯罪的現實世界,或許唯有期盼「海神」制裁惡人的那一天到來。 作者簡介 染井為人   一九八三年生於日本千葉縣。於演藝經紀公司擔任經紀人及舞台監製。二○一七年以《惡夏》榮獲橫溝正史推理大獎優秀獎踏入文壇。著有《正義的天才》、《顫動的天秤》、《正體》(瑞昇文化)等書。最新作品是以311 東日本大地震為主題的《海神》(瑞昇文化) 。 譯者簡介 黃詩婷   由於喜愛日本文學及傳統文化,自國中時期開始自學日文。大學就讀東吳

大學日文系,畢業後曾於不同領域工作,期許多方經驗能對解讀文學更有幫助。為更加了解喜愛的作者及作品,長期收藏了各種版本及解說。現為自由譯者,期許自己能將日本文學推廣給更多人。   中文版獨家作者序 序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千田來未 1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八日 菊池一朗 2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椎名姬乃 3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四日 堤佳代 4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椎名姬乃 5 二〇一三年二月五日 菊池一朗 6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代 7 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椎名姬乃 8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代 9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菊池一朗 10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

代 11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椎名姬乃 12 二〇一三年三月八日 菊池一朗 13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代 14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椎名姬乃 15 二〇一三年三月九日 菊池一朗 16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六日 椎名姬乃 17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代 18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日 菊池一朗 19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日 椎名姬乃 菊池一朗 20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堤佳代 21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菊池一朗 終幕解說 解說     中文版獨家作者序 抱持小說家的決心   台灣的讀者們大家好,我是日本小說家染井為人。   這次我所寫的小說是漢字為「海」之「神」的《海神》(

譯註:發音WATATSUMI漢字又可寫成「綿津見」,是日本神話中海神的名字)。《海神》是一部娛樂性小說,同時帶著一點報導文學的性質。   我想台灣的各位應該也都記得這件事情,大約十年前的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浩大的地震侵襲了我的國家。地震引發巨大海嘯,沿海受到毀滅性的損害,有許許多多人失去性命。   要將這場後來被命名為東日本大地震的事件作為小說題材,也讓我相當猶豫,這是我可以處理的主題嗎?而且我可以拿來作為娛樂小說發表嗎?實在是相當煩惱。   在撰寫的時候我也每天都在煩惱這件事情,甚至曾想要半途而廢,現在回頭想想,當時我的決心還不夠。我會再次提筆,是因為讀到那些採訪東日本大地震受害者們

的新聞記者所紀錄的報導文學。   在那本書中,寫了這樣的話語。   「被訪問的人很痛苦,訪問他們的人也是。即使如此,還是應該要把東日本大地震的事情流傳到後世,所以我們一定要寫下來才行。」   我不禁覺得,確實就是這樣啊。如此一來我身為一個小說家,也應該要透過小說讓更多人知道東日本大地震才對。這次《海神》獲得這個被翻譯的機會、讓台灣人也能夠閱讀,我覺得非常光榮。   這個故事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一位出生於東日本大地震當天的十歲少女,在受災地的海邊撿到裝滿金塊的公事包。   那些金塊是誰的東西?為何會在海上漂流?   背後有著非常陰暗又悲傷的故事。   另外還有一個角色,是很壞的日本人

,他占用了提供給受災地的復興支援金。同樣身為日本人,要將如此丟臉的事情說給外國人聽,我也覺得非常難過,但其實這個壞蛋是有模特兒的。占用復興支援金公款,是真的曾在日本發生的事情。   這樣的壞人到底能不能被逼到絕路呢?   超越時間、在不同人的心思交錯之間,緩緩揭露真相的懸疑小說《海神》,還請大家欣賞到最後。 染井為人 序章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千田來未 一步、再一步,腳下的沙子隨腳步喀沙、喀沙地揚起笑聲。 千田來未最近才知道這種沙子叫作歌唱沙,非常稀有,好像是沙粒中混有石英粒子之類的東西,會因為摩擦而發出聲響。來未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況,所以原先一直以為海邊的沙子會笑是件理所當

然的事情。 來未今天十歲了。「十」這個數字感覺有些特別而令她開心,雖然還沒有成為大人,但總覺得能夠加入大人們的圈子了。 不過,來未不太喜歡自己生日這一天,因為島上所有人都會聚集在一起並且一臉嚴肅,就連平時非常開朗的彩虹之家員工、總是說著無聊笑話的小學校長,就只在來未生日這天變得十分陰鬱。 而且每年到了這天,大家總是一大早就忙著準備悼念儀式,根本沒有人陪來未。當然他們也有叫來未幫忙,但來未討厭看到大家陰沉的表情,所以總是偷偷溜出來。 想來現在大人們一定皺著眉頭說:「來未那傢伙怎麼又……」 但來未根本不在意這種事情。反正調皮的女孩被罵也不是第一次了。 隨便找個地方停下腳步,她把紅色書包隨手丟在沙灘

上,沙灘隨即發出了有趣的噗滋聲響。 來未在書包旁坐下抱著雙膝,呆呆地眺望著廣闊的海洋。那搖搖盪盪的海面反射陽光而閃爍著。今天天氣真的很好,不過海風還是有些冷。 來未想,真希望夏天早點到來呀。 到了夏天,就能好好在海裡玩耍。來未最喜歡在海裡玩耍了。她特別擅長裸潛,可說是超人一等,能夠潛得比男孩子們都還要深、還要久。而且雖然不能告訴大人,不過她可是能隨意採到海膽或者海螺呢。 「為什麼來未姊姊沒有爸爸和媽媽呢?」 不久之前加奈所說的話語倏地出現在腦海當中。加奈才一年級,身高只到來未的肩膀,卻是來未的同班同學,畢竟全校兒童總共只有十三人,所以也不好將不同學年的學生分開管理。 「聽說他們以前在地震的時候

死掉了。」來未把手放在膝頭回答道。 加奈年紀雖小但似乎覺得很抱歉,因此低下頭說:「對不起。」 那樣子看起來實在很可憐,所以來未忍不住捏了捏加奈的臉頰。 沒有爸媽根本不會怎樣──甚至應該說根本不覺得有什麼關係。反而還想請人教教自己,怎麼樣才能對於那只見過照片的父母感到眷戀呢。

國民政府處理美軍剩餘物資之研究- 以《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為中心

為了解決四月一日 日文的問題,作者蔡西濱 這樣論述:

戰後時期美國政府透過「借款」、「救濟物資」、「讓售」、「贈與」等方式,對國民政府進行各種形式的援助,本文主要是針對「讓售」這一形式,探討國民政府與美國政府雙方在執行美軍剩餘物資政策之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矛盾,尤其是雙方的立場與心態,在短短22個月的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都是兩方政府始料未及的。本文從雙方對「讓售協定」的認知歧異、國民政府內部機關在處理物資所產生的齟齬與雙方對政策的檢討與因應等三方面進行探討。首先,1946年因為國共內戰日炙,中共對於美國既當調停者卻又承認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並提供相關資源與金援的矛盾作法相當不滿,尤其在「讓售剩餘物資」這一項政策上,更明顯指出美國政府根

本就是鼓勵中國內戰、介入中國內政,這致使馬歇爾身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執行者有時是左右支絀、難以行事。1946年8月30日在國共內戰方興的情形下,中、美雙方政府簽訂《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就中方而言,這是一項獲得戰爭物資、轉賣剩餘物資獲取外匯充盈國庫與改善政府財政的一線生機,對美方而言,則是償還在中國所欠下的軍費、減輕管理龐大軍事剩餘物資的人力成本與執行士兵歸建的三全之法,照道理說,這是一項各得其利之策。當時行政院下的「物供局」為執行此項政策之單位,其任務主要是充盈國庫、改善政府財政赤字,但在現實上,除了支領物資方式不斷變更,造成各機關對其多有指責外,也因為戰爭現實,大部分剩餘物資不得不以

前線軍事單位為優先支領,可轉賣換取外匯的物資則相當有限,其充盈國庫的目的在當時被其他機關譏笑為太過理想而忽略現實,而領用機關也因為編列預算問題,無法以現金支付,只能不斷增加預算編列,反倒增加支出導致財政更加惡化。此外,在執行政策初期,國民政府尚可指定物資項目,請美方將其列入「報廢品」以充作剩餘物資,但到後期,國民政府發現所接收的剩餘物資幾乎都真的是「報廢品」,馬歇爾亦請國民政府對剩餘物資得堪用度不可過度期待,或許雙方一開始在認知上並非出現落差,而可能是美國對華政策出現了轉變。在22個月的執行期中,國民政府交接與運輸效率緩慢,導致美方不滿,雙方在後期展開磋商,就是否需延期進行討論,但美方無法接受

延期,國民政府只能從協定內中著手,相繼提出「欠載運行」、「撤島」與爭取「公告日」等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