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歡歡鄭紹成寫的 台灣周末小旅行提案:4大主題,超過20條嚴選路線 和巴代王家祥王聰威吳億偉李志薔李長青李進文言叔夏林哲璋林靖傑林達陽凃妙沂施百俊胡長松凌性傑凌煙夏夏孫梓評徐嘉澤郝譽翔郭漢辰陳雋弘馮的 來自陽光,帶有鹹味的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有意思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江秋樺所指導 林芷威的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 (2020),提出台中有宿舍的高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智能障礙、行動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唐日新所指導 吳鶴齡的 家長性別意識與同志態度之關聯性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性別意識、同志態度、父權體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有宿舍的高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周末小旅行提案:4大主題,超過20條嚴選路線

為了解決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作者高歡歡鄭紹成 這樣論述:

  【4大主題】   懷舊巡禮‧台灣小城‧海角山巔‧離島風情   【超過20個輕旅行提案】   櫻花滿溢的淡水天元宮‧超殺底片的剝皮寮‧每站都好玩的平溪支線‧此生必遊日月潭‧台灣麥加「大甲」‧怡然忘憂的望安和七美‧安平、美濃趣味遊…… 名人推薦   「作者對於台灣觀光小城的介紹,不僅可以提供給台灣讀者參考,因應愈來愈多的大陸自由行背包客,觀看此書會是更內行、更在地的深入導覽。我常認為要真正體驗到旅遊的樂趣,絕對不能只是匆匆一遊,而是要用雙腳走遍當地、品嚐當地美食、跟當地人閒話家常,這才算是真正了解當地、到過當地。這本書對於大陸觀光客,將會是最好的地道指引和協助。」──《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雙月刊創辦人 戴勝通   很高興看到這本介紹台灣旅行的書籍問世,在瀏覽目錄時,發現兩位作者幾乎已經將台灣適合輕旅行的地點介紹完全。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句,講解至台灣各地的所見所聞與旅行心得,雖然兩位作者並非每次都同時造訪,但文章整合時以單一年輕背包客加上資深攝影者的觀點構築每篇旅誌,實為一種令讀者產生閱讀興趣又能身歷其境的旅遊文字回顧。──雄獅旅遊總經理 裴信祐 作者簡介 高歡歡(高于歡) 文字/攝影   熱愛旅行、喜歡拍照的年輕女孩,常常一人分飾攝影師與素人麻豆兩個角色。曾任救國團嚕啦啦服務員、獲選全國大專優秀青年;2012年參加環島民宿體驗大使萬人選拔,參賽影片獲得喜愛度第一名和點閱

人氣第二名。現從事專業婚禮攝影、海外婚紗攝影。      個性獨立,愛玩、喜歡用文字和相機記錄下生活的每一刻,嚮往自由和獨自旅行,用心去旅行,用心感受不一樣的世界。對於旅行,她認為有時需要的就是對生命的不妥協而已。      Facebook粉絲專頁「旅遊 攝影 高歡歡」連結:zh-tw.facebook.com/travelanytime 鄭紹成(Tiger Cheng,台客成) 文字/攝影      兩個博士學位、專精的是行銷,出過十本教科書和企管行銷類書籍,第一本企業傳記即曾名列金石堂年度百大暢銷書,並在大學教授攝影觀念課程。相信旅行是人生必要的空氣,攝影是這十年來的最愛。旅行足跡遍及

歐、美、澳、日、韓等國,近年鍾情中國大陸風光,時常前往拍攝。他的攝影理念認為自然就是美,要能抓住感動瞬間,用心拍下鏡頭前萬物變化。 1.懷舊巡禮篇: 1-1平溪支線-每站都好玩的平溪支線 1-2集集支線-濃濃木材香的集集線 1-3內灣支線-追求夢想的內灣支線 1-4眷村(台中彩虹眷村、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懷舊又夢幻的彩色眷村 1-5剝皮寮-最搶鏡的剝皮寮 1-6齊東街和華山-走一條短短的日式平房街 1-7神農街-老街再造新風貌的神農街 1-8駁二碼頭-現代藝術風的駁二藝術特區 2.台灣小城篇: 2-1瑞芳(水金九)-要漂亮很久很久的水金九 2-2礁溪-泡溫泉的好去處 2-3北投-台語片的

好萊塢 2-4大甲-台灣的麥加 2-5安平-劍獅活跳跳 2-6金城-充滿古蹟的戰地小城鎮 2-7美濃-油紙傘的故鄉 3.海角山巔篇: 3-1高美濕地-水中浪漫踏步的高美濕地 3-2日月潭-陸客必到的台灣景點日月潭 3-3淡水天元宮櫻花-櫻花滿溢的淡水天元宮 3-4土城油桐花-情竇初開的油桐花季在土城 3-5竹子湖-海芋最有名的竹子湖 3-6擎天崗-很健康的登山健行:擎天崗、夢幻湖、七星山 4.離島風情篇: 4-1金門-戰地氣氛的國家公園 4-2澎湖(望安七美)-怡然忘憂的望安和七美 4-3澎湖(馬公本島)-菊島風情:馬公本島趴趴走 最新景點資訊更新與本書勘誤,請至有意思官方網站下載 序

  用心旅行,用心感受不一樣的世界。心旅行就是帶著不一樣的心情、輕鬆的裝備,想走就走的旅行!林懷民曾說:「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這樣的養分,不管你活到幾歲,都能讓你有很大的成長動力。高歡歡是一個愛旅遊的女孩,認為年輕就該旅行,所以常帶著一個背包去流浪,旅遊是對自己的勇敢、也是對生命中的不妥協。   本書的文字和攝影共花了兩年時間創作完成,書中介紹的心旅行地點,我們曾經同時造訪或在不同時間到相同現場拍攝,完成了這些文字和攝影紀錄。   在撰寫過程中,我們先用了不同角度記錄各自的旅遊心情,也拍攝了各自喜歡的照片。實際撰寫時,經過多次的討論和折衷後,最後決定以年輕旅遊者的主述觀點出發,和

讀者們分享這些心旅行地點的旅遊心得。   書中心旅行地點挑選原則,以2012 年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為主,如果讀者是大陸交換學生來到台灣,不知道哪裡是最好玩或有特色的台灣觀光景點,本書可以提供讀者最簡單和概要的旅遊和拍攝指引。如果你是喜愛旅遊的玩家,本書也可以給你另一種心的感受!   因此,以一個愛旅行的女孩所寫的旅遊和愛情的嚮往,加上資深旅遊者對於當地的感受和攝影技巧介紹,又有當地實際景像的諸多照片,我們相信可以給讀者一個全然不同的心旅行觀點,是「心」的旅遊,也是「心」的享受,同時也可以了解心旅行的簡單人物和風景攝影概念。台灣是塊美麗的土地,風光秀麗之外,善良的人們、親切有禮的招呼,更塑造出

台灣特別之美,而旅人只有用心體會,才能享受台灣這些旅行地點的新感受。   這些心旅行地點,有些是讀者想走就可走,就在家附近的景點;也有一些需要預先籌劃,到台灣離島或國外的較遠旅行。但是,只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到哪裡都可以是一次精彩的旅行。   旅行真的很簡單,需要的是勇氣和衝動!如果說旅行除了好玩、放鬆之外,還要有一點正面或心理層面的意義,可以跟自己或家人交代,那麼我們覺得旅行的意義,在於人總想逃離現實、在於靈魂總是不安於室;旅行的意義,在於人總會疲於現狀、在於漂泊總是深藏人心!旅行的意義,在於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心中悸動也在回首遠方;旅行的意義,在於紅葉成詩想到秋,滿天楓紅中,萬千情

懷也在天際;旅行的意義,在於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旅行讓秋心分兩半;旅行的意義,在於雖然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旅行還是讓人欲說還休!   人生需要兩次衝動,一次是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想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已經愛過,那就跟我們一起去心旅行!如果你還沒愛過,那更要想走就走,背起背包跟我們一起出發吧! 齊東街到華山藝文特區--從日式平房的童年出發 陳文茜說:「旅遊是抽離現狀。」我同意陳文茜對於旅遊的說法,尤其到國外旅遊時,到達一個全然不同於台灣的異國,真的是可以抽離台灣的工作和煩人的壓力。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預算經常出國旅遊的。那麼,安排一場短短的輕旅行,應該也

可以算是短暫抽離現狀吧! 聽一個長輩說過他小時候曾有短暫一年住過台北的齊東街,不過,台北人應該不是每個人都熟悉這條街,或許連街名都沒聽過。齊東街口就位在濟南路和杭州南路口附近,弧形的街道就像一個微笑的形狀,歸屬於城中區幸福里,算是一個微笑的幸福街道。 這條街近來年登上媒體,主要是古蹟保存之爭議。這裡以前是日本時代總督府的官員職務住宅區,日據時代稱為幸町職務官舍群,目前大部分為台灣銀行資產,約建於1920 年代至1940 年代。曾住過齊東街的名人甚多,如孫運璿、李國鼎等遷台早期重要官員。齊東街北端住宅屬於職務較高職等官員所住,南端住宅則是屬於較低職務官員。小時住過的齊東街53 巷3 號,現在已拆

遷成為小公園。而2006 年通過的古蹟保護法,將此處列為古蹟部分有:齊東街53 巷2、4、6、8、9、10、13 號及濟南路2 段25、27 號等日式宿舍共9 處。由於有很多的日式木造平房留存至今,街道兩旁大樹林立,走進齊東街彷彿就像走入古代的悠閒清雅,思緒馬上跟周遭金山南路、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完全淨空隔離。如果要想暫時抽離台北的繁華喧囂,來趟半個小時的齊東街漫步,會是最簡單的方式。 我曾聽過那位長輩回憶,在相隔多年第一次回到齊東街的時候,他也有旅行的抽離,抽離的不只是現狀,還像瞬間回到兒時。因為他一走進街口,看見兒時吃過的麵店還在;他的父親病重時,童稚的他攙扶著無力老父前往理髮的理容院,紅白

藍三色的店口廣告燈依然旋轉著;然後父親過世時,他的叔父帶著他前往附近鄰居門前貼上紅紙的木式平房,大半依舊佇立著,只是大門深鎖,當時的鄰居應該大多也已作古。我聽他娓娓道來一段輕旅行不僅抽離現狀,也讓他又回到以前的故事回憶,真的深刻感受到一段輕旅行的魔力了。

台中有宿舍的高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海綿寶寶#卡通#喝汽水涼帽#童年#挑戰

Murmur 🗣———
戴耳機剪影片沒發現音量問題🙏下次會注意 辛苦大家的耳朵了🥺
底下留言猜猜看我到底會不會成功🤓
有什麼想要看的主題都可以留言或私訊給我🥰
也歡迎追蹤我的IG: Sunglin_0215

上一部影片 情侶的台中三天兩夜Vlog!|東海大學/屋馬燒肉/逢甲夜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GWNbUJtp0

下一部影片


松琳の大學生影片系列:

■大學生到底都在幹嘛?大學的一日Vlo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9h_LL_j0c

■大學宿舍開箱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NOR09RDWU

■高中生必看!高中和大學的差別?大學和我想的不一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TPe54Hjiw&t=30s

■大學生的一日Vlog!如何當個充實自律的乖學生🙋‍♀️分享可以練口說的免費英文學習App✨vlog#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eI63QIc7Y&t=3s

■上大學如何花小錢變身漂亮歐膩?大學如何交到朋友?遇到雷隊友怎麼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fWJsRI4hE&t=2s

■大學生活Vlog!系學會都辦什麼活動?聖誕節星空野餐派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5cLviOwJg&t=1s

■【穿搭分享】大學生日常穿搭!開學季到了🤩大學想交朋友就要這樣穿!五種不同風格穿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RB3ZTHbYU


松琳の人氣影片推薦:

■公立高中&私立高職的10個差別!學費竟然差了X倍!|國高中生必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FWSmG1Q-I

■大學生到底都在幹嘛?大學的一日Vlo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9h_LL_j0c&t=23s

■東區平價甜點吃到飽&甜點大胃王比賽!Ft 允熊Ay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JYYJ8zohAw

■全套耳燭SPA按摩&洗眼睛體驗!用銀珠棒戳眼睛的豪華按摩!vlog#0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ha3OZ3c7g&t=486s


想看更多の松琳😍: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n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7%8F%8D%E7...
📩[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Sunglin_0215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作者林芷威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性別平等教育重大議題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當中,發展一套適合本校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並探討此課程的發展與實施歷程,以及本校智能障礙學生、研究者本身的改變情形。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研究參與者為三名就讀於集中式特教班之學生,三位皆為智能障礙中度,其中兩位為九年級,一位為七年級,透過訪談三位任課教師以及日常生活的觀察,了解學生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的表現及需求。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與協同研究者的討論及學生的學習表現來進行課程計畫的調整,於教學後,透過訪談班級任課老師及研究者觀察,來了解智能障礙學生的改變情形,研究者並透過自我省思來探究研究者

在此過程中的改變。本研究發現智能障礙學生在「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多樣性的尊重」、「性別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及「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上皆有其需要的知能。研究者依據這些需求,設計了五大活動主題,分別為「今日我最型」、「溝通有訣竅」、「愛的避風港」、「我們都是小紅帽」及「愛情來敲門」,發展出9個單元主題,共計21節課,並於教學過程中設計出每個單元的講義及學習單。三名研究參與者在接受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後,在此五大活動主題都有相當程度的成長,三位皆能尊重性別多樣性、在衣物與物品的選擇能夠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在學校環境中也都

能夠突破性別的框架並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知道要自我悅納並尊重對方、能夠知道國中階段從事性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懂得尊重他人的身體界線、能夠分辨性霸凌、性騷擾及性侵害三者、能夠判斷危險的情況並保護自己也能跳脫傳統的性別權力互動模式;而研究者在性別平等教育的知能、態度與教學技能以及對未來課程規劃的能力也都能夠有所增益。

來自陽光,帶有鹹味的筆

為了解決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作者巴代王家祥王聰威吳億偉李志薔李長青李進文言叔夏林哲璋林靖傑林達陽凃妙沂施百俊胡長松凌性傑凌煙夏夏孫梓評徐嘉澤郝譽翔郭漢辰陳雋弘馮 這樣論述:

三十位您不可不知的, 高雄五六年級作家完整面貌一次呈現!   全彩作家影像+深度專訪+經歷介紹   作家懷鄉紀事+名家開卷導讀+個人風格解析   PLUS特殊拉頁  高雄作家作品全年表+分區文學地圖   在打狗的陽光和烈雨下   我們走舊日的城  渡來日的船   啜飲今早的新鮮咖啡   盤算晚間造訪的食肆   島南  海港  夜雨   市肆  老厝  鹹風   漁火搖動  時光漫流  河靜默   這如夢時代正出聲呼喚   高雄,到了…… 作者簡介 巴代 Badai   一九六二年五月於卑南族Damalagaw部落(泰安村)出生,目前定居高雄市岡山勵志新城。陸軍軍官學校七三年班

,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陸戰隊基層軍官,高中、大學軍訓教官,大學講師,現專職寫作兼部落文史工作者。二○○○年小說〈沙金胸前的山羊角〉在世新大學「台灣立報」連載,開啟創作發表之路。曾入圍「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曾獲「山海文學獎」小說、散文、報導文學等獎項,二○○六年後專攻長篇小說創作,曾獲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吳三連獎(小說)、華文文學星雲槳歷史小說三獎。著作有長篇小說:《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斯卡羅人》、《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馬鐵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下)》、《白鹿之愛》、《巫旅》、《最後的女王》;短篇小說集《薑路》;研究專書

:《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吟唱.祭儀: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   目前創作以小說為主,短篇小說主要關懷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的適應,長篇小說則以族群歷史、文化作為創作素材。作品具濃厚的歷史現場感,豐富的文化意象與細膩的戰爭情緒,辨識度極高。為近十年國內少見專攻歷史小說創作的好手,創作能量豐沛,質量俱佳。 王家祥   中興大學森林系。曾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極短篇小說獎、賴和文學獎正獎、吳濁流文學獎正獎、鳳邑文學獎貢獻獎。原舞者舞團高雄創團時期元老團員,臺灣歷史小說《倒風內海》被導演魏德聖改編成電影劇本:「臺灣三部曲」正籌拍當中。關懷環境議題

的自然散文多次入選年度散文選,被九歌出版社選為臺灣散文二十家。〈遇見一顆樹〉這篇散文入選國中國文課本,後成為大學、高中、國中競相選文的作家。重要著作還有《文明荒野》、《四季的聲音》、《魔神仔》、《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小矮人之謎》等十數本。 王聰威   一九七二年於高雄出生,在五甲住到五歲,搬至前鎮草衙,後又搬到鳳山。雜誌人與小說家,現任《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仁愛國小、前鎮國中、高雄中學、台大哲學系、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曾獲巫永福文學大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

選、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金鼎獎最佳主編入圍等。著有《編輯樣》、《作家日常》、《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等。 吳億偉   一九七八年生,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目前為德國海德堡大學歐亞跨文化研究所與漢學系博士班學生。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出版著作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入圍金鼎獎與台灣文學金典獎,並連續兩年入圍臺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決審。曾出版小說集《芭樂人生》(聯合文學,2009),散文集《努力工作:我

的家族勞動紀事》(印刻,2010)、《機車生活》(九歌,2014)。 李志薔   本名李志強。一九六六年十二月生,高雄人。交通大學機械系、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畢業。畢業後,全心投入電影和文學創作,和周美玲導演、陳芯宜導演、樓一安導演等合開「三映電影公司」。另和太太蔡銀娟合組「冬候鳥電影公司」,擔任導演工作,並同時從事小說、散文等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省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青年文學首獎、「中國時報開卷」票選十大好書等三十餘個獎項。電影劇本《你現在在哪?》曾獲台北電影委員會劇本首獎。影像及文學作品分別收入高雄電影館及高雄文學館,現為中華編劇學會秘書

長。   文學著作有:《甬道》(爾雅)、《雨天晴》(麥田)、小說集《台北客》(寶瓶)和《臨海眺望—迎接歸來的人》(印刻)、《流離島影》(唐山)等。影像作品有:電影《單車上路》、電視電影《秋宜的婚事》、《十七號出入口》、《你現在在哪?》,以及擔任監製和生態導演的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二○一四年拍攝連續劇《新丁花開》,改編自方梓長篇小說《來去花蓮港》,在客家電視台及公視頻道播映。此劇入圍五十屆金鐘獎八個獎項,榮獲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攝影和美術設計等三獎。 李長青   生於高雄,曾住台南,現居台中。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中市青年》主編。現任教於小學,為《台文戰線》同仁,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兼任講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曾獲第三十二屆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2001),文建會台灣文學獎新詩首獎(2004),第一、三屆海翁台語文學獎(2004、2006),第二十七、二十八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2005、2006),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首獎(2006、2010),教育部閩客語文學獎閩南語現代詩教師組首獎(2009),「阿却賞」台語文學創作獎台語現代詩首獎(2009),第五、七屆自由時報文學獎新詩獎(2009、2011),第2屆鄭福田生態文學獎台語詩首獎(2010),教育部台灣本土語言文學獎台語詩教師組首獎(2011),第一屆台文戰線文學獎台語詩首獎(2013),國

立台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獎創作類「台語新詩金典獎」(2014)等。詩作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並選入國內、外多種選集,詩作手稿由國家圖書館特藏文獻組收入國家圖書館「名人手稿系統」。   著有詩集《落葉集》(爾雅,2005)、《陪你回高雄》(晨星,2008)、《江湖》(聯合文學,2008)、《人生是電動玩具》(玉山社,2010)、《海少年》(玉山社,2011)、《給世界的筆記》(九歌,2011)、《風聲》(九歌,2014)等。 李進文   一九六五年生,臺灣高雄人。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創世紀詩社主編。曾任職編輯、記者、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   著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

、《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等;散文集《微意思》、《蘋果香的眼睛》、《如果MSN是詩,E-mail是散文》;圖文詩集《油菜花寫信》、動畫童詩繪本《騎鵝歷險記》及《字然課》、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編有《Dear Epoch─創世紀詩選1994~2004》等。   曾多次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以及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二○○六年度詩人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入選九歌版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之新詩三十家等。 言叔夏   一九八二年生於高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

所博士班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獎項。創作計畫曾獲國家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著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 林哲璋   台大中文系畢業、臺東大學兒文所。曾獲:鳳邑文學獎現代詩新人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獎、臺中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文建會兒歌一百優選、好書大家讀、小綠芽獎、九歌年度童話獎等及國家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   創作出版——屁屁超人系列:《屁屁超人》、《屁屁超人與飛天馬桶》、《屁屁超人與直升機神犬》、《屁屁超人與充屁式救生艇》、《屁屁超人與屁浮列車尖叫號》。用點心學校系列:《用點心學校》、《好新鮮教

室》、《老師有夠辣》、《學生真有料》、《香蕉不要皮》、《神氣白米飯》)。仙島小學系列(《桃花源大考驗》、《再來仙島夏令營》。不偷懶小學系列:《不摸魚老師》、《不可能奇蹟》、《不家村尋寶_暫訂》)   搶救邏輯大作戰系列:《有問題動物園》、《猜臉島歷險記》。其他:《神奇掃帚出租中》、《攀木蜥蜴與藤條先生》、《打敗宇宙魔王的無敵武器》、《壹圓銅板流浪記》、《福爾摩沙的月光小鎮》、《福爾摩沙惡靈王》、《斑馬大夫黑白醫》、《玄天上帝的寵物》、《大寶巨人倒楣鳥》、《不家村傳奇》、《童話狗仔隊》等。 林靖傑   一九六七年出生於高雄市鳳山區,魔羯座,筆名江邊,畢業於高雄中學及輔仁大學傳播系,曾擔任《

影響電影雜誌》編輯、《新新聞週刊》記者,小說、散文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小說評審獎及聯合文學短篇小說首獎,影像作品大量入圍國內外重要影展,除電影工業主流的劇情片之外,也時常以紀錄片拍攝都會底層人士的生命。作品有《我的綠島》、《台北幾米》、《尋找背海的人》、《我倆沒有明天》、《最遙遠的距離》、《愛琳娜》等多部。 林達陽   一九八二年生,高雄中學畢業,輔仁大學法律學士,國立東華大學藝術碩士。作品以新詩、散文為主。就讀高雄中學期間,與高雄女中和道明中學等校校刊社幹部,合力創辦跨校性質的「馭墨三城聯合文學獎」。大學時與高雄中學校友創辦松濤文社出版坊,出版《擴張的盛夏──雄中十年詩文選輯》,後續

並繼續出版高雄地區新銳創作者個人創作選集十餘本。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等,作品發表於海內外報章雜誌,曾出版個人作品集:詩集《虛構的海》(2006)、《誤點的紙飛機》(2011)、散文集《慢情書》(2010、2016)、《恆溫行李》(2013)、《再說一個祕密》(2014)、《青春瑣事之樹》(2015)。 凃妙沂   台南山上苦瓜寮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加州法界佛教大學研究所進修。曾任職出版社、民眾日報藝文組主編、台灣時報副刊編輯、加州中學華語教師,參與自然保育運動十多年,目前自由寫作

和畫畫,也是生態紀錄片編劇。詩作曾獲南瀛文學獎現代詩首獎、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打狗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等。二○一一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二度獲得高雄市文學創作獎助、府城文學獎散文類集結成冊正獎等。散文作品入選高雄縣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靜宜大學閱讀文學讀本、幼獅青少年自然文學讀本《花紋樣的生命》、《岡山文選》。著有:散文集《土地依然是花園》。編有散文集《柴山主義》,合集有《鋼板在吟唱-台船歷史》、《有詩同行》、《在夢境的入口》、《高雄人文社區部落》、《港埔遺落的鹹味》、《夜合花》等,生態紀錄片劇本《櫻花樹上的紅寶石》、《黃金蝙蝠》(入圍二○一四日本綠色)。寫作包括詩、散文、小說、劇本、台

語文學,因為體裁駁雜,在出版上步履緩慢,詩與小說的出版下半年陸續完成。 施百俊   常用筆名:施達樂、施曼妮。一九七○年三月十九日生於高雄市鐵路醫院,定居屏東。現任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曾參與創辦並顧問十餘家文化創意、數位內容、網路事業。著有《故事與劇本寫作》、《開心玩文創》、《美學經濟密碼》、《宅經濟全攻略》等,為國內重要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與創業實務專家。從事小說、劇本及數位內容創作。   代表作介紹(暫定+三本書封)   《小貓》(施達樂,明日工作室,2008):描寫一八九五年抗日英雄林小貓生平的武俠長篇小說。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評審獎(2006)、二○

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年度之書入圍、二○一一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台灣館優選出版品。   《本色》(施達樂,明日工作室,2010):以林小貓為主角,描寫台灣人性格與生活樣態的歷史武俠小說。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評審獎(2008)、改編劇本《流民本色》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一屆優良電視劇本徵選(2010)。   《浪花》(施達樂,明日工作室,2011):描寫大航海時代,台灣開拓英雄們的史詩作品。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首獎(2010)。另曾獲文化部電視劇本創作獎、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國家出版獎……等多項獎。 胡長松   一九七三年生,高雄市人。詩人、小說家。曾經擔任《

台灣e文藝》總編輯及台文筆會祕書長,目前是《台文戰線》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PPdM世界詩人運動組織成員。得過王世勛文學新人獎小說首獎、海翁台語文學獎小說類正獎及二○○八年台灣文學獎台語小說創作金典獎。一九九五年開始文學創作,初期以華語小說為主,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出版長篇華語小說《柴山少年安魂曲》和《骷髏酒吧》(以上草根出版社出版)。二○○○年開始從事台語詩和小說的寫作。目前台語著作有台語小說集《槍聲》、《燈塔下》(以上前衛出版社出版)、《大港嘴》、《金色島嶼之歌》(以上台文戰線出版)、《復活的人》(草根出版社出版),佮台語詩集《棋盤街路的城市》。 凌性傑   高雄人。天蠍座。高雄中學、

臺灣師大國文系、中正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曾任高雄中學校刊社社長、左營國中教師。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麥田出版社「中文好行」書系特約主編,著有《慢行高雄》、《彷彿若有光》、《自己的看法》、《更好的生活》、《2008/凌性傑》、《找一個解釋》、《有信仰的人》、《愛抵達》,編著有《青春散文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凌煙   本名莊淑楨,從小生長於嘉義縣東石鄉圍潭村,十歲才隨父母遷居高雄,故鄉廟會常有歌仔戲班來演出,熱愛看歌仔戲的她暗自立下志向,想要進戲班學戲唱,成為一

位受歡迎的歌仔戲小生,無奈遭父母長輩強烈反對,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有「父母無聲勢,送囝去學戲」的說法,且「戲子」這個行業屬下九流,沒有社會地位,備受歧視,不像現代將地方戲曲列為藝術推廣,為了追求理想只好鬧起家庭革命,離家出走跟著戲班四處流浪。   在戲班生活的那半年裡,她逐漸認清因為環境的改變,歌仔戲為了順應潮流而荒腔走板,脫序演出,令她心生時不我予的感嘆,黯然離開戲班。   除了喜愛歌仔戲以外,求學時期也很熱衷閱讀小說與創作,戲子夢碎後唯有寄情文學,適逢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徵文,她將進入戲班的經歷寫成一部十萬字長篇小說《失聲畫眉》參加徵文,希望藉此喚起社會大眾對傳統戲曲沒落的關注,卻意外得到

大獎,讓她從此在文壇安身立命。   她出生於民國五十四年,高職時期開始從事小說創作,屢獲學校舉辦的文藝獎,作品散見報社副刊,七十七年正式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泡沫情人》,七十九年以《失聲畫眉》獲得百萬小說獎,睽違文壇十七年,九十六年再以《竹雞與阿秋》獲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九十九年獲高雄縣鳳邑文學貢獻獎。 夏夏   集音樂、表演、文學於一身的新世代藝術家。曾發行「轉蛋詩」、「引火自焚行動──火柴詩雙月刊」,與許多詩友開創多元的詩發表平台,蔚為風潮,並有一年行腳計畫「夏夏剪到了──剪紙串聯行動」。曾獲時報文學獎人間新人獎,著有長篇小說《狗說》、《煮海》、短篇小說《一千年動物園》,詩集《小

女兒》、《一五一時》、《鬧彆扭》等,劇場與表演作品有《大海呀大海》、《小森林馬戲團》、《煮海的人》,廣播劇《攜帶播音員──契訶夫聽覺計畫》等。 孫梓評   一九七六年生於高雄。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時報副刊主編。   著有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長篇小說《男身》。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並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   二○○六年參與「張曼娟奇幻學堂」,改寫《鏡花

緣》,出版《花開了》;二○○八年參與「張曼娟成語學堂」,以親情啟示為主題,完成《爺爺泡的茶》。二○○九年參與「張曼娟成語學堂2」,以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十週年為背景,述寫單親家庭少年故事,《星星壞掉了》。二○一○年,以唐代邊塞詩為引,創作花蓮民宿少年的故事《邊邊》。2008年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   此外,與導演侯季然,曾合作影像詩《購物車男孩》,於公共電視和金馬影展播放。另一與侯季然合作詩歌短片《使景遷》,獲台北詩歌節影像詩首獎(2008)。 徐嘉澤   迷你馬身高,頭髮短短和身高一樣長不高,只好努力出書來把自己墊高,台客混搭日系野狼風,ㄓㄗㄢㄤ嘴裡永遠分不清,出過

散文和小說,熱衷旅行來探索外在風景也樂於寫故事來深掘人性。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報散文首獎、Ben Q電影小說首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著作有短篇小說《窺》、《大眼蛙的夏天》、《不熄燈的房》、《孫行者,你行不行》;散文《門內的父親》、《城市生活手帳》;長篇小說《類戀人》、《我愛粗大耶》、《詐騙家族》、《下一個天亮》、《秘河》、《他城紀》、《第三者》等書。《詐騙家族》、《討債株式會社》已賣出電影版權。《下一個天亮》、《討債株式會社》、《第三者》曾獲書展電影媒合平台推薦。 郝譽翔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開設「創意

寫作」等相關課程,是台灣文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兼學者,曾經獲得金鼎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等重要獎項。   她熱愛旅行、潛水和帆船,並且將之化為創作的主題,如小說《逆旅》、《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以及散文集《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等,便在透過返回她外省籍父親的故鄉:中國的旅行,去叩問個人的家族記憶,並從移民的角度重塑台灣島嶼的歷史。而她也嘗試從海洋和南島的角度去詮釋台灣,如《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及電影劇本《松鼠自殺事件》,則在探究二十世紀太平洋海島的命運。   她同時也從事現代文學及戲劇的學術研究,相關專著有《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及《儺:中國儀式劇場研

究》等。而她目前則正在寫作一本同樣是從「旅行」的概念出發,關於二十世紀初年中國文人如何離開故鄉,進入現代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專著《長路漫漫:現代中國文人的城/鄉旅程》,即將完成。 郭漢辰   一九六五年生,屏東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碩士,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四十歲離開記者工作,受到台灣文學耆老葉石濤陳冠學等人的啟蒙教誨,以文學為信仰與職志,近年來投入地方書寫及各類文體創作,作品豐富多樣,成績裴然。曾獲台北文學獎年金類正獎、寶島文學獎、宗教文學獎、高雄打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玉山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等,多次獲得國藝會出版創作類、書寫高雄創作計畫出版計畫補助,被視為南台灣重要的中生代作家。

  出版詩集《每天帶著一點遺憾在轉動》、《屏東詩旅手札》;長篇小說集《記憶之都》;中篇小說集《回家》(書寫高雄出版獎助計畫);短篇小說集《封城之日》、《誰在綠洲唱歌》、《剝離人》;散文集《和大山大海說話》、《幸福迎向死亡》、《沿著山的光影》、《穿走母親河畔》、《揹山的人》(二○一四書寫高雄出版獎助計畫)。 陳雋弘   六十八年一月二十六日生,水瓶座,現為高雄女中教師,定居高雄。大學時期發表新詩,陸續得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首獎」、「打狗文學獎新詩首獎」、「大武山文學獎新詩首獎」等。目前在明日報經營個人新聞台「貧血的地中海」。著有詩集《面

對》、《等待沒收》。 馮翊綱   劇作家、劇場表演藝術家。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關渡)戲劇藝術碩士。魁梧英偉的身形,蘊含著澎湃的纖細情感,舞台上風采淳厚。早年加入「表演工作坊」,多次參與集體即興創作,演出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包括《我和我和他和他》、《紅色的天空》、《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九三年版、《暗戀桃花源》九九年版、《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尤以二○○八年起,主演的精裝巨著《寶島一村》,出身眷村的原生緣份,將來台老兵的形象,相貌音容刻畫鮮活,分秒令人動容。   也是散文名家,霹靂直言,行文簡潔,情真意切。曾擔任「聯合副刊」、「時報周刊」、「幼獅文藝」專

欄作家。已出版影音光碟數十種,研究文集、文藝創作、劇本、有聲書二十多部,近年將文字著作多委託「聯合文學」出版。   馮翊綱的戲文以歷史文化為素材,借古諷今,鏡鑑春秋。自一九八八年開始,創辦並經營、領導「相聲瓦舍」,是人生的代表作,以不間斷的演出、風行的影音光碟、劇本,成為華文世界家喻戶曉的人物。經典作品《戰國廁》、《鄧力軍》、《東廠僅一位》、《狀元模擬考》、《惡鄰依依》、《情聖阿弱》、《說金庸》、《賣橘子的》等,是青年學子朗朗上口的名著,表演影音檔也被編為中學人文課程輔助教具。   現任「相聲瓦舍」團長暨藝術總監,兼任台師大、北藝大副教授,慈濟大學駐校藝術家。因長期在創作、演出、出版、教學

的總體貢獻,獲國軍文藝金像獎、中國文藝獎章、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黃信恩   一九八二年生。高雄中學、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現為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及斗六分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醫學系兼任講師。學生時代開始寫作,作品以散文為主,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獎項,並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天下散文選等。二○○九年出版首部散文集《游牧醫師》(寶瓶),集結醫學生、見習醫師、實習醫師、醫官等階段生活作品;二○一三年出版第二本散文集《體膚小事》(九歌),將身體部位及器官逐一發想為文,並獲二○一四年第卅八屆文化部金鼎獎優良文學

圖書推薦獎。 楊佳嫻   一九七八年生,臺灣高雄人。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台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論述《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與鯨向海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凌性傑合編)、《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與鄭政恆、宋子江合編)。 劉芷妤   無糖,半透明,雙份酒精。   曾在不同產業擔任

不同職稱的工作,但其本質不脫「認真的異想天開」。曾出版《迷時回:無糖城市迷路指南》與《To:西子灣岸 我親愛的永無島》,恰好,都是關於高雄的故事;恰好,都半真半假;恰好,都關於一件我始終關注的主題:一個人怎麼對待另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人。   其他那些關於人間的事,如果你想知道的話──我從瑞祥國小念到瑞祥高中,逢甲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小說組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現代舞台劇劇本首獎、二○○九年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小說組首獎,其他不是首獎的就無需再提。   雜文隨筆散見於個人部落格與其他網路內容平台。 潘弘輝   高雄小港出生,小港國小、小港國中畢業

、前鎮高中畢業,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服役於海軍中型運補艦353號一年十個月。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西子灣副刊年度最佳小說家獎、鹽份地帶文藝營小說第一名、寶島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等。多次擔任小說獎評審於;高雄師範大學南風文學獎、東吳大學文學獎、中山大學文學獎等。曾於自由時報自由副刊擔任編輯、文學台灣基金會專案執行等。出版《恆星物語》(春暉出版社,1999)、《脫軌的牌戲》(月冠出版社,1999)、《迴旋木馬女孩》(探索出版社,1999)、《拜月》(亞細亞出版社,2000)《夕陽山外山──李叔同傳奇》(聯經出版社,2001)、《人馬記事》(麥田出版社,2002)《水兵之歌》(寶瓶出版社,2

002)《黑暗中尋找心裡的亮光》(高雄市勞工局,2014)、《海風吹過港仔墘》(高雄市小港區公所,2015)。 蔡素芬   一九六三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一九九三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二○一四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六分之一劇》《台北車站》、《海邊》及譯作數本。

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燭光盛宴》獲二○○九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二○一四年最新推出的鹽田兒女系列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不僅在讀者的期待下出版,這三部曲也成為作者撰寫長篇小說的新里程。 鄭順聰   嘉義縣民雄鄉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曾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現專事寫作。獲台北市文學獎,高雄市打狗文學獎,高雄縣鳳邑文學獎,新竹縣文學獎,蘭陽文學獎,花蓮文學獎,基隆海洋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雜誌編輯金鼎獎,行政院新聞局電影創意故事入選

等。   入選九十六年散文選,二○○八及二○○九台灣詩選,二○一○年飲食文選。著有詩集《時刻表》,記錄午後、向晚、夜黑的情思變化,是作家的第一本書。家族書寫《家工廠》,寫客廳即工廠、台灣經濟成長年代的童年憶往。野散文《海邊有夠熱情》:是以高雄蚵仔寮為核心,寫梓官、永安、彌陀等地的田野調查。長篇小說《晃遊地》:以嘉義市為原型,陳澄波為核心,敘述一個高中生的青春成長故事。 騷夏   出生於高雄前鎮,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現居台北,養貓兩隻一黑一橘。曾任周刊記者,咖啡廳、花店、書店店員,文學書編輯、企劃,目前擔任出版社行銷經理。   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大專

生文學獎、台北市捷運公車詩文、入選2011臺灣詩選。出版詩集《騷夏》(麥田出版)、《瀕危動物》(女書文化)。創作類型為詩與散文,散見於《自由副刊》、《聯合文學》、《印刻文學生活誌》,曾擔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專欄「生活課」專欄作家。 *推薦短序 *編輯委員的話   宇文正‧陳素芳‧彭瑞金‧焦桐‧鴻鴻 *導讀   陳芳明 *高雄作家地圖 巴代    簡介‧淵源 專訪:攀登文學大山的壯旅 評析:建構原住民的多重史觀 王家祥    簡介‧淵源 專訪:毛小孩菩薩 評析:從自然的守護到歷史的追尋 王聰威    簡介‧淵源 專訪:以不存在對抗存在的逆書寫 評析:從技藝到記憶:土法煉鋼的

創作歷程 吳億偉    簡介‧淵源 專訪:不停轉彎的人生書寫 評析:搶救貧窮大作戰 李志薔    簡介‧淵源 專訪:臨海眺望的人 評析:從人生到文字再到影像 李長青    簡介‧淵源 專訪:鄉愁與風聲 評析:詩壇雙刀流 李進文    簡介‧淵源 專訪:「情意」比「意義」來得動人 評析:剪裁滿山的霧,月亮沒有失手 言叔夏    簡介‧淵源 專訪:流動的窗口 評析:隙縫中的探險與聆聽 林哲璋    簡介‧淵源 專訪:「禁止遛狗」為什麼是狗? 評析:兒童文學應該老少咸宜 林靖傑    簡介‧淵源 專訪:尋找生命的空景 評析:邊緣便是我的主流 林達陽    簡介‧淵源 專訪:讓文學扎根高雄 評析:贖回

遺憾之前的光亮 凃妙沂    簡介‧淵源 專訪:農村與土地的記憶 評析:土地依然是花園 施百俊    簡介‧淵源 專訪:武俠是唐吉訶德式的想像 評析:台客武俠小說家 胡長松    簡介‧淵源 專訪:佇台語小說中做幼路的經營 評析:尋回台灣人真正血統、語言、歷史的文學家 凌性傑    簡介‧淵源 專訪:尋找一個自在的位置 評析:在全世界遇見你 凌煙    簡介‧淵源 專訪:從自我的流離淬鍊救贖之筆 評析:本土的酷異之花 夏夏    簡介‧淵源 專訪:無關乎其他,只是想寫作而已 評析:複現與直觀 孫梓評    簡介‧淵源 專訪:詩像舞蹈,散文像散步,童書和小說是馬拉松 評析:讓溫柔在風中輕輕揚起

徐嘉澤    簡介‧淵源 專訪:沐浴在南國的陽光下 評析:當生活藏不住一名寫作者 郝譽翔    簡介‧淵源 專訪:從女兒到母親:母女關係的清理與探究 評析:異女身體的窺探與展示 郭漢辰    簡介‧淵源 專訪:計畫寫作,混搭文類 評析:被追趕的人 陳雋弘    簡介‧淵源 專訪:終於無法變成鳥,與你們一起遠走高飛 評析:本色天真 馮翊綱    簡介‧淵源 專訪:一種聲腔 評析:相聲儒俠 黃信恩    簡介‧淵源 專訪:散文是生活的不斷開發 評析:航行於肉身靈魂 楊佳嫻    簡介‧淵源 專訪:跨越界線 評析:伊卡勒斯城市夢遊 劉芷妤    簡介‧淵源 專訪:火熱的人很難冷靜客觀 評析:如果精靈

會寫小說,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潘弘輝    簡介‧淵源 專訪:返航 評析:炮輝 蔡素芬    簡介‧淵源 專訪:用小說寫詩 評析:壯闊的日常史詩 鄭順聰    簡介‧淵源 專訪:以文字酬謝生命中的每段時光 評析:活潑溫暖的野書寫 騷夏    簡介‧淵源 專訪:寫詩是,沿路放餌 評析:家族與情慾圖像的女女詩篇 *高雄作家年表 導讀   南方,是光與熱的源頭   1   我永遠無法忘懷,十八歲時,清晨站在左營樓上的陽台,向東望去,看到天邊有一道綿延的山稜線。青春時期的南方記憶,就永恆地停留在那時刻。那時朝陽可能還停在水平線上,強烈的光正好被大武山遮蔽了,所以站在嘉南平原的末端,只能看到龐大

的山影。中央山脈迤邐到南邊時,以一座高聳的山形彰顯它的存在。那雄偉的意象,正好定義我離鄉前的心情。晨起讀書,是我聯考前養成的習慣。那時曾經默默向大武山發誓,有一天我一定要超越它。這樣的誓願,終於應驗。果然我後來就被放逐在海外,很久以後才得以返鄉。   大武山與嘉南平原,是我在海外漂流時的終極信仰。懷著肅穆的山色,揣著平原的燈光,是我在海外時期可以活下去的理由。南方,是我生命中光與熱的源頭。即使離鄉那麼久,我的城市,我的故鄉,總是以最生動的面貌回到我夢中。從海外悽愴回到台灣時,第一個願望就是立即回到左營。縱然十八歲那年考上大學就離開高雄,但是每年寒暑假都一定回到自己的家鄉。那裡的蓮池潭,以及帶

著時間顏色的古老城牆,都是我眷戀徘徊的地方。整個童年時期,一直到我的啟蒙階段,都是在那寧靜的地方過渡完成。如今進入晚天時期,高雄從來都是我永遠的認同。   每當國外新聞提到台灣或是高雄,都一定牽動了我敏感的神經。我常常把自己視為台灣土地所伸出來的一株觸鬚,在陌生的水域探索全新的感覺。曾經在一個不眠的晚上,我寫下一篇散文〈深夜的嘉南平原〉,那是我熾熱懷鄉的一個副產品。浩瀚的海洋,殘酷的政治,切斷我與自己土地的聯繫,但是切不斷我在靈魂深處的擁抱。畢竟我早期的知識啟蒙,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都是在那平凡而溫暖的土地孕育而成。那個城市,有山,有海,有河,那是上天賜與這地方住民的最好禮物。放在國際景觀來

看,很少有一個大城市擁有如此的條件。甚至放在台灣的版圖上,幾乎沒有一個城市可以望其項背。這樣具有優勢的自然環境,常常使我感到驕傲。   2   我在一九六五年離開家鄉,而這本書所介紹的青年作家,正是在那段時期出生。我好像與他們交錯而過,當我向成年、中年的階段邁進時,他們才正要展開對這個城市、這個世界的認識。捧讀書稿之際,我與他們都是屬於同一個城市,卻分屬兩個不同的世代。離開高雄時,城市面貌還保留著許多殖民時代的建築,甚至壽山與高雄港都是屬於禁區,那樣開闊的城市,我們卻被囚禁在山的另一邊,全然看不到海洋,當然也望不見海平線。一九六○年代以後出生的新世代,開始迎接民主運動的浪潮。他們的心靈,就

是開闊的海洋。   我還在故鄉的時期,還可以看見美軍顧問團的宿舍,那是冷戰時期的印記。高雄港從來都不是開放的空間,而是一個軍事禁區,永遠隱藏著巨大的秘密。而我們那個世代,總是神秘地被關在外面,只能從愛河的終點或西子灣的岸邊,看見秘密禁區的一角。因為那是黨國的城市,許多建設都掌控在當權者手上。至少到我遠赴台北之前,家裡的自來水永遠是帶著臭味。如果說我的青春時期是次等公民的待遇,並不為過。我的不幸,其實就是台灣命運的一個縮影,而且一直都覺得,這樣的命運無法改變。   我在故鄉缺席的時候,新世代誕生,也慢慢迎接一個就要改變的時代。很多朋友告訴我,高雄是一個非常生猛的城市,說話方式非常豪邁,語言表

達也近乎粗野。這就是高雄,就是沒有教養的南部。我的日本朋友曾經說,台灣的高雄就像日本的大阪,舉手投足的方式全然不同於優雅的東京。他那樣的譬喻並沒有傷害我,相反的,我感到驕傲。於我而言,高雄人是特別大器而豪放,直來直往,毫不修飾。必須是具備這樣的性格,所以才會在民主運動中,創造了美麗島事件。   高雄的新世代在成長過程中,確實見證了城市面貌的轉變。我去觀賞林靖賢導演的影片《愛琳娜》,有許多場景完全是我陌生,但是看到高雄港時,情緒特別激動,幾乎欲淚。那是我所不認識的故鄉,卻是新世代文學孕育的地方。在影片裡,看見廢棄的工廠,也看見煙囪林立的工業區。我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我就是從那裡出來,那也是我認

同的標誌。那種草莽的氣息,正是高雄文化寄託的所在,而且也是培養年輕寫手的重鎮。他們的作品不是為高雄而寫,但是字裡行間總是帶著南方的光與熱。   在人口流動特別旺盛的後現代,似乎很難確切定義什麼是高雄作家。貼近他們的文字時,似乎可以聽見夜裡火車穿越平交道時的敲打聲,似乎可以聽見海港的什麼地方傳來輪船的笛聲。這本書介紹了三十位高雄作家,那是世代交替的莊嚴儀式。尤其高雄從城市升格為都會時,作家筆下所能傳遞的信息就更加豐富。文學不能用城市的格局來框限,但是我相信,他們的想像力想必也帶著城市的魂魄。從靜態文字,可以看見年輕生命所呈現的城市活力。作品的形式橫跨詩、小說、散文、影劇,總是會傳出帶有南方城市

的氣味。王家祥、王聰威筆下的港區風情,李進文筆下的漁村,言叔夏的工業區,胡長松所眷戀的柴山,凌性傑記憶中的摩托車,凌煙所關切的歌仔戲,夏夏以詩彰顯颱風的災難,許嘉澤無法忘懷的中央公園,郝譽翔難忘的山,林達陽所珍惜的青春戀情,孫梓評熟悉的橋下風景,郭漢辰回望的霓虹燈,馮翊綱的眷村記憶,黃信恩的左營故事,楊佳嫻徘徊的夜市,潘弘輝的小港青春時期,騷夏念念的小港機場,蔡素芬的鹽埕童年,鄭順聰的西子灣夢想。他們作品的內容之豐富,正好定義了高雄文學的特質。無論是感傷、悲痛,或熱愛,一定是帶著南方城市陽光的顏色,也夾著港口襲來的海風。高雄文學的入口,就從這本書開始。 陳芳明 2015.11.6 政大

台文所 從技藝到記憶:土法煉鋼的創作歷程──專訪王聰威徐漢明/文除了身為《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以外,王聰威也是一位優秀且的小說家。前期充滿才思與詩意和思辯文字的《稍縱即逝的印象》,一轉而到父母輩記憶中的老高雄地景書寫──《複島》和《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再到《師身》中畸戀間的細膩描寫。我們還在期待,他能給我們更多故事和技藝的展現……徐漢明(以下簡稱「徐」):你的作品《複島》、《濱線女兒》都被貼上了「新鄉土小說」的標籤。兩部作品的背景分別是高雄旗津和哈瑪星,這樣作品中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展現想必都和從你生活經驗中的地理、人文風景有關。想請你以這兩本作品為出發,談

談你的作品和你的出身地高雄之間的關係。王聰威(以下簡稱「王」):其實我的小說和我的出身/生地是完全無關的。我出生的地方是高雄市,五歲以前是住在高雄縣五甲,之後搬到高雄市前鎮區的草衙,最後搬到鳳山。但是搬到鳳山時,我已經到台北市唸書、工作,也很少回去了。《複島》和《濱線女兒》所描寫的地理場景,一個是高雄旗津區,一個是鼓山區的哈瑪星。這兩個地方我從來都沒住過,所以這跟我個人的成長史沒有關係,對我來說其實都只是「回鄉」去探訪親戚的地方;不過因為我父親是旗津人、我母親是哈瑪星人,這兩個地方對他們而言是充滿故事的地方。因此這兩部作品的寫成,主要是透過「人」──我想寫我的父母與他們過去的成長經驗──而非我

自身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關聯。等我真正著手開始要開始寫這兩部作品時,我才開始做田野調查:實地探訪、收集資料、拍照等等。在我著手蒐集資料時,才發現無論是旗津或是哈瑪星在地的文史資料其實不算很多;但這幾年來相關的資料蒐集、建構,以及社區營造的工作已經開始越來越充足了。好比說,我們家有一位朋友(我都稱呼她「阿姨」),是哈瑪星當地郵局的支局局長,她一直很努力保存在地的一些文化、歷史資料,也是哈瑪星文化協會的成員。

家長性別意識與同志態度之關聯性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有宿舍的高職的問題,作者吳鶴齡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遂嘗試探討家長性別意識與同志態度之關聯性。以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下之家長為研究對象,調查家長的性別意識及同志態度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家長在性別意識及同志態度上之差異,以及家長性別意識與同志態度之相關性。並且以Allan G.Johnson(2008)提出父權體制論分析兩者關聯性;父權體制分化性別特質,男性陽剛、女性陰柔,並且嚴明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使女性受到壓迫,同時同志的性別展現與情慾特質與男性陽剛、掌控的基本定義扞格不入,造成對同志偏見排斥的態度。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家長性別意識量表」與「同志態度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以滾雪球式抽樣取得有效樣本304份,進行描述性統計、獨

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一、目前家長的性別意識偏向平等平權。二、目前家長的同志態度偏向正向接納。三、性別、年齡、職業、子女性別、閱讀觀賞同志相關文學之經驗不同的家長在「性別意識」上達顯著差異;與同志互動關係不同之家長僅部分達顯著差異。四、性別、年齡、子女性別、閱讀或觀賞同志相關文學之經驗不同的家長在「同志態度」上達顯著差異;與同志互動關係不同之家長僅部分達顯著差異。五、家長性別意識與同性戀態度有顯著正相關。表示性別意識越高時,同志態度也越正向。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實務工作與與未來研究者之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