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朱國寶朱春龍寫的 容器焊接生產與展開下料實例 和丁伯民的 ASME Ⅷ壓力容器規範分析(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證照輔導訓練- 職訓課程總表 - 新北勞動雲也說明:受訓資格 · 錄訓程序: · 各在職訓練班之「訓練起迄日期」視報名情形調整,如於開訓前未達預定之開班人數,暫緩該班開課,並通知錄訓人員暫緩報到,若有更改將於本中心網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張景鐘所指導 簡明儒的 貨櫃屋建築技術規範之研究 (2021),提出南訓中心焊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貨櫃屋、建築技術規範、結構計算、層間變位、模組化、防腐蝕。

而第二篇論文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許錦明所指導 魏育妘的 應用工作安全分析於鋼材的CO2電銲作業危害 (2021),提出因為有 工作安全分析、風險評估、CO2電銲、安全作業標準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訓中心焊接的解答。

最後網站歸仁文化中心重新啟用開幕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歡迎市民踴躍 ...則補充:歸仁文化中心重新啟用開幕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歡迎市民踴躍參與在地藝文. ... 洩水坡度、修補接縫及鑽孔處、強化鋼板與鋼柱焊接處防水、補強集水槽防水塗層、清除焊接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訓中心焊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容器焊接生產與展開下料實例

為了解決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作者朱國寶朱春龍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介紹了傳統的鈑金工作圖解下料法以及應用電腦輔助展開下料技術等,敘述了壓力容器焊接生產及其附屬裝置板材和管材作展開圖等放樣下料工序的關鍵步驟和方法。 本書按照製件的結構特徵分為圓管(筒)構件、正口拔梢體、偏口拔梢體、斜口拔梢體、異形三通馬鞍座體、異口形管和曲面球(弧)體七大類。構件從立體圖、投影圖、放樣圖和展開圖4個過程,以實例形式詳細介紹了用已知投影圖尺寸求出展開圖的方法。 本書適用於石油化工、電力、造船、冶金、機械和鍋爐製造等行業從事鈑金工、鉗工、白鐵工、鉚工等技術工人,也適用於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還可供鈑金展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人員及其他有關的科技人員參考。

朱國寶,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機械系,高工,具有多年從事化工裝置修造和焊接的工作經歷以及教學經歷,在大學之前干過近八年的焊工,當時幾乎天天與化工裝置和管道打交道。一九七九年曾獲得華東地區能源城市焊接比賽的一等獎。大學畢業后長期從事高頻逆變電路焊機的生產研製工作和省、市焊接學會的兼職領導工作,在化工機械廠從事化工裝置焊接二十多年,有豐富的生產一線焊接經驗和專業課程焊工培訓能力。 緒論1 一、壓力容器的基本概念1 二、壓力容器分類和構造1 三、壓力容器的焊接結構3 四、壓力容器的主要參數5 五、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5 六、壓力容器的製造中常用金屬材料及焊接性7 七、壓力容器管理法規1

0 八、焊接標準簡介11 思考題13 第一章壓力容器等殼體結構件的製作過程及其工藝規程14 第一節壓力容器的基本知識14 一、壓力容器的分類14 二、壓力容器的結構特點與組成14 第二節壓力容器的製造工藝17 一、封頭的展開和下料17 二、筒節的展開和放樣19 三、容器的裝配工藝20 四、球罐的製作工藝的下料及成形方法20 第三節壓力容器製作過程的劃線與展開放樣21 一、結構圖的特點21 二、結構圖的讀識方法22 三、劃線22 四、放樣23 五、展開放樣25 第四節焊接結構件的材料彎曲成形與展開計算30 一、板材的彎曲30 二、鋼板展開長度計算32 三、型材的彎曲33 四、圓鋼管彎曲料長展開

計算35 五、角鋼展開長度的計算36 六、樣板檢驗37 第五節焊接結構件製作過程的下料37 一、手動壓剪下料37 二、鋸割下料37 三、氣割下料38 四、剪板機下料39 五、數控切割40 六、等離子弧切割41 七、超高壓水切割41 八、合理排料42 思考題43 第二章壓力容器等殼體結構的焊接生產44 第一節殼體結構件的焊接方法44 一、焊條電弧焊44 二、埋弧自動焊45 三、氣體保護焊46 四、焊接機器人47 第二節焊接接頭及其坡口形式48 一、焊接結構常用的接頭形式48 二、焊接坡口、間隙和鈍邊49 三、對接焊縫、角焊縫幾何形狀參數50 第三節焊接圖樣、符號及其標注50 一、常見焊縫的規定

畫法50 二、焊縫的標注51 思考題54 第三章焊接接頭組織性能和焊接缺陷55 第一節焊接接頭組織性能55 一、焊縫區55 二、熔合區56 三、熱影響區56 四、影響焊接接頭性能的因素56 第二節焊接缺陷56 一、常見的外部缺陷57 二、常見的內部缺陷58 三、焊接裂紋58 第三節焊接變形與焊接應力60 一、焊接變形60 二、焊接應力62 三、焊後殘餘應力的消除63 第四節焊接品質檢驗64 一、按檢驗的數量分類64 二、按檢驗方法分類64 三、按檢驗程式分類64 四、焊接品質檢驗及其表格的幾種典型格式65 思考題69 第四章焊接結構件展開下料實例70 第一節圓管(筒)構件70 [實例1]同

徑三通展開下料法70 [實例2]同徑50°三通展開下料法71 [實例3]不同徑斜馬鞍展開下料法72 [實例4]蝦米腰彎頭展開下料法73 [實例5]同徑三岔管座展開下料法74 第二節正口拔梢體75 [實例6]正方拔梢展開下料法75 [實例7]長方拔梢展開下料法76 [實例8]天圓地方正拔梢展開下料法77 [實例9]正圓拔梢展開下料法78 [實例10]天方地圓正形拔梢桶展開下料法79 [實例11]地長橢圓上中心線正圓帶梢展開下料法80 [實例12]天圓地橢正拔梢桶展開下料法81 [實例13]底長方天橢圓正形拔梢座展開下料法82 [實例14]上方小下方大兩角圓展開下料法83 [實例15]下方帶梢上半

方半圓展開下料法84 [實例16]天圓地一角方一端圓另一角圓帶梢管座展開下料法85 [實例17]天圓地方缺三個角管座展開下料法86 [實例18]長方帶梢一頭方一頭圓展開下料法87 [實例19]天圓地方帶斜度展開下料法88 [實例20]上圓下三角形帶梢桶座展開下料法89 [實例21]腰圓上下拔梢展開下料法90 [實例22]天圓地方底邊帶斜度形展開下料法91 [實例23]上方下橢圓帶梢桶展開下料法92 [實例24]腰圓帶梢上長下圓展開下料法93 [實例25]上小圓下大五方拔梢桶展開下料法94 [實例26]橢圓帶梢展開下料法95 [實例27]圓桶內帶梢度過水管展開下料法96 第三節偏口拔梢體97 [

實例28]地長方天圓帶梢靠一邊展開下料法97 [實例29]天方地圓偏心梢形方圓桶展開下料法98 [實例30]下方帶梢偏半圓展開下料法99 [實例31]下長方上口靠一邊方拔梢展開下料法100 [實例32]天圓地矩同面積傾斜管座展開下料法101 [實例33]下長方上半圓靠一面帶梢展開下料法102 [實例34]頂圓底半圓偏心帶梢展開下料法103 [實例35]下正方上圓靠一角分12等份拔梢桶展開下料法104 [實例36]天圓地圓90°帶梢偏心展開下料法105 [實例37]長方帶梢下一頭方一頭半圓上圓拔梢桶展開下料法106 [實例38]天橢圓地長方斜形管座展開下料法107 [實例39]天偏方地橢圓展開下

料法108 [實例40]偏圓腰圓和圓結合座展開下料法109 [實例41]煙筒帽式偏心斜馬蹄展開下料法110 [實例42]天半圓地橢圓帶拔梢展開下料法111 [實例43]帶梢馬蹄展開下料法112 [實例44]地長腰圓天圓中心線偏一頭展開下料法113 [實例45]類似前照燈罩展開下料法114 [實例46]煤車鬥帶梢地長方上兩圓角展開下料法115 [實例47]正方形上口靠一角方拔梢展開下料法116 [實例48]天和地丁字式長腰圓形帶梢管座展開下料法117 [實例49]90°天圓地鴨蛋形管座展開下料法118 第四節斜口拔梢體119 [實例50]下大下小帶斜度圓拔梢展開下料法119 [實例51]上下橢圓

形管座展開下料法120 [實例52]鐵水包帶出水嘴式的展開下料法121 [實例53]輸煤採用漏斗式管接座下料法122 [實例54]天圓地方頂邊帶斜度形展開下料法123 [實例55]帶梢度的斜管桶展開下料法124 [實例56]按拔梢下料彎頭展開下料法125 [實例57]圓管座地鴨蛋形彎頭式展開下料法126 [實例58]帶梢度的蝦彎管展開下料法127 [實例59]斜馬蹄拔梢展開下料法128 [實例60]下圓斜90°上口朝一面管座展開下料法129 [實例61]58°方圓管座展開下料法130 第五節異形三通馬鞍座體131 [實例62]上圓下腰圓不同徑馬鞍座展開下料法131 [實例63]上圓下腰圓拔梢馬

鞍展開下料法132 [實例64]天方大地圓相同正馬鞍展開下料法133 [實例65]天圓地雞蛋形帶馬鞍展開下料法134 [實例66]下大上小十字形的帶梢馬鞍展開下料法135 [實例67]錐體帽上帶馬鞍管兩種展開下料法136 [實例68]熔化爐出鐵水嘴展開下料法137 [實例69]拔梢桶帶斜度騎馬展開下料法138 [實例70]偏心馬鞍展開下料法139 第六節異口形管140 [實例71]下方一頭圓上小方一頭圓展開下料法140 [實例72]橢圓弧形帶斜度展開下料法141 [實例73]擋板閘門下料法142 [實例74]攪龍展開下料法143 [實例75]鼓風機外殼展開下料法144 第七節曲面球(弧)體14

5 [實例76]熱風包頂為12等分展開下料法145 [實例77]六角亭頂蓋下料法146 [實例78]找特大圓弧線下料法147 思考題147 第五章焊接結構件的電腦輔助展開下料方法149 第一節電腦輔助展開下料特點149 一、電腦輔助展開下料方法的優點與局限性149 二、電腦輔助展開下料技術149 三、軟體版本150 第二節電腦輔助展開下料的操作150 一、啟動AutoCAD150 二、AutoCAD中途運用150 三、列印出圖和圖形關閉153 第三節電腦輔助展開下料的介面154 [實例1]正天圓地方展開下料法154 [實例2]鈑金展開類程式154 [實例3]變徑正偏心管件(錐台)154 [實

例4]蝦米彎頭展開下料法155 [實例5]圓管斜插錐管三通展開下料法156 [實例6]大圓弧等分法156 思考題157 參考文獻158

南訓中心焊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貨櫃屋建築技術規範之研究

為了解決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作者簡明儒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錄 Ⅳ圖目錄 Ⅶ表目錄 Ⅸ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 21.4. 論文章節與內容 3第二章 文獻回顧 52.1. 貨櫃建築概述 52.2. 歷年來國內外有關貨櫃建築的研究與探討 132.2.1. 貨櫃概要 142.2.2. 貨櫃建築在環境永續性及可行性的相關研究 152.2.3. 貨櫃建築在結構性能的相關研究 182.2.4. 貨櫃建築在隔熱保溫性能的相關研究 232.2.5. 貨櫃建築在通風、採

光、隔音吸音與防火性能的相關研究 262.3. 國際間有關貨櫃建築技術規範的發展 302.4. 小結 33第三章 中美兩國貨櫃建築技術規範介紹 343.1. 中國貨櫃建築技術規範介紹 353.1.1. 中國貨櫃建築技術規範之總則、術語、符號 353.1.2. 外圍護結構構造、內部構造和內裝修規定 383.1.3. 建築設計、模塊化設計規定 513.1.4. 結構設計基本規定、結構計算、結構節點設計 533.1.5. 地基基礎 623.1.6. 建築防火、防腐蝕、集裝箱式房屋的製作施工及驗收規定 643.2. 美國貨櫃建築技術規範

介紹 703.3. 小結 71第四章 適用於臺灣的貨櫃建築技術規範建議與相關問題探討 734.1. 適用於臺灣的貨櫃建築技術規範建議 734.1.1. 貨櫃建築技術規範總則、專有名詞定義、符號說明建議 734.1.2. 外殼構造、內部構造與內裝修規範建議 754.1.3. 建築設計、模組化設計規範建議 844.1.4. 結構設計基本規定、結構計算、結構節點設計規範建議 854.1.5. 貨櫃建築基礎規範建議 964.1.6. 建築防火、防腐蝕規範建議 974.1.7. 貨櫃建築製作與施工驗收規範建議 1004.2. 貨櫃建築相關

問題的探討 1044.2.1. 貨櫃在投入運輸貨物以外的最早期運用歷史 1044.2.2. 貨櫃建築的優點與缺點 1064.2.3. 貨櫃能堆疊多高 1084.3. 關於貨櫃建築耐風、隔熱保溫的探討 1094.3.1. 貨櫃建築的耐風 1094.3.2. 貨櫃建築的隔熱保溫 1104.4. 典型的模組化貨櫃建築運用實例 1114.4.1. 中國大陸在集裝箱組合房屋與裝配式建築的推廣發展歷程 1134.4.2.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設計與施工 1154.4.3.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設計與施工特點解析 1174.5. 小結

132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45.1. 結論 1345.2. 建議 136參考文獻 138附錄 162

ASME Ⅷ壓力容器規範分析(修訂版)

為了解決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作者丁伯民 這樣論述:

本書是系統地分析美國《鍋爐及壓力容器規範》第Ⅷ卷1、2、3冊2017年版(偏重於設計部分)的專著。由於美國規範編排方式的特殊性,同一主題前後穿插,有關內容相互關聯,以致在查閱某一主題時頗費周折。為方便讀者應用規範,本書根據國內使用習慣,把各主題列成專章撰寫。   本書著重於分析規範中有關規程的制定原理,理清在應用中的主要思路,並聯繫我國的相關標準,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和使用ASMEⅧ規範,以及和我國相關壓力容器標準的聯繫與區別。 本書可供從事壓力容器設計、製造、檢測、核對總和安全監察人員,特別是規範取證單位以及和涉外專案有關的人員學習與使用ASMEⅧ-1、Ⅷ-2之用;也可作為上述人員和有關科技

人員進一步理解美國壓力容器規範與技術進修的參考材料。 丁伯民,華東理工大學(退休),教授(退休),從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在華東理工大學(原華東化工學院)從事化工設置和壓力容器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也做過一些化工設備和壓力容器的設計和審核工作。退休後,受有關單位之約,做一些標準編制、ASME壓力容器標準翻譯、壓力容器規範標準的講解(人員培訓)等工作。前後在《化工設備與管道》、《壓力容器》、《ASME在中國》《石油化工設備》等專業雜誌發表過100余篇文章。 第1章 緒論 1 1.1 ASME壓力容器規範是壓力容器的建造規則 1 1.2 ASME規範規定了強制性要求

、特殊禁用規定以及非強制性指南 2 1.3 ASME規範是包括多種製造方法、多種材料容器的建造規則 3 1.4 ASME Ⅷ-1、Ⅷ-2是包括立式或臥式容器、換熱器、球形容器、膨脹節等在內各種壓力容器的建造規則 4 1.5 Ⅷ-1、Ⅷ-2、Ⅷ-3共三冊,各適用於不同的物件 5 1.6 關於電腦和有限元的使用,設計用線算圖和曲線擬合公式 8 1.7 ASME規範的卷、版本、增補、條款解釋、規範案例、例題 9 1.8 內容不斷增加、更新,安全(設計)係數不斷降低,不斷引入新的設計理念 11 1.9 和我國相關壓力容器標準的關係 12 1.10 對閱讀、使用ASME規範的提醒 13 參考文獻 14

第1篇 ASME Ⅷ-1分析 第2章 材料、安全係數和低溫操作的防脆斷措施 17 2.1 受壓件和非受壓件的材料 17 2.2 安全係數和材料許用應力的確定 17 2.3 防止低溫操作脆性斷裂的總體思路、措施及其相關規定的制定依據 20 2.3.1 防止低溫操作脆性斷裂的歷史沿革 20 2.3.2 ASME Ⅷ-1的低溫操作防脆斷措施分析 22 2.3.3 對理解規範關於防脆斷措施相關規定時的注意點 31 2.4 我國壓力容器標準GB 150在材料、安全係數和防脆斷措施方面的主要區別 31 參考文獻 33 第3章 焊接接頭和焊接接頭係數 34 3.1 焊接接頭 34 3.1.1 分類的目的

34 3.1.2 分類的基本出發點 34 3.1.3 焊接接頭分類 35 3.1.4 對理解規範關於焊接接頭分類時的注意點 38 3.1.5 焊接接頭型式 38 3.1.6 焊接接頭的無損檢測程度 39 3.2 焊接接頭係數 40 3.2.1 焊接接頭的使用限制 40 3.2.2 焊接接頭的無損檢測要求和相應的標誌 41 3.2.3 焊接接頭係數的選用 42 3.2.4 確定焊接接頭係數的實例分析 43 3.2.5 角接接頭的結構型式和強度校核 45 3.3 焊接接頭的有關問題 46 3.3.1 焊接接頭處及其附近的開孔接管 46 3.3.2 焊接接頭在容器上的佈置 47 3.4 GB 15

0在焊接接頭類別和類型、焊接接頭的使用、無損檢測以及焊接接頭係數方面的主要區別 47 3.4.1 GB 150的焊接接頭分類 47 3.4.2 GB 150的焊接接頭無損檢測和焊接接頭係數 49 3.4.3 GB 150的焊接接頭在容器上的佈置 49 參考文獻 50 第4章 壓力容器設計中的有關問題 51 4.1 失效準則 51 4.2 強度理論 52 4.3 載荷 52 4.4 設計(操作、許用)溫度和設計(操作、設計、最大許用工作)壓力 53 4.5 獨立容器和組合容器 53 4.6 厚度 54 4.7 壓力試驗 54 4.7.1 液壓試驗 54 4.7.2 氣壓試驗 57 4.7.3

試驗溫度 58 4.7.4 對理解規範關於壓力試驗相關規定時的注意點 58 4.8 設計中所採用的安全措施 58 4.8.1 腐蝕裕量和指示孔 58 4.8.2 檢查孔 59 4.8.3 超壓防護裝置 59 4.9 GB 150和ASME Ⅷ-1在防止各種失效方式的措施以及壓力試驗上的聯繫和區別 60 4.9.1 防止各種失效方式的措施 60 4.9.2 壓力試驗 61 參考文獻 63 第5章 內壓圓筒和封頭設計 64 5.1 內壓圓筒和球殼設計 64 5.2 內壓封頭設計 66 5.2.1 橢圓形(包括半球形)封頭設計 67 5.2.2 碟形(包括半球形)封頭設計 69 5.2.3 錐形封

頭設計 72 5.2.4 平封頭設計 79 5.2.5 對理解各類內壓封頭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81 5.3 GB 150在內壓圓筒和封頭設計中的主要區別 81 5.3.1 圓筒、球殼和錐殼設計 81 5.3.2 橢圓和碟形封頭設計 84 5.3.3 平封頭設計 85 參考文獻 85 第6章 真空容器和外壓組件設計 86 6.1 外壓組件的穩定性設計概述 87 6.1.1 外壓圓筒的周向穩定性設計 87 6.1.2 外壓圓筒上的加強圈設計 92 6.2 外壓封頭設計 95 6.2.1 球形封頭設計 95 6.2.2 橢圓形封頭設計 96 6.2.3 碟形封頭設計 96 6.2.4 錐形封頭設計

96 6.2.5 對理解各類外壓封頭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105 6.3 圓筒的許用軸向壓縮應力 106 6.4 半管式夾套容器設計 106 6.4.1 半管式夾套容器設計的主要思路 107 6.4.2 設計方法、步驟和應予注意的點 108 6.5 GB 150在外壓組件設計中的主要區別 108 參考文獻 111 第7章 開孔接管及其補強設計 112 7.1 開孔補強的理論基礎 113 7.1.1 孔邊的應力增強 113 7.1.2 開孔對容器材料承載截面積和承載能力的削弱 113 7.1.3 接管和器壁構成不連續結構所引起附加的邊緣應力 114 7.2 補強設計方法 115 7.2.1 補

強設計準則 115 7.2.2 開孔形狀、開孔相對於組件尺寸的限制 115 7.2.3 補強的有效範圍 116 7.2.4 不需補強的最大開孔直徑 116 7.2.5 開孔和焊接接頭的相遇或相鄰 117 7.2.6 開孔補強計算 118 7.2.7 開有排孔時的設計 122 7.2.8 圓筒和錐殼上的大開孔補強 122 7.2.9 補強件及其焊縫的強度校核 124 7.2.10 接管頸部的厚度 128 7.2.11 對理解開孔補強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129 7.3 GB 150和ASME Ⅷ-1的聯繫和區別 130 參考文獻 133 第8章 法蘭及其相關組件的設計 134 8.1 密封計算

135 8.2 法蘭計算 136 8.2.1 法蘭應力計算 136 8.2.2 法蘭力矩計算 139 8.2.3 法蘭設計的應力和剛度校核 142 8.2.4 對華脫爾斯法蘭設計方法的討論 143 8.2.5 對理解華脫爾斯法蘭設計方法原理時的注意點 144 8.3 用螺栓連接的凸形封頭 144 8.3.1 類型(a)的設計 145 8.3.2 類型(b)的設計 145 8.3.3 類型(c)的設計 146 8.3.4 類型(d)的設計 148 8.4 反向法蘭和中心開有單個大圓孔的整體平蓋 150 8.4.1 反向法蘭 150 8.4.2 中心開有單個大圓孔的整體平蓋 153 8.4.3 中

心開有單個大圓孔平蓋和反向法蘭的相互聯繫 158 8.5 卡箍連接件的設計 159 8.5.1 卡箍連接螺栓的受載分析和設計 159 8.5.2 卡箍和高頸的受載分析 161 8.5.3 高頸和卡箍的應力分析及校核條件 162 8.6 螺栓中心圓外由金屬與金屬相接觸的平面法蘭設計 164 8.6.1 受載分析 165 8.6.2 組件的分級和單個法蘭的分類 167 8.6.3 1級組件法蘭的各部應力計算 168 8.6.4 法蘭設計許用應力 171 8.6.5 法蘭厚度和螺栓總截面積的估計 171 8.7 GB 150和ASME Ⅷ-1在法蘭及其相關組件設計上的聯繫和區別 172 參考文獻 1

73 第9章 非圓形截面容器 174 9.1 非圓形截面容器的結構和載荷分析 174 9.1.1 焊接結構和設計中的考慮 174 9.1.2 開孔和對開孔後引起削弱的考慮 175 9.1.3 載荷 175 9.2 非圓形截面容器設計原理分析 175 9.2.1 容器兩端封頭對側板的加強作用 176 9.2.2 設置加強件的有關問題 177 9.2.3 應力校核條件 179 9.2.4 焊接接頭係數E 和孔帶削弱係數e 179 9.3 內壓非圓形截面容器設計公式舉例分析 180 9.3.1 無加強件、無拉撐件、無過渡圓弧的對稱矩形截面容器 180 9.3.2 無拉撐件、無過渡圓弧、設有加強件的

對稱矩形截面容器 181 9.4 受外壓(真空)的非圓形截面容器 183 9.4.1 側板和封頭的穩定性校核 184 9.4.2 非圓形截面容器的柱狀穩定性校核 186 9.5 GB 150和ASME Ⅷ-1的聯繫和區別 187 參考文獻 187 第10章 管殼式換熱器和膨脹節 188 10.1 管殼式換熱器管板設計的基本原理 189 10.2 各類換熱器管板對開孔削弱以及管板有效螺栓載荷和延伸部分的共有考慮 190 10.3 U形管式換熱器管板的設計 192 10.3.1 結構類型 192 10.3.2 影響各類結構管板的因素分析 192 10.3.3 設計規程分析 193 10.3.4

對簡支U形管式管板的設計程式分析 196 10.4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管板的設計 197 10.4.1 結構類型 197 10.4.2 影響各類管板結構的因素分析 198 10.4.3 設計規程分析 199 10.4.4 計及鄰近管板處筒體不同材料和厚度的結構與設計 205 10.5 浮動管板式換熱器管板的設計 206 10.5.1 結構類型 206 10.5.2 影響各類管板結構的因素分析 208 10.5.3 設計規程分析 209 10.6 管子對管板連接的強度設計 213 10.7 對理解換熱器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217 10.8 膨脹節 217 10.8.1 強度、剛度要求和許用迴圈次數

計算 218 10.8.2 軸向位移計算 220 10.8.3 軸向剛度計算 221 10.8.4 膨脹節的壓力試驗 221 10.9 我國熱交換器標準GB/T 151、JB 4732和ASME Ⅷ-1的聯繫和區別 221 參考文獻 223 第11章 製造、核對總和試驗中有關問題的分析 224 11.1 冷、熱加工成形 224 11.1.1 多層容器層板貼合度的要求 224 11.1.2 殼體在成形後允許的局部減薄區 227 11.1.3 焊後熱處理要求 228 11.1.4 冷成形後的熱處理要求 228 11.1.5 對接焊縫的佈置、錯邊及余高 229 11.1.6 圓筒、錐殼和球殼在成形

後的允許偏差 230 11.1.7 成型封頭的形狀允差 232 11.2 無損檢測要求 234 11.3 壓力試驗 234 11.4 我國標準GB 150和ASME Ⅷ-1在製造、檢驗及試驗中有關問題的聯繫與主要區別 234 參考文獻 234 第2篇 ASME Ⅷ-2分析 第1部分 按規則設計 236 第12章 材料、安全係數和防脆斷措施 238 12.1 確定許用應力的安全係數和許用材料 238 12.2 防止脆性斷裂的措施 239 12.3 我國壓力容器標準JB 4732在安全係數和防脆斷措施方面的主要區別 243 參考文獻 243 第13章 焊接接頭和焊接接頭係數 244 13.1

焊接接頭分類和形式 244 13.2 各類焊接接頭的使用 245 13.3 無損檢測要求 245 13.4 焊接接頭係數 246 13.5 關於RT或UT的檢測 250 13.6 JB 4732和ASME Ⅷ-2在焊接接類別頭及焊接接頭係數中的主要區別 250 參考文獻 250 第14章 容器設計中的有關問題 251 14.1 強度理論 251 14.2 載荷 251 14.3 壓力試驗 252 14.3.1 氣壓試驗 253 14.3.2 組合容器的液壓試驗 253 14.3.3 帶夾套容器(帶夾套部分)的液壓試驗 254 14.4 試驗壓力的限制 254 14.5 JB 4732和ASM

E Ⅷ-2在壓力試驗上的聯繫和區別 255 參考文獻 255 第15章 內壓圓筒和封頭設計 256 15.1 圓筒、球殼和錐殼 256 15.1.1 圓筒、球殼和錐殼設計 256 15.1.2 圓筒與錐殼的過渡連接 258 15.1.3 斜錐殼設計 262 15.2 碟形和橢圓形封頭設計 262 15.3 平封頭設計 263 15.4 對理解內壓元件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263 參考文獻 263 第16章 真空容器和外壓組件設計 264 16.1 ASME Ⅷ-2 (2007年版起)對外壓元件設計的主要修改內容 264 16.2 外壓元件設計中的有關問題 265 16.3 圓筒在外壓及其他載

荷作用下的設計 266 16.3.1 圓筒設計 267 16.3.2 加強圈設計 274 16.4 錐殼在外壓及其他載荷作用下的設計 277 16.4.1 錐殼設計 277 16.4.2 加強圈設計 279 16.4.3 錐殼和圓筒連接處的設計 280 16.4.4 斜錐殼設計 280 16.5 球殼、半球形和成型封頭在外壓及其他載荷作用下的設計 280 16.5.1 球殼和半球形封頭 280 16.5.2 凸形封頭 282 16.6 半管式夾套設計 282 16.7 對理解外壓元件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282 參考文獻 283 第17章 開孔接管及其補強設計 284 17.1 總的思路 28

4 17.2 內壓圓筒上徑向開孔接管的補強計算 286 17.3 外壓圓筒上徑向開孔接管的補強計算簡述 290 17.4 對理解開孔接管及其補強設計原理時的注意點 291 17.5 其他內壓或外壓組件上徑向或非徑向開孔接管的補強 291 參考文獻 292 第18章 法蘭及相關組件的設計 293 18.1 法蘭設計 293 18.2 用螺栓連接的凸形封頭設計 294 18.3 反向法蘭設計 294 18.4 卡箍連接件設計 294 參考文獻 294 第19章 臥式容器及鞍座設計 295 19.1 結構分析 295 19.2 載荷分析 298 19.3 各處應力計算及強度校核 299 19.3

.1 圓筒上的軸向總應力及其校核條件 299 19.3.2 鞍座處圓筒或封頭上的切向剪切應力和封頭上的附加拉伸應力及其校核條件 301 19.3.3 鞍座處圓筒及其加強圈上(如設置)的周向壓縮總應力及其校核條件 304 19.3.4 鞍座載荷校核 312 19.4 雙鞍座臥式容器上各處應力的計算和校核條件匯總 312 參考文獻 315 第2部分 ASME Ⅷ-2按分析設計部分分析 316 第20章 ASME Ⅷ-2按應力分析設計部分的改寫背景 316 20.1 壓力容器設計方法進展沿革 317 20.2 應力分析設計方法的由來及其總體思想 317 20.3 ASME Ⅷ-2的改寫背景 318

20.4 按規則設計和按分析設計的關係 320 參考文獻 321 第21章 應力分類及其評定 322 21.1 應力分類的力學基礎 322 21.1.1 計算應力的方法 322 21.1.2 不連續應力分析 323 21.2 和應力分類相關的術語 326 21.3 應力分類的基本出發點 327 21.4 應力分類 328 21.4.1 容器組件的應力分類 328 21.4.2 接管頸部中應力分類的補充要求 330 21.5 當量應力的限制條件及其分析 336 21.5.1 當量應力的推導 336 21.5.2 當量應力的限制條件 337 21.5.3 對一次應力強度限制條件的分析 339

21.5.4 安定性分析原理(對二次應力Q的限制) 341 21.5.5 疲勞分析原理[對Pm(PL)+Pb+Q+F 當量應力範圍的限制] 342 21.5.6 對熱應力棘輪作用的限制原理簡述 342 21.5.7 對理解應力分類原理時的注意點 344 21.6 歐盟標準EN 13445和Ⅷ-2在應力分類及其評定上的聯繫及區別 344 21.7 我國JB 4732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和ASME Ⅷ-2在應力分類及其評定上的聯繫及區別 345 參考文獻 347 第22章 按應力分析設計 348 22.1 防止塑性垮塌 350 22.1.1 彈性應力分析方法 351 22.1.2 極限載

荷分析方法 353 22.1.3 彈-塑性應力分析方法 355 22.2 防止局部失效 355 22.2.1 彈性分析 356 22.2.2 彈-塑性分析 356 22.3 防止由失穩引起的垮塌 356 22.4 對理解規範對各種失效進行限制時的注意點 359 22.5 我國JB 4732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和ASME Ⅷ-2在應力分析設計上的聯繫和區別 359 參考文獻 359 第23章 交變載荷時的低迴圈疲勞設計和熱應力棘輪評定 360 23.1 疲勞分析的篩分 361 23.1.1 以可比較設備的經驗為基礎的篩分準則 362 23.1.2 篩分方法A 362 23.1.3 篩分

方法B 363 23.2 基於以光滑試杆試驗為基礎的(即並非焊接接頭的)疲勞設計曲線 365 23.2.1 疲勞設計曲線的安全係數 366 23.2.2 平均應力對疲勞設計曲線影響的調整 366 23.2.3 對溫度影響的考慮 367 23.2.4 當量總應力幅及其求取 367 23.3 焊接接頭的疲勞分析和用彈性應力分析方法確定當量結構應力範圍 369 23.4 應力集中係數、疲勞強度減弱係數和開孔接管的應力指數 370 23.5 螺栓的疲勞分析 372 23.6 疲勞評定的積累損傷 374 23.7 熱應力棘輪現象的評定 376 參考文獻 379 第3篇 ASME Ⅷ-3簡要分析 第24

章 高壓容器的特點及其引起的特殊考慮 382 24.1 由於厚壁所引起的考慮 382 24.1.1 採用塑性失效準則 382 24.1.2 塑性自增強設計 383 24.2 由於採用高強度鋼的考慮 384 24.2.1 關於材料的衝擊試驗 384 24.2.2 引入“未爆先漏(leak before burst)”的失效準則 384 24.3 其他有關問題 386 參考文獻 386 附錄 殼體上的局部應力計算 387 參考文獻 402

應用工作安全分析於鋼材的CO2電銲作業危害

為了解決南訓中心焊接的問題,作者魏育妘 這樣論述:

銲接是一般日常與工業不可或缺的一種專業技術,銲接可在多種環境下進行作業,已廣為各行各業所應用,如:船舶、橋樑、建築結構等金屬構件之連接、修補。但因其作業具有潛在的危害,包括:燒燙傷、感電、中毒、墜落、物體飛落、火災等,因此在銲接作業過程中,應避免職業災害發生,以確保生命安全。工作安全分析 (Job Safety Anaiysis﹐JSA) 是一種有助於將安全與健康規範整合到特定作業或工作操作的程序中。 JSA 可辨識出每一個作業步驟的潛在危害,本研究以鋼材CO2電銲作業為例,應用工作安全分析 (Job Safety Anaiysis﹐JSA)﹐進行危害辨識。研究結果顯示:物體飛落5件(16.

7%)、墜落5件(16.7%)、感電4件(13.3%)、火災3件(10%)、燒燙傷2件(6.6%)、輻射熱2件(6.6%)、中毒2件(6.6%)、跌倒2件(6.6%)、異物入眼2件(6.6%)、人因傷害2件(6.6%)、被撞1件(3.3%)等11種危害類型,可能危害計有30件,以上是CO2電銲作業中最常見、最可能發生之危害類型。經風險評估分析結果,得出CO2電銲作業可能危害有30件。其中,不可接受之高度風險等級 B者有5件,暫可接受之中度風險等級 C者有9件,可接受之低度風險及幾無風險等級 D、E 者有16件。最後據以建立安全作業標準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OP),供事業單位及從事銲接工程承包公司之安全教育訓練使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