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新興產業策略與發展博士學位學程 葉家瑜、陳靜怡所指導 童靜瑩的 地方產業永續發展個案研究:應用脈絡論分析埔里鎮地方特色餐飲業 (2019),提出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埔里、地方特色餐飲產業、永續發展、產業組織理論、脈絡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黃源協所指導 林利玲的 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共同發展之研究- 以埔里鎮一新社區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社區產業、生態保育、社區觀光、生態旅遊、台灣白魚、金牌農村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方產業永續發展個案研究:應用脈絡論分析埔里鎮地方特色餐飲業

為了解決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的問題,作者童靜瑩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探索性研究,以埔里鎮特色餐飲業為研究對象,透過永續發展架構及三十餘年的歷史脈絡分析探討產業的文化性與獨特性建構,期望藉此充實以經濟網絡為核心的地方永續發展架構,並提供區域社會創新及地方創生政策實務建言。研究認為地方特色餐飲業與地方經濟永續及觀光發展政策關係密切,需在優良餐廳的基礎上展現結合在地農特產、飲食文化及社會連結功能才能有效建構產業的文化性與獨特性。基於上述立場,研究架構由產業外部脈絡的地方振興政策,以及產業內部的市場、歷史文化、創新創意與社會連結等元素所組成。根據質性輔以統計資料的分析結果,1990年代是埔里發展地方特色餐飲業理想概念模型的時期。在地方、產業與企業面臨轉型的環

境下,藝文人士與地方業者以異業聯盟與社會創新手段塑造地方特色、推動產業觀光轉型。21世紀初期,為了穩定地方經濟,大量外部資源及人才湧入埔里協助921震災災區重建;同時,為了爭取重建經費,埔里分別形成一類以小型社區、族群和同業的網絡,以及另一類以跨災區鄉鎮為成員的社會團體,於是以埔里鎮為主體的地方性逐漸淡化。近十年來隨著大幅開放陸客來台、國道六號開通、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成立埔里分站等因素,埔里的觀光消費市場產生劇烈變化。在激烈競爭的氛圍下,餐飲業走向多元化,展現餐廳或主廚風格的廚藝創作更重於地區整體的飲食文化性論述,產業特色也漸漸轉為低文化性高獨特性的樣態。由於產業與文化都是變動的,因此若要重新形

塑地方飲食的文化性,本研究建議,重新盤點地方的新時代特色產業及藝文資源,透過異業合作方式進行社會創新。

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共同發展之研究- 以埔里鎮一新社區為例

為了解決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種瓜路55-1號的問題,作者林利玲 這樣論述:

社區營造工作不外乎是發展社區產業,帶動社區觀光發展,而全世界最大的產業之一就是觀光休閒產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已升格改制為文化部,於民國83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目的就是期待藉由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地方共識,也讓社區居民全面性、整體性的參與規劃社區經營創造。社區可以結合產業透過生態保育的成效來發展生態旅遊,這種結合生態保育、商業經營與社區發展的「以社區產業和生態保育為基礎的生態旅遊」不僅可以讓社區永續發展,也能為當地居民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商機。本研究即依循此觀點,針對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運用現有在地生態資源、產業特色透過生態保育的成效創造社區觀光發展,進行探討與研究。

本研究希望探討一新社區之環境、生態、社會化及經濟面向可能的影響,範疇包含(一)探討一新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共生的狀況(包含背景脈絡現況分析);(二)分析一新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共同發展,根據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評估,並梳理出環境脈絡成為環境教育場域之可行性;(三)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有益於一新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共同發展的策略,包含:一、 持續推動優質無毒健康農產品,輔導社區農民通過『綠保田』認證,友善土地並提升其農作經濟價值。二、 運用社區地形優勢,創造里山環境,取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導入社區回饋機制,邁向永續社區。三、 發展社區生態旅遊行程,先由串點到線做起,輔導青農邁向休閒農業,逐步擴大生

態旅遊經濟規模,並使產業與保育和諧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