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陽台曬衣服風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前陽台曬衣服風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化家庭編輯部寫的 格局救援王:不管買到甚麼房子都有救 和本間至的 理想的隔間圖鑑:機能、動線、氣流、光線一次考量的全能住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陽台萬萬不能擺放這些,這是風水大忌!難怪怎麼努力都不「富」也說明:老一輩的家中,陽台就是洗曬衣服的地方。 ... 要讓步於風水,比如說內衣內褲襪子這樣的衣物,就能要晾曬在陽台的兩側,對室內的風水有衝擊作用,晾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風和文創 和如何所出版 。

最後網站買房勝經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而浴室大多是陽台外推的結果,反正大家都貪便宜,不會留意陽台有多大; ... 擺上一台馬上可以彌補陽台空間的不足,讓你不會留意到衣服、棉被要曬到哪裡去的問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前陽台曬衣服風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格局救援王:不管買到甚麼房子都有救

為了解決前陽台曬衣服風水的問題,作者美化家庭編輯部 這樣論述:

預算不多也不必怕買便宜的房子,就算已經買錯屋也沒關係,也別把修改格局想的那麼難!一個動作就能增加2坪的空間、超過60萬元的價值! 本書教你找出最關鍵的一道牆、或是房間門轉個開啟的方向,只要移動30公分,馬上變出大客廳、大收納,甚至是好風水。   ※你可以從本書學到 破解台灣40年住宅最常見現象:  5種格局+7種亂象+110個案例=1個解決觀念   {建築篇}預算不夠也不怕買到便宜的房子   高樓層景觀沒有那麼貴!  10樓以上的房子其實貴在嚴格的消防設施,因此低一點的樓更物超所值。   不是有採光就可以!  風向與日出將會影響建築物的壽命,例如東北迎風面的牆壁總是潮濕。   {破解篇}

格局達人出招,任何格局都有救╳5種公式破解   典型1.門開房子中段,兩邊各是客廳和餐廳   90度垂直隔間變成180度的隔間方式,走道消失,房間數量卻不減,還能變出6個人能一起用的大餐廚。   典型2.進門先到餐廳,通往房間走道很長   廚房牆面的長邊退後30公分,短邊增加30公分,採光明亮,增加玄關和廚房電器櫃更多機能。   典型3.大門一開直對房間走道   一道屏風把向前走的習慣變成向右走,創造出玄關的大收納。   典型4.不規則外型的建築   縮短每一道室內隔間牆,整合出最大空間,就才不會產生畸零角落。   典型5.一進門是儲藏室,餐廳位在房子中心,四周都是房間門   餐廳和儲藏室互換

位置,剛好整合餐廳與廚房,變成超寬敞的家庭聚會中心。   {徵狀篇}對症下藥,自己就可以克服修改格局的困難!   拯救1.進門無玄關的15種解法   散亂滿地的鞋子和雨傘→往前走改成向右走,轉個方向挪出玄關,混亂完全消失。   大門旁就是柱子→用L型櫥櫃補齊柱子造成畸零角,延伸做出獨立玄關。   拯救2.白天要開燈的狹長屋的9種解決法   走道是浪費電的格局→公共區放前端,隱私區放在後面,就可以減少隔間牆。   有窗戶竟然沒有光線→多用白色建材與玻璃,盡量反射光線,室內就會更亮。   11坪小家沒有餐廳→利用廚房與客廳之間的角落,做出半圓桌就足夠一個人用餐。   拯救3.預算低的夾層屋10種解

決法   第2個孩子出生,房間不夠用→廚房搬到前面,樓梯搬到後面,餐廳、客廳可以合併用。   樓梯和衛浴中間浪費了走道→直梯變轉梯,走起來才安全。   拯救4.不快樂的廚房與餐廳的30種解決法   冰箱堵在水槽前→廚房牆面只要往後退30公分,就完全克服冰箱與風水問題。   老覺得家中混亂→廚房收納櫃就能解決進門看見餐桌上的瓶瓶罐罐惹的禍。   拯救5.失去享受的客廳的20種解決法   沒有窗戶的客廳→不用電視主牆,改用中島電視櫃不擋、動線和房間的採光。   餐廳完全沒採光→客廳沙發換到對面,就能取消餐廳的牆面。   拯救6.一個人住的孤單10種解決法   20坪的廚房小到不行→切掉半截牆,就可

以加上開放大檯面,廚房升級4人用。   長又窄的罰站陽台→陽台外推變成座椅,享受在日光下用餐。   30坪的房子怎麼這麼小→衛浴門加大成85公分,房子就看起來變大了。   拯救7.收納爆滿的主臥房15解決法   開浴室門就撞到馬桶→不是空間不夠大,是門開錯方向。   睡醒總是頭痛→房間開在風道上,換個門向就改善。   客房是雜物間→拆除連接主臥室的牆,重分出更衣室和書房,客房機能不會少。   {住宅知識王篇}   1.最簡單的估價方式思考術,沒估價前自己就可以抓出預算。   2.自己改風水,生活順利5大法則。   3.提升舒適度不用花大錢。   4.裝修怎麼省?找出拆除、泥做、木作隱藏的費用。

本書特色   ●房仲口中所謂的「3房兩廳方正好格局」,其實常是浪費面積的騙局!   ■為什麼10樓以上的房子比較貴?   別相信景觀好這種話術,建商其實還把消防設施的費用轉嫁到你身上。   ■為什麼三房兩廳比較值錢?   建商知道你貪便宜,多做一個玄關,還不如多一間沒窗戶的小房間。   ■為什麼現在的房子一進門就看到廚房或浴室?            因為採光面最重要,建商只肯給客廳,廚房浴室當然就在大門邊。          了解的建商的格局公式╳錯誤觀念╳最省錢改格局手法   我家長出更多空間。   【特色1】看屋時:房仲都搞不懂的秘訣!  只有蓋房子的人才懂得真正的物超所值的好房子

是哪一間!   傳統的觀念…高樓層一定比低樓層好!  傳統的觀念…三房兩廳雙衛很好用!   傳統的觀念…只要做滿收納櫥櫃,家裡就會整齊!   來自真正的建築達人口袋中的秘訣,與建商合作十數年的經驗,教你如何在低預算內買到最好的房子的秘密。   秘訣(1).房子座向即使有西曬,也比東北方向好。  秘訣(2).新成屋牆面很潮濕,極有可能是風向造成的。   【特色2】購屋時:磨利眼力,看穿4種格局公式隱藏的秘密!  30年、看盡3500間以上的房子,教你一眼看出裝修免花大錢的好格局。   傳統的觀念…通往房間當然要經過走道!  傳統的觀念…有窗戶就是有採光!  傳統的觀念…一進門就看到客廳落地窗很正

常!   20年經驗的設計師教你一套觀察法,你自己就可以想出最省錢的 解救格局辦法,擁有好採光、好收納、不浪費的夢想之家。   秘訣(1).白天時間每個角落應該都不用開燈。  秘訣(2).一字形的廚房要放得下60公分寬的電器櫃。   【特色3】裝修前:110種你已經面臨的生活亂象!  動線.坪效.別想得那麼難,只要找出關鍵的「一道牆和一個門」,修改格局其實很簡單。   傳統的觀念…動線就是走廊、坪效就要擠得滿滿滿!  傳統的觀念…有兩間浴室很方便,沒發覺開門撞到馬桶!   鞋子亂在玄關、冰箱放在走道、房間放不下衣櫥,即使是衝動之下買到格局不好的房子都不怕,72位設計高手都用的秘訣就是「最小的

變動達到最大的效果」,就把空間變大了。   秘訣(1).只要將一道牆往外移或是向內縮30公分,馬上增加2坪的好用面積。   秘訣(2).房間門常常浪費走道,把房門改個方向開,就換到多出來空間   【特色4】要改善:對症下藥,拯救風水問題!  最省錢改出科學風水格局,結合自然環境與生活需要,同時解決收納與格局問題。   傳統的觀念…睡醒就頭脹,以為壓力大!  傳統的觀念…格局方正好房子,沒注意到一進門就看見餐廳或浴室!   你以為格局方正的房子,其實暗藏很多風水問題。   格局是「環境科學」, 例如進門看見廚房會漏財;沒玄關正對客廳 落地窗,無法聚財;兩個房間門相對,家人容易發生口角,都是生 活

上容易發生真實困擾的原因。   秘訣(1).沒玄關的穿堂煞:利用屏風或鞋櫃,讓走進室內的路線 轉個彎,就能解決一眼被看到家的困擾。   秘訣(2).浴室門口對餐廳:把門口換到另一個牆面,氣味或潮濕   就消失,家中的空氣就會好。   【特色5】專家絕招:各種看來都有、卻無法使用的空間問題!  建商最擅長的銷售術:「罰站用陽台」、「給廚具住的廚房」、「沒有採光的房間」,本書教你判斷什麼是好看不好用的格局。   傳統的觀念…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空間都有很划算!  傳統的觀念…廚房有冰箱的位置和流理台就夠了!   市場上充滿「以為什麼都有」的格局,結果廚房寬度只能放廚具和冰箱,廚房家電都只能放地

上。陽台寬度小於75公分,除了站著甚麼事都不能做,種花種草都是妄想。   秘訣(1).陽台外牆往內縮,變出休閒花園,烤肉、種菜都可以、生活更好玩。   秘訣(2).只動一道牆,把長方形廚房變成正方形,玄關、電器收納櫃通通都有了。 作者簡介 美化家庭編輯部   本書由原「SH 美化家庭雜誌」資深製作成員組成,並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師為客座主編群。   美化家庭相信唯有兼具快速雜誌資訊與深度研究圖書特質MOOK型態,是目前最適合對室內設計裝修有興趣的消費者所需。   我們從35 年前開啟讀者與室內設計師、裝修專業人士的橋樑,也見證了每個世代對設計裝修完全不同的需求與看法。SH從雜誌走向mook,預見未

來是必然的趨勢,因為讀者真正需要的是「設計好家的使用小百科」。現階段提升即將為「對家有疑惑的人」出版,全新的面貌深入了解每個類型讀者的內心,閱讀到連他們也不曾發現的需求,滿足他們對「人生與家庭」階段渴望,也是「新SH」與讀者間能保有永續的關係。

理想的隔間圖鑑:機能、動線、氣流、光線一次考量的全能住宅

為了解決前陽台曬衣服風水的問題,作者本間至 這樣論述:

合乎居住者需求的隔間,就是最好的風水!日本頂尖建築師,教你從平面圖了解隔間之妙, 為你手中的住宅,找到坪效最高、最有益身心的隔間方式!   ★日本暢銷第一,150件空間大破解:以平面圖和實景照片詳細解說,規畫專屬你的「理想住宅」。   ★平面版「全能住宅改造王」:打造自己夢想住宅的藍本、和設計師溝通的利器,室內設計和建築相關人士更不可錯過,教你從生活細節著手,創造最完美的空間。   ★買屋、蓋屋、裝修,與售屋業務、房仲介、設計師溝通時,你想知道的重點完全收錄!   ★拿來當激發創意的圖鑑看也很棒!   以居住者的習性、需求與對家的渴望來規畫,就是最理想的住宅!   累積30多年豐富經驗的日本頂

尖建築師本間至,以Bleistift一級建築士事務所推出的150個成功建案為例,詳細說明如何滿足屋主需求,將縝密的思考具體呈現在空間規畫上,實現一個動線流暢、生活機能具足,且採光、空氣流通性佳的理想住宅。   這些疑問都有答案   .地下室的採光和通風怎麼做,才能消除閉塞和濕氣?  .特殊節慶團聚人多時,可以應變加大的客廳或餐廳  .走廊設置書櫃或收納櫃,更有效利用地板面積  .擔心孩子長大與父母疏離,該讓年幼的孩子住獨立房間嗎?  .先生怕熱、老婆怕冷,怎麼規畫夫妻房才好?  .不想讓閣樓淪為倉庫,做成房間住起來會不舒服嗎?  .房子小,只有一套衛浴,如何避開早上排隊等待盥洗?  .媽媽想在

廚房附近設置一個家事區  .爸爸想要下班後在家裡有自己專屬的工作區  .保留臥房的寬敞度,還要塞進一個幽靜的書房 作者簡介 本間 至   打造住起來舒適的理想住宅,要非常注意檢視日常的生活小細節,將之轉換成具體的形狀。這,就是我的工作!   〔經歷〕  1965年   東京出生  1979年   日本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  1979~1986年  林寬治設計事務所  1986年   開設本間至∕Bleistift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1995年   加入NPO住宅建築會的設計會員  2006~2008年  NPO住宅建築會的代表理事  2010年   日本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客座講師   〔

著作〕  《最佳住宅設計方法》《最佳住宅建築方法》《最佳開口部的處理方法》《理想的隔間圖鑑》   〔Bleistift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東京都世田代谷區赤堤1-35-5|Tel:03-3321-6723  www22.ocn.ne.jp/~bleistif/  |Email: [email protected] 譯者簡介 李豪軒   1998年取得大阪大學人類科學研究科碩士學位,現為同所大學同科博士班生。曾擔任半導體產業日商公司營業部資深經理,譯作有《洋溢幸福的青苔小世界》《40歲,好日子才開始──享受人生下半場,50件該做的事》。 前言:「間取」,還是「plan」 Chapter

.1 由各個「場所」來思考「隔間」01- 送往迎來的入口和玄關入口處作庭院∕植栽環抱∕藉縱深引入室∕開放式車庫∕誘人的小庭園∕設一個暫停處∕從室外樓梯上二樓∕通往大門的階梯∕車庫設在室內∕玄關收納∕一個玄關分流出兩代家庭∕兩個方向都可以進來∕從玄關到車庫∕小而實用的空間02- 廚房要從生活動線來考量通過餐具間∕內階梯通往二樓廚房∕廚房的內動線∕往來衛浴間的洄游動線∕封閉式廚房需納入洄游動線∕配膳經由出菜口∕納入家事洄游動線裡∕兩邊皆可來去∕洄游的中心03- 家事區要設置在哪裡?小書房∕餐廳的一角∕家事的動線上∕成為廚房的一部分04- 樓梯位置決定隔間的規畫樓梯間納入挑空空間∕洄游樓梯∕左右分開

∕客廳∕玻璃幕牆05- 附加功能,走廊可以不只是走廊打開活動門後,空間連成一體∕走廊做成小孩子房的穿堂∕面向挑空的走廊設個小書房06- 衛浴間也能兼顧氣氛與便利性與一樓院子合一∕結合二樓陽台,舒適又實用∕看得到庭園∕衛浴設在三樓∕動線的一部分07- 廁所的位置也是值得一想從盥洗室進入∕與盥洗室共用空間∕可從兩個方向過來∕從樓梯間的小窗採光∕穿過廚房∕洄游動線上∕與洗手台並列08- 小孩房不要做成獨立空間利用樓中樓挑空來連接∕空間連結∕利用穿堂09- 你希望和室做何用途?放鬆心情的場所∕當客房使用∕當臥室使用∕與客廳連結∕小閣樓的利用10- 臥室與收納之間的關係?連接衛浴間∕連結其他空間∕從兩間

房間都可進來∕夫婦不同房∕收納間就是洄游動線∕旁邊就是衣帽間∕衣帽間與收納櫃11- 地下室設置採光及通風用採光井多功能空間∕安靜的房間∕兩個採光井∕一半在地下12-露台或陽台做成室外客廳小露台∕大露台∕木質露台∕圍起來的露台∕與庭院合一∕一樓樓頂就是露台13- LDK的對應位置變化多用門隔開∕一個空間,各自為營∕小空間,大利用∕錯位,但相連一體∕LD的巧妙關係∕依使用方式,做不同變化∕共用空間的舒適廚房14- 工作與興趣兼得的空間走廊也可以是工作場所∕小型工作室∕畫室∕共用並存∕鄰接書房區∕舒適的空間 Chapter.2 用「隔間」來領會「舒適」的居家01- 風的動線做些小開口∕不經意的地方也

有風流動∕利用上下樓的溫度差02- 光的流動也能在室內曬衣∕光線的傳送∕照亮動線空間03- 挑空˙穿透設計單一軸線∕樓梯˙走廊的挑空∕拉門的效用04- 劃分區塊以收納櫃區隔∕與通道(走廊、樓梯、玄關)隔開∕空間的切割05- 挑空的效果外-內˙內-內的關係∕回到原來的位置∕傳遞動靜的小挑空 Chapter.3 「隔間」要從「生活」來著手01- 小而優的住宅02- 選擇將LDK設置在三樓03- 舒適的二樓LDK04- 「腳踏實地」的一樓LDK05- 在狹長的建地規畫出庭園06- 畸形建地也能充分利用07- 往上延伸或向下發展08- 利用中庭˙露台,將室外納入室內09- 充滿趣味的洄游格局10- 連

結家人的兩座樓梯11- 兩代(多代)住宅的安心感12- 與父母同住,彼此皆感舒適 後記:平衡的隔間規畫,最舒適的居家方式 前言   「間取」,還是「plan」   日本人在建造房子時,屋主稱房子的隔間格局為「間取」,而建築師則稱之為「plan」。究竟「間取」與「plan」是否相同呢?   如果去查日語辭典《廣辭苑》,「間取」的解釋為「房間的配置方式」。所謂房間的配置,就是指在一個平面上,房間的組合與取捨。可能,在這個地方橫向寬度上感覺恰恰好,但是在縱向的長度上就完全不對。    「間取」這個詞本身就有這種微妙差異,所以建築師們不喜歡用「間取」,而喜歡稱「plan」。   所謂「plan」的第

一個語意是指計畫;第二個語意則是平面圖的意思。因為包含有計畫與平面圖這兩個含意,可說是意味著房屋的整體規畫以平面圖來展現,或許這就是建築師會執著於「plan」這個字的原因。   不管是「間取」,還是「plan」,在考量房間的配置時,基本上都必須以居家的日常生活方式來思考。某個住宅就是專為某個家庭來建造,是非常私人性的建築物。因此對於房間配置上的要求,就要能夠具體呈現出,住在這裡的這個家族的需求。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即使是將這個家族的需求都給展現到最極致了,也不一定就能成為住起來舒適的家。為何會如此呢?   這是因為沒考量到房間和房間、空間和空間的連接方式、開口部的位置或大小、由開口部進來的風或光

、還有做家事時的動線、視線。如果沒有一邊將各種事物加以連結,一邊考慮結構的話,就會造成住起來不方便、不舒適的結果。   所謂隔間就是一邊考量牽連居家生活的種種有形、無形的事物,一邊構築而成的。所以不論是稱為間取或是plan,居家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凝?在裡頭。   只考量功能性,住起來未必舒適   比如說,水往低處流,風往通風處吹。如果在這流動的動線上加點載重,不管是水或是風,都可以在此形成一個停滯點。但是要是能將這個停滯點,再順利地接上下一個流動動線,則這個停滯點就可形成一個小小的休息處。另外,有時如果將一條流動動線分為兩條,可以使整體的流動更為順暢。更可以在流動動線的旁邊,做一個不受動線影響

的停滯點,這樣的話那裡就可以形成一個安靜休憩的場所。   在居家生活的活動中,有些活動也可以說是一連串的作業。回家時進門,在玄關附近的動作;做飯時在廚房周圍及端菜到飯廳時的動作,仔細一想,一天內有數都數不盡的動作。   為了讓這一連串的作業能流暢地來進行,就不得不考量隔間的功能性。可是,只要考量到功能性就行了嗎?絕對不是這樣。居家生活是在追求功能性之外,還必須講求情調。不是光想如何做才不會造成流動停滯,而是要思考如何使流動更加順暢,又能額外形成一個安靜的場所。   功能性與情調的追求並非相左的事物,除了以使用上的方便性來考量隔間規畫外,還要思索如何才能將居家生活所追求的安定感、安心感,這些無法

有形化的元素加進設計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經得起歲月考驗的家   說隔間是居家生活的建構過程一點也不為過。   完成後的隔間就是人們要在這裡生活數十年的地方。雖然說住宅是單調的東西,而在歲月的時間軸上一直存在的正是住宅。所以住宅就要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除了要具備功能性之外,還要能夠充滿恬靜的氣氛與舒適性。但這並非簡單地將房間與房間串連起來就可達成,必須付諸各式各樣的巧思來實現才行。   但是,一旦思考太過拘泥於邏輯框架裡,隔間本身就會與生活脫節,容易矮化了本身該有的格局。住宅畢竟是很個人化的東西,不能用一般論的方式來統合構想,而必須從很多的特殊方案中,去理解與體會隔間的奧妙。   基於以

上的想法,特以至今我在Bleistift一級建築士事務所,所設計的住宅案件為實例,整理成本書。如果能成為各位建造房子時的參考,將是我的榮幸。 本間 至 Chapter.1 由各個「場所」來思考「隔間」Chapter1-1 送往迎來的入口與玄關考量建地的寬度或前面道路的位置等等的外在因素,以及建地內人們如何生活的內在因素,為求調和這兩者的關係,會使得進入建物的引道方式有所不同。方法及形態也千差萬別,應該就和蓋房子的數目一樣多吧。從前人們有「大門之家,方是大宅」的想法,所以獨棟屋一定要有個大門。即使圍牆籬笆簡單就可以跨過去,這樣也弄了個大門;道路進來僅一步就看到玄關門,也造了個氣派的大門,豈不是

要與來者鼻子碰鼻子了。像這種門就與居家生活的必要性相去甚遠,不過是徒具形式罷了。與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把門牆都拿掉,轉去研究建地的位置或生活上的必要條件,就應該可以看到住宅的進路方式,其實有著各種的可能性。同時還要掌握入口或玄關的基本功能,既然是迎送客人的地方,就要以讓客人感到愉悅為大原則。玄關內也一樣。日本是世界上少數進家中要脫鞋的,但是太遷就這個習慣,玄關反而可能變成了脫鞋區。玄關是回到家時最先感到安心的地方,同時也是生活動線的出發點。如果無法將這個出發點納入隔間的相關位置中,家裡的生活動線就會產生突兀不自然的問題。玄關代表的精神性、功能性,以及在隔間規畫上所扮演的角色等。必須將諸如此類的

玄關相關的各個面向,與整個入口空間的對應關係一併考量,這也是隔間規畫的起點。入口處作庭院有時顧慮到方位,在與隔壁鄰居之間設置了小庭院,結果陽光被鄰宅擋住照不進來,變成一個沒陽光也不通風的死地。也有為了可以滿足採光及通風,將庭院設在走道邊的做法。但如果只是把它當成是單純的庭院,就可能變成與生活脫節的空地。在這裡,就要考慮讓它與其他的地方結合,將庭院變成是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場所。沿著走道進來,說到實質相伴的地方,就會聯想到玄關前的入口空間。使入口空間與小庭院結合,便可以創造出豐富的空間變化。多功能的使用入口空間用圍牆圍起來,作為一個浴室景觀。門廊與玄關的地板材質相同,當玄關的拉門打開後,就與地磚連成

一體,給人寬廣的感覺。集多種功能於一處的入口空間,將剩餘的一點點空間都給活用了。Chapter1-8 小孩房不要做成獨立空間在榻榻米上睡覺的文化,與在床上睡覺的文化的差別,也會表現在小孩養育的方式上。在榻榻米上睡覺的文化中,小孩到了特定年齡前,父母親陪著邊睡邊讀故事書給小孩聽,或是邊唱歌邊哄小孩睡覺的畫面,很容易就浮現腦海。如果是床上睡覺的文化,父母陪小孩睡的習慣就不是那麼根深蒂固,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印象。睡在榻榻米上的空間界線比較不明確,關係上也比較曖昧。而床的界線就比較清楚分明。因為睡覺型態上的不同,自然產生了養育小孩的方式的不同,這其實沒什麼好奇怪的。個人的空間領域,從出生開始是不是很明確

,個人隱私的感受也就這樣被養成了。日本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個人隱私的概念也跟著進來。其中戰後的住宅興建中,小孩房走向了獨立空間的建築趨勢。本來作為獨立空間的房間就比較與日本文化格格不入,所以日常生活上常產生不協調的問題。但也不能說回到過去的形式就是完全正確的選擇。所以在這裡就考慮到,看起來像是獨立的房間,但設計上採不完全獨立房的做法。這個方法就是將房間確保為個人的使用空間,卻又在房間的某個地方與其他空間相連接,由那裡再接到另外的房間去,讓人有種空氣相通串連的感覺。這種曖昧的串連方式還蠻能符合日本人的習性。尤其是小孩的房間,更需要這種曖昧的關係,不是嗎?利用穿堂大家應該看過連續劇裡上演過這樣的畫

面,就是小孩把自己反鎖房間裡,父母站在走廊對孩子喊話。走廊與小孩房就靠一道門來區隔,這個門打不開時,就決定了與其他空間的關係。這樣的關係鬆懈一點的話,家人的距離感就會拉近一些,應該思考實際的狀況後,創造出若即若離的關係來。打造親近的關係要靠曖昧的空間。不要用一片門就讓一切黑白分明,安插一些灰色空間,可以讓親子關係產生明暗對比。這個明暗對比就能靠穿堂來實現。小小的連接口兩個小孩房中間夾著兩張上下位置錯開的床。在床頭上方開個小洞,讓兩個房間可透過小洞連結。同時透過樓中樓的挑空,又可連結樓下的LDK空間,樓上樓下可互傳動靜。Chapter1-2 廚房要從生活動線來考量若認為廚房單純是「做飯的場所」,

那就只要考慮廚房與用餐位置的關係就行了。廚房雖然是做飯烹飪的場所,卻也是一天中進出最頻繁的地方。在家做飯並無法像專業廚師那樣,只要專注在料理上就好。在做菜的同時,還不得不去注意到繁雜的整體家務進行的狀況。這就像是,日常的煮飯做菜,跟假日時由男人下廚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