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太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冷泡茶太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哈洛德.馬基寫的 廚藝之鑰(兩冊套書)(二版) 和吳毅平的 當世界只剩下貓(10年創新版):白貓、黑貓、三花貓、橘貓、玳瑁貓……貓形貓色、貓行貓素,人生嘛,就該像貓,能懶散也能優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喝茶竟肝指數飆高醫曝問題出在這也說明:若想喝多次一點,也可以低溫冷泡,慢慢溶出,只不過風味較淡;高溫或茶包置放久一點,味道則較濃郁。 楊美珠提醒,茶葉中有許多保健成分,常飲茶、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家出版 和任性出版所出版 。

中臺科技大學 食品科技系 劉伯康所指導 莊振鈺的 靜態與動態消費者型感官品評技術於臺灣特色茶感官特性之評估 (2017),提出冷泡茶太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感官品評、臺灣茶、消費者測試、時序選擇適合項目法、時序感覺支配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黃富三所指導 林正慧的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2012),提出因為有 客家、臺灣、客人、粵人、土客衝突、閩粵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泡茶太淡的解答。

最後網站茶葉泡茶怎麼泡?幾種方式教您輕鬆得好茶!則補充:沒有茶具如何泡茶?2種方式告訴你然而沒有傳統的泡茶器具就無法使用茶葉泡茶嗎? ... 冷泡茶不可回沖,再次回沖味道會太淡,破壞整體口感擊香氣。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泡茶太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廚藝之鑰(兩冊套書)(二版)

為了解決冷泡茶太淡的問題,作者哈洛德.馬基 這樣論述:

這次,你無需了解蛋白質內部的螺旋結構, 也能掌握食材天性,做出美味佳餚! 經典鉅著《食物與廚藝》作者力作 細數食材特性、烹調原理與變化應用,解開成就佳餚的美味關鍵   ◎ 完美廚藝第一步:了解你所煮的東西   不管是對初學者、家庭煮夫煮婦,或是專業廚師,烹調要愉快且成功,都得先了解自己的食材。再有創意的廚師,也得依照食物天性來發揮。《食物與廚藝》作者哈洛德.馬基,從數十年來對食物和廚藝的精研中,擷取出日常烹飪的實用知識,並親身試驗,修正結果。帶領讀者從最根本了解食材該如何挑選、處理、保存和烹調,破除廚房中的一知半解,為各式疑難雜症提供明確的下廚指引。   ◎ 是科學廚房的基本課,也是食

譜的萬用指南   市面上的食譜多不勝數,但卻很少說明食物、烹飪用具有哪些基本特性?烹調時該留意哪些食物安全及營養問題?該如何依據手邊材料來調整食譜?這些都是一般食譜無法提供,烹飪時卻必備的知識。此外,即使是好食譜,也不保證成功,因為食譜充其量只是作者成功烹調過程的不完整描述。照著食譜做,還必須把語彙及方法轉換成自己的廚具、食材跟經驗。《廚藝之鑰》就是為此而寫:從廚房、器具到食材與烹調技術運用等主題,既完整涵蓋,提供簡要的說明。這有助於你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並應用在烹飪上。   ◎ 廚房必備的即時解惑者   《廚藝之鑰》是每個下廚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更是廚藝的基本養成書,以上下兩冊囊括6章廚房

、18章食材相關知識。本書也有助於評估食譜優劣,找出其中可能的缺陷或問題,更能在烹飪當下據以調正和修正。最後,這本書還希望能幫助你丟開食譜,開始創作與實驗出屬於自己的烹調方式和菜餚。當你在廚房中遇上任何疑惑時,別在網路上窮蒐正誤難辨的資料,翻開《廚藝之鑰》吧! 本書特色   1. 提供廚房以及料理過程的正確知識   .水煮食物時,在水中加鹽能保住更多風味和營養素;   .錫箔紙不適合包裹酸性食物,也不宜鋪在非鋁製的平底鍋鍋底。   2. 以簡馭繁,掌握核心概念即可隨心所欲變化   .同樣的麵糊,如果倒在炙熱的平底鍋,一分鐘內就會成為濕潤而扁平的可麗餅;如果倒入杯子蛋糕的烤模,在高溫烤箱3

0分鐘,就會成為酥脆焦黃的雞蛋泡泡芙;如果放在鍋子中烘烤,則成為卡士達般的焦黃約克夏布丁。   3. 小地方,大關鍵,提醒關鍵烹調細節   .烤模的形式和厚薄會影響烤箱熱度穿透麵團的速度。厚重的金屬烤模的導熱更均勻且快速;光亮的烤模會反射熱,減緩加熱速度;未拋光的烤模吸熱與導熱的速度都較快。需要依此調整烘焙的時間與溫度。   4. 挑戰並改良既定的傳統烹調技巧   .炒蔬菜不必先放熱油,直接放入冷鍋中悶煮,待熟透出水後加入少量食用油略微香煎即可,省油又健康;   .煮義大利麵時無需先煮沸大鍋熱水,直接置入少量冷水中煮到滾即可。   5. 精準掌握食材特性和處理原則,教你食譜沒有教的事  

 .不要以蒸餾水來泡茶,這會泡出風味不平衡的茶湯。若茶湯的風味平淡,可購買礦物質含量中等的礦泉水來沖泡;   .如果想要不用發粉或酵母菌就讓麵糊發起,或是讓成品更膨鬆,可把蛋白打發,然後在烘烤之前把發泡蛋白拌入麵糊。   6. 從失敗品中觀察,加速學習曲線   .膨發劑太多會製作出粗糙、塌陷的蛋糕,膨發劑太少會讓蛋糕質地過於密實、表面凹凸不平。蛋糕破裂或是中央突然隆起,可能是麵糊攪拌過度,或是烤箱溫度過高。 各界推薦   ● 每個下廚的人都需要《廚藝之鑰》,這是各種處理食物的資料寶庫。我在餐飲界工作五十年了,每翻幾頁都還是能學到新東西。食譜告訴你如何烹調、科學書告訴你烹調原理,本書兩者兼

備。──Shirley O. Corriher,著有《CookWise》與《BakeWise》   ● 看這本書時我在想:之前為何沒人寫這樣的書?答案很明顯:唯有馬基能回答我們面對的每道廚藝問題。下廚時你如果無法將馬基放在身邊,本書就是第二選擇!──Ruth Reichl,著有《For Your Mom, Finally》《Garlic & Sapphires》   ● 就個人對於當代廚藝的貢獻而言,我認為馬基的地位無人能及。在我們廚師專業的養成過程以及探索新技術的過程中,始終都是仰賴馬基的指引與資訊。過去我們只學習到烹調的技法,卻未必曉得為何要這麼做,馬基的新書《廚藝之鑰》,對此

則做出清楚而明確的說明。馬基讓我們真正了解食物彼此作用的方式,他是烹調領域最重要的權威人物。──Thomas Keller,著有《The French Laundry》《Per Se》

冷泡茶太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字幕贊助募集中 #詳細產品請看說明 #中路 #好房分享 #青埔 #淡海 #八擴 #經國 #小檜溪 #楊梅 #鳳鳴 #紅樹林 #桃園

也歡迎大家加入Line群組討論👇👇👇
https://reurl.cc/VE280n

這麼好用的東西怎麼能錯過!泡茶泡咖啡燉中藥必備...原價2290 粉絲特惠價1590 👇👇👇
https://lihi1.com/cvXje

#天氣這麼熱,冷氣搭配這台湯姆森微電腦水冷扇效果更好!先冷凍冰晶塊讓水箱水降溫,打開水冷扇讓水循環達到降溫效果!原價4690粉絲優惠價1990元👇
https://lihi1.com/4UZPW
注意:水冷扇無法取代空調功能,但搭配使用效果加分

#父親節就送這台湯姆森
之前推出的德國藍寶輕型吸塵器賣太好!這次另一個品牌也推出父親節特別企畫,吸力更強,配件號稱地表最強!這價位有電動地刷跟電動除蟎吸頭CP值超高,Sillen現在都用這台,一機抵多機!
原廠針對父親節提供粉絲優惠價:3680!
超划算的選擇,詳細資訊👇👇👇
https://lihi1.com/3n6Lz

情人節到了還不知道送什麼禮物?最近都戴著我最愛nordgreen夏日單品🌸就是愛簡約!太複雜心煩意亂?那就跟我一起挑一支適合夏天的手錶吧🌸🌸情人節85折特別折扣碼:nubelife
原廠官網:https://bit.ly/2RGqxqF

終於千呼萬喚,這次的品種太特別,是印度香米跟台梗九號的混種,非常難種!產量比一般白米少很多,吃起來口感非常Q彈,就像在日本吃的白米飯一樣!數量非常有限,喜歡吃日本米口感的朋友別錯過這次機會唷!直接線上訂購👇
https://shopee.tw/product/26432930/6145818279?smtt=0.26434266-1608562670.9


-歡迎加入「小新新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3086074081695/

-「小新新講房產」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小新新講房產-104292895090323/

-「小新新講嚴選」開箱嚴選好商品及優惠
https://www.facebook.com/sillengogo/

或是加我的賴ID:
https://lin.ee/3XZGid7
一鍵私訊
https://m.me/sillen.shih
手機號碼
0970-750-8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靜態與動態消費者型感官品評技術於臺灣特色茶感官特性之評估

為了解決冷泡茶太淡的問題,作者莊振鈺 這樣論述:

臺灣特色茶感官品質的研究大多利用儀器分析、專家品茶師或訓練型品評員進行評估,但這些方式與一般消費者感受及偏好可能有所差異。利用消費者來進行評估,可以真實貼近消費者想法,且沒有高成本及需費時訓練的缺點。本研究目的是利用靜態與動態之消費者型感官品評技術評估7種臺灣特色熱泡及冷泡茶,包含消費者感官接受性及對茶之感官、概念及感受特性,以及評估9種感官特性在口中品飲之動態變化,並比較方法間之異同。本研究臺灣特色茶熱泡方式是以茶葉比水1:50的比例用沸水現泡5分鐘後現飲,而冷泡茶製備方式為用常溫水沖泡,放入4oC 6小時,在靜態描述分析選擇適合項目法及消費者接受與喜好性之評估於熱泡茶與冷泡茶試驗,分別招

募109與108位消費者。動態描述分析時序選擇適合項目法與時序感覺支配法之評估皆為相同之品評員,招募63與64位消費者。本研究調查之臺灣消費者有喝茶習慣約有8成;喝茶頻率高低不會影響整體喜歡程度。臺灣消費者對熱泡茶的接受度稍高於冷泡茶。偏好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與東方美人茶等半發酵茶,而不喜歡碧螺春綠茶及日月潭紅茶。依據消費者對特色茶的整體喜歡程度,約3成為「有茶就喝」型之消費者、約4成為「半發酵茶高接受」型與約3成「鍾愛包種及烏龍茶」型的消費者;「半發酵茶高接受」型,完全不接受日月潭紅茶;「鍾愛包種及烏龍茶」型的消費者完全不接受碧螺春綠茶及日月潭紅茶,不喜歡東方美人茶。

喜好性和接受性的趨勢相似,但實際品嚐時,消費者最喜歡文山包種茶,而無品嚐行為,消費者最不想喝的是文山包種茶。利用消費者型評估方式對臺灣特色茶感官特性進行評估,描述語確定為該茶感官特性的方法是該描述語被超過20%消費者所選擇為目標;消費者描述熱泡茶與冷泡茶感官特性,整體趨勢都十分接近,主要在外觀的描述不同但香氣、風味、口感及餘味的描述相近。在某些感官特性中,熱泡茶相對於冷泡茶會有較高被消費者選擇的比例。消費者認為熱泡之碧螺春綠茶、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和凍頂烏龍茶感官特性相近,而冷泡時,碧螺春綠茶有明顯的青草香氣、苦味、澀味、酸味及苦餘味的特性;與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與凍頂烏龍茶具有清香氣、茶

香氣、茶菁味、回甘感、回香感與清爽感等特性不同。鐵觀音茶與東方美人茶熱泡茶相近,具花香、碳焙味及發酵茶味等特性,而日月潭紅茶熱泡茶具有蜜糖香氣、苦味、澀味及刺激感的特性;在冷泡上,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與日月潭紅茶特性相近。臺灣消費者不喜歡茶中具有苦味、酸味、澀味及刺激感等特性。消費者對於碧螺春綠茶熱泡茶有明顯的刮胃感;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與凍頂烏龍茶之熱泡茶及冷泡茶認為是舒服的,有清香感、自然溫和與解膩感;對鐵觀音茶熱泡茶認為優質,有韻味悠長的感受,但冷泡茶感受不舒服,太濃厚強烈;東方美人茶熱泡茶是具有文化的,有明顯的濃厚強烈與韻味悠長之感受,但冷泡茶消費者感受不舒服,有刮胃感;日月潭紅茶之

熱泡及冷泡茶都感受不舒服,但冷泡茶有特別的感受,有濃厚強烈及刮胃感。時序選擇適合項目法顯示熱泡茶在口中品飲之風味變化為苦味、酸味、花香味與刺激感;其次是甜味、澀味、茶菁味與回甘感,而冷泡茶之變化為苦味、澀味與茶菁味,其次為甜味、碳焙味與回甘感;有些描述語在口中變化大但感受不明顯。時序感覺支配法為了解品嚐過程支配感覺的感官描述順序或變化。熱泡茶支配風味之感覺為苦味、酸味、茶菁味與回甘感,其次為澀味、碳焙味與刺激感,而冷泡茶酸味與回甘感,其次為苦味、澀味與花香味。臺灣特色茶感官特性使用不同感官評估方法評估且進行分類結果都具有高度正相關性,動態感官評估方法比靜態感官評估方法更能區分其差異,其中時序選

擇適合項目法又比時序感覺支配法更能區分其差異。

當世界只剩下貓(10年創新版):白貓、黑貓、三花貓、橘貓、玳瑁貓……貓形貓色、貓行貓素,人生嘛,就該像貓,能懶散也能優雅。

為了解決冷泡茶太淡的問題,作者吳毅平 這樣論述:

  ★臉書粉絲追蹤人數高達140,000人     ★作品曾被美國攝影雙月刊《BLACK & WHITE》(黑與白)收錄為封面照片     ★高雄鹽埕埔站蜜柑站長「今年是貓年」特別企劃     ★隨書附贈八款精美「人生就該像貓」書籤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志銘與狸貓    毛時光Maomory社群行銷經理/易景萱   《我愛陳明珠》作者/Emily      感動推薦     近幾年,貓成了顯學,   想當總統,先領養幾隻貓;要當暖男,與貓來張合照吧;   臉書想要有人按讚、拚點閱率,放幾張貓照是一定要的。    

 但對職業拍貓人吳毅平來說,   這世界只有兩種貓:拍到了跟還沒拍到的。     他曾為了攝影工作繞著地球拍了幾圈,   但到了巴黎沒逛羅浮宮,去紐約不甩第五大道,在里約熱內盧忘了看耶穌像,   因為,他只去有貓的地方。     有人問他,一個主題拍超過25年,不膩、不煩嗎?他說:   「我也曾以為拍不出變化了,但每次只要將鏡頭對準貓,   可能已經拍過的100次貓打哈欠,到第101次又有新發現。」       這本書,有白貓、黑貓、三花貓、橘貓、玳瑁貓、   還有小小貓、巨大貓、落水貓、功夫貓、手賤貓、圍巾貓、結屎面貓、   樹下賞櫻貓、雨

中漫步貓、雙雙對對貓、探戈小黑貓、性感絲襪貓。        貓形貓色、貓行貓素、貓人貓事。   人生嘛,就該像貓,能懶散也能優雅。       ◎世界很大,但我只去有貓的所在   土耳其,人人愛撩貓,貓也樂於被撩,完全不躲,所以土耳其貓淹腳目。   汶萊,小偷不是姓「猴」就是姓「貓」,但這裡的人太有錢,被偷也不在乎。   貓跟櫻花一起出現,那肯定會引起暴動。東京上野公園真的出現過。   全世界最藍的天空在哪裡?在巴西里約,這裡的貓,連走路都有風。       ◎人生就該像貓一樣過生活   得寸進尺是貓的天性,伊斯坦堡的貓從不等著被餵,魚一上鉤,就衝上

去咬走了。   沖繩的貓,雖然住海邊,卻不會管很大,唯獨貓砂盆很大。   如果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那胖橘牽到東京還是胖橘。關於減肥,你我不是橘外人。    環境影響習慣,汶萊水上人家村因為沒有土,愛乾淨的貓也只能就地解決。       ◎一樣魚養百樣貓   三花貓,大都是母貓,個性最黏人,有「貓界小公主」的外號;   全世界都滯銷的玳瑁貓,毛色混雜,生性凶猛,被稱為貓界「阿醜」;   暹羅貓過去深受泰國王室貴族喜愛,在喵星人裡被視為貴族,   這種貓真的這麼名貴?在別的國家或許是,但泰國街上很多啊!     白貓、黑貓、三花貓、橘貓、玳瑁貓……   小

小貓、巨大貓、落水貓、功夫貓、手賤貓、圍巾貓、結屎面貓。   貓形貓色、貓行貓素,貓人貓事。   職業尋貓人吳毅平用文字和影像,   帶你走訪世界,捕捉各地「貓風景」。   名人推薦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志銘與狸貓   毛時光Maomory社群行銷經理/易景萱   《我愛陳明珠》作者/Emily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為了解決冷泡茶太淡的問題,作者林正慧 這樣論述:

華南客家的形塑過程,有一個文化共性的形成時期,之後才有第二階段的客方言群意識覺醒期。約於宋元之際,閩粵贛邊區已形成有共同方言與地域文化的一群人,但當時並未被以「客」名之。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人口飽合,加上清初遷海復界之後,大量客方言人群向粵東沿海或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徙,在這些客方言人群外移的邊緣,由於客方言人群的流寓與耕佃身分,加上人數漸增,方音殊異,遂逐漸與當地以廣府方言為主的「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在十九世紀以降,頻頻發生「土客衝突」,且在廣府人書寫的志書當中,多被指為「非漢」之種族。發生於十九世紀初以後華南的土客衝突,以及當地土著屢屢以非漢污蔑客方言移民的情形,引起客方言士子加以關注,並

以強調客方言人群乃中原衣冠舊族,方言亦為中原古音的方式為「客」(客方言人群)溯源。在此過程中,恰適西教東傳,於是以客方言地域為傳教重心的巴色會傳教士們也共同參與為「客」溯源的行列,就約在18世紀中葉,中文的「客家」與西文的Hakka有了指涉相同人群的意涵。客方言士子與西方傳教士為「邊緣客域」的客方言人群溯源美名之後,為「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嘉應州)舖好了溫床,到了光緒末年的《嘉應州志》,我們已可看出「中心客區」如何思索由文獻中找出「中心客區」為「客」名所出的各種可能,於是「客家」與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牽扯上關係,也於是之後許多的「客家」溯源,都免不了要在文獻中找「客」蹤。「客家」

意識回流「中心客區」之後,開始讓由「中心客區」向外離散的客家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客家人士積極參與城市活動與革命建國等行動,逐漸累積政經實力的同時,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非漢」污衊,更讓「客家」的意識與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有了清楚的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然而,就是由於華南的客家形塑,有這個一個由「邊緣客域」回「中心客區」再向外散播的軌跡,因此在軌跡之外的客方言人群,對「客家」的了解與接受則就可能有所不同,即如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臺灣客家的形塑,與華南的客家形塑呈雙軌並行的狀況。且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前面有很長一段時期並不稱為「客家」。就已有的文獻加以了解,清代臺灣漢人的認同模式,就廣東省嘉

應州與福建省汀州府等純客住區的移民,以及福建省漳泉與廣東省潮州府等閩南方言移民而言,常採取跨省的方言認同;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故多採取「省籍認同」,即漳州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閩籍,潮州府饒平縣或惠州府陸豐、海豐等縣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粵籍。雖然清代文獻多以行政界線分類人群,但我們仍能從中文文獻的蛛絲馬跡,及十九世紀西人的記述資料中發現,早在康熙末年,下淡水地區的客方言人群已採取方言認同,自稱「客民」,之後臺灣民間社會逐漸形成「客人」與「

福佬」以方言為界的分類樣態。民間社會以方言分別彼此,與雖官方以行政界線劃分人群不同,但卻實際且持續存在於臺灣的民間社會,且在清代的文獻中若隱若現,終於到了光緒末年修志時,出現了《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人(ke-lang=) 論述」。乙未之役後,臺灣島民面臨了一個異族的統治者,這個殖民政府一開始就從西方知識體系中了解臺灣有一群說客方言的人為「哈喀」、「喀家」或「客家」,但之後基於對臺島舊慣的調查,及清代文獻的了解,殖民政府以原先認知的有種族意涵的「客家」,與清代的省籍界線疊合,將臺灣漢人分為廣東人與福建人,且各自對應一種方言,即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此一分類,讓日治時期的人群認同清楚地以方言為界線。

但也可能讓閩籍客方言人群與粵籍閩南方言人群面臨如何自我定位的難題。因此,我們必須了解,1905年以來的臨時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統計的數字顯現的是當時說客方言的人,而1926年的鄉貫調查的標的則是漢移民的原籍地,二種調查的標的不同,統計數字背後各有其特殊意涵,這是日後研究者在使用或解釋數字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日治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就這樣從清代的粵人、客人,變成日治的粵族、廣東族。日治期間,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會從各種不同管道了解華南有與自己同方言的人叫「客家」,但終日治,「客家」對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而言,尚屬外來詞的概念。從一些日記或檔案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臺灣客人在戰後初期面臨了從「客人」到「客

家」的轉折及適應過程。亦即戰後臺灣的客方言人群,不僅經歷了由「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也同時由「廣東人」變成了「客家人」。亦即一直要到戰後,臺灣客方言人群方與中國華南客家採取同一識別標準,自稱為客家人,也開始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由戰後本省外客家的相處情形來看,多少可以看出方言的認同力量,而初步歸納戰後省內外客家彼此能容易產生族群親親感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由於所屬方言是特殊,且在臺灣是居於少數的,使得彼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拉近陌生的距離。其二,許多臺灣客家雖經歷次兩次改朝換代,卻仍保有對原鄉及原鄉宗族的認同觀念,這也是戰後省內外客家容易跨越長期隔離的時間作用,而輕易拉近彼此距離的因素之一

。其三,由於客家在臺灣是相對的少數,自易接納省外的同方言群的成分,尤其,他們舉著客家是中原正統的旗幟而來。戰後以來在臺灣進行的「中原客家」論述,以及外省客家與本省客家的互動,經數十年來,對臺灣及客家的研究皆造成深刻的影響。諸如造成客家誤解的層累堆積、中原客家文化質素的雜揉融合及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隱形化等等。由於中原客家在戰後臺灣的宣揚,其實是鑲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脈絡底下,於是雖言是中原客家論述,重的是中原,是中國,而非客家,遑論臺灣。此一隱伏的矛盾,日後即成為臺灣客家人意識的發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