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公共衛生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志良寫的 生存革命 和Karen22的 當他生病的那一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影音】「護理Ⅹ建築..」集一身!傳奇教授洪玉珠校長也說明:洪玉珠是公衛教授,也被借調出任多所護專校長與教務長,「護理Ⅹ建築」 ... 學系,並取得碩、博士學位,學成歸國返回高醫母校擔任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重版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曾昭衡所指導 李承恩的 各室內空氣清淨機制之去除細菌效能評估 (2021),提出公共衛生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細菌、室內空氣清淨機制、CADR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正魁所指導 高健皓的 元宇宙對臺灣股市之短期動能大數據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大數據、關聯法則、後疫情時代、元宇宙、股市動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共衛生系的解答。

最後網站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111年個人申請 - University TW則補充:提供111年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個人申請級分檢定資料、篩選資料、招生名額...等,並提供110年篩選分數作參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共衛生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生存革命

為了解決公共衛生系的問題,作者楊志良 這樣論述:

台灣社會正持續崩壞中 當危機威脅到生存,就應該及時革命 從個人、社會乃至於國家,重建公平與公義     為何民主未必帶來幸福快樂?為何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為何台灣醫療水準高,國民健康卻比不上別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觀察到台灣社會當前的問題:政府施政無能又貪腐,為了選票亂放民粹式的福利政策;權、錢、媒結合,社會資源跟財富愈益集中,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固化;高齡化與少子化速度愈來愈快,社會及健康醫療保險都面臨破產;用意識型態防疫,造成無辜人命的犧牲,以及經濟的重大損失;種種因素交疊加成,終將引爆生存危機!      有鑑於此,楊志良決定發起新一波的革命,從國家、社會、健康三大議題切入,提出具

體有效的解方:   ‧針對罷免與公投修法,還權於民   ‧公營事業股票全民配股,還錢於民   ‧調漲公立學校學費,資源公平分配給學子   ‧支持稅改,讓社會福利能夠永續   ‧推動第三家庭以因應超高齡社會   ‧重視預防保健,醫療體制更完善     如果你也關心台灣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本書將為你揭示政治與社會的亂象,以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影響,並回到實務層面,提出保健、社福、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重建,以及如何落實分配正義,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進而讓這個民主國家回歸「民有、民治、民享」的核心價值。 作者簡介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

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系所科教授、所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參與經建會全民健保規劃小組;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等。目前擔任多項公益社團理事長及董事長。     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是民調滿意度最高的內閣成員,被譽為「非典型政務官」、「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     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

、《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分配正義救台灣》(時報出版),《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序一知識份子裡的一軍 王惠珀 序二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 馬以南 序三胸懷國事,執著發聲 蘭萱 自序求生存,非革命不可   第一部 生存,充滿了危機 一、國家分崩離析 1世界危矣!台灣危矣! 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台灣大崩壞「進行中」 4「這個國家」的「這個總統」 5蔡政府的滅國大計 6台灣徹底崩壞──1450萬碎 7横遭暴政,人民當如何? 8獨裁防疫必敗 9雖未蓋棺,早已論定 10台灣民主進步了嗎? 11國家使人變愚蠢? 12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13誰是統派,誰是獨派? 14誰撕裂了兩岸三地

的華人? 15新冠肺炎是中國的陰謀?   二、社會困境重重 16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17人類是否「進化」了? 18科技造福或禍害了人類? 19信仰的善與惡 20人類能否超脫? 21台灣人真幸福? 22台灣社福制度的困境 23信任:台灣幸福之鑰 24勞保費率,高一點好,低一點好? 25超前關懷,不是只有萊豬及疫苗 26假如我是年輕人 27是女不嫁,還是男不娶?   三、健康危在旦夕 28失控的WHO與疫情 29如果疫情大爆發,要先救誰? 30新冠肺炎肆虐救人類? 31疫苗政治學 32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健康照護 33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34稅制不公有害健康 35該不該進口日本核食?  

第二部 革命,是唯一辦法 一、重塑政治典範 36馬克思的陰魂必將再起 37見證世界霸權的殞落 38後疫情時代的世局預測 39疫情當前,要錢還是要命? 40失敗的團結 41政客們,為了國家,請去死吧! 42政府應還權於民、還錢於民 43分配正義救台灣 44建交狂想曲   二、擘畫社福願景 45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迫在眉睫 46攜手共老:第三家庭的倡議 47超高齡社會的銀髮商機 48長照服務的未來 49願景工程:台灣的幸福與挑戰 50以社會儲蓄代替個人儲蓄 51如何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 52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53教育資源再分配 54拿了社會資源,就該服務社會 55非懲罰單身,而是照顧家

庭 56健康員工,幸福國家 57請聆聽基因的呼喚 58關懷一下周遭的人吧! 59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60建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祥和社會   三、完善保健醫衛 61控制疫情的重要關鍵 62學習與新冠病毒共存 63為何高端疫苗不應取得緊急使用授權? 64健康政策需要宏觀改革 65健保未來只能減,不能加 66建立就醫準則與倫理,提升醫療品質 67衛福部瀆職,民眾健康大倒退 68增進病友參與權 69我們都是病友 70死能如願,才是尊重生命 71酒駕防制尚須努力 72烈酒捐,此其時 73請響應新「節食」運動 74幫助別人是利他還是利己? 75奉獻的人,最快樂健康   附錄追求公平正義:楊志良教授 

江東亮、林佳霈、牛傑薇 序一   知識份子裡的一軍 王惠珀     幾年前楊志良教授致贈《台灣大崩壞》,這本書從公共衛生與人民健康福祉出發,暢談社會問題,敲開了人人關心的生命、生活及生存議題,聽說刷了九版。      這本書敲響了公共事務治理的思維及共識嗎?顯然沒有。因為往後多年,專業在台灣成了政治傾軋中的棄兒。於是九年後的今天,楊老師又有了《生存革命》一書。     筆者很榮幸獲邀為《生存革命》寫序。這本書以時間為軸,縱向切入,從包羅極多的研究資料及作者參與的國家治理經驗裡,寫出了台灣的國家治理與政治擺盪對社會的影響,是一本屬於社會寫實的歷史文獻。      楊老師的研究生涯是幸福的,因為

台灣有著集權式的戶政、勞保及健保制度,人民為楊老師提供了科學研究的一手資料。本書以厚實的數據,鉅細靡遺探討政策對社會變遷造成的影響,也陳述了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亂象,是一本實踐「格物致知」、具有全方位視野的鉅作。      做為一個生命科學家,楊老師的書裡充滿人道思維。例如他說台灣「只有醫保,沒有健保」,發聾振饋,一針見血。他憂心「不婚、不生、不養、不活」的社會趨勢及生命傳承的斷鏈,將使不婚一族到老時無所依歸。於是在書裡針對國家政策、社會結構、經濟走向及個人的生活規畫,有著超前部署的先見之明。在我看來,楊老師已將朱熹理學「居敬窮理」的天理運行之道,做了完整的哲學思維詮釋。     為台灣民主自由

放言高論     思維導引作為,作為決定命運。領導人的思維決定著台灣的命運,也決定著一個世代年輕人的命運。當下的領導人沒有胸襟要當全民總統,注定了是個井底之蛙,以三軍統帥四軍、五軍的政權,井蛙見少識淺,在回聲的加持下,個個不可一世,自然失去反省能力。台灣缺乏范仲淹「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識見,亂象就在國人眼前一一呈現,一晃20年。而思想禁錮、失去知識基底的人群,也注定走向感官反射式的理盲濫情。      台灣的社會發展給了我們因果論的臨場教育,在對「天反時(選錯人)為災,地反物(不公不義)為妖,民(進黨)反德為亂,亂則(台灣)妖災生」無感的時候,能做「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一軍,需要有「不怕被

出征」的勇氣。展讀本書,楊老師愛這塊土地,護台灣人民,氣政客糟蹋台灣,以及表達「苦難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前方」的心情,躍然紙上。     托爾斯泰說:「老天有眼,暫時不語。」就以歷史學家余秋雨在《千年一嘆》所說:「無知或未知不是愚蠢,真正的愚蠢是對無知或未知的否認。」向志良大哥致敬。     1975年,志良大哥、文成與我同時到了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文成在統計系,志良大哥在公共衛生系,我在藥學系。外子洪永泰以政治系背景,在文成的建議下跨系主修統計,終身從事社會科學調查研究。我當了文成結婚時的伴娘,志良大哥是我結婚時的介紹人,一群年輕人在安娜堡分校時,實踐著志良大哥書中所說的「友善家庭」,互相提攜

與照應。     這本鉅著讓我好驕傲,因為過了45年,志良大哥仍是那位在密大校園為台灣走向民主自由、生活共好而放言高論,綻放著理想主義風采的知識份子。     (本文作者為前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   序二   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 馬以南     2021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在台北非常猖獗的7月,有天忽然在line的訊息裡,看到楊志良前署長送來他的短篇作品檔案,準備集結成書,要我讀後寫序推薦。我感到非常驚訝,也非常光榮,於是就答應了。給人出書寫序,可是本人「大姑娘上轎,人生頭一遭」。     楊前署長擔任衛生署長的時候,我就聽說過他,但是從來沒有接觸。我原在藥廠研發部

門工作,藥品登記許可證等歸衛生署藥政處監督管理,不過楊署長接任時,我已經退休了,只知道他為健保制度做了改革,讓這個舉世稱道的健康保險能夠繼續經營。這幾年來,我常在新聞上看到許多他的批評言論,都感到心有戚戚焉。     例如他重視預防醫學,稱「台灣只有醫保,沒有健保」。2000年我回到台北定居,享受到健保的福利,當時就覺得如果健保可以包含「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這部分,可能節省的費用還比較多。再例如他談到教育與健康的關係,很多民眾之所以缺乏公衛常識與健康觀念,都是因為缺乏教育。     還有他主張「善終」,不要做無效醫療,我也認真做到了。2014年,先夫因自體免疫問題而藥石罔效,最後忍痛移除多項支

撐生命的儀器,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2021年的農曆年初,我碰巧參與了由楊前署長贊助發起的台北市街友熱便當公益活動,在萬華區與中正區親手分送熱便當到街友手裡,這才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我看過他寫的許多評論,也讀了他的作品,感覺他不只是心直口快的學者,也是對自己的國家、社會與人民非常關心的長者。他常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並對執政當局提出建議與批評。      為民喉舌,直言無隱     如今拜讀楊前署長的七十多篇文章,涵蓋2008~2021年這13年間的散文與評論,從馬克思主義到兩岸三地的未來;從宗教信仰到對執政當局經濟與社會政策的當頭棒喝;還有對台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的憂

心,以及長照保險、男不婚女不嫁、不生不育等社會現象的解決辦法;對勞工勞保的關心;對食安問題的建議;指出當前政府防疫政策的錯誤⋯⋯ 引經據典,針砭時事,旁徵博引,為民請命,深入淺出,下筆有愛。     直覺楊前署長就是一個為民喉舌的好公民,嚮往著「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而在嚴肅的題目底下,也不失幽默。他說「奉獻的人,最快樂健康」, 自認是「資源回收」,還幽默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因為「有些事想做也做不來了,所以不會踰矩」!     雖然心中明白這些呼籲有如「犬吠火車」,但在今天的政治環境與社會氛圍中,像楊前署長這樣還願意不斷直言無隱的人,實在不多。他不是政客,沒有任何政治意

圖;他不是名嘴,沒有收視率的壓力;他只是一個公衛專家,一個大學教授,一個學者,他真正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值得一讀。     (本文作者為退休生技人員)   序三   胸懷國事,執著發聲 蘭萱     這是一個國家紛擾撕裂,政治社會去權威、去精英化,鍵盤民主當道、草根言論火光四射的時代。人人可以出聲批評,卻無人能有效監督。      在這種氛圍下,楊志良老師在出版十年內第五本為國燒腦、臧否時政的書之前,曾經猶豫再三,並私下要我老實回答他,出書還有意義嗎?     我知道楊老師的考慮,當前書市如浩瀚大海,多數書籍付梓上架,猶如小石頭丟進海裡,縱使激起短暫漣漪,很快便如涓滴化為無形。    

 楊老師的直言評論素有大砲之稱,自然不只是小石頭;但政治言論近些年還有分眾化的明顯趨勢,同溫層裡的震耳砲聲,傳到不同立場者耳中,已彷彿遠方部落的稀微鼓聲,有時甚至阻絕在外。更不用說,就算砲彈狠狠擊中施政要害,民進黨政府因為外建「自我感覺良好」金鐘罩,一如他們過去嘲諷馬英九傲慢以對、充耳不聞,將可能是楊老師最討厭看到的結果。     良心與使命感終究勝利     倘若如此,還要多砍幾棵樹,何苦來哉?倘若如此,徒然引來藏身鍵盤後方1450的下流圍剿,何來執著發聲的理由?我想,這是許多真正胸懷國事、憂戚時政,不僅是想打知名度、騙選票,或是賺主持費、通告費和版稅的人,需要自我說服和心理建設的罣礙所在。

    思索至此,我腦中突然跳出陶淵明在魏晉南北朝亂世所寫,東方文人心中最佳理想國的〈桃花源記〉;想起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哥白尼,明知會觸怒教廷卻依舊堅持追求真相,發表地球非宇宙中心的《天體運行論》;又或者一部我很喜歡的現代小說《莫斯科紳士》,主角羅斯托夫伯爵在沙皇時期因文字被軟禁,雖囚於一方天地,猶堅守知識份子應有的良知自尊,試圖保有不被箝制的心靈與思想自由。     擁有身為知識份子、公衛學者不平則鳴的使命;不寫文章之餘,更多時間協助病友、關懷弱勢、專注政策,像是不曾卸下衛生署長的責任,我對楊老師最終的由衷之言是:「覺得該做的事就去做。一如一路走來,您只做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良心的事!」

  2020年夏天,經常採筍東籬下的楊老師,家中筍子盛產。套句老師常說的「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為感謝老師慷慨贈筍,自封老師「最佳筍友」的我,斗膽將老師和我之間的討論對話寫成序。     若你看到這篇序文,就表示在老師的天人交戰中,知識份子的使命感終究勝利。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自序 求生存,非革命不可 2012年初,本人出版《台灣大崩壞》一書,以冰冷的數據凸顯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自殺)、年輕人沒有前景等,嚴重的社會解組現象。近十年過去了,前述的現象只有更加嚴重,而沒有任何舒緩的跡象;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凸顯今日政府施政的腐敗與無能,讓庶民陷於民不聊生及驚恐之中。 求

生存是所有物種的本能,但由於個體不能永生,故均努力延續繼起的生命。台灣社會逆天道而行,是因為邪惡力量當道,少數人錢、權一把抓,以致萬民苦不堪言,故非進行生存革命不可。 分裂及弱化台灣的民粹政府 台灣從威權逐漸走向民主,再倒退到民粹化的敗壞,是從李登輝主導的修憲開始,造就超越美國的超級總統制。總統大權在握,甚至不必對國會負責。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朝小野大,尚有若干制約;馬英九總統對總統權力相對自制,常高度回應民眾及媒體的批評。但蔡英文總統則完全顛覆原創黨精英「自由、民主、愛台灣」的基本觀念,對權力為所欲為,將行政、立法、司法、監察一把抓,更不用說考試權,濫用人事到不知廉恥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行政權

與立法權,本應分立而平等,但蔡政府的行政權經常凌駕立法權,綠營立委政黨意識高於國會意識,完全自我馴化而全力配合1450及網軍,針對在野黨及民間針砭時事者,發動「認知作戰」。 新冠疫情更顯出執政黨七分從事政治鬥爭,不及三分從事防疫。他國是獎勵接種,台灣則是處罰「超前接種者」,疫苗分配更造成台南、雙北市長互控「占便宜」;接種順序分九類,造成各階層及世代間大內鬥;BNT疫苗拖延一年餘,最後仍回到原點,由民間公益團體與上海復星醫藥子公司簽約購買。 更可惡者,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基金會購買疫苗捐給政府,竟要「感謝蔡總統的恩准」,她忘了這是政府的責任,總統只是公僕而已。呂前副總統直言民進黨執政時死亡那

麼多人,「最好相信閻羅王會跟你算帳」。陳時中這位多次對國會說謊的政務官,公開承認3+11是他的錯,後又改稱3+11不是防疫破口,至今居然好官自我為之,而蔡總統仍然力挺,可見她是敗壞官箴之人。

公共衛生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 韓柏檉
主題:白象文化出版《降癌18掌 — 抗衰逆齡也可以》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19.04.09

收藏好書:https://reurl.cc/gRVxL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goo.gl/4us9A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線上收聽:https://goo.gl/8NA4vB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各室內空氣清淨機制之去除細菌效能評估

為了解決公共衛生系的問題,作者李承恩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i誌謝 v目錄 vi表目錄 x圖目錄 xii1 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流程 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2.1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法規 42.1.1 生物氣膠特性及種類 52.1.2 細菌對人體之危害 52.1.3 生物氣膠採樣方法 92.2 空氣清淨機檢測標準 122.2.1 日本JEM 1467 檢測標準 122.2.2 中國GB/T 18801-2015檢測標準 152.2.3 中國GB 21551.3-2010檢測標準 172.2.4 中華民國CNS-7619檢測標準

182.2.5 美國AHAM AC-1檢測標準 202.2.6 AHAM AC-1之改良方法 232.2.7 臭氧排放濃度測試規範 242.3 空氣清淨機制去除原理 262.3.1 HEPA濾網 262.3.2 靜電濾網 272.3.3 光觸媒 282.3.4 靜電集塵(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292.3.5 UVC、UVA 312.3.6 二氧化氯、次氯酸 322.3.7 臭氧 342.3.8 負離子 3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3.1 實驗規劃 373.2 實驗設備與儀器 383.2.1 室內空氣品質測試艙(Cha

mber) 383.2.2 室內空氣清淨設備 393.2.3 採樣儀器與設備 473.3 細菌實驗方法與流程 553.3.1 菌株破管與活化 553.3.2 培養基配置 583.3.3 採樣步驟 603.3.4 分析計算 643.4 細菌自然衰退率與淨化效能計算 673.4.1 細菌自然衰退率計算 673.4.2 室內空污淨化效能CADR值計算 683.5 室內二氧化氯、次氯酸容許暴露濃度計算 693.5.1 空氣中二氧化氯容許暴露濃度計算 693.5.2 空氣中次氯酸容許暴露濃度計算 70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24.1 各室內空氣清淨機制去除細菌實驗 72

4.1.1 細菌於測試艙內之自然率退曲線 734.1.2 細菌及PM2.5自然衰退濃度對比 734.1.3 HEPA濾網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754.1.4 靜電濾網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764.1.5 光觸媒濾網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774.1.6 靜電集塵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784.1.7 紫外線(UVC、UVA)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794.1.8 霧化消毒劑(二氧化氯、次氯酸)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804.1.9 臭氧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814.1.10 負離子去除細菌之效能評估 824.2 不同室內空氣清淨機制之去除細菌綜合比較 834.2.1 不同室內空氣清淨機制之去除

細菌效能綜合比較 834.2.2 不同室內空氣清淨機制去除細菌之CADR值綜合比較 854.2.3 各吸入型空氣清淨機制之CADR值換算為相同規格比較 884.2.4 細菌與PM2.5 CADR值比較 924.3 空氣清淨機臭氧空間濃度評估 934.4 空氣清淨機臭氧排放濃度評估 984.5 各空氣清淨機制去除細菌之能源效率綜合比較 10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5.1 結論 1035.2 建議 1046 參考文獻 1057 附件一 : 檢測儀器校正報告書 112附錄A 細菌去除實驗數據 113

當他生病的那一天

為了解決公共衛生系的問題,作者Karen22 這樣論述:

當生命遇到不可控之考驗時,你會如何拿出勇氣往前?   你沒有想過那一天⋯⋯   當你以為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卻發現,上天給你更多的考驗。   你沒想到,那位活蹦亂跳,九歲的孩子,卻因為止不住的夜咳,在急診室的晚上,發現了肺部的一個小陰影。改變了你們的人生⋯⋯   ◎   網路連載旋即逼哭上萬人眼淚,一段真實的感人故事。   一位臺大公共衛生系博士、商場女強人,在她剛離婚,面對人生的第二階段時,她的孩子,罹患了淋巴癌三期。   以往,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她,在調整生活比重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去跟醫生溝通,也和兒童病房的爸媽們,建立了不

一樣的友情。   在面對生與死的勇氣中。她跟兒子小安,對生命、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暖心推薦   「在艱難中,不要成為自己的敵人。這本書教會我如何當一個堅強的母親。」——作家 葉揚   「謝謝小安跟小朋友們用生命教我們的事,更謝謝小安的媽媽如實記載孩子與家庭面對的生命史詩。」——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 呂立醫師(專文推薦)

元宇宙對臺灣股市之短期動能大數據分析

為了解決公共衛生系的問題,作者高健皓 這樣論述:

2019年12月,武漢爆發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導致嚴重的全球性社會和經濟混亂,許多教育機構、商辦和公共區域被部分或完全關閉,人與人之間被迫「零接觸」。人類被迫從線下實體活動轉到線上虛擬活動,如線上會議、線上教學等。  在疫情的推動下,各科技產業積極往虛擬世界發展,於2021年3月10日,知名的遊戲公司Roblox 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其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聲明書提出Metaverse 一詞與其概念,使得元宇宙概念於2021年開始在各產業領域快速蔓延,並

陸續對元宇宙的佈局。除了帶動美國股市,更進而帶動了臺灣的相關產業供應鏈及臺灣股市。其中在元宇宙作為虛實整合的核心技術VR (Virtual Reality)、AR (Augmented Reality)裝置的應用市場規模更是備受看好。然則當使用者進入元宇宙世界,虛實整合與數據中心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雲端服務等技術運用,其運算處理量增大,對能源的需求也會暴增。  本研究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 在2021年3月10日上市時間作為分割點,將資料日期分成Roblox 上市前一年(2020年3月9日到2021年3月9日)與Roblox 上市後一年(2021年3月

9日到2022年3月9日),總計共490筆交易筆數。並將資料對象的範圍限縮至VR/AR 裝置產業鏈類股與太陽能產業鏈類股,除了探討元宇宙對臺灣股市之短期動能影響外,更藉以窺探元宇宙與太陽能產業間是否存在關聯法則。  研究結果在最小支持度(Minimum Support)為10%、20%和25%、最小規則信賴度(Minimum Confidence)為80%、90%和95%組合的關聯法則下,顯示元宇宙興起後,除了讓臺灣股市更加熱絡,更使元宇宙與太陽能產業漲跌變得更加密切且複雜,且太陽能產業鏈內的個股彼此關聯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