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級潛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俄亥俄級潛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本書編委會寫的 世界艦船大全(圖鑒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楊仕樂所指導 吳碧芬的 解析南海爭端(1994~2018) (2018),提出俄亥俄級潛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南海、填海造島、南海仲裁、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資源開發。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 楊仕樂所指導 陳偉志的 抗美奪台?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的能與不能 (2011),提出因為有 反艦彈道飛彈、航空母艦、反介入、彈道飛彈防禦的重點而找出了 俄亥俄級潛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俄亥俄級潛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界艦船大全(圖鑒版)

為了解決俄亥俄級潛艇的問題,作者本書編委會 這樣論述:

《世界艦船大全(圖鑒版)》是介紹世界軍用艦船的軍事科普圖書,書中精心收錄了二戰以來世界各國設計製造的近200 種經典軍用艦船,涵蓋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兩栖艦船等類型,完整呈現了現代海戰的武器面貌。每種艦船都配有精美的整體鑒賞圖和局部特寫圖,説明讀者瞭解艦船構造。 為了增強圖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每種艦船都添加了一則趣味小知識,作為延伸閱讀。 《世界艦船大全(圖鑒版)》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也可以作為青少年的科普讀物。

解析南海爭端(1994~2018)

為了解決俄亥俄級潛艇的問題,作者吳碧芬 這樣論述:

中共在2013 年11 月開始積極在南海填海造陸,頓時引起區域國家不滿和抗議,菲律賓也提出「南海仲裁案」,為長久存在的南海問題增添了另一個不安的因子,更在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美中雙方軍事演習你來我往,局勢顯得一觸即發。然而,隨著仲裁案結果公布,菲律賓政策轉向及美國總統川普勝選就任,南海的情勢又急轉直下。南海爭端由來已久,爭執各方花大筆經費開發南海地區,聲稱是為了爭奪地緣戰略利益與豐富的資源蘊藏,但多年來局勢卻一再循環起伏,不禁讓人質疑南海爭端的本質究竟為何。南海的高度戰略與經濟價值是真的嗎?本文主張,南海的戰略與經濟利益恐怕不是想當然爾的重要,這可以從戰略學理與全球油氣供需及

資源開發實況加以證實。

抗美奪台?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的能與不能

為了解決俄亥俄級潛艇的問題,作者陳偉志 這樣論述:

  1996年的台海危機後,中共開始思考如何面對美國派遣航艦打擊群介入台海衝突的不對稱戰略:若令美國損失航艦與上千人員,將大幅提高放棄台灣的可能。本文所討論的反艦彈道飛彈,就是被寄予厚望能攻擊航艦、嚇阻美軍介入,助中共達成「抗美奪台」目的之「殺手鐧」武器。對此,贊同與反駁的論點皆有,本文即針對這些正反的觀點,從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的能力、美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能力、航艦本身隱瞞行蹤的能力、美國其他類型的戰力、以及中美兩國面對衝突危機時的意志力表現等角度加以檢視,以探究中共反艦彈道飛彈能否達成解放軍「抗美奪台」的目標。透過檢視三個認為反艦彈道飛彈不能「抗美奪台」與兩個認為反艦彈道飛彈能「抗美奪台

」的論點,本文發現,擊中航艦與抗美奪台其實沒有絕對的關係: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雖具有「能」擊中美軍航艦的潛力,但並「不能」助中共達到「抗美奪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