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但是因為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姜蘭虹,宋郁玲寫的 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since、thanks to、because of 差別在哪裡?不都是『因為』嗎?也說明:▻ 推薦好文: 30 天「英文力」狂飆的秘訣,和我一起開始「深度旅行」! 生活英文. 答案詳解. (A) because / (B) since. 這兩個連接詞後面通常會接一個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但是因為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創新經營管理越南境外碩士在職專班 黃敏萍所指導 胡靈的 華人女性經理人步入中年的職業與生活經歷的自我調適 (2021),提出因為有 中年危機、中年過渡、自我調適、女性經理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但是因為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Kevin 英文不難》 用輕鬆、聊天的方式學英文 - 嘖嘖則補充:其他同事專業能力沒你好,sales 沒你厲害,coding 沒你強,可是因為英文好,所以當主管、加薪。其實,根本問題不是出在你選的教材。背單字,讀文法,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但是因為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

為了解決但是因為英文的問題,作者姜蘭虹,宋郁玲 這樣論述:

  本書原文的作者多數是女性主義地理學界巨擘型學者,他們已對這個研究領域投入一生的時間與精神,並在全球性別研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或在大學中教授女性主義地理學課程,或指導性別地理研究論文的學者,並對高等教育性別地理學有深刻的影響。透過此譯本的引介,希望能讓華文讀者分享這些經典的作品。期待讀者看過之後能因感動而投入這個領域,使女性主義地理學能源遠流長,這將不是最後一本女性主義地理學翻譯本。   Gender, Society and Space—Selected translations is a significant text developed from the class of th

e same name that has been taught by Prof. Nora Chiang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o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fourteen selected papers are group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ory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Issu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Class, Ethnicity, and Mobility,” and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The original works were written in English by distinguished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feminist geography in the western worl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hey will help a large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this literature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Janice Monk, A. A. G. President 2001-2002 作者簡介 姜蘭虹 主編   國立台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   曾擔任台灣大學地理學系主任、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及台大理學院副院長。1976年以來,出版學術論文將近一百多篇。近期出版書藉有:Asian Women: Gender, Migration, and Work (2009), Immigrant Adaptation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 Canada,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2013),《地理思想讀本》(2014) 等。曾經擔任《台大地理學報》、《婦女與兩性研究學刊》及《人口學刊》主編以及數個國內外期刊編輯委員。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與地質學系,兩次赴美求學,獲得碩、博士學位。1971年從美國移民來台,成為屏東內埔媳婦,啟發我對族群、性別角色與人口流動的好奇與研究。   宋郁玲 副主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副教授   出生於台北,一個美濃客家城鄉移民的五千金家庭。自幼因父母重視教育,且家中無兄弟作為資源分配不均的對照,因此終能搭上主流價值,獲得一口飯吃。但逢年過節在大家族聚會中,始終瞭解,沒有男孩的家庭,常成

為關切的焦點,因為在那個時代,這叫做「遺憾」,它也成為一支點燃我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目前開設「性別、空間與社會」,以及「人口地理學」、「全球化與人口遷移」等課程。研究多集中在中國都市發展下的人口遷移議題,包括都市拆遷、中產階級居住流動、城市新移民的社會流動。性別角色差異也是研究中關注的面向。   主編序i 第一篇 理論與概念 01  地理學高等教育如何看待「他者」 宋郁玲 譯002 02  不要從人文地理學排除人類的另一半 黃子健、王俞涵 譯020 03  將「性別」放進東南亞「地理學」 游智凱 譯038 第二篇 經驗研究:階級、族群與流動 04  別居的意

義:台灣中產階級女性的經驗探索 吳智穎 譯054 05  志工服務作為一種融合的方式:以加拿大的台灣中產階級女性移民為例 姜蘭虹、黃淑華 譯078 06  位在頂端的女性:在性別文化下如何定義工作與家庭的成功 黃子健 譯100 07  面紗下的地理學:英國的穆斯林婦女 黃子健 譯122 08  台灣女性移民適應澳紐生活的過程:以澳紐的單棲媽媽為例 姜蘭虹 譯140 09  遷移的母親:新加坡全球城市的小孩教育及跨國流動 劉佩蓉、黃子健 譯158 10  定居意向及分離家庭:北京市城中村的調查發現 王曉虎 譯182 11  城鄉小尺度遷移下「陪讀媽媽」的日常生活重構:以廣東省梅州興

寧市為例 鄭詩琳、朱竑、羅菲菲 著206 第三篇 方法與實踐 12  開始,思考,做地理學女性主義研究 宋郁玲 譯228 13  撰寫一個令人信服的研究計畫 黃佳媛 譯244 14  將台灣女性繪入世界地圖:政治權力之參與(1995-2008) 張春蘭、張瑞玲 著270 跋299   主編序   歷經兩年左右的時間,這本書終於付梓出版。回想出版這本書的起心動念,是我們在開設的「性別、社會與空間」課堂中,遇到中英文水準頗高的同學,能將課堂的英文閱讀經典詮釋得詞通意達,於是開始思考出版一本女性主義經典譯著的可能性。經過討論與詢問,他們也願意加入翻譯團隊,這激勵了我們的信心,加上過去曾

出版過《地理思想讀本》,因此,依此翻譯模式作為基礎,以同學的知識與譯著能量為主,歷經多次檢視、修正,如今終於完成。   多年來,我們投入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研究與教學,但始終看見性別研究在地理學當中的侷限與停滯不前。這樣的處境,從環顧女性主義地理學相關譯著的寥寥可數即可窺知。於是,我們深深體會出版女性主義地理學經典譯作對此研究取徑發展的重要意義。本書涵蓋了性別地理學的概念、方法與理論,以及經驗研究。經驗研究部分包含性別當中需要關注的族群與階級以及流動的問題,適時地討論了當代全球化下亞洲中產階級女性所扮演越來越重要的遷移者角色,除了彌補現有相關譯著中多以西方理論文獻為主的匱缺之外,也彌補台灣地理學

界性別研究作品數量成長緩慢的現況。   透過這本譯作,我們期待能鼓舞那些開始接觸女性主義地理學的地理新血,讓他們藉由熟悉的文字語言入門,也可以激發他們朝向這個領域深入探討的動機。以中文來呈現女性主義地理學可以幫助以使用華文為主的閱讀者,啟發他(她)們對於女性主義地理學的興趣。因此,將原文作者想強調的女性主義地理學概念,透過流暢易讀的翻譯文字表達出來,是翻譯與校閱本書文章的過程極為重要的事情。本書的譯者,除了中英文要有一定水準,也須修過性別課程,相信或接受女性主義,有女性主義觀點。而兩位編者除負責部分翻譯工作,亦透過多次校對以確保譯文的正確性。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有些共同特性。一是被高度引

用,且有助於釐清女性主義地理學目前論辯的議題者;二是集中於階級、族群與流動的經驗議題,特別是華人女性的研究,空間尺度從都市到鄉村以及跨國空間皆包含在內;三是,與研究方法相關的主題,跳脫生硬的研究方法與技巧,而從作者親身的研究經驗,逐步引導入門者如何克服心理與實際障礙,進入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研究範疇。因此,讀者群相當廣泛,適合各種人閱讀,包括女性管理階層、從事性別與空間研究及規劃者,還有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欲了解性別研究的各種人。   本書原文的作者多數是女性主義地理學界巨擘型的學者,他們已對這個研究領域投入一生的時間與精神,並在全球性別研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或在大學中教授女性主義地理學課

程,或指導性別地理研究論文的學者,並對高等教育性別地理學的影響深刻。透過此譯本的引介,也讓華文讀者能分享這些經典的作品。期待讀者看過之後能因感動而投入這個領域,使女性主義地理學能源遠流長,這將不是最後一本女性主義地理學翻譯本。同時,我們也希望地理學系隨著一些教授的退休和新血的替補,未來可以形成一個更多元、開放和支持女性主義的學科。目前台灣的「中國地理學會」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女性擔任委員會的成員,這即透露出正向的意義。   姜蘭虹、宋郁玲 謹致 2016年10月 節錄自〈台灣女性移民適應澳紐生活的過程:以澳紐的單棲媽媽為例〉有關澳紐的台灣移民的研究結果 近十年來,台灣外移人數甚眾,每

年有20,000至25,000名台灣人移居至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在1990年1月、1995年6月和2000年,移民往澳洲的台灣商業移民更達到了頂峰(Chiang,2001:700)。 作者利用澳洲1981至1996年人口普查數據,分析在雪梨、墨爾本以及布里斯本這些最多台灣移民居住的地區之中,有關他們的職業結構。我們發現,台灣移民的失業率在所有的移民族群體中是最高的。台灣男性在經濟上,如收入水平、職業地位和勞動力參與,都較女性成功。台灣出生的男性移民多數從事批發、零售、飯店及餐飲業,其次是商業、房地產和商業服務;而大多數女性則從事教育及社區服務。同時,前者多從事經理、行政和專業職位;後者

則出任文職、銷售和服務性工作。在澳洲的台灣移民多數因為持有當地無效的海外學歷和資格證明,加上英文欠佳,又缺乏當地知識(local knowledge),還有因為其他制度性的歧視原因,導致出現向下社會流動的情況。儘管他們擁有中產階級的背景、高學歷及優秀的企業管理技能,但是因為英文程度欠佳,並且不願意接受比以前低下的工作,以致較難成立公司或者獲得工作(徐榮崇、姜蘭虹,2001;Chiang & Kuo,2000)。爾後研究又發現,他們在澳洲的經濟參與模式主要為自雇和受雇於台灣公司(姜蘭虹、宋郁玲,2001)。 就業不足和向下流動在近年移民群體中非常普遍,他們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的收入來源,如儲蓄和在台

灣工作。他們的流動模式創造了「太空人」現象,跨國家庭和回流移民、第二代移民的跨文化教育經驗,以及新的身分認同,這些問題無論在輸出地還是接收地,都需要深入地再進行研究。 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台灣移民都有個人物業,而且大部分住在澳洲較富裕的市郊,如布里斯本的Mt. Omanney、Westlake、Cleveland和Eight Mile Plains;墨爾本的North Balwyn、Kew和Glen Waverly;雪梨的Chatswood、St. Ives和Killara(徐榮崇、姜蘭虹,2001)。

但是因為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已經住在台灣6年了,因為在家裡我都是跟我老公說中文,或是討論有關台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蠻了解台灣的外國人。但是我一直都沒有機會去跟其他國家的人交流,了解他們是不是也都知道台灣。所以這一次剛好有機會利用一個線上英文教學平台,去找到一些當地的英文老師,問問他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台灣?

NativeCamp: https://nativecamp.net/zh-tw?cc=tw_ytc

期間限定優惠方案👇
為了慶祝NativeCamp上線一周年
只要在10/1〜10/20註冊為新會員
就可以得到台幣800元等值金幣
可用於指定預約NativeCamp你喜歡的講師
(Sponsored)

IG: kaiximay
FB: https://www.facebook.com/kaiximay/
工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Music:
Far Away by Declan DP https://soundcloud.com/declandp
Licensing Agreement 2.0 (READ)
http://www.declandp.info/music-licensing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TSpmnHMVS4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但是因為英文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

華人女性經理人步入中年的職業與生活經歷的自我調適

為了解決但是因為英文的問題,作者胡靈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居住在華人地區的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為研究對象,選取了15位年齡在40-55周歲的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進行深度訪談。在對訪談資料進行篩選後,結合文獻資料,從建構主義的視角出發,通過對華人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在個體、組織和社會三個層面的生活經歷、互動過程和自我調適的分析,闡明了華人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群體“中年危機”的建構性本質及其所面對的“中年過渡”的實際現狀,進一步強調了中年階段對於華人女性職業經理人群體的正面意義,以及“中年過渡”的積極作用。並呼籲社會對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群體提供更多的關注與支持,看到她們的真實需要和訴求所在。研究發現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在中年階段面臨的問題主要包含了身心健

康失衡,家庭負擔增重,職場競爭加劇三個方面。而社會對於中年女性的既有想像與現實是存在偏差的,這種偏差影響到了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對自我的認知,也是女性“中年危機”話語被建構的根源。女性職業經理人“中年危機”的建構同時有生命週期、消費主義和互聯網,也即個體、市場、社會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其背後還潛藏著父權社會和個體化社會的權力運作邏輯。但是用“中年危機”來概括中年女性職業經理人的生活現狀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這不僅高估和強化了女性職業經理人在中年階段的問題性,也否定了其主觀能動性的存在,因此“中年過渡”更適合用以概括城市女性職業經理人在中年階段的真實狀態和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