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古碧玲寫的 不知道的都叫樹 和東方編輯小組的 漫畫科學生活百科 套書(12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多肉植物種植概述-6 - 詰雅花卉也說明:仙人掌 ). (1)澆水是有分時間及品種的,一般來說澆水時間會選擇在早上或傍晚,正中午因陽光強烈,此 ... 開花肥 花寶3號10-30-20 必達開花肥10-30-20.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台灣東方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許淑娟所指導 蔡軒齊的 恆春半島紅龍果作空間擴散與經營 (2019),提出仙人掌開花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作、紅龍果、農糧鍊、空間擴散、恆春半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所 張哲嘉所指導 吳保諒的 ‘大紅’紅龍果高溫下結實障礙之克服及‘佛利蒙’柑果實轉色促進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高溫小果化、遮陰、異質花粉、‘佛利蒙’柑、益收轉色的重點而找出了 仙人掌開花肥的解答。

最後網站搜索结果_什么样的仙人掌开花?需要施什么肥? - 百度知道則補充:仙人球需要施什么肥? 仙人球的肥料多以富含钾、磷少氮肥为宜,将其液汁稀释使用。 · 仙人掌怎样施肥,施什么肥. 仙人掌可以施饼肥、各种动物的粪便、骨粉、鱼粕、草木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仙人掌開花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知道的都叫樹

為了解決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作者古碧玲 這樣論述: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的植感生活。   ★一位植物愛好者,寫給植物的真摯情書,50篇植物手記,串起生活的時時刻刻。   ★特別收錄明治大學教授新井一二三專文〈愛植物及人類〉;出版人郝明義專文〈從不知道名字的都叫草說起〉     所有的枝枒和花葉,   都是前往秘境的門戶。   生活,因而綻放不同的世界。     馬路的行道樹、路面縫隙萌出的小花、公園的茵茵草地、路邊小販兜售的節日花朵……生活中的植物無所不在,連結我們與自然,也療癒我們因工業化飛速的節奏而疲憊不堪的心靈;難民營的居民透過培育植物重新找到希望與撫慰,日本三一一地震災後也透過種植花卉重建與安慰災民的心靈。     若你

擁有一座花園   還會那麼仔細觀察每一朵花的姿顏嗎?     提到植物,古碧玲總有說不完的故事,生活也與植人植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童年到少女到有了自己家庭,從自家餐桌到庭院花園到街上到旅途,她聊日常花事、栽植記憶,寫野外尋訪的偶遇,也談每日與植物的例行邂逅,她蒔花植草、插花、拍花,也畫花,《不知道的都叫樹》亦收錄古碧玲多年累積的攝影與畫作,是對於日常生活的再凝視,是對青春生命的回望,也是對自然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探問。     我願那對自然的敬愛與虔誠,能串起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威廉.華茲華斯     ◎ 植物是,童年的陪伴   家裡從不乏植物,梔子花、矮牽牛、茶花;那一方小院落,是引

她進入植物世界的渡船頭,父母親是指點迷津的舵手。   這些植物朋友,知道名字的也好,不知道的就都叫樹,在她心中種下終生的嚮往,擁有一座小花園,種滿不求方圓規整的完美植物。     ◎ 植物是,青春成長變色的伊始   青春從不正常,雖一身反骨,卻未必刻意叛逆,長期不願屈從於威權的心思,如同憎惡植物被過度修剪,潛意識裡,痛恨所有人所有生物都被校準成一個模樣。   當沒人信任她會成就任何事的時候,獲贈第一棵植物,是信任的象徵,也是被託付的責任。於是,青春的躁動漸變為金黃的完熟。     ◎ 植物是,自己家裡隨順的室友   有植物所在的地方就是人家。圓椒葉草、美鐵芋、忍冬……陽台上盡是自己飄來或動物帶

來的野草花,或不時撿拾被人棄置的植物,與他們之間的緣起緣滅像是一種因緣際會,終究有其興衰起落。     ◎ 植物是,在路上偶遇的旅人   跳脫日常,離開熟悉的地方,再也沒有比旅途上的植物更美的景色:氣味濃烈的白瓣紅芯小花雞屎藤、一整樹金黃或艷紅的火刺木。倫敦邱園目不暇給的辛夷饗宴;徒步瑞典小島與森林,以為整個世界都被歐石楠、杜松子、藍莓、蔓越莓充滿。     ◎ 植物是,餐桌上的滿足美味   植物可觀亦可食,破布子、洛神花、柿子;當他們嘗起來和看起來聞起來的滋味一樣好時,頓時滿足了味蕾與身心。 如果有座花園,亦是食物儲藏室,可以在園藝日記記下豐收的每一刻,邀請大夥兒來嘗鮮,該有多好?     

◎ 植物是,夢想與盼望的種子   植物未必需要人類,但人類絕對離不開植物。我們不自覺受植物之美吸引,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亦無一不扣緊植物。   植物也是相信太陽明天會上升、雨水有天會落下來,生活不會永遠那麼糟的希望釀造器。   名人推薦     Alvin Tam/Alvin @ 春及殿 Primavera   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周姚萍 兒童文學作家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劉克襄 作家      鄭杏倩 「植物藝術工作室」粉專版主   謝佩霓 策展人、藝評人   植迷推薦(以姓氏筆畫排列)   專文推薦     郝明義(出版人)、新井一二三(作家、明治大

學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盛讚     「古總編是愛花之人,我們每次在節目中聊到植物總是意猶未盡。這一次,藉由古總編優美的文字,帶領我們從各方面領略植物之美。」──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以雜學家之姿寫植物,文學、美學、歷史、哲思隨植物齊齊綻放,生命躍動、活色生香。」──周姚萍(兒童文學作家)     「不論是聚光燈下的主角,還是牽起事件的串場角色,植物在場景轉換間,給作者敏銳的五感串起了生活記憶。能「描繪」出神韻而非「刻畫」細節,一直是我認為繪圖的極致目標,而作者獨有的體驗,在植物繪圖中活靈活現且獨特的構圖方式,剛好印證了這個想法。」──鄭杏倩(「植物藝

術工作室」粉專版主)

恆春半島紅龍果作空間擴散與經營

為了解決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作者蔡軒齊 這樣論述:

恆春半島依山傍海,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構築出其特別的農業型態與人文活動,如恆春三寶—洋蔥、瓊麻以及港口茶,也因為此區的農民自古以來皆受制於氣候影響,使得作物選擇並不多,自日治時期以來一直是以稻米、甘藷、落花生等糧食作物為主,但近20年來有一項新興的作物開始出現在恆春半島,那就是紅龍果。恆春半島從民國89年開始種植紅龍果,至民國106年達到152.9公頃,栽種面積與產量均佔屏東縣三分之一以上,成為重要的紅龍果產區之一。對於紅龍果為何成為恆春半島的重要農作,是本研究探索重點,是什麼樣的因緣使農民有轉作紅龍果的行為?什麼原因使得紅龍果作在此區迅速擴散開來?農民透過何種通路將果品銷售出去?因此,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四:釐清恆春半島農民引種紅龍果的原因、探究恆春半島紅龍果作的空間分布與擴散過程,探討恆春半島紅龍果作的栽培與經營,並分析恆春半島紅龍果作的運銷通路。有關臺灣對於紅龍果作的農業地理相關研究甚少,本文為釐清恆春半島紅龍果作及其他作物的種植歷程,以田野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恆春半島四個鄉鎮內的28位紅龍果農、果販等,並實地勘察紅龍果園,了解所在位置、地形、周遭環境等,以分析果農選擇作物的考量,以及恆春半島紅龍果產業經營的機制。本研究發現,1.恆春半島的紅龍果園起源於保力村,該地附近也是果園最集中的區域,紅龍果栽種從此地開始擴散,其餘地區分布情形則較為分散。2.由於紅龍果利潤高並能夠

忍受嚴苛的環境,因此被廣泛的種植,有別於其他作物僅為一穫作物,紅龍果的產期長、收穫次數多因此能分散風險,許多原先種植洋蔥、牧草、稻米等作物的農民也將部分土地拿來栽種紅龍果。恆春半島的瓊麻、蜀黍高粱、西瓜等經濟作物,也曾有於短時間內快速擴展,後來又逐漸消失的現象,何以如此?主要是因為這些作物均具有耐旱、耐風的特性,反映出此區作物在秋冬盛行落山風,及土地種植條件不佳,導致農民作物選擇少,一旦出現經濟價值高於原種植的作物時,農民便會紛紛投入新作物,若再加上政策改變或地方農會的推動,農民會選擇轉作,本地農民栽種紅龍果也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現象。3.關於農民銷售方式,有近五成農民以直銷為主,其餘則為以行口運

銷或是共同運銷至各地果菜市場。此外也可以發現到,栽種面積越大的農民通常都有較為多元且穩定的銷售通路。4.在順應本地特殊環境條件,以及市場、勞力變化情況下,紅龍果作的高利潤與便於進行產期調節,使其成為恆春半島洋蔥農園外的新景觀。

漫畫科學生活百科 套書(12冊)

為了解決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作者東方編輯小組 這樣論述:

  氣象大觀測   引領孩子輕鬆學習氣象知識   當個現代氣象小達人!   你知道氣象變化其實是太陽、風和水氣玩的把戲嗎?   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龍捲風是灰黑色?   你聽過山會走路嗎?人類可以造雨嗎?   氣候變遷和地球暖化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出門前先看看天氣、旅遊前查查景點的天候……氣象不但會左右我們的生活,甚至可能影響我們的心情!   從我們的生活經驗出發,說明太陽、風和水氣如何影響臺灣的天氣,解釋颱風、梅雨、雷電和龍捲風發生的原因。然後擴大認識世界季候區,了解人類活動對氣象造成的改變,進而建立孩子關心地球的環保意識。   星空大搜密   引領孩子漫遊神祕的星空

,   當個現代天文小達人!   流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星星嗎?   彗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為什麼哈雷彗星76年才出現一次?   太空中會不會有另一個「地球」存在呢?   太陽系的故事、太陽的容貌、月亮的盈虧、地球的旋轉、八大行星、四季的星座……種種的宇宙現象,長久以來就吸引人類想要飛上青天一探究竟。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漫畫和圖解,有系統的介紹各種基本天文科學常識,引領孩子遨遊天際,輕鬆認識星空的祕密。   人體大工廠   引領孩子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做個健康小博士!   食物從嘴巴進去,經消化器官到肛門排出,需要多久呢?   什麼時候會尿急?膀胱的容量有多大?   為什麼手掌、

腳底的皮膚,怎麼晒都晒不黑?   疲勞時為什麼會打呵欠?耳朵進水了該怎麼辦?   為什麼我們有的部位像爸爸,有的部位像媽媽呢?   如果能夠把人體剖開來看,你會發現它是世界上分工最精細、構造最精密的工廠。如何才能認識人體這個複雜的小宇宙呢?藉由本書有趣的漫畫,以及精密寫實的解說圖,幫助孩子對人體的運作、遺傳和人種等,有完整、清晰的概念,並進一步了解培養健康身心的重要。   昆蟲大奧祕   引領孩子探索小小昆蟲的大世界,   做個昆蟲小達人!   你知道蛾是個大近視嗎?   糞金龜為什麼要搓糞球?   蟬是怎麼唱歌的?   螢火蟲的光是冷還是熱?   蚜蟲和角蟬為什麼是螞蟻的好朋友?   遇

到敵人時,昆蟲有什麼防身術呢?   昆蟲早在四億多年前就從水中移居到陸地,但兩億多年前出現的恐龍在六、七千萬年前絕跡,為什麼昆蟲沒滅亡,反倒成為擁有上百萬種類的大族群?本書將為你揭開許多謎題,並帶你一探各種昆蟲多彩多姿的生活,你會驚訝的發現,小小昆蟲的世界如此奇妙。   魚類大搜奇   引領孩子探索魚類的特徵與生活,   做個小小魚類學家!   魚兒在水中一直睜著眼睛,不需要睡覺嗎?   魚兒的牙齒和我們一樣也會換牙嗎?   河魨為什麼要脹起肚皮「吹氣球」呢?   鮣魚為什麼喜歡吸附在大魚身上「搭便車」?   世界上最迷你的魚是誰?泳速冠軍又是誰?   魚類和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特別是四面

環海的臺灣,無論是養魚、釣魚、捕魚和吃魚的人都很多。希望藉由本書有趣的漫畫與圖解,深入淺出的介紹魚體構造、魚的生活習性、魚的繁殖,以及臺灣的魚類等,帶領孩子認識和接觸魚類,進而培養出愛魚和護魚的觀念。   動物大集合   引領孩子探索動物的特徵與生活,   做個小小動物學家!   海豚為什麼要在海面上跳躍?   水中建築師河狸是怎麼建造牠的家?   犀牛是個大近視眼,誰會幫牠留意敵人?   河馬為什麼老是泡在水裡?   牠身上的「防晒油」怎麼產生的呢?   我們人類是哺乳動物,與動物息息相關,本書除了介紹家中和牧場中的動物,也介紹袋鼠、臺灣獼猴、黑猩猩、犀牛、老虎等25類哺乳動物,而且每一

種動物都有個逗趣的名字,例如:稱蝙蝠為「黑夜的遊俠」;稱大象為「叢林裡的坦克」;稱鯨為「地球的霸王」……本書結合科學家的專業知識,搭配生動有趣的漫畫,讓孩子輕鬆愉快的認識動物們多采多姿的生活。   植物大觀園   引領孩子探索植物的特徵與生長過程,   做個小小植物學家!   你知道哪些植物比恐龍還古老?   植物為什麼要開花結果呢?   仙人掌為什麼能在酷熱的沙漠中生存?   楓葉為什麼到了秋天就會轉紅?   栽種和照顧植物有哪些絕招呢?   一起走進花草世界,探索各種植物生長的祕密,   當個小小植物學家!   本書從植物的起源開始,再介紹植物各種器官的分化、各類主要的植物群,以及特殊

植物與有毒、有用的植物,最後導引孩子如何接近植物、栽種植物及玩各種花草遊戲等,是一本相當充實的自然科學圖書。   鳥類大追蹤   引領孩子探索鳥類的特徵與生活,   做個小小鳥類專家!   鳥兒怎麼飛?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牛背鷺為什麼喜歡跟在牛的身邊?   鳥兒有什麼防衛武器?有哪些求偶妙招?   哪些鳥兒是學說話的高手?   哪些鳥兒只在臺灣才找得到呢?   鳥兒是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本書是認識鳥兒的最好幫手!透過這本書,小朋友可以輕鬆的認識各種鳥兒的特徵、生活,與我們的關係,還可以學習如何賞鳥,成為小小賞鳥達人喔!   動力大應用   引領孩子發現動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做

個小小動力專家!   你知道核能怎麼發電嗎?   電流一秒鐘能跑幾萬公里?   怎樣吊東西最省力?   熱氣球為什麼能飛行?   微波爐為什麼能很快把菜熱好?   動力包含的範圍甚廣,從自然的動力,如水力、風力到人為的動力,可應用在引擎、汽車、火車、飛機、太空梭、馬達、發電機、發電廠、電力輸送等。本書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引導孩子對動力科學的興趣,並以插圖說明的方式將艱深難懂的知識,轉變為簡明易懂的文字,極適合國小、國中學生閱讀。   原子大作用   引領孩子了解原子與生活事物的關係和應用,   做個小小原子專家!   為什麼核能、原子彈的威力那麼大?   汽水、乾冰是怎麼形成的?   水泥、

塑膠、紙、玻璃等有哪些用途?   鹽、糖、醬油、酒等調味料是怎麼製成的?   肥皂為什麼能去除污垢呢?   原子是一種微小的粒子,是構成所有物質的基本單位,像是我們看不到的空氣、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使用的器具和燃料都是。當不同的原子結合、相互作用,就會產生許多有趣的化學變化喔!   地球大寶藏   引領孩子透視地球,探索地球無窮的寶藏,   做個未來地球人!   地球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地底為什麼會冒出溫泉?   臺灣為什麼地震特別多?   野柳女王頭是怎樣形成的?   是誰把龐貝城變不見了?   地球科學的範圍非常廣泛,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作深入淺出的介紹,加

上有趣的漫畫,引發孩子對地球科學的好奇,進而產生探索、求知的興趣。也可作為國中同學的課外補充讀物,一起透視地球每一個角落,發現它的奧祕。   光音熱大魔術   引領孩子認識生活中光音熱的運用,   做個小小物理家!   照相機是如何留下影像?   為什麼筷子插入水中,看起來好像折斷了?   在浴室裡唱歌為什麼比較好聽?   熱水瓶是如何保溫的?   熱氣球和天燈為什麼可以升上天呢?   光、音、熱的應用為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大改變,從光和顏色的變化到發明照相機;從發現振動產生聲音到電話的發明、超音波的發明;從熱的傳導和熱脹冷縮到熱氣球、天燈的運用……藉由本書趣味的漫畫和詳盡的圖解,讓你輕鬆認

識奇妙的物理世界。   •附贈精美書盒   •附贈延伸活動學習手冊:特別邀請國小自然科老師,配合108課綱自然科學領域,應用每冊主題內容,共設計24個課程活動,深化孩子科學素養。 得獎紀錄   ★圖書金鼎獎   ★好書大家讀年度推薦套書   ★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最佳童書   *適讀年齡:9歲以上   *有注音   系列緣起與特色 一粒科學的小種籽 東方出版社前副總編輯  賴惠鳳   是誰說過,科學是立國的基礎?旨哉斯言。   科學講究的是「格物致知」的精神,是思考、觀察、推理與分析。一個國家的強弱,端看其國民是否普遍具有這些素質與能力。   可嘆的是,我們的學童們(國家未來

希望之所繫)莫不視「科學」為畏途,舉凡自然科學或物理、化學,在他們眼中,都是高深艱澀的。究其原因,實在是因為我們的教科書編得太枯燥無趣,我們的教學法也太呆板傳統。你、我,大多數的成年人,不也都拜這些教科書之「賜」,從此和科學「絕緣」的?   強國必先強種,強種的途徑之一是振興科學教育,作為臺灣兒童讀物最「年長」的出版社,我們念茲在茲的正是:如何讓孩子喜歡「科學」?如何讓科學讀物更「有趣」?   這套「漫畫科學生活百科」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設計的。   ■全套書共分十二冊(即十二「學科」),包括動物、植物、人體、氣象、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各領域。每冊又以二十五~三十個單元勾勒出該學科的

大致輪廓。每一單元只說明一個概念,各單元之間卻又彼此關聯,串連成一個完整的脈絡。   ■特別要強調的是,這套書完全是用圖像來表現的。因為我們相信:知識性、科學性的讀物,用圖畫更能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也更能達到理解的目的。所以,每一單元都設計有「漫畫」和「跨頁解說圖」兩部分。「漫畫」部分是將該單元概念轉換成二~四頁的趣味情節,讓孩子在看漫畫中不知不覺得到知識;若能因而激發他深入探究的興趣,則可繼續翻開「跨頁解說圖」,藉由精密寫實的彩圖或實驗,循序漸進的引導文字,解答心中的疑惑,獲得更完整、更清晰的科學知識。   【五大特色】   專為臺灣孩子設計的12冊自然科學圖書   各界知名自然科學專家

最新審定   趣味漫畫+百科圖解+生態解說+科學小實驗+延伸小常識,輕鬆理解科學概念   單元規劃循序漸進,一個單元一個概念,串連成完整的科學脈絡   深獲專家、親師好評與推薦  

‘大紅’紅龍果高溫下結實障礙之克服及‘佛利蒙’柑果實轉色促進之研究

為了解決仙人掌開花肥的問題,作者吳保諒 這樣論述:

‘大紅’紅龍果(Hylocerus. polyrhizus ‘Da Hong’)為台灣主要之栽培及外銷品種,具自交親和性,然夏季高溫(35-40℃以上)下常有結果不良及小形果之產業問題,初步已知是雄蕊花粉異常所致。本研究以南投縣草屯鎮之7年生16目網室栽培之植株為材料,於民國107年及108年5-9月間分別進行,107年以簡易遮陰降溫資材配置、非高溫逆境下大紅有效花粉之蒐集與儲存及人工授粉非高溫逆境及擬高溫逆境之花粉,108年以異質花粉(‘富貴紅’)進行蒐集與儲存、以不同溫度培養之異質花粉人工授粉及前年度遮陰等處理,探討未遮陰+自花授粉處理(對照組)、遮陰+自花授粉處理、未遮陰+非高溫逆境之

花粉處理、未遮陰+高溫逆境之花粉處理及泰維克套袋處理對果實產量、品質之影響。107年試驗結果顯示,‘大紅’紅龍果新鮮花粉活力(花朵開放當天)經於25℃、修正BK培養基培養20小時後之萌芽率最高(15% sucrose萌發率61.7±9.8%,20% sucrose萌發率44.8±11.8%);‘大紅’紅龍果新鮮花粉無抽氣處理者以4℃保存之花粉壽命較佳,至第9天完全失去花粉活力;新鮮花粉經抽氣處理者以抽氣1小時後貯藏於4℃下較佳的保存條件,花粉活力由1天後的30.2±10.8%至12天後失活。因試驗期間遇雨季,田間並未有典型高溫產生,因此改以35℃培養花粉供田間授粉處理。在對照組、遮陰、非高溫逆

境授粉、35℃及泰維克袋處理下結果率並無差異,但以35℃培養後進行人工授粉之果實顯著低於其他處理(僅142g重)。也因此得知‘大紅’紅龍果在35℃的環境下其花粉會遭受不可逆之傷害,而導致果實小果化。遮陰處理下其果實大小於對照組並無差異。108年之試驗結果顯示,‘富貴紅’紅龍果0天新鮮花粉活力(花朵開放當天)經於30℃、20%修正BK培養基培養12小時後之萌芽率最高(15% sucrose萌發率52.7±5.6%,20% sucrose萌發率55.9±4.1%、25% sucrose萌發率42.2±8.6%),且發現‘富貴紅’紅龍果花粉在高溫下培養仍較前一年度‘大紅’紅龍果花粉有更佳的萌芽率。由

此可知,‘富貴紅’紅龍果是一耐高溫之品種;‘富貴紅’紅龍果新鮮花粉經抽氣處理者在抽氣1小時、2小時及3小時後貯藏於4℃下較佳的保存條件,花粉活力在貯藏2天後仍有72.4±2.5%、75.8±4.2%及81.2±4.2%,至7天後失活。人工授粉試驗係將‘富貴紅’紅龍果之新鮮花粉分別至於25、30、35、40℃進行花粉培養後方進行授粉。結果顯示,在田間溫度高於35℃時‘大紅’紅龍果果實有較小的現象,而利用遮陰及‘富貴紅’紅龍果花粉進行授粉之果實可減緩此現象,其中以‘富貴紅’紅龍果花粉授粉效果最佳。因此綜合兩年之試驗可知,在高溫環境下利用遮陰網進行遮陰或以耐高溫之品種花粉進行授粉,可以減緩高溫‘大紅

’紅龍果小果化之現象。‘佛利蒙’柑(Citrus clementina x Citrus reticulata)是以小果種寬皮柑(‘Clementine’)與椪柑雜交選育成的早熟柑橘,具有耐病害的特性,雖樹形小但卻容易結果且豐產,結果穩定。果實成熟時為亮麗的橙紅色,果形呈扁圓形,果皮薄且易剝,果實汁多、糖度高、酸度中等,並保有‘Clementine’之風味。然在採收初期多為半轉色果,賣相不佳,但此時應供不應求故價格較高,隨著產量的增加北部地區進行採收時往往是供過於求的時期而導致價格低迷,因此希望藉由催色處理使北部‘佛利蒙’柑能提早轉色,並供應初期的消費需求。以苗栗卓蘭吳氏7年生之佛利蒙柑果園為

材料,於107及108年分別進行催色處理,107年以不同轉色程度分為轉色前及1/3轉色後搭配不同濃度之益收生長素(50、100、200 ppm),以轉色前為噴施益收生長素為對照組,調查果實催色、果實品質、開花時間及價格之影響;108年於轉色前噴施200、400、600 ppm進行催色並以轉色前為噴施益收生長素為對照組,調查果實催色、果實品質、落葉率及隔年開花時間。107年結果顯示,轉色前施用200ppm果實之a*值於第3週開始與對照組有差異,並於後續快速上升,且較其他處理早達商業價值(轉色前噴施200ppm於10/20 採收,其他處理於11/4),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TSS)卻顯著低於對照組處

理(轉色前噴施200ppm:10.0±0.3; 對照組:11.8±0.3),但在價格方面,轉色前施用200ppm 益收生長素採收時批發價格(44.2元/公斤)高於其他處理所採收的價格(36.3元/公斤),而所有處理皆於108年2月4日開花。108年結果顯示,以更高濃度(600及400 ppm)的益收生長素雖然可以提早採收(600 ppm: 10/15; 400ppm: 10/22; 200 ppm: 10/28; CK: 11/14),但卻對植株造成影響,在處理過程中以600、400ppm的植株有顯著的落葉,落葉率達70~77%,在果實品質上施用益收生長素的處理果實縱徑都顯著較小(52~55

mm),且以高濃度(600及400 ppm)的益收生長素處理其果實可溶性固形物(TSS)分別為11.1 ± 0.1及11.0 ± 0.3顯著較低,並於隔年較晚開花(CK及200ppm於2/29盛花;400ppm及600ppm於3/14)。綜合上述得知,於轉色前以200ppm益收催色在‘佛利蒙’柑是具可行性的,可使北部‘佛利蒙’柑提早成熟轉色,而施以高濃度之益收生長素雖會使果實更早轉色,但會使植株落葉,因此在施用上仍需注意樹勢及施用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