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小蓀寫的 蔡氏抄錢祝恩醫案 和蔡小蓀的 藥性備查目錄:通治驗方 蔡小蓀驗案集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 - 中醫動- 醫院管理局也說明:仁濟 醫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荃灣區), 新界荃灣仁濟街7-11號仁濟醫院C座4樓, 2590 0438. 仁愛堂-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科學技術 和上海科學技術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雷祥麟所指導 蔡令儀的 日治初期鼠疫防治與現代臺灣漢醫的萌生 (2019),提出仁濟 堂 中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漢醫、臺灣傳統醫學、臺灣漢醫師、臺人醫院、鼠疫醫院、鼠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邵磊的 韓國歷史電視劇的虛與實:當代韓民族的歷史圖像 (2016),提出因為有 歷史電視劇、韓民族、民族意識、民族主義、歷史認識的重點而找出了 仁濟 堂 中醫的解答。

最後網站• 仁濟堂中醫診所•則補充:仁濟 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 10. 東華三院- 香港大學... 仁愛堂綜合中醫診所暨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仁濟 堂 中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蔡氏抄錢祝恩醫案

為了解決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作者蔡小蓀 這樣論述:

蔡氏婦科源遠流長,是滬上知名的婦科流派,目前已傳承至九代,在診療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產後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習慣性流產、不孕症等方面頗具臨床特色。在歷史長河中,蔡氏婦科歷代傳人均有不少醫學著作留存於世,以婦科為多,這些著作或為經典解說,或為臨床驗案,或為用藥心得,全面反映了蔡氏婦科多年來的學術沉澱與臨床精華。 《蔡氏抄錢祝恩醫案》:錢祝恩著,蔡氏抄。是書分上、下兩冊,由蔡氏抄於1913年,從錢祝恩以及蔡氏傳人的生卒年推測,可能由蔡香蓀所抄。錢祝恩,常州錢氏中醫兒科第九代傳人,錢氏中醫兒科自明末錢祥甫始,傳承延續十二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書原由薛逸山自錢祝恩弟子許惟尊處抄錄於1911年

,後由蔡氏轉抄而成,書中醫案偏重婦科、兒科,前後有初複診相對應,由此可見該醫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蔡小蓀 上海市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婦科委員會主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顧問,上海中醫藥大學暨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名譽委員,上海市高級衛生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專業評議組成員。曾任上海廣慈醫院、仁濟醫院、國際婦嬰保健院中醫顧問,上海首屆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婦兒科專題會議中方主席,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等職,是上海蔡氏女科第七代傳人。 上海江灣蔡氏婦科肇始於清代乾

隆年間,迄今已傳九代,歷有200餘年。   始祖蔡杏農,乾隆年間開始行醫,精研岐黃,勤習理法方藥,內婦各症,每獲良效。   二世蔡半耕,杏農子,對於歷代名家的醫著及民間驗方,廣為吸取。無論時病傷寒、經帶痘瘍、內外婦兒均有建樹,尤擅婦科。   三世蔡炳(枕泉),於婦科方面的四診辨治、經驗藥方較具特色,著有《種橘山房醫論》。   四世蔡兆芝(1826—1898),號硯香,清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科貢生,封中憲大夫,花翎同知銜。他繼承父業,精于婦科,文才醫理,造詣精深。他曾經治癒寶山縣令之疾,當時署令陳玉斌贈予“功同良相”匾額。著有《江灣蔡氏婦科述要》《女科秘箋》《驗方秘錄》《臨證秘傳——硯香識

要》《素靈纂要》。   五世蔡小香(1863—1912),名鐘駿,字軼侯,清光緒甲申黃科廩生,幼承庭訓,克循醫理,深研岐黃之術,造詣精湛,又得祖傳流派要旨。後來蔡氏遷於上海老閘橋堍,江灣女科之名益盛。其設診所於上海老閘萬福樓後和街,門庭若市,婦孺皆知,名聞大江南北,於貧病者則送診給藥,頌者不絕。蔡小香熱心教育和醫學事業的發展。在江灣當地斥資興辦“蔡氏學堂”“兢業師範學堂”,慷慨捐資南洋、新公學等學堂的辦學,不僅捐資幫助精武體操學校的創辦,並擔任副會長,還創辦了上海第一個醫學講習所—上海中醫專科訓練班以及蔡氏醫學堂等培養中醫人才。他邀集醫界名流組織醫務總會(後更名為中國醫學會),擔任會長,支援創

辦了近代中國第一份醫學期刊《醫學報》以及《上海醫學雜誌》,斥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中醫醫院並擔任院長……短短50年生涯,其大量的創舉被載入史冊。蔡小香集各家之長,補土取法李東垣,滋陰崇尚朱丹溪,善權衡病情輕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標本兼治。用藥各有宜忌,不輕用峻厲之品,每方用藥不過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稱。他于婦女經、帶、胎、產病以調理為主,養血為先,切合婦女病理,治效特顯,日診百人以上,為當時上海四大名醫之一。著有《通治驗方》《臨證隨錄》《蔡小香醫案》。   六世蔡香蓀(1888—1943),名章,字耀璋。曾肄業於第一屆同濟德文醫學堂(現同濟大學),秉承祖業,學貫中西,蜚聲滬上,一生行善,口

碑載道。他濟困扶貧,送醫給藥,捐資籌款創辦了江灣暑天醫院和江灣時疫醫院。他在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兩次淞滬抗戰中,籌辦難民所,組織救護隊,並捐資營建了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忠烈墓(遺址在今場中路水電路,忠烈墓的墓碑銅牌今收藏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其率領的紅十字隊救護傷患數為滬上最多。蔡香蓀擔任了許多社會兼職,如江灣崇善堂董事、江灣救火會(現江灣消防中隊,由蔡香蓀創辦,為國內現存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消防隊)會長、江灣保衛團董事長、上海國醫公會委員、中國醫學院副院長等,曾數次歷險營救中共地下黨員,其一生,堪稱“愛國愛民”的中醫婦科名家。  

七世蔡小蓀(1923—2018),字一仁,號蘭苑,小香公之孫。蔡小蓀秉性敦厚,仁心仁術,父傳師授,家學淵源。於婦科經病,主張以調為主,養血為先,理氣為要。閉則不尚攻伐,崩則不專止澀。具體用藥,對崩漏強調“求因為主,止血為輔”。痛經亦然,“求因為主,止痛為輔”。某些醫著,被引譽為至理名言。他更借鑒現代醫學各種檢驗,以助診斷。力主辨證必須辨病,結合四診,益顯療效。處方用藥,以精、簡、廉、驗為特色。主編《經病手冊》《中國中醫秘方大全》《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蔡小蓀卷》等,著有《蔡小蓀驗案集存》。   蔡氏婦科學術造詣、醫德醫風,久為社會及同道推崇,曆七世而不衰。尤以數代積善,實非一般空言浮誇輩所可比擬

。蔡氏婦科審證求因主張動態變化,臟腑辨證首重肝脾腎,調理沖任以理氣為先,這些治學思想代代相傳。至蔡小蓀更是發古通今,衷中參西,創立婦科病審時論治學說與週期論治療法。   蔡氏婦科雖已傳至九代,歷代傳人亦有一些醫著,然大多毀於戰火。故至今除了蔡小蓀本人及其弟子所撰寫的蔡氏婦科醫案或者臨證經驗,原汁原味的蔡氏婦科歷代傳人的醫著尚未面世,究其原因可能是所存醫著基本為手稿,大多是孤本,無抄本或刻本傳世,眾人甚至連蔡小蓀本人均認為已湮沒於戰火,未有專人進行整理挖掘。   本套叢書為蔡小蓀先生家藏,內容囊括蔡氏婦科學術思想(《種橘山房醫論》《江灣蔡氏婦科述要》《臨診秘傳—硯香識要》)、蔡氏醫案及臨診經驗(

《蔡小香醫案》《臨證隨錄》《通治驗方》《蔡小蓀驗案集存》)、蔡氏婦科用藥特色(《蔡氏婦科丸散露酒膏丹輯錄》《藥性備查目錄》)等方面,均為手抄本,將其進行影印、整理、點校,對蔡氏婦科流派醫著的保護與傳承,從本源上更好地理解蔡氏婦科家傳的婦科學術思想的發展、臨證經驗以及用藥用方等均有較大的作用。   具體收錄書目內容如下。   《種橘山房醫論》:由三世傳人蔡枕泉所寫,原以為已毀於戰火,未曾想有手抄本傳世。該書圍繞婦科理論展開論述,分為女科調經、女科經閉、帶下、小產、臨產、產後六部分,每部分先論述相關醫理,後附各個病種的相關方劑,並有劑量。蔡枕泉認為:經行於“血氣用事,沖任流暢”,閉經“不過血滯血枯

而已”,帶下在邪濕熱、在髒肝脾,小產預防在先,臨產隨機應變,產後百脈空虛,養護“九禁”、診治“三沖三急三審”。該書對蔡氏女科起到學術引領的作用。   《臨證秘傳——硯香識要》:為蔡兆芝73歲時所著,當時正值其病後,略述而成,以冀綿延後世。分為望聞問切總論、望診篇、聞診篇、問診篇、脈診篇五篇,其總結了四診的重要性、診斷的思路及方法,頗具臨床價值。   《素靈纂要》:為蔡兆芝所著,該書對《素問》與《靈樞》中的條文進行摘抄,並闡述蔡氏對其的臨床體會與理解,分為髒象、經絡、病機、脈要、診候、運氣、審治諸篇。該書對深入理解《黃帝內經》的臨床應用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江灣蔡氏婦科述要》:為蔡兆芝避難之

時錄以為鑒,目前僅蔡小蓀抄本存世,原著已毀於戰火。分為氣血論、調經、月水不通、淋證、種子、保胎、小產、臨產、產後、乳病、婦人諸病補餘十一篇論述,分別闡述了婦女的經、帶、胎、產的症狀、病因病機與治法方藥。   《蔡小香醫案》:蔡小香著。該書收錄了蔡小香的內科醫案,以溫病為主,從中可管窺蔡氏家族的學術傳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醫案完整體現了蔡小香每方用藥不過十味的特點,“蔡一帖,九加一”在其中也得到了完整的體現。每個病案均有劑量,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價值。   《臨證隨錄》:蔡小香著。收錄了蔡小香的6則醫案,病種包括妊娠病、胃脘痛、淋證、虛損、不寐等諸多病證。   《蔡氏婦科丸散露酒膏丹輯錄》:該書撰

著者不詳。前半部分收錄了212首方劑,包含丸、散、膏、丹等多種劑型,為楷體書寫;後半部分為行書,收錄了當時之驗方時方,後半部分落款“蔡小香敬刊”,從行書筆跡來看,與《蔡小香醫案》筆跡一致,推測後半部分為蔡小香先生所錄。該書據蔡小蓀回憶為蔡氏婦科藥房家傳的藥品製作與使用規範手冊。書中收錄了蔡氏婦科常用的六味地黃丸、女科八珍丸、桂附八味丸等,並闡述每味藥物的適應證,使用範圍與禁忌等事宜。   《藥性備查目錄》:該書收錄了蔡氏婦科常用女科藥物的用藥經驗,分為氣部、血部、陽部、陰部、溫暖部、瀉火清熱部、表部、痰部、風部、濕部、肺部、肝腎部、重鎮安神部、澀斂部、峻下部、行水部、潤腸利溲部、明目部、風濕部

、軟堅部、開竅部、殺蟲部、導滯部、外科部、吐部、雜部共26個部分。分類與現今中藥學有所不同,頗有女科臨床特色。   《通治驗方》:蔡小香著。收錄了蔡小香的37則醫案,病種涉及產後病、月經病、鼓脹、咳嗽、眩暈、頭痛等諸多病種。反映了蔡小香用藥經驗與特色。   《蔡小蓀驗案集存》:該書收錄了蔡小蓀1978年自己撰寫的婦科醫案,包括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過多、崩漏、蟲積經阻、經來頭痛、不孕、閉經、產後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婦科病症,病種齊全,用藥充分體現了蔡氏婦科的家傳特色與經驗。同時配有作者按語,對診療的經過進行點評。   《蔡氏抄錢祝恩醫案》:錢祝恩著,蔡氏抄。該書分上、下兩冊,由蔡氏抄於191

3年,從錢祝恩以及蔡氏傳人的生卒年推測,可能由蔡香蓀所抄。錢祝恩,常州錢氏中醫兒科第九代傳人。錢氏中醫兒科自明末錢祥甫始,傳承延續十二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該書原由薛逸山自錢祝恩弟子許惟尊處抄錄於1911年,後由蔡氏轉抄而成,書中醫案偏重婦科、兒科,前後有初複診相對應,由此可見該醫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   本套叢書有以下特點:一是均為手抄本,目前未見其他抄本傳世,有一定的版本價值。二是叢書內容偏重臨床,基本為蔡氏婦科傳人本人所著,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三是手抄本鐵劃銀鉤、行雲流水般書法富有藝術欣賞價值,將其影印不僅起到文獻保存的目的,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亦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海蔡氏婦科流派是上海重要中醫流派之一,設立了蔡小蓀名中醫經驗傳承工作室,2012年初進入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海派中醫流派傳承工程建設專案”,成立“海派中醫蔡氏婦科流派傳承研究基地”;2012年底獲得“全國中醫學術流派海派蔡氏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2019年4月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專案。這些項目對蔡氏婦科傳承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套叢書將蔡氏婦科歷代家藏醫著進行整理點校,將進一步完善蔡氏婦科理論體系,豐富蔡氏婦科診療方案及用藥特色,對中醫婦科流派的傳承發展、名老中醫經驗的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本套叢書成稿倉促,如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見諒,並給予批評指正。   編 者   2019年1月  

仁濟 堂 中醫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老大幫各位整理的全台灣診所: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張子瑜 基隆市安樂區麥金路222號 健保
駿琳大直中醫診所 黃建榮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98之1號 健保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邱榮鵬 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00號 健保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周文程 臺北市中華路二段33號 健保
翰林中醫診所 陳文戎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一段27號 健保
悅展中醫診所 陳曉鈞 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五段243號 健保
崇生中醫診所 陳潮明 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519號 健保
全生中醫診所 陳朝龍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184號 健保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 黃惠棻 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 健保
昌盛堂中醫診所 劉佳祐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77號2樓 自費
妙健堂中醫診所 李興明 新北市泰山區工專路3號 自費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楊宗憲 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6號 健保
坤儒中醫診所 蔡坤儒 新北市板橋區陽明街77號 健保
順安堂傷科中醫診所 李澤堂 新北市新店區順安街16號 健保
育源堂中醫診所 盧文瑞 桃園市中壢區莒光路10號 自費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李科宏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 健保
羅明江中醫診所 羅明江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155號 健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新竹分院 徐新政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路一段199號 健保
郭豐演中醫診所 郭豐演 苗栗縣苗栗市府前路81號 健保
大同中醫醫院 張瑞麟 台中市豐原區仁愛街11號 健保
東興中醫診所 王來庫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126之3號 健保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陳志昇 台中市霧峰區福新路222號 健保
慶和中醫診所 林繼興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232-2號 自費
慶和中醫診所 林繼興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232-2號 健保
迦南中醫診所 卓青峰 嘉義市西區竹圍路123號 健保
忠義中醫聯合診所 楊禾 台南市永康區蔦松一街29號 健保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曾詩婷 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健保
天乙中醫診所 陳俊龍 高雄市三民區正興路187號 健保
馬光中醫診所屏東分院 高宗桂 屏東縣屏東市公園路19號 健保
羅國鶴中醫診所 羅國鶴 宜蘭縣羅東鎮維揚路188號 健保
仁濟中醫診所 劉德才 宜蘭市文昌路147之1號 健保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何宗融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健保




00:00 開頭 聊腰酸背痛原因
00:39 改善腰酸背痛3建議
04:32 看診中醫
09:15 結尾

日治初期鼠疫防治與現代臺灣漢醫的萌生

為了解決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作者蔡令儀 這樣論述:

消滅腺鼠疫被認為是日本政府在臺灣的首個衛生成就,但臺灣漢醫在日治初期參與治鼠疫的故事常遭忽略。本研究透過報章雜誌、官方文件及醫籍呈現這段日治初期臺灣漢醫史,並與同樣發生鼠疫的香港進行比較,發現臺灣漢醫被捲入鼠疫防疫的衛生行動當中,隨著疫情發展自身社會地位,提升專業知識,因此,臺灣漢醫獲得臺灣民眾的長期認可。 1896年,鼠疫分別在臺南與臺北爆發,檢疫隔離、清潔消毒、交通封鎖與火葬等鼠疫政策造成民眾不安,臺北的地方仕紳群起向政府請願,要求建立使用漢醫藥專屬臺灣人的隔離醫院,與日人看的西醫院分別開來。日本政府為呼籲鼠疫患者不要隱匿並安撫臺灣民眾,遂成立使用漢醫藥的官辦臺灣人黑死病治療所。因

鼠疫治療的成功,各地仕紛紛紳請願成立治鼠疫的臺人醫院,因此後來各地都有受政府許可的私立臺灣人鼠疫隔離醫院。 鼠疫是否是臺灣自古以來的風土病,對殖民者而言是一大問題,儘管臺灣住民認為鼠疫是由境外傳入,但總督府仍因臺醫講究鼠病治法,定調臺灣素有鼠疫。臺灣漢醫的醫療服務,有助於降低隱匿患者,且透過豐富臨床實作產生新的醫學知識成果。曾在臺灣人黑死病治療所擔任醫生的臺灣漢醫黃玉階,著有《疙瘩瘟治法新編》一書,詳細敘述關於鼠疫的專家見解,多位曾任職於臺人醫院的漢醫也在報章雜誌發表相關論文。臺灣漢醫對鼠疫提出「穢氣」看法,可能受西醫瘴氣論影響。臺灣漢醫亦組成漢醫研究會,向日本醫師學習最新醫學知識。因臺

人醫院所帶來的新空間,漢醫在西醫的監督之下逐漸進入政府當局的醫療網絡之中。 同一時期的香港也深受鼠疫所擾,中醫發展卻大不相同。1894年香港鼠疫首次爆發,因鼠疫政策而官民衝突不斷,大量移民離港。在鼠疫爆發後,港英政府開始加強控管東華醫院中醫的診療工作,中醫師的診斷權力受制,未能積極參與防疫行動。整體而言,透過鼠疫防疫的充分參與,臺灣漢醫在危機中萌生。

藥性備查目錄:通治驗方 蔡小蓀驗案集存

為了解決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作者蔡小蓀 這樣論述:

蔡氏婦科源遠流長,是滬上知名的婦科流派,目前已傳承至九代,在診療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產後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習慣性流產、不孕症等方面頗具臨床特色。在歷史長河中,蔡氏婦科歷代傳人均有不少醫學著作留存於世,以婦科為多,這些著作或為經典解說,或為臨床驗案,或為用藥心得,全面反映了蔡氏婦科200多年來的學術沉澱與臨床精華。本書收錄了《藥性備查目錄》《通治驗方》《蔡小蓀驗案集存》三書。 本書可供中醫臨床醫師、中醫院校師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蔡小蓀 上海市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婦科委員會主委,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顧問,上海中醫藥大學暨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名譽委員,上海市高級衛生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專業評議組成員。曾任上海廣慈醫院、仁濟醫院、國際婦嬰保健院中醫顧問,上海首屆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婦兒科專題會議中方主席,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等職,是上海蔡氏女科第七代傳人。 藥性備查目錄 通治驗方 蔡小蓀驗案集存 上海江灣蔡氏婦科肇始於清代乾隆年間,迄今已傳九代,曆有200餘年。   始祖蔡杏農,乾隆年間開始行醫,精研岐黃,勤習理法方藥,內婦各症,每獲良效。   二世蔡半耕,杏農子,對於歷代名家的醫著及民間驗方,廣為吸取。無論時病傷寒、經帶

痘瘍、內外婦兒均有建樹,尤擅婦科。   三世蔡炳(枕泉),於婦科方面的四診辨治、經驗藥方較具特色,著有《種橘山房醫論》。   四世蔡兆芝(1826—1898),號硯香,清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科貢生,封中憲大夫,花翎同知銜。他繼承父業,精于婦科,文才醫理,造詣精深。他曾經治癒寶山縣令之疾,當時署令陳玉斌贈予“功同良相”匾額。著有《江灣蔡氏婦科述要》《女科秘箋》《驗方秘錄》《臨證秘傳——硯香識要》《素靈纂要》。   五世蔡小香(1863—1912),名鐘駿,字軼侯,清光緒甲申黃科廩生,幼承庭訓,克循醫理,深研岐黃之術,造詣精湛,又得祖傳流派要旨。後來蔡氏遷於上海老閘橋堍,江灣女科之名益盛。其

設診所於上海老閘萬福樓後和街,門庭若市,婦孺皆知,名聞大江南北,於貧病者則送診給藥,頌者不絕。蔡小香熱心教育和醫學事業的發展。在江灣當地斥資興辦“蔡氏學堂”“兢業師範學堂”,慷慨捐資南洋、新公學等學堂的辦學,不僅捐資幫助精武體操學校的創辦,並擔任副會長,還創辦了上海第一個醫學講習所—上海中醫專科訓練班以及蔡氏醫學堂等培養中醫人才。他邀集醫界名流組織醫務總會(後更名為中國醫學會),擔任會長,支援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份醫學期刊《醫學報》以及《上海醫學雜誌》,斥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中醫醫院並擔任院長……短短50年生涯,其大量的創舉被載入史冊。蔡小香集各家之長,補土取法李東垣,滋陰崇尚朱丹溪,善權衡病情輕

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標本兼治。用藥各有宜忌,不輕用峻厲之品,每方用藥不過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稱。他于婦女經、帶、胎、產病以調理為主,養血為先,切合婦女病理,治效特顯,日診百人以上,為當時上海四大名醫之一。著有《通治驗方》《臨證隨錄》《蔡小香醫案》。   六世蔡香蓀(1888—1943),名章,字耀璋。曾肄業於第一屆同濟德文醫學堂(現同濟大學),秉承祖業,學貫中西,蜚聲滬上,一生行善,口碑載道。他濟困扶貧,送醫給藥,捐資籌款創辦了江灣暑天醫院和江灣時疫醫院。他在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兩次淞滬抗戰中,籌辦難民所,組織救護隊,並捐資營建了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忠烈墓(遺

址在今場中路水電路,忠烈墓的墓碑銅牌今收藏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其率領的紅十字隊救護傷患數為滬上最多。蔡香蓀擔任了許多社會兼職,如江灣崇善堂董事、江灣救火會(現江灣消防中隊,由蔡香蓀創辦,為國內現存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消防隊)會長、江灣保衛團董事長、上海國醫公會委員、中國醫學院副院長等,曾數次歷險營救中共地下黨員,其一生,堪稱“愛國愛民”的中醫婦科名家。   七世蔡小蓀(1923—2018),字一仁,號蘭苑,小香公之孫。蔡小蓀秉性敦厚,仁心仁術,父傳師授,家學淵源。於婦科經病,主張以調為主,養血為先,理氣為要。閉則不尚攻伐,崩則不專止澀。具體用藥,對崩漏強調

“求因為主,止血為輔”。痛經亦然,“求因為主,止痛為輔”。某些醫著,被引譽為至理名言。他更借鑒現代醫學各種檢驗,以助診斷。力主辨證必須辨病,結合四診,益顯療效。處方用藥,以精、簡、廉、驗為特色。主編《經病手冊》《中國中醫秘方大全》《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蔡小蓀卷》等,著有《蔡小蓀驗案集存》。   蔡氏婦科學術造詣、醫德醫風,久為社會及同道推崇,曆七世而不衰。尤以數代積善,實非一般空言浮誇輩所可比擬。蔡氏婦科審證求因主張動態變化,臟腑辨證首重肝脾腎,調理沖任以理氣為先,這些治學思想代代相傳。至蔡小蓀更是發古通今,衷中參西,創立婦科病審時論治學說與週期論治療法。   蔡氏婦科雖已傳至九代,歷代傳人亦

有一些醫著,然大多毀於戰火。故至今除了蔡小蓀本人及其弟子所撰寫的蔡氏婦科醫案或者臨證經驗,原汁原味的蔡氏婦科歷代傳人的醫著尚未面世,究其原因可能是所存醫著基本為手稿,大多是孤本,無抄本或刻本傳世,眾人甚至連蔡小蓀本人均認為已湮沒於戰火,未有專人進行整理挖掘。   本套叢書為蔡小蓀先生家藏,內容囊括蔡氏婦科學術思想(《種橘山房醫論》《江灣蔡氏婦科述要》《臨診秘傳—硯香識要》)、蔡氏醫案及臨診經驗(《蔡小香醫案》《臨證隨錄》《通治驗方》《蔡小蓀驗案集存》)、蔡氏婦科用藥特色(《蔡氏婦科丸散露酒膏丹輯錄》《藥性備查目錄》)等方面,均為手抄本,將其進行影印、整理、點校,對蔡氏婦科流派醫著的保護與傳承,

從本源上更好地理解蔡氏婦科家傳的婦科學術思想的發展、臨證經驗以及用藥用方等均有較大的作用。   具體收錄書目內容如下。   《種橘山房醫論》:由三世傳人蔡枕泉所寫,原以為已毀於戰火,未曾想有手抄本傳世。該書圍繞婦科理論展開論述,分為女科調經、女科經閉、帶下、小產、臨產、產後六部分,每部分先論述相關醫理,後附各個病種的相關方劑,並有劑量。蔡枕泉認為:經行於“血氣用事,沖任流暢”,閉經“不過血滯血枯而已”,帶下在邪濕熱、在髒肝脾,小產預防在先,臨產隨機應變,產後百脈空虛,養護“九禁”、診治“三沖三急三審”。該書對蔡氏女科起到學術引領的作用。   《臨證秘傳——硯香識要》:為蔡兆芝73歲時所著,當時

正值其病後,略述而成,以冀綿延後世。分為望聞問切總論、望診篇、聞診篇、問診篇、脈診篇五篇,其總結了四診的重要性、診斷的思路及方法,頗具臨床價值。   《素靈纂要》:為蔡兆芝所著,該書對《素問》與《靈樞》中的條文進行摘抄,並闡述蔡氏對其的臨床體會與理解,分為髒象、經絡、病機、脈要、診候、運氣、審治諸篇。該書對深入理解《黃帝內經》的臨床應用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江灣蔡氏婦科述要》:為蔡兆芝避難之時錄以為鑒,目前僅蔡小蓀抄本存世,原著已毀於戰火。分為氣血論、調經、月水不通、淋證、種子、保胎、小產、臨產、產後、乳病、婦人諸病補餘十一篇論述,分別闡述了婦女的經、帶、胎、產的症狀、病因病機與治法方藥。

  《蔡小香醫案》:蔡小香著。該書收錄了蔡小香的內科醫案,以溫病為主,從中可管窺蔡氏家族的學術傳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醫案完整體現了蔡小香每方用藥不過十味的特點,“蔡一帖,九加一”在其中也得到了完整的體現。每個病案均有劑量,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價值。   《臨證隨錄》:蔡小香著。收錄了蔡小香的6則醫案,病種包括妊娠病、胃脘痛、淋證、虛損、不寐等諸多病證。   《蔡氏婦科丸散露酒膏丹輯錄》:該書撰著者不詳。前半部分收錄了212首方劑,包含丸、散、膏、丹等多種劑型,為楷體書寫;後半部分為行書,收錄了當時之驗方時方,後半部分落款“蔡小香敬刊”,從行書筆跡來看,與《蔡小香醫案》筆跡一致,推測後半部分為

蔡小香先生所錄。該書據蔡小蓀回憶為蔡氏婦科藥房家傳的藥品製作與使用規範手冊。書中收錄了蔡氏婦科常用的六味地黃丸、女科八珍丸、桂附八味丸等,並闡述每味藥物的適應證,使用範圍與禁忌等事宜。   《藥性備查目錄》:該書收錄了蔡氏婦科常用女科藥物的用藥經驗,分為氣部、血部、陽部、陰部、溫暖部、瀉火清熱部、表部、痰部、風部、濕部、肺部、肝腎部、重鎮安神部、澀斂部、峻下部、行水部、潤腸利溲部、明目部、風濕部、軟堅部、開竅部、殺蟲部、導滯部、外科部、吐部、雜部共26個部分。分類與現今中藥學有所不同,頗有女科臨床特色。   《通治驗方》:蔡小香著。收錄了蔡小香的37則醫案,病種涉及產後病、月經病、鼓脹、咳嗽、

眩暈、頭痛等諸多病種。反映了蔡小香用藥經驗與特色。   《蔡小蓀驗案集存》:該書收錄了蔡小蓀1978年自己撰寫的婦科醫案,包括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過多、崩漏、蟲積經阻、經來頭痛、不孕、閉經、產後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婦科病症,病種齊全,用藥充分體現了蔡氏婦科的家傳特色與經驗。同時配有作者按語,對診療的經過進行點評。   《蔡氏抄錢祝恩醫案》:錢祝恩著,蔡氏抄。該書分上、下兩冊,由蔡氏抄於1913年,從錢祝恩以及蔡氏傳人的生卒年推測,可能由蔡香蓀所抄。錢祝恩,常州錢氏中醫兒科第九代傳人。錢氏中醫兒科自明末錢祥甫始,傳承延續十二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該書原由薛逸山自錢祝恩弟子許惟尊處抄錄於1

911年,後由蔡氏轉抄而成,書中醫案偏重婦科、兒科,前後有初複診相對應,由此可見該醫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   本套叢書有以下特點:一是均為手抄本,目前未見其他抄本傳世,有一定的版本價值。二是叢書內容偏重臨床,基本為蔡氏婦科傳人本人所著,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三是手抄本鐵劃銀鉤、行雲流水般書法富有藝術欣賞價值,將其影印不僅起到文獻保存的目的,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亦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海蔡氏婦科流派是上海重要中醫流派之一,設立了蔡小蓀名中醫經驗傳承工作室,2012年初進入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海派中醫流派傳承工程建設專案”,成立“海派中醫蔡氏婦科流派傳承研究基地”;2

012年底獲得“全國中醫學術流派海派蔡氏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2019年4月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專案。這些項目對蔡氏婦科傳承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套叢書將蔡氏婦科歷代家藏醫著進行整理點校,將進一步完善蔡氏婦科理論體系,豐富蔡氏婦科診療方案及用藥特色,對中醫婦科流派的傳承發展、名老中醫經驗的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本套叢書成稿倉促,如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見諒,並給予批評指正。   編 者   2019年1月  

韓國歷史電視劇的虛與實:當代韓民族的歷史圖像

為了解決仁濟 堂 中醫的問題,作者邵磊 這樣論述:

歷史電視劇雖取材於某些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但其表現內容並非忠實於歷史記載。歷史電視劇的展現內容、寓含精神、表達手法等皆是今日的思考方式與意識形態。本文以韓國歷史電視劇為文本,通過與歷史記載相對照,觀察到其今日的歷史圖像,發現史劇背後貫徹著當代的民族理念與民族意識。本文正文共計五章十六節,其中,第二、三、四章在論述過程中,每節又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以史書所記載的歷史樣貌與時人觀念為考察對象,後部分則對相關主題史劇中所呈現的歷史樣貌與今人觀念進行分析,以此形成古今對照,窺其歷史觀念變化與現代元素融入的部分。第一章宏觀回顧了有關史劇的性質、史劇研究以及韓國史劇的發展狀況。首先是有關歷史電視劇的性質

部分,由於史劇是歷史與戲劇的結合,因此同時兼具歷史性與戲劇性。史劇的戲劇性時期具有虛構性與娛樂性,但其歷史性又要求其一定程度符合真實性並起到教育作用。不過即使是歷史記載,也是當時人以當時的理念和意識記錄的,因此認識論中的歷史也是具有主觀性的詮釋行為。這就使史劇也具備歷史記錄的性質,只不過其理念和意識皆為當代和藝術加工過的。雖然史劇中的歷史意識有相當部分與流傳下來的歷史記載有所差異,但這正是古今史觀變化的部分。由此,不僅可以透過史劇看到歷史的影像,更可以看到今天的意識。其次是對韓國史劇研究的回顧,本文選取44部(篇)或具有開創性的、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史劇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並依照

不同時段的研究特徵對史劇研究進行了分期。再次,回顧了韓國歷史電視劇的發展歷程,並透過補充前人研究成果,將發展到目前階段的韓國史劇進行了階段分期。第二章「傳統思維的重新解釋」共分為三節,以韓國史劇中常見的三種題材:「女人、階級、君主」為切入點,分析這些題材下相同主題的劇目,在不同的拍攝時代,所反映出的具有當時特色的歷史詮釋與社會反映。第三章「傳統文化之近代的解釋」共分為四節,以韓流時代下新興的四種題材:「醫學、商業、飲食、文字」為考察對象,分析了史劇是如何以古代事物與傳統文化為本體,以近代的方法技藝、近代的觀念意識為精神,用「近代的」包裝「傳統」的。1990年代韓流之前,韓國影視劇作品在世界各國

乏人問津。韓流興起的十年內,韓國史劇也未成為世界的關注點。但2003年播放的《大長今》一炮而紅,讓韓國史劇打響聲譽,成為世界各國熱捧的新寵。在韓國本土,史劇的再次興起始於稍早播放的《許浚》(1999)和《商道》(2001)。這三部高收視率史劇皆由李丙勳導演、崔完圭及其助手金榮昡作家聯袂創作。李丙勳導演的特色是以「人民史觀」創造「平民成功記」,而崔完圭作家則是「專業電視劇」與「專業史劇」的開拓者,兩人的結合成了韓流時代下韓國史劇最大的特色。因此本章將以韓國史劇最初涉及的三個專業領域:醫學、商業、飲食為切入點,再加上韓國特殊的專業進程——文字創造等四方面進行考察,探求其背後的現代手法與現代意識。第

四章「從事大主義到主體思想」共分為三節,以韓國民族主義的三個面向:「去中、反日、建立主體」為考察對象,分析了史劇是如何區別他者與我者、建構民族主體性的。由於韓國尚處於國家分裂狀態,導致韓國始終無法解除民族危機感,因此韓國人仍保持著強烈的敵我意識。敵我意識實踐的基礎,便是區分孰為敵(他者),孰為我(我者)。而中、日佔據了韓半島對外交流史的幾乎全部,因此韓國史劇中不斷出現中國與日本作為他者的形象。而韓半島上曾經出現過的古代民族與政權,則是韓劇中企圖收編為我者的對象。第五章「古代的皮與現代的骨」,從韓國史劇的現代表現手法、現代價值觀念、以及現代民族意識三個切面審視史劇歷史故事外衣下的現代精神。歷史是

在不斷的詮釋中存在的,歷史學家在詮釋歷史,影視作家也是在詮釋歷史,只不過他們詮釋的方式和途徑不同而已。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賦予歷史文化以新的理念價值。史劇縱然以歷史為題材,但無論在表現的手法上,或背後蘊涵的社會觀念和民族意識上,無不是今日精神的折射。若把史劇比作一體肉身,那麼歷史故事不過是包裝肉身的披衣而已,今日之精神才是真正的精髓。本章第一節,從敘事的表現手法出發,發現韓國史劇以懸疑推理、外國文學、改寫歷史的現代表現手法出現古代故事。第二節從價值理念角度,發現當今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社會公益以及文化獨特的價值理念貫徹史劇之中。第三節從民族主義角度,發現韓國有著強烈的欲求建立民族主體性的

民族意識。史劇中建立民族主體性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確立中國與日本為他者,第二是確立韓半島所有古代民族為我者,第三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疆域等方面堅固主體性,建構一個強大的民族主體。歷史電視劇好比一面鏡子:以歷史記載的真實,照出戲劇故事的虛幻;但同時也以現實真實的意識,照出史劇虛幻的史事。歷史電視劇是一個敘事的場域,韓國人看似透過這個場域展現著本民族的歷史故事與傳統文化,實際上卻藉助這個場域暗度著今日的民族理念與民族意識。歷史上的韓民族,在經濟上是抑商的,政治上是從屬的,技藝上是粗糙的,文化上是攀附的,認同上是分裂的。但史劇中所展現的韓民族,經濟是貿易頻繁的,政治是自主且民主的,技藝是精湛

而發達的,文化不僅具有獨特性,民族也是萬世一系而統一的。前者是韓民族原本的歷史圖像,後者則是當代韓民族所盼望的歷史圖像,也是韓民族對今日理念與意識的堅守和對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