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韻芳寫的 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2021),提出人類學研究所考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族學、台灣民族學、台灣學、台灣國學、學術史。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張貴傑、藍挹丰所指導 陳敏菡的 從事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之心理師跨域合作及困境探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跨域合作、質性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類學研究所考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

為了解決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問題,作者邱韻芳 這樣論述:

  本書關注三個主題──太魯閣人的祖靈信仰、帶給太魯閣人新神靈觀的基督長老教會,以及當代太魯閣文化活動中有關傳統的建構,而貫串這些主題的則是utux與gaya兩個關鍵的概念。透過本書有關utux與gaya的探討,作者企圖描繪出花蓮太魯閣人傳統信仰受到基督教影響之前與之後的大致面貌,並藉由改宗的歷程,進一步討論「祖靈」與「上帝」對於不同時期與部落之族人的意義。最後亦從太魯閣人的復振運動中,探討由當代族群菁英所建構的「傳統」祭儀,從展演逐步轉化為族群認同表徵與儀式背後的動力,及其帶來的後續效應。 作者簡介 邱韻芳   出生於基隆,二十三歲時決定放棄台大數學系碩士班學業轉考人類學研究所,

考試失利卻意外參與了原住民紀錄片拍攝工作,自此深深被部落吸引無法自拔。二十七歲進入台大人類學研究所就讀,從碩士到博士論文,皆關注台灣原住民的宗教變遷,尤其是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部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所扮演的角色深感興趣。除宗教議題外,也關心原住民的族群認同,以及當代的變遷和發展,如社區營造、文化觀光等問題。現任職於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領域為宗教人類學、族群理論、臺灣南島語族研究、觀光人類學。   第一章 導言 001 第二章 歷史、聚落與遷徙 021 第一節 從南投到花蓮 022 第二節 族群關係 032 第三節 太魯閣人與日本殖民政府的互動 037 第四節 花蓮太魯

閣人之部落組織 046 第五節 銅蘭(Tmunan)與重光(Branaw)  058 第三章 Utux、人與Gaya  069 第一節 utux 的分類與多重意涵 070 第二節 人與utux:utux 性質的解析 082 第三節 作為規範的gaya 094 第四節 人與人之間的gaya 關聯 103 第五節 utux 與gaya 的再探討 114 第四章 基督福音的進入 121 第一節 信仰之母姬望 122 第二節 福音的拓展與教會的建立 134 第三節 花蓮太魯閣人改宗的意涵 147 第四節 部落的改宗歷程 156 第五節 祖靈、上帝與其他 168 第五章 當代

太魯閣人的復振運動 183 第一節 花蓮太魯閣人的正名運動 184 第二節 太魯閣意識的形成與「太魯閣族」的建構  194 第三節 當代太魯閣人的「傳統」祭典:祖靈祭與Mgay Bari 207 第四節 研究出來的傳統與生活中的傳統 222 第五節 基督信仰與傳統 233 第六章 結論 243 附件一 太魯閣族語發音表 257 附件二 花蓮太魯閣人大事年表 258 引用書目 260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為了解決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問題,作者周士煌 這樣論述:

民族學ethnology研究「民族ethnos,及附著於其身的文化」,台灣的民族學,研究對象是台灣諸民族/民族集團:原住民族、客家、Lán-lâng/Holo、外省人。其中,學科傳統領域研究的首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政策的支持下,客家研究亦開始展現成果。原住民族研究和客家研究,已有整體性「知識體系」的建構。台灣其餘民族的學問,則以民俗學或地方學來表達,其體系尚待發展。作為近代學術的民族學,在台灣有其特別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施政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與稍後的學術研究開始,累積成果。國民政府來台之後,以誌書的編寫及審查圈錮地方知識份子,確立「以本土為地方」,以台灣為學科的練習場,並橫

殖入文獻學研究的中國邊疆民族史。民主化之後,台灣主體性漸漸展現,本土研究開始興盛,教育系統與學術系統對台灣的觀點也開始正常化。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興趣,則以「地方學」的樣態出現。台灣為一多民族的國家,清楚了解諸民族及其文化,為「屬族」的學問,以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為學問的對象,可以稱為「台灣學」。台灣學為「屬國」的學問,為台灣的國學,其核心應該為台灣的民族學。台灣學或國學的發展,尚待觀察,但並非空想。

從事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之心理師跨域合作及困境探究

為了解決人類學研究所考試的問題,作者陳敏菡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實務工作、專業困境、跨域層面三向度進行探究。研究者透過立意取樣方式,邀請三位心理師分享執業經驗,並採取敘說探究作為研究方法之概念,進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三位受訪者在家庭暴力領域執業皆已達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對於場域具有一定熟悉度,並已發展出因應專業挑戰之方式。本文之研究目的,為歸納出執行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之心理師實務工作歷程、困境及跨域合作經驗,研究結果如下:一、專業人員具有性別差異,女性處遇人員在訓練過程以及處遇過程中可能會遭遇較多困境;二、專業進修、督導與專業同儕可增進專業訓練與普同感;三、團體共同帶領者可形成特殊的支持作用,倘若能發展出固定的共同帶領者,將可提升調節之功能;

四、處遇人員之核心信念存在兩種模式,不同模式的選擇 將對處遇工作產生偌大影響;五、來自案主的語言直接回饋,最能增進專業人員對於工作之熱忱度,且可增進法官對於判處處遇之意願;六、部分被害人在某方面也是相對人,如果能強制安排課程,要求被害人參與,或許更有助於調解與改善整體伴侶關係;七、基於經費、時間與其他因素之考量,除法官處遇判定率下降外,原設定放置於鑑定處遇機制之資源遭省略機率逐漸增高;八、價值觀會影響後續對於工作場域之選擇,以及對於案主之接納程度;九、增添非工作關係之情誼,可增加工作間的網絡順暢度,且可提升網絡間之工作效率;十、當專業人員具備較高專業認同度時,將有較高意願使用個人、專業、跨域三

層面來尋求困境之調適,因此,提升專業認同程度是為面對困境之有效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