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體量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二極體量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敏學寫的 大學電子學實習(一) - 電子電路分析篇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加值 和位明先的 電子儀表量測 - 最新版(第三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精度二極體感測器(CW) MA244xD 系列 - Anritsu也說明:Anritsu MA244XD 標準二極體感測器專用於ML2430、ML2480 和ML2490 系列功率計。 它們適用於高動態範圍、高精度的CW 和TDMA 量測。 由於內置有3 dB 衰減器,MA244XD 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科大 和台科大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研究所 李佩雯所指導 李炳儒的 P-I-N 鍺量子點光二極體與鍺量子點/二氧化矽/矽鍺通道光電晶體之研製與特性 (2021),提出二極體量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鍺量子點、鍺光偵測器、光電晶體、鍺、量子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光電工程研究所 李瑞光所指導 成佳威的 低暗雜訊和高淨空區平衡零差偵測器的製作 (2020),提出因為有 平衡零差偵測、轉阻放大器、淨空區、共模互斥比的重點而找出了 二極體量測的解答。

最後網站測試領域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則補充:1, 18.01, 民生用品, 發光二極體及發光二極體集束燈電激光譜測試, O999, 其它, 自訂之「電激光譜測試系統標準作業指引」(文件編號:96-0W010-08-006-01)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二極體量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學電子學實習(一) - 電子電路分析篇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加值

為了解決二極體量測的問題,作者蕭敏學 這樣論述:

  1.完全依電子學教學課綱進度編寫。   2.編寫結構分為:基本知識與實驗項目兩部分。   3.基本知識:論述電子電路基本理論、簡易設計方法與補充教材。   兼具正課複習與重點提示功能。   4.實驗項目:包含麵包板實際作業與電腦模擬兩部分之操作導引。   5.針對電子電路各項重點特性之驗證,本書工作範例豐富。   6.部分章節可供進階學習、參考與使用。  

P-I-N 鍺量子點光二極體與鍺量子點/二氧化矽/矽鍺通道光電晶體之研製與特性

為了解決二極體量測的問題,作者李炳儒 這樣論述:

基於本研究團隊成熟的鍺量子點陣列製備技術,本論文展示具有良好頻寬的鍺量子點PIN光二極體。此鍺量子點P-I-N光偵測器在3 V的偏壓條件下,頻寬可達到5 GHz。此外,鍺量子點P-I-N光偵測器也展示良好的光電流增益以及極低的漏電流特性。例如:在偏壓條件1 V,850 nm波段光功率7.26 µW、1310 nm波段光功率39.9 µW、1550 nm波段光功率66.95 µW照射下,光電流增益分別大於105、300、100。漏電流在偏壓條件1 V、5 V的情況下,分別只有1.7 pA、5 pA。本論文展現的鍺量子點光二極體光響應略差,在850 nm、1310 nm、1550 nm 波段光照

射下,光響應僅達到3×10-2A/W、1.6×10-5A/W、4×10-7A/W。故進一步製作成光電晶體,希望可改善鍺量子點光二極體光響應。雖然因錯用N型基板,導致光電晶體特性不如預期,但是依然成功提升光響應。例如: 累積型光電晶體在電壓調製使通道開啟後,850 nm、1310 nm、1550 nm 波段光照射下,光響應分別達到215 A/W、1.06 A/W、1.15×10-4 A/W。P-I-N光電晶體在通道開啟後,850 nm、1310 nm、1550 nm 波段光照射下,光響應分別達到10-2A/W、5.8×10-5 A/W、4.6×10-7 A/W。

電子儀表量測 - 最新版(第三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

為了解決二極體量測的問題,作者位明先 這樣論述:

  本書章節編排循序漸進,由基本物理開始到整體電子電路的量測為止,讓學習者能對電子儀表量測有系統性的了解。並且在介紹各種量測之前,先就所需使用的儀表特性及操作做說明,配合測量的實例說明,能讓學習者有更完整的測量概念。每章後面附有重點重理與學後評量,期望能由教授者帶領,讓學習者藉由思考及討論題目的過程,對每一章節的內容能加以統合延伸。

低暗雜訊和高淨空區平衡零差偵測器的製作

為了解決二極體量測的問題,作者成佳威 這樣論述:

量子雜訊普遍存在於物理世界,根據測不準原理任何量測的精準度在量子尺度下都會受到最小測不準值的量子限制。然而近幾十年實驗的研究證明,在量測系統裡引入非古典光-壓縮態(squeezed state)的方式可以突破量子限制,因此壓縮態的產生與量測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而平衡零差偵測器(balanced homodyne detector)是目前所有量測壓縮態實驗裡最普遍的偵測方法。而平衡零差偵測器較廣泛的設計方式是基於克希荷夫電流定律,將兩顆光電二極體量測到的光電流直接相減後,再以轉阻放大器將光電流差值轉換成輸出電壓。平衡零差偵測器最重要的兩個檢測指標分別為淨空區(clearance)以及共模互斥比

(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淨空區越大則所能量測壓縮態訊號的準確性越高;而共模互斥比代表平衡零差偵測器消除共模訊號的能力,在量測壓縮態的實驗裡共模互斥比越高代表抑制本地震盪光(local oscillator)雷射技術雜訊(technical laser noise)的能力越強。本論文著重在改良第一代平衡零差偵測器的淨空區,我們加入了一個場效電晶體在轉阻放大器前並縮減為一階放大器後,降低了暗雜訊並成功將淨空區從第一代的23.02 dB增加到30.27 dB(在相同入射總光功率30 mW及量測頻率2.5 MHz下進行量測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