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avideCali寫的 請投大野狼一票! 和李峻一寂然鄧曉炯的 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兒童故事mp3 - 2023 - – wisessd.uk也說明:2021-03-06 10:20 儿童绘本故事《数学绘本》MP3+PDF打包下载36集. ... 播放器下方不是有下載三隻小豬mp3 點下去會出現下載頁先輸入右上角的驗證碼然後按下提交開始讀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山丘 和八旗文化所出版 。

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建崑所指導 古雅君的 王文華古典小說之改寫研究—以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遊記為例 (2018),提出三隻小豬繪本下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王文華、改寫、古典小說、兒童文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方真真所指導 林秋秀的 圖畫書應用於國小臺灣閩南語教學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圖畫書、閩南語教學、本土語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雞上工-兼職必備!找寒暑假短期打工、學生打工、兼職工讀 ...則補充:小雞上工-全台最多學生打工兼職!一天內快速找到短期打工、寒暑假打工、假日工讀、學生實習、家教、長期兼職、在家工作等,想兼職賺外快就到小雞上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隻小豬繪本下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請投大野狼一票!

為了解決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作者DavideCali 這樣論述:

翻轉童話中的反派角色, 候選人大野狼的友善形象是真的嗎?   讓孩子從小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 審慎投下珍貴的一票!     大衛・卡利X瑪嘉莉・克拉弗雷攜手打造   繪本版的《動物農莊》!     農場裡的動物就要投票選出新領袖了。當然,豬皮爺、小母雞珍妮和鼠哥鼠弟都希望自己能當選。不過,今年出現了一位大家都不認識的候選人——大野狼帕斯卡。他又帥又親切,也很會講笑話⋯⋯     大家都想把票投給大野狼!     一個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的寓言故事,了解媒體識讀和民主選舉的入門繪本。     本書特色     【幽默諷刺,反

思時事】     作者將農場動物擬人化,加入選舉事件,帶有黑色幽默的開放式結局令人會心一笑。書中動物的表情豐富,漫畫式的對白更加活潑。本書可延伸探討選舉新聞時事,反思選民如何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及背景。     【親子共讀,培養公民素養】     適合親子共讀的公民繪本,故事內容幽默有趣,可帶領孩子輕鬆接觸選舉文化、投票制度,從生活中落實民主素養,教導孩子什麼是選舉,若不慎重行使自己的權利將會帶來什麼影響,並理解批判性思考、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附贈電子學習單,延伸議題思考】      掃描書腰上的QR code即可下載學習單,提供故事內容和公民議題

提問,讓家長帶領孩子深入閱讀故事,一起來練習兌現承諾吧!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沈雅琪|神老師、國小教師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歐玲瀞|佳音聯播網FM90.9節目主持人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諶淑婷|「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人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做選擇」是件不簡單的事,如何蒐集資訊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更是難上加難,從大野狼候選人的故事中,了解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危機,讓孩子們學習到克制衝動、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但可別嚇到孩子,用幽默的口吻帶過投票人的消失,威力應該就夠強大啦!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請投大野狼一票!》用簡單圖文、幽默諷刺,讓孩子在生活中看見選舉的文化,自然帶入思考如何選賢與能,並讓孩子深刻感知社會和自己的關係,是不可錯過的認識社會文化、認識選舉的繪本,誠心推薦!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這部作品以幽默的故事加上充滿漫畫趣味的圖像,在讀者面前搬演選舉宣傳與媒體造勢現象的荒誕不經。不過這則故事的可愛與戲謔誇飾背後

,還埋藏著作者對人類社會現象的深刻關懷,期望大家在會心一笑之餘,也能細細思量。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請投大野狼一票!》從書名就引起我的興趣,有沒有搞錯?大野狼可是繪本界的反派大明星,果然,大衛・卡利帶給讀者一個黑色幽默、「笑」果十足又警世的選舉故事,也提醒選民檢視候選人政見和背景的重要性。     *有注音   *推薦閱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

三隻小豬繪本下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感覺越來越深入了...

----------------------------------------------------------------------
【遊戲簡介】:(以下來自原文)
喪禮過後,伊麗莎白走進了父親留下的大房子,跟著黑貓進了地下室,卻再也找不到出口。
紫色的魔鬼探出頭來微笑,用無所不知的口吻嘲笑著她。在遍佈著童話與謎題的大房子裡,她開始尋找離開的路。
----------------------------------------------------------------------
《浮士德的噩夢》是由台灣獨立遊戲製作團隊 白鼠遊戲實驗室 所開發的免費解謎遊戲。
本遊戲以RPG 製作大師製作,並將於2015年8月14日發布中文完整版。

本遊戲是免費下載與遊玩,並且不內含廣告與其他購買要素。

《浮士德的噩夢》Fausts Alptraum© 2015 LabORat Studio

http://faustsalptraum.weebly.com/

Music Credit: Alessio Nanni, Brian Hanke and Irene Kim

王文華古典小說之改寫研究—以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遊記為例

為了解決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作者古雅君 這樣論述:

摘要中國古典文學雋永經典,其中《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遊記》被譽為中國經典傳世之作,相關改編浪潮不歇,惟坊間作品良莠不齊,引發筆者思考以下問題:常見的改寫手法是否符應兒童之閱讀需求?親師及讀者對古典文學改寫的接受與期待為何?優質改寫作品的特色為何?兒童是否真能接受這樣的寫作方式?為解決研究問題,本研究選擇王文華改寫之相關作品做為研究文本,包括《奇想三國》、《水滸真英雄》及《奇想西遊記》等系列計九本兒童小說,以「文本分析法」爲主要研究方法,就情節改編、人物再塑、主題鎔鑄、文字風格及藝術表現等內涵,並

探討與坊間作品之異同。透過上述分析,期望能釐清王文華之改寫策略與兒童文學特質,闡述作品對讀者傳達的訊息與反饋,以瞭解優質古典文學改寫文本之特色。檢視王文華改寫作品富含藝術魅力、構思兼具奇趣與真摯、文學技巧突出富有新意、主題具開創性及教育性。既承繼古典的底蘊,亦詮釋出改寫的意義與價值,不但適合做為小朋友初次接觸經典的橋樑,也合適熟知經典的讀者溫故之餘,品味文學的況味與趣味。本研究除了歸納王文華的改寫特色,亦提出問題觀察與建議,期待為國中小師生及家長提供選擇理想兒童讀物參酌之用,也能對現今古典文學改寫樣貌與策略等課題有所貢獻。關鍵詞:王文華,改寫,古典小說,兒童文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

為了解決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作者李峻一寂然鄧曉炯 這樣論述:

這城市燈火輝煌,但你的心落在何方? 在通往成功的天梯上,你是否還記得最初的方向? 亂世之下,人何寥落鬼何多,你的靈魂如何救贖?   哀豔的圖像、大膽的想像,   六位澳門藝術創作者   透過奇幻又真實的五則寓言故事,   揭露現代生活殘酷的真相。   ●辦公室的上司,竟是披着人皮的妖怪,反抗則九死一生,服從就得捨棄人性良知。問你,如何抉擇?   ●未來世界,記憶可下載,可修改,可刪除。但他,為何還要帶著痛苦回憶活下去?   ●明末亂世,荒林之中,吃人將軍遇上神秘小童,最後誰勝誰敗?   ●真相總是刺耳。如果大膽說出真相只會讓你眾叛親離,是否只能遠走他鄉?   提到繪本,很多人馬上想到是給

小孩看的,但其實,繪本本身只是一種文體,它可以充滿童趣與教育意義,也可以訴說成年人世界的故事,法國的桑貝(Sempe)、美國的希爾佛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台灣出版過多本甚受歡迎的繪本,還有台灣的幾米及香港的麥兜小豬系列,其實都不是小孩讀物。   當今之世,是個紛亂的時局。在出版界,除了人文社科學術著作、厚重的純文學作品、深度的調查報導,還有什麼書籍可回應這個世代?一群澳門創作人就以繪本故事反映當下的社會、人心與時局。此書的五個故事,出自過去兩年澳門藝術節的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兩次演出都是集合了現場音樂、繪本、動畫及戲劇的跨媒體創作,幾個故事以仿童話的架

構、荒誕的故事及奇幻的繪圖,探討社會及世道人心,可視為當代寓言。五個故事的題材及視覺風格各異,但背後同樣是澳門創作人看城市發展與社會問題的視野,以特異的圖像與故事回應這個紛亂的世代。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澳門是一個似乎很熟悉、但其實很陌生的地方。除了賭場、大三巴與葡國蛋撻之外,澳門還有什麼?近年,澳門旅客來源的第三名就是台灣人,台灣人持續對澳門感到好奇。然而,台灣人卻很少接觸澳門人創作的文藝作品。借由這本書的奇幻繪本故事,讀者一方面可反思當下世代時局,另一方面可窺看澳門這個賭城的藝術創作。 名人推薦   ★★兩岸四地跨海推薦★★   宋欣穎(作家、《幸福路上》導演)   周保松(香港

中文大學政治系教授、《小王子的領悟》作者)   陳夏民(作家、逗點文創結社創辦人)   張贊波(作家、《大路朝天》導演)   專文推薦-----李展鵬(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總編輯)   作者簡介 李峻一   澳門作家及音樂人,音樂代表作為許志安的〈爛泥〉及鄭中基的〈無賴〉,現任教於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並為《澳門日報》專欄作者。曾經憑〈爛泥〉一曲奪得香港TVB十大勁歌金曲年度最佳填詞獎。 寂然   澳門知名作家,多次獲得澳門文學獎,曾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出版小說《月黑風高》、《撫摸》、《救命》及《有發生過》等。亦為專欄作家,曾出版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 鄧曉炯

  澳門知名作家,多次獲得澳門文學獎,並創作多齣兒童劇。著有《迷魂》(首屆澳門中篇小說獎)、《轉運》(第五屆澳門文學獎小說冠軍)、《刺客》(第六屆澳門文學獎小說冠軍)及《浮城》與散文集《有感而發》,其作品曾被翻譯成葡語在葡萄牙出版。亦為專欄作者。 繪者簡介 霍凱盛   澳門年輕畫家,擅長以針筆繪畫仿古地圖加入當代元素,探討城市發展產生的變化。作品曾入選第50屆「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展」、中國「青年藝術100」、國際藝術家評選賽等,獲2013年「東方基金會藝術獎」等獎項。曾在紐約、義大利、葡萄牙、日本、新加坡 、中國、港澳台等地展出作品,2016年出版作品集《樂園:當古地圖遇上現代城市》

。 袁志偉   澳門年輕插畫師,畫風簡明大膽、一矢中的,有時甚至略帶黑暗。曾獲「中華區插畫比賽」最佳廣告、市場推廣插畫獎(優秀獎),曾為LINE、樂施會、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文化局及旅遊局等設計插畫。 林揚權   澳門年輕插畫師,畫風絢爛而奇幻,作品曾獲「中華區插畫比賽」評審特選獎,曾入圍澳門設計雙年展,也曾為澳門國際音樂節設計紀念品。   第一篇:守夢人(文:鄧曉炯╱圖:林揚權) 主題:人為了利益,城市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多少歷史記憶? 故事:在某個城裡,每晚有夜精靈趁人們熟睡之時吸去他們的記憶,然後吐出金子。於是,城裡的人都沒有記憶,但卻豐衣足食。終於,一群守夢人把夜精靈捉住,

守護城市記憶,但因為沒有金子,人們陷入貧窮,並開始不滿。究竟是記憶重要,還是金子重要? 第二篇:努力工作(文:寂然╱圖:袁志偉) 主題:當目標出錯,當體制扭曲,努力工作又是為了什麼? 故事:在某個城裡,有一間財力雄厚的超級大企業,一名年輕女子進入該公司上班,堅持努力工作的她非常賣力,但她後來竟發現一連串大秘密,包括上司竟是披着人皮的妖,這妖怪勸她進入管理層,繼續「努力工作」…… 第三篇:餓鬼(文:李峻一╱圖:霍凱盛) 主題:在人吃人的世代,當人性泯滅,什麼可喚醒人的情感與良知? 故事:明末亂世,戰亂連連,一個在戰爭中倖存的將軍獨自走進山林,極度飢餓之下,他在荒林之中遇上一名神秘啞童,並想把

他吃掉。但啞童不但給他果子充飢,又竟唱出將軍家鄉的歌謠,到底他是誰? 第四篇:收藏家(文:鄧曉炯╱圖:林揚權) 主題:活在痛苦的世代,如果記憶可刪改,讓我們活得快樂一點,我們願意嗎? 故事:一位富可敵國的女士,到處尋訪高人解開她家中一幅畫的謎。終於,有位男子出現,他擁有刪改人類記憶的能力。他跟她講出他的故事,最後揭發出畫的秘密正是他們兩人共同擁有的記憶。 第五篇:獨眼兒(文:李峻一╱圖:袁志偉) 主題:作為閉卷之作,這個故事既點出全書主題,也道出童話的奇特意義:童話其實預言了世界的未來。 故事: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小孩已夠嚇人,他預知未來的能力更叫人驚恐。他被視為不祥人,備受排斥,過著流浪生

活。他看到人類的厄運,但卻苦無方法改變。他只好把他預知的事編成故事,但沒人相信,人們只把它們視為天馬行空的童話。   推薦序 亂世枕邊書 李展鵬/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總編輯   「活在如此時局,我們還要經歷多少個徹夜難眠的晚上?」去年某天夜深,我在臉書寫下了這句話。      過去幾年,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曾經多次因為追看突發新聞而不能成眠:太陽花學運爆發那一夜、衝擊行政院那一夜、雨傘運動發生那一夜、旺角釀成騷亂那一夜……。當然,不至於叫我失眠但仍令人憂心忡忡的事件就更多了:恐怖攻擊、國家內戰、難民危機、英國脫歐、川普勝出,不勝枚舉。   怎樣的世代才稱得上亂世?

這未必有標準答案。但若說當今時局紛亂,相信亦非誇大其詞。在這樣的世代,有人玩樂度日,有人心情鬱悶,有人積極參與各種社運,亦有人嘗試在閱讀中尋找這個世代的答案。   亂世書單是什麼?   然而,在亂世應該讀什麼書?我們可以求諸歷史,看看世界曾經如何敗壞,人類又怎樣走過亂局,鑑古知今;我們可以研讀社科著作,參考學者如何分析時局,現代社會何去何從,洞察當下;我們可以細閱深度調查報導,了解新聞事件的複雜性,社會問題背後的成因,深入時事;我們可以重讀文學巨著,從文學世界思考現實社會,從巨匠的眼光察看人性,反思世情。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書籍可以回應一個世代?一本童話故事繪本集又如何?   

我們有時對童話存誤解,認為它只是孩童讀物;我們有時對繪本有偏見,覺得它不比文字著作有深度。但是,童話故事往往有豐富的文化意涵,背後亦有複雜的政治社會脈絡。影響力橫跨二百年的格林童話就隱藏許多當時的性別、家庭、社會意識,當時格林兄弟有意收集民歌民謠,是要建構德意志文化,跟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與後來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有微妙關係。      至於繪本亦只是一種文體,它可以充滿童趣與教育意義,也可以訴說成年人世界的故事,法國的桑貝(Sempe)及美國的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台灣出版過多本甚受歡迎的繪本,都並非兒童讀物,至於台灣的幾米,以及香港的麥兜小豬系列創作人謝立文及麥家碧的作

品,其主題內容亦遠遠超越兒童題材,香港早有大量評論分析麥兜的故事如何反映社會動態與香港人的集體情緒。   前兩年,幾個澳門創作人就以繪本故事去回應當下時局。《亂世童話》的五個故事來自2015年及2016年澳門藝術節的兩個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兩次演出都是集合了文學、插畫、戲劇及現場音樂的跨媒體創作,幾個故事以童話的架構、荒誕的故事及奇幻的繪圖,探討世道人心,可視為當代寓言。當時看畢演出,我就很想出版裡面的故事,讓它們被劇場以外的更多人看到。這次澳門《新生代》雜誌有幸跟我甚為欣賞的八旗出版社聯合出版這本書,是美妙的緣份。   五個故事〈守夢人〉、〈努力工作〉、〈餓鬼〉、〈收

藏家〉及〈獨眼兒〉的題材及視覺風格各異,但同樣是對這個紛亂世代的回應。綜看幾個故事,可以歸納出幾組「亂世關鍵字」:記憶與遺忘、良知與墮落、貪念與愚昧、戰爭與扭曲制度、人性與近親相殘、異類與逆耳忠言。這些關鍵字訴盡了活在這世代的困惑:為了利益,我們願意抹去記憶嗎?為了工作,我們願意埋沒良知嗎?為了求生,我們接受人吃人嗎?最後,全書提出一個叫人不敢直視的問題:如果講真話會令一個人變成受盡白眼與排斥的異類,你會背上十字架,成為這個異類嗎?     這本書很輕,你可以很快就看完了;這本書也很重,那些問題可能要好幾代人不斷思辨不斷實踐去回答。   澳門人的亂世備忘     這幾個故事的創作人是六個澳門

人,有作家李峻一、鄧曉炯及寂然,插畫家袁志偉、霍凱盛及林揚權,他們都是非常出色的創作人。台灣讀者也許感奇怪,澳門人怎麼寫出如此沉重的亂世寓言?的確,這幾年在台灣坐計程車,偶爾就有司機知道我是澳門人之後說:「你們澳門真好呀!政府每年派幾萬台幣給你們是不是?」有時跟台灣朋友聊天,提到澳門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有五六萬台幣,他們會說:「天呀,這是台灣的兩三倍呢!」然後開玩笑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今天,澳門的人均GDP已是亞洲第一,創作人怎麼都在描畫一個扭曲的世界?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澳門是一個很接近但很陌生的地方。除了賭場、大三巴與葡國蛋撻之外,對澳門就沒有太多了解了。而且,台灣人亦很少接觸澳門人

的藝文作品。事實上,搖身一變成為超級賭城之後,澳門一方面非常富裕,另一方面卻是社會問題百出:旅遊業的過度發展大大影響市民的生活,新房子新賭場破壞了文化遺產景觀,薪水豐厚的賭業讓大量年輕人變成發牌機器,而既得利益者亦說盡歪理助長整個城市畸形發展。   小小的澳門,被捲進賭博旅遊業、中國經濟大勢、全球化之中,它所經歷的正是當下許多世界問題的縮影。借由這本書中的奇幻故事,讀者一方面可反思當下世界時局,另一方面可窺看這賭城的創作人的思考與情感。這本書的故事從沒提及澳門,但澳門又無處不在,而另一方面,裡面的許多訊息又是普世性的。   下一次,如果又那麼不幸地,我們再次因為動盪時局而徹夜難眠,也許,伴

在我們枕邊的可以是這一本《亂世童話》。 作者的話(摘錄) 我是獨眼兒與餓鬼 李峻一   〈獨眼兒〉與〈餓鬼〉本是澳門藝術節《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音樂劇場中,我所寫的兩則故事。〈獨眼兒〉是關於少年時的自己,〈餓鬼〉則是中年時的自己。   先談〈獨眼兒〉。獨眼兒的寂寞丶離群及自卑自憐,全是我少年時代的感受;有時覺得自己是智者,與周遭的蠢材無法溝通,有時驚覺自己才是那個儍瓜丶醜八怪丶異類,活該被這世界看不起。即使過了許多年後,與這世界早已和解了,怒氣也少了,但一到秋季,孤獨感仍會襲來,躲也躲不了。   〈餓鬼〉則是迷失中年的自己,左搖右擺,而且越活越無知;孰是孰非丶誰善誰惡,越來越無法

肯定。關全在故事中有說過以下一番話:「朝廷稱我們作流寇,我們就自稱是義軍,其實叫什麼我沒所謂,做什麼也沒相干,我只是想吃飽!」對啊!生存已經不易,何必質問自己與身邊的人,餓的時候,曾經偷偷吃過什麼?又何必強行分個黑白?   其實童話世界本應善惡分明,好人壞人都有個樣板,看的時候才會安心,知道英雄終將脫險,惡魔總被消滅,正義得以伸張。但是,《亂世童話》中的主人翁沒有這樣幸運,他們會不得善終,也可能會墮落,或由英雄淪為狗熊。這當然比較貼近現實,也比較貼近你和我,不過,即使沉淪如關全,疏離如獨眼兒,仍會在某些關鍵時刻,會無私地付出,在黑暗的亂世中,迸發出一點人性光輝。而那一點點光,才是這些黒暗故事

中的真正救贖。   感謝寂然丶鄧曉炯兩位作家,以及霍凱盛丶林揚權及袁志偉三位繪本畫家的精彩創作,更要感謝李展鵬先生,一直為此書牽針引線,終於促成此繪本的誕生。作為《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的藝術總監及曲詞作者,亦希望此舞台作品有一天可以重演。繪本加上音樂又是不同感受,不過,這將是另一個故事了。 人與城的記憶 鄧曉炯   記得大概在2014年,我接到李峻一的邀請,有幸連續兩年參與了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和《亂世童話》的創作,交出了〈守夢人〉和〈收藏家〉兩個故事。其實在構思之初,我就決定選擇「記憶」作為創作主題,從〈守夢人〉到〈收藏家〉的構思和寫作,也反映了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思考沉澱。  

 隨著跨越世紀的新時代轟隆而至,澳門也從一個安靜閒適的小城變成了一座喧鬧繁囂的都市,十幾年來,被發展巨輪輾壓而過的,除了這座城市,還有在其中安身立命的一個個微小個體。在這個大時代裡,除了少數的一批「風雲人物」,我更關心的,是為數更多的、微不足道的個體。雖看似無關宏旨,但這些散落於宏大敘事的邊緣角落裡的生命記憶,或許更加鮮活生動、令人感懷。   如果說〈守夢人〉是在嘗試回溯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的「記憶」,那麼〈收藏家〉則嘗試轉回個體的角度,審視「記憶」的價值和意義。而事實上,不管是一座城的記憶也好,一個人的記憶也罷,在時代浪潮的喧譁聲背後,各種不同的記憶到底該如何衡量選擇?記住和遺忘、重視和忽略

、真實和虛假之間,又經歷了怎樣的變遷錯置?這兩故事的書寫過程,亦正是自己在這十幾年間不斷疑惑、掙扎、糾結、反省的過程。   讓我感謝此書另外兩位創作人──李峻一和寂然,大家一起互相討論、激盪的創作過程是美好且難忘的,還有從〈守夢人〉到〈收藏家〉的導演莫倩婷。尤其在後一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她也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意見。還有一眾出色的本土畫家、音樂家、詞曲作家、歌手及演員們,是他(她)們賦予了這些故事生命,化成關於社會、政治及人性的舞台寓言。而今,這些故事和圖畫將以繪本形式出版,將延展出更綿長、持久的藝術生命力,也進入更多人的記憶之中。箇中奇妙緣份,令人感懷至深。 故事的力量,怪獸的反思 寂然

  這是我第一次與人合作而產生的創作。當時,李峻一先生決定以「繪本音樂劇場」的方式呈現這個故事,並且定下了「童話」的基調,但不走親子路線,反而要求暗黑的格調,於是我開始在這樣的框架下思考,創作故事。   〈努力工作〉所說的不是未來,而是現在,而且直面城市發展、金錢至上的危機,毫不掩飾地展示「資本主義有怪獸」,反思永無止境的發展、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對人們身心的扭曲。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輕一代對城市發展的隱憂,大家努力工作,究竟是為了商家的利益,還是更好的未來?如果一個人不是為了錢而努力工作,他要對抗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因為是「童話」,所以情節天馬行空。   為了配合繪本劇場的形式,我

在故事中加入大量令觀眾似曾相識的場景描述,所以即使沒有特別說明,大家只要看到那些畫面,馬上就會聯想到這個故事應該發生在哪個城市。我喜歡以這樣體貼觀眾和讀者的方式創作,因為我們都關心著大同小異的問題,即使把一些想法寄託於「童話世界」,但感情和希望卻是建基於現實的。  

圖畫書應用於國小臺灣閩南語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三隻小豬繪本下載的問題,作者林秋秀 這樣論述:

本土語教育已實施10多年,但學生的學習成效有限,學生雖然會以閩南語說一些簡單的語詞,但卻無法運用語詞說出完整的語句。如何提升孩子對於閩南語文的學習興趣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此乃筆者在教學場域一直想要探討的問題。有鑑於許多研究與學者肯定圖畫書運用於語文教學的成效,本研究旨在透過閩南語圖畫書融入國小閩南語課程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藉以了解閩南語圖畫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在閩南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因此本文是以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為教學對象,希望藉由閩南語文創作的圖畫書來提高學生學習閩南語的動機,並透過多元評量方式檢測教學成效,期盼能在愉快、活潑的學習環境中,提升學生的閩南語文能力。教學過程中,筆者透過課堂觀察

、訪談、學習單、教學省思日誌等多重途徑進行資料的蒐集並進行分析,發現閩南語圖畫書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自然而然地認讀文本中的語詞,而文本中的句型亦能讓學生仿造出生活中的語句,並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發現,能提供有志探討閩南語教學之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