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Mining, Material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2030 and Beyond 和袁仁捷的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errill - Online Investing Solutions, Trading, Guidance & Tools也說明:Both are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of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anking products are provided by Bank of America, N.A. and affiliated banks, Members FDIC and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袁仁捷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劉尚志、陳鋕雄所指導 程博文的 美國專利法之軟體專利適格性:以技術領域分析 (2021),提出Bank of America Corp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國專利法、專利請求項、專利適格性、軟體專利、軟體請求項。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王嘉男所指導 白家恩的 用層級分析法和資料包絡分析法來評估鋰礦工程 (2021),提出因為有 鋰提取、鋰開採、層級分析法、AHP、資料包絡分析、DEA、CCR、兩個多準則決策、MCDM的重點而找出了 Bank of America Corp的解答。

最後網站Bank of America Memo: “We Hope” Worker Power Worsens則補充:The memo, a “Mid-year review” from June 17, was written by Ethan Harris, the head of global economics research for the corporation's investment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ank of America Corp,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Mining, Material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2030 and Beyond

為了解決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Brandon Lewis is a four-sector mining, renewables, policy, and finance professional focused on moving money toward investments that make people and planet better off. He is published in multiple professional journals (Economic Geology, JGR, JVGR, Geothermics), and was lead author of a major internat

ional study on mining and the United Nations’ SDGs ("Mapping Mining to the SDGs: An Atlas") tha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French, Spanish, and Portuguese. Brandon has worked in the US, New Zealand, Tanzania, Uganda, and Switzerland on everything from mining to microfinance, gold exploration to green

infrastructure, concrete to cash flow models, borehole televiewers to municipal bonds, petrography to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s, SWIR spectroscopy to sovereign wealth funds. He has worked for Newmont Mining Corp and New Zealand’s Geological Survey, with shorter stints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

d Columbia Center for Sustainable Investment. Currently, Brandon is a Senior Managing Consultant at financial firm PFM, where he helps governments finance renewable energy, water,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projects. Brandon holds a B.Sc. in Geology from Wheaton College (IL), an M.Sc. in Geology from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and an M.P.A.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He is based in Boston. Cristian Parra is an Economist with a progressing and applied experience working on social, econom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es for the resource sector globally, collabor

ating with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global corporations,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research centres and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cross 15 countries in Asia-Pacific,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He has worked for BHP, Citibank, and the Centre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Mining in Austra

lia. Currently he is a leading Analysis for Development Group (Brisbane Australia), a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s from 10 countries. He is a permanent advisor for UNDP Crisis Response/Extractive Sector and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Asian Studies of Griffith University.

His has led and participate in consultancy in 15 resource rich countri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global compan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World Bank, UNDP, GIZ, IFU, DFAT-Australia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Newmont; Barrick Gold; Anglo American

; Teck; Critical Resourc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s. Saleem H. Ali holds the Blue and Gol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in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where he also directs the Gemston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Hub, supported by the Tiffany & Co Foundation.

He is also a Senior Fellow at Columbia University’s Center on Sustainable Investment. Professor Ali has held the Chair in Sustain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s Sustainable Minerals Institute in Brisbane, Australia (where he retains professorial affiliation). His books

include Treasures of the Earth: Need, Greed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 (Yale Univ. Press);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with Lawrence Susskind, Oxford Univ. Press) and Mining, the Environment and Indigenous Development Conflicts (Univ. of Arizona Press).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experience includes emplo

yment in General Electric’s Technical Leadership Program; a Baker Foundation Fellowship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nd a Research Internship at the UK House of Commons. He is a memb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was chosen as a Young Global Leader b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2011; and received an Emerging Explorer award from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in 2010. He received his doctorate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rom MIT, a Master’s degree in Environmental Studies from Yale University and Bachelor’s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Tufts University (summa cum laude).

美國專利法之軟體專利適格性:以技術領域分析

為了解決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作者程博文 這樣論述:

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進步,包含有軟體元素的專利請求項數量不斷增加。然而,這些請求項往往與長期以來專利不授予抽象概念的規則相衝突。這是因為這種專利請求項會阻礙而不是促進技術進步。 在美國專利法中,這些規則是由法院案例定義的,而不是明定於法條中。我們回顧了最高法院的五個關鍵案例,這些案例揭示了法律的大致輪廓,明示了抽象概念,如數學演算法灋和財務運作是不專利適格性的。 然而,當這類不具專利適格性的概念與其他技術要素結合時,法院必須決定這種結合是否足以改變適格性的判斷。雖然“Alice”案提供了一個架構來判斷適格性的議題,然而我們的分析顯示,這個判斷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當個案的事實介於“Flook

”案和“Diehr”案情況之間時,仍然難以判別。為了提高對此一複雜議題的理解,本文分析了 24 個美國聯邦巡迴法院案件和 15 個美國專利申請案。透過不同技術領域的分析,我們觀察到個別領域的專利請求項的特殊性以及其適格性的可能規範。 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申請記錄,以瞭解審查員如何應用“Alice”測試核駁專利適格性。 從案例的實證分析中,得以觀察申請人如何通過“Alice”測試的檢驗,通常涉及添加特別的技術元素或應用,使得請求項更為具體與特定。最後,本文總結研究結果,並討論科技產業、企業、實務工作者和臺灣的影響。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Ⅱ

為了解決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作者袁仁捷 這樣論述:

全書分三冊總計27章超過700頁, 涵蓋美國專利申請實務的實體和程序方面的大部分重要議題   ◎本書是從一項發明開始,中間經歷提出申請案和修正與答辯,及至獲准專利和專利行使等各個階段,依序寫成。   ◎本書兼談申請案/專利的實質內容和程序事項。   ◎本書也提到「發明人」、「讓與人」及「讓與人禁反言」等與發明人的切身利益相關的議題。   本書共分三冊,總計27章,超過700頁,兼談申請案/專利的實質內容(例如,「請求項的解讀方式」、「明確性」、「非顯而易知性」)和程序事項(例如,「加速審查」、「外國申請許可」、「與審查官訪談」、「資訊揭露義務」的「非相關人士提供資訊」),因此,不僅適合專利

工程師閱讀,對程序人員也有幫助。此外,本書也提到「發明人」、「讓與人」及「讓與人禁反言」等與發明人的切身利益相關的議題,因此,也適合發明人翻閱。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Ⅱ【贈閱版】搶先看:jacob-tc.com/ebook/patent/   FACEBOOK粉絲專頁(影片):www.facebook.com/AP.Patent 作者簡介 袁仁捷   學歷:   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   美國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電機碩士   經歷:   遠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專利工程師   萬國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工程師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I 第1章 專利申請案的類型 第1節    正式申請案 第2節    臨時申請案 第3節    正式申請案與臨時申請案之間的轉換 第2章 特殊審查程序 第1節    加速審查 第2節    優先審查 第3節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第4節    外國申請許可         第5節    與審查官訪談 第3章 專利申請案的相關人士 第1節    發明人 第2節    共同發明人 第3節    申請人、專利權人、讓與人、受讓人 第4節    發明人主體之修正 第5節    虛偽發明人主體 第6節    讓與人禁反言 第4章 適格的發明標的 第1節    法定的發明標的 第

2節    例外不適格的法定發明標的 第3節    例外的例外 第4節    請求項不得包含兩種發明標的 第5節    改變發明標的以獲准專利 第5章 請求項 第1節    前言 第2節    轉承性用語 第3節    本體 第4節    方法請求項的「單一實體規則」 第5節    請求項中的用字要謹慎 第6節    撰寫請求項時應留意潛在侵權者為何人 第6章 請求項的解讀 第1節    詞彙編纂者原則 第2節    內部證據先於外部證據 第3節    最廣義合理解讀原則 第4節    專利有效性解讀原則 第5節    請求項差異化原則 第6節    請求項經解讀後,其範圍應至少涵蓋一個實

施例 第7節    請求項的範圍不可涵蓋先前已放棄的部分 第8節    不同的用語通常代表不同的元件 第9節    相同的用語不見得代表相同的元件 第10節    解讀的時間點為有效申請日 第11節    數種常見用語的解讀 第7章 特殊類型的請求項 第1節    方法界定產物請求項 第2節    包含手段或步驟加功能元件的請求項 第3節    含有印刷圖文的請求項 第4節    Beauregard請求項 第5節    耗盡組合請求項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II 第8章 限選要求 第1節    限選要求的意義 第2節    限選要求的發出準則 第3節    限選要求的種類 第4節    連結

請求項與重新加入 第5節    限選要求的回覆及法律效果 第6節    結語 第9章 雙重專利 第1節    雙重專利之意義 第2節    雙重專利之類型 第3節    雙重專利之判斷方式 第4節    雙重專利核駁之克服方式和法律效果 第5節    拋棄聲明 第6節    雙重專利的例外規定 第10章 資訊揭露義務 第1節    資訊揭露的主體 第2節    資訊揭露的客體 第3節    資訊揭露的時期 第4節    資訊揭露書提交的程式 第5節    違反資訊揭露的效果 第6節    審查官要求提供資訊 第7節    非相關人士提供資訊 第11章 不正行為 第1節    源起-三件最

高法院判決 第2節    過往的標準及其所造成的結果 第3節    目前的標準 第4節    PTO斟酌過的資訊、法院不須再重新斟酌 第12章 申請案的修正 第1節    修正文件-封面 第2節    修正文件-修正的內容 第3節    修正文件-修正理由 第4節    初步修正 第5節    補充修正 第6節    最終OA後、上訴前的修正與答辯 第7節    核准通知後的修正與答辯 第8節    答辯的期限 第13章 請求項的要件-明確性 第1節    主觀要件 第2節    客觀要件 第14章 說明書的要件-書面描述、據以實施性、最佳模式 第1節    書面描述 第2節    據以

實施性 第3節    最佳模式 第4節    寄存 第15章 專利性要件-利用性 第1節    特定用途 第2節    實質用途 第3節    可信度 第4節    眾所周知的用途不須記載於說明書中 第5節    治療和藥物發明的用途 第16章 專利性要件-新穎性 第1節    先前技術的種類 第2節    本來就會存在的性質-本質性 第3節    先前技術的條件 第4節    單一文件使發明喪失新穎性的例外 第5節    公開使用 第6節    銷售 第7節    實驗性使用例外 第8節    先前技術使發明喪失新穎性的態樣 第9節    擬制喪失新穎性 第10節    例外不適格的先前

技術-優惠期間揭露 第11節    例外不適格的「申請在前、公開在後」先前技術 第12節    衍生程序 第13節    「反向教示」、「不同的技術領域」、「解決不同的問題」及「後續性判斷因素」不適用於「新穎性」的判斷 美國專利申請實務III 第17章 專利性要件-非顯而易知性 第1節    判定先前技術的範圍和內容 第2節    確定請求項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 第3節    決定相關技術領域內的通常技術者的技術水準 第4節    後續性判斷因素 第5節    不具有非顯而易知性的發明態樣 第6節    先前技術無法合理組合的數種態樣 第7節    判決認定為顯而易知的數種發明態樣 第8節

    上位/下位概念發明的非顯而易知判斷 第9節    數值範圍發明的非顯而易知性判斷 第18章 核准與發證 第1節    核准理由 第2節    專利期限調整 第3節    專利期限延展 第4節    提出修正 第5節    撤回發證 第19章 專利的修正 第1節    訂正證書 第2節    拋棄書 第20章 重新發證 第1節    得重新發證的錯誤 第2節    重新發證的限制-兩年期間禁止 第3節    重新發證的限制-重新取回禁止 第4節    中用權 第21章 獲准後程序 第1節    單方重新審查 第2節    補充審查 第3節    獲准後複審 第4節    多方複審

第22章 申請案與專利的放棄與復活 第1節    正式放棄 第2節    視為放棄 第23章 與專利相關的理論 第1節    均等論 第2節    誘捕防禦 第3節    申請歷程禁反言 第4節    請求項無效論 第5節    揭露-貢獻法則 第6節    逆均等論 第7節    申請歷程拋棄論 第8節    專利申請懈怠論 第9節    懈怠論 第10節    衡平禁反言原則 第11節    中用權 第24章 設計申請案 第1節    說明書 第2節    請求項 第3節    圖式 第4節    加速審查 第25章 適格的設計標的 第1節    適格的設計標的 第2節    設

計專利與發明專利之間的不同點 第26章 設計的專利性要件 第1節    原創性 第2節    裝飾性 第3節    冒犯性 第4節    新穎性 第5節    非顯而易知性 第6節    書面描述、據以實施性、明確性 第27章 設計專利的侵權認定 第1節    一般觀察者測試法 第2節    新穎性特點測試法 第3節    參照先前技術的一般觀察者測試法 作者序   2007年有人在「哈今的專利自學手冊」上問:「請問誰有MPEP的中文版?」,接著有人回答:「據了解是沒有 因為翻出來會出人命…。」(見www.patent-tutorial.net/website/content/for

um/2281)。的確,將MPEP翻成中文,是會出人命的。然而,將閱讀MPEP後的心得記錄下來,應該會對身體有益吧?而這就是本書出版的動機。   本書大體上是按照一項發明從萌芽(例如,「專利申請案的類型」、「適格的發明標的」、「請求項」)、成長(例如,「限選要求」、「申請案的修正」、「專利性要件」)、茁壯(例如,「核准與發證」、「專利的修正」、「重新發證」)、及至凋零(例如,「申請案與專利的放棄與復活」)等各個階段,依序編寫而成。讀者可從本書第1章讀起,也可從中挑選有興趣的章節閱讀。   本書兼談申請案/專利的實質內容(例如,「請求項的解讀方式」、「明確性」、「非顯而易知性」)和程序事項(

例如,「加速審查」、「外國申請許可」、「與審查官訪談」、「資訊揭露義務」的「非相關人士提供資訊」),因此,不僅適合專利工程師閱讀,對程序人員也有幫助。此外,本書也提到「發明人」、「讓與人」及「讓與人禁反言」等與發明人的切身利益相關的議題,因此,也適合發明人翻閱。   本書自2007年著手寫起,其間經歷KSR International Co. v. Teleflex, Inc., 550 U.S. 398 (2007)、Bilski v. Kappos, 561 U.S. 593 (2010)、2013年的 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 Act (AIA)、Naut

ilus, Inc. v. Biosig Instruments, Inc., 572 U.S. ___ (2014)、以及Alice Corp. v. CLS Bank International, 573 U.S. __, (2014) 等對於專利實務有重大改變、並影響深遠的事件,而本書也就因為這些事件的相繼出現,必須不斷地修改。本書作者雖盡力校正,但本書的部分內容仍難免已經過時、或有所疏漏,望先進們能不吝提醒、指教。此外,本書針對各個議題所引用的判決,對於其中的論理過程會有所簡化,因此,期盼讀者能參考原文,以更深入和精準地了解究竟還有哪些因素導致判決的結果。   承蒙遠流智權事務所盧建

川專利師對於本書的關心、及所提出的指正和建議,在此謹致上感謝。 有理由,則必須撤回該「限選要求」,否則便應提出文件,來佐證其先前的論點,並發出「最終限選要求(final requirement for restriction)」,該「最終限選要求」會包含下列文字: “¶ 8.05 CLAIMS STAND WITHDRAWN WITH TRAVERSEClaim [1] withdrawn from further consideration pursuant to 37 CFR 1.142(b), as being drawn to a nonelected [2], there

being no allowable generic or linking claim. Applicant timely traversed the restriction (election) requirement in the reply filed on [3].”,其可作為日後申請人針對審查官所發出的「限選要求」有提出否認的證據。 申請人如果對該「最終限選要求」仍不滿意,則可於該「最終限選要求」發出後、或遲至該申請案的審查工作告一段落(也就是審查官發出最終審查意見通知書、或該申請案獲准專利)後,但必須在提出上訴(appeal)之前,向局長(Director)提出請願書(petit

ion),以要求重新檢視該「限選要求」是否正確。 然而,申請人如果在回覆「限選要求」時,(1)並未否認該「限選要求」(without traverse)(也就是並未明確指出「限選要求」中的錯誤);或(2)沒有備具理由,而只以“with traverse”短短數語表達其不同意該「限選要求」,則會喪失將來提出請願書的權利。在上述兩種情況,審查官會在接下來所發出的「最終限選要求中」分別包含下列文字: “¶ 8.25.01 Election Without TraverseApplicant’s election without traverse of [1] in the reply filed o

n [2] is acknowledged.”“¶ 8.25.02 Election Without Traverse Based on Incomplete ReplyApplicant’s election of [1] in the reply filed on [2] is acknowledged. Because applicant did not distinctly and specifically point out the supposed errors in the restriction requirement, the election has been treate

d as an election without traverse (MPEP § 818.01(a)).”,以表明申請人針對審查官所發出的「限選要求」沒有提出否認。

用層級分析法和資料包絡分析法來評估鋰礦工程

為了解決Bank of America Corp的問題,作者白家恩 這樣論述:

隨著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目標皆是減緩氣候變化,新的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鋰是電動汽車電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因此被認為是讓環境更乾淨的因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更加關注電池的整個生命週期,其中第一步就是提取鋰。此研究評估了世界各地的14 個鋰提取的礦案。為此,將兩個多準則決策(MCDM)的模型結合,根據不同的標準評估了鋰提取礦案。第一步採用了層級分析法(AHP),根據四個主要的標準(政治和社會上的風險、經濟和金融上的風險、運作和技術上的風險和環境上的風險)評估鋰提取礦案,每個標準也由五個子標準組成。在此過程中,鋰提取礦案被分析為可能阻礙成功運作的風險。第二步則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EA),對鋰提

取礦案進行最終排名,並使用了兩個輸入(最初的資本支出、年生產成本)和三個輸出(年產值、鋰資源及層級分析法的風險因子),而第三個輸出則代表層級分析法的結果。透過這種方式,重要的品質性因素便可以添加到基於數值的資料包絡分析法中。最後,最終的排名顯示 3Q、Cauchari-Olaroz、Mariana Lake、Mina do Barroso、Piedmont、Pilgangoora 和 Sal de Vida 是最好的鋰提取礦案。